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旅遊養老城市
Ⅰ 寧夏第二大城市,石嘴山值得一去嗎
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們國家的五大自治區之一,寧夏位於我國的西北地區,東邊就是陝西,西邊還有北邊與呢你蒙古接壤,寧夏的面積不大,僅僅只有6.64平方公里,甚至重慶市都要比寧夏大得多。
大武口涼皮更像是石嘴山的一個地標,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石嘴山這個地方呢?大武口涼皮有沒有吃過呢?我相信,大武口涼皮絕對能夠顛覆你對涼皮的認知,好吃程度或許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
Ⅱ 寧夏石嘴山市有多少年歷史
石嘴山簡介石嘴山市是寧夏重要的工業城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東跨黃河,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為鄰;西鄰賀蘭山與內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黃河水與內蒙古鄂托克左旗相鄰;南連銀川平原與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興慶區、賀蘭縣交界。石嘴山市成立於1960年,現轄大武口區、惠農區、平羅縣兩區一縣,土地總面積5309.5平方公里。總人口744291人,非農業人口佔全市人口的58.2%,有漢、回、蒙、滿等24個民族,回族人口點20.3%,呈現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市府所在地大武口區環境優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石嘴山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總面積4703平方千米。總人口744291人(2009年9月)。
市人民政府駐大武口區,郵政編碼:753000。代碼:640200。電話區號:0952。拼音:Shizuishan Shi。
石嘴山市 面積4703平方千米,人口744291萬人(2009年9月)。
石嘴山市轄2個市轄區、1個縣。
大武口區面積1007平方千米,人口25.9萬人。郵編753000。
惠 農 區面積1254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編753200。
平 羅 縣面積2251.6平方千米,人口29.85萬人。郵編7534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石嘴山氣候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發強烈,空氣乾燥,溫差較大,無霜期短。夏熱而短促,春曖而多風,秋涼而短早,冬寒而漫長。年平均氣溫8.4℃~9.9℃。年最低平均氣溫-19.4℃~23.2℃,年最高平均氣溫32.4℃~36.1℃。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較為均勻,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年蒸發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處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南暢北通,西高東低,山川雄健,景色秀麗。賀蘭山岩畫閃射著先古文明的光彩,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漢墓夏冢,長城古塔,體現著土地的靈動和文化的燦爛;湖泊濕地星羅棋布,呈現出塞上江南的秀麗風光。 著名景點北武當
北武當生態旅遊區是國家2A級景區。位於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西北賀蘭山東麓,朝陽西街起始點。是一處集山、林、廟、地質遺跡、軍事體驗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景區內每年9月、10月舉辦北武當九九重陽登高節、廟會等活動。 北武當生態旅遊區由五個景點組成: 佔地1萬余畝的人工生態林區-大武口森林公園,它展現了西北乾旱荒漠地區生態建設的特有風貌。
星海湖 </B>
星海湖位於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城區東部,山水大道穿湖而過。總面積43平方公里,湖水面積20多平方公里。這里曾是明代古沙湖遺址,原為城市邊緣的一片濕地。石嘴山人民經過搶救性的治理,把一片泥淖改造成碧波盪漾、鳥翔魚躍的湖面。景區由百鳥鳴、金西域、南沙海、鶴翔谷、新月海、白鷺洲六個各具特色的景點組成。
大水溝 </B>位於平羅縣下廟鄉常青村,東至昊王渠外30米,緊臨201省道,南至下廟鄉暖泉村路口,西至原西軸廠區(含廠區),北至下廟鄉與崇崗鄉交接處的泄洪溝,佔地面積約20平方公里,絕大部分屬於山地和洪積扇地。
