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旅遊資源適合開展哪些旅遊活動
❶ 水體本身可成為旅遊資源,他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哪些
水體作為旅遊資源,它的存在形式很多,主要包括大江大河、湖泊、瀑布、湧泉、海濱。
❷ 西藏水體旅遊資源有哪些類型請舉例說明。
西藏旅遊資料:水體旅遊資源,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泉點,瀑布等。
1 河流,藏語稱藏布或曲,西藏境內江河縱橫,水系密布,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0餘條,大於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在100條以上。不僅有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及其五大支流拉薩河,年楚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多雄藏布,還孕育了怒江(薩爾溫江)正湖,長江和瀾滄江(湄公河)上游的重要支流,還有森格藏布(又名獅泉河,印度河上游幹流),朗欽藏布(又名象泉河,薩特累季河上游幹流)以及一些內流河。西藏的水能資源蘊藏量佔中國總量的15%,居中國首位,其中蘊藏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多達365條。西藏河流的含沙量小,水溫低,水質好,較清澈。
被視為藏族的搖籃和母親河的雅魯藏布江及其五大支流域,在西藏旅遊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雅魯藏布是西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條大河。它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北坡的傑瑪央宗冰川,穿行西藏日 喀則,山 南,拉 薩,林 芝等4個地市23個縣,在中國境內長2057千米,流域面積24萬平方千米,從墨脫出境後被稱為拉馬普特拉河,經印度,孟加拉河匯入印度洋,地處日 喀則以上高寒地區的河段,因交通不便,目前遊人涉足者不多,從日 喀則到曲水大橋之間,公路順江蜿蜒而行,遊人可順道飽覽沿江風光曲水大橋以東至加查間,江面開闊,水流緩慢,兩岸上一派雪域田園美景,是西藏旅遊熱線之一。
雅魯藏布大峽谷有著神奇的魅力,獨特的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是中國的珍奇財富,也是全人類的的珍貴自然遺產。該地區地處藏東南的腹地,是科學考察,探險旅遊和攝影創作的天堂。
2 湖泊風景
西藏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湖泊密集區,中國湖泊分布最多的省區,也是世界上湖面最高,范圍最大,數量最多的高原湖區,西藏湖泊的數量,是長江中下游一帶的省份如湖北,江蘇,浙江等所不能比的,例如曾號稱中國湖泊之最的湖北省只有1066個。西藏湖泊之多之美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盤」1500多個大小不一,景緻各異的湖泊錯落鑲嵌於群山莽原之間,面積達24566平方千米,約佔中國湖泊總面積30%,其中面積超過1平方千米的湖泊有787個。
西藏湖泊類型多樣,情況復雜。按水系列分有外流湖,內陸湖和內陸吞吐湖,按水化學劃分有淡水湖,鹹水湖和鹽湖,按成因類型劃分,有構造湖,冰川湖和堰塞湖等,因此,它幾乎包含了中國湖泊的所有象徵。湖泊不僅多,而且神奇,富饒,西藏大多數中型湖泊,水色深藍,清澈見底,加之周國雪山影照,景色宜人。
在西藏,許多湖泊都被賦予宗教色彩。納木措,瑪旁雍措,羊卓雍措,並稱西藏的三大「聖湖」
鑲嵌在藏北高原的巨大翡翠---納木措
納木措是西藏自治區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也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地處拉薩市當雄與那 曲班 戈縣之間。
納木措,藏語意為「天湖」蒙語譯為「騰格裏海」(騰格里意為「天」)湖面海拔4740米,大約70千米,寬約30千米,面積1920平方千米。念青唐古拉山上的冰雪融水是納木措的重要補給水源,湖濱草原廣闊,水草豐美,是藏北最好的天然牧場。這里是野生動物尤其是各種珍禽的樂園,湖心有5個小島,另有5個半島深入湖內,其中扎西半島最大,有10平方千米,島上有座扎西寺,更有溶洞,石林,天生橋等岩溶地貌景觀。每年都有西藏各地及青甘川滇藏區等地的大量信眾到此轉湖巡禮,藏歷年尤多。轉湖一天需要20至30天。
絢麗多姿的羊卓雍湖
羊卓雍措湖簡稱羊湖,位於拉薩西南110千米處,在山 南地區浪卡子境內.東西長130千米,南北寬70千米,湖岸線總長250千米,總面積63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平均水深20至40米,最深處達60米,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屬雪山融水形成的士低濃度鹹水湖,碧藍清澈,絢麗多姿,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
湖濱天然牧場豐美遼闊.湖西有一向東延伸的大半島,島上村舍密集,田園與牧場相間,一派生機.湖內健在十多個小島,最小的僅百餘平方米.羊湖一帶出產的風干肉酥香可口,享譽西藏.世界上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羊湖電站,就建軍在羊卓雍措與雅魯藏布之間.該電站水流落差達800多米,抽水隧洞的長近6000米,有4台水輪發電機組,裝機容量9萬千瓦,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和中國第一!
