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周邊游
㈠ 大同周圍的旅遊景點
1、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第一批級旅遊景區。 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 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最早的是曇曜五窟,現在可以開放的只有45個,重點參觀的是前20個。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2、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懸掛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是國內僅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8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 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遠望懸空寺,像浮雕嵌在峭壁間,近看,大有凌空欲飛之勢。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 巧——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 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築構造也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桅構有抬梁結構、平頂結構、斗拱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總體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我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我國傳統建築的格局。 懸空寺內現存的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風格,體例具有早時期的特點,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2010年12月,在《時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與「全球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築」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門」、希臘米特奧拉修道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國際知名建築同列榜中,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3、恆山
恆山,人稱「北嶽」,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恆山作為道教活動場所由來已久。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在恆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 景區以雙峰並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其中最受遊人歡迎的有恆山腳下的懸空寺和天峰嶺南坡半山腰上的北嶽廟。 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懸空寺的六座主殿閣之間都用木製樓梯相連,由於懸空寺整體建築物是由非常高超的木匠技巧完成的,如發生地震,卯榫雖會劇烈移動但是會保證整體建築物的完整性,其建築強度是非常高的。
4、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著名第四紀火山群。已知有30餘座,主要分布於大同盆地東部,可以劃分為東、西、南、北4個區。東區在許堡、神泉寺一帶。 西區指爪園與西坪北地區。南區是桑乾河以南。北區系大同市以北的山。根據火山外部形態特徵,可分為4類:一是穹窿狀的,由玄武岩組成,沒有火山口,如孤山和峨毛疙瘩等。二是殼狀的,由玄武岩組成,如肖家窯頭火山和大辛庄火山等。三是半圓形的,系火山噴發物沿山前裂隙噴出,依山坡流動而成。四是馬蹄狀的,由玄武岩流、火山碎屑互層組成,火山形成後,流水切穿火山口,形如馬蹄狀,如東坪山,金山等。上述除馬蹄形火山已被沖溝切穿外,其餘的僅在錐體四周有窄淺的溝俗,說明火山地貌還處於侵蝕初期。由火山噴發物與上覆下伏地層接觸關系判斷,大同火山群是在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堆積之初多次活動的產物,最早活動的是北區、東區,南區次之,西區最新。
5、大同鼓樓
聳立於大同市區內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它不僅裝點了大同市的容顏,而且烘托出了這座歷史名城的古老風貌。 鼓樓創建於明代,清代順治、乾隆年間兩次修整。外觀呈方形,面闊、共三層且均為進深三間,底層磚石砌成,中為十字穿心門洞,行人可縱橫通行。這座三檐樓閣的下兩層是木結構建築,上層置大鼓面,舊時晨鍾暮鼓聲震古城及近郊四鄉。時間始建於明代,清代曾多次修繕,是明消樓閣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大同鼓樓始建於明,清代重修。1978年全面加固修繕,並彩繪一新。1966年4月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㈡ 求:大同及周邊自助游(當地人或去過的)
