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遊標志賞析
㈠ 我國的旅遊標志是什麼
<全國導基>第25頁:「國際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早有各種旅遊圖形標志,用以塑造和傳內播某個國家和城市的旅遊形象容。中國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於1985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為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馬超龍雀。曾命名「馬踏飛燕」。後經歷史學家考證,東漢張衡的《東京賦》雲:「龍雀蟠蜿,天馬半漢。」《後漢書》也有「明帝至長安,迎娶飛廉並銅馬」的記載,故正名曰:「馬超龍雀」,簡稱「天馬」。選擇「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其涵義是: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徵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2、馬是古今旅遊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3、馬超龍雀的表銅製品,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
㈡ 中國旅遊日標志含義
中國旅遊日標志突顯了「中國旅遊日」的主旨與核心,引導鼓勵民眾積極參與旅遊,體現了「中國旅遊日」的號召力、影響力。
整個標志造型穩重,創意巧妙,色彩明快,旅遊主題鮮明,日期深刻,具有著濃厚的文化韻味和鮮明的感召力。
(2)城市旅遊標志賞析擴展閱讀
中國旅遊日,是每年的5月19日,非法定節假日。該節日起源於2001年5月19日,浙江寧海人麻紹勤以寧海徐霞客旅遊俱樂部的名義,向社會發出設立「中國旅遊日」的倡議,建議《徐霞客游記》首篇《游天台山日記》開篇之日(5月19日)定名為中國旅遊日。
2019年5月7日,在即將到來的「5·19中國旅遊日」,上海市內將有70家旅遊景區(點)參加門票半價惠利於民活動;市內多個景區景點還將舉辦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 。
「中國旅遊日」形象宣傳口號是「愛旅遊、愛生活」,口號簡單明快,響亮有力,易於上口,高度概括了「中國旅遊日」的主題理念,倡導更多的國人走出家門,廣泛參與旅遊活動,提高生活品質。
「中國旅遊日」標志是以吉林省長春市一名美術老師的應征作品為基礎,經專業機構修改完善後形成的。
㈢ 中國的旅遊標志是什麼
中國的旅遊標志來是「馬踏源飛燕」。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5年銅奔馬以「馬超龍雀」這個名稱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並一直被沿用至今。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馬襲烏鴉、鷹(鷂)掠馬、馬踏飛隼、凌雲奔馬等,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馬踏飛燕」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1986年「馬踏飛燕」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託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像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㈣ 如何解讀優秀旅遊城市標志「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指古代匈奴人的騎射技術,誇張指戰馬比燕子飛的還快,其實那不是燕子,而是一隻鷹
㈤ 中國旅遊標志
中國旅遊標志是馬踏飛燕。
之所以它能成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有三個原內因。
第一容,它象徵著中國旅遊天馬行空,前程似錦。
第二,馬在我國從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
第三,它在青銅器中的絕世地位,也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
(5)城市旅遊標志賞析擴展閱讀:
中國旅遊標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麼馬,主要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唐代詩人杜甫《魏將軍歌》稱:「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
㈥ 旅遊城市標志
中國優秀旅來游城市的標志是源 馬踏飛燕。
駿馬體型的每一部分都異常完美而勻稱,姿態動感強烈,同時也保持著精確的平衡。雕塑的重心顯然經過了極其周密的計算,穩穩地落在踏鳥的一隻足上。作為具有三維空間的圓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藝術效果,作者想像力之卓越、構思之新穎以及銅鑄工藝運用之巧妙,都令人驚嘆不已。《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像,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 中國古代匠師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豐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構思,嫻熟的匠藝,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以飛鳥的迅疾襯托奔馬的神速,造型生動,構思巧妙,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因為他特殊的寓意,1983年銅奔馬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圖形標志。
㈦ 中國旅遊標志的名稱是什麼體現了什麼精神
圖形標志是1969年在甘肅省武威市出土的東漢時期的青銅器「馬超龍雀」。於1983年確定選用馬超龍雀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馬超龍雀」曾命名「馬踏飛燕」。
體現了什麼精神?
1、天馬行空,逸興騰飛,無所羈縛,象徵前程似錦的中國旅遊業。2、馬是古今旅遊的重要工具,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3、馬超龍雀的表銅製品,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顯示文明古國的偉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遊者。
㈧ 中國旅遊標志的由來,簡潔一點
中國旅遊標志來自馬超龍雀(東漢銅奔馬),是一件國家級文物(青銅器)。東漢銅奔馬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相關介紹:
馬超龍雀,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8)城市旅遊標志賞析擴展閱讀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這是中國旅遊標志「馬踏飛燕」的出土地,被雅稱為「中國旅遊標志之都」東漢銅奔馬是在漢代社會尚馬習俗的影響下產生的具有重要價值的青銅工藝品。馬是漢代社會的重要交通工具、軍事裝備和農業生產畜力。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胡楊《傳世國寶全檔案》:「這件鑄造於兩千年前的青銅駿馬,造型生動,比例准確,四肢所呈現出的動勢完全符合馬的動作習性,令中外許多考古學家與藝術家嘆為觀止。
㈨ 中國旅遊標志馬踏飛燕寓意什麼精神
中國旅遊標志:馬踏飛燕沖形象上是說,我國的旅遊事業開始的時間短,但內是發展的速度快,容寄望我國的旅遊事業又好又快發展,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