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資源調查通知
1. 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調查問卷怎麼寫
首先現在版納的旅遊資源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景點分散,內容重復。
二、景點建設過於人為化和商業化,有的地方已經形成了以景點為中心的小村莊,主要居住景點中的服務員。
2. 特色資源的鄉村旅遊如何做旅遊規劃
發展鄉村旅遊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方向之一。通過鄉村旅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城市人群對鄉村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對綠色服務與綠色產品需求也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發展鄉村旅遊將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而擁有特色資源的村莊應如何抓住機遇,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將具有文化、生態、農業等特色資源有機結合在一起,建設美麗鄉村?如何在規劃中將旅遊與農業發展、農村建設相結合,如何打造文化與生態相結合的特色景觀?這一系列問題,將成為此類村莊規劃關注的重點。
品牌塑造。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建設思路,強調村莊品牌塑造,依託現有的景觀資源,圍繞品牌塑造、旅遊特色策劃、產業帶動、公共空間景觀規劃、特色節點設計、民俗節慶設計等方式。打造紅色文化特色品牌,同時展現民俗風情文化、體現鄉村生態文明。銘智旅遊策劃有豐富的鄉村旅遊策劃規劃經驗。在村莊景觀的設計、營造與風格,項目的選擇、命名和內容,標識的設計、色彩、選材等方面,都要突顯村莊的「品」。
產業帶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相結合 在原有農業基礎上積極發展特色新型農業,諸如瓊中山雞飼養、種桑養蠶、冬種特色瓜菜等。一方面可以提升村民經濟收入,另一方面這些特色農業也可作為旅遊產品,同時也可作為生態農業觀光節點,滿足旅客購物休閑需求,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環境的培育等多重要素的協調發展,使農業發展與旅遊開發相互促進。
3. 關於生態旅遊資源調查分析報告的問卷調查應從哪幾個方面去調查啊
您可以參考一下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wenkejiaoti/30887/200604/15155786/
http://all.zcom.com/mag2/nongyekexue/zonghelei/28196/200703/11503346/
和龍市生態旅遊資源類型劃分及其特徵
http://all.zcom.com/mag2/shehuikexue/wenkejiaoti/31104/200703/15538276/
雲南生態旅遊的現狀評析
4. 求某地區的旅遊資源調查報告
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費現象的出現越來越嚴重。近日,我就春節浪費現象的問題進行了一次調查,並提出相應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 浪費問題的提出
我國雖自稱地大物博,但實際可用資源不多。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約13%;種植田地面積逐年減少;國家每年用電量快接近於每年的發電量;我國是世界13個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並已有90%以上的城市水污染嚴重,80%流經城市的水域已被污染,78%的城市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准,70%的人飲用不合標準的水,水資源貧乏的形勢異常嚴峻。浪費更使這些問題雪上加霜。
二. 浪費現象狀況調查
春節,許多浪費現象隨之暴露。如水資源被濫用;大量剩餘年夜飯被倒掉;過量置辦年貨,用不完便扔掉;舊物品全換新;整夜開燈直到次日;春節一過,如燈籠之類的飾品全扔了;過年時擺設的花草一過完年便全扔了……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時有發生。
由於浪費現象的狀況不同,浪費程度也有不同,現列表如下:
浪費類型
主要浪費對象
程度
浪費情況
水
家庭
輕
水龍頭不關
電
家庭
輕
整夜通明
食物
飲食業及家庭
重
吃剩很多,全倒掉
花草
家庭以及店鋪
中
過完春節便全扔掉
其它
家庭
中
舊的全扔掉,換成新的
三. 浪費問題的分析
所謂浪費,一般是指人們的各種活動超出了本應該所花費或使用的限度。
還記得以前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比較緩慢時,浪費現象很少出現,人們都很節約,垃圾也只會是一些廢品。可現在呢?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條件也好了,非但不再節約,反倒開始浪費起來。富裕起來的人們開始大肆開銷,浪費現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據調查,浪費的主要根本原因是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導致人們的節約意識淺薄下來。
春節的主要浪費現象可分為兩大類:飲食業浪費和生活浪費。
春節期間,有許多家庭都會選擇在外面吃飯,餐廳、飯店、酒店等餐飲行業在此時便會顧客滿盈。過年飯菜總會安排得過分豐盛,特別是年夜飯,而吃剩的飯菜,酒店也不敢馬虎——幾乎全都被倒掉。可見,飲食業的食物浪費不可忽視。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生活用品又成為了浪費問題的一個重要浪費源。春節這幾天內,人們每天都製作大量的垃圾,這些垃圾主要包括飯菜、未用完的年貨等,另外,水、電的用量也大大超出平時標准。
四. 浪費問題的治理出路何在
近年來,全國都採取各種方法來治理浪費問題,但收效甚微。要想改變當今現狀,治理方法有如下幾方面:
1.進行節約意識宣傳教育
有效地治理浪費問題,首先要加強宣傳,使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改變傳統認識;樹立資源貧乏的緊迫感。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自覺提高節約意識,才能杜絕浪費現象。
2.大家共同治理
浪費問題的治理,除了上級要加強宣傳外,還需聯合人們的力量。只有大家同心協力,才能根除浪費問題。
資源不多,浪費就等於雪上加霜。治理浪費刻不容緩!
評語:作者針對新年的浪費現象,根據自己的了解,列出表格,作出了仔細的分析,列舉了令人觸目驚心的數目,用事實說話,並提出了有力的建議,讀來層次分明,井然有序,著實讓我們感到:治理浪費,刻不容緩!
