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鄉村旅遊
❶ 武寧有哪些旅遊景點江西
廬山西海
廬山西海生態區水面呈帶狀,全長102.5公里,最大寬度7.5公里,平均寬度1.9公里。湖水清澈,水質一流,平均能見度達9-11米。武寧景區開發的島嶼和景點有觀音島、生存島、觀湖島、茶島、劍堯島、浪琴島、艾園和協和娛樂園等。
西海灣景區
西海灣景區包括朝陽湖、沙田河、廬山西海以及修河飛來峰--柳山。主要景點有河湖觀光、垂釣、龍舟競渡,露天浴場、水上高爾夫、水上摩托艇沖浪、柳山觀光探險、沙洲露營,地方特色文化表演等眾多項目。景區共分三期進行建設,景區一期,水上「兩湖一河」日夜遊項目已開通運營。
神霧山風景區
神霧山風景區,位於武寧縣楊洲鄉的九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內,該景區由武陵岩神霧山風景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集觀光、避暑、度假、會議、娛樂、休閑於一體。該景區年平均溫度為16℃—17℃,素有「小廬山」之稱。
❷ 江西武寧縣這個城市怎麼樣
江西武寧縣是中國最美小城。
武寧位於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中游,地處湘鄂贛三省邊陲要沖,轄19個鄉鎮、1個街道和1個工業開發區,總人口為40餘萬人,國土面積3507平方公里,屬江西省第四大縣。
武寧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武寧北部為綿延起伏的幕阜山脈,南部為崇山峻嶺的九嶺山脈,七百里修江從中自西向東貫穿全境。
「兩山一水」的天然屏障,不僅使武寧自古擁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更是在武寧境內形成了奇峰深谷,高峽平湖,怪石嶙峋,洞天地府,飛瀑流泉的壯麗景觀,造就了武寧的鍾靈毓秀,2007年溫家寶總理前來視察,欣然命筆:山水武寧。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有山有水,山環水繞的武寧城先後獲得「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平安縣」、「全國文明縣城」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並成功入選「中國最美小城」50佳。
(2)武寧鄉村旅遊擴展閱讀:
武寧產業興旺、特色鮮明。
依託豐富的山水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武寧緊緊圍繞「始終堅持生態立縣,全面推進綠色崛起」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三區」(園區、城區、景區)互動,著力構建「五大生態」(綠色經濟生態、優美自然生態、養生宜居生態、和諧人文生態、清明政治生態)。
全力打造「三個示範」(綠色生態示範縣、全域旅遊示範縣、城鎮建設示範縣),綠色光電、綠色食品、大健康、礦產品精深加工等新型工業、突出休閑養生的生態旅遊業、突出綠色安全的生態農業等等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旅遊業已初步形成湖島觀光、山嶽避暑、峽谷漂流、溫泉洗浴、溶洞探險、宗教朝覲、農庄體驗及休閑娛樂等八大類產品體系,是全省首批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全省旅遊產業園區縣。
❸ 武寧縣的經濟
2011年武寧縣農民人均純收入6930元,同比增長21.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181770萬元,同比增長7.3%,其中種植業產值為72592萬元,同比增長3.6%;林業產值21462萬元,同比增長7.9%;牧業產值45831萬元,同比增長10.8%;漁業產值40677萬元,同比增長10.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09萬元,同比增長6.8%。2011年武寧縣主要農業產品有:稻穀播種面積18185公頃,產量119587噸;棉花播種面積1184公頃,產量2314噸;油料作物播種面積9311公頃,產量14053噸。年末實有茶園面積744公頃,茶葉總產量1233噸;年末實有果園面積1829公頃,水果總產量7069噸。當年出欄肉豬24.26萬頭,年末生豬存欄14.68萬頭。水產品產量34000噸,其中捕撈產量3300噸,養殖產量30700噸。
2012年,武寧縣共引進農業項目18個,簽約資金25.28億元,實際進資8.67億元,流轉土地81670畝(其中林地70480畝,耕地11190畝),榮獲全市「農業項目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
2013年武寧縣基本形成了油茶、吊瓜、「三竹」、果業、花卉苗木、中葯材等特色主導產業,已發展高產油茶18萬畝、吊瓜6萬畝、「三竹」32萬畝、果業20萬畝、花卉苗木1萬畝、中葯村1萬畝。已建立泉口鎮山核桃、香榧,魯溪鎮、新寧鎮油茶,清江鄉、石渡鄉吊瓜,新光果業等萬畝以上示範基地6個;建立澧溪鎮哨背、大源油茶,羅溪鄉豐源油茶,魯溪鎮雙新油茶,宋溪鎮大坪板栗,清江鄉車下水梔子,石門樓鎮白橋、田鋪中葯材,羅坪鎮漾都、洞坪苗木等千畝以上示範基地17個。武寧縣已建立花卉苗木基地65個,品種86個、面積1萬畝;打造生態旅遊、果業、養老等特色村莊22個,楊洲申家坪、羅坪七里坑「樂居家園」生態養生養老示範村莊已建成營業;發展休閑農業企業3家,其中新光山水開發有限公司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和全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企業,政鴻生態農庄榮獲江西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羅坪鎮長水村獲得「中國最有魅力鄉村」榮譽稱號。武寧縣2012年被評為「江西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013年武寧縣已創建無公害農產品品牌25個,綠色產品12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9.8萬畝。「藝邦木業」獲江西省著名商標,「長墅源」蜂蜜獲九江市著名商標,「健人」牌橡子粉絲獲江西省名牌農產品,「地元牌」綠茶獲得第七屆北京國際茶業展覽金獎。