聖湖"瑪旁雍措"淡水儲量達2億平方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海拔4583米,面積412平方千米,北寬南窄,水最深處70餘米,湖水勝似藍寶石,清澈見底.地處普 蘭縣境內,位於岡仁波齊東南20多千米處,距獅 泉河鎮200多平方千米.
每年夏季有成群的天鵝來棲息,它優美的舞姿把聖湖點綴得生機勃勃.據說湖中之魚可治療不孕,難產,浮腫等病,化驗分析表明,湖水中含有大量礦物質.與瑪旁雍措僅隔3千米的"鬼湖"拉昂湖為鹹水湖,風高浪急,魚草難覓.
長頸仙鶴--班公湖班公湖是世界著名的界湖,位於日 土縣城北面,向西伸延出境,班公是印度語,一方草甸之韶意,藏語稱其為"措木昂拉仁波措"間為"長頸仙鶴湖"班公湖大部分位於中國境內,小部分在克什米爾境內.在中國境內湖水清澈甘甜,水色碧綠,但湖邊植物被稀疏.相反,地處克什米爾的則屬於鹹水,湖邊草甸肥美.湖中有一個小島,長300米,寬200米,班頭雁,棕頭雞,黑頸鶴等20多種鳥類在此繁衍生息,遮天蔽日,聲聞數里,蔚為壯觀.該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鳥島.湖岸四周有早期文明遺址.
環境青秀的巴松湖
享譽全藏的風景名勝巴松措,(也叫巴松措,錯高湖)在工 布 江 達 縣,距縣城果林卡約90千米.
湖長約18千米,平均寬度1.5千米,面積近26平方千米,湖面平均海拔3538米,周圍的山頂終年積雪,山腰林海茫茫,群山環抱,古木參天,環境青季景色誘人,與氣勢不凡的納木措,羊卓雍措,瑪旁雍措,色林措,當惹雍措等相比,在蒼松翠柏的映襯下,巴松措透著寧謐,安詳,文靜和清幽,令人陶醉於山水之間,禪思於塵世之外,流連忘返.
別有韻味的高原鹽湖
鹽湖在藏語中被稱為"茶卡"西藏湖泊中,淡水湖少,鹹水湖多,初步查明的各類鹽湖大約有251個,佔西藏高原湖泊的25%其中面積約達8000平方千米,佔西藏土地面積的206%高原湖的景緻別有一番情趣,是探險旅遊者最願意一游的地方. 這類鹽湖高原分布許多,,蘊藏著巨大的鹽礦資源.科學家初步估算,僅面積70多平方千米的馬爾蓋茶卡的食鹽就可供全藏人民食用數萬年.鹽湖的周圍多有坦盪的湖濱平原和豐饒的牧場,也是多種珍貴野生動物經常成群結隊出沒之地.湖中島嶼和湖周常有淡水出露,是多種水鳥與候鳥群集棲息,繁殖產卵之地.
❸ 水體旅遊資源從哪些方面可滿足遊客的功能性需求
您好!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回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答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水文、氣候、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築、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
您所需要了解的水體旅遊資源也被包含在這裡面的喲!希望對你有用!