平羅玉皇閣 </B>國家3A級景區,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城北大街與富民街交匯處。是寧夏最大的道教場所,被稱為平地古建築的奇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佔地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 介 紹 玉皇閣的台座分為4級,由南向北漸次升高,最高建築三母殿,距地面26.2米。
森林公園 </B>
石嘴山森林公園位於寧夏石嘴山大武口區西北部,背依賀蘭山,懷抱大武口市區,規劃建設面積667公頃,按規劃將建成融遊憩、娛樂、生產、野趣、體育、文化、宗教等活動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區。它的建成,對大武口市區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美化家園、改善生態環境具有明顯作用。
石嘴山森林公園於1997年11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平整綠化帶132萬平方米,清運土方60餘萬立方米,更換土方2萬立方米,種植35萬平方米的草坪和3萬平方米的苜蓿,共完成120個品種、32.1萬株樹木的栽植任務。先後建成了防風林、中日友好林、名人紀念林、青年志願林、少年世紀林、軍民共建林、警民共建林、沙生植物園等林區,樹木成活率達到93.8%以上。幾年來,園內基礎設施建設速度非常快,先後完成了全長11.7公里的四級揚水引黃灌溉工程、10萬立方米的蓄水池工程、3000米噴灌主管道和20套移動噴灌設施的安裝工作,鋪設壓力管道1500米,新建道路3000米。相繼建成並向遊人開放了荷花池、主大門、主大門廣場、亞熱帶植物園、文博館、回歸村等景點。其中,亞熱帶植物園盡現亞熱帶植物花卉,應有盡有;文博館收藏歷朝各代文物數千件,值得一去。
2000年,石嘴山森林公園綠化投資100萬元,在主幹道種樹1.1萬株。重點加大了高大常青樹的種植數量,共栽植3米以上高大常青樹木4500株,完成造林面積500畝,使栽植地段基本成林,較大地改善了森林公園的園林景觀和投資環境。森林公園集觀賞、游樂、餐飲、休閑於一體,被遊人譽為「戈壁綠洲」、「世外桃源」。
馬蘭花大草原 </B>是鄂爾多斯台地的一部分,距首府銀川30公里。這里草原面積10萬畝。陽春三月,大草原上馬蘭花爭奇斗艷,一派生機。每到秋季,牧草豐盛,牛羊肥壯,正是草原風光最美的季節。從2000年起,當地每年都在此舉辦「陶樂馬蘭花生態觀光旅遊節」。 平羅玉皇閣 平羅玉皇閣位於平羅縣城北端,始建於清代光緒元年,佔地面積4200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道教寺院。玉皇閣規模宏偉,造型獨特,城隍、觀音、玉皇等12個殿堂高低錯落、重樓疊閣,殿內塑像更是形神各異、雕工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國家3A級景區,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城北大街與富民街交匯處。是寧夏最大的道教場所,被稱為平地古建築的奇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佔地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
玉皇閣的台座分為4級,由南向北漸次升高,最高建築三母殿,距地面26.2米。內有城隍殿、觀音殿、娘娘殿、三清殿、無量殿、洞賓殿、三官殿、三母殿,還有文昌閣、關帝閣、鍾樓和鼓樓等主體建築和大量為遊客服務的輔助設施。整座建築造型獨特,氣勢雄偉,登臨三母殿可憑欄西眺巍巍賀蘭山,東望滾滾黃河.
景區每年農歷四五月間舉行的城隍廟會盛大隆重,人們裝扮成牛頭、馬面、判官、小鬼等簇擁著被高高抬起端坐在神輿之上的城隍神像巡遊,稱之為出駕,含懲惡揚善、體察民情之意。
平羅玉皇閣建築群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至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整個建築群形式獨特、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工藝精美。高樓氣勢宏偉,小閣玲瓏剔透,陪襯有致,競相蓖美;樓閣山檐深遠,檐角翹指蒼穹,似雄鷹展翅欲飛;閣內所有殿宇盡為雕梁畫棟,或雕刻花卉獸禽,或彩繪山水人物,刀筆洗練,功庇深厚,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體,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道教寺廟之一。
田州古塔 </B>
距平羅縣城20公里的田州塔,俗稱姚伏塔,矗立在姚伏鎮東一公里外的柳蔭叢中。塔呈平面六角形,八層樓閣式磚塔,高38米,塔頂呈六邊覆斗狀,塔底直徑為7.5米,南北各有一門,門牆上有對聯,對聯書法雋秀有力,對仗工整。
