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山東省鄉村旅遊案例研究

山東省鄉村旅遊案例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1-10 10:35:27

⑴ 生態旅遊有哪些成功案例

中國的生態旅遊是主要依託於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後,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遊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遊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遊,但是為生態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的有14個。中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遊局的「99生態環境旅遊」主題活動雖然大幅度推進了中國的生態旅遊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遊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遊產品。隨後,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遊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遊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01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遊,年旅遊人次在10萬人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 個。但是在具有眾多生態旅遊資源的縣級城市,生態旅遊由於受到旅遊市場的冷落、缺少推介和宣傳,並沒有提升旅遊經濟,更沒有把具體的資源展示的機會。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遊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
按開展生態旅遊的類型劃分,中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遊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
1)山嶽生態景區,以五嶽、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
2)湖泊生態景區 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
3)森林生態景區 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
4)草原生態景區 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
5)海洋生態景區 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
6)觀鳥生態景區 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
7)冰雪生態旅遊區 以雲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
8)漂流生態景區 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
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 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 。

⑵ 我急需關於生態旅遊案例分析的論文,請大家幫幫忙!謝謝拉

1.1 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旅遊業保持高速發展,在國際旅遊方面穩居亞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國際旅遊目的地之一。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地位再次被確認,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隨著旅遊業的規模擴大,參與旅遊活動的人數增多,旅遊活動所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旅遊業的發展所造成的各個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這就是,人們既關注旅遊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更加關注它對環境、生態、社會文化遺產可能造成的破壞。在這樣的背景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而生態旅遊正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然而,盡管我國生態旅遊方興未艾,態勢喜人,但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我國在生態旅遊問題上存在著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是來自旅遊群體的層面,遊客在旅遊時沒有自覺學習和積累生態知識的意識,不知道自己對環境究竟負有什麼責任,許多人僅僅將生態旅遊視為一種戶外休閑娛樂活動;二是來自旅遊開發和管理部門,為了滿足物質享樂型旅遊的社會需求,並藉此獲得豐厚的經濟收益,熱衷於在生態旅遊景區內大興土木,築路修橋、架設纜車、興建賓館飯店。
當前,我國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其中的應有之義,研究生態旅遊,分析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和問題並用以指導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 文獻綜述
生態旅遊一經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遊學界、生態學界和相關學科的極大關注,各類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國外,除了對生態旅遊概念的探討以外,主要的研究領域還包括生態旅遊與保護的關系,生態旅遊的生態、審美、社會、文化、經濟影響,生態旅遊與當地社會發展、生態旅遊與道德規范、生態旅遊與公共政策,生態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旅遊規則和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生態旅遊案例研究等。
據不完全統計,國際上公開發行的生態旅遊研究的期刊就有幾十種之多,各類研究專著也是舉不勝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Lindberg等著的《生態旅遊:規劃者、管理者指導》,是由學者和實踐家合力傾注的面向實踐,為生態旅遊實踐開發者、專業和業餘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導性綜合集成著作。此書收集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250種不同出版物和400多篇學術論文。《自然旅遊經營者的生態旅遊原則》是由生態旅遊協會(TES)編輯出版的,它提供了脆弱生態旅遊區開發旅遊的最新准則,也是一本旅遊和旅行專業人士必備的指導用書。Martha Honey的新作,在界定生態旅遊和評述生態旅遊現狀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古巴、坦尚尼亞、尚比亞和南非等5個典型案例。
在我國 ,國內眾多學者對開展生態旅遊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推動了旅遊學科的發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環境保護、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區經濟的發展。關於生態旅遊的分類,人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形成了多種分類方法,吳必虎從發展哲學、科學和旅遊產品三個層次來界定生態旅遊的概念。在生態旅遊規劃和管理規范模式的建立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從資源調查、確定開發原則,到功能分區、社區參與、遊客管理以及建立監測體系等。在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選擇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開發,並據此提出一系列的規劃原則、模式以及管理方案。王義民等在分析我國自然保護區的本底現狀和開發現狀的基礎上,認為生態旅遊是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方向,並提出相應的開發對策。當然,學術界對生態旅遊基本理論的探討還遠沒有達到統一的認識,很多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遊」概念以中國特色,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主要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徵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近年來,有關生態旅遊實踐的研究成為熱點,但在生態旅遊開發、規劃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還有待結合實際進行深入的探討。
1.3 研究方法和內容結構
本文採取文獻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從分析生態旅遊的興起原因、定義特徵出發,歸納國外生態旅遊實踐模式及發展經驗,進而結合中國生態旅遊實際,深入探討中國生態旅遊的產生、現狀及其在運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推進其可持續的對策。
全文共分五個部分。除導論外,在第二部分對生態旅遊的發展階段、興起原因進行簡略的介紹,剖析了生態旅遊的概念、特徵和影響;
第三部分主要介紹國外生態旅遊發展的概況,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與教訓;
第四部分歸納了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和問題;
在第五部分,基於前面的分析,結合實際提出了推進我國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
第六部分結合重慶市長壽湖風景區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理論,進行了案例分析和政策引導。
1.4 研究的結論
針對中國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本文提出生態旅遊旨在實現經濟、社會和美學價值的同時,尋求適宜的利潤和環境資源價值的維護:它的發展需要在詳細分析旅遊點環境資源與文化特色以及地區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制定詳盡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為此,要正視我國生態旅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借鑒國外生態旅遊發展中規劃管理、市場營銷、生態標識、規范論證、景點評價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遵循生態旅遊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優化生態旅遊的發展政策,加快生態旅遊科學規劃的步伐,完善生態旅遊開發管理機制,加大依法管理生態旅遊的力度,增強生態旅遊教育的實效,從而在旅遊業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建設和諧社會方面發揮重要的示範作用。