❹ 什麼是旅遊氣氛環境
旅遊氣氛環境~包括旅遊景點所獨有的環境景色等所體現的氣氛特徵環境,也包括由於旅遊者到來或者其它自然、社會等因素烘托所體現出來的氣氛環境特徵。
❺ 旅遊資源學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旅遊資源概述
第二節旅遊資源學的學科研究
第二章旅遊資源的特徵與分類
第一節旅遊資源的特徵
第二節旅遊資源的類型
第三章地質旅遊資源
第一節地質旅遊資源的概念
第二節地質旅遊資源的形成
第三節地質旅遊資源的類型
第四章地貌旅遊資源
第一節地貌旅遊資源的概念
第二節地貌旅遊資源的類型
第三節地貌旅遊資源的特徵
第五章水體旅遊資源
第一節水體旅遊資源的概念
第二節水體旅遊資源的特點
第三節水體旅遊資源的分類與特徵
第六章天文與氣候、氣象旅遊資源
第一節天文旅遊資源
第二節氣象旅遊資源
第三節氣候旅遊資源
第七章生物旅遊資源
第一節生物旅遊資源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植物旅遊資源
第三節動物旅遊資源
第四節自然保護區
第五節動、植物園及田園風光
第八章歷史文化古跡旅遊資源
第一節歷史文化古跡旅遊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第二節古人類遺址、古都和古戰場遺址
第三節名人遺跡、近現代重要史跡
第四節古建築類旅遊資源
第五節古代陵墓類旅遊資源
第六節宗教文化類旅遊資源
第九章古典園林類旅遊資源
第一節古典園林的概念與特點
第二節園林的組成要素
第三節園林的主要類型
第十章民風民俗旅遊資源
第一節民風民俗的概念和類型
第二節民風民俗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及分布
第十一章文學藝術旅遊資源
第一節文學藝術旅遊資源的含義及特點
第二節文學藝術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
第十二章旅遊商品類資源
第一節旅遊商品的含義與特點
第二節旅遊商品的類型與地區分布
第十三章旅遊資源審美
第一節旅遊資源審美的歷史的發展
第二節旅遊資源審美的含義與特徵
第三節旅遊資源審美的實踐意義
第十四章旅遊資源的調查與評價
第一節旅遊資源的調查
第二節旅遊資源評價
第三節旅遊資源調查評價地圖的編制
第十五章旅遊資源開發
第一節旅遊資源開發的概念、特徵及必要性
第二節旅遊資源開發的基礎理論
第三節旅遊資源開發的可行性研究
第四節旅遊產品的開發模式
第五節旅遊資源開發的發展趨勢
第十六章旅遊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旅遊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理論和思想觀念
第二節旅遊資源保護的意義和對策分析
第三節旅遊資源可持續發展實現的條件及措施
參考書目
❻ 湖南旅遊十大必去景區有哪些
湖南省是一個充滿了魅力的地方,這里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里的自然美景也是多不勝數。總所周知湖南是我國的旅遊大省,每年來到這的遊客可以說數以萬計,同樣這些美景和著名的景區是很多人所嚮往的。當然湖南美景著名景點眾多,但到底哪些最值得去遊玩呢?下面我就問大家介紹一下到湖南非去不可的5大景點,看看是不是適合你呢?
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里還是銅仁、懷化、吉首三地通往各處的必經之路。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的風景里也都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歷史,再將美景與人文相結合,給人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到鳳凰古城逛古巷,賞美景,品美食可謂是人生一大快事。當然到湖南鳳凰古城也是必去的景點之一。
當然湖南美景千千萬,山川河流、自然風光數不盡數,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嶽麓山、五嶽之一的衡山、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的炎帝陵、崀山等等太多太多了,這些著名景點都是到湖南必去的。
❼ 廣東自然旅遊資源:山,河流,湖泊,海,水體,溫泉,地貌。(每種各兩個)
國安商旅網為您解答:
山:
廣東的山水風光吸引著眾人的目光,肇慶七星岩,擁有桂林山之美,杭州水之秀;粵北的丹霞山、南海的西樵山、博羅的羅浮山和肇慶的鼎湖山是廣東的四大名山。其中,韶關丹霞山是四大名山之首,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