在數百年漫長的歲月里,田州古塔經歷了大小百餘次地震。後又於清乾隆年間(1783年)重修。1980年平羅縣人民政府撥款進行了維修。1985年再次被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沙湖 </B>該景區系國家首批5A級景區,為中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
沙湖旅遊區在距銀川市西北56公里平羅縣境內的西大灘。1990年開發建設,每年接待遊客都在50萬人次左右,已成為祖國西北地區頗負盛名的旅遊熱點,因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而被選為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2007年5月8日,石嘴山市沙湖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沙湖擁有萬畝水域、五千畝沙丘、兩千畝蘆葦、千畝荷池,盛產魚類、鳥類,這里棲居著白鶴、黑鶴、天鵝等十數種珍鳥奇禽。你可在觀鳥塔上遙看群鳥嬉戲的場景,在水邊葦桿間、蘆叢底部更有鳥巢無數,每年春季,五顏六色鳥蛋散布其間,堪稱奇觀。
除了品種繁多的鳥類外,沙湖還盛產各種魚,在湖南岸的水族館里,可以看到幾十種珍稀魚類,包括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和體圍1米多的大鱉。
湖西四周有滑沙、騎駝、騎馬、游泳、垂釣、滑翔、沙灘排球、足球等游樂設施,還有旅遊飛機空中觀光節目。
開放時間:08:00-18:00
位置:位於寧夏平羅縣,距銀川市區56公里
面積:總面積8.2平方公里,沙漠面積12.7平方公里。
沙湖,南沙北湖。這里是鳥的天堂、魚的世界、遊人的樂園。廣闊的沙湖萬畝水面宛如一幅巨大的銀色錦緞,初夏,新葦如茂林修竹,鬱郁蔥蔥,或如港汊,或如街巷,或如華蓋,或如屏障,微風吹來,綠影搖曳,婀娜多姿。
沙湖盛產魚、鳥。遊客可在觀鳥塔上遙看群鳥嬉戲。白鶴、黑鸛、天鵝等幾十種鳥類、數萬只在這里棲居,有時象移動的烏雲在天空左右盤旋,遮天蔽日。它們的窩巢就築在水邊的葦桿間、蘆叢底,每年春季,各種顏色的鳥蛋散布其間,可稱得上是大自然中的一處奇觀。
沙湖的魚類與鳥群是大自然生物鏈上兩上相互依偎的環節。小魚兒是鳥的美食,鳥糞又是良好的魚餌,肥美的蘆根水草和豐富的浮游生物又是魚、鳥共同的食物。湖水裡常年生長著十來種魚,不僅有鯉、鰱、鱅、鯇、鯽,而且有北方罕見的武昌魚、娃娃魚(大鯢)和體圍1米多的大鱉。在湖南岸的不族館里,還可以看到幾十種珍稀魚。
由於盛產魚類,在沙湖的餐館里,專門設有魚宴,烹飪沙湖出產的活魚。每有嘉賓,必以剛剛出水的二三十斤重的鱅魚上席,鮮嫩可口,既飽口福、又飽眼福。遊客如有興趣,也可以親自釣魚、捕魚。
沙湖南面是一片面積3萬畝的沙漠,它和這萬畝湖水似乎是天造地設的伴侶,相互偎依,相映成趣,湖水碧波盪漾,沙海金浪起伏。
在銀川南門乘開往沙湖的旅遊專線車,車費10元,行程約1小時30分。 沙湖自然保護區 湖水如海,柔沙似綢,天水一色,葦叢若畫的沙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美麗富饒的寧夏平原上,它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平原以北,距銀川市56公里,總面積8.2平方公里,沙漠面積12.7平方公里。
沙湖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資源蘊藏量豐富,「沙、水、葦、鳥、山、荷」六大景源有機結合,構成獨具特色的秀麗景觀。沙湖自然保護區地處內陸,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屬中濕帶,沙湖獨特秀美的自然景觀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是西部絲綢之路上埋藏的寶藏,靜靜地等待人們的發掘。
沙:位於沙湖南端一望無際的沙漠給人以豪放、博大的感覺訓練有素的沙漠之舟----駱駝載人進入大漠深處,陣陣悠揚的駝鈴聲清脆地在空中回盪,使人心神盪漾,如醉如痴。在這里,可以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尋找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新奇。
水:霧海雲天作黛,月色空明水亦悠,鏡湖碧水充滿著盎然綠色,山綠水綠,構成一幅綠色的水彩畫,在這里游泳、盪舟都會時時感到清新舒暢,心曠神怡。
葦:沙湖東北面,蘆葦成片成叢,蘆葦幽深,遊艇在蘆葦中穿行,如同迷宮,不時驚起一串鷗鷺,令人興趣盎然。
鳥:沙湖是鳥的天堂,它水產豐富,無污染,更得到人類的格外關照,位於湖中心的「百鳥樂園」,又稱「觀鳥台」,是候鳥繁衍,棲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觀賞到天鵝、大鴇、中華秋水鴨、海鷗、白鶴、灰鶴等11目24科,百萬只鳥類在這里流連,成為沙湖景色一絕。
山:沙湖西眺,巍巍賀蘭山山峰高聳,重巒疊嶂,山上山下溫差大,在初秋仲春微雨即成雪,雪積成山,日照不融,山上陽光明媚,山下常如披絮,形成「賀蘭晴雪」,為寧夏古代八景之一。
