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宣傳城市旅遊
㈠ 黔江旅遊景點
1、黔江來小南海
黔江小南海位於重慶市源黔江區城北約60華里處,是一個因地震而形成的堰塞湖,距今已有157年的歷史了。小南海水域面積近3平方公里,景區山水相依、秀峰環列,水面汊港縱橫、波光粼粼,海口奇石林立、溪水縈回。是渝東南武陵山區難得一見的湖濱美景。
2、黔江城市峽谷
黔江城市峽谷橫跨七個地質年代、垂直落差達500米,全長約8公里,擁有高達123米的巨幅摩崖觀音像和懸空玻璃棧道。景區位於黔江城區,也成就了黔江「東方盧森堡,黔江峽谷城」的美譽。
3、濯水古鎮
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歷史區文化名鎮,位於黔江區東南角,地處烏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距黔江主城26公里,是一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於一體的千年古鎮。
4、蒲花暗河
蒲花暗河距城區20公里,距濯水古鎮2公里,集地下暗河、天生三橋、天窗(天坑)於一體,景觀迷人,獨具魅力。
㈡ 黔江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黔江現在的旅遊景點還是很多的。
有4A級景區:愛莉絲庄園、阿蓬江濕地公園
還有其他專也不屬錯的景點:小南海、神龜峽、濯水古鎮、土家十三寨、武陵仙山等等。
其中愛莉絲庄園不僅是一個4A級的旅遊景點,還是一個集婚拍婚慶、親子體驗、休閑娛樂、營地教育於一體的以「愛」文化為主題的庄園。
景區以阿蓬江為紐帶,以武陵山為依託,自然、人文資源非常豐富,集珍奇植被、濕地、歐式風情建築於一體,自然與童話相結合,為遊客呈現別樣浪漫風情。景區現有玫瑰廣場、照夢空間、夢境非屋、中華蚊母園、金彈子園、紫薇園、摩天輪、許願廣場、地中海風情等多個景點。是一個非常值得一去的遊玩之所。
㈢ 黔江旅遊攻略
黔江吃:
來品嘗自然生態食品(敦康臘肉、武陵山珍、雞雜、綠豆粉、合渣飯、米豆腐、酸酢肉等)及香甜的咂酒……
推介線路:
黔江1日游:大眾廣場—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峽谷公園——珍珠蘭茶葉購物中心。
1日游:阿蓬江大峽谷—濯水古鎮—蒲花暗河。
2日游:D1游阿蓬江景區、濯水古鎮、蒲花暗河;D2小南海景區—武陵山民俗生態博物館。
3日游:D1峽谷公園、重慶市民族博物館; D2游小南海—土家民俗生態博物館—珍珠蘭茶葉購物中心;D3 游覽阿蓬江神龜峽—濯水古鎮——蒲花暗河。
跨區域旅遊線路:
黔江咸豐周末游:重慶—
㈣ 黔江旅遊怎麼樣,現在有哪些景點
1、黔江土家十三寨
黔江土家十三寨,位於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鎮北部地區的板夾溪流域,距黔江城區41公里,距重慶約320公里。建有中國第一座土家族生態博物館,由武陵山民俗生態博物館展示中心和十三個依山布建的自然村寨組成。山勢依山就勢、竹樹掩映、溪水相擁。
2、芭拉胡景區
芭拉胡景區--位於黔江主城、新城舟白和正陽三大城市組團的核心,「芭拉胡」土家語意「峽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中國唯一的城市大峽谷,世界罕見的礫岩溶洞群」,形成了「城在峽谷上,峽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見、亞洲唯一的獨特城市景觀。
3、濯水古鎮
濯水古鎮位於重慶市黔江區濯水鎮境內,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國道319線穿境而過,距舟白機場26公里,交通便利。濯水古鎮興起於唐代,興盛於宋朝,明清以後逐漸衰落,是渝東南地區最富盛名的古鎮之一。
4、蒲花暗河
蒲花暗河從渝湘調整濯水互通下道,經濯水古鎮,逆蒲花河約3公里,暗河長1公里多,是阿蓬江旅遊鏈上的關節點。景區由天生三橋,地下暗河、大漏斗、間歇泉、蒲花峽谷和蒲花生態農業園區組成。暗河上150多米高空三橋飛架、蔚為奇觀,名為「黑龍潭」。
5、愛莉絲庄園
