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平頂山旅遊城市推廣工作
Ⅰ 戶籍平頂山市,想辦護照出國旅遊!咨詢流程!
回你的戶籍所在地的出入境管理中心,如果本市沒有就去省會城市辦理,或回者詢問戶籍所答在地派出所,是否有代辦。
第一次辦理必須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戶口本原件,本人親自前往出入境管理中心辦理,大概時間在十個工作日可以辦理成功,拿取的方式各地各不相同,可能是需要再次前往中心自取也有快遞送到,如果有快遞的話,可以在辦理的時候填寫表單時進行選擇並填寫快遞地址。
Ⅱ 平頂山市有什麼旅遊景點
天生一個畫眉谷——畫眉谷生態旅遊區,位於河南省魯山縣堯山鎮境內、堯山風景名勝區北麓。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畫眉谷景區以有眾多的畫眉鳥棲息繁衍而得名。景區中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峽、秀瀑、石洞、湖面、雲海、紅葉、山花、野果、中葯材、珍禽異獸,原始森林,構成了完整的旅遊風景體系,被稱為「袖珍三峽」。
Ⅲ 河南平頂山市有哪些景點
1、堯山景區
堯山山峰奇特,瀑布眾多,森林茂密,溫泉優良,人文景觀輝煌,集雄、險、秀、奇、幽於一體,分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龍潭、半仙居、石人、雞冠石、白牛城、秘洞、溫泉十大部分。
專家評價具有華山之險、峨嵋之峻、張家界之美、黃山之秀。是旅遊觀光、避暑、療養、科研、探險的好地方。
堯山也稱大龍山,是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又因山上眾多石峰酷似人形,後史稱之為石人垛、石人山。
2、畫眉谷
畫眉谷是國家AAAA景區,位於河南魯山縣堯山鎮境內,總面積30平方公里。畫眉谷因有眾多畫眉鳥在此棲息繁衍而得名。
景區中,奇峰、怪石、清溪、碧潭、幽峽、秀瀑、石洞、湖面、雲海、紅葉、山花、野果、中葯材、珍禽異獸,原始森林,構成了完整的風景體系。
Ⅳ 河南省平頂山汝州市的旅遊景點
1、法行寺塔為長方形密檐式磚塔,高約30米;外形略呈拋物線形。塔基高0.7米,呈方柱體,上為9層八角形澀檐,每層均有一半拱形小佛龕。頂部於塔剎座上立寶珠形銅座;塔身南壁辟圓券門,門內設方形塔心室,可達第二層;室頂用迭澀磚層砌,造型奇特。九層迭澀密檐頗具宋、金特點,似為宋、金時加築,但塔身的壁面磚雖經多次抽換,外形仍保留有唐代風格。該塔敬有三皇姑。傳說上古時期,汝州有蛟龍作崇,上天派三皇姑下界捉蛟,用鐵鏈把蛟龍鎖了起來,並挖一深井,囚於其中,井口上壓一巨石,鎖鏈系於石上,在上邊建寶塔一座鎮壓,使其永遠不得出世,此塔就是法行寺塔。法行寺也因有此塔而俗稱塔寺廟,寺前街道也取名叫塔寺街。2006年,國家文物局批准法行寺塔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風穴寺
風穴寺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東北8公里處的風穴寺國家森林公園內,距怪坡景區2公里。該寺始建於北魏,原名香積寺,隋代改名千峰寺,是佛教天台宗勝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歷史,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風穴志略》載,龍山陽側有大小二風穴洞,洞深數十里,天變時,洞內出風,猛不可擋,故名風穴山,寺因山而取名「風穴寺」。風穴寺雖是北方寺院,卻不沿中軸線布局,而是依山就勢而建,具有江南園林風光。周圍景觀星羅棋布,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稱。更重要的是風穴寺保存了祖國燦爛的文化遺產,現存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建築140餘間,被專家稱為「古建築博物館」。其中唐代七祖塔、宋代懸鍾閣和金代中佛殿被稱作是風穴寺的三大國寶。唐開元二十六年所建的「七祖塔」為全國現存七座唐代高塔之一;宋代懸鍾閣內懸掛一口宋宣和七年鐵鑄大鍾,重9999斤,被譽為「中原第一鍾」;中佛殿為金代建築,為單檐歇山式,梁架結構科學嚴謹;風穴寺塔林是我國三大塔林之一。寺內碑碣林立,或記事、或題詠,楷、草、隸、篆風格迥異,存有唐代的尼陀羅咒、宋代的經幢、元代的塔銘。風穴寺及塔林均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穴寺的四大特點:1、深山藏古寺,曲徑通幽處;2、九龍朝風穴,蓮台建古剎;3、真山真水,四時皆宜;4、依山就勢,錯落有致。
