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河周邊游
㈠ 湘潭哪裡好玩的地方推薦
湘潭好玩的景點還是很多的,湘潭已成功創建13個3A級以上景區,其中5A級旅遊景區1個,4A級旅遊景區6個,3A級旅遊景區6個。
下面介紹幾個:
1、仙女湖
仙女湖演藝中心位於壺天鎮南嶽坪村的合東水庫,庫區內空氣清新,風景秀美,天氣晴好的時候,周邊縣市的遊客都會選擇來這里垂釣、野炊、露營。
2、壺天鎮
壺天鎮位於湘潭、長沙、婁底三市的交界處,偏居湘鄉一隅。古鎮古街的古建築群和青石板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火龍燈、清代祠堂蔣氏宗祠、佛祖山月霞寺等景觀分布其間,繪就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旅遊版圖。
㈡ 湘潭周邊春遊踏青去哪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
湘潭周邊春遊踏青的景點有如下幾個:
1、湘潭韶山旅遊區
湘潭韶山旅遊區位於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處,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故鄉。湘潭韶山旅遊區主要景點有毛澤東故居、毛澤東銅像、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遺物館、毛澤東詩詞碑林、毛澤東紀念園等人文景觀,以及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方山洞」滴水洞、黑石寨等自然景觀。
2、韶山毛主席故居
毛澤東故居位於湘潭市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沖上屋場。故居坐南朝北,土木結構,成「凹」字形,佔地面積566.39平方米,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有房屋18間,東邊13間小青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4間茅草房系毛姓公產,居中堂屋(瓦屋)共用。上屋場前有一小坪,坪前有兩口並連的水塘,小塘植滿蓮藕,大塘水面較寬。屋後倚青山,松竹茂盛;屋東有菜地、稻田、魚池和曬谷坪;屋西北不遠處是毛澤東少年時代就讀的私塾舊址(南岸)。
3、湘潭彭德懷紀念館
彭德懷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湘潭烏石鎮彭德懷故居對面的200米的卧虎山上,依山而建,與彭德懷故居遙相呼應,佔地面積8公頃;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了館名;彭德懷紀念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彭德懷故居為依託建立起來的全國唯一一座完整、系統地介紹彭德懷同志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隸屬於湘潭縣委。
4、韶山滴水洞
介紹滴水洞位於毛澤東銅像以西約四公里處的狹谷中。洞中碧峰翠嶺,茂林修竹,山花野草,舞蝶鳴禽,自然景觀清雅絕倫。《毛氏族譜》贊之曰:「一鉤流水一拳山,虎踞龍盤在此間;靈秀聚鍾人莫識,石橋如鎖幾重關。
㈢ 從湘潭縣易俗河自駕游到紫鵲界的路線
1沿G320行駛1.2公里,朝萍鄉/醴陵/白關方向,稍向右轉 2. 繼續沿G320行駛95.4公里,直行進內入環島 3. 沿環島行駛100米,在容第2個出口直行進入G320 4. 沿G320行駛44.9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島 5. 沿環島行全程 約185.4公里/3小時16分鍾 全程 約185...1917
㈣ 湘潭十大最好玩的景點 湘潭好玩的景點有哪些 湘潭有
湘潭名勝古跡不少,但大多失修或後來重建,除韶山外感覺其他景點比較零散。
韶山是湘潭市最出名的景點,毛澤東同志就是出身在這里。相傳舜帝南巡到此,見風景優美,遂奏韶樂,引鳳來儀,百鳥和鳴,又傳「韶氏三女得道於此,有鳳鳥銜天書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現屬湘潭市。湖南省設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環抱,峰巒聳峙,氣勢磅礴,翠竹蒼松,田園俊秀,山川相趣。韶峰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庫融藍天,映青山,碧波盪漾;慈悅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觀,點綴靈秀山川。