鄉村旅遊旅遊策劃的這個案例是哪家公司原創設計的

「美麗鄉村嘉年華」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園區總佔地面積逾1500 余畝,其中陸面佔地1100畝,湖域佔地400餘畝。該項目是重慶市重點建設項目北碚江東花木旅遊產業帶的首期建設項目。同時也是重慶市「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重慶市城鄉統籌龍頭示範項目。

智匯旅遊公司從2009年6月4日開始擔任重慶 「美麗鄉村嘉年華」 運營和市場總顧問,負責該景區的總體升級改造、管理咨詢工作。

因其開業以來市場反映始終不理想,智匯旅遊公司經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深度挖掘景區經營不理想的原因,通過重新確立景區的概念,創造性的豐富園區內、外主題內涵,引入切合實際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架構,歷經半年將景區改造成為持續興旺、真正具有市場影響力和生命力的特色主題樂園。

⑷ 鄉村旅遊規劃設計案例五台縣

旅遊資源開發的原則
(一) 個性原則(=獨特性原則)
旅遊資源開發回的中心原則。要盡最大答可能突出旅遊資源的特色,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努力反映當地文化,「只有民族的旅遊資源,才是世界的旅遊吸引物」。個性-特色-吸引力,
(二) 市場原則
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准確掌握市場需求和競爭狀況,結合資源狀況,積極尋求與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場,確定目標市場,以市場需求變化為依據,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例如,當前旅遊需求正在由大眾型觀光游覽式向個性化、多樣化、參與性強的方向發展,因此旅遊資源的開發應增加活動項目品種,設計多樣的、參與性強的旅遊活動項目,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趨勢。
(三) 效益原則(能到賺錢)
經濟利益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要進行旅遊經濟投入-產出分析,確保旅遊開發活動能夠帶來豐厚的利潤。
(四) 保護原則
制定保護資源的切實方案,防止資源原貌和環境的破壞。
(五) 綜合原則
圍繞重點項目,挖掘潛力,逐步形成系列產品和配套服務。

