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區周邊游
① 西峰又那些旅遊點
崆峒山 5A級景點
嘉峪關文物景區 5A級景點
介紹
甘肅旅遊景點推薦:
1、敦煌:
莫高窟:是中國第一大石窟,是當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宮殿都不能媲美,是中國最偉大的藝術長廊;1987年12月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城南6公里處,其沙粒有黑、白、紅、黃、綠五種顏色,因在登山下滑時沙粒會發出聲響,所以得名「鳴沙山」。
月牙泉:月牙泉的神奇在於千百年來不為流沙所淹沒,不因乾旱而枯竭;如今「月牙曉澈」為敦煌八景之一;月牙泉被稱為天下沙漠第一泉。
玉門關:位於敦煌城西北75公里處的戈壁灘中,是古代「絲綢之路」北路的關隘,現存城垣完整。
榆林窟:位於安西縣城南70公里處的榆林河峽谷兩岸的峭壁上,它的洞窟形式、表述內容和藝術風格與莫高窟十分相似;實為石窟藝術的寶庫。
2、嘉峪關:
嘉峪關關城:位於嘉峪關最狹窄的山谷中部、地勢最高的嘉峪峪山上,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而有「天下雄關」之稱。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城北8公里處的黑山北坡,因其中有231米由黃土夯築的城牆攀緣在高150米、傾斜度為45度角的山脊上,似乎長城從山上陡跌而下而得名。
黑山摩崖石刻:全稱「黑山摩崖淺石刻岩畫」,位於嘉峪關西北20公里處的黑山峽岩壁上。
3、張掖:
大佛寺:大佛寺內建有牌樓式的山門和四大天王殿、關祠殿、過殿、陪殿、廂房、卧佛正殿,有全國最大的室內泥塑卧佛。
木塔寺:原名萬壽寺,位於張掖市縣府南街,土木結構,塔高32.8米,八面九級,每級八角,上有木刻龍頭口含寶珠,下掛風鈴,每層都有迴廊、扶欄,整個塔沒有一釘一鉚。
馬蹄寺石窟:石窟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觀音洞組成;其中在千佛洞中有500多個規模宏大的摩崖佛塔窟龕、在金塔寺中有國內僅有的大型高肉雕佛。
軍馬場:位於焉支山南麓,祁連山山脈以北的馬營灘草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的軍馬場。目前這里共有軍馬一萬多匹。
新河驛遺址:位於山丹縣城東南20公里處的漢明長城腳下,這里曾是明清時期的古驛站,現存一正方形土堡,長70米,牆體上寬3米,下寬5米,牆內還有一驛井。
4、武威:
文廟:位於武威市東南城區,是一座仿皇家宮闋的建築群,總面積達1500平方米,有「隴西學府之冠」的美稱;廟內古柏參天、古樸精雅,建築保存完好。
海藏寺:位於武威市西北2公里處,明代前曾是喇嘛寺,後改為禪寺。現在寺內山門、大殿、靈鈞台、天王殿、無量殿等古建築保存完整,寺外已開辟為海藏公園。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創建於十六國北涼。現存洞窟三層,大小佛龕17個,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時期的漢、藏寫經、初唐畫像等珍貴文物。
5、蘭州:
白塔山:位於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頂有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原是為了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薩迦派喇嘛而建。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公園位於蘭州市城區南部,皋蘭山北麓山腳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聞名遐邇的隴上名勝。
興隆山:興隆山為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全山亭台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外地遊客較為關注的景點:煌莫高窟、甘肅平涼崆峒山、天水麥積山、甘南冶力關、白銀黃河石林、隴南杜甫草堂、敦煌月牙泉、酒泉海市蜃樓、嘉峪關、蘭州五泉山公園、蘭州興隆山、敦煌玉門關、敦煌鳴沙山、天水伏羲廟、甘南桑科草原。
補充
甘肅著名小吃:
花點果品:以麵皮包餡,仿蘋果、石榴、佛手、香瓜等形象,制為果品,烤熟而成。酥鬆綿軟,餡料精緻,味美醇香。
八寶蜜食:用麵皮包以多種美味餡料,製成蓮花、夭冠、元寶、百合等10餘種花樣,烤制而成。酥鬆香甜,優美別致。
炸素鳥:為回族傳統食品。形似鳥狀,香脆可口,有椒鹽香味。