如今的韶山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參觀,主要景點有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銅像廣場、毛氏宗祠、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峰,在這里還可以欣賞到韶樂,品嘗到毛主席最愛的毛氏紅燒肉。
彭德懷故居:座落在湖南湘潭西南部風景峻秀的烏石峰下。故居始建於1925年,座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粉牆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風味的普通農舍。
齊白石故居:位於湘潭縣白石鋪鄉杏子塢。清末建築,佔地200平方米為一棟兩橫各三間土牆茅舍,後人有所改建。為湘潭縣文物保護單位。
齊白石紀念館:位於湘潭市白馬湖風景區。
窯灣:於湘潭市十八中附近,是湘潭最大的老城區和棚戶區,從長沙到達湘潭後可在湘潭火車站乘坐18 路公共汽車前往. 窯灣過去有一點點有個類似長沙桔子洲頭的地方,就是楊梅洲.楊梅洲基本上是個燒烤場,河對面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前面不遠有個湘江鐵橋.而楊梅洲的附近有個在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女俠秋瑾的故居,由於保護不到位,已經比較破舊,不能不說是種遺憾. 楊梅洲最好看的風景應該是6-7月份的洪水,號稱年年都被水淹的說.另外還有望衡亭,觀聖殿等等古跡。
望衡亭:位於湘潭市市區石嘴堖。
水府廟小游園:位於資邵兩水交匯口東南側。小游園是以水府廟戲樓為主體,沿資水河岸向東延伸而新建的一座小園林,佔地2000平方米,建成於1982年。游園小巧玲瓏,景色宜人,又地處鬧市,交通便利,特別適合老年人活動。
雨湖公園:位於湘潭市中心,因地勢低窪,積雨成湖而得名。歷來就為湘潭風景名勝地,自古就有"垂柳碧孤塔,夕陽紅半橋"的名句傳誦至今。南岸有鳳竹庵、陶公祠、斗姥閣、萬壽宮等古跡。
唐興橋:位於上十八總與正十九總相匯處,系清初邑人肖俊義捐修,因鄰近唐興寺得名。漫步橋頭,只見湘江碧透,舟牆林立,楊梅綠洲、江心浮現,石嘴迎風,雄偉屹立。
湘潭關聖殿:位於市十一總正街,坐北朝南。
魯班殿:位於湘潭市自治街。
湘潭文廟:位於湘潭市城正街。
海會寺:位於湘潭市大湖街側,始建於元末明初,建築面積4760平方米,盛時長駐僧眾百餘人。
昭山古寺:又稱「昭陽寺」,始建於唐初,明清兩代稍有修復,是湖南境內第二大古寺。
㈤ 湘潭附近有什麼好玩的(適合年輕人的)
韶山是湘潭市最出名的景點,毛澤東同志就是出身在這里。位於湘鄉、寧鄉、湘潭交界處、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長沙市120公里,人口10萬。相傳舜帝南巡到此,見風景優美,遂奏韶樂,引鳳來儀,百鳥和鳴,又傳「韶氏三女得道於此,有鳳鳥銜天書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現屬湘潭市。湖南省設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環抱,峰巒聳峙,氣勢磅礴,翠竹蒼松,田園俊秀,山川相趣。韶峰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庫融藍天,映青山,碧波盪漾;慈悅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觀,點綴靈秀山川。
如今的韶山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參觀,主要景點有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銅像廣場、毛氏宗祠、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峰,在這里還可以欣賞到韶樂,品嘗到毛主席最愛的毛氏紅燒肉。
