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泉州進行城市旅遊規劃

泉州進行城市旅遊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1-12 10:00:26

㈠ 泉州這個城市怎麼樣

泉州位於福建東南沿海,現轄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泉港區和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金門縣(待回歸)以及清蒙管委會,面積l1015平方公里,人口728萬。
泉州是東南旅遊勝地,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四季均適宜於旅遊。這里山海奇會,景色如畫。著名的戴雲山、九仙山、清源山、紫帽山層巒疊嶂,矯嬈多姿,為歷代文人墨客登臨嘯詠的佳境。海濱沙灘也極富魅力,惠安崇武、永寧沙堤、龍湖衙口幾處海濱,天風海濤,雲蒸霞蔚,是休閑度假浣沙浴日的好地方。此外又有可供游覽的洛陽江、西湖及山美人工湖,龍門灘水庫等江湖,山光水色,足以怡情悅目。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氣候條件,構成泉州旅遊業良好的基調景觀。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歷史上,泉州的經濟文化曾經有過十分輝煌燦爛的時期。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商貿易,呈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伴隨著經濟的往來,多種宗教的傳播,東西方文化在這里匯合交融,結出了燦爛的文明碩果,泉州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中外歷史文化瑰寶。全市列入各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99處,其中國家級)4處。巍然屹立的開元寺東西塔,氣宇軒昂的孔廟.天後宮,跨海橫江的洛陽橋、安平橋。體現出古代閩南工匠的高超的技藝和非凡的智慧;風格迥異的靈山聖墓、清凈寺、草庵摩尼光佛像等外來宗教遺址,記載著泉州與東南亞、中東等地友好往來的歷史。那古老而幽咽的南音、典雅細膩的梨園戲、形肖神似的提線木偶、妙趣橫生的高甲戲等戲曲藝術,剛烈沈雄的南少林武術,以及精美的石雕、木雕。刻紙,竹編等民間工藝,也都蘊含著濃郁的閩南傳統的文化氣息。
泉州是我國著名僑鄉、台灣漢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旅居海外的泉州籍華人華僑約608萬、港澳同胞70萬,台灣漢族同胞中44.8%約900萬人祖籍泉州,他們身居異域,心繫故土,熱心支持家鄉建設事業,十年來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達7.2億人民幣。海外鄉親不僅是泉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旅遊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客源。
泉州市委、市政府對旅遊事業的發展極為重視,市人大常委會、人民政府先後作出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議、決定.旅遊業已被確定為我市重點發展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十幾年來,先後投入巨資,修復重點文物古跡,興建海外交通歷史博物館、華僑歷史博物館、閩台關系史博物館,古建築博物館、戲曲博物館.南少林武術博物館、佛教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弘一法師紀念館、文化藝術中心、青少年宮、僑鄉體育中心、茶史館、茶藝館等,同時開發建設東湖公園、西湖水上樂園。泉州游樂園,黃金海岸度假區。閩僑航空旅遊城,紫帽山風景區和崇武古城風景區,基本形成以市區為中心、方圓五十公里的旅遊圈。根據我市的資源特色,我們不斷開辟有持續吸引力的旅遊線路,有以連接景點分布的綜合觀光旅遊線,有以旅遊者不同活動目的而組織的專題旅遊線,如:海上絲路史跡游、宗教朝覲游、泉州古建築游,泉州風俗民情游、泉州地方戲曲游,泉州山林生態游、泉州度假健身游以及泉州南少林武術、德化古瓷。安溪茶葉史考察交流旅遊線等。目前,泉州旅遊的特色更加顯明,資源的優勢發揮了顯著的效益,從而吸引了大量的海內外遊客。二000年,全市接待境外遊客44.58萬人次,連續七年名列全國旅遊城市接待境外遊客人次的前十名,接待國內遊客58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8億元。
改革開放以來,泉州人民發揚先輩勇於拼搏的氣魄,以敢為天下先的氣概,充分運用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積極探索進取,走出了一條以市場調節為主、外向型經濟為主,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具有僑鄉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昔日的海防前線已成為對外開放的窗口,祖國統一的重要基地。 二000年,全帝國內生產總值達1045億元,經濟總量保持全省前位,躋身全國212個地級市前3名。以泉州市區為中心,連接晉江、石獅、南安、惠安的半小時經濟圈正在形成,閩南大地上一個新的半小時城市群正在崛起。
繁榮發展的經濟,使泉州的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加強.1992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城市投資硬環境40優」之一。泉州晉江機場已建成通航,泉州至廈門、福州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連接鷹廈鐵路的廈漳泉鐵路也已通車。泉州港是福建三大港口之一,已開通數條國際航線。郵電通訊水平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泉州展覽城氣勢恢宏,主展館可容納810個國際標准層位。圍繞主展館的商品街配套120個攤位。

㈡ 福州和泉州,哪個城市適合旅遊

這兩個地方的天氣都差不多,去福州玩一般都是山比較多,公園這類的,,在泉州一般都是水啊,寺廟之類的。

㈢ 泉州市有哪些旅遊景點

福建泉州雲河谷旅遊景點

永春雲河谷景區位於福建省永春縣外山鄉境內,距永春縣城23公里。據永春縣志記載,雲河谷景區所在地外山鄉之名,就取「山外有山」之意。全鄉環嶂擁翠、溪谷縱橫、山青水秀,森林覆蓋率高達80%,生態環境得到較好···...