煮餅:以標粉、熟面、紅糖、糖稀、菜油等制皮,豆沙為餡,外貼芝麻,經油炸,放糖漿內掛汁而成。松酥香甜。
三色拉花干點:用優粉、豬油、白糖、雞蛋、花生、芝麻、瓜條等料製作。色澤金黃,酥脆香甜。七里河食品廠所產獲1981年省優質產品獎。
清湯牛肉麵:和面垃成各種形狀的面條,水煮至熟。配調料、佐料而食。柔韌細長,湯味鮮美,醇香可口。
釀皮子:麵粉加水揉搓,去其麵筋,將純澱粉調為糊狀,蒸熟,涼後切條,配調、佐料食之。
泡兒油糕:麵粉配食糖、豬油、桃仁、芝麻、玫瑰等制糕,酥鬆香甜,味美可口。
酒肉:黃酒與羊肉片共煮而食,酒味甜醇,肉嫩鮮香。
千層牛肉餅:牛肉加調、配料作餡,以麵皮疊卷,壓成餅狀,烙熟,切塊食用。外脆里嫩,香酥美味。
提示
甘肅旅遊注意事項:
甘肅由於地處我國西北內陸,紫外線照射強烈,氣候乾燥,海拔較高,請准備好充足有效的防曬品,水壺等。多喝水,多吃水果。
甘肅白天多乾旱,晝夜溫差較大,請遊客根據自身情況,攜帶禦寒衣服,以免感冒。水果甘甜味美,務請注意不要多吃,以免鬧肚子。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初到者往往有輕微高原反應,可能有頭痛,頭暈和食慾消退現象,均屬於正常現象。這是需要多飲水,注意休息,行動不要過劇,過急等。
受旅遊地自然條件限制,景點沿途餐廳的條件與內陸地區比較,無論從硬體設施或飯菜質量都有較大差距,並且少數民族餐廳較多,用餐時牛羊肉偏多,要做好入鄉隨俗的心理准備。
西北地區由於地域遼闊,絲綢之路旅遊線路長,景點較分散,景點之間車程較長,請遊客備好暈車葯物,在旅遊時注意休息,調配好時間安排,以充足的體力參加旅遊活動。
在西部地區要注意拍照時的禁忌:寺廟一般禁止拍照,拍攝人物,尤其是僧侶,取景時要經過對方允許。
西北地區受宗教影響,風俗習慣各異,在西北大部分地區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不吃豬肉,這是他們生活中的最大禁忌,絕對不可冒犯。游覽時要謹記地陪宣布的注意事項,最好不要提及有關少數民族的政治問題。並且在說話時注意不要當著回民的面講「豬」一類的詞語。
敦煌莫高窟參觀需備手電筒簡,也可在景點租借;禁止帶攝相機及相機入內,可在入口處寄存;登鳴沙山滑沙時,最好不要隨身攜帶照相機,以免沙子進入相機損壞或丟失;最好穿適於登山的旅遊鞋,須聽從導游或工作人員的安排,注意自身安全。
② 慶陽市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慶陽市現有旅遊景點61處,其中人文類56處(紅色革命勝跡7處),自然風景類5處。主要景點有:周祖陵、公劉廟、隴東民俗博物館、岐黃中醫葯博物館、子午嶺、紅色南梁、山城堡戰役遺址、北石窟寺、石空寺石窟、東老爺山、夏家溝森林公園、潛夫山森林公園、東湖公園、南小河溝等。
2011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評比中,慶陽市作為唯一一個西北部城市入圍,2012年,慶陽繼續入圍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 。
史悠久,是甘肅省唯一的革命老區,從1927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22年間,先後經歷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西北革命根據地、陝甘寧抗日根據地三個較大的歷史時期。1927年在寧縣建立了甘肅第一個農村黨組織,1931年建立了陝甘第一支革命武裝——南梁游擊隊,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權——南梁政府。以慶陽市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作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全國「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它的存在為中央紅軍和黨中央長征提供了落腳點,也為八路軍三大主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發點,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的大部分部隊都駐扎在慶陽市。
慶陽現存的「南梁政府」舊址、河連灣陝甘寧省府舊址、山城堡戰役遺址,是國家、省、市分別確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鑄就的老區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慶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城市景觀
