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周邊游
㈠ 沁水歷山旅遊景點電話號碼多少
駕車路線:全程約64.5公里 起點:陽城縣 1.從起點向西北方向出發,沿新陽東街行駛版90米,直行進入新陽西街權 2.沿新陽西街行駛1.2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析城大道 3.沿析城大道行駛810米,直行進入陵沁線 4.沿陵沁線行駛1.6公里,右轉 5.行駛2.0公里。
㈡ 從成都乘火車至山西沁水縣旅遊如何走
成都乘火車到洛陽,高鐵和普通列車都可以,然後在洛陽關林火車站乘火車到山西晉城,到晉城後換乘大巴到沁水
㈢ 晉城旅遊景點排名前十是怎樣得
晉城旅遊景點排名前十:珏山、王莽嶺、皇城相府、天官王府、柳氏民居、九女仙湖、蟒河生態旅遊區、古村郭峪、沁水歷山國家森林公園、鳳凰歡樂谷。
1、蟒河旅遊區
蟒河風景區位於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南33公里的桑林鄉,面積58平方公里,境內有獼猴、大鯢(娃娃魚)、麝、金貓、金雕、金錢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樹、領春木、青檀、蘭草、山萸樹、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是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被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天官王府
天官王府距今的話已經是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古香古色的感覺,四周不錯的環境,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走到裡面就能感受到那份獨具匠心感。
㈣ 我的建議去哪春遊(沁水的風景,作文。)
春光明媚,陽光普照著大地,一切都顯得那麼充滿生機,我們懷著激動的心回情來到了美麗的莫答愁湖公園。
一進門便看到了一片美麗的春景,百花爭相開放,奼紫嫣紅,清香撲鼻而來,鳥兒在枝頭歡快地唱歌,蝴蝶趕來為美麗的春天獻舞。風兒輕輕的吹過,柔和地撫摸著時間的一切事物,遠處的湖面上風平浪靜,如同一塊明鏡似的,不時有幾只鳥兒從湖面上掠過。我們走在湖邊上欣賞著這盎然的春景,楊柳倒映在湖水中,擺動著那輕柔的枝條,在湖水邊上美美的照鏡子。我們走出了莫愁湖,便乘車來到了綠博園,我們找了一塊大草坪,坐在綠油油的草坪上吃起了午飯。大家都把各自帶的吃的拿出來分享,我們開心的吃著,真是天公不作美,不一會兒,便下起了小雨,還好我們都有防備,拿出雨傘擺成了一個堡壘,圍的水泄不通,雖然空間很小,但是卻感覺很溫馨。
吃完午飯後,我們來到了游樂場,我們興奮不已,我們玩得最好玩的是「搖頭飛椅」。我們坐在一個用4個鐵鏈吊起來的椅子上,突然便旋轉起來了,在空中360度的旋轉,坐在上面十分的舒服,涼爽,欣賞到了整個公園的美景。
春遊真快樂呀!春天的美景更是美麗,讓人流連忘返,沉醉在春景和游戲之中。
㈤ 山西沁水固縣周邊有沒有旅遊景點
歷山風景區歷山奇妙獨特,景色迷人,有很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版觀。山下仰權望,奇峰峭壁,挺拔俊秀,林木參天,高聳入雲。山上觀望,平坦遼闊,山花爛漫,芳草遍野,奇花異草,爭相吐艷。周圍峰谷相連,林木挺拔,雲霧繚繞,變幻無窮,一年四季景色各異。
㈥ 晉城周邊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10.山裡泉自然風光水利風景區
皇城相府的總面積為3.6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的故居,被專家們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是一處很是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
㈦ 沁水有哪些旅遊的景點
沁水縣有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庄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築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庄夫人城等名勝古跡。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於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保護對象為明清建築及唐末至清代以來的古建築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書畫工藝、壁畫、皇賜金匾、石器雕物等。
柳氏民居,原為河東解州鎮(今運城永濟縣解州鎮)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史稱「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後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縣政府領導下,西文興村的世襲柳府始變為民宅至今,故稱為柳氏民居。
歷山自然風景區
歷山,位於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縣交界處,面積 150平方公里,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是華北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風景區,素有「五絕、十勝、百景」之稱,被譽為「天然大公園」。