福建泉州牛姆林旅遊景點

牛姆林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獨特的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過渡型的區域優勢,使這里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是人們認識自然、陶冶性情綠色樂園。過渡型森林植被是牛姆林景觀的最大特徵:既有南亞熱帶雨林的景觀···...(全文)

福建泉州德化戴雲山旅遊景點

摘要:戴雲山保護區內宗教寺廟、名人堂屋、古城寨和革命斗爭遺址等旅遊資源眾多,比較著名的有:建於南北朝的戴雲寺,五代後唐的周香林寺以及蘇十萬抗元斗爭遺址群、中共閩浙贛省委機關活動遺址等,岱仙懸崖瀑布更是令人嘆···..

福建泉州德化九仙山旅遊景點

九仙山位於德化西北部赤水、上涌、大銘三鄉交界處,是古代閩南重要的旅遊勝地。據縣志載,昔有道士九人居此修道仙去,故得名。山上奇岩兀立,怪石遍布,峰巒競秀。著名的有永安岩、龍池、靈鷲岩、仙棋枰。原為道教場···...

福建泉州德化月記窯旅遊景點

三大瓷都德化縣三班鎮蔡徑村內,中心位於瓷都德化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古龍窯遺址旁。龍窯我國窯爐的一種形式,多建築在江南地區坡地上,最早發現於浙江上虞,為商代窯址。···...(全文)

福建泉州德化岱仙瀑布旅遊景點

摘要:岱仙瀑布有「華東第一瀑」之稱,發源於德化縣石牛山的赤石溪,溪水流經山勢雄渾的飛仙山峰,飛瀉直下139米,奇妙的是,部分溪水流到邊崖,形成一道更寬的、水流似油從漏斗穿過狀的油漏瀑

福建泉州德化桃仙溪漂流旅遊景點

摘要:桃仙溪是石牛山的一條綵帶,旖旎盤旋10多公里,桃仙溪竹筏漂流有著「閩中第一漂」之稱。漂流時即沿途的天然小島、調丁潭、三潭映月、迎客松、五仙聽雷、石獅潭、天平城古城址、桃花島、湖內宮等秀美風光

福建泉州德化石牛山旅遊景點

石牛山位於福建省德化縣東部,山崗石林遍布,成片的原始紅豆杉與數十種國家珍貴樹種鬱郁蔥蔥,山中名觀——石壺祖殿是閩台兩地的道教聖地,流傳著甚為廣泛的神奇故事。極頂雲蒸霞蔚,是看日出的絕佳地方。

福建泉州德化屈斗宮古窯址旅遊景點

屈斗宮古窯址,位於有「中國瓷都」之稱的福建省德化縣城東隅的寶美村。屈斗宮古窯址發掘的瓷器造型和燒制方法具有明顯的宋元朝代瓷器的特徵,它對研究宋元時期的中國民窯體系、瓷業生產規模、窯爐結構、燒制工藝、

福建泉州德化祖龍宮旅遊景點

祖龍宮位於德化縣寶美村境內。祀玄女夫人和窯坊公(窯神)林炳。每逢農歷五月十六日窯坊公誕辰之日,家鄉人都要在祖龍宮舉行盛大奉祀活動。然而,參與奉祀的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而是那些從事陶瓷業的老闆們

福建泉州德化陶瓷博物館旅遊景點

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一家資料齊全的陶瓷專業館,是德化縣弘揚陶瓷文化、展現精湛的陶瓷工藝和悠久的陶瓷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該館位於唐寨山森林公園內,毗臨陶瓷學院,內設六個展廳及學術報告廳、陶吧、資料···...

福建泉州李光地故居旅遊景點

李光地,字晉卿,號厚庵,康熙九年進士,累官至兵部侍郎、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在平定三藩、統一祖國大業、治理河患等方面,有卓著貢獻。其著作頗豐,有《榕樹全集》等數百卷問世。

福建泉州安溪文廟旅遊景點

位於福建省安溪縣鳳城鎮(縣城)東南隅,背依鳳山,前濱龍津,筆峰拱峙,集古建築綜合藝術之大成,為江南現存同類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築藝術群,素有「 安溪文廟冠八閩」、「秀甲東南」之譽。古時廟學合一

福建泉州安溪清水岩旅遊景點

清水岩依山而建,岩宇亭台聳立於蓬山之麓,奇石古木遍布於林泉之間。清水岩始建於北宋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清水祖師生前德高道深,多行善事。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在他圓寂後,用檀香木刻他面貌為像,供奉寺中

福建泉州安溪茶葉大觀園旅遊景點

安溪茶葉大觀園位於位於鳳城北側鳳冠山,茶葉大觀園佔地面積11畝,分為茶樹品種觀賞園、茶作坊、鳳苑三大部分,它融科學性、趣味性為一體,是一本茶文化網路全書。茶作坊介紹安溪古時制茶工藝流程,曬青、涼青
福建泉州安平橋(五里橋)旅遊景點

安平橋全座石構,用花崗岩和沙石構築的梁式石橋,橫跨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兩重鎮的海灘,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前後歷經十三年告成,後經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現為國家撥款依舊重修保留原狀,聞名天下。我國現存古代最長·

福建泉州安海龍山寺旅遊景點介紹(附圖)

