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農家賓館裝修
❶ 政府如何推動民宿鄉村旅遊項目
鄉村民宿是利用農村住房為遊客提供以住宿服務為主,並綜合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內容的一種農家樂休閑旅遊新業態,是鄉村旅遊的重要業態。
近年來,省、市、區先後對發展鄉村旅遊作出了一系列部署,並把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經濟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鄉村民宿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我區作為寧波市最大的中心城區,北山南水,城鄉兼具,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依託自身比較優勢,搶抓機遇,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經濟,不僅對加快我區中
西部農村地區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區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休閑江北的具體舉措。因此,我區應該大力發展鄉村民宿經
濟。我們根據近期的實地調研走訪,就此提些建議和意見,供參考。
一、現狀與問題
目前,我區鄉村民宿尚處於起步階段,零星分布在洪塘街道的鞍山村、慈城鎮的毛嶴、五星、三勤村等地,稱得上民宿的經營實體不足10家。如毛嶴村現有民宿2家,23間標房,收費標准約為100元/天,每家年收入為30萬元。但多數處於半停業狀態,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據調研,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缺乏規劃引導,項目配套不完善。我區尚未就鄉村民宿發展出台相關規劃,沒有對民宿以及民宿相關旅遊配套產品、設施等進行統籌謀劃,民宿經
濟處於自我發展狀態。發展民宿一般需要有兩日以上的旅遊行程作為配套,我區民宿發展可配套的旅遊資源則較為零散,對遊客的吸引力不大。如鞍山村,主要向游
客推介的主打項目是北山游步道登山游、保國寺古代建築游兩個旅遊產品,這兩個旅遊項目均可以在一天內完成,不足以使遊客產生「住下來」的慾望,留不住遊客
使民宿產業發展受限。當前,全區實際正常運營的民宿沒有幾家,還沒形成具有相當規模和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聚發展區域。與德清、象山等地相比,我區鄉村民宿
發展明顯滯後。
(二)缺乏專業化運作,主題特色不突出。我區民宿經營者主要是當地農民,經營理念較狹窄,管理服務人員的職業化程度較低,民宿主題不突出、特色
不明顯。如,在房屋裝修上照搬城市賓館裝修,缺乏鄉土氣息;在經營特色上,與象山的漁家樂、德清的洋家樂相比,缺乏自身吸引遊客的亮點。其次,民宿的市場
定位模糊,沒有針對青年白領、退休職工等不同的消費者而進行市場細分。
(三)發展環境有待優化,要素制約嚴重。一是受現有政策的制約。由於我區民宿是由農民自行建造,沒有正規的施工單位,無法提供竣工驗收報告,按照有關規定是不能取得消防安全許可證;同時1995年前建造沒有房產證的農房,或有房產證但無環評報告的民宿都無法取得工商營業執照,開業後無法向消費者提供正規發票,意向開辦民宿的經營業者對此顧慮較大。二是缺乏民宿經營用房。由於現行政策規定農村住房高度「一般不得超過2層,最高不得超過8米」,導致大部分農村住房面積限制在200平
方米左右,使民宿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受到限制。從毛嶴村的調研情況看,除了農戶因工作等原因遷到城鎮後空置的房屋可用於開展民宿經營外,既要滿足農戶自
身居住,又要有空餘房屋用於民宿經營的農村住房幾乎沒有。三是缺乏資金。現在民宿經營主要是個體投資為主,自我發展,財力上不足以完善娛樂、購物、交通、
衛生等旅遊基礎設施,使得區域規模效應不明顯。毛嶴村有兩家經營狀況較好的民宿經營者,各投入了200多萬元用於農房改建、翻修,已無更多財力用於完善交通、衛生、村莊環境等公共配套,另一方面也缺乏建設主體資格。
二、外地先進做法
(一)象山農家客棧發展經驗