舜王坪是歷山主峰,傳說為舜帝躬耕之處,山頂有四千餘畝的高山草甸,主要景點有南天門、斬龍台、龍翻訕、舜王廟、犁溝、石猴觀海等景點。
西峽景區距下川村1公里。全長5公里,最窄處3米許。舜王"刀劈一線天,高山湖泊變桑田"的傳說即源於此。此外還有天石、樓坎、試刀石等景觀。
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位於沁水縣東南58公里處的鄭村鎮境內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趙樹理故居5公里,背山臨河。
沁水縣
湘峪村因明朝戶部尚書孫居湘(萬曆20年進士)、御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同朝為官而聞名.其古堡歷史上民間俗稱「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於崇禎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歷史,是一座典型的防禦性城堡,佔地面積3.25萬平方米。
郭壁古鎮
郭壁古鎮距山西省沁水縣東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縣
沁水縣
城50餘公里,東距晉城40餘公里,隸屬嘉峰鎮。古代,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於村子地處灘塗戈壁,故名郭壁。
趙樹理故居
趙樹理故居,位於山西省沁水縣加豐鎮尉遲村。故居內存有趙樹理生前書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遺物。
㈧ 我來當導游 介紹山西晉城沁水
沁水縣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晉城市西北部,中條山東北,黃河支流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條三大山系銜接處,西臨翼城縣,東連高平市、澤州縣,北和浮山、安澤、長子縣接壤,南與垣曲、陽城縣搭界,總面積2676.6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北緯35°24′-36°04′,東經115°55′-112°47′。縣境四周環山、東至老馬嶺、岳神山與高平、晉城市澤州縣為鄰;西至東塢嶺與翼城縣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與陽城、垣曲縣接壤;北至香山嶺、關帝嶺、宇峻山與浮山、安澤、長子縣毗鄰。全縣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約55千米,總面積2655平方千米。沁水歷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媧補天,舜耕歷山的動人傳說。70年代發掘的「下川遺址」,證明早在2.3萬年到1.6萬年前,沁水人的先祖們就創造了燦爛的「下川文化」。現存的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庄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築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庄夫人城等,映證了沁水歷史的輝煌。歷史名人劉東星 沁水人。明隆慶進士。累升湖廣左布政使。萬曆中,歷官河漕總理、工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時朝鮮以倭患告,王師調集,恰天津等地又受災,他請漕米平糶,以濟民困。開元賈魯所浚故道,又浚漕渠邵伯、界首二湖之後開泇河。卒官。後李化龍循其遺跡,與李三才共把河開成,漕運遂便。天啟初,謚庄靖。 孫居相 (?-1634)沁水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授恩縣知縣。征授南京御史。負氣敢言,曾疏陳時政,告發誠意伯劉世延奸並及南京子弟暴橫罪狀,盡被查問,強暴為之掩蓋劣跡。天啟時,累升兵部右侍郎。被魏忠賢彈劾,削籍。崇禎時官戶部尚書。因牽連楊時化通書事,被貶邊,卒戍所。 孫鼎相 居相弟。歷官吏部郎中、副都御史、湖廣巡撫,亦有名於東林中。 張銓 (?-1621)沁水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進士。歷御史、江西巡按。言遼東兵事,有先見之明。熹宗立,出按遼東。天啟初,清兵陷城,被俘,不屈,自殺。贈大理卿,再贈兵部尚書,謚忠烈。 張鳳儀 銓女,夫馬祥麟(明末著名女將軍秦良玉和馬千乘所生),明末著名抗清女英雄。 張五典 銓父。歷官南京大理卿。卒,贈太子太保。 霍氏 張銓妻。居竇庄寨堡。崇禎中,率僮僕堅守寨堡拒流「賊」,賊攻不克。遂名其堡曰「夫人城」。 張道濬 銓子。蔭錦衣指揮僉事。屢升都指揮僉事,僉書衛所。有討賊功。因沁城失守,被彈劾,更戍海寧衛。 賈景德 (1880-1960)沁水縣人。清朝進士。山西大學肄業。曾任山西都督府秘書監、山西省政務廳廳長、正太鐵路局局長、山西綏靖公署秘書長。1942年後任國民黨政府銓敘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副院長、行政院秘書長。到台灣後,任台灣「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 趙樹理 (1906-1970)作家。沁水人。曾任小學教員、雜工。後任山西陽城縣新編第八區區長,《黃河日報》路東版副刊編輯,《中國人》報、華北新華書店、《新大眾》報編輯。