摘要:現台灣有龍山寺多座,都從安海祖寺分爐。龍山寺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相傳取用原本廟前整株巨樟雕刻而成,頭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雕眾多小佛首,迭作帽狀;主手合十,兩側旁支一千零八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全文)

福建泉州青山灣旅遊景點

青山灣是閩東南地區一處不可多得的海濱避暑勝地。其連綿13公里的秀美沙灘上,沙質細膩、無一礁石,具有海面開闊、大陸架平坦、風浪較小的特點。沙灘寬達百米,適合觀賞、休閑,又可開展游泳、沙灘運動及水上運動等

福建泉州大岞村旅遊景點

大岞村,位於福建惠安縣崇武鎮,地處東海和南海交界處,全村總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是聞名中外的「惠安女」的集中居住點,也是崇武國家一級漁港的所在地。大岞村三面環海,背靠青山,最引人入勝的是岞山八景,

福建泉州真武廟旅遊景點
摘要:真武廟真武廟建築,俗稱上帝宮,位於泉州豐澤區東海鎮法石村石頭街。現存真武廟為明清建築,坐北朝南,依山拾級而上,兩旁扶欄石柱皆雕石獅,十分古樸。···...(全文)

福建泉州芳草園旅遊景點

位於泉州鯉城區新門街西段,始建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經三百多年歷史,是靖海侯施琅將軍在泉州創建春、夏、秋、冬四季花園其中的春園(也稱「芳草園」)。「芳草」是以四季游賞詩文「春遊芳草地」立意而構思造園

福建泉州李贄故居旅遊景點

李贄故居位於鯉城區南門萬壽路,是明代傑出思想家李贄青少年時代居住的地方,後人將其居室改為宗祠。李贄故居在泉州舊商業區、面街,原有三開間二進深。現按閩南古民居,修葺一新,辟為紀念堂。

福建泉州天後宮旅遊景點

天後宮位於泉州市區天後路,廟內除了保存較完整的大殿、後殿等古建築外,近年來又陸續修復了山門、戲台、鍾鼓樓、東西長廊、梳妝樓等多處建築,是現存媽祖廟中規模較大、年代較久遠的一座,建置於宮內的閩台關系史博···

福建泉州關岳廟(關帝廟)旅遊景點

摘要:泉州關岳廟,道教廟宇,俗稱關帝廟。廟內香火終年旺盛,信徒遠及東南亞及台灣。現為泉州市區道教文化研究會所在地。泉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代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人文薈萃,有「海濱鄒魯」之稱

福建泉州西湖公園旅遊景點

泉州西湖公園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泄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湖繁花錦簇,波光瀲灧,與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麗翠綠的山色與西湖浮光盪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渾然一體

福建泉州承天寺旅遊景點

摘要: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於崇陽門東南、南俊巷東側。南唐保大末年至中興初年建寺,初名「南禪寺」。北宋景德四年賜名承天寺,其規模僅次於開元寺,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門橫匾上有金光閃爍的「月台」兩字

福建泉州府文廟旅遊景點

摘要:泉州府文廟始建於唐開元末年,當時的宰相張九齡題匾「魯司寇廟」。北宋太平興國初年移建文廟於此,其後幾經修繕,左學右廟,規制逐步完整,規模不斷擴大,佔地面積近百畝,

福建泉州中山路旅遊景點

中山路形成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沿街廊柱式騎樓濃縮了南洋式建築精華,正所謂「南國多雨天,騎樓可避風」,是我國僅有、保存最完整的連排式騎樓建築商業街。中山路上,羅馬式鍾樓、大上海理發店

㈣ 福建在建一處文旅項目,形成海絲文旅特色小鎮,投資多少呢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升,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基礎之後,人們對於生活質量上就有一定的追求,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出門旅遊,很多人都認為旅遊可以達到享受生活的目的,旅遊可以放鬆身心,娛樂自我,還可以擴展眼界,豐富人生的閱歷,所以如今國內的旅遊產業發展的非常出色,各大城市對於旅遊資源的開發也比較的重視。

通過這一系列的建設規劃,圍繞著洛陽鎮洛陽古街將打造成為一個海絲文旅特色小鎮,進一步開發該地區的旅遊資源,豐富泉州的旅遊項目,帶動周邊區域旅遊業的發展,大家對於該項目的建設是不是很期待呢?

㈤ 泉州旅遊景區有哪些

泉州旅遊景區有哪些
泉州十八景
1清源山 2開元寺 3崇武古城 4牛姆林 5清水岩 6天後宮 7黃金海岸
8仙公山 9蔡氏古民居 10岱仙瀑布 11鄭成功史跡 12塗門街 13深滬灣
14西湖公園 15府文廟 16洛陽橋 17東湖公園 18 五里橋

1、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米,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市區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贊譽"閩海蓬萊第一山"。"清源鼎峙"為舊泉州十景之一,歷來為遊客登臨攬勝。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於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佔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並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岩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岩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於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彌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賜恩岩等為勝。其中以老君岩為代表的六處宋元時期的清源山石造像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4A級旅遊景點。地處市區西街,始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蓮花寺",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國各州建一座開元寺,遂改為現名。全寺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它規模宏大,構築壯觀,景色優美,曾與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北京廣濟寺齊名。主要有大雄寶殿、甘露戒壇,東西塔等建築。大雄寶殿是中軸線的主建築,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甘露戒壇始建於宋,現壇系明初重建,為全國三大戒壇之一。 聳立在拜庭兩側廣場中,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樓閣式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為全國四大名塔之一。東塔名"鎮國塔",通高48.24米;西塔名"仁壽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兩塔為我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系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標志。