河流:
廣東最大的河流是珠江,其它主要河流有韓江、榕江、漠陽江、鑒江、九洲江等。
湖泊:
萬綠湖:集「四美」於一湖。
九龍湖:九龍湖景區分為兩大部分:中心景區,鳳凰濕地森林公園。不同的季節形成了九龍湖四大景觀:春天彩綠抒懷、夏天冰爽山泉、秋天山嶺勝景、冬天飛霧奇觀。九龍湖,像集奇、幽、野、趣於一體的原始山水風景畫,是您尋幽探奇,回歸自然的理想之處。在這里,您既可以森林觀光探奇,感受山川風情,又可以在湖邊度假,還可以參與原野拓展培訓,激勵意志,熔練團隊……
海:
廣東海洋資源十分豐富。遠洋和近海捕撈以及海洋網箱養魚和沿海養殖的牡蠣、蝦類等海洋水產品年產量達374萬噸;海水養殖可養面積77.57萬公頃,實際海水養殖面積20.82萬公頃;雷州半島的養殖海水珍珠產量位於中國首位。[30]
沿海還擁有眾多的優良港口資源。廣州港、深圳港、汕頭港和湛江港己成為中國國內對外交通和貿易的重要通道;大亞灣、大鵬灣、碣石灣、博賀灣及南澳島等地還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珠江口外海域和北部灣的油氣田己打出多口出油井。沿海的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都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廣東沿海沙灘眾多,氣候溫暖,紅樹林分布廣、面積大,在祖國大陸的最南端燈樓角又有中國惟一的大陸緣型珊瑚礁。[31]
水體:
廣東水資源相當豐富,年降水總量3194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1819億立方米,加上鄰省從西江和韓江等流入廣東的客水量233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深層地下水60億立方米,可供開採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達4735立方米,大大高於中國平均水平。[30]
主要河系為珠江的西江、東江、北江和三角洲水系以及韓江水系,其次為粵東的榕江、練江、螺河和黃崗河以及粵西的漠陽江、鑒江、九洲江和南渡河等獨流入海河流。廣東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31]珠江通航能力僅次於長江,居中國的第二位,居中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長度及流域面積均居中國第四位[32]。
溫泉:
森波拉溫泉
森波拉火山溫泉位於清遠市佛岡縣,距廣州50分鍾車程。火山溫泉依山而建,融匯動感區、竹林區、香花區各類特色溫泉浴池70餘個,錯落有致,數萬畝青山碧水和田園風光盡收眼底。
火山溫泉水質溫和細膩,為中外罕見富硒低硫溫泉,從地下600米深處花崗岩中湧出,水溫常年保持在58℃-78℃,可飲可浴,具有低礦化度、低鈉、富硒、低硫、偏硅酸含量高特點
南崑山溫泉
南崑山溫泉大觀園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溫泉區總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設有日本風情、巴厘島風情、南美風情、河岸線風光、嶺南風情區五個浸泡區,72個功能各異的特色溫泉池。
南崑山溫泉最高水溫達82°C,日涌量5000立方米,屬高硅酸鈣溫礦泉水。泉水含有鈣、鎂、氡等幾十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島:
台山上下川島:下川島更靚麗多姿;島上風光迷人,有沙質優良的天然海灘,有風光旖旎的小島和海灣,有奇特山景石林,有引人入勝的名勝古跡,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森林和動植物奇觀以及品種齊全的海鮮珍品,並具有有待建設的深水良港 旅遊業發展方興未艾,有「中國布吉島」之美稱。
上川島:有很多迷人的海灘,最受歡迎的是飛沙灘(4800米)、金沙灘(5200米)、銀沙灘(800米),三者之間相隔僅一公里,三個沙灘面東一字排開,綿延十餘公里。飛沙灘全長4800米,沙灘分成三段,中段南北各有小山分隔,山邊臨海處,礁山爭奇。沙灘海水浴場坐落在中段,全長約5公里。雖然各沙灘風姿各異,但均呈現出沙質潔白細膩、海水清澈見底、沙灘平緩寬闊、海浪多而不大、腹地林木鬱郁蔥蔥的特點。飛沙灘旅遊區的基礎服務接待設施完備,並設有滑落傘、水上摩托艇等娛樂設施,是上川島旅遊接待中心。而金沙灘、銀沙灘尚未開發,仍保存其原始古樸的海濱風光,別有情調。
地貌:
粵北山區(韶關)主要是丹霞地貌;粵西(近廣西的雲浮等地)屬於卡斯特地貌。但粵北有些地區如清遠等地也有卡斯特地貌分布。一般卡斯特地貌地區會有很多的溫泉和岩洞,我們也可以據此判定地貌特徵。
希望可以幫到您!