魯班殿位於湘潭市自治街。清乾隆初年由境內泥木匠所建,作為公所。民國元年(1912)年燒毀,3年後重建。殿為全木結構,上下兩層,廟堂寬闊。門樓正面為八字牆,門額上方為泥塑浮雕《湘潭全城實貌圖》。
圖景由3部分組成。右圖長4米、寬0.6米,為文昌閣至小東門景;中圖長5.2米,寬2.6米,為縣城至窯灣的各街、巷、碼頭;,為楊梅洲全景,背景為黃龍山、仙峰嶺等;近景為湘江,飛舟,街市中房屋林立,雨湖垂柳搖曳,作品細膩逼真。是湘潭泥塑藝術珍品。民另年間曾在此開辦泥木工人的子弟學校。民國25年(1936)維修時,正殿門額懸「天下無敵」木匾。「文化大革命」中毀損嚴重。現已修復並公布為湘潭市文物保護單位。
齊白石紀念館位於湘潭市白馬湖風景區。為紀念傑出的人民藝術家、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1983年中宣部、文化部批准湘潭修建齊白石紀念館,歷時10年,於1993年竣工落成,同年五月二十三日舉行開館慶典。館址用地10000平方米,主體建築2000平方米。館內收藏齊白石國畫作品和早期雕花作品數十件並收藏了近、當代名家書畫作品數百件。紀念館經常舉辦國內外書畫名家作品展。紀念館周圍風景秀麗,為湘潭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館的建築,宛如江南民居,精巧、典雅,透出一種別樣的平和與親切,成為湘潭市一個新的旅遊觀光點。紀念館大門額上黑石鎦金大字「齊白石紀念館」熠熠生輝。進入館內,你不僅可欣賞到白石老人精妙絕倫的30餘幅繪畫原作及早年木雕、竹雕、石雕作品,也能欣賞到齊氏後人及弟子對老人藝術的繼承與發揚。各個展廳婉轉相連,寬敞明亮,又如在江南農居漫步,與白石老人繪畫藝術的那種稚朴、天真的農家氣息相映成趣。更具匠心的是,在紀念館中間精心設計了小橋流水,棚架漏蔭,使得整個紀念館在清澈的流水中透出一種流動的靈氣。1997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又決定將白馬湖畔的人民路學校更名為白石學校,以增濃紀念白石老人的情意。
湘鄉孔廟,又稱文廟,是湘鄉最古老的宏偉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廟址原在漣水之東仙林岡(今東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後修復、重建、擴建達七次之多。清雍正十一年(1733),各地奉旨查修天下文廟,邑人黃宜中、蕭衍等因見廟居郭外,臨坍岸,便集銀五千兩,申議移建於黃甲嶺。這就是今天見到的坐落於湘鄉一中校園內的孔廟。孔廟舊時的最後一次修復是清同治三年(1864),系湖南道台許隆阿為首組織。兩百多年後的1994年,經湘鄉一中奔走呼號,多方募捐,籌集資金百餘萬元再度重修,使孔廟這一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重現出金碧輝煌、庄嚴肅穆的絢麗異彩。
孔廟主體建築大成殿系典型的明清古建築結構,重檐斗拱,紅牆碧瓦,酷似天安門城樓。大成殿內,過去曾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之牌位,如今牌位不存,取而代之的是神態畢肖的孔子塑像。大成殿後面是崇聖殿,因其珍藏過許多儒家經典等珍貴古籍,故又稱「尊經閣」。今已改造成豪華典雅的小型會議室。兩殿前兩側的四間廂房,已被學校充分利用,建成了校史陳列室和教育教學成果展覽室。由大成殿走下台階,穿過庭院,便是大成門。門前懸掛著一塊紅底黑字金邊的橫匾,上書「大成門」三個大字。由大成門往外走,便是雄穩的麻石牌坊——欞星門。欞星門由六根直立方型石柱和15根橫方石樑結構而成,相互對稱。每根直立石柱的頂端都蹲著一小石獅,虎虎有生氣。其雕工不能說精細,但不粗疏,形態不能說偉岸,但不萎縮,遵循中庸之道。昔日欞星門前,還有狀元橋。狀元橋是一座兩邊用石欄桿圍護的石拱橋,橫跨在荷花池上。荷花池前面左右都由紅粉青磚圍牆護著,內有一塊半圓形的空坪。左右圍牆都有門,平日關閉,只有在舉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打開。左門外左側牆上嵌刻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字樣的石碑。相傳只有高中的狀元才有資格登上狀元橋,穿過欞星門,腳踩大成殿前坪之下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游龍出海」圖案上的昂首龍頭,直奔大成殿。如今,狀元橋沒有了,荷花池也被填平建成了有著400米跑道的標准運動場。這古老的傳說也就成了膾炙人口的歷史軼聞。