荷:集聖潔象徵與實用價值為一體的荷花,在埃及、印度、中國等國的古代文明中,即已展現芳蹤,而沙湖的體現塞外江南景色的萬畝荷花苑,其荷花面積,規模杭州西湖,承德避暑山莊等處荷花形成「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景觀。
石嘴山石嘴子公園
石嘴子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惠農區,黃河邊巍然挺立著如嘴巨石,俗稱石嘴子,此處即石嘴山地名來歷,歲月滄桑,雄風依然。惠農區地處寧夏最北端,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南與平羅縣接壤,北與內蒙古烏海市相連,地理位置優越。
石嘴山市惠農區石嘴子公園於2006年7月20日開工建設,2007年6月15日竣工。公園沿黃河西岸呈帶狀分布,南起煤業橋,北至石嘴子,南北長7000米,東西寬50—200米,佔地面積1.5平方公里。公園採用了現代開放式園林的模式進行設計,集防汛、生態、旅遊、休閑、愛國主義教育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同時將石嘴子文化和黃河古渡金羊毛文化作為設計的主線,以彰顯公園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石嘴子公園重點圍繞「三條主線、三個廣場、三個船型碼頭、六處水面、六個出口」進行建設。「此外,公園內還布局建設了吊橋、曲橋、閣、亭等功能性設施以及船帆、旗桿、花架、榕樹等裝飾性工程多處。
石嘴山市惠農區全力推進城市建設步伐,增強城市聚集功能。石嘴子公園的建設不僅為居民提供了一個更加舒適的休閑娛樂活動場所,而且有效改善了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和城市生態環境,提升了城市聚集效應,進一步加快了惠農區城市化進程 【資源狀況】礦產資源 石嘴山市曾是資源依託型城市,現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輝綠岩、白砂岩、白雲母、粘土、金、銅、鋁、鐵等十多種礦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屬礦藏蘊藏量大。煤炭儲量為25億噸,全國12煤種中該市就有11種;被譽為「太西烏金」的太西煤儲量達6.55億噸,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比電阻率、高機械強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塊煤率、高化學活性)的特點;被廣泛用於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硅石儲量5億噸,是硅系產品和玻璃工業的優質原料。粘土儲量1300萬噸,是陶瓷、水泥等建材工業的重要原料。
土地資源 石嘴山市地處銀川平原北部,得黃河灌溉之利,日照充足之便。土地肥沃,溝渠配套,林網交錯,現有耕地115萬畝,農業人口人均佔有4.05畝,居寧夏灌區首位。可開發利用的土地112萬畝,人均3.94畝,近期可開發利用的土地50萬畝,農業開發潛力極大。多年來,石嘴山市堅持不懈地開展植樹造林、封沙、封灘育林、育草和全民義務植樹,先後實施了三北防護林一、二、三期工程、中德合作、中日合作項目、平原綠化項目和現在正在爭取的「綠色中國」項目以及興果富民工程等,使該市農業、林業建設取得了巨大成效,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到2000年末,全市有林地面積362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過到8.1%。
旅遊資源 石嘴山市風景名勝點多面廣,開發前景廣闊。九曲黃河穿境而過,萬仞賀蘭山擦邊而行。東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雄渾招人青睞;西看,「賀蘭山下果園成,塞上江南舊有名」名不虛傳;南有集大漠雄渾與江南錦秀為一色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沙湖,北有植物「大熊貓」之稱的四合木保護旅遊區和現代化的新型工業園區,中有碧野婆娑的萬頃良田。民族風情文化等八大文化由來已久;賀蘭山岩畫、古長城遺址、古生物化石、北武當廟、平羅玉皇閣、鍾鼓樓、田州塔等文物古跡熠熠生輝;大武口森林公園、大武口星海湖(北沙湖)水上公園、惠農萬畝枸杞園、萬畝紅柳園,平羅萬畝生態林等爭奇奪秀,後來居上。追今訪古,怡養性情,石嘴山的旅遊景觀景點令人留連忘返。
電力資源 現有國電大武口發電廠、國電寧夏石嘴山發電有限公司2家國有電力企業和一些地方電力企業,總裝機容量205萬千瓦。正在規劃建設一批企業自備電廠項目,預計到2008年,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到400萬千瓦以上。
Ⅲ 寧夏石嘴山市的風景怎麼樣 生活情況怎麼樣 謝謝了哦
我是寧夏人,土生土長的寧夏石嘴山人士,不過我還真想知道你想知道的具體是哪裡?因為現如今:原石嘴山已經改為石嘴山市惠農區了,平羅那邊劃歸石嘴山了!
