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開放城市旅遊局
⑴ 過境免簽的對外免簽
我國只有上海等少數城市對部分國家旅客機場間相互提供48小時過境免簽。絕大部分城市,外籍人士過境停留時間僅限24小時,且限於機場等口岸,不利於過境旅客進行旅遊、消費等活動。
公安部負責人曾表示,修訂後的出入境管理法擴大了過境免簽適用范圍,將外國人24小時過境免簽從機場擴大至海、陸、空口岸,經國務院批准,特定地區過境免簽時間可超過24小時。以促進國際航空樞紐港建設和郵輪經濟的發展,吸引更多外籍人士來華旅遊、商務。 江浙滬過境免簽時間翻倍至6天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傑 實習記者 左靖遠)昨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江浙滬過境免簽時間將從現有72小時翻倍,調整為144小時。
澳媒:中國過境免簽增至6天 中澳兩國往來更易
據澳洲新快網1月6日報道,為增加入境游,上海、南京和杭州過境免簽時間將從72小時增至144小時,即6天,這大大減少了外國旅客申請中國簽證的手續。
過境免簽,是指外籍人士經轉該過境國前往第三國時,不必申請過境國簽證即可過境,還可在過境國短暫停留。
北京2013年將予45國遊客72小時過境免簽
2012年12月5日,北京市旅遊委員會宣布,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將從2013年1月1日起,對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45個國家和地區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旅客,在北京口岸實施72個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據統計,2011年首都國際機場7895萬名客流中,中轉比例為7%,比國際平均水平少18個百分點。
北京市旅遊委副主任王粵預計,免簽政策實施後,2015年首都機場國際中轉客流將達128萬人次,其中入境人數將達64萬人次。「寬松的簽證政策是世界各國和主要旅遊城市刺激入境游市場的通用法則。入境人數的提升,不僅可以增加入境遊客的城市消費,而且將緩解就業壓力,每年將新增大量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王粵說。
境外遊客給北京帶來的旅遊收益是每人約1000美元,國內遊客在京的旅遊消費為2000元人民幣,外國遊客是國人旅遊消費水平的3倍。因此,實行過境免簽,將使北京的過境遊客數量和收入成倍增長。王粵表示,新政實施後,市旅遊委將建立和完善過境免簽旅客的機場服務流程和旅遊服務機制,進一步豐富境外遊客的特色旅遊產品。
1月1日,旅客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72小時過境免簽」專用通道入境。自2013年1月1日起,英國、美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45個國家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外國人途經北京時,可以不持有中國簽證在北京停留72小時,期間可在北京遊玩、住宿、就餐等。北京「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僅限於首都國際機場口岸,享受過境免簽政策的旅客必須從首都國際機場入境和出境。
廣東廣州2013年8月1日起也將予45國遊客72小時過境免簽
從8月1日起,廣州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後,中國第三個實施對45個國家旅客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
四川成都2013年9月1日起將予45國遊客72小時過境免簽
從9月1日起四川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中國第4個對45國家旅客實施72小時免簽政策的城市
重慶2013年10月17日對45國遊客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
2013年10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准了重慶對45個國家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外國人實行72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免簽期間可在重慶直轄市行政區域內活動。
重慶是繼北京、上海、廣州等之後獲批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第5個城市。
遼寧沈陽、大連同時獲批將予45國遊客72小時過境免簽
北京、上海作為首批開放城市在2013年1月1日起就開始實行。為了加快城市旅遊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相關部門就曾到經過廣州、上海等開放過境免簽的城市考察,為沈陽、大連開放72小時過境免簽做前期調研。
經申報,目前國務院已獲准沈陽、大連作為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這也是東北地區首批獲准過境免簽的城市。相關的准備工作正在進行,涉及到的部門包括公安、邊檢、海關、外貿、外經貿、商務、旅遊等,預計2014年的一二月份將正式實行。
陝西西安獲准對51個國家公民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從1日起對包括歐洲申根簽證協議國家在內的51個國家公民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成為全國繼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大連、沈陽之後第8個,西北首家獲准實施這一政策的城市。
為方便過境免簽旅客,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推出了多項特色服務。機場在T2航站樓國際到達廳外設立了72小時過境免簽旅客服務中心,為旅客提供酒店預訂、汽車租賃、手機租賃、行李寄存、旅遊景點推介等一系列貼近72小時過境免簽旅客需求的服務產品。在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一年內,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為過境旅客提供「一站式」引導服務,協助旅客辦理過境免簽的申報和備案等手續。同時,72小時過境免簽旅客還可通過機場開通的臨潼、閻良長途客運專線,9條機場巴士專線以及乘坐計程車,實現與西安市和咸陽市的無縫對接。
據統計,2013年陝西全省共接待境內外遊客2.85億人次,經由機場口岸出入境旅客79.7萬人次。
在國際上,新加坡、迪拜、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均有不同時間限制的過境免簽政策,對於當地的經濟發展、旅遊、航空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都有相當可觀的促進作用。
廣西桂林72小時過境免簽將實施
日前,廣西桂林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籌備工作通過公安部驗收,計劃於7月28日起正式實施。屆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等51個國家的公民持有效證件過境桂林口岸前往第3國或地區,可免辦簽證在桂林行政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