建國後,任《說說唱唱》主編,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有長篇小說《李家莊變遷》、《三里灣》,中篇小說《李有才板話》,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鍛煉鍛煉》。有《趙樹理文集》(四卷)。綜觀沁水地名,除上述外,還有與地理方位、廟宇、信仰、歷史演變、政治文化有關的地名。所以說,地名既是歷史,亦是文化,更是一種傳承與推進,是連接古老和未來的橋梁。現代文明,不排擠古老的地名,現在許多省份和地區都在大做地名文章,不惜代價收集原始資料,編寫《地名志》,利用名人及名地大力開發旅遊資源。河南濟源、林州等地修荊浩紀念館,建荊浩故居,將一些地名、寺名、村名都改為「洪谷山」、「洪谷寺」、「荊浩村」。在我國歷代大量的史志中,都記載荊浩為山西沁水人。我們為什麼不能組織有關人員,對沁水的山川河流,村落山莊進行考證,尋找先人的足跡,編寫完整的《地名志》?這豈不是一件「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㈨ 晉城市泌水縣有什麼遊玩的好地方
沁水縣有河頭村漢墓群、武安村戰國古寨、東峪村北齊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竇庄村宋代竇將軍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廟以及明清建築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閣古民居、竇庄夫人城等名勝古跡。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於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保護對象為明清建築及唐末至清代以來的古建築群、木雕石刻、名人碑文、書畫工藝、壁畫、皇賜金匾、石器雕物等。
柳氏民居,原為河東解州鎮(今運城永濟縣解州鎮)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史稱「永州司馬」的柳宗元後裔的宅第。1942年,在沁南抗日縣政府領導下,西文興村的世襲柳府始變為民宅至今,故稱為柳氏民居。[7]
歷山自然風景區
歷山,位於山西省南端沁水、垣曲、翼城三縣交界處,面積 150平方公里,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山是華北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風景區,素有「五絕、十勝、百景」之稱,被譽為「天然大公園」。
舜王坪是歷山主峰,傳說為舜帝躬耕之處,山頂有四千餘畝的高山草甸,主要景點有南天門、斬龍台、龍翻訕、舜王廟、犁溝、石猴觀海等景點。
西峽景區距下川村1公里。全長5公里,最窄處3米許。舜王"刀劈一線天,高山湖泊變桑田"的傳說即源於此。此外還有天石、樓坎、試刀石等景觀。[8]
三都古城
「湘峪古堡」位於沁水縣東南58公里處的鄭村鎮境內的湘峪村。南距皇城相府6公里,西距趙樹理故居5公里,背山臨河。
沁水縣
湘峪村因明朝戶部尚書孫居湘(萬曆20年進士)、御史都堂孫可湘、四部首司孫鼎湘三兄弟同朝為官而聞名.其古堡歷史上民間俗稱「三都堂」。
「湘峪古堡」建成於崇禎七年(1634),至今已有374年的歷史,是一座典型的防禦性城堡,佔地面積3.25萬平方米。[9]
郭壁古鎮
郭壁古鎮距山西省沁水縣東部的沁河西岸,西距沁水縣
沁水縣
城50餘公里,東距晉城40餘公里,隸屬嘉峰鎮。古代,這里曾是沁河渡口之一。由於村子地處灘塗戈壁,故名郭壁。
趙樹理故居
趙樹理故居,位於山西省沁水縣加豐鎮尉遲村。故居內存有趙樹理生前書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遺物。[10]
㈩ 沁水旅遊景點導游詞150字
大家好,我是北京國際導游公司的一名導游。今天是我和大家一起來頤和園來旅遊的。我們現在來到了遠近聞名的長廊。這條長廊全長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間,這二百七十三間的門檻上都有一幅美麗的畫,沒有那幾副上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我們又來到萬壽山腳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頂,房頂上鋪著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閣。佛香閣周圍有一座宮殿,那就是排雲殿。
現在大家隨我來到了萬壽山的山頂,大家往前看,那邊的一個湖便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游一座橋,那橋上有十七個孔,又叫十七孔橋。那邊是月波樓,有人為他寫了一副對聯:一徑竹陰雲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
好了,今天我們的旅遊結束了,祝您心情愉快。
頤和園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北京國際導游公司的一名導游。我叫關秉政,今天是我和大家一起來頤和園來旅遊的。我們現在來到了遠近聞名的長廊。這條長廊全長七百多米。分成二百七十三間,這二百七十三間的門檻上都有一幅美麗的畫,沒有那幾副上是相同的。
走完長廊我們又來到萬壽山腳下,大家看一下山腰上,它上面有一座八角形房頂,房頂上鋪著琉璃瓦,那便是佛香閣。佛香閣周圍有一座宮殿,那就是排雲殿。
現在大家隨我來到了萬壽山的山頂,大家往前看,那邊的一個湖便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游一座橋,那橋上有十七個孔,又叫十七孔橋。那邊是月波樓,有人為他寫了一副對聯:一徑竹陰雲滿地,半簾花影月籠紗。