3、 位於惠安縣東南海濱,瀕臨台灣海峽,系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興經略海防時為抵禦倭寇所建。隆慶元年(1567年)抗倭名將戚繼光、俞大猷視師崇武,北城門橫眉石刻"威鎮海邦"傳為戚所書。清順治八年(1651年)鄭成功駐此抗清,傳有"馬蹄石"遺留。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城內外,有20多處分別始建於宋、明、清,後經修葺延續至今的宮庵廟堂等古建築遺存,與古城構成了可供參觀稽古的古跡群。尤其是城外3公里處的大乍山龍喉岩,既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又有記述古城史事的文人詩家摩崖石刻。城外半月海灣,著名畫家洪世清創作的大地岩雕——「魚龍窟」,以及著名書藝大師朱屺瞻、錢君陶、劉海栗等人的篆刻書法精品鐫刻在奇石怪礁上。古城下還建有現代石雕博覽園及省級海邊森林公園。登臨古城,足可探古覽勝。

4、 由於景區內擁有「板根」、「絞殺」、「寄生」、「莖花」等熱帶雨林生態,被遊客稱譽為「閩南西雙版納」。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寶」而得名,是集山區特有的自然景觀、森林景觀之大成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區內有維管束植物214科1800多種,野生脊椎動物96科200多種,野生蝶類73種。牛姆林名人仙跡薈萃,是一個天然的森林浴場和氧吧,是旅遊避暑勝地。目前申請國家4 A級生態旅遊區已通過省級驗收。現區內建設有旅遊飯店、動植物標本館、旅遊購物街、熊園、高空滑索、射箭場等旅遊配套設施。已成為閩南重點生態旅遊區,每年有10萬人到此旅遊,是我省沿海地區生態旅遊建設的典範。

5、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的蓬萊山,始建於北宋,至今已有950多年,內奉中國百仙之一清水祖師,是國家 A AAA級風景名勝旅遊區,又是享譽海內外的朝聖旅遊地。清水岩是全國惟一主殿建設呈「帝」字形結構的岩寺,景區內樓閣殿宇巍峨宏偉,水色山光秀麗神奇,文物古跡星羅棋布。現存文物古跡中,宋代29處,元代1處,明代8處,清代5處,近代拓展23處,加上天造地設的自然景觀,構成了令人神往的「蓬萊仙境」。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涉及宋、元、明、清以至現代,其中宋代「岩圖」碑最為珍貴,系省級保護文物。

6、 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是現存媽祖廟中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一座,並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媽祖故里莆田一度隸屬古代東方第一大港泉州管轄,由於泉州民眾不斷向外移民和進行貿易活動,媽祖信仰遠播祖國大陸及台、港、澳各地。目前,泉州天後宮除較完整地保存有雄偉的大殿、後殿等古代建築外,在政府及海內外信眾的熱心資助下,還陸續修復了山門、戲台、鍾鼓樓、東西廂廊等建築,並將繼續復建梳妝樓。建置於宮內的閩台關系史博物館收藏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泉州天後宮是在泉州港逐漸成為全國對外貿易中心之際的南宋時期建成,是研究海外交通史的重要史跡。

7、 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的石獅永寧鎮,包括閩南黃金海岸旅遊度假村、城隍廟、鎮海石、古衛城遺址等。閩南黃金海岸旅遊度假村由香港友幫國際集團獨資興建。規劃佔地6000畝,首期開發1980畝,投資近3億元。目前度假村主要項目及設施有:金沙游樂園、海底世界、海豚表演館、海天佛國、踏浪觀音、遊艇俱樂部、練馬場、海濱浴場、露天夜總會、購物街、黃金海岸大酒店、郵電賓館、海洋賓館、教育培訓中心等較具規模與特色的游樂項目和服務設施。黃金海岸風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為集行、游、吃、住、購、娛於一體、旅遊內涵十分豐富的濱海旅遊度假區,是我省十大重點旅遊景區之一。

8、 原名「雙髻山」,位於洛江區馬甲鎮,於南北朝時(480-502年)祀「何氏九仙」而得名。其主峰758.5米,氣勢雄偉,岩崖陡立,雲霧繚繞,徑曲林幽,含煙凝翠,風光旖旎,擁有眾多的寺宇亭榭、文物古跡和迷人傳說;以「靈、奇、秀、險」為特色,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豐山洞、白水岩、朝天閣、仙靈橋等勝境,還有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人騷客留下的摩崖石刻,是集宗教朝聖、游覽觀光、休閑娛樂、修學度假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有「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之美譽,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和首屆泉州市十佳風景名勝區。