我還是把這兩個地方一起說好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要說石嘴山的風景,實打實的得說呢,並不是很好,也許是我生活了太久的緣故吧,好一點的風景我覺得也就黃河邊上的那個曾經的黃河公園,然後向南方向,就是走新區那那一片還是不錯的,雖然黃河不是那樣的寬了,但夏季里綠樹成蔭的,特別是田地里一片片綠油油的很愜意,再就稍稍繁華一點的城市中心也還不錯,現在正在重新建設,希望會有好的面貌展現,平羅那一片也還不錯的,稱得上是熱鬧了!公園也很別致的!北方就是風沙大了些,不過近幾年我已經感覺好的許多了,至少不再有曾經下沙子的情況了,我覺得已經很不錯的了。其實冬天也很不錯的,北方的雪獅南方人所羨慕的,很美,白茫茫的!夏天空調冬天暖氣的也算是種享受吧!現在這個季節早晚還是有點溫差的,清晨的涼意讓人也會舒服!
石嘴山的生活水平其實並不是很高,房價也不是很貴的,現在多是外來人口,生活經濟以煤炭為主的地方!其它的反正和大城市比相差甚遠了,即便和寧夏首府銀川相比也有些差距,看您是要來玩呢還是居住還是出差或是考察等等,希望我說的能給你些借鑒吧!玩的話還是寧夏銀川比較好!
謝謝
Ⅳ 銀川石嘴山是個怎樣的城市
銀川市,簡稱「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是全區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業中心,以發展輕紡工業為主,機械、化工、建材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是發展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中國阿拉伯展覽會的永久舉辦地。
銀川也有這地塹北起石嘴山,南至青銅峽,長約160公里,最寬為55公里。而且地表文化也是非常豐厚,擁有著五百個土種或變種,地表水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富含泥沙,有肥田沃地之功。假如小編有機會是一定要去銀川旅遊,看一看這歷史文化的古城。
Ⅳ 寧夏石嘴山市惠農區周邊城市有哪些旅遊景點可以介紹銀川附近或內蒙附近的,只要里惠農近的都可以
銀川周邊的沙湖140元(含大船),影視城80元,西夏王陵60元,賀蘭山岩畫40元,回鄉文化園30元,黃沙古渡80元!
Ⅵ 寧夏石嘴山 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
石嘴山現在的經濟可以說跌入低谷中的低谷,人口大幅度流失,經濟毫無活力可言,房東、專二房東不是急於脫手屬就是毫無誠信可言,能坑一個是一個,倒逼個體經濟和實體經濟無法維系!一個沒有文化底蘊和道德底線的城市,談何發展?參考甘肅的玉門市,很難說石嘴山未來不會走向那一步!
截止2018年石嘴山的現狀相比較2015年更差一些,人口流失,經濟活力不足,投資不力。而石嘴山基礎建設相對完善,無法在繼續基建。可喜的是歷屆政府一直在抓經濟產業轉型,高新企業、網路企業等新興經濟體正在不斷進入,成效嘛,只能看看報紙笑一笑了!