象山縣依託旅遊景區、農漁產業、山海資源、民俗文化和鄉村環境,充分利用農家院落,積極發展「民食、民宿、民游」農家樂項目,先後出台了《象山縣農家樂休閑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實施細則》和《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家客棧」建設的實施意見》,實現農民家門口創業就業、增收致富,推進農家樂休閑旅遊業轉型升級。2013年全縣農家客棧共接待遊客34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72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5%和91%。
一是完善組織體系。縣級層面成立農家樂休閑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各鎮鄉、街道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設立工作站;農家客棧有關村建立服務站;發揮縣農家樂行業協會作用,引導農(漁)家樂各經營業主依法經營、提升服務。
二是加大扶持政策。象山縣對農戶改建、稅收、信用貸款均明確了扶持政策。如,縣對農戶改建每間標准房補助2000元,單張床鋪的補助1500元,鎮鄉、街道按1:0.5以上比例給予配套。對農家客棧經營農戶10戶以上、床位在200張以上,且建立村級服務組織、設有遊客接待中心和其他必要的旅遊配套設施的村,縣財政給予8萬元的補助。對列入縣農家客棧計劃建設村,驗收後3年內其繳納稅收當年地方財政所得部分全額獎勵給村集體,用於日常管理和村莊環境整治。開展農家客棧經營戶信用等級評定,積極開展小額貸款服務,並給予利率優惠。
三是規范經營管理。縣公安、消防、衛生、環保、工商等部門簡化審批手續,強化對農家客棧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素質培訓,推進農家客棧規范化發展。因地制宜制訂農家客棧消防、治安安全和衛生、環保標准,促進農家客棧標准化建設。
(二)德清農(洋)家樂開發經驗
近年來,德清縣依託莫干山、下渚湖的自然稟賦,積極發展鄉村休閑旅遊。目前全縣共有農家樂200多家,其中以「洋家樂」為代表的精品民宿近50多家。2013年全縣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270.2萬人次,營業收入達2.07億元。
一是形成合力。縣政府成立農家樂休閑旅遊領導小組,制定《關於促進農家樂發展的若干意見》,安排專項資金補助農家樂休閑旅遊業發展。成立縣農(洋)家協會和西部涉外休閑度假項目服務小組,會同建設、國土等職能部門,針對精品項目予以特事特辦,合理營造良性發展氛圍。
二是做精項目。選擇環莫干山和下渚湖區塊實施精品示範工程,聘請專業設計師上門服務,完成一批精品特色農(洋)家樂改造;利用優越的生態環境和
投資政策,吸引文化人士前來投資,興辦具有文化內涵的精品「洋家樂」,提升區域品位,如裸心谷、法國山居等,其中裸心谷年營業額達1億元。
三是實現多元發展。在發展農戶單體經營同時,積極引入青年旅社、文化公司、國際友人、創意人士等多元投資經營者,打造單體農戶、國際度假村、廢舊老宅改造、戶外俱樂部、大型農庄、文化創意會所型等不同特色的鄉村休閑旅遊產品。
四是加強產業融合。通過規劃引導,將特色種養殖業、本地飲食文化特色與農家樂聯動發展,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三、對策建議
根據調研情況,結合借鑒外地鄉村民宿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做法,我們對加快發展我區鄉村民宿經濟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強規劃布局,試點先行。建議區政府研究制定民宿發展的布局規劃,對現有民宿發展摸底排查,並根據自然景觀、村莊條件等,出台相應的民宿
發展規劃線路圖,明確重點發展區域,與新農村建設、拆遷和保留村規劃等有機結合,充分考慮產業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等內容,形成目標明
確、布局合理、定位科學、特色鮮明的民宿發展規劃。規劃編制時要注意江北農村地處城市近郊的區位,准確定位。建議對毛嶴、三勤、鞍山等具有資源優勢和建設