5. 請你到實地進行調查,常見的鄉村旅遊項目有哪些
總的來說,鄉村旅遊項目的種類很多,像鄉村農業觀光旅遊、鄉村農業生態旅遊、鄉版村休閑旅遊、鄉村權度假旅遊等項目都是很不錯的。以下是前瞻產業研究院歸納的幾種主流的鄉村旅遊項目。
(1)觀光農園。觀光花園:以觀花賞花、園藝習作為主題的觀光農園。主要利用一些大型花卉生產基地,為遊客提供觀光、賞花、買花、園藝習作、插花技藝學校等旅遊活動場所。
(2)觀光牧場。觀光牧場開發有兩個方向:飼養普通家禽、家畜,如牛、馬、羊等,開發參與功能,讓遊客全方位、多層次參與。
(3)觀光漁村。觀光漁村主要以參與為主。如規劃地周圍有大面積的水面和傳統漁業,則應恢復傳統漁業生產風貌,甚至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使其具有旅遊吸引力。
(4)農業公園:按照公園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思想,將農田區劃為服務區、景觀區、農業生產區、農產品消費區、旅遊休閑娛樂區等部分,形成一個公園式的農業庄園。
6. 鄉村旅遊 參考文獻
[1] 高曾偉, 高暉. 鄉村旅遊資源的特點、分類及開發利用[J]. 金陵職業大學學報, 2002,(03)
[2] 張玉改, 蘭貴秋. 開發鄉村旅遊資源芻議[J]. 商業時代, 2003,(24)
[3] 高曾偉, 王志民. 論鄉村旅遊資源[J]. 鎮江高專學報, 2001,(01)
[4] 金學良, 陳常優. 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摘錄)[J]. 人文地理, 1992,(03)
[5] 曾天雄, 馬昌群. 論鄉村旅遊資源的開發[J]. 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5)
[6] 彭明勇. 鄉村旅遊資源的模糊評價法[J]. 職業時空, 2007,(03)
[7] 舒象連. 我國鄉村旅遊資源及其開發散論[J]. 旅遊研究與實踐, 1997,(02)
[8] 王靜, 方旭紅. 基於村民自治的鄉村旅遊經營模式研究[J]. 今日科苑, 2008,(01)
[9] 於洪賢, 宋紅娟. 三江自然保護區鄉村旅遊資源評價[J]. 東北林業大學學報, 2007,(03)
[10] 劉慶友. 鄉村旅遊資源綜合評價模型與應用研究[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4)
7. 關於鄉村旅遊的調查問卷
女 20-30歲 在讀本科
A DE B B bB D C B E
發展自己的特色,並注意環境衛生
8. 如何構建農家生態旅遊資源
生態環境是農家生態旅遊資源的主體,在旅遊資源的構建中,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前提。因此,對農家生態旅遊資源構建的重要方面是對農業生態環境的構建,在此前提下,再對資源的其他成分進行構建。
(1)田園景觀。田園旅遊資源是生態農業旅遊資源的特色之一。農田和土地都屬於景觀,屬於一種只有在鄉村才具有的景觀。在生態農業旅遊發展的今天,在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的同時,要考慮如何使農田更加符合旅遊對景觀的要求,使得農田不僅具有高的生產力,而且具有景觀價值。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對農田景觀進行建設:
①農田規格和布局。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對農田面積大小和形狀進行規劃,產生具有大景觀和層次感,滿足平面廣度和層次豐富的要求,形成合理的空間變化。
②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方式。不同的種植方式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景觀效應。比如,點(單株種植)、線(行狀種植)、面(片狀種植)等,具有很強的表現力,甚至可以種植(構造)出不同圖案,產生豐富的景觀效果。在作物品種選擇方面,可以結合生產需要,選擇在不同季節開花結果的作物,使得四季有花景,月月有新色。田園風光中的森林、草地、溪流等更是景色中的重要成分,它烘托著田園,體現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生產活動。生產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和技術的結合,具有學習和了解的價值。從旅遊的角度出發,傳統生產方式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對於現代人,特別是對於來自城鎮的居民,它不僅可以演示我國農業生產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講述農業生產的進步。
(3)農產品。農產品不僅是重要的生活資料,通過有目的的生產,農產品也可以成為重要的旅遊資源。針對已成為時尚的「生態產品」、「綠色產品」,在構建生態農業旅遊資源時,應該充分利用傳統生產方式、傳統作物和畜禽品種,用「土」法生產出傳統的農產品,這種「土」產品將會是很有吸引力和有價值的旅遊資源。
(4)生活居住環境。農村的居住環境與城市居住環境截然不同。鄉村的幽靜、自然與城市的喧嘩和污染形成強烈反差。現代城市面臨的環境問題,是生態農業旅遊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農村的居住環境有三個尺度范圍:①自然環境。大尺度范圍的環境,人們常說的生態環境就是這種大尺度的生態環境,鄉村在環境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要充分利用和發展,使之成為旅遊資源。②居住區「四旁」。這是指鄉村住宅旁邊的環境。在鄉村的民居四旁傳統上都進行綠化,有著較好的環境。③住宅和室內環境。鄉民居都保留著傳統的建築風格,這些傳統建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歷史,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
(5)鄉土文化。鄉土文化在我國的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是文學、戲曲、各種文藝形式創作的重要源泉。地方戲、民歌、詩歌、故事、飲食、服裝、民風民俗和歷史遺跡等各式各樣的鄉土文化是鄉村旅遊資源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