9、 位於南安官橋漳里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主要由蔡啟昌及其子蔡資深於清同治年間(1862)至宣統三年(1911)興建。現存較為完整的宅第共16座,單體建築多為三進或二進五開間的布局。蔡氏古民居建築群,座座屋脊高翹,雕梁畫棟,門前牆磚浮雕,立體感強,窗棱鐫花刻鳥,裝飾巧妙華麗,門牆廳壁書畫點綴,別有一番情趣,篆隸行楷,各具韻味,留下較多當時名流的書畫。隨處可見的木雕、泥塑、磚雕及石雕,工藝精美,多數採用透、浮、平雕等手法。雕琢內容豐富多彩,有禽獸、花鳥、魚蟲、山水人物,圖案古博。古民居精美的雕飾,不僅集中表現了閩南成熟的雕塑藝術,而且反映了受印度佛教、伊斯蘭教及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的影響,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10 位於德化縣水口鎮,主要由號稱「華東第一瀑」的岱仙瀑布、溫文爾雅的油漏祭瀑布以及一路的山光水色組成,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景區。沿赤石溪而上,一路溪水潺潺,濃蔭覆郁,林木蒼翠,藤蘿虯結,蘊深涵幽,鳥鳴谷應,峰迴壑盪,沿路神形俱備的自然奇觀,構成了獨特的原始生態幽境。油漏祭瀑布,溪水沿著寬110多米如刀削的峭壁汩汩流下,波光粼粼,噴珠濺玉,宛如千萬串斷線的珍珠織成的銀毯,輕鋪舒展鑲在懸崖峭壁之上。岱仙瀑布,溪水從山勢險峻的高峰直瀉而下139米,雲翻雪傾,雷霆萬鈞,十分壯觀。站在瀑布下,煙霧騰騰,撲朔迷離。若是晴天,瀑布前方彩虹如天橋凌空飛架,美不勝收。岱仙瀑布的右上方有一座飛仙亭,傳頌著仙女顯聖救民的美麗故事。憑欄探首,下臨深淵,岱仙雙瀑左右烘托,氣勢非凡。

11、 分布在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家鄉南安。它們是位於石井鎮的延平郡王祠、鄭成功紀念館、碑林和位於水頭鎮的鄭成功陵園。延平郡王祠,位於石井鎮鰲峰北麓,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殿中有康熙皇帝詔賜鄭成功遷葬時所撰聯一對。鄭成功紀念館位於石井鎮的鰲峰山上,佔地3000餘平方米。紀念館介紹英雄一生的豐功偉績,陳列200餘件珍貴文物。佔地10畝的鄭成功碑林,既有碑亭詩閣,又有石刻廊群、集全國、世界各地200多幅的題字,融楷書、行書、草書、隸書於一廊,歌頌了鄭成功愛國主義的崇高精神。坐落在南安水頭覆船山處的鄭成功陵園,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凡來泉州者,幾乎都要到成功史跡走一走,默祝忠魂與山河共存,永垂不朽。

12、 又叫「土門街」,因傳儲存、輸送建造東西塔土石方而得名。塗門街位於泉州市區中心地帶,東起溫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長1005米,是集商貿、旅遊、文化等為一體的繁榮地段。在這條長僅1000餘米的街道上,有著眾多的「海絲」文物群,分布著13處宋元文化遺存———清凈寺、孔子文廟、通淮關岳廟、東觀西台、祖閭蘇、世家大厝、棋盤園、東魯巷、三十二間巷等。塗門街的建築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泉州宋元時期的繁榮景象。改造後的塗門街秉承泉州閩南古建築的風格,又與現代建築有機結合。塗門街是泉州最有商機、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入選全國第一批「購物放心一條街」。

13、 位於晉江東南海濱,從石獅的永寧到晉江的衙口、深滬形成一個秀麗的海灣,其間沙灘綿延數公里,猶如一條銀色的項鏈鑲嵌在藍天碧海之間。灘前碧波沙軟潮平。灘床寬闊,舒展廣拓,潮漫灘上,濤聲柔和。海水潔凈,水溫適中,是沙灘休閑、踏浪嬉水和開展各種海上沙灘活動的理想場所。沿岸而來,國家級深滬海底古森林自然保護區、施琅將軍紀念館、鎮海宮、龍泉宮、大道公宮和煙墩山上的烽火台等人文、自然名勝掩映其中。明代倭亂,這里曾經是抗倭前沿,清初為了統一祖國,施琅曾經在這里牧馬練兵,現為全國著名僑鄉,風俗淳,人情美,是遊客觀光的勝地,是海外僑親和台港澳胞尋根謁祖的搖籃故地。
.
14、 位於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區處於一片低窪的平原地帶,以往發生較大洪水時,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滯洪,俗稱"西北洋"。由於洪澇災害嚴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設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被列為市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一號議案。從1996年6月起,投資1.7億元,歷時兩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橋、三片水域和四座島組成的西湖公園。西湖面積達100公頃,其中水域面積82.28公頃,廣場道路面積1.72公頃,綠化面積16公頃,種植樹種達200多種。西湖繁花錦簇,波光瀲灧,與清源山自然接壤,清源山秀麗翠綠的山色與西湖浮光盪漾的美景相得益彰,湖光山色渾然一體,極具園林之美,是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園林。2001年12月獲得建設部"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榮譽稱號。