❽ 水體旅遊資源的價值是什麼中國旅遊地理方面的問題
水體旅遊資源——江河景觀
在當今社會,
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一些國家甚至把旅回遊業當成了他們的主導產業,答
旅遊資源的收入主導著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
旅遊資源又可以分為自然旅遊資源、
人文旅遊
資源、宗教旅遊資源、陵墓旅遊資源、古典園林旅遊資源、民族習俗資源等。在自然資源中
又可以分為地貌旅遊資源、
水體旅遊資源、
氣象氣候資源、
生物旅遊資源。
其中水體旅遊資
源以她獨特的魅力吸引著遊客,讓遊客望而卻步。因為水是自然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要素,
地球表面七成被水覆蓋,
成為天然景觀的基本造景條件,
美學特徵很濃,
極具觀賞性,
總的來說具有十分廣泛的發展前景。
❾ 保護和開發措施
古火山地質景觀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產,由於其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時期和復雜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因而與其他自然資源相比,它具有稀缺性、易受破壞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只有合理有效的利用和保護,才能使其永續存在、永續利用,發揮其進行觀光游覽、科考科普、健身益智、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功能。
(一)古火山礦物岩石、岩石地層景觀保護和開發
作為昌樂縣的主要礦產資源的藍寶石、玄武岩具有不可再生性、有限性,對其進行掠奪性的開采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加速資源的枯竭還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在「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思想指導下,對於古火山礦物岩石、岩石地層資源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改變以往以單一開采、加工石料為主的產業經濟模式,努力向環保、節能方向轉變,如開發旅遊、建立科研基地及現代農業生產、觀光園等。
1)非經批准,嚴禁資源開采。對景觀區域內的所有採石礦、石灰窯和石料廠進行依法關停,違法建設一律依法拆除;對新的建設和種養項目嚴格加以控制,不予審批。
2)對景觀區內易滑坡、落石地段進行整治加固,設立警示牌,並對遭到破壞的地方應及時恢復治理。
3)對景觀區內廢舊礦區進行統一規劃、治理,注重生態恢復和景觀建設。
4)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活動,加強對景觀區內的生態資源保護。
5)大力發展景觀旅遊觀光,研發相應的岩石、寶石礦物商品,以旅遊帶動經濟發展,並以經濟收益更好地保護景觀資源,形成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良性循環。
6)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幫助礦業工人,利用閑置廠房、辦公場所搞好轉產、轉行,發展民營經濟,發展高效農業。
(二)火山水體景觀保護和開發
火山水體景觀是有火山作用形成的水文要素與其他要素的結合,是能吸引旅遊者,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水體和水文現象,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和環境形成條件。昌樂縣古火山水體景觀是昌樂縣古火山地質景觀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的開發和保護有助於昌樂縣整體旅遊事業的發展。水體景觀保護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同時合理開發利用。在進行水體景觀開發時一定要合理規劃,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在保證旅遊資源開發的同時,不破壞下一代為滿足其旅遊需求而進行旅遊開發的可能性,同時改善並保護古火山水體景觀賴以生存的資源與環境,提高旅遊接待地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為遊客及當地居民提供高質量的自然、歷史、游覽經歷的同時為當地居民參與決策與就業機會。
1)嚴禁在火山水體景觀區內開山、採石、淘沙、取土等,嚴禁在周圍砍伐竹木、採挖苗木花草,保護景區森林資源,涵養水源。
2)劃定水源保護區,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動,加強污染監測力度,監測結果應當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科學改善水質,水體水質不低於國家規定的標准。