數千年來,孔子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文廟就是文明的象徵。歷代封建帝王對孔子無不頂禮膜拜,代代加封。湘鄉文廟正廳的大成殿就曾建有「先師孔子贊」和「四大賢贊」兩座御碑,還懸有多種御賜扁額,計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頒「萬世師表」匾;雍正元年(1723)頒「先民未有」匾;乾隆元年(1736)頒「與天地參」匾;嘉慶四年(1799)頒「聖集大成」匾;道光元年(1736)頒「聖協時中」匾;咸豐元年(1851)頒「德齊幬載」匾;同治二年(1863)頒「聖神天縱」匾。真乃「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啊。
現在,湘鄉孔廟因其獨特的建築、精巧的雕刻和悠久的歷史而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褒忠山在距湘鄉市城西約35km陶月山區境內。一山拔地而起,直插蒼穹,雲繚霧繞,朦朧迷離,這就是古稱「湘中第一山」的褒忠山。褒忠山海拔八百多米,曾名「貞女山」,相傳有邱氏二女終身不字,於此山修道成仙。宋末,鄉民劉叔榮起兵抗元,踞山不屈。最後,兵盡糧斷,墜崖犧牲。後人為紀念他,褒獎忠義,遂改名為褒忠山。
褒忠山景觀有白雲關、報恩寺遺址、仙女廟舊址、捨身岩、一尖峰、二尖峰等。其中以白雲關最為壯觀。沿登山小道而上,道旁一巨石上鐫刻著「白雲關」三個大字,此所謂白雲出入之關口。每當白雲「出關」,則關下雲霧迷漫,而山頭晴朗碧透;若白雲「入關」,則山頭雲遮霧蓋,而關下清明如鏡,為褒忠山一奇觀。「捨身岩」如刀削斧砍,巋然聳立,傳說為劉叔榮退守至此,誓不投降,跳岩捨身之處。
褒忠山峰巒重修,修竹搖曳,林木蔭蔽,山花香馨,百鳥囀鳴;山谷間,清泉飛瀑,流溪潺潺,如歌似曲。令人陶醉。有水杉、黑殼楠,潤楠、紅桐等許多珍貴樹種,是一處難得的天然植物園,現已辟為褒忠山林場。
石魚山在湘鄉市城西十里的湖山鄉境內,又名石魚屏,曾譽稱「石魚彭鬣」,為湘鄉八景之一。
一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卓越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這樣記載過:「漣水東入湘鄉,歷經石魚山,山高數十丈,廣十里,山下多元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鑿開一層,輒有魚形,鱗鰭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
石魚山的「魚」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來這里游覽、尋覓。六朝名人張正就曾游覽此山,見石作賦曰:「魚躍湘鄉之水」,並鐫石立碑。唐朝時,文學家段成式也曾來過這里,在《酉陽雜俎》中,記述了他在石魚山的見聞。
石魚給人以奇特神秘之感,它就是一種石。據考證,在幾百萬年以前,湘鄉的湖山及至蘇坡鄉一帶是一個偌大的湖泊,湖泊里生長著魚和其他浮游生物。後來,由於地殼的劇烈運動,這些生物一批一批被埋在泥沙下面,長期受著壓力和地心熱力的作用,泥沙形成為岩石,魚經過炭化也就凝膠在岩石層中,成為化石了。
石魚,可以說是一種反映地質演變的藝術珍品。它不僅能給人以古樸純真的享受,而且能給人以知識的啟迪。1958年修建湘黔鐵路時,路基穿過石魚山,曾發現大量的石魚。現在,雖然此山已奠於鐵路之下,但鐵路兩旁仍有魚石披露,倘若開發,動輒有「魚」。
滴水洞是主席別墅,位於韶山沖西邊的角落裡,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風景中一個著名的景點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龍頭山等自然風光與滴水洞一號等建築組成。滴水洞長約2.8公里,洞內有小溪,曲曲彎彎,幽壑口朝東北而開。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夾雜著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種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長著。
窯灣位於湘潭市十八中附近,是湘潭最大的老城區和棚戶區,從長沙到達湘潭後可在湘潭火車站乘坐18 路公共汽車前往.
