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鄉村旅遊案例分析

鄉村旅遊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1-23 09:44:18

A. 我急需關於生態旅遊案例分析的論文,請大家幫幫忙!謝謝拉

1.1 問題的提出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旅遊業保持高速發展,在國際旅遊方面穩居亞洲第一,名列世界十大國際旅遊目的地之一。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的地位再次被確認,在整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現。隨著旅遊業的規模擴大,參與旅遊活動的人數增多,旅遊活動所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旅遊業的發展所造成的各個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這就是,人們既關注旅遊業的發展對地方經濟的促進作用,也更加關注它對環境、生態、社會文化遺產可能造成的破壞。在這樣的背景下,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而生態旅遊正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然而,盡管我國生態旅遊方興未艾,態勢喜人,但還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我國在生態旅遊問題上存在著兩個方面的誤區:一是來自旅遊群體的層面,遊客在旅遊時沒有自覺學習和積累生態知識的意識,不知道自己對環境究竟負有什麼責任,許多人僅僅將生態旅遊視為一種戶外休閑娛樂活動;二是來自旅遊開發和管理部門,為了滿足物質享樂型旅遊的社會需求,並藉此獲得豐厚的經濟收益,熱衷於在生態旅遊景區內大興土木,築路修橋、架設纜車、興建賓館飯店。
當前,我國提出了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其中的應有之義,研究生態旅遊,分析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和問題並用以指導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2 文獻綜述
生態旅遊一經提出就迅速引起了旅遊學界、生態學界和相關學科的極大關注,各類研究成果層出不窮。在國外,除了對生態旅遊概念的探討以外,主要的研究領域還包括生態旅遊與保護的關系,生態旅遊的生態、審美、社會、文化、經濟影響,生態旅遊與當地社會發展、生態旅遊與道德規范、生態旅遊與公共政策,生態旅遊資源的經濟價值、生態旅遊規則和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生態旅遊案例研究等。
據不完全統計,國際上公開發行的生態旅遊研究的期刊就有幾十種之多,各類研究專著也是舉不勝舉。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Lindberg等著的《生態旅遊:規劃者、管理者指導》,是由學者和實踐家合力傾注的面向實踐,為生態旅遊實踐開發者、專業和業餘人士所必不可少的指導性綜合集成著作。此書收集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250種不同出版物和400多篇學術論文。《自然旅遊經營者的生態旅遊原則》是由生態旅遊協會(TES)編輯出版的,它提供了脆弱生態旅遊區開發旅遊的最新准則,也是一本旅遊和旅行專業人士必備的指導用書。Martha Honey的新作,在界定生態旅遊和評述生態旅遊現狀的基礎上,重點介紹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古巴、坦尚尼亞、尚比亞和南非等5個典型案例。
在我國 ,國內眾多學者對開展生態旅遊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推動了旅遊學科的發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環境保護、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地區經濟的發展。關於生態旅遊的分類,人們從不同的學科背景出發,形成了多種分類方法,吳必虎從發展哲學、科學和旅遊產品三個層次來界定生態旅遊的概念。在生態旅遊規劃和管理規范模式的建立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程序,從資源調查、確定開發原則,到功能分區、社區參與、遊客管理以及建立監測體系等。在生態旅遊目的地的選擇方面,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自然保護區的生態旅遊開發,並據此提出一系列的規劃原則、模式以及管理方案。王義民等在分析我國自然保護區的本底現狀和開發現狀的基礎上,認為生態旅遊是自然保護區旅遊開發方向,並提出相應的開發對策。當然,學術界對生態旅遊基本理論的探討還遠沒有達到統一的認識,很多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遊」概念以中國特色,有關生態旅遊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主要集中在對生態旅遊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徵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近年來,有關生態旅遊實踐的研究成為熱點,但在生態旅遊開發、規劃管理、政策支持等方面還有待結合實際進行深入的探討。
1.3 研究方法和內容結構
本文採取文獻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從分析生態旅遊的興起原因、定義特徵出發,歸納國外生態旅遊實踐模式及發展經驗,進而結合中國生態旅遊實際,深入探討中國生態旅遊的產生、現狀及其在運作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推進其可持續的對策。
全文共分五個部分。除導論外,在第二部分對生態旅遊的發展階段、興起原因進行簡略的介紹,剖析了生態旅遊的概念、特徵和影響;
第三部分主要介紹國外生態旅遊發展的概況,分析其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與教訓;
第四部分歸納了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現狀和問題;
在第五部分,基於前面的分析,結合實際提出了推進我國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若干建議。
第六部分結合重慶市長壽湖風景區實際情況,運用相關理論,進行了案例分析和政策引導。
1.4 研究的結論
針對中國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本文提出生態旅遊旨在實現經濟、社會和美學價值的同時,尋求適宜的利潤和環境資源價值的維護:它的發展需要在詳細分析旅遊點環境資源與文化特色以及地區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制定詳盡的可持續發展規劃。為此,要正視我國生態旅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借鑒國外生態旅遊發展中規劃管理、市場營銷、生態標識、規范論證、景點評價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遵循生態旅遊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優化生態旅遊的發展政策,加快生態旅遊科學規劃的步伐,完善生態旅遊開發管理機制,加大依法管理生態旅遊的力度,增強生態旅遊教育的實效,從而在旅遊業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建設和諧社會方面發揮重要的示範作用。