Ⅶ 誰去過寧夏的石嘴山,對那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石嘴山市位於寧夏北部,東臨黃河、西倚賀蘭山,是一座崛起於山水之間的新興工業城市。成立於1960年, 轄大武口、惠農二個城市區和平羅縣。有漢、回、蒙、藏等26個民族,全市總人口為73萬,總面積為4454平方公里,是寧夏第二大城市。近年來,在石嘴山市黨政領導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建成山青水秀,道路寬暢,市容整潔,建築風格獨特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湖水依城,綠色環城的生態城市和精品城市 ,城市林木覆蓋率達29%,人均公共綠地9平方米。現在的石嘴山堪稱為既充分體現自然人文內涵,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山水園林化城市」。 石嘴山是一個發展中的旅遊城市。兼備江南秀麗和大漠的粗獷豪放於一體的沙湖,是國家AAAA級景區;正在開發建設中的北武當生態旅遊區是融生態觀光、宗教朝聖、軍事體驗、極限運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還有金戈鐵馬的兵溝古戰場、神秘的賀蘭山岩畫、奇特的古生物化石、古老的長城遺址、一望無際的馬蘭花大草原、神奇大漠草原風情等,正逐步成為寧夏乃至西北的旅遊熱線。 石嘴山市具有三大資源優勢 。 一是煤炭資源儲量大。探明儲量為23.61億噸。被譽為「太西烏金」的太西煤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高比電阻率、高機械強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塊煤率、高化學活性)特點,廣泛用於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二是土地資源豐富。現有耕地115萬畝,農業人口人均佔有4.05畝,居寧夏灌區首位。可開發利用的土地112萬畝,人均3.94畝,農業開發潛力極大。三是旅遊資源獨特。兼備江南秀麗的水上景觀和塞外豪放的沙漠風景於一體的沙湖,是全國35個王牌旅遊景點之一。還有正在開發建設的大武口森林公園、大武口三湖水上公園以及北武當廟、平羅玉皇閣、賀蘭山岩畫、古長城遺址、陶樂兵溝漢墓等,逐步成為寧夏乃至西北的旅遊熱線。 石嘴山市有比較好的工業基礎 。 石嘴山市建市以來,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2002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8億元,財政收入3.7億元。一是經過40年發展,全市 初步建起了電力、機械製造、冶金、陶瓷、化工、建材等門類 較為齊全的工業體系。二是大中型企業比較集中。市內集中了太西集團、亘元集團、西北奔牛集團、 寧夏有色金屬冶煉廠、寧夏恆力集團公司、寧夏民族化工集團公司、大榮化工冶金有限公司、大武口發電廠、石嘴山發電廠等一批大中型骨幹企業。三是有一批好的主導產品。原煤、焦炭、煤礦機械、金屬鎂在自治區占較大比重;石灰氮、雙氰胺產量和質量居亞洲首位;鉭粉、鉭絲生產能力和產量居世界前三位。四是有三家上市公司。現有民族化工、恆力集團和東方鉭業三家公司股票上市。五是全市出口商品供貨值達26億元,出口創匯達2.1億美元,占寧夏的60%以上。六是電力優勢突出。現有兩個火力發電廠,總裝機容量60萬千瓦,發電量30.4億千瓦時。石嘴山第二電廠正在建設,建成後,全市電力總裝機容量將達180萬千瓦,發電量達100億千瓦時,占自治區發電量的3/5,成為寧夏最大的電力生產基地。人均發電量近1.5萬千瓦時,居全國前列。 石嘴山市有較好的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和通訊便利,南距銀川機場100公里,包蘭鐵路、109、110國道、石中高速公路縱貫全市。郵電通訊快速發展,每百人擁有電話12部,行動電話成為城市居民的消費熱點。市境內供電、供水充裕,特別是隨著石嘴山二電廠、大武口污水處理廠、大武口第二水廠、石嘴山市煤氣工程、道路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服務功能將更加完善。 石嘴山市初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產業。近幾年來,我們堅持「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發揮特色、再造優勢」的工作思路,逐步培育形成了五大特色產業。 一是高科技新材料產業。 新材料工業是石嘴山市的骨乾和優勢產業。東方鉭業公司的 主導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達70-80%,鉭粉、鉭絲國際市場佔有率達15%和40%。去年銷售收入達18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利稅2億元。