窯灣過去有一點點有個類似長沙桔子洲頭的地方,就是楊梅洲.楊梅洲基本上是個燒烤場,河對面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前面不遠有個湘江鐵橋.而楊梅洲的附近有個在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女俠秋瑾的故居,由於保護不到位,已經比較破舊,不能不說是種遺憾. 楊梅洲最好看的風景應該是6-7月份的洪水,號稱年年都被水淹的說,現在去可能還好,但是也還是可以看到比較猛的江水.另外還有望衡亭,觀聖殿等等古跡。
㈥ 湘潭出發至湖南省周邊2日游有哪些地方
可以去貴州的鎮遠古城,當天晚上出發,從株洲坐火車,晚上9點多的火車,第二天早上6點多到了,然後就可以去舞陽河遊船,大概2小時,然後再回鎮遠古城,在那裡休閑一下,下午在河邊找個咖啡屋,可以發呆一下午,鎮遠是個很安靜的小鎮,特別的舒適,屬於慢節奏的生活。第二天可以包車去雞公山看日出,然後從雞公山走下去,就可以進入鐵溪風景區,可以一路坐過去,看到那個龍潭,雖然很小,但是水是藍色的,一路上可以看看風景,這樣就避免了從景區門口進入走重復的路,一般的人都是在橋那邊坐車去鐵溪景區,然後從山下進入,看完那個潭後原路返回,我給你介紹的就避免了重復走。在那邊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去西江苗寨,第二天下午就可以去西江苗寨,很漂亮的一個地方,離鎮遠不遠,可以在寨子里住一晚,晚上爬到最高的地方看下去,特別的漂亮。然後第三天就可以火車回來了。 去那邊還比較的不錯,鎮遠古城還算可以。
另外就是去廣西的桂林,這里不做介紹。 還有潿洲島也不錯。 江西的婺源很美,但是還是要等看油菜花的時候去,個人覺得油菜花真的沒意思。俺是農村來的。 明月山泡溫泉不錯。 另外一個就是去重慶看美女,哈哈哈。 機票比較的便宜,折扣票一般也就300多。便宜的時候才200多。 武漢也很近,但是那是看櫻花的時節去。
㈦ 易俗河至株洲神龍谷自駕游攻略
4小時1分鍾272.4公里6個紅綠燈
打車約651元途經: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
易俗河
從易俗河到海棠南路,行版駛權40米
左轉,進入海棠南路,行駛350米
請直行,進入海棠中路,行駛1.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海棠中路到雲龍東路,行駛250米
請直行,進入雲龍東路,行駛370米
左轉,進入荷花中路,行駛440米
右轉,進入鴻雁路,行駛480米
左轉,進入楊柳中路,行駛350米
右轉,進入天易大道,行駛5.8公里
請直行,進入天易公路,行駛3.8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天易公路到京港澳高速,行駛87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京港澳高速,行駛82.1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湘江大橋,行駛780米
靠右前方行駛,進入南嶽高速,行駛13.3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泉南高速,行駛51.6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武深高速,行駛52.5公里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炎睦高速,行駛21.6公里
靠右前方行駛,從炎睦高速到S321,行駛1.1公里
左轉,進入S321,行駛680米
靠左前方行駛,進入沔渡路,行駛920米
右轉,進入X067,行駛29.9公里
左轉,從X067到湖南神農谷,行駛4.1公里
湖南神農谷
㈧ 湘潭適合郊遊的地方。
韶山是湘潭市最出名的景點,毛澤東同志就是出身在這里。位於湘鄉、寧鄉、湘潭交界處、距湘潭市40公里,距長沙市120公里,人口10萬。相傳舜帝南巡到此,見風景優美,遂奏韶樂,引鳳來儀,百鳥和鳴,又傳「韶氏三女得道於此,有鳳鳥銜天書到,女皆仙去。」韶山故此得名。現屬湘潭市。湖南省設韶山管理局。 韶山,群山環抱,峰巒聳峙,氣勢磅礴,翠竹蒼松,田園俊秀,山川相趣。韶峰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色彩神奇;青年水庫融藍天,映青山,碧波盪漾;慈悅庵的六朝松,神秘的「西方山洞」——滴水洞、虎歇坪、滴水洞八景屏等著名景觀,點綴靈秀山川。 