乘車路線:
1、從汝州市區出發乘7路車可直達
2、自駕車從汝州市區出發經風穴路向北9公里
紫雲山景區位於汝州市區東北25公里處,山勢險峻,水怪石奇,植被茂密,景象萬千,極富奇趣、險趣、幽趣、絕趣.突出特色在於"山、寺、湖、石、峽"景點俱全,湖水與群山相映,落日與紫雲同在,讓人望峰息心,窺谷忘返,是理想的旅遊度假勝地。清道光《直隸汝州志》記載:「紫雲山,形如圍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鬱,有水環抱,其前如玉帶,山麓有觀音堂,內有八景。」紫雲山是一佛教名山,稱作「小南海」。傳說,觀音菩薩在選修練之所時,曾駕紫雲至此山,但見山青水美,便按落雲頭,停了下來,在此修行,此山也就叫紫雲山了。 紫雲山自紫雲口至觀音堂約5公里,有紫雲湖、紫雲峽、駱駝峰、青石崖、擂鼓台、黑龍潭、將軍石、蒼山積雪、觀音堂、聚仙堂、雲錦柏、紫雲洞、登天梯等幾十個景點。
紫雲山還是一個天然的地質博物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新生代地層均有出露;褶皺、斷裂、節理構造發育復雜;嵩陽運動、中條運動、王屋運動、晉寧運動、少林運動等古老構造運動形跡都有顯示,這些構造遺跡是本區滄桑巨變的見證,也是造就紫雲山瑰麗多姿、琳琅滿目自然景觀的基礎和動力,它賦予了紫雲山更深奧的科學內涵。。風景區內山勢奇絕、怪石林立、古寺寧靜,湖水秀雅,風景如畫,
交通條件:紫雲山位於汝州市焦村鄉東北,距汝州市區約20公里。省道侯飯線、縣道靳馬線均從附近通過,通過公路可與風穴寺、怪坡、少林寺、郟縣三蘇墳等旅遊景區相聯。
4蔣姑山屬伏牛山系,主峰海拔787.4米,因主峰頂建有蔣姑神廟,故此得名。清道光《直隸汝州志》記載:"蔣姑山(又名焦古山),形如翠屏,壁立千仞,松竹蓊鬱,有水環抱,山巔座蔣姑廟,山角藏羅圈寺。"蔣姑山地層發育完整,岩石出露明顯,在蔣姑山的生成過程中,形成了奇特的地表地貌,奇峰林立、層巒疊嶂、溝壑縱橫、飛瀑深潭、深洞怪石、植被繁茂、雲蒸霞蔚,自然景觀旖旎誘人。
蔣姑山旅遊區由三部分組成:(一)羅圈冰磧地層。羅圈冰磧地層是世界四大冰川遺址之一,屬元古代震旦系,為地質學中一個獨立的地層單元。羅圈冰磧地層厚度大,總厚度達306米,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2公里,出露較完整。冰磧地層自50年代以來引起了國內外地質學界的關注。1958年地質學家在這里考察後,首先提出了冰磧成因的觀點;1959年中科院地質學家劉長安、林尉興對該處冰磧地層進行了專題研究,將其命名為羅圈層;之後,英、美、加等國專家先後前來考察;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曾親臨考察此處遺址;1976年河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將其所屬時代劃歸震旦系。(二)石人溝。石人溝是蔣姑山深處的一道山溝,山溝右側半山坡處有二石人,遠遠望去,一男一女,一高一矮。男的身材高大,目視前方;女的身材嬌小,略微前傾,兩個石人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故溝名夫妻石。石人溝植被茂密,景色秀麗,附近有羅圈寺、蔣姑廟等景點。(三)蝙蝠洞。蝙蝠洞是一個經過數百萬年天然神工造化逐漸形成的大型群體溶洞,是北方罕見的喀斯特地貌現象。因此洞長年棲息有蝙蝠,故名蝙蝠洞。洞口位於西10米高的崖壁上,只能容1人進入,入洞後攀援而下5米處有一大廳,大廳內可容納100多人,洞內各種類型的石筍、石花、石柱、石瀑、石龜、石鍾等錯落有致,妙趣橫生。特別是玉柱擎天、神龜探寶、天壇蓋頂和眾多正在生成中的各種鍾乳柱造型,令人驚嘆不已,拍手叫絕。溶洞內向四周橫向延伸幾個小洞,洞中泉水潺潺,奇石鱗次櫛比,真可謂洞中有洞,景中有景,既是觀光勝地,又是探險樂園。木廠村80多歲的李銀濤老人當年穿越此洞,探知深度在3000米以上,由蟒川鄉木廠村向南延伸至魯山縣境內。正如一地質工程師所言,蝙蝠洞堪稱中原第一洞。附近有石門峽谷、天子墳寺、月牙湖、老婆寨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