今年3月份,國務院正式批准桂林口岸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使桂林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之後,全國第9個獲批該政策的城市,也是全國第1個獲批該政策的地級市。桂林市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從信息平台建設、機構配置、人員編制、專項工作經費上給予充分保障。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負責人表示,桂林各項籌備工作已通過公安部驗收組驗收,具備了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基本條件。
雲南昆明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獲批 對象含51國公民
昆明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獲得國務院批准,該政策現已通過雲南省公安廳的審核,進入最後落地階段,在通過國家公安部審核後將有望實施。
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指外籍人士依據過境國的相關規定和法律,從一國經過該過境國轉機至第三國時,不必申請過境國簽證即可過境,並可在過境國停留72小時。昆明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對象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在內的51個國家和地區的公民。
浙江杭州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
從10月20日開始,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等51個國家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外國人,可以在浙江杭州航空口岸享受72小時過境免簽。符合條件的外國人申請過境免簽後,可在浙江全省范圍內活動。杭州是繼北京、上海、廣州之後,國內第四個獲准實施該政策的城市。
杭州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後,來自這51個國家的旅客,只要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的聯程機票,就可以免辦中國簽證在特定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
杭州航空口岸已開通國際航線27條,2013年入境客流量285.4萬人次,其中外國旅客53.8萬人次,列全國航空口岸第四位。同時,杭州與其他長三角區域重要城市間形成3小時交通圈,接待國際旅客能力居國內城市前列。
黑龍江哈爾濱獲批對51國公民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中新社哈爾濱3月17日電 哈爾濱邊防檢查站17日正式對外發布消息,國務院已經批准哈爾濱機場口岸將對51個國家實行72小時內過境免辦簽證政策。這意味著哈爾濱成為繼沈陽、大連之後,中國東北地區第三個開通72小時過境免簽的城市。
過境免簽是指外籍人士從一國經轉某國前往第三國,不必申請過境國簽證即可過境,並可在短暫時間內停留。哈爾濱獲批對51國公民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後,來自51個國家的公民只要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的聯程機票,就可免辦中國簽證在哈爾濱市行政區域范圍內自由活動72小時。
福建廈門高崎機場口岸將實施「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
中新社廈門3月30日電 (陳臻 陳悅)記者30日從廈門相關部門獲悉,從2015年4月1日開始,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口岸將正式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該口岸成為福建省第一個開放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口岸。
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指在中國國務院批準的口岸,對部分國家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的人員實行過境免辦簽證政策。
屬於72小時過境免簽的國家有51個,其中包括歐洲申根協議國家、英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此外,要在高崎機場口岸申請72小時免簽還必須持有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並從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口岸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
早在去年12月,中國國務院就批准廈門高崎機場口岸實施這一政策。經過福建省和廈門相關部門的前期准備,今年3月16日,公安部正式批復同意廈門高崎機場口岸於4月1日開始實施。
據介紹,經審核符合過境免簽條件外國人,從入境日次日零時起,可在廈門市行政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超出時間和地域的仍需要申請辦理相應簽證。
此前,涵括廈門片區的福建自貿區方案獲批,且廈門近年來正在積極打造郵輪母港及國際金融中心,成為中國五大郵輪母港之一,廈門國際旅客數量增長迅速。
廈門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陳玉婷表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對廈門郵輪母港和金融中心打造有推動作用,對廈門旅遊經濟發展和廈門城市國際化建設步伐也有很大助力。
據悉,除廈門外,此前中國國內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城市的口岸對部分國家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外國人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完)
湖北武漢3月起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
新華網武漢2月1日電(記者羅鑫)記者從湖北機場集團獲悉,武漢日前已獲批72小時過境免簽城市,將於今年3月起正式實行。屆時,外國遊客在武漢中轉將不必申請中國簽證,落地後可獲得72小時的過境免簽時間。
據了解,武漢天河機場目前執行的是過境24小時免簽,且不允許出機場隔離區。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後,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部分國家持有第三國簽證和機票的外國人,經機場邊檢人員查驗護照和聯程機票後,僅需幾分鍾就可從邊檢通道進入武漢市境內,省去辦理簽證的麻煩。