⑸ 求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度假區規劃建設成功案例。

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度假區規劃建設案例,龍岩洋畲原鄉生態旅遊度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
(一)入口服務區
1、生態停車場
與項目周邊環境相配合,形成具有達成與片區環境相融合的環境,形成為片區服務。
2、遊客服務中心
關於遊客服務中心的一點說明:本項目中的遊客服務中心由一組建築組成,這組建築包含「農庄酒店」的大堂、酒店普通客房、並兼具服務中心的功能。因此,這是一組復合型、多功能的建築群。
3、原鄉商街
一方面滿足整個區域遊客的旅遊商品購物需求,另一方面成為山莊休閑度假區的配套。主要提供具有洋畲特色的旅遊商品、旅遊紀念品,以及遊客必須的生活用品的購買。
(二)農庄休閑度假區
1、五彩生態谷
2、院落式農庄酒店
3、山地農庄
4、農家大屋
5、鄉野農庄
6、生態養生會所

⑹ 鄉村旅遊規劃案例怎麼做比較經典

鄉村旅遊規劃案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會比較經典:
1、首先要明確鄉村旅遊可開發的景點的特別之處。
在規劃案中要重點說明這一點,並確定好主題,規劃一定要在這個大主題之下進行。
2、其次要集自然風光與度假旅遊為一體。
鄉村旅遊就勝在風光獨好,若再開發幾個可遊玩的項目就可大量吸引人氣。
3、最後規劃時,要考慮多方面,最好將吃、住、玩、賞、娛、購都結合起來,做成綜合性的景區。
(1)吃特色農家美食。
(2)住五星級別墅。
(3)玩特色樂園。
(4)賞農家表演。
(5)娛鄉村度假村原始部落等。
(6)購特色購物一條街。