15、 位於鯉城區中山路泮宮內。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初年(976年),後移他處,大觀三年(1109年)遷回原處重建,現有建築仍保持清初原貌,為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孔廟,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體建築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間,為典型的宋代重檐廡殿式、抬梁式木構架,斗拱層疊,梁枋縱橫,雕飾有小龍、飛禽走獸、花卉草木;殿柱皆石,前有露台,翼以扶欄,下為甬道、拜庭;庭外泮池,築有元代石橋,橋面鋪72塊長方形條石,代表孔子的72個得意門生;東西為兩廡,前為大成門、金聲玉振門。東畔明倫堂,為文廟現存主要附屬建築,堂前露庭、泮池和石橋均保存完好。西有泮宮及鄉賢名宦祠、狀元祠十餘座。廟內陳列資料十分豐富。大成殿正廳中央供奉著孔子聖像,東西兩側供奉四配及十二哲人,陳列祭孔禮器、樂器和泉州歷代名人遺著遺物等文物共500餘件。靈星門鄰塗門街地段,原為府文廟建築群范疇,後辟為另用。為了完整保護文廟建築群,2000年,市委、市政府作為重點工程,投資1.2億元,折遷菜市場及三個企、事業單位,建成文廟廣場,既有效保護遺址,又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場所。

16、 在今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陽江入海口,又名「萬安橋」。於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歷六年竣工,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橋。因在江海交匯處造橋,江闊水深,工程艱巨,造橋者首創「筏型基礎」以造橋墩,種植牡蠣以固橋基,是我國古代重要的科學創新。該橋與盧溝橋、趙州橋、廣濟橋並稱為「中國四大古橋」。現橋長834米,寬7米,尚存船形橋墩46座,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等遺址,橋南有蔡襄祠,祠內有蔡襄《萬安橋記》宋碑。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考察景點之一。

17、 址系古泉州八大勝景「東湖荷香」遺址。唐時湖面40餘頃,有東湖亭、二公亭;宋有波恩亭;明有攬古亭。盛植荷花,成星湖荷香勝概。因唐姜公輔、韓愈、歐陽詹等曾在此活動而聞名於世。東湖公園以閩南建築文化為特色,中心湖為主體,環湖布置人文景觀。構建星湖荷香、祈風閣、七星拱月、二公亭、東湖亭、波恩亭、攬古亭等靜區;兒童樂園、雙舟朝陽、遊船碼頭為動區。精築刺桐瑞林等20多處植物山石景觀攬翠全園,以石雕、石刻突現閩南石文化。既有泉州歷史文化內涵又有時代新潮氣息,風格獨特。曾三次獲省「環境優美獎」,還被評為「市民喜愛十佳建築」、「泉州十佳夜景」。1998年以其典雅秀麗、玲瓏多姿的江南園林風格而入選百家中國名園
.
18、 俗稱「安平橋」,橫跨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之間的海灣。始建於宋紹興八年(1138年),經13年建成。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樑橋,是我國古代首屈一指的長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馳名海內外,經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長2255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橋墩361個,橋面寬3-3.8米,橋板長度5-11米不等,最重達25噸,兩側有石護欄;橋上有亭5座:橋東「超然亭」,橋西「海潮庵」,橋中「泗水亭」,兩頭各設路亭一座,供遊人憩息。「泗水亭」,俗稱「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楹聯一對,立有兩尊石雕將軍;亭側保存歷代重修碑記14方。西端橋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東端有五層六角樓閣式仿木結構白塔一座。歷經800年滄桑,安平橋成了「陸上橋」。1980-1985年國家撥款進行維修,宋代原貌得以恢復。.