「武漢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將不僅增加海外遊客接待量、帶動短程旅遊發展,而且擴大城市知名度、提升機場中轉功能。」武漢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說,「武漢旅遊管理部門、旅行社和景區已開始設計相關旅遊產品,為外國遊客提供吃、住、行等配套服務。」
湖北機場集團表示,目前武漢已開通國際及地區航線31條,未來機場集團將拿出更多優惠政策,鼓勵各大航空公司在武漢開通新的國際航線。除了武漢至澳大利亞航線外,武漢至芝加哥、武漢至迪拜航線也有望在年內實現直飛。
天津空港口岸72小時過境免簽將實施
自2015年6月8日起,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口岸將正式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辦簽證政策。屆時,來自全球51個國家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的外國人,可免辦簽證在天津停留72個小時。這成為本市打造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國際港口城市,推進天津自貿試驗區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按照以往的規定,部分國家外國人從天津入境必須在來華前到中國駐外使領館辦妥中國簽證。政策實施後,只要符合條件,此類外國人就可直接到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口岸申請臨時入境許可。此外,本來准備直接過境不出機場的外國人,就可以在72小時內進入津城購物旅遊,帶動本市經濟發展。
江蘇南京機場9月起正式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方面獲悉,下月起,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將正式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
記者了解到,9月1日起,南京機場口岸對美國、俄羅斯、法國等51個國家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機票的人員,實行過境免辦簽證政策。免簽期間活動范圍限於江蘇行政區域內。
據介紹,符合72小時過境免簽范圍的51個國家的公民,憑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前往國(地區)簽證和72小時內已確定日期及座位的聯程機票或者相關證明,過境南京空港口岸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免辦簽證在江蘇省行政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免簽停留日期不是從入境時間起算,而是從入境次日0時起開始計算,直至第三日的24時。例如:旅客2015年9月1日10時從南京機場入境,入境免簽是從2015年9月2日0時開始計算,到2015年9月4日24時前出境即可。
山東青島流亭國際機場口岸2015年11月16日起對51國遊客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公安部驗收,同意青島國際機場口岸從2015年11月16日開始,對持有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聯程機票的51個國家的公民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據山東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政委於娜介紹,青島國際機場口岸實行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是指51個國家的公民,持有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第三國簽證和72小時內已確定日期及座位的聯程機票或者相關證明,前往第三國或地區的,不需要申請中國簽證,就可以從青島國際機場入境,在山東省行政區域內活動停留72小時後從青島國際機場出境。
於娜表示,此次實施的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外國公民只能從青島國際機場口岸入境、出境,活動范圍限山東省行政區域內,停留時限從外籍旅客入境次日零時起開始計算。
湖南長沙航空口岸將實施 「72小時過境免簽」
湖南日報11月18日訊(記者 周帙恆)省政府日前下發了《關於落實「三互」加強口岸工作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今後,51個國家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的旅客,只要持有前往第三個國家的簽證和聯程機票,就能從長沙黃花機場入境,免簽證在湖南停留72小時。省政府口岸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將有力促進湖南對外開放,加快湖南入境旅遊和短期商務旅行發展、推動旅遊產業優化升級、拉動旅遊經濟增長。
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國家名單新增中東歐6國
時間:2013年12月06日
自2013年12月1日起,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列入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國家名單。上述國家公民,憑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72小時內已確定日期及座位的聯程機票或者相關證明,過境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沈陽、成都空港口岸前往第三國(地區),可免辦簽證在規定區域內停留不超過72小時。
目前,共51個國家旅客可以申請72小時免簽過境,分別是:(1)歐洲申根簽證協議國家共24個:奧地利、比利時、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爾他、荷蘭、波蘭、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2)歐洲其他國家共13個:俄羅斯、英國、愛爾蘭、塞普勒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馬其頓、阿爾巴尼亞。(3)美洲國家共6個: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智利。(4)大洋洲國家共2個:澳大利亞、紐西蘭。(5)亞洲國家共6個:韓國、日本、新加坡、汶萊、阿聯酋、卡達。
經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1月30日起,在上海各開放口岸以及江蘇省南京航空口岸、浙江省杭州航空口岸,對51個國家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的人員,實行過境免辦簽證政策。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過境外國人可選擇從上海海、陸、空港口岸或者南京航空口岸、杭州航空口岸任一口岸入境或出境,在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行政區域內免簽停留144小時。
⑵ 關於中國14個開放城市的具體情況、開放的具體時間。謝謝!