好了,今天我們的旅遊結束了,祝您心情愉快。
北京頤和園導游詞作文400字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陳導,今天就由我來給大家講解頤和園的風景名勝。請大家隨著我走。現在,我手指的這個是著名的長廊。這個長廊可不一般。它全長700多米,分成273間。大家可以看到,每間的橫檻上都有許多五彩圖畫,畫得各式各樣,有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難怪被稱為「世界第一廊」。大家往前看,這就是碧波盪漾的昆明湖。這片湖靜得像一面鏡子。遊船經常從這里經過,大家可以聽到船上遊人們的歡歌笑語。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頤和園的全部風景。站在這里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鬱郁蔥蔥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牆。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石橋吧!這座石橋有17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姿態不一的活靈活現的小獅子。這座在歷史上為帝王建造的古典園林,現已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旅遊參觀熱點之一,每年接待遊客數百萬人。1986年,頤和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家聽了我的介紹,也心動了吧!那就親自到頤和園看看吧!
頤和園導游詞
尊敬的各位遊客,我們即將要游覽的是頤和園。頤和園是秦代皇家園林的行宮,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游覽時請大家自覺保護它的清潔。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頤和園有名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多美啊!這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共有273間。每一件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你們相信嗎?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現在我們已經登上了萬壽山山頂,這里是欣賞頤和園全景的最佳位置。正前面就是昆明湖,遊人常說像鏡子,像碧玉。不知你們是否有同感?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
頤和園導游詞作文400字
各位尊敬的遊客,我們將要游覽的是頤和園。頤和園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遺產名錄》之中的文化遺產。游覽時請不要亂扔垃圾。
現在我們就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來到有名的長廊。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多漂亮呀!這條長廊長700多米,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不可思議的是,這幾千幅畫竟然沒有哪兩幅是一摸一樣的。
走完了長廊,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上看,一眼就看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我們現在登上了萬壽山,這里可以把頤和園的大半景色都收在眼底。看,前面那就是昆明湖,昆明湖的湖面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現在我們就去昆明湖細細游賞。
看,昆明湖好大呀,它周圍的堤岸也更長。我們現在要去昆明湖中心的小島了。通向小島的這座橋就是有名的十七孔橋,這座橋有三多,一是橋洞多,二是獅子多,三是石柱多。看,這座橋的每根石柱上都雕刻著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各異,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請你們慢慢的游賞吧!
頤和園導游詞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現在我來給大家當導游,參觀享譽世界的頤和園,在游覽過程中希望您不要亂扔垃圾。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部,它是我國最著名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內有山有水,山是萬壽山,水是昆明湖。萬壽山上,青松翠柏掩映著一座座古老的建築。山頂是佛香閣、排雲殿、智慧海、仁壽殿、德和園等建築物都有著不同的歷史故事。山下的長廊上有對聯和牌匾,上面的書法多為乾龍、道光等皇帝書寫。站在佛香閣的台階上,美麗的昆明湖盡收眼底,十七孔橋像一條飛龍,橫卧在水面。湖面上還有許多遊船、畫舫。
各位遊客,頤和園的參觀到這里就結束了,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合作,美麗的頤和園永遠恭後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