基礎的村先行試點,可通過村統一經營、村民自主經營或引入工商企業主體等多種模式進行開發,突出民俗活動、農業體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不同主題,打造
適合不同消費者群體、多層次、多元化的鄉村民宿產業體系。
(二)加大政策扶持,突破制約。建議區政府出台相關政策,扶持鄉村民宿經濟的發展:一是在民宿建房用地保障和容積率控制方面,建議拓寬民宿建設
用地渠道,放寬容積率指標控制,簡化審批程序,保障民宿發展用地需求,對於用於民宿發展的臨時建築在政策上予以適當突破。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借鑒象山的經
驗,對民宿經營戶按床位給予一定的補助;對有一定規模民宿經營戶數的村建設旅遊配套設施或遊客接待中心等,給予適當的補助;對於資源稟賦較好、市場前景廣
闊的精品項目予以重點補助。三是在環保、工商、消防等准入許可和經營許可的審批事項上要有所突破。建議有關部門學習借鑒外地的經驗和做法,堅持先發展後規
范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制訂准入門檻和審批辦法,設置相關達標要求的政策,對符合達標要求的民宿發放證件,以保證其正常經營。
(三)加強指導和服務,確保有序發展。一是建議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指導和服務,幫助試點村加強對市場的調研和分析,根據試點村的特點和優勢,按
照市場細分原則來確定目標客戶群體,准確定位。指導有關試點村制訂專業化、商業化的發展項目,提升民宿產業整體品質。二是積極發揮政府的招商引資平台作
用,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旅遊公司的合作、對接,利用旅遊企業的財力、智力以及營銷策劃經驗,進行專業的招引和開發。三是借鑒外地的經驗,建立行業協會,強化
設計,組織開展民宿業主和服務人員的經營理念、營銷策劃、管理服務技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服務質量和經營檔次。四是相關部
門要加強對民宿發展的服務質量、消防、衛生等的監管,確保有序發展,實現誠信經營,提升知名度,打造民宿經濟的品牌。
(四)理順機制,強化合力,完善配套。一是建議借鑒德清、象山等民宿產業相對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由區政府牽頭,成
立由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鄉村民宿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建立重大事項議事協調例會制度,定期協商解決鄉村民宿在發展中遇到的辦證難、資金籌措渠道單一、經營管
理缺乏專業化運作、配套不完善等難題。二是建議區農村工作和旅遊管理部門應該把發展鄉村民宿作為農民增收和旅遊經濟的重要工作來抓,與所屬民宿村的街道、
鎮形成工作合力,齊抓共管,推進民宿經濟的發展。三是完善配套服務設施,要加大對民宿發展區域的旅遊交通、便民設施、生活設施等建設資金的投入,完善配套
服務設施,同時對民宿村生活污水處理、道路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的整理要加大力度,也要增加村自行車健身道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四是加快推進鄉村民宿發展區
域周邊的旅遊項目的建設,增加可游性,使鄉村民宿和旅遊項目形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局面。同時對現有的旅遊資源進行科學的整合管理,在民俗活動、農業體
驗、休閑娛樂、健身養老等方面進行培育或支持,將特色種養殖業、本地飲食文化特色與農家樂聯動發展,帶動特色農產品銷售,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
❷ 農家樂,民宿,鄉村旅遊的區別與聯系
民宿業和農家樂的區別:1、農家樂、民宿都是休閑度假旅遊中的不同業態發展階段版;2、農家樂發展相對比權較緩慢,各方面實力及能給用戶提供的需求還較單一;3、民宿需求點明確,經營及管理等模式都遠遠超過農家樂,為用戶提供的不僅僅是需求而是更高端的服務。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鄉村旅遊的概念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發生在鄉村地區,二是以鄉村性作為旅遊吸引物,名宿和農家樂都是鄉村旅遊的一種形式。