學生證是能用的。市區景點;1。上華嚴寺20元。2。下華嚴寺20元。善化寺20元。九龍壁20元。還有鼓樓,。雁塔。 大同城牆。都是不免費的。。。以上都是全價。,
市區外的 雲岡 懸空寺 應縣木塔 門票都是60元。。。
恆山。因為好幾年不去了。門票多少也不知道。估計進山費 30元。山上的寺廟 通票是 35元 還有纜車 好象上40 下30 (纜車不半價)
大同最近城市大修。到處是修路。比較亂。呵呵
建議 你來大同 有3天就夠了。
具體安排;第1次。坐3-2 3-1 公交車去雲崗 有一個上午就可以轉完。順便在回市區的時候,。公交車路過 一個叫 觀音堂的地方 。那有三龍壁,你可以去看看。當然也可以不去。,因為三龍壁就在馬路邊。
下午回市區 上華嚴寺2。下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還有鼓樓,。雁塔。 大同城牆。都可以轉完的。,因為都在市區 每個地方都離的很近。買張地圖。邊走邊看就可以了。
第2天坐 去渾源的大巴 先去渾源。到了那裡打車 最多10塊錢 你就可以去懸空寺,。,。。建議恆山別去了。沒什麼轉的 山又不險。。本人感覺不是很好。。
下午你們在去應縣了。看木塔了 木塔就在縣城裡。。。看完了 在坐大巴車 回大同。
大同去渾源 車票20 渾源去 應縣 就是十來塊錢吧 應縣回大同 15元。。
不好意思 時間到了。我的回單位了。具體有什麼問的 QQ聯系吧 68332640
㈢ 渾源一日游去哪裡好玩
北嶽恆山
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面積 359.62平方公里,由天峰嶺、翠屏山、千佛嶺、天賜溝、神溪、落子窪、龍盆峪、大川嶺、上樺嶺、凌雲口、五峰山、西河口、湯頭、永安、龍山等15個各具特色的子景區組成。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麻庄漢墓群
在渾源縣西二十里,漢崞縣治此。有漢墓群(共墓冢十四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歸潛堂
在渾源縣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東,金代劉祁隱居於此。
千佛嶺
千佛嶺頂上有一塊天然磐石,上面建有一座7米多高的仿木小磚塔,刻著「千佛寶塔」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塔為四層實心樓閣式,塔座高兩米,平面呈六角形,塔身四周雕刻著精美的花紋圖案。塔下岩石南面有3個石洞,名曰「千佛洞」。洞的正面和東西兩側分別雕刻著近兩米高的大石佛,洞的四周還雕刻著數以千計的小石佛。
懸空寺
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於1400年前北魏後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懸空寺原來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傳統宗教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來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之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選《時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穩定建築。
懸空寺是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
㈣ 渾源是哪的,有什麼旅遊勝地拜託各位大神
渾源始置於西漢,定名於唐,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故名渾源縣。現轄6鎮12鄉。2000年總人口32.6萬。渾源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邊緣,地處桑乾河支流渾河中上游。東接廣靈,西毗應縣,東南部以恆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面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2縣相連。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轄6鎮12鄉358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4萬,縣城人口12萬人。 渾源縣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豐富獨特,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全縣耕地91萬畝,糧食產量正常年景在1.4億公斤左右。主要品種有:穀子、黍子、蠶豆、莞豆、莜麥、大豆、小麥、玉米、高粱、土豆等。蔬菜產量2億公斤,土豆澱粉產量可達1.5億公斤。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豐富、且高蛋白、高磷、高鈣、低脂肪的黃芪羊,年飼養量30萬只。 全縣黃芪面積33萬畝,是中國黃芪之鄉,世界頂級黃芪—正北芪的產地,李時珍《本草綱目》列其為「本經上品」「補葯之長」。