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的市場調查
1. 請你到實地進行調查,常見的鄉村旅遊項目有哪些
總的來說,鄉村旅遊項目的種類很多,像鄉村農業觀光旅遊、鄉村農業生態旅遊、鄉版村休閑旅遊、鄉村權度假旅遊等項目都是很不錯的。以下是前瞻產業研究院歸納的幾種主流的鄉村旅遊項目。
(1)觀光農園。觀光花園:以觀花賞花、園藝習作為主題的觀光農園。主要利用一些大型花卉生產基地,為遊客提供觀光、賞花、買花、園藝習作、插花技藝學校等旅遊活動場所。
(2)觀光牧場。觀光牧場開發有兩個方向:飼養普通家禽、家畜,如牛、馬、羊等,開發參與功能,讓遊客全方位、多層次參與。
(3)觀光漁村。觀光漁村主要以參與為主。如規劃地周圍有大面積的水面和傳統漁業,則應恢復傳統漁業生產風貌,甚至可以對其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使其具有旅遊吸引力。
(4)農業公園:按照公園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思想,將農田區劃為服務區、景觀區、農業生產區、農產品消費區、旅遊休閑娛樂區等部分,形成一個公園式的農業庄園。
2. 鄉村旅遊的起源,發展及未來的趨勢是如何發展
前瞻產抄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 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表明近5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9萬個村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18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園區超過3.3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8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快速發展。2009-2013年,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遞增。僅2011年,鄉村旅遊行業就帶來了860億元的經營收入,帶動近200萬城鄉人口就業,其中安排農民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億元。鄉村旅遊前景看好!
3. 鄉村旅遊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1.鄉村旅遊發展的政府推動力將持續增強
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將鄉村旅遊作為活躍地方經濟、宣傳地方形象、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這從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可窺見端倪。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鄉村旅遊在改善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環境、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將愈加明顯,政府從稅收、土地、管理等方面對鄉村旅遊的支持力度也將持續增加。
2.鄉村旅遊產品的內容與形式將實現創新發展
我國鄉村旅遊起源於形式單一的「農家樂」接待,隨著鄉村旅遊遊客的需求不斷升級,特別是眾多資源品級並不突出但區位條件較佳的鄉村加入鄉村旅遊開發序列,鄉村旅遊產品的內容和形式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涌現出了高科技農業園、農耕嘉年華、田園養生會所、農村創意產業園等多種新形式的鄉村旅遊產品,受到鄉村游游者的喜愛。在未來鄉村旅遊規劃開發中,隨著科學研究和知識引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新鮮理念將會灌輸到鄉村旅遊項目設計上,鄉村旅遊產品會在更全面優化的鄉村保護計劃下,更注重產品的規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不斷滿足遊客需求,逐漸形成以觀光農業、鄉村休閑、農事體驗、鄉村度假等多層次的產品體系,進而實現鄉村旅遊產品從量到質的跨越式發展。
3.鄉村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要求更趨嚴格
鄉村旅遊的客源集中於村落所處區域內的主要城鎮,主流文化並無明顯差異,鄉村地區獨有的民風民俗與農耕文化特色就成為鄉村旅遊開發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在傳統的鄉村旅遊開發中,農業觀光與農家接待對文化特色的挖掘工作尚不完善,遊客進行鄉村旅遊活動所消費的農家飯、棋牌、垂釣等活動,除了所處相對原始的自然環境外,與在城鎮消費無異。鄉村旅遊產品文化內涵的缺失導致鄉村旅遊產品的可復制性增強,進而影響鄉村旅遊市場的良性發展。面對未來日趨激烈的鄉村旅遊競爭市場,特別是遊客知識水平提升、文化消費意識增強,缺乏文化品味的低檔次鄉村旅遊產品將越來越不能滿足遊客需求,鄉村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要求將更趨嚴格,成為旅遊規劃者、管理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4. 目前國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如何
隨著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的增多和升級,以及城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休閑旅遊經濟呈現巨大的市場潛力,出現以農民為主體,社會資本熱情參與的局面,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各地積極探索與農民互惠共贏的產業發展和利益分享機制,農民不僅僅是流轉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過土地、庭院、設施等資產入股的形式,以股東身份從產業發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還催生了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專業合作社、休閑農業聯盟等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
許多地方結合當地的特色,不斷創新發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國際慢城、陝西袁家村、北京農業嘉年華、陝西涇渭茯茶特色小鎮等形式多樣、特色各異的新類型,開辟了產業發展的新途徑。讓市民享受青山綠水帶來的視覺愉悅,感受田園和農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歸真的喜悅。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唯美鄉村&返鄉互助平台上,各地的實踐證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使一些地方農區變成了景區、田園變成了公園、民房變成了客房、勞動變成了運動、產品變成了商品,農村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了,農民閑暇的時間充實起來了,傳統的農耕文化也活躍起來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日益成為富裕農民、提升農業、美化農村的朝陽產業。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返鄉創業看起來美做起來難。怎麼辦? 關注"返鄉互助「微信公眾平台!