❸ 政府如何推動民宿鄉村旅遊項目
可以結合當地的區域品牌,或者區域特產打造區域特色.通過鄉村旅遊、區域特產來引流,為民宿帶來客源,在鄉村旅遊和區域特產的結合下,為當地留下「遊客」,遊客可以在當地購買特產,在家也能購買,實現了一次良性的循環。民宿可以同產品供應廠家合作,如床上用品,裝飾品等,作為一個共享的場景,在獲得主營業務收入的同時,還能獲得額外收入。
❹ 做鄉村旅遊民宿,老房改造還是蓋新房更好
一、了解住房是否可以進行翻新
老房子裝修也是有條件的哦,需要了解自己的住房內部結構,監工會從整體到細節都查看一遍,包括門窗、有無破損、地板牆壁有無開裂或漏水現象,再有就是排水系統等是否正常,如果一切基礎的功能都完好,那麼就可以著手翻新。
二、在翻新時徹底解決老房子存在的隱患問題
既然我們決定花錢對老房子重新進行裝修,那麼老房子之前存在的各種隱患與問題就要趁這個機會一次性解決掉,多注重一些基礎的工程,將家裡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徹底解決掉。
三、學會廢物利用
在老房子裝修的過程中,一定有許多東西可以再一次改造使用,只要你有一雙巧手,將舊物通過合理的改造或者改裝,就可以使得我們整個家居個性又時尚了,不但能夠改出復古的味道,還可以節約出一筆軟裝費用。
四、在裝修的過程中向節能靠近
近幾年國家一直在提倡節能環保這一事項,我們在老房子裝修的過程中就可以向國家政策靠攏,在購買一些節能材料時有可能會享受到一定的優惠,同時也為以後的節能生活做准備。
五、在翻新時大膽革新
既然決定將老房子翻新,那就不要小家子氣的只是表面上的翻新,在風格上也要大膽嘗試,不管是顏色搭配,還是傢具選擇,都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元素大膽合理的投入到家裝當中來。這樣老房子裝修才真正的具有意義。
❺ 在農村租地,建設集裝箱別墅,搞農家樂或者鄉村旅遊,鄉村度假什麼的,誰覺得點子好
集裝箱別墅或者農家樂等是不錯的主意,現在國內也有很多例子。相對來說集裝箱別墅價格比較合理,而且移動和拆遷很方便。同時建築非常有特色,容易吸引眼球。下面是國內一些集裝箱別墅或者度假村的例子,可以借鑒。
多利農庄集裝箱建築
資料來源:http://www.fareastcontainers.com
❻ 按經營模式開發的農家生態旅遊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1)農旅結合模式。這一類鄉村旅遊經營模式以當地農戶為主體,自籌小額資金投資,自主經營,遊客主要在節假日短期逗留,或進行氣候型休閑旅遊。它屬於農戶家庭小而全的農業兼業型經濟,經營戶之間未形成明確分工和產業化發展的內在關聯,因而其旅遊產品的設施較為簡陋,衛生條件無人監管,難以達到高品位的文化旅遊檔次。從模式的框架設計上看。小農經濟的局限性限制其向規模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此模式主要適用於農村經濟不發達、鄉村旅遊資源優勢不明顯的城郊和農村地區(圖4-3)。
(2)CCTV模式(詳見後述)。
(3)以鄉村旅遊業為龍頭的「旅-農-工-貿」聯動發展模式。該模式主要是圍繞鄉村旅遊這個龍頭開展各項經濟建設。一是發展第三產業,解決旅遊者的「食、住、行、游、購、娛」六大問題。興建旅遊設施、商業設施、文化娛樂設施。二是發展第一產業,興建農副產品基地、農業觀光基地,帶動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三是發展第二產業,開發各種旅遊食品、飲料、紀念品等。對當地土特產進行深加工、精加工,力求上規模、上檔次。四是發揮旅遊的牽線搭橋作用,讓旅遊市場帶動信息、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市場,促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的引進,加速本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此模式主要適用於經濟基礎好、鄉村旅遊發展較成熟的農村地區。
