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天津旅遊城市logo設計

天津旅遊城市logo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1-14 12:11:39

Ⅰ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標志物是什麼

有點模糊,會不會是馬踏飛隼啊

Ⅱ 中國旅遊標志是什麼,能代表中國旅遊景點的有

馬踏飛燕
主體由長城烽火台,地球和中國旅遊標志——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銅奔馬「馬踏飛燕」三個部分組成。意義如下:
——下面的銅質鍍金長城烽火台,既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標志,也是一個城堡的象徵,表明中國的旅遊業歷史源遠流長和城市旅遊業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
——中部的銅鑄鍍金浮雕地球,正面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象徵著中國旅遊業是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也表明了中國的旅遊城市要面向世界,向現代、國際化的目標奮進;
——頂部的銅鑄「馬踏飛燕」,瀟灑奮蹄於地球之上,象徵著中國旅遊業蓬勃崛起的形象和光輝燦爛的前景,也表明中國旅遊業已昂首屹立於世界。

北京地區 故宮博物館
天壇
頤和園
八達嶺長城
天津津門故里
盤山風景區
河北山海關景區
保定市安新白洋淀
承德避暑山莊
山西大同市雲岡石窟
五台山
遼寧沈陽植物園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
吉林省偽滿皇宮博物院
長白山
黑龍江省哈爾濱太陽島公園
哈爾濱國家森林公園
牡丹江八女投江紀念群雕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
鏡泊湖
上海東方明珠
上海野生動物園
江蘇南京市鍾山風景名勝區
拙政園
周庄
浙江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
溫州市雁盪山
舟山市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大漈時思寺
安徽黃山市黃山風景區
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湖北
福建廈門市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南平市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江西九江市廬山風景旅遊區
吉安市井岡山風景旅遊區
山東煙台市蓬萊閣旅遊區
濟寧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遊區
泰安市泰山景區
陝西陝西華山
秦始皇陵
雲南路南石林
麗江古城
河南北京地區 故宮博物館
天壇
頤和園
八達嶺長城
天津 津門故里
盤山風景區
河北 山海關景區
保定市安新白洋淀
承德避暑山莊
山西 大同市雲岡石窟
五台山

Ⅲ 中國有多少個城市有馬踏飛燕的標志

截止2010年末,中國有337座城市設有「馬踏飛燕」標志。

「馬踏飛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標志,只要達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標準的要求,並經過國家旅遊局驗收組對創優城市檢查驗收的城市,都需設立「馬踏飛燕」標志,截止2010年末,共有分337座城市分九批通過了驗收,且至2019年期間沒有再次評選。

(3)天津旅遊城市logo設計擴展閱讀

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東漢銅奔馬是在漢代社會尚馬習俗的影響下產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青銅工藝品。馬是漢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軍事裝備和農業生產畜力。漢朝政府給馬立「口籍」,武帝作《天馬歌》,馬在各種場合被神化和奉頌。

漢代社會盛行車馬冥器隨葬,視馬為財富的象徵。漢代的「車馬出行儀仗隊」和「出行圖」在墓葬壁畫和畫像石、畫像磚上是常見題材。銅奔馬別具一格,與其他車馬相互襯托,體現了墓葬隨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

漢代開拓疆域,通西域,設河西四郡,馬發揮了獨特的作用。根據河西漢簡的記載:馬被廣泛地用於交通驛站、長城防禦、軍事行動、民族和親等方面。

Ⅳ 中國有幾個城市有馬踏飛燕的標志

馬踏飛燕
以下是具體介紹
主體由長城烽火台,地球和中國旅遊標志——在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銅奔馬「馬踏飛燕」三個部分組成。意義如下:
——下面的銅質鍍金長城烽火台,既是中國萬里長城的標志,也是一個城堡的象徵,表明中國的旅遊業歷史源遠流長和城市旅遊業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基礎地位;
——中部的銅鑄鍍金浮雕地球,正面突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象徵著中國旅遊業是對外開放的先導產業,也表明了中國的旅遊城市要面向世界,向現代、國際化的目標奮進;
——頂部的銅鑄「馬踏飛燕」,瀟灑奮蹄於地球之上,象徵著中國旅遊業蓬勃崛起的形象和光輝燦爛的前景,也表明中國旅遊業已昂首屹立於世界。
標志物的基座,用紅櫻桃木製作,正面嵌著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頒發」的中英文字樣的鍍金銅牌,是這個標志物標識。
另外,在整個標志物的中心部位,即長城烽火台的正面,還鐫刻著這個標志物的縮影線描圖。這個圖案,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標志圖案。把它嵌在標志物中心部位,既象徵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在中國旅遊業發展中的中堅作用,也意喻著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活動正從中心城市向全國輻射。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標志物,總高66厘米,取「順利發展」之意;基座長,寬均為25厘米,取「方正」之意;凈重9公斤。整體構造採取抽象與其象結合,氣魄宏大,寓意深刻,莊重明快,造型華美,體現了力量感、權威性和尊貴氣度。它既是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榮譽相適應的標志物,又表現了中國旅遊業意氣風發,昂揚向上的時代風貌。
答的好給我加分哦

Ⅳ 為什麼馬踏飛燕是中國旅遊的標志!