⑺ 求鄉村旅遊規劃成功落地案例。

給你個案例看看
重慶「美麗鄉村嘉年華」概念性旅遊規劃
隨著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已成為當今世界旅遊發展的主旋律。鄉村旅遊,正是順應了現代旅遊發展的這一趨勢,迅速風靡全世界。
在此大好形勢下,各地鄉村旅遊開發項目層出不窮。達沃斯巔峰旅遊規劃設計院,通過投智於《重慶「美麗鄉村嘉年華」概念性規劃》等項目,正在為中國的鄉村旅遊發展加速。以下是對《重慶「美麗鄉村嘉年華」概念性規劃》核心內容的簡述:
「美麗鄉村嘉年華」位於重慶北碚區,是重慶市生態農業科技產業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美麗鄉村休閑谷」的功能組團之一、體驗旅遊和新功能區和(的)啟動項目。項目的指導思想是:
根據策劃文件的總體思路提出更具體的規劃方案;
突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在項目中的落實;
突出本項目在重慶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示範性;
體現項目開發在空間、時間、運作方面的可操作性;
充分表現巴渝文化在新形勢下的創新形式。
根據對規劃地塊總的開發建設意見,結合場地外部交通格局與內部地貌條件,本項目在總體上依據已經呈現的地貌格局,規劃地塊分為四大片區,分別是移民新鄉村、入口印象區、綜合服務區、鄉村嘉年華旅遊區。
移民新鄉村
功能
重要的新農村住宅示範點,展示新農村住宅環境友好、村容整潔、費用合理、布局良好、景觀突出、鄉土文化濃厚的特點。
主要是解決規劃區原有居住居民的生活居住問題,同時為了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改變居民生活方式,將農民新居建成農家院,除滿足居民一般的生活需要以外,還有一定的遊客接待功能。
片區組織
構建以家庭為單位的鄉村庭院居住單元,並在鄉土文化、庭院經濟產業等方面體現其特質,建成新農村示範點。
在每個居民家庭的庭院內建設復合型生活和生產模式,瓜果林木、小型養殖、環保設施合理搭配。充分利用家庭庭院的每個空間,結合景觀建設與生產功能,形成可供參觀的農家生活和生產型景觀。
庭院獨立構成農家院經營主體,庭院與庭院之間利用鄉間小徑聯絡。
農家院組織相應的遊客參觀、住宿、餐飲、生活體驗等設施。
借鑒城市小區組織模式,提高新農村住宅片區土地利用密度。建築可採用多層與低層結合的模式。
建築設計
建設巴渝鄉村風格的新式民居,民居在格局與外觀上應充分體現巴渝地區的鄉村文化風格,特別是加強細部設計,加強屋頂與外牆的裝飾。同時,注重改進民居內的功能,室內設計風雅古樸、潔凈,設置現代生活配套設備,創造更優生活方式。
入口印象區
入口印象區是展示美麗鄉村嘉年華的第一印象區,在近期建設中也作為綜合服務區的預留用地進行景觀處理。
在原碚金公路與改道後的碚金公路最南端的交匯處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水面,並與北側台地構成標志性景觀。
入口樹立兩塊高約三米左右的青石,分別用中、英文題「美麗鄉村、Beautiful Countryside」字樣。
入口區水面設置水車水牆,樹立大型水車,適當放養魚類、進行駁岸處理,還配置一些水生植物,以使入口區更加醒目,如:荷花、睡蓮、浮萍、香蒲等。
保留入口區縱深區域的原有植被,在林間開辟一些寬約一米的小道,其間設計供遊客休憩的景觀亭和相應的景觀雕塑小品,供遊客拍照、漫步。道路庭徑宜選擇籬笆灌木,主要品種可考慮:日本北海道黃楊、翠竹、南方六道木、美麗胡枝子、多花胡枝子、珍珠梅、興葉黃櫨等。
入口印象區同時也是未來「美麗鄉村嘉年華」區域向南擴展的預留用地,主要是生態農庄項目的擴展用地,因此通過景觀維護對土地進行合理控制也是必要的。
綜合服務區
在原碚金公路與改道後的碚金公路之間建設一條景觀道路,連接改道後的碚金公路和鄉村嘉年華旅遊區。
道路與改道後的碚金公路構成環島,在路口的北側和南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展館和商鋪。對展館東側的將軍屋基進行景觀設置和文化注入,與展館一起構成重要的旅遊節點。
綜合服務區停車場建於景觀大道南北兩側,是整個項目的公共停車場;臨時停車場位於拆除後花博園展廳所處的大片空地處,用於節假日時的臨時停車;生態農庄北部另外設置停車場,供貴賓游覽和生態農庄及酒店消費客人停車使用。
對現有花博園廣場進行改造,廣場東側和南側現有五個展廳進行外形改造和功能置換,分別設置為花木交易展館、花器花肥交易展館、農業文化展館、鄉村嘉年華飯店、遊客接待中心暨景區管理中心。
同時將錦綉生態農庄與已有的花卉酒店進行連接,形成一個更大體量的旅遊接待服務設施。
主要體現為文化展示、停車接待、旅遊咨詢、花卉展示銷售和餐飲住宿等功能,其中生態農庄還有鄉村生活體驗的功能。
鄉村嘉年華旅遊區
鄉村嘉年華旅遊區是規劃地塊最主要的生產場所、旅遊休閑場所、主要的興奮點和消費區。片區具有花木栽植觀賞、生態休閑、文化體驗、鄉村節慶表演欣賞等多種功能。
根據場地特徵與項目分布組織片區用地,分片區的布置應考慮氣氛過渡、遊人組織、交通分流等要素。在考慮到組織原則的基礎上形成自由式的布局模式,提高片區的景觀構成能力。
該區域作為美麗鄉村嘉年華最大的興奮點和引爆點,承載著旅遊者的鄉村活動參與、表演欣賞、鄉土風情體驗等多種功能,旅遊項目也最為豐富。

⑻ 鄉村旅遊規劃案例哪個公司設計的好

之前找過九度空間設計過,裡麵包含鄉村文化、鄉居生活和鄉土風光為旅遊吸引物而進行的兼帶觀光、休閑、體驗性質的旅遊活動。

⑼ 鄉村旅遊失敗案例

延邊州民俗生態園。佔用農民土地開發的鄉村生態旅遊項目。因為選址的錯誤還有消費人群定位的錯誤最終失敗,後續留下了很多債務糾紛還在後續處理中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