B. 生態旅遊農業規劃經典案例有哪些

規劃設計:城鄉城鎮統籌規劃、產城一體規劃、村鎮產業規劃設計、村鎮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田園村鎮規劃設計、宜居村鎮規劃設計、農業村鎮規劃設計、旅遊村鎮規劃設計、特色村鎮規劃設計、生態產業村鎮規劃設計、新農村農業一體規劃設計、鄉村旅遊規劃設計、都市農業規劃設計、休閑農業規劃設計、現代農業園區規劃設計、食品加工園規劃設計、農產品交易物流園規劃設計、休閑養生園規劃設計、主題庄園農場規劃設計及建築景觀規劃設計等。
工程建造:城鎮、村鎮及產業園區綜合設計與開發,現代農業工程設計與建造。
科技推廣:國際合作、技術研發、農業培訓、國際考察。
運營管理:一級開發、技術託管、投融資運營、優質農產品等。
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的國家戰略,落實中國農業大學「服務三農、服務社會」的發展要求,以強大的技術支持和運作能力,積極為社會提供高水平規劃、優質工程、先進技術、現代化運營服務以及國際化合作平台。

C. 農家樂規劃的經典案例有哪些農家樂規劃綠維創景有哪些成功案例

農家樂規劃的經典案例有哪些?農家樂規劃綠維創景有哪些成功案例?關於農家樂規劃方面的研究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推薦您看看《中國鄉村旅遊發展模式研究 ———成都農家樂與北京民俗村的比較與對策分析》這篇文章,本文比較了成都農家樂與北京民俗村的發展歷程、發展模式與政府規制辦法,指出鄉村性是鄉村旅遊的核心,鄉村旅遊的標准管理、規模經營與經營者的「飛地化」導致鄉村性的消失,主張鄉村旅遊應從主題、地格與氛圍三方麵塑造與維系鄉村性,應該強化特色分類管理、合理規劃、堅持「本地化」與改進土地政策以保持鄉村旅遊的健康發展。