3)及時綠化臨時設施拆除後或自然原因造成的植被破壞地段,提高森林覆蓋面積,防止水土流失。
4)結合周圍地質景觀積極做好水體景觀規劃,合理使用水體風景資源。積極開發水上遊玩、觀光旅遊等項目,設施建設應與整體景觀相協調,並建立、完善水體及其周圍必要的環衛設施。
(三)火山與熔岩景觀保護和開發
昌樂縣內分布著眾多的古火山地質遺跡,是山東省唯一一處大規模的古火山遺跡群。由於噴發類型的不同造就了眾多的火山與熔岩景觀,如古火山頸景觀、柱狀節理景觀、熔岩台地景觀、交切火山熔岩景觀、次火山岩相景觀等,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旅遊開發價值。在旅遊開發中堅持「保護第一、開發第二」的原則,不人為破壞地質景觀的原貌,對自然因素造成的風化、剝蝕,應加強加固、防護,積極恢復治理。同時做好國家級古火山地質公園內景點的保護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輔以必要的觀景、休閑、餐飲、住宿等旅遊接待設施,進一步提升昌樂縣古火山地質景觀旅遊價值水平,進而促進整個昌樂縣經濟的發展。
1)停止開采、開採挖掘,建立外圍防護欄,及時恢復治理。
2)加固工程,對人工挖掘、開采坑進行防護,區內地質遺跡最大特點是柱狀節理極其發育,隨著時間遷移,節理縫逐漸加大,穩定性降低,因此必須採取措施加以固定,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3)對重點地區地質遺跡斷面採用鋼架玻璃鋼棚,以減少其風化程度,達到保護的持久性,外圍用欄桿及鐵網圈連。
4)整治浮土碎石,種植樹木、灌木,防止水土流失。
5)對於個別地質遺跡點所附帶的歷史文物及人文景觀保護,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
6)積極做好古火山地質公園規劃和建設,把具有重要景觀價值的火山地質遺跡積極納入地質公園進行更為科學、更為系統地保護與開發利用。
7)對於已納入地質公園建設並開發旅遊的地質遺跡,實行旅遊導游制,對遊人區進行點或線狀開放,設置部分導游牌、警示牌。
8)建立地質遺跡保護管理資料庫,及時更新數據,動態監測。
9)加大公益性廣告宣傳,提高保護古火山地質遺跡意識。
(四)古生物化石保護和開發
昌樂縣內火山岩區古生物化石主要分布在新近紀臨朐群山旺組地層內,由於該組地層較薄,加上第四紀地層覆蓋較厚,為此出露不明顯,發現有古生物化石的僅有限的幾處,呈零星分布,規模均較小。再加上與昌樂近臨的臨朐縣內已建有國家級山旺古生物化石地質公園,為此昌樂縣內古生物化石單獨開發與利用的價值較小,可作為本地區古火山地質遺跡旅遊開發的輔助項目來利用,重在保護。
1)嚴禁盜采、濫采化石,對於違法、違規者應依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罰;加強古生物化石的珍貴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宣傳教育,提高群眾保護化石及周邊生態環境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對於已有古生物化石遺跡地應及時劃定保護范圍,建立生物化石自然生態保護區。
3)將生物化石遺跡地積極納入古火山地質遺跡保護與利用規劃中,依據古火山景觀優勢,開發古生物化石景觀點,編入旅遊觀光路線中。
(五)地質生態景觀保護和開發
對地質生態景觀的保護和開發,一方面要把生態保護作為旅遊發展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生態保護必須是發展中的保護,要積極開發與環境容量相適應並具有自然親和力的旅遊產品。加強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對生態脆弱的景點區域實行環境容量控制和實時監測,倡導低碳旅遊方式。具體措施如下:
1)嚴禁亂采、亂伐、亂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合理設置宣傳保護牌。
2)維護原生種群和區系,保護古樹名木和現有大樹,培育地帶性樹種和特有植物群落,加強對外來引進物種的管理,防止「生物災害」。
3)因境制宜地恢復、提高植被覆蓋率,以適地適樹的原則擴大林地,發揮植物的多種功能優勢,改善風景區的生態和環境。
4)利用和創造多種類型的植物景觀或景點,重視植物的科學意義,組織專題游覽環境和活動。
5)對各類植物景觀的植被覆蓋率、林木郁閉度、植物結構、季相變化、主要樹種、地被與攀緣植物、特有植物群落、特殊意義植物等,應有明確的分區分級的控制性指標及要求。
6)植物景觀分布應同其他內容的規劃分區相互協調;在旅遊設施和居民社會用地范圍內,應保持一定比例的高綠地率或高覆蓋率控制區。
7)遵循景觀生態自然生態承載力。在景觀旅遊區的自然生態承載力必須控制基礎設施、景觀資源和旅遊人數及活動的開展等。如果超過最大承載容量,旅遊區內的自然體系將失去維持平衡的能力,旅遊區的景觀生態也就不復存在。
8)建立保護景觀生態資源法規。將政府主導功能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政策方針和戰略性發展規劃的下制定法規條例,法規要分清利益主體,明確保護職責,對破壞景觀生態資源者進行嚴厲懲戒,對保護者的支持鼓勵和褒獎。
