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如何融入歷史人文
Ⅰ 西充有多少個鄉鎮
截至2019年,西充縣下轄16個鎮、28個鄉。
西充地處四川盆地東偏北部,毗鄰川北重鎮南充,專面積1108平方公里,轄屬44個鄉鎮,總人口68萬。
西充是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全國循環經濟示範縣、首批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縣、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範區、國家三產融合示範縣、全國清潔能源生產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1)鄉村旅遊如何融入歷史人文擴展閱讀:
西充,歷史人文交相輝映,是久負盛名的文化大縣。
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置縣,至今已有1395年歷史。自古崇教尚學,耕讀傳世,先賢輩出,人文薈萃,「誑楚存漢」大將軍紀信、三國碩儒譙周、唐代高僧何炯、「保路運動」先鋒羅倫、無產階級革命家於江震、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盟創始人張瀾等皆誕生於此。
西充書法剪紙藝術獨樹一幟,「祥龍嫁歌」「板凳龍」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
參考資料來源:西充縣政府官網-西充縣基本情況介紹
Ⅱ (10分)旅遊地理鄉村旅遊是在鄉村地區,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的一種旅遊活動。貴州是
旅遊資源的數量多,分布廣。鄉村地區廣大,自然村寨眾多。 旅遊資源的質量高。地勢起伏多山,喀斯特地貌廣布,氣候條件好,自然風光優美;鄉村地區封閉,鄉村生產、生活方式保存完好;民族眾多,民族風情原始、古樸、神秘。 Ⅲ 下面哪個不屬於生態旅遊商品的特點
(一)產品使用價值方面突出環境教育和保護功能 Ⅳ 旅遊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1、風景名勝區等各類區域實際上都已開展旅遊活動為由甚至輻射到周邊地區,在生態旅遊規模和綜合產值上要遠遠超過自然保護區,成為了潛在威脅。 2、在旅遊文化演出中一些悠久的民族文化遺跡遭到破壞,給景區環境帶來很大壓力。 3、文化旅遊產業園存在盲目建設風潮,圈地現象嚴重,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4、一些文化旅遊企業環保意識不強,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置環境於不顧。 5、一些當地居民在經商的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 (4)鄉村旅遊如何融入歷史人文擴展閱讀: 要實現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善生態旅遊的體制機制: 1、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生態旅遊的宏觀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制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發展戰略。 2、正確認識生態旅遊,制定並提交與當地各項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生態旅遊總體規劃,使之與保護區總體規劃相一致。 3、制定相應政策,將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保護職能與運營職能分開,建立旅遊收入反饋機制,確保部分旅遊收入能夠有效返還保護區,用於資源管理和保護。 4、加強監測,量化保護區生態旅遊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生態旅遊承載能力,為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提供依據。應盡快開展保護區生態旅遊專項研究,理清不同保護區生態旅遊的重疊現象,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