1985年8月1日 鄧小平談建立經濟特區
1984年3月26-4月6日,中共中央召開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決定進一步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會議建議進一步開放天津、上海、大連、秦皇島、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14個沿海港口城市,並擴大地方許可權,給予外商若干優惠政策和措施。
5月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同意進一步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廈門特區的范圍擴大到全島;同時要求進一步搞好海南島的開發建設。
鄧小平在會見竹人義勝委員長率領的日本公明黨訪華代表團時說,對於深圳經濟特區,我還是兩句話:第一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第二深圳經濟特區還是一個試驗。這兩句話並不矛盾,我國的整個開放政策也是試驗,從世界的角度講,也是一個大試驗。總之,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是堅定不移的,但我們在開放過程中要小心謹慎。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一定要保持謙遜的態度。
1986年5月26—29日 環渤海經濟區成立
1988年5月 國務院批准建立山東半島經濟開放區
…………………………
詳情請見沿海城市開放大事記,地址: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null/583922.htm
⑶ 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都有哪些
1984年5月,中國正式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回、寧波、溫州、福州答、廣州、湛江、北海這14個沿海城市和海南。1987年,威海市區享受相同優惠政策。它們由此與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由北到南連成一線,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⑷ 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有哪幾個
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有14個,分別是: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984年,以上城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加上1985年開放的營口市和1988年開放的威海市被統稱為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此後又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以及遼東半島、膠東半島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從地理位置、自然資源到經濟基礎以及技術管理等,都具有良好的條件和優勢。
(4)首批開放城市旅遊局擴展閱讀
一、199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又決定對五個長江沿岸城市,東北、西南和西北地區十三個邊境市、縣,十一個內陸地區省會(首府)城市實行沿海開放城市的政策。中共十四大指出,對外開放的地域要擴大,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開放的格局。繼續辦好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沿海經濟開放區。擴大開放沿邊地區,加快內陸省、自治區對外開放的步伐。
二、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三、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准霍爾果斯、喀什設立經濟特區。
⑸ 我國首批設立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名單
14個沿海開放城市名單: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拓展資料:
沿海開放城市(coastal open city)是指中國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的、並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經濟特區的某些特殊政策的一系列港口城市,也是經濟特區的延伸。
開放沿海城市的意義
①增加與擴大對外開放的窗口,可以使外商有更多的投資場所與選擇餘地,進一步發展引進外資與先進技術的工作。外資增加,不僅可以彌補國家建設資金的不足,而且會帶來某些先進技術或先進的管理經驗。引進技術,用於老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建立一批新興的企業,使沿海城市的經濟建立在先進技術基礎之上。
②在沿海城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興辦產品出口企業,發展旅遊業,可以為國家吸收更多的外匯。內地的產品也可以通過沿海開放城市走向世界,有些產品在內地粗加工,到沿海開放城市精加工,可以增值。
③中外合資、中外合作與外商獨資經營企業的大量興辦,先進技術與科學經營管理方法的採用,可以使沿海城市的勞動生產率大為提高,人民群眾先富裕起來。
④開放城市引進的先進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創新,有利於推動全國科學技術的進步。
⑤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發展快,會有更多的利稅上交國家,擴大積累;有更多更好的產品滿足全國人民的需要。
⑥開放城市為適應對外開放,引進外資與先進技術的需要而進行的經濟管理體制改革,對內地也有借鑒作用。
⑹ 我國改革開放後首批設立的14個沿海開放城市是哪裡
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⑺ 改革開放的第一批次四個城市是
改革開放的第一批次四個城市是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⑻ 1984年廣西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
1984年,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城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其中位於廣西的是北海.
故選C.
⑼ 中國首批旅遊試點城市有哪些
首批全國旅遊標准化試點單位 一、全國旅遊標准化試點省四川省二、全國旅遊標准化試點城市(區)青島市、蘇州市、咸寧市、麗江市、上海徐匯區三、全國旅遊標准...
⑽ 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遊城市是哪14個
你問的是不是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有哪幾個啊?
1984年5月,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城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