如今的韶山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參觀,主要景點有毛澤東同志故居、毛澤東銅像廣場、毛氏宗祠、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峰,在這里還可以欣賞到韶樂,品嘗到毛主席最愛的毛氏紅燒肉。 魯班殿位於湘潭市自治街。清乾隆初年由境內泥木匠所建,作為公所。民國元年(1912)年燒毀,3年後重建。殿為全木結構,上下兩層,廟堂寬闊。門樓正面為八字牆,門額上方為泥塑浮雕《湘潭全城實貌圖》。 圖景由3部分組成。右圖長4米、寬0.6米,為文昌閣至小東門景;中圖長5.2米,寬2.6米,為縣城至窯灣的各街、巷、碼頭;,為楊梅洲全景,背景為黃龍山、仙峰嶺等;近景為湘江,飛舟,街市中房屋林立,雨湖垂柳搖曳,作品細膩逼真。是湘潭泥塑藝術珍品。民另年間曾在此開辦泥木工人的子弟學校。民國25年(1936)維修時,正殿門額懸「天下無敵」木匾。「文化大革命」中毀損嚴重。現已修復並公布為湘潭市文物保護單位。 齊白石紀念館位於湘潭市白馬湖風景區。為紀念傑出的人民藝術家、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1983年中宣部、文化部批准湘潭修建齊白石紀念館,歷時10年,於1993年竣工落成,同年五月二十三日舉行開館慶典。館址用地10000平方米,主體建築2000平方米。館內收藏齊白石國畫作品和早期雕花作品數十件並收藏了近、當代名家書畫作品數百件。紀念館經常舉辦國內外書畫名家作品展。紀念館周圍風景秀麗,為湘潭市的文物保護單位。 紀念館的建築,宛如江南民居,精巧、典雅,透出一種別樣的平和與親切,成為湘潭市一個新的旅遊觀光點。紀念館大門額上黑石鎦金大字「齊白石紀念館」熠熠生輝。進入館內,你不僅可欣賞到白石老人精妙絕倫的30餘幅繪畫原作及早年木雕、竹雕、石雕作品,也能欣賞到齊氏後人及弟子對老人藝術的繼承與發揚。各個展廳婉轉相連,寬敞明亮,又如在江南農居漫步,與白石老人繪畫藝術的那種稚朴、天真的農家氣息相映成趣。更具匠心的是,在紀念館中間精心設計了小橋流水,棚架漏蔭,使得整個紀念館在清澈的流水中透出一種流動的靈氣。1997年,湘潭市人民政府又決定將白馬湖畔的人民路學校更名為白石學校,以增濃紀念白石老人的情意。 湘鄉孔廟,又稱文廟,是湘鄉最古老的宏偉建築之一,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廟址原在漣水之東仙林岡(今東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後修復、重建、擴建達七次之多。清雍正十一年(1733),各地奉旨查修天下文廟,邑人黃宜中、蕭衍等因見廟居郭外,臨坍岸,便集銀五千兩,申議移建於黃甲嶺。這就是今天見到的坐落於湘鄉一中校園內的孔廟。孔廟舊時的最後一次修復是清同治三年(1864),系湖南道台許隆阿為首組織。兩百多年後的1994年,經湘鄉一中奔走呼號,多方募捐,籌集資金百餘萬元再度重修,使孔廟這一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重現出金碧輝煌、庄嚴肅穆的絢麗異彩。 孔廟主體建築大成殿系典型的明清古建築結構,重檐斗拱,紅牆碧瓦,酷似天安門城樓。大成殿內,過去曾供奉著「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之牌位,如今牌位不存,取而代之的是神態畢肖的孔子塑像。大成殿後面是崇聖殿,因其珍藏過許多儒家經典等珍貴古籍,故又稱「尊經閣」。今已改造成豪華典雅的小型會議室。兩殿前兩側的四間廂房,已被學校充分利用,建成了校史陳列室和教育教學成果展覽室。由大成殿走下台階,穿過庭院,便是大成門。門前懸掛著一塊紅底黑字金邊的橫匾,上書「大成門」三個大字。由大成門往外走,便是雄穩的麻石牌坊——欞星門。欞星門由六根直立方型石柱和15根橫方石樑結構而成,相互對稱。每根直立石柱的頂端都蹲著一小石獅,虎虎有生氣。其雕工不能說精細,但不粗疏,形態不能說偉岸,但不萎縮,遵循中庸之道。昔日欞星門前,還有狀元橋。狀元橋是一座兩邊用石欄桿圍護的石拱橋,橫跨在荷花池上。荷花池前面左右都由紅粉青磚圍牆護著,內有一塊半圓形的空坪。左右圍牆都有門,平日關閉,只有在舉行重大祭祀活動時才打開。左門外左側牆上嵌刻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字樣的石碑。相傳只有高中的狀元才有資格登上狀元橋,穿過欞星門,腳踩大成殿前坪之下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游龍出海」圖案上的昂首龍頭,直奔大成殿。