宜林面積103萬畝,主要品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樺樹、楊柳樹、經濟林等。 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有煤、膨潤土、沸石、花崗岩、鐵、鉬、銅、金、高嶺土等20多個礦種。煤炭儲量17億噸。屬山西八大煤田之一。膨潤土儲量1億噸,是全國大型優質鈣基膨潤土礦藏之一;沸石儲量4億噸,為山西唯一產地;花崗岩儲量1.93億立方米,尤其是黑色花崗岩為世界石材精品;大白泉優質天然礦泉水,含偏硅酸18.9mg/l,日出水量2000噸。 域內旅遊資源 [編輯本段] 遐邇聞名的北嶽恆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景區面積 359.62平方公里,由天峰嶺、翠屏山、千佛嶺、天賜溝、神溪、落子窪、龍盆峪、大川嶺、上樺嶺、凌雲口、五峰山、西河口、湯頭、城關、龍山等15個各具特色的景區組成。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北嶽恆山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壯美,山水如畫,氣候涼爽,民俗獨特,自然、人文景觀兼勝。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美譽。林海松濤,古廟奇閣、道佛仙蹤、怪石幽洞構成了著名的恆山美景。凌空摩崖建築懸空寺,建於北魏時期,距今1400多年,是國內現存唯一建於懸崖上的木構建築,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結構奇特,巧奪天工。 2006年以來,按照旅遊立縣的總體戰略要求,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和宣傳力度,著力打造北方旅遊名縣。投資300萬元,編制完成了《恆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圓覺寺、永安寺歷史街區廣場規劃》等,為搞好深度開發指明了方向;投資1350萬元,完成了懸空寺三期整治工程、栗毓美墓整體修繕工程,進一步提升了景區品位。與此同時,按照「佔領重點城市拓市場,發布巨型廣告塑形象,參加大型展會創品牌」的思路,加大旅遊推介促銷力度,去年以來參加了上海世界旅遊資源博覽會、北京國際旅遊博覽會等10多次大型宣傳促銷活動,並與中央電視台、英國BBC等合作,拍攝了展示恆山、懸空寺風貌和歷史文物的電視專題片。在2007年12月舉行的博鰲旅遊國際論壇上,北嶽恆山被推選為首批「國家旅遊名片」之一。去年,恆山景區共接待遊客6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達到3000萬元,同比增長20%;拉動社會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31.4%。 青銅器遺址、麻庄漢墓群、古長城、古城堡、古峰火台、古磁窯遺址、革命烈士紀念塔等文物勝跡。境內湯頭溫泉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氡泉,出面水溫72℃,譽為北方第一泉,東漢時期被發現利用,北魏時期建皇家行宮,經測定,含有38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保健、醫療價值。 麻庄:在渾源縣西二十里,漢崞縣治此。有漢墓群(共墓冢十四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磁窯口關:在渾源縣南十七里恆山左側。路通靈邱,明洪武四年(1371)築堡設巡檢司,又名磁峽口。自從唐代起,這里就盛產磁器,故名。近處多古窯址。 歸潛堂:在渾源縣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東,元代劉祁隱居於此。劉祁,渾源人,字景叔,劉從益之子,金時為太學生,入元復試為進士。所著《歸潛志》即寫於此,是書多為修篡《金史》採用。 龍山:在渾源縣西南,亦名封龍山。《魏書·太宗紀》:泰常二年,「司馬順之久常山,遂聚黨於封龍山」,即此。金未,元好問、李治、張德輝嘗游此山,時號龍山三老。 溫泉:在渾源縣東南百里湯頭村,出地水溫約攝氏六十度,宜沐浴。早在北魏天賜年間即有官員到此沐浴治病,興光元年(454)文成帝「幸靈邱,至溫泉宮」,即此。《水經注》:滱水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現設有湯頭療養所。
㈤ 山西大同渾源恆山如果想細致游覽(需要登頂,需要去懸空寺),需要多久一天時間夠嗎
一天足夠,懸空寺的入口就在山腳下,汽車可直達,上下兩個小時足夠。恆山有大半天就逛下來了,如果太累還有索道!!!
㈥ 恆山兩日游,渾源有住的地方嗎,推薦一個好又安全的地點!
我就是渾源人,在渾源住賓館,有這樣幾家
1.恆吉利大酒店
2.紫城飯店
3.恆山飯店
4.恆山腳下有村民的農家樂
服務都不錯,價位也相對較合理,推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氛圍就好,
㈦ 渾源都有什麼名勝.旅遊景點特產小吃之類的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恆山所在的渾源縣
我知道有恆山、懸空寺 距離大同也不遠 有大巴去版 大同有雲岡石窟
再遠權點 有五台山 都是比較有名的景點
特產不太記得了。。。
小吃:渾源涼粉非常推薦 特別的好吃 有點果凍的感覺 不過不吃醋的人要注意
山西刀削麵 很香很勁道 鹵和我們東北吃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