武寧縣為全國「中華獼猴桃之鄉」,年野生產量500噸,為全國之最; 林地38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系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之一。是發展竹木加工、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的理想投資區域。 2005年武寧縣較大的採掘加工企業有縣煤礦、明星銻業、翔鴻有色金屬、九江日本環球鎢、明山石材等,加上新引進中國五礦公司在武寧縣成立的巨通實業有限公司,武寧縣礦產加工產業的發展勢頭很好。到2010年,使武寧縣礦產品加工業產值達23億元,其中:煤炭產業產值達到3億元左右,有色金屬產業產值達17億元以上,大理石加工業產值達到3億元以上。
2005年武寧縣有上海銀皓汽配和浙江客商在武寧縣注冊的江西傑盛公司、九江智遠高科機械公司等幾家大型汽車配件生產廠家已入駐武寧縣工業園,使武寧縣汽車、摩托車配件生產具備了較好的發展基礎。2005年武寧縣醫葯行業有九江昂泰集團、林全膠囊公司已通過GMP認證,發展醫葯膠囊已有良好基礎。
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94家,增加36家,工業增加值從6.4億元增長到21.5億元,年均增長27.2%;民營企業從460家發展到780家,其中納稅100萬元以上企業發展到50家,增加29家。從2005年到2011年這5年來成功引進億元以上重大項目50個,實際引進內資76億元,引進外資1.7億美元,連續四年榮獲全省引進省外資金先進縣。投入建設資金5.1億元,拉開10000餘畝的縣工業園區二期發展框架,推進桐林、巨通、團結三大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園區規劃面積拓展到15平方公里,建成區達7平方公里。入園企業發展到185家,增加132家,園區企業上交稅收由1219萬元增長到1.02億元。節能燈企業從2家發展到107家,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3億元,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江西省節能燈產業基地」和「江西省綠色照明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園」。 2011年武寧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420萬元,同比增長17.6%。在消費總額中:縣級114707萬元,占總額的54%,同比增長18.0%。按行業劃分:批發零售貿易業189786萬元,同比增長16.8%;住宿餐飲業22634萬元,同比增長15.0%。
2011年共計接待遊客15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2.6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24.3%和25.5% 2011年財政總收入75316萬元,同比增長38.5%,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2515萬元,同比增長47.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32008萬元,同比增長31.3%,其中教育支出25410萬元,農林水事務支出35740萬元。
2011年末武寧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667877萬元,比年初增長24.7%。各項貸款余額340022萬元,比年初增長28.7%。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36906萬元,比年初增長21.3%。
❹ 保護生態環境的作文1000
名人文化。自古以來,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歷史文化名人群星薈萃,名人筆下的文化勝地名揚天下。有潯陽柴桑陶淵明的千古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有王勃筆下的滕王閣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不僅有蘇東坡筆下的石鍾山,還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潯陽樓,有修水的詩人黃庭堅開創了「江西詩派」,還
有撫州臨川的明清時期戲劇學家湯顯祖「臨川四夢」……可以這樣說,風姿綽約的鄱陽湖人文歷史文化底蘊很深厚。
鄱陽湖口山水文化(如:廬山牯嶺一夏都)、旅遊文化(如:鄱陽湖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美食文化(如:籬蒿炒臘肉)、民俗文化(如:鄱陽湖水族館、漁家民俗村和外湖釣魚場)、農耕文化(如:萬年稻作文化)等。可謂種類繁多。
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原生態文化盡管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形式多樣、風格各異,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現為:
繼承性。它們都保留著許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徵,積淀著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文化因素。如:湖口開湖儀式是在每年的冬天,船隻聚集在港口,老者敲三聲銅鑼,殺雞滴血,跪拜湖水,燃放鞭炮,船隻開向湖面,捕魚作業開始了;武寧的種禾更為實在,幾十個人一字排開,鼓匠師傅擊鼓發歌,眾人相和,循序前進。這些儀式都是古代生活的形象縮影。
群眾性。它們都是江西鄱湖區域勞動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的集體創造。如:贛劇由於長期演出於鄱陽湖區域的廣大農村和城鎮,其舞台藝術形成的歌舞結合、歌啟舞動、舞在歌中、絲絲密扣的演出形式和古樸厚實、親切逼真、富有生活情趣的地方風格,是當地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自娛性。它們都是鄱湖廣大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藝術表現形式,來自人們心中最真摯的情感流露。如:九江地區的燈彩久負盛名,是廣泛流行並富有群眾性的一種自娛性舞蹈形式,它是農村每年元宵節的傳統活動節目,也是民間「鬧元宵」的主要娛樂活動。
即興性:它們不強調表演程式的規范性,藝術表現因人而異,隨情而發。如:廬山號子、九江山歌(三聲腔)等,一般為口頭產生,傳承和傳播途徑不是依據於樂譜,而是通過口傳心授,或是以口傳心授為主、樂譜為輔。口頭發展使這些原生態文化更具有不確定性、變遷性、創新性、即興性。
適應性:它們以歷史時代為背景,適應著潮流與發展,有著與時俱進的特點。如:江西民間十分敬仰與崇拜許真君,他們興建了許多以許真君崇拜為內容的道觀,如南昌城的鐵柱觀、建德觀、西山的游帷觀等,把萬壽宮當成是精神寄託的神秘殿堂。而今,萬壽官廟會更多的賦於了經貿的內涵。
地域民族性:它們受地域和自然環境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特點和地域文化色彩。如:鄱陽漁鼓、鄱陽湖傳統漁業生產習俗、萬年稻米習俗、湖口青陽腔、星子西河戲、九江採茶戲、進賢二塘潑蛇燈、李渡車仂燈等等,都是這樣。象萬年傳統貢米有著明顯的區域局限性,致使種植推廣難。其他地域的農民不顧地理條件限制,盲目種植貢米,致使一些質量和色味差的冒牌貢米充斥市場。
江西的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原生態文化是贛鄱人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創造,是贛鄱大地文明史的生動寫照和歷史見證,是江西人民世代相傳的、寶貴的文化財富,是發展先進文化的民族根基和精神資源。它們燦如繁星,亮如珠寶,為山清水秀的江西增添了一抹瑰麗的色彩。全球經濟一體化導致了文化的趨同,當前,我省的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原生態文化與全國、全省的境況一樣,面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沖擊,生存環境急劇惡化,許多寶貴的原生態文化正在消失。所幸我們國家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省委、省政府建立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戰略方針,向我們展現的正是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原生態文化走向全面勃興的一幅全新圖景!因此,繼承和弘揚江西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原生態文化的優良傳統,是我們肩負的神聖使命,我們承擔的重任庄嚴。為此,我們必須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調查、搶救、保護、發展等每一項工作做得扎扎實實。具體來說,要做到「三個保護好」:
1 保護好環都陽湖生態經濟區原生態文化的個性。在經濟發展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發展更需要民族化,民間文化更需要個性化。對於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原生態文化的搶救要突出個性化的標准。這種個性的保護沒有現成的典籍讓我們去翻閱,讓我們去研究,大量活的東西都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我們要沉下心,鑽下去,深入鄉村,普查調研。你對生活沉潛得越深,對其中的內蘊就能把握得越透徹,對它的個性特點就能分辨得越清楚。走馬觀花是不可能解決問題的。要力求原汁原味,比如雕刻、剪紙這樣的品種,就是要保留它的工藝化和手工化的特點。不能因為大工業化的侵入而喪失掉它的原有審美風貌和文化內蘊;要力爭做到原位保護,不要打破民間文化一脈相承的脈絡,這樣才能更有特點,獨見其長。
2 保護好現有的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文化生態環境。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原生態文化如同一種生態環境,在這種環境中繁衍、生長了不同的文化之樹和文化果實,如果僅僅局限於對個別文化現象的研究,就會淡化它內在的生命力;如果文化環境受到破壞,文化就會櫥零、失落或者畸形,即使產生新文化,也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原生態文化是活生生的東西,它的生命力在於隨時代發展而發展。原生態文化保護必須有一個支撐的土壤,必須和旅遊結合起來。因為,保護一個村落,保護一個作坊,搶救或是培養一批民間藝人,把這些東西轉換成現代的一種經濟形式非常重要,如果什麼東西都要進博物館,我覺得這是保護的失敗,為有源頭活水來,保護並給予民間文化生存、發展、製作的生態環境,它才能延續下去。