極致奢華的簡約主義空間,充滿了時尚主義風格,有夢幻時尚的實景攝影棚,還有風情多樣的外景拍攝點,荷蘭風車、地中海風情建築、四季馬場、歐式馬車、跑車、直升機、熱氣球、城市巴士、超豪華遊艇、艾菲爾鐵塔、四季花海等一應俱全。
6、黔江小南海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一個美麗的高山湖泊,位於重慶與湖北交界處,距黔江城北部30餘公里,車程約一小時。是一個融山、海、島、峽諸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國內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鷗鷺齊飛,鱗光盪漾,閃爍於海天之間。
㈤ 黔江周邊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黔江周邊有好幾個景點
1、黔江愛莉絲庄園
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風光秀美的阿蓬江畔,地處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芭拉胡景區、濯水景區「三點一線」旅遊環線內,馮家街道辦事處中壩居委。環境山青水秀,風景迷人
㈥ 黔江的風景
黔江風景區還是有很多的,有愛莉絲庄園、風雨廊橋、阿蓬江濕地公園、小南海地質公園、土家十三寨、神龜峽、城市大峽谷、武陵仙山啊,等等好多可以遊玩的景區。
㈦ 黔江旅遊景點有哪些最好是帶圖片的。
1,深山明珠:小南海,
2,政府傾力修復:濯水古鎮,
3,因大河口電站更具迷人風採的:神龜峽;
4,旅遊美食兼顧的,官渡峽-一線天,
5,黔江南端早化境內的峽谷溫泉;
6,灰千原始森林(徒步探險)
7,武陵仙山(喀斯特地貌)
8,八面山-仰頭山森林公園.
㈧ 重慶黔江旅遊怎麼樣
元旦小長假首日,黔江迎來一場小范圍的降雨,後兩日天氣有所好轉,以晴朗天氣為主,適於遊客出行。截至1月1日,黔江旅遊市場迎來新年第一波出遊小高峰,共接待遊客7.88萬人次,同比增長42.49%;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89萬元,同比增長44.09%。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濯水古鎮、“世界第一風雨廊橋”、“中國唯一、世界罕見”的城市旅遊品牌芭拉胡、原生態少數民族聚居區土家十三寨、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小南海等精品景區,以及豐厚的“上蒼有天眼、人間有良心”、“後河古戲”等特色文化吸引了不少遊客朋友前來體驗。
節日期間,冬季採摘、農家泡湯宴、土家擺手舞、篝火晚會等相得益彰,不少來自重慶主城的市民朋友和周邊省市區縣的遊客爭相來到黔江跨年。
元旦當天,筆者在黔江濯水景區看到,來來往往的遊客絡繹不絕,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當天進入景區的遊客數量也比往常多出五成左右。
同時,為豐富景區內涵,提升遊客體驗,黔江各大景區還為廣大遊客提供了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表演等旅遊產品,區內各大景區特色活動豐富,市場秩序井然。
㈨ 重慶黔江有什麼旅遊景點
小南海
小南海位於黔區城北部,距城32公里,硬化公路直達海口。湖面2.87 平方公里,海拔670米,平均水深30餘米,最深處47米,蓄水量7020萬立方米,為重慶市第一大湖泊。水勢浩如煙海,波濤激涌,因此冠以海名。這里四周秀峰環列,東有二仙石,南有八面山,北為祿井山。沿湖溪水瀠洄,湖內港汊幽靜,有朝陽寺、老鸛坪、牛背島嶼。景域內林莽峰翠,碧水綠島,湖光山色,風景如畫,被譽為「人間仙景」、「蜀東西湖」。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美的一處古地震遺址,因清咸豐六年(1856)大地震堰塞成湖,至今大垮岩、小垮岩斷石絕壁及岩石壘成的1170米長、67.5米、寬1040米的大壩仍清晰可見。湖內外有義渡古碑、紅軍革命紀念碑、溫朝鍾墓、「鐵血英雄會」遺址等勝跡。2001年小南海被國家地震局評為「國家級地震遺址保護區」和「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