依託這一優勢,我們建設了新材料科技工業園,一期佔地1.94平方公里,現正准備二期工程建設,科技園主要發展鉭鈮、阻燃新材料、釹鐵硼永磁材料、多元素合金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預計到2005年,全市新材料產業產值將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0%以上。 二是煤炭深加工產業。 依託「太西煤」的優勢,加快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形成了民族化工和大榮化工兩個骨幹企業,其主導產品石灰氮、雙氰胺全部出口。埃肯碳素(中國)有限公司是歐洲跨國公司在寧夏的第一家獨資企業,計劃在3到5年內建成亞洲碳素生產中心。力源公司與日本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合資建設的1600噸汽車用活性炭項目、民化公司與美國威振公司合資生產1萬噸高檔煤質活性炭項目已建成投產。預計到2005年,全市煤炭深加工產值達15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2.5%。 三是電力基礎產業。 石嘴山二電廠項目是石嘴山市建市以來最大的投資項 目,對加快煤電轉化,帶動建築、建材、運輸等相關產業,拉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預計到2005年,電力基礎產業產值達20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6.7%。 四是「清真」品牌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 。石嘴山市灌區地勢平坦,溝渠配套,林網交錯,加之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農畜產品種類多、產量高、質量好。平羅、惠農兩縣被納入了國家商品糧生產基地和「兩高一優」農業示範區。近年來,形成了脫水菜、油葵、蓖麻、枸杞、牛羊養殖等基地,逐步建成了石嘴山清真牛羊肉產銷集團、萬噸清真色拉油、1000噸枸杞加工、惠農脫水菜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特別是羊產業和菜產業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隨著農業產業化推進,預計到2005年,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將達10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 五是特色旅遊業。 以沙湖為龍頭,以自然風光和山水園林化城市為切入點,重點建設北武當廟(壽佛寺)綜合旅遊景區,開發賀蘭山岩畫、古生物化石、古長城、鍾樓寺廟、珍稀植被、回族風情、大漠草原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加大對外開放力度,藉助外力開發旅遊資源,把大武口建設成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文化氣氛濃厚的園林化旅遊城區,到2005年旅遊業的直接收入將達1億元以上。 石嘴山市初步形成了城市園林化框架。石嘴山是一個煤炭城市,也是西部的一個小城市,降水量少,蒸發量大,發達和乾旱給城市建設和生態改善帶來極大的困難。為了給人民群眾創造 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1996年我們把城市建設定位在創建園林化城區上,確定了「一年打基礎,三年成規模,五年初步建成園林化」的奮斗目標,動員全市各方面的力量,付諸實施。一是大搞城市街道和單位庭院綠化,目前基本達到了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二是加快綠地廣場建設。新建、改造了大武口中心廣場、東方廣場、太西廣場、五環廣場和市政廣場等,增加了人民群眾的活動場所,努力改善城市自然環境。三是加快賀蘭山東麓生態工程建設,將黃河水經過四級揚程引入城區,確保城區綠化用水,並開發建設佔地1萬畝的大武口森林公園。現在全市城區林木覆蓋率達23.1%,人均綠地4.5m2,其中大武口區林木覆蓋率達29%,人均公共綠地達12m2,基本做到了綠色環繞城市。 最大的感觸 就是現在的環境比前幾年好多了, 新海湖也不錯。生態真的改變了不少, 也沒那麼多沙塵暴了。
Ⅷ 寧夏石嘴山市有一個80歲老中醫,聽說很有名氣,有知道具體情況的嗎
平羅南門有個老頭看的特好,老中醫,很多有錢人都去找他
Ⅸ 寧夏石嘴山氣候怎麼樣
寧夏石嘴山是典型的抄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年日照充足,降水量集中,蒸發強烈,空氣乾燥,溫差較大,無霜期短。夏熱而短促,春曖而多風,秋涼而短早,冬寒而漫長。年平均氣溫8.4℃~9.9℃。年最低平均氣溫-19.4℃~-23.2℃,年最高平均氣溫32.4℃~36.1℃。
年平均降水量的地理分布較為均勻,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67.5毫米~188.8毫米。
年蒸發量在1708.7~2512.6毫米,是降水量的10~14倍,處於乾旱半乾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