5. 2017年鄉村旅遊市場發展怎麼樣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使得城市居民對於鄉村自然田園風光的嚮往程度不斷加深,鄉村旅遊也得以迅猛發展。
中國生態旅遊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表明,近5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6年底,全國有9萬個村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18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園區超過3.3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8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
鄉村旅遊經濟的發展依然不能脫離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不斷滿足旅遊者需求的同時為旅遊者創造需求就是其獲取持久生命力的法寶。鄉村旅遊有大眾化發展趨勢;其次,旅遊者對於鄉村旅遊環境,鄉村旅遊服務,以及鄉村旅遊產品的要求在提升,鄉村旅遊經營開始關注鄉村旅遊科學規劃,進行分類指導,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以提高旅遊服務水平。銘智旅遊策劃做過很多鄉村旅遊規劃方案。
鄉村旅遊市場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發展潛力巨大,一直被視為新時期居民休閑度假旅遊消費的重要方式,同時也肩負著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
旅遊產業作為一個關聯廣泛的類別,正切實發揮著強勁的帶動作用。顯然,繁盛的旅遊市場和高度關聯的旅遊產業對於實現地區發展和民眾的就業、增收都意義非凡。也許,這也是有關部門決心在2017年部署鄉村旅遊提質升級的前提條件之一。
放眼未來,按照既定鄉村旅遊發展目標,圍繞三個方面13條具體政策措施,料想鄉村旅遊將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6. 鄉村旅遊有怎樣的發展趨勢
1.突出重點、亮點和示範點。
鄉村旅遊在同一個地區不能一哄而上,以數量增長代替質量增長。這樣會導致鄉村旅遊迅速泛化,產品同質化。銘智旅遊策劃認為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制定發展規劃,篩選出本區、本省的重點、亮點和示範點。
2.發展個性化鄉村旅遊產品。
鄉村旅遊之所以會向個性化方向發展,主要原因是市場選擇和需求在趨向個性化。到鄉村旅遊的人,大部分是以家庭、情侶或自駕車為出遊方式,他們要求看到的鄉村旅遊點應有個性和獨特性。幾年前去過的「農家樂」、「漁家樂」、「牧家樂」,在幾年以後如果還是依然故我,旅遊者就不會再選擇它,鄉村旅遊必須適應市場的變化,策劃出自己的特色項目,使景觀、產品、接待、管理都實現個性目標。
3.與實現「三農」目標相結合,是今後鄉村旅遊發展的基本方向。
解決農村、農民、農業問題,推動社會小康目標,發展鄉村旅遊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國許多地區都在強化鄉村旅遊的這種功能。如成都市近期重點打造鄉村旅遊「五朵金花」:幸福梅林、花香農居、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通過發展觀梅、觀花、觀菊,發展菜園、荷池等手段,吸引城市居民前往觀光、休閑、娛樂,使「五朵金花」成為該地區鄉村旅遊的重要示範點。農民通過租金、薪金、股金、保障金四重收入,獲得較大的利益。
4.鄉村旅遊開發要注重保持鄉村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原真性。
鄉村原生自然和人文環境是發展鄉村旅遊的個性特徵,是城市居民前往游覽的追尋目標。特別是作為鄉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觀,更不能改變其原真形貌。但保持原真性,絕不是在保護鄉村環境的落後面。
5.鄉村旅遊要注重產品的多樣性和組織形式的多樣化。
在一個地區,必須有多樣化的鄉村旅遊類型,如成都市的「五朵金花」就是以梅花、花卉、菊花、荷花、菜園為主題發展的不同鄉村旅遊品牌,每個品牌又有一系列的觀光、參與性產品。遊人對鄉村旅遊品牌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的差異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鄉村旅遊目的地就越要盡快改變產品雷同、內容泛化的局面,創新產品的特色,使遊客增加更多的選擇,包括交通出行的自主化,旅行事務的自主化,訂房、訂票、訂餐的自主化,游覽鄉村景物的自主化等。
7.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怎麼樣
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點已發展成為全國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接待人數接近全國旅遊業接待人數的1/10。農村的產業結構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田地里的產品變成了旅遊商品銷售,綠色蔬菜、水果成為市場的寵兒。
近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得到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鄉村旅遊遊客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分別為32.0%、26.2%。其中,2016年,中國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4億人次,占國內遊客接待人次的54.4%;營業總收入已達4800億元,占國內旅遊總收入的12.2%,可見,鄉村旅遊市場後勁十足。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遊尤其是鄉村旅遊正成為發生頻次極高的旅遊行為,特別是圍繞城市周邊開展的周邊游、農家樂等形式正普遍存在於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