3 保護好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原生態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原生態文化的特點是面廣量大,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之中,大量優秀珍貴的原生態文化正在急速地散落與消亡,所謂遺金散玉,逝水流花,存失不知,心中無數,保護大業,人才為本。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項可以稱作「盛世修典」的文化工程,僅靠少數專家學者研究其中的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市場開發利用價值等,這種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批各類人才去實施;同時,這也為各類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提供了極好的機遇。當前,全省廣大文化工作者對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熱情高、干勁足,我們要充分激發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動員方方面面的力量和優勢,使人們參與這項工作,自覺地投入到這項工程中來,要讓廣大文化工作者認識到,這是一項需要忍受寂寞和冷落的事業,不僅應當付出熱情,更需要付出汗水。要鼓勵他們紮根於生活的沃土,以腳踏實地的新作風,朝氣蓬勃的新風采,投身於保護環都陽湖生態經濟區原生態文化的偉大事業中去,在事業中形成人才活力競相進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的嶄新局面。
❺ 江西修水有什麼地方好玩的呢
江西地區特色景點有很多,江西大茅山風景區,江西東滸寨景區,江西雙井黃庭堅故居,這是都是不錯的旅遊目的地,可以給夥伴們攻略下其中一個景點---東滸寨景區
火爆飛車特技節:車子我們看得多了,飛車特技節可不常見。尾氣青煙中,引擎轟鳴中,多輛塗裝亮眼的汽車在進行著刺激的特技表演,彷彿在看《速度與激情》
❻ 九江市修水縣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修水文化底蘊深厚,有商朝古艾侯國遺址和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山背文化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有黃龍寺和兜率寺等宗教文化遺址,有寧河劇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全豐花燈等民俗文化資源;修水向有「文章奧府」之謂,文化教育興盛,歷代人才輩出。宋代雙井一村出進士48名,其最為著名的是江西詩派鼻祖-黃庭堅,他詩書雙絕,與蘇軾齊名,並稱「蘇黃」,書法也堪稱一絕,是「宋四家」之一;修水還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秋收起義策源地和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誕生、製作和率先升起的地方。現存有秋收起義革命舊址、遺址等60餘處,其中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江西省「百姓心中十大紅色景點」之一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修水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到處是迷人的鄉村田園風光,七百里修江浩浩盪盪,沿途有雙井進士村、明月灣十里秀水、馬家洲文化園、南山崖-清水岩省級風景名勝區、桃里義寧陳氏故居和楊梅渡古樟群等,它與武寧、柘林湖-廬山西海共同組成我省著名的百里修河旅遊走廊。修水還有「一山藏二教、一腳踏三省、一眼觀兩湖、一水發三江」的省級森林公園-黃龍山及修江源-五梅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楊家坪、眉毛山、九宮山南等森林旅遊資源。另外,修水還有布甲溶洞與梯田、泰清與湯橋溫泉、東滸寨與東津水庫、瀑布與竹海、寧紅茶與桑荷果苗等資源。
修水旅遊資源豐富,有修河旅遊區、義寧陳氏五傑故里文化旅遊區、黃龍山旅遊區、渣津古鎮文化旅遊區、東津鳳凰湖旅遊區、九宮山旅遊區、萬承風故里溫泉旅遊區、板尖文化旅遊區、東滸寨旅遊區、山背文化旅遊區、楊家坪旅遊區、五梅山旅遊區和山口古鎮文化旅遊區等十多個經典景區。有4條一日游精品線路、4條二日游精品線路和東、西、南、北4條黃金旅遊線路。
在上級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修水縣委、縣政府正率領全縣82萬人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山上樹更多一點、水中魚更多一點、百姓錢更多一點、社會更和諧一點」為執政理念,大力實行生態立縣、旅遊興縣、工業強縣、和諧穩縣戰略,努力將商貿旅遊業培植為支柱產業,高品味規劃、高規格推動、高起點建設、高標準保護、高強度宣傳,按照「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大發展」要求,以修河旅遊區為龍頭,以鄉村旅遊為重點,全力打響魅力修水、生態家園的品牌,加快建設三省十縣邊貿山水文化旅遊休閑中心城市。
❼ 懸賞100追加100.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的調查與思考!