D. 鄉村旅遊規劃設計案例五台縣

旅遊資源開發的原則
(一) 個性原則(=獨特性原則)
旅遊資源開發回的中心原則。要盡最大答可能突出旅遊資源的特色,包括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努力反映當地文化,「只有民族的旅遊資源,才是世界的旅遊吸引物」。個性-特色-吸引力,
(二) 市場原則
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准確掌握市場需求和競爭狀況,結合資源狀況,積極尋求與其相匹配的客源市場,確定目標市場,以市場需求變化為依據,最大限度地滿足旅遊者的需求。例如,當前旅遊需求正在由大眾型觀光游覽式向個性化、多樣化、參與性強的方向發展,因此旅遊資源的開發應增加活動項目品種,設計多樣的、參與性強的旅遊活動項目,以適應市場的變化趨勢。
(三) 效益原則(能到賺錢)
經濟利益是旅遊資源開發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要進行旅遊經濟投入-產出分析,確保旅遊開發活動能夠帶來豐厚的利潤。
(四) 保護原則
制定保護資源的切實方案,防止資源原貌和環境的破壞。
(五) 綜合原則
圍繞重點項目,挖掘潛力,逐步形成系列產品和配套服務。

E. 鄉村旅遊旅遊策劃的這個案例是哪家公司原創設計的

「美麗鄉村嘉年華」位於重慶市北碚區,園區總佔地面積逾1500 余畝,其中陸面佔地1100畝,湖域佔地400餘畝。該項目是重慶市重點建設項目北碚江東花木旅遊產業帶的首期建設項目。同時也是重慶市「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重慶市城鄉統籌龍頭示範項目。

智匯旅遊公司從2009年6月4日開始擔任重慶 「美麗鄉村嘉年華」 運營和市場總顧問,負責該景區的總體升級改造、管理咨詢工作。

因其開業以來市場反映始終不理想,智匯旅遊公司經過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深度挖掘景區經營不理想的原因,通過重新確立景區的概念,創造性的豐富園區內、外主題內涵,引入切合實際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架構,歷經半年將景區改造成為持續興旺、真正具有市場影響力和生命力的特色主題樂園。

F. 「農家樂」在進行旅遊開發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從保護、開發、利用一體化等方面考慮)

一、保護
1、綠化,開發中盡可能 少地破壞自然環境,這樣即發揮回了環境優雅的目的又保護了答環境
2、水源,一般農家樂都會在水源邊設點,這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水源的衛生
3、土地,盡可能少的佔用耕地和種植土地
二、開發
1、依地勢而為,一般農家樂都會在城郊或者鄉村建立,而在設計規劃時要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比如山勢、水源分布、綠化分布等,需要綜合分析後再設計
2、規模化效益,一戶農家樂吸引不了大量的客戶,這就需要政府出面,盡可能多的組織農戶參與進來
三、利用

G. 關於旅遊景點可持續發展的案例

具體可以從可進入性
來分析、

保護 和開發
兩者之間的矛盾 和調節的辦法

其實這個課題是最好寫的了

主要就是說既要獲得利潤,又要保護古建築和環境

那麼就要從別的方面來開發他
做到可持續發展

比如淡旺季的調節,在票價,優惠政策等杠桿……不懂可以問我哈

H. 結合桂林恭城縣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開發模式案例,談一談農家生態旅遊如何進行實際的模式開發與構建

(1)恭城縣概況。

①自然條件簡介。恭城縣地處桂林卡斯特地區的東南部,縣境周圍環山,地形高低懸殊,以山地、丘陵為主。境內土壤以紅壤、黃壤、石灰土、水稻土為主,多為壤質或碎塊狀結構;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之地,茶江是縣內最大的河流,屬於珠江水系,水資源豐富。

②農業發展概況。果園面積大,農業工作為主,土地利用結構以園地為主,大部分地區主要從事單純的農業生產耕作活動。農業資源豐富,已經形成了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除糧、油、蔬菜外,還有柑橘、桃、李、梨、柿等,因此,恭城被稱為「中國特產之鄉」。

③自然風景資源。恭城縣境內自然景觀資源豐富,有近百處,包括生物景觀、現代田園風光景觀、河湖風光景觀、岩貌景觀、泉井景觀和山嶽風光景觀等。

④經濟與旅遊發展現狀。恭城縣經濟結構逐漸優化,以旅遊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表4-1),具有一定旅遊開發基礎。形成農村旅遊市場,客源市場規模逐漸壯大,旅遊開發潛力大。