慶陽市區內共有南北向道路24條,東西向道路55條,巷道23條;市級廣場2個,分別為「和諧廣場」及「周祖廣場」;湖6個,分別為「東湖公園」、「范公湖」(城市東區)、「西湖」、「天湖」及「慶陽湖」(均在城市南區)、「公劉湖」(城市北區)。
③ 慶陽西峰有什麼好玩的
慶陽是一塊神奇的高天厚土。慶陽地處祖國大西北、陝甘寧三省的交會處,全市總土地面積27119平方公里,總人口256萬,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七縣和西峰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與2082米之間。山、川、塬兼有,溝、峁、梁相間,高原風貌雄渾獨特。全境有10萬畝以上大塬12條,面積382萬畝。董志原平疇沃野,一望無垠,有13627畝,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土層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黃土原面,堪稱「天下黃土第一原」。子午嶺的400多萬畝次生林,為中國黃土高原上面積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養林,有「天然水庫」之稱。國道211、省道202兩條主幹線縱貫南北。國道309、省道303線橫穿東西,構成「兩縱兩橫」公路主骨架。供電、通訊和廣播電視三大網路覆蓋全境。
慶陽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遠在20萬年以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7千多年前就有了早期農耕。據《史記》記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曾與中醫鼻祖岐伯論醫,有《黃帝內經》行世,「岐黃故里」由此得名。周先祖不曾率族人「奔戎狄(今慶陽)之間」,與其子鞠陶、孫公劉等「教民稼穡」,「務耕種,行地宜」,開啟了先周農耕文化之先河,史稱「周道之興自此始」。巍巍周祖陵矗立於慶城東山之巔,殿宇巍峨。位於西峰區溫泉鄉的老公殿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華夏公劉第一廟」。
慶陽有璀璨的古代遺珍瑰寶。世界矚目的「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化石,均發掘於境內馬蓮河流域。標志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肇始的華夏第一塊舊石器出土於華池縣趙家岔。新石器時代的仰韶、齊家文化遺址和歷代古建築、石刻、墓葬及古生物化石點有近千處之多。戰國秦長城橫跨鎮原、環縣、華池三縣。古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沿子午嶺穿越正寧、寧縣、合水、華池四縣。開鑿於北魏時期的北石窟寺為甘肅四大石窟之一。慶陽歷代名人輩出,各領風騷。東漢思想家王符的《潛夫論》、西晉學者傅玄的《傅子》和明代文學家李夢陽的《空同集》,在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影響,是先賢們留給後世的不朽的精神遺產。
慶陽是甘肅惟一的革命老區。1927年在寧縣建立了甘肅第一個農村黨組織,1931年建立了甘肅第一支革命武裝——南梁游擊隊,1934年建立了西北第一個陝甘邊區蘇維埃政權——南梁政府。陝甘邊是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從未丟失過的一塊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據地。後與陝北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組成西北革命根據地,為北上抗日的紅軍和黨中央提供了落腳點。這片熱土,養育了革命,也造就了一大批革命幹部,原隴東地委書記馬文瑞、專員馬錫五、華池縣長李培福皆為時代楷模。毛澤東曾分別為他們題詞: 「密切聯系群眾」、「一刻也離不開群眾」、「面向群眾」。現存的「南梁政府」舊址、河連灣陝甘寧省府舊址、山城堡戰役遺址,是國家、省、市分別確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在血與火的斗爭中鑄就的老區精神,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留給慶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慶陽民俗文化獨樹一幟。