如今,狀元橋沒有了,荷花池也被填平建成了有著400米跑道的標准運動場。這古老的傳說也就成了膾炙人口的歷史軼聞。 數千年來,孔子一直被奉為中國文化的傳播者,文廟就是文明的象徵。歷代封建帝王對孔子無不頂禮膜拜,代代加封。湘鄉文廟正廳的大成殿就曾建有「先師孔子贊」和「四大賢贊」兩座御碑,還懸有多種御賜扁額,計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頒「萬世師表」匾;雍正元年(1723)頒「先民未有」匾;乾隆元年(1736)頒「與天地參」匾;嘉慶四年(1799)頒「聖集大成」匾;道光元年(1736)頒「聖協時中」匾;咸豐元年(1851)頒「德齊幬載」匾;同治二年(1863)頒「聖神天縱」匾。真乃「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啊。 現在,湘鄉孔廟因其獨特的建築、精巧的雕刻和悠久的歷史而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褒忠山在距湘鄉市城西約35km陶月山區境內。一山拔地而起,直插蒼穹,雲繚霧繞,朦朧迷離,這就是古稱「湘中第一山」的褒忠山。褒忠山海拔八百多米,曾名「貞女山」,相傳有邱氏二女終身不字,於此山修道成仙。宋末,鄉民劉叔榮起兵抗元,踞山不屈。最後,兵盡糧斷,墜崖犧牲。後人為紀念他,褒獎忠義,遂改名為褒忠山。 褒忠山景觀有白雲關、報恩寺遺址、仙女廟舊址、捨身岩、一尖峰、二尖峰等。其中以白雲關最為壯觀。沿登山小道而上,道旁一巨石上鐫刻著「白雲關」三個大字,此所謂白雲出入之關口。每當白雲「出關」,則關下雲霧迷漫,而山頭晴朗碧透;若白雲「入關」,則山頭雲遮霧蓋,而關下清明如鏡,為褒忠山一奇觀。「捨身岩」如刀削斧砍,巋然聳立,傳說為劉叔榮退守至此,誓不投降,跳岩捨身之處。 褒忠山峰巒重修,修竹搖曳,林木蔭蔽,山花香馨,百鳥囀鳴;山谷間,清泉飛瀑,流溪潺潺,如歌似曲。令人陶醉。有水杉、黑殼楠,潤楠、紅桐等許多珍貴樹種,是一處難得的天然植物園,現已辟為褒忠山林場。 石魚山在湘鄉市城西十里的湖山鄉境內,又名石魚屏,曾譽稱「石魚彭鬣」,為湘鄉八景之一。 一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卓越的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這樣記載過:「漣水東入湘鄉,歷經石魚山,山高數十丈,廣十里,山下多元石,色黑而理若雲母,鑿開一層,輒有魚形,鱗鰭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 石魚山的「魚」千百年來一直吸引著人們來這里游覽、尋覓。六朝名人張正就曾游覽此山,見石作賦曰:「魚躍湘鄉之水」,並鐫石立碑。唐朝時,文學家段成式也曾來過這里,在《酉陽雜俎》中,記述了他在石魚山的見聞。 石魚給人以奇特神秘之感,它就是一種石。據考證,在幾百萬年以前,湘鄉的湖山及至蘇坡鄉一帶是一個偌大的湖泊,湖泊里生長著魚和其他浮游生物。後來,由於地殼的劇烈運動,這些生物一批一批被埋在泥沙下面,長期受著壓力和地心熱力的作用,泥沙形成為岩石,魚經過炭化也就凝膠在岩石層中,成為化石了。 石魚,可以說是一種反映地質演變的藝術珍品。它不僅能給人以古樸純真的享受,而且能給人以知識的啟迪。1958年修建湘黔鐵路時,路基穿過石魚山,曾發現大量的石魚。現在,雖然此山已奠於鐵路之下,但鐵路兩旁仍有魚石披露,倘若開發,動輒有「魚」。 滴水洞是主席別墅,位於韶山沖西邊的角落裡,與主席故居相距3公里。滴水洞天,是韶山風景中一個著名的景點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龍頭山等自然風光與滴水洞一號等建築組成。滴水洞長約2.8公里,洞內有小溪,曲曲彎彎,幽壑口朝東北而開。小溪沿岸林木繁茂,挺拔的松林中夾雜著茂密的楠竹,而上百種野花漫山遍野地生長著。 窯灣位於湘潭市十八中附近,是湘潭最大的老城區和棚戶區,從長沙到達湘潭後可在湘潭火車站乘坐18 路公共汽車前往. 窯灣過去有一點點有個類似長沙桔子洲頭的地方,就是楊梅洲.楊梅洲基本上是個燒烤場,河對面也是比較有特色的,前面不遠有個湘江鐵橋.而楊梅洲的附近有個在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女俠秋瑾的故居,由於保護不到位,已經比較破舊,不能不說是種遺憾. 楊梅洲最好看的風景應該是6-7月份的洪水,號稱年年都被水淹的說,現在去可能還好,但是也還是可以看到比較猛的江水.另外還有望衡亭,觀聖殿等等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