(4)景區帶動模式。是以重點旅遊景區為核心,把旅遊景區的部分服務功能分離出來,吸引和指導旅遊景區周邊鄉村的農民參與旅遊接待和服務,從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一是通過開發建設旅遊景區,帶動景區周邊鄉村的旅遊住宿、餐飲、購物及配套服務,拉動農副產品、土特產品的銷售,促進鄉村旅遊及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減少了旅遊景區建設資金投入的壓力,迅速擴大和提升旅遊景區的接待服務功能,形成具有特色的旅遊配套設施和服務:三是帶動旅遊景區周邊農民就業和收入增加,促進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形成旅遊景區和社區經濟社會的互動發展。
(5)政府+公司+旅行社+農民旅遊協會模式。該模式是政府負責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公司負責商業運作;農民旅遊協會負責組織各類活動及服務,並協調公司與農民的利益;旅行社負責開拓市場,組織客源。貴州平壩縣天龍鎮屯堡村寨游就是這樣一種模式。
(6)產業依託型模式。該模式是以經濟基礎較好的鄉村為依託,立足當地規模化的農業產業優勢,以旅遊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政府引導、企業為主、村民參與進行旅遊項目開發,積極發展鄉村旅遊產品,促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如雲南紅河州蒙自縣依託十幾畝石榴、桃、李等果園,積極開發和發展果園旅遊,不僅促進了水果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而且帶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該模式的特點:一是依託和發揮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產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遊,具有投資少、見效快的突出特點;二是既滿足了旅遊者觀光、休閑和鄉村體驗的多樣化旅遊需求。又促進了當地農副產品的生產、加工和就地銷售,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三是引導農民開展旅遊接待服務,既創造了新的就業崗位,又增加了農民收入,提高了農民的服務意識和綜合素質;四是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旅遊環境和氛圍,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
(7)旅館型農家生態旅遊。旅館型農家生態游是指以景區景點、區位優勢為依託,以提供吃、住、游服務為主要經營手段和以價廉為主要經營策略的經營實體。
賓館型農家生態游是在景區景點優勢明顯但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旅遊接待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滿足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旅遊消費的需求,拉近了城市與農村的距離。賓館型農家生態游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依託性。旅遊景區景點一般遠離大、中城市,尤其是山區景點,風光優美,景色迷人。但由於交通、吃、住等條件跟不上旅遊發展的需求,於是一些具有一定經營頭腦的農戶便將自家庭院及寬敞住房加以裝修改造,開始接待遊客。顯然,這類農家生態游景點依託性很強。
二是價廉性。由於農家生態游大部分是由農民利用閑置的房屋和生產資料開展經營活動,部分農產品又是自家種植,相對而言具有「投資小、風險低」等優點,加上管理部門管理滯後,所以旅遊收費便宜,經營者成本較低。可見,其主要「賣點」就是「價廉」。
三是靈活性。旅館型農家生態游在經營過程中一般比較靈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價格比較靈活,彈性較大;二是經營方式比較靈活,即可以根據客流量的大小,遊客愛好,或偏重於餐飲,或偏重於住宿。在管理並不規范的情況下,這種經營的「靈活性」往往是導致惡性競爭的主要原因。