:)呵呵,我們考導游證的時候課本上面就有.《全國導基》第25頁:「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早有各種旅遊圖形標志,用以塑造和傳播某個國家和城市的旅遊形象。中國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於1985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為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 馬超龍雀。曾命名「馬踏飛燕」。後經歷史學家考證,東漢張衡的《東京賦》雲:「龍雀蟠蜿,天馬半漢。」《後漢書》也有「明帝至長安,迎娶飛廉並銅馬」的記載,故正名曰:「馬超龍雀」,簡稱「天馬」。 選擇「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 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徵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 2、馬是古今旅遊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 3、馬超龍雀的表銅製品,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

Ⅵ 馬踏飛燕為什麼被選為中國旅遊業的標志

「馬抄踏飛燕」雕塑是由黑河市旅遊局今年6月按照國家旅遊局相關標准組織施工建造,主體由紫銅鍛造的馬踏飛燕、地球和鋼混結構的長城烽火台、基座組成。頂部「馬踏飛燕」是中國旅遊標志,駿馬奮蹄於地球之上,表現了旅遊產業與時俱進、蓬勃發展的時代風貌。

中部的浮雕地球,正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喻示旅遊城市要向國際化、現代化目標奮進;下面的烽火台,寓意中國萬里長城,表明中國旅遊業歷史源遠流長和城市旅遊業在中國旅遊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1983年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確定選用這尊「馬超龍雀」銅像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

(6)天津旅遊城市logo設計擴展閱讀

作為中國旅遊標志,「馬超龍雀」是規范定義,寓意著中國旅遊騰飛、跨越和超越發展之義,對中國旅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它還象徵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國文化在當代全球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體量和位置。

Ⅶ 旅遊城市標志

中國優秀旅來游城市的標志是源 馬踏飛燕。
駿馬體型的每一部分都異常完美而勻稱,姿態動感強烈,同時也保持著精確的平衡。雕塑的重心顯然經過了極其周密的計算,穩穩地落在踏鳥的一隻足上。作為具有三維空間的圓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藝術效果,作者想像力之卓越、構思之新穎以及銅鑄工藝運用之巧妙,都令人驚嘆不已。《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像,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 中國古代匠師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豐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構思,嫻熟的匠藝,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以飛鳥的迅疾襯托奔馬的神速,造型生動,構思巧妙,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因為他特殊的寓意,1983年銅奔馬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圖形標志。

Ⅷ 南京市的旅遊形象標志是什麼

「龍蟠虎踞」最終奪魁

記者看到,這個「龍蟠虎踞」圖案設計十分簡單,整個圖案取材於中國傳統金石,紅底白質,似一方印章,畫面上下分別有篆刻的龍、虎之形,龍四爪攫伸,似乎要破框而出;虎則舒展身姿,正仰天長嘯;整個畫面合圍成寫意的「寧」字。

看到這個設計方案後,所有工作人員一致認定,雖然該圖案變實為虛,似乎一點南京特有的標志物都沒有顯露,但正符合了南京的旅遊文化特徵:含而不露、古樸典雅;另外,取材於「龍蟠虎踞」典故的該設計,又點出了南京淵源的歷史文化。

南京市旅遊局市場處人士告訴記者,印章、龍等形象是在國際上具有說服力的「東方元素」,比較起本地化的一些東西,更容易讓歐美市場的老外們接受。另外,龍蟠虎踞表明了南京城市的活力。因此評委們最終決定使用龍蟠虎踞這個方案。

Ⅸ 中國旅遊標志

中國旅遊標志是馬踏飛燕。

之所以它能成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有三個原內因。

第一容,它象徵著中國旅遊天馬行空,前程似錦。

第二,馬在我國從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

第三,它在青銅器中的絕世地位,也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

(9)天津旅遊城市logo設計擴展閱讀:

中國旅遊標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麼馬,主要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唐代詩人杜甫《魏將軍歌》稱:「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

Ⅹ 中國的旅遊標志是什麼

中國的旅遊標志來是「馬踏源飛燕」。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6年「馬踏飛燕」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託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