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唱遍全國的《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綉金匾》、《軍民大生產》三首革命歌曲,是慶陽人孫萬福、汪庭有等農民歌手的佳作。評劇精品、電影《劉巧兒》講述的就是華池縣農民封芝琴爭取婚姻自主的真實故事。在隴東道情的基礎上孕育誕生的隴劇,是甘肅惟一的新劇種。慶陽剪紙巧奪天工,以香包為代表的民間刺綉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已蜚聲海內外。目前,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徒手秧歌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五蝠皮鼓——慶陽一絕,環縣——道情皮影之鄉、溫泉鄉公劉廟——華夏公劉第一廟、周祖農耕文化之鄉、荷花舞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2004年,在中央電視台和央視國際網路共同組織的西部名城評選活動中,我市從170多座參評城市中脫穎而出,被評為最具藝術氣質的西部名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委員會還命名慶陽市賀梅英等48名民間藝人為中國民間藝術大師;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慶陽市馬秀珍等63名民間藝人為甘肅省民間藝術家;慶陽市民間工藝美術協會命名170人為慶陽市工藝美術大師。
④ 慶陽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中文名稱
慶陽市
外文名稱
Qingyang City
別名
隴東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甘肅省
下轄地區
西峰區、正寧縣、華池縣、合水縣、寧縣、慶城縣、鎮原縣、環縣
政府駐地
西峰區
電話區號
0934
郵政區碼
745000
地理位置
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
面積
27119平方公里
人口
267.31萬(2016年戶籍人口)
方言
中原官話-秦隴片、關中片(秦語)-慶陽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秦直道、周祖陵森林公園、華夏公劉第一廟、南梁革命政府舊址等
⑤ 慶陽著名的旅遊景點
周祖陵
北石窟寺
南梁革命紀念館
南佐遺址
董志原
華池雙塔寺
新興園
夏家溝
潛夫山
小崆峒
雙塔寺造像塔
環縣東老爺山
雙塔森林公園
古石刻藝術博物館
⑥ 慶陽市周邊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周祖陵,小崆峒,華池南梁,北石窟寺
⑦ 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旅遊景點
可以去小崆峒,東湖公園。別的也沒什麼了。
⑧ 慶陽旅遊景點大全排名
1、調令關森林公園
是2004年3月由甘肅省林調令關森林公園是2004年3月由甘肅省林業廳批建的省級森林公園,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公園位於慶陽市正寧林業總場東南部的中灣林場林區內,因位於子午嶺主峰、秦直道雄關——調令關而得名。
2、羅川趙氏石坊
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羅川鄉街中心。羅川趙氏石坊在羅川城中心共三座:恩寵坊、天官坊、清官坊。恩寵坊為明吏部稽勛司郎中趙邦清於萬曆四十五年為其嫡母劉氏、生母高氏所立。天官坊和清官坊系當地府縣官紳為趙邦清所立。
3、周祖陵森林公園
位於甘肅慶城縣城東山,因山頂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據史料記載:不窋失農官之後,西徙定居今之慶陽,在隴東慶陽一帶創建了華夏文明的農耕文化。由於他功績卓著,死後人們把他葬於此山。
4、塔兒灣石造像塔
塔兒灣石造像塔合水縣城東北部約70公里的太白鄉苗村川塔兒灣村,堪稱中國造像像塔而聞名,那一座造像塔,始建於宋代,以鑿磨的紅砂岩石條塊疊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築,共十三層,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凝壽寺塔
凝壽寺塔位於甘肅省慶陽市寧縣政平鄉政平村,塔因寺得名。該寺塔地處馬蓮河、無日天溝河、涇河三河交匯處,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代在此設過定平縣,明代設政平驛,清代為鎮。清代山洪沖毀寺院,僅存此塔,依外觀推測約建於唐宋。