武陵仙山
武陵 仙山出黔江城沿國道319線西行30來公里即至,川鄂邊境外山。武陵山山峰綿亘十餘公里,山勢峻峭,奇峰兀立,危崖深峽,雲纏霧鎖。砂質面岩風化剝落後形成姿態千萬的奇峰異石,有的似公孫相扶,有的如母子悄語,有的像夫妻絮語,有的若婆媳相親,或如背負竹簍者,或如手牽羔羊者,彷彿八仙赴會,酷似唐僧取經……因勢賦形,莫不畢肖,看得你如痴如醉,古人描繪為「群仙赴會」。其貴人山、公母山、八角廟、雙石礅諸峰,每一座山峰都有有一個娓娓動聽的故事傳說。武陵山的主峰山勢拔地而起,海拔1092.3米,有「武陵奇峰萬仞突兀鎮黔江」之說。立峰顛,覽群山,見青山如波,白雲如絮,峰雲相攜,萬千變化。微風徐來,含煙凝碧,奇峰隱約;驟風突至,雲海翻騰,諸峰匿跡。與主峰對應的羽人山,山勢陡削,突兀不奇,秀麗如屏,譽為「羽人仙山鬟」。武陵山的峰頂原有一真武觀,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2年),廟宇座落在四塊小平台上,每台建有一座木質結構的樓宇,共百餘間。月白風清之夜,看孤峰凌霄,瓊閣飛起,疑為仙境。當年這里曾是朝山
問道的聖地,與貴州的梵凈山、四川峨眉山齊名。清《酉陽州志》載:「寺僧恆數百人,常住半足,向數年一啟戒壇,遠近淄流,奔赴不絕,香火之盛,殆甲全州。」惜廟宇幾經火焚,現僅存山門一座。山門上的石刻對聯仍清晰可識,聯曰:「玉筍凌空曾向瓶中靡珠露; 山環皓月好泛缽里現曇花」。山上古木參看天,綠葉婆娑,紅豆杉等珍稀樹種繁多,武陵山現存香山寺、天子殿主殿及真武觀山門遺址等,折射出當年的宗教繁盛。
清人張之洞到此,流連忘返,吟詩贊曰:「尚愛此山看不足,每逢佳處輒參禪。」武陵風光,可見一斑。
以武陵山為中心,包括八面山、石鍾山、官渡峽、神龜峽等眾多景區在內被授以「黔江國家森林公園」的品牌。
仰頭山 位於黔江城北,山峰形狀恰如一個對天仰卧的人頭:圓圓的頭顱,鼓鼓的額頂,深陷的眼眶,高高的鼻樑,兩片厚厚的嘴唇,一副翹著的下巴,微閉雙眼,思緒萬千,默默地聆聽著黔江城的喧囂繁華。山上層巒疊嶂,林海浩瀚,古木參天;山間溝壑縱橫,荊棘叢生,百鳥歡鳴;林中色彩斑瀾,幽深迷人,使人感到輕松和諧、寧靜淡泊,心靈與自然水乳交融。
官渡峽位於馮家壩鎮,距黔江城區22公里,因古驛道從這里船渡過江而得名。峽谷全長18公里,峽絕水美,並有懸棺神廟,使得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這里交相輝映。
峽谷兩岸懸崖百丈,峭壁摩天,山如墨黛,古柏青松,掩映綠潭碧波。山上藤蘿疊蔓,雜樹叢生,岩壁怪石嶙峋,鬼斧神工。懸崖峭壁上分布數個懸棺,古遠神奇;山腰神廟懸空而建,其勢欲飛;山頂尚存苗族祖先攀岩而上的避難處所遺址——水寨,為官渡峽賦予了濃郁的神秘色彩。
神龜峽是阿蓬江峽谷景觀最為優越的河段,從兩河鎮到酉陽大河口,全長38.9公里,峽口距黔江城區48公里。
神龜峽因峽口兩山酷似雙龜對卧而得名。兩岸高山絕壁,幾乎沒有人煙,近乎與世隔絕。1998年大河口電站竣工後,高峽出平湖,尾水位直抵兩河,庫區通航後始有人跡進入。全程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凸現原始自然風貌。
峽區河道斗折蛇形,沿途絕壁夾江,盈盈一水。峽谷由神門峽、天門峽、人門峽三段組成。全程有27道彎,28個門(即一線天),其彎道之多,實屬峽谷罕見。詩人嘆曰:船到崖前疑無路,調轉船頭又一彎。
兩岸茂林修竹,植被原始古樸,生態優美。林叢中野生動物不時出沒,猴群獐鹿,不一而足。懸崖上鍾乳懸垂,洞穴密布,岩壁奇形怪狀。尤其是絕壁上數個洞口皆由兩根枯木支成「T」型,人稱「野人洞」,不知洞內何物,令人費解。神龜峽水光瀲灧,如同翡翠碧玉。兩岸不時有飛瀑奔瀉而下,情趣飄逸。
以飽水嶂谷、慈竹畫廊、生物鍾乳、洞瀑景觀四大特色突出的神龜峽融古、深、長、曲、幽、險、神、奇、山、水、石、竹、林於一體,別開生面的自然景觀讓人目不暇接,富顯詩情畫意,是舞文的書齋,揮毫的畫卷,科考的著床。
峽口以上5公里處有保存完整的土司城——草圭堂,歷史悠久,氣勢恢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