恭城縣農業生態旅遊從影響力上分析,排在前六位的影響因素依次為農業靜態景觀面積、農業動態景觀面積、恩格爾系數、生態農業游覽區地域容量、生態農業游覽區空間集聚度、生態農業游覽區規模。

(2)恭城縣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開發模式的提出。回顧恭城發展史,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恭城縣被列為廣西49個「老、少、邊、山、窮」縣之一。自1983年以來,縣政府領導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形成了「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產業鏈,即「恭城模式」。「恭城模式」不僅帶動了全縣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全縣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而且還帶動了全縣旅遊業的發展。近五年來,恭城縣利用其優美的鄉村景觀、完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多年的生態農業建設成果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遊,使其一舉成為該縣旅遊業的支柱。過去,恭城歷屆縣委縣政府曾試圖利用其文、武、周王三廟和湖南會館等文物古跡大力發展旅遊業,但效果並不理想,每年到恭城旅遊的人數僅停留在2萬~3萬人次。自從恭城人民憑借其獨特的生態農業建設成果,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全國生態農業示範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月柿之鄉」、「中國柑橘之鄉」、「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範基地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金字品牌開發新的旅遊產品類型,以生態農業成果為基礎的生態農業旅遊在全縣悄然興起。如今的恭城縣,陽春三月,大嶺山桃園萬畝桃花相映紅:金秋時節,茶江兩岸果場千頃水果競飄香。這種與城市高樓大廈、繁雜喧囂形成鮮明對比的田園美景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城市居民前往游覽觀光。盡管恭城生態農業旅遊發展態勢良好、發展前景廣闊,但是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沒有統一的開發模式,農業景觀資源單一、不具備帶動性,生態農業旅遊缺乏深層次項目等。為解決此問題,本案例針對恭城農業景觀旅遊資源特色,提出開發模式,指導地區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的發展。

(3)恭城縣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開發構想。基於上述分析,在園地模式的指導下,根據恭城縣農業景觀旅遊資源、環境、區位及農業生產等特點,恭城縣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開發布局應該為「三區、一帶」結構。

①大嶺山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該區包括桃花長廊、仙竹林、野生蓮花塘。本區為恭城縣重點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定位為園地模式中的母景區,對平安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起帶動作用。這里交通方便,距桂林市區107千米,最接近城市消費群體和旅遊客源市場。農業景觀旅遊資源屬於園地景類,代表景點有桃花林、仙竹林、野蓮花等。發展方向以觀賞農業靜態景觀為主,可以重點開發花卉觀賞、文化休閑等觀光型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項目。

②紅岩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本區位於縣城的西南部,是恭城縣生態旅遊的核心區。擁有萬畝月柿林,果園景型園地類農業景觀旅遊資源豐富。由於國家級生態示範村——紅岩村位於其中,故該區定位為園地模式中的母景區,利用「紅岩」魅力,吸引國內外遊客走進農村,觀賞、了解農村地區情況,帶動子景區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的發展。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的發展方向是:結合「紅岩村」及「月柿節」,以觀賞採摘、體驗農業耕作為主,發展觀光果園、採摘農園、沐浴森林、體驗新農村生活等項目。除此之外,在控制客流量對生態環境構成危害的同時,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大力推薦本縣自產農業產品,使遊客除觀賞美麗的農業景觀外,深刻認知該縣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從而對農業生產起到間接推廣效果。尤其是每年10月的「月柿節」,以農業產品自身作為農業景觀旅遊資源,開發時不應只局限於「月柿」為遊客營造的金黃色農業景觀,也可推出各種「柿」宴,讓旅遊者在品嘗各種柿品美味的同時,了解「月柿」產品的加工過程,間接促進「月柿」生產,提高月柿銷量,使旅遊者在整個旅遊過程中,不僅感受到豐富的農業景象,而且體驗到濃厚的月柿文化。