⑨ 西峰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好拍照的地方嗎,求吧
董志塬
董志塬位於甘肅最東部,地處黃土高原中心。塬面平坦,塬邊破碎。因其黃土堆積最厚(200多米),塬面最完整,面積最大(910平方公里),加之農耕歷史悠久,故此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塬」。[12]
南小河溝
南小河溝位於距西峰城區13公里的董志原西畔,溝壑縱橫,谷坡陡峭,被譽為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一塊翡翠。南小河溝流域面積36.3平方公里,是黃委會西峰水保站堅持半個世紀研究水土流失規律的基地,也是全國小流域治理的樣板。[13]
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舊稱寺溝),位於西峰西南25公里,
處蒲河茹河交匯口東岸、覆鍾山面西的崖壁上。窟群由石道坡、花鴇崖、石崖東面窟群、樓底村窟及寺溝窟群組成,尤以寺溝窟群最為集中、宏大、堂皇。該窟群開鑿於高約20米、長約120米石壁上,上下三層,以165窟為中心,分向西翼展開,狀若蜂房,間有依勢鑿就的階梯相通。計現存窟龕295窟,造像2126軀,其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麥積山、炳靈寺窟群。在絕大多數窟龕內,原來均有彩繪壁畫,現少數洞窟仍留有殘跡。據專家考證,北石窟寺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一千五百餘年,代有修鑿,既有官方崇佛的宏壯巨制,又有民間眾生贖罪的精巧微構,尤以北魏、盛唐修鑿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北石窟寺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甘肅四大石窟之一,著名的旅遊勝地。
小崆峒
小崆峒位於西峰區城南九公里的董志塬畔,是隴東黃土高原的「天然標本園」和黃土溝壑區少見的風景旅遊勝地。小崆峒風景旅遊區,由陝西城鄉設計研究院於2000年3月完成總體規劃。規劃總面積194公頃,其中管理范圍102公頃,外圍保護帶116公頃,分為五個功能區,六個景區,二十一個景點。
老洞仙山風景名勝區
肖金鎮老洞仙山風景名勝區,距西峰城區17公里,離202省道3.5公里,有四大景區和幾十個大小不同的風景點。東有九龍回頭盤踞和周朝時期的烽火台呼應;西有元、明埋藏的吳城古堡卧虎展尾潛伏;南有四大名山和「五八」上水工程祥雲對照;北有金雞峻嶺及寺崖新石器仰韶文化遺址籠罩。呈現出望峽洞窟,山原相目的意境。
隴東農耕民俗文化村
隴東農耕民俗文化村坐落在小崆峒北門內,一座典型的隴東崖莊院落,背原面山向陽,崖背一磚到頂,窯洞排列整齊,院落雅緻靜謐,花園繁花似錦。大門外右側因勢修建一座高廈,另具匠心,增加了窯洞民居的層次和對稱,顯得和諧而有情趣。院中央矗立一尊公劉巨像,懷抱谷穗,盤髻飄髯,目視遠方,面帶微笑,睿智而安詳,似勞作歸來,又似佇立籌謀。公劉是奠定周王朝基礎的部落首領,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山之祖。公劉塑象是隴東民俗文化村點睛之筆。
巴家嘴水庫大壩
巴家嘴水庫大壩位於西距西峰15公里、黃河第三級支流的蒲河中段的巴家嘴,是一座高74米,長539米,底寬404米,頂寬6米的巨型黃土大壩,被稱為「亞洲黃土第一壩」的巴家嘴水庫大壩。
東湖公園
東湖公園是慶陽市的一處大型綜合型游樂場所。位於西峰區九龍路北段繁華地段,佔地約458.01畝,內有峰、湖、亭、橋觀賞景點和水、陸、空等游樂設施。東湖公園始建於1988年,1992年初具規模,1993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其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改擴建,2014年底作為全開放式城市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民俗博物館
隴東民俗博物館地處西峰南郊慶陽農耕民俗文化村風景旅遊區,是慶陽唯一的一個專門搜集、整理、挖掘、陳列隴東民俗文物的機構。展覽館建設突出了當地傳統的地坑院式民居風格,由十八孔窯洞組成,建設面積3600平方米。
新興園
新興示範園(簡稱新興園),位於西巴公路沿線,後官寨鄉溝畎村,距西峰城區10公里,總佔地面積2000畝,是西峰區通過招商引資建設的集休閑度假、風情旅遊、餐飲住宿於一體的大型自然生態園區,建成窯洞賓館、別墅、噴泉、游泳池、垂釣中心、高爾夫球場、保齡球館、網球場、射擊場、桑拿洗浴、會務接待多功能健身、植物園、森林公園、圍獵場、動物園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