(8)餐飲型農家生態旅遊。餐飲型農家生態游是指以解決遊客就餐難為發展契機,以滿足遊客價廉、味美、舒適、隨意的消費需求為經營策略,以原汁原味的農家菜為主要經營特色的經營實體。可以這樣認為:餐飲型農家生態游是城市「社會飯店」伴隨城市居民的流動向農村延伸和拓展,也是農村特色菜在適應城市居民時尚消費習慣的過程中對城市餐飲業的沖擊和改造。目前,全國各地大、中城市的城鄉結合部均有不少屬於這一類型的農家生態游。相對而言,這種類型的農家樂具有交通便利、鄉土氣息濃厚、菜價低廉等特點(圖4-4)。
❼ 農家樂房間風格
商機總是應時代而生,看到的人很多,能抓住的人卻寥寥無幾,在這個旅遊業快速發展的今天,農家院式的旅遊方式已經開始被大多數人開始接受並愛上了這種鄉村旅遊的方式。當然也有人看出了其中的利益所在,農家院的出現使得更多人有了發展的前景。
但是農家院要怎麼裝修才讓消費者有愛上的沖動,有桃園風光的感受?並且設計上要怎樣才能好看,又省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談談農家樂的裝修和設計上怎樣才能「多快好省」。
農家院的設立肯定是要圍繞遊客的「吃、住、玩、樂」來展開,並且要有一種貼近自然的感覺,體現出鄉村的田園風格,使人內心充滿寧靜和舒適,出發對自然與朴實的嚮往。
建築風格的話要與周圍環境一致,比較推薦很多木質的傢具,顯得朴實優雅,加一些手工製作的工藝品,既不會太貴,還比較有新意,來點原始的農家農具吧!碾磨盤?爬犁?隨便啦,簡單的娛樂裝點而已,看上去更具有農家的風范。
門前後的設計的話可以小路,用鵝卵石鋪墊,或者山上的石頭,不要太崎嶇,小小的凹凸,略顯情調,還能按摩足底呢,旁邊種點花花草草,不需要太特色,些許籬笆,有個藤架,藤架下設有桌椅,客人可以在這里暢享美食,也可在這里把酒言歡。也可以種點四季蔬菜在院子里,鬱郁蔥蔥的同時也給遊客展現了一個綠色的環境和綠色的蔬菜來源。
室內的話光線要充足,盡量做到簡潔、大方(當然這樣也比較省錢)的審美,牆上掛點交通工具時刻表,顯得非常溫馨。客房的設計的話要考慮到保暖、散熱、顏色的搭配、牆壁裝飾等,可以適當的搭配出一些人文情調,淡雅,每個房間可以設計不一樣,顏色的選取也可以是多重風格,比如粉紅的歡快、藍色的浪漫、灰色的典雅、綠色的活潑等,不會花太多的金子,卻可以獲得很多不一樣的效果。
❽ 鄉村旅遊中農家樂如何升級為精品民宿
近兩年,民宿,精品客棧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及推崇。成為旅行目的地的民宿越來越多,大家對民宿的熱愛也悠然升起。那鄉村旅遊中農家樂如何升級為精品民宿?可以這樣做!
小編說:以上內容編輯整理自築夢鄉村,作者方芳,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❾ 農家樂選擇什麼樣的裝修
農家樂是新興的旅遊休閑形式,是農民向城市現代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放鬆、愉悅精神的休閑旅遊方式。既然是提供給城市現代人的一種旅遊方式,你就要讓城市裡的現代人感受到不一樣的感覺,視覺沖擊是很重要的,所以裝修風格越簡單讓人有種回到過去,或者感覺50-60年代的那種居家風格最好。很多農家樂採取的都是60年代毛主席那個年代的裝修,讓人感覺真的是好像回到了過去,或者說找到了童年的記憶。
都市人吃慣了山珍海味,到鄉村旅遊多為尋求綠色自然。因此農家餐館並不是越高檔越好、菜的品質並不是越貴越好。「農家樂」的菜餚應以民間菜和農家菜為主,一定要突出自己民間、農家的特色,並且要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新。「農家樂」的菜餚要立足農村,就地取材,盡量採用農家特有的、城裡難以見到的烹飪原料。除了農村特有的土雞、土鴨、老臘肉、黃臘丁以及各種時令鮮蔬外,還應廣泛採用各種當地土特產。 「農家樂」的主食也應該充分體現出農家的特色。例如,「農家樂」的米飯就不應該是純粹的大米飯,而應該做成諸如「玉米粒燜飯」(俗稱「金裹銀」) 、「臘肉豌豆燜飯」、「紅苕(或南瓜) 燜飯」、「豇豆(或蘿卜絲)燜飯」等等。其實,這些飯既有農家特色,又好吃,而且成本不高。「農家樂」的小吃和面點也不能搞得和城裡一樣,而是應當突出農家特色,搞一些諸如涼粉、涼面、鍋攤(薄煎餅)、發糕、葉兒粑、蒿蒿饃饃、粽子、土豆餅、紅苕餅、玉米餅、窩頭以及煮玉米、煮紅苕、煮土豆之類的小吃和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