㈥ 泉州地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1.清源山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靈山、九日山三大景區組成,總面積62平方公里,距泉州市區僅2公里,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座名山和旅遊觀光勝地。
2.老君岩 老君岩是我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位於清源山風景名勝區主景區內,雕於宋代,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3.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泉州市區西街,是福建省唯一獲得全國漢族佛教重點寺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寺。
4.東西塔 東西塔是我國現在最高的一對石塔,位於泉州市區西街開元寺中兩側,東為「鎮國塔」,高48.27米;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
5.清凈寺 清凈寺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具有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廟,位於泉州市區塗門街頭中段。現存主要建築有大門樓、奉天壇和明善堂。
6.天後宮 天後宮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位於泉州市區天後路,素有「溫陵聖廟」之稱。
7.聖墓 聖墓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位於東湖盡頭的靈山腳下。
8.承天寺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於南俊路東側,與開元寺、祟福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
9.仙公山 泉州市北郊洛江仙公山(又名雙髻山)距市區35公里,南北朝齊時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
10.洛陽橋 洛陽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位於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
11.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我國唯一反映古代中外海上交通歷史的專門性博物館。
12.九日山 九日山位於南安市豐州鎮,距泉州7公里。九日山高80餘米,有東西北三峰環拱,風景秀麗,曾有「三十六勝跡」,被譽為「一似桃源隱,將令過客迷」。
13.鳳山寺游覽區 鳳山寺游覽區位於南安市詩山境內的鳳山山麓。山上的鳳山寺,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剎。
14.鄭成功紀念館 鄭成功紀念館位於南安市石井鎮,碑林佔地10畝。其三進宮殿式富有民族建築特色。
15.蔡資深古民居 蔡資深古民居建築群位於南安市官橋鎮漳里村,現存漢式古建築16座,有序地分布在3公頃的長方形地塊上。
16.草庵寺 草庵寺是我國唯一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廟,位於晉江市華表山南麓,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初為草築而得名。
17.安平橋 安平橋是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東石寨 東石寨位於晉江市東石鎮,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南安市石井鎮隔江相望,素有「南大門」稱譽。
19.永寧城隍廟 永寧城隍廟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現存建築為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重建。
20.黃金海岸
閩南黃金海岸度假村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規劃總面積為5500畝,一期工程為2000畝。
21.海洋世界
22.六勝塔 六勝塔,又名萬壽塔,因坐落在石獅石湖村海濱的金釵山上,又俗稱「石湖塔」,
23.姑嫂塔 姑嫂塔又名「關鎖塔」或稱「萬壽塔」,為南宋紹興年年間僧介殊所建,是一座聞名閩南和南洋群島的古石塔。
24.崇武古城 惠安縣崇武古城風景區是一處集濱海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雕刻藝術於一體的特色旅遊風景區。
25.清水岩 千年古觀清水岩位於安溪縣城西北部的蓬萊山上。
26.志閩(安溪)生態旅遊區
志閩生態旅遊區地處安溪與同安交界,距泉州80公里、廈門48公里,是一個集漂流、攀岩、野外生存、野戰、蹦極、滑索、狩獵等生態旅遊、休閑度假、溫泉康復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溫泉、幽谷、怪石、瀑布、深潭、清泉遍布景區。安溪清水岩、中國茶都、茶葉大觀園皆距此不遠。
27.東關橋
東關橋,為古「通仙橋」,垂卧於永春縣東平鄉湖洋溪上,距今800多年。橋長85米、寬5米,有二台、五孔、六墩,用輝綠岩和特大材料構築,是一座長廊屋蓋粱式橋,較完整地保留著宋代橋梁建築的特點,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28.牛姆林生態旅遊區
牛姆林,又稱牛姆山,因「勢若牛姆,孕崽懷定」而得名。它位於永春縣下洋鎮境內,是閩南地區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是閩南第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泉州市目前唯一的生態旅遊區。
29.九仙山
德化縣九仙山,山巒延綿,九峰並峙,故名九仙山,是閩南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九仙山離德化縣城30多公里,海拔1658米,和石牛山、戴雲山並稱閩中三大名山。

㈦ 求廈門旅遊攻略,本人要進行為期兩天一夜的廈門之旅,人數為3人,出發點為泉州,求達人們為我規劃下。

兩天有點趕 因為鼓浪嶼就玩上一天了
建議你第一天白天鼓浪嶼 日光岩看夕陽下來就到中山路或者曾厝垵(如果住那裡的話)
第二天去觀音山玩半天 網上有套票團購價 下午去南普陀和廈大(廈大白城和胡里山炮台也在附近可以一起安排)
然後租個三人自行車大概晃過環島路上各個景點就差不多了(沒時間就不用了)
看日出的話就住在鼓浪嶼 窮游的話還是去曾厝垵吧那裡便宜 曾厝垵有個三個廈大人客棧可以看看 價格不貴 老闆人挺好

㈧ 泉州最佳旅遊季節 什麼時候去泉州旅遊最好

最佳來旅遊時節:
全年皆宜,9-11月最佳。泉自州枕山面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短而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如春,9月至11月泉州天氣晴朗,是旅遊的黃金季節。
泉州枕山面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唐人詠泉州詩句)形象地說明了泉州的氣候特色。
這里冬短而無嚴寒,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18-20℃,無霜期310天以上,有「溫陵」之雅稱。
最佳旅遊時間為每年9月-11月。屆時,泉州晴天居多,適合三五好友至清沙灣中暢游,在天幕星垂下露營,燒香拜佛亦氣候宜人。

㈨ 旅遊對泉州經濟的影響

州: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與創新

21世紀是個性化的時代,品牌是目的地的一張獨特名片。21世紀是「體驗經濟」的時代,品牌為「體驗」提供了堅實的保障。21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品牌成為21世紀的競爭利器。但同時,也有人指出「恐怖主義是21世紀的毒瘤」,進入21世紀之後,戰爭、疾病、災難等無一不對敏感的旅遊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許正如著名國際旅遊咨詢專家沃比克(Bertvan Walbeek)所指出的:旅遊界巨頭和相關人士需要了解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即在旅遊市場營銷中,創造知名度,推廣環保、友好、安全的目的地形象才是至高無上的追求。因此,旅遊目的地品牌也成為目的地應對危機、恢復重振的基石。

品牌建設的重要性

首先,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是體驗經濟時代的要求。旅遊經濟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體驗經濟,旅遊產業就是閱歷產業。一個目的地能否能深入消費者心中,關鍵在於品牌的三個「度」,即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其次,品牌是目的地的重要無形資產。如果把目的地當成是一個企業,好的品牌就是目的地的一筆重要的無形資產,使其具有強大市場號召力的同時,在目的地遭遇危機時也為迅速反彈提供了堅實的保障。第三,品牌是目的地誠信經營的載體。旅遊目的地通過品牌對消費者做出質量、服務、價值等多方面的承諾,消費者通過對品牌的選擇,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保證。第四,品牌建設是目的地競爭的利器。品牌建設提出了目的地鮮明而獨特的市場形象、定位了清晰的細分市場、並對將獲得的旅遊體驗的質量以及環境等方面做出了綜合保障。