③平安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該區由一些吸引力弱的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點)構成,包括橫山生態村、社山生態村、古樟林、古楓林。由於該區包含的生態旅遊區開發較早,加之各項旅遊服務設施的不斷退化,吸引力相對較弱,所以該區定位為園地模式中被帶動的子景區。此區可利用自身優美的農村風光,完善旅遊服務設施,豐富目前單一的觀賞內容、單調的遊玩活動,增大農業景觀游覽范圍,依靠母景區的帶動,逐步開展以反映農村生活為背景的集度假、垂釣、賞楓等感受體驗型的生態旅遊項目。

④公路沿線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帶。由恭城境內的桂林——灌陽省級公路及恭城鎮——蓮花鄉縣級道路組成。該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帶作為景觀廊道,連接大嶺山、紅岩、平安三個生態旅遊區,提高三個生態旅遊區空間集聚度,對母、子景區的帶動起到橋梁作用。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的發展方向是:充分發展景觀廊道的作用,利用景觀異質性理論,選擇與三個生態旅遊區的農業景觀旅遊資源特色互補的農作物栽種在道路兩旁,遊客游覽完任何一個生態旅遊區,可沿著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帶一邊採摘,一邊觀景,不知不覺地進入下一個生態旅遊區,提高了景觀的連接度和穩定性,使恭城縣成為一個整體的農業景觀生態旅遊區。

(4)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開發的政策建議。

①政府導向型戰略。在當今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業景觀生態旅遊,應該堅持政府導向型原則。恭城縣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的開發應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各旅遊相關機構分層管理,建立相互協調的組織管理機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恭城縣生態農業旅遊區從無序發展、規模分散、粗放經營管理向集聚、規模效益型的有序帶動方向發展。政府在發展過程中的導向作用主要體現在觀念先導、宏觀指導、政策指導,完善和改革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資金、技術、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旅遊發展環境等方面。

②強化農業景觀旅遊資源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農業景觀旅遊資源是農業景觀生態旅遊賴以生存的資源基礎,也是使遊客產生旅遊動機的吸引物。只有保護好農業景觀旅遊資源和農業生態環境,才能維持農業、旅遊業共同可持續發展。保護目標的達成,必須以管理人員、遊客、當地居民的環保意識作為先決條件。在生態旅遊的全過程中要倡導生態教育,特別是生態道德教育。對進入旅遊區的所有人員要開展廣泛的以生態旅遊、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以培養和增強管理人員、當地居民、遊客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恭城縣可以在各生態農業游覽區入口處建立各種規模、形式多樣的生態旅遊者服務中心,用標本、圖片、圖書資料、影視、錄像、宣傳手冊等向遊客介紹景區概況、宣傳生態環境知識,使他們認識到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關注生態、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③突出農業靜態景觀的立體美和時序美。農業景觀生態旅遊成敗的關鍵在於農業景觀是否具有魅力。立體化的意義在於發揮農業景觀旅遊資源集約化功能,使農業景觀成為一個有機的二維架構體,但是並不忽略生態環境的問題。相反,通過農業景觀要素的開放和整合,最終會使原有的生態環境更加宜人,原先沒有綠化基面的環境空間可以通過基面的立體化處理增添寶貴的綠化系統;沒有購物與休閑、娛樂環境的空曠公共場地,也可以通過整合農業景觀要素對二者進行有機的立體化整合處理,提升生態環境的宜人度。時序化的意義是結合旅遊目的地的氣候,使地區的季相更加豐富、美好,產生花開花落、葉綠葉黃的變化,形成各具特色的美的組合。恭城縣農業景觀旅遊資源存在著檔次低、重復率高等諸多問題。因此,恭城縣應吸收先進的景觀開發經驗,立足本縣生態優勢,根據山地丘陵地區不同的垂直高度、不同的氣候特徵,因地制宜的耕種不同農作物,使區域隨時間變化、地點轉移形成不同的農業景觀,達到四季異景、移步換景的目標。