一要加強對教育活動的領導。各單位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推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扎實開展、不斷深入。要指導並幫助團組織圍繞教育活動主線,緊扣教育活動主題,牢牢把握教育活動方向,確保教育活動不走過場,取得實效,成為黨組織放心、團員青年滿意的工程。黨政領導要從人員、經費、時間、場地等各方面對教育活動予以幫助和支持,確保教育活動順利進行。保留團籍的共產黨員要把黨員先進性教育的要求和作風帶到團員意識教育活動中去,並在活動中發揮榜樣和示範作用。
二要加強團組織建設。要建設好團的班子,健全團的組織,這是教育活動成敗的關鍵。特別是要選好配強團的幹部,將那些忠誠黨的事業、熱愛團的工作、竭誠服務青年,在青年中有影響力和號召力,業務上有專長、工作上有經驗的優秀青年充實到團的領導崗位上來,政治上關心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工作上支持他們,使他們不斷成長進步,成為優秀、合格的接班人。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要完成現階段的基本任務,必須不斷加強團的建設。要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生動活潑、富於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共青團建設成為團結教育青年的堅強核心。團的建設必須貫徹以下基本要求:
(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全團要用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和行動,團的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把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使黨的基本路線在團的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
(二)堅持先進性與群眾性的統一。教育、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發揮團員的模範作用;廣泛團結青年,與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系。
(三)堅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共青團根本的組織原則。要充分發揚民主,切實保障團員的民主權利。要實行正確的集中,加強組織性和紀律性,保證團的決議得到有效的貫徹執行。
(四)堅持不懈地抓好基層建設。基層組織是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團的領導機關要確立基層第一的觀念,發揚務實、求實的作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不斷增強基層活力。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受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領導,團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受同級黨的委員會領導,同時受團的上級組織領導。開展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使廣大團員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不斷增強榮譽感、歸屬感、責任感,切實解決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擴大組織覆蓋,完善組織體系,健全工作機制,是共青團適應新形勢、開創新局面,建設一個有強大凝聚力的共青團組織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證。
在新的歷史時期,做好共青團工作關鍵在於團幹部。各級團委書記,作為一級組織的負責人和領頭羊,擔負著團結和凝聚團員青年永遠跟黨走、教育和培養團員青年早日成才、引導和發動團員青年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因此,我們各級團幹部要充分認識到黨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切實增強為黨做好青年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撲下身子,靜下心來,全身心的投入到團工作去,為黨的事業發展凝聚、培養青年,推進共青團事業發展。
❽ 田園風光手抄報的資料
幽幽湖邊,風車,綠草,小房,多愜意
紅紅火火鬱金香花田,陣陣芳香,風車悠悠轉!這是夢嗎?
高高的建築也是一種藝術品,古典、優雅,像一幅濃郁的油漆彩畫!
到處彌漫著綠色,連空氣也飄著青草味
四周一片綠油油,綠色的驚艷,風車也停下來,陶醉在美景中……
一條條小河宛如藍色的緞帶纏繞著一望無際的綠色田野,遠處一座座造型古樸、色彩和諧的小屋,一派美麗動人的田園風光!
❾ 江西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江西旅遊必去的景復點制有:
1.九江廬山風景名勝區
匡廬奇秀甲天下,廬山是一座有著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大山、大江、大湖渾然一體,集風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其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
2.武寧西海灣濕地景區
西海灣濕地景區是武寧縣的核心景區之一,位於武寧縣城。由朝陽湖、沙田河濕地公園、豫寧公園、廬山西海部分水域所組成,集山水景觀、湖泊水上游覽、濕地景觀、林木景觀、愛國主義教育於一體。
3.新余中國洞都
中國洞都旅遊區位於江西省分宜縣東北部洞村鄉境內,中國第一個集超自然體驗式溶洞觀光和穴居體驗、洞穴養生的溶洞之都,景區主要包含牛郎織女洞景區、穴居世界景區與世外桃源景區三大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