品牌建設的必要性

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以後又成為市場經濟、私營經濟活躍的地區之一。但隨著泉州地區沿海城市晉江、石獅等的崛起和發展,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大泉州」的旅遊形象在市場上並不突出,旅遊目的地品牌尚未形成,這些都嚴重製約著泉州作為旅遊目的地的綜合發展和迅速崛起。「大泉州」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的必要性主要在於:(1)泉州地區景點分散,眾多星星,缺乏月亮。泉州傳統旅遊景點分散,而且經營規模較小,缺乏真正的上規模上檔次的旅遊精品。(2)泉州旅遊企業普遍小、弱、散、差,個體營銷能力有限,亟待在「大泉州旅遊目的地」的品牌下整體營銷。(3)長久以來,泉州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遊城市的市場形象顯得陳舊,模糊。亟需要樹立泉州嶄新的旅遊目的地形象,在此框架下整合多種資源,開發新型旅遊項目。(4)泉州在區域內定位不明確。泉州作為旅遊目的地在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定位不明確,閩粵贛區域合作中定位不明確,在閩粵贛皖13省區域合作中也不明確。

品牌建設思路

筆者認為,未來旅遊業的競爭,將會從地域資源為基礎的競爭逐漸轉化為不同「類型」旅遊目的地的競爭。目的地的獨特個性將在旅遊競爭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國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的一個重要思路就是要打造中國「類型」旅遊目的地名牌。所謂「類型」旅遊目的地就是旅遊目的地不再是一個「地域」的概念,而是一個「功能」的概念,例如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會展旅遊目的地、特種旅遊目的地等。但長期以來,泉州很少注重作為一個旅遊目的地的個性塑造,在許多遊客眼裡,泉州僅僅是一個空間地域性的概念,而不是一種「類型」的旅遊目的地。隨著旅遊競爭的不斷激烈,各個旅遊目的地都在尋找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例如杭州為「愛情之都」,廈門為「溫馨之都」,三亞為「休閑之都」,成都為「成功之都」,上海為「時尚之都」,青島為「帆船之都」,深圳為「歡樂之都」,哈爾濱為「冰雪之都」,廣州為「美食之都」,香港為「動感之都」等。泉州要想在眾多的旅遊目的地中突顯,就要在立足於自然人文資源的基礎之上,又不囿於現有資源,把泉州打造成為「海濱休閑之都」的類型旅遊目的地品牌。從而在新一輪的「類型」旅遊目的地競爭中搶得先機。

作者: 遠非 封 2006-12-18 09:50 回復此發言 刪除

--------------------------------------------------------------------------------

2 【泉州】旅遊目的地品牌建設與創新

泉州旅遊品牌創新

任何品牌都會老化,所以都需要更新,旅遊目的地品牌也需要管理和創新。

1、品牌形象創新品牌創新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目的地形象,清晰界定新的目的地形象並注入新的文化、社會、經濟、環境的內涵,品牌形象創新不是徹底的拋棄,而是「破繭而出,羽化成蝶」的過程。

對泉州來說:從「歷史文化名城」到「海濱休閑城市」,原有「歷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顯得陳舊和模糊,也並不適應已經發展了的現實。根據建設「大泉州」的思路以及泉州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把泉州定位為「濱海休閑城市」不僅符合泉州的實際情況,也適應泉州下一步發展的需要。泉州的各種傳統文化,戲曲、宗教等都可以發揮休閑娛樂的功能,從而也找到了適合的現代利用途徑。泉州的各種特產:石雕、陶瓷、茶葉等也成為商貿的重要內容。此外,該形象還指出了海濱是泉州發展的方向。

2、品牌傳播創新傳統的品牌經營只注重品牌的樹立,依靠傳統的途徑進行品牌形象傳播,而忽略了品牌形象的有效傳播。要認識到品牌的傳播就是要抓住「眼球」,在「注意力」經濟中,知名度和美譽度就是一種生產力。要從關注「品牌形象」到關注「注意力」。

對泉州來說,首先,要繼續採取傳統的方式,通過電視、報紙、雜志、互聯網路等媒介有意識地向公眾介紹「大泉州」整體品牌形象;其次,要做好公共關系工作,盡快形成品牌的良好形象,提高泉州目的地品牌的美譽度。再次,通過大型活動的舉辦吸引廣泛的注意力。例如體育賽事、展覽、大型會議等等,都是借題發揮,推介目的地的好機會。最後,還可以通過創辦城市的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一兩項活動來製造轟動效應。例如「濰坊的風箏節」、「哈爾濱的冰雪節」、「寧波的服裝節」。泉州也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和經濟方面的優勢,舉辦「海峽兩岸時裝周」、「陶瓷·石雕工藝展」等等。

3、品牌管理創新創建旅遊目的地品牌固然重要,但是也不可忽視品牌的日常管理,在管理中政府應該起到主導的作用。

首先,政府要增強品牌經營意識,把旅遊目的地品牌的經營和管理擺到戰略管理的高度。旅遊目的地品牌的樹立將會帶動泉州各產業的蓬勃發展。其次,要把旅遊目的地的「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結合起來,把提高目的地的精神文明程度、塑造文明的旅遊形象作為旅遊品牌管理的重要內容。另外,建設目的地通達的旅遊信息系統和做好目的地的安全管理也是旅遊目的地品牌管理的主要內容。

還有一篇見:
http://post..com/f?kz=156105064
《論泉州旅遊業綜合名牌戰略的實施 》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