④動態參與與靜態觀賞相結合。生態旅遊成為當今旅遊主題的熱點,讓遊客親自參與和親自體驗是感知生態氛圍的最直接方式。恭城農業景觀生態旅遊作為一種特殊的旅遊形式,對此必須有清醒的認識,並予以高度重視。在考慮農業景觀與生態旅遊的關系時,僅僅關注如何營造優美的農業景觀特色是不夠的,還應充分掌握旅遊者的消費心理和傾向。在提高靜態景觀觀賞性的同時,建立起使旅遊者能夠參與的新型觀光結構,組織一些趣味性強的、知識含量高的活動,比如可讓遊客一起參與耕作、採摘等務農活動,和農民一起製作綠色食品等。只有這樣,才能留住遊客,延長逗留時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⑤加強景觀廊道的建設。廊道是線性的景觀單元,具有通道、屏障等功能。加強景區間的連接廊道建設,以旅遊交通線路為基礎,形成旅遊、景觀廊道。恭城縣境內部分作為景觀廊道的道路不僅要具有交通性,還應具有生活服務性和觀賞性。從農業景觀生態旅遊開發的整體來說,是組織農業景觀的骨架,應該成為遊客體驗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的重要場所。因此,道路的建設,除了必須滿足道路交通的功能與技術要求外,還必須重視研究如何使道路成為富有觀賞性的農業景觀廊道連接母、子景區,從而使道路景觀同周圍環境達到高度和諧與統一。將恭城境內桂林—灌陽國道、恭城—蓮花的縣道作為輸送旅遊客源、農業景觀旅遊資源共享的重要通道,進行西嶺—恭城鎮—蓮花一線的道路建設,將三個生態農業游覽區連通在一起,加強了景區的可進入性和空間集聚度,同時為沿線村莊旅遊經濟發展和其他經濟增長創造了重要條件。

⑥做好旅遊規劃設計。農業景觀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認真規劃。因此,在開發之前應對恭城縣的農業景觀旅遊資源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建立從可行性研究—開發規劃—管理體制的科學的開發程序,避免「一哄而上」。規劃設計時,根據投資數額選擇資質合理的編制單位,編制具有指導意義的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的農業景觀生態旅遊發展規劃,以指導和協調開發工作,制止開發過程中的不良行為,統籌安排各項目;在開發規模上,堅持大、中、小相結合,重點抓紅岩、大嶺山生態農業旅遊區,打造成生態型的精品農業景觀旅遊區;在檔次上,堅持高、中、低相結合,既要有高檔次的生態農業旅遊點(區)和娛樂項目,也要開發一些適合大眾旅遊者的觀光、休閑項目;在項目選擇上,堅持農業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開發緊密結合,充分吸取經濟發達地區先進經驗,項目獨特,反映地方特色。

I. 有沒有鄉村旅遊規劃的經典案例可以參考

北京建國慧景旅遊規劃設計院在鄉村旅遊規劃領域有很多創新經典的案例,「建國慧景」 成立於2005年底,國家乙級旅遊規劃資質(正在申報甲級),是「慧景智業」的母公司,擁有職業規劃師、設計師、培訓師和客服人員50多人,吸引了來自中央美院、清華大學、中國美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著名院校的優秀青年設計人才,部分旅遊咨詢師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和海外留學背景,專業結構縱橫貫通、完整齊全。
「建國慧景」擅長於文化資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戰略定位、項目策劃、景觀建築創意設計、旅遊綜合體策劃設計、大型旅遊度假區規劃設計、鄉村旅遊與農業旅遊規劃設計、宗教文化旅遊規劃設計和紅色旅遊規劃設計,具有從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的全程規劃設計能力。五年來,公司始終堅持「以精品規劃成就著名旅遊品牌」的「品牌雙贏」理念,以技術領先、責任為重、求真務實的企業口碑,保持著客戶滿意率、評審通過率、項目回款率的「三個百分百」的紀錄,是行業中以策劃和設計見長、值得客戶信賴的實力品牌。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