(六)人類活動遺跡景觀保護和開發
1.對人工采坑的保護與開發
在礦業生產過程中進行作業活動留下來的遺跡、遺址和史跡,是地質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遺跡仍具備科學研究價值及人文價值,對這類遺跡應當加以改造、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和利用。目前廢棄採石坑修復通常採用生態恢復或景觀再造兩種方法。生態恢復法以植被恢復為主要目標,藉助植被減緩甚至消除水土流失和滑坡等地質危害,同時改良土壤,促進植被演替。該方法通常要求廢棄採石坑的破壞不太嚴重,具有一定的生態恢復基礎。景觀再造法則注重合理利用採石遺留的獨特地質地貌,利用景觀藝術的手法,巧妙融合周邊環境,營造獨特風貌和人文情趣,所保留的採石遺跡還能起到教育警示作用。為此對於縣內人工采坑的保護與開發應結合實際情況分類進行。
對於規模較小、不具觀賞價值而具有一定生態恢復能力的廢棄采坑,應以回填、生態恢復為主,具體措施如下:
1)嚴禁一切非法開采、挖掘活動,加強對原采坑碎石、廢石等的清理。
2)對於挖掘坑、開采坑邊坡進行加固防護,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3)對挖掘坑、開采坑進行回填、復墾,可開發利用為林地、耕地等。
4)注重保護生態,建立新型綠化農業。
對於具有一定規模、較好觀賞價值的廢棄采坑,應在加強生態恢復與治理的同時突出景觀的利用與開發。礦坑的保護與開發利用要緊密結合礦山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治理,並將礦山所在區域內的林木、奇石、秀水與礦坑建設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加強礦坑生態恢復與治理的同時,注重景觀建設,加強景觀規劃,將礦山環境建設成符合國家標准、與周圍環境相和諧的景觀游覽地及科研、教育基地,這樣既恢復和保護了生態環境,減少或消除了地質災害,同時也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對探寶洞及防控洞景觀的保護與開發
對探寶洞及防控洞景觀的保護與開發,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旅遊開發,結合周圍自然景觀進行統一規劃,完善配套設施,大力發展旅遊業。具體措施如下:
1)健全、完善法律、法規,嚴禁一切對景觀資源的破壞行為。
2)對洞內、洞外定期檢查,對易發生次生災害的地方進行加固防護。
3)完善洞內道路、燈光等建設。
4)建立與之配套的休息、餐飲、住宿等建設。
(七)其他資源專項保護
1.文物專項保護
1)確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行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進行實施,同時對沒有定級的文物保護單位,設定相應的暫保登記,並建議按此申報和進行保護。
2)根據保護文物的實際需要,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並公布建設控制地帶。在建設控制地帶內,不得建設危及文物安全的設施,不得修建其形式、高度、體量、色調等文物保護單位的環境風貌不相協調的建築物或者構築物。
3)對文物保護單位的任何改動都要報請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並按照法定程序報文物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拆除、改動文物保護單位。
4)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和日常維護必須保證文物的真實性,對於需要修繕的,必須要有詳細的修繕計劃和設計施工方案,並在文物專家指導下進行,同時接受審批機關的監督和指導,工程竣工時,應當報審批機關驗收。
5)對於侵佔文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無條件予以退還。
6)落實消防措施,杜絕安全隱患。文物保護單位必須配備,消防設施,必須安裝避雷設備。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破壞文物景觀,所有管線必須入地。
2.古樹名木專項保護
1)建設完善的古樹名木檔案,明確位置、樹齡、立地條件並且配有照片,定期檢查,更新檔案資料,實行動態監管。
2)所有古樹名木均需掛牌保護(但不準釘釘子、拴鐵絲),位於游覽路兩側及游覽景點內的古樹名木應設防護欄,嚴禁有人攀爬、劃刻、拆采、砍伐。
3)加強古樹名木周邊的小環境治理,提供良好的生長條件。
4)加強古樹名木的病蟲害防治和養護管理,加強防雷、防火工作。對於衰老的古樹名木,應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應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古樹復壯。
❿ 旅遊資源可以從哪些角度進行分類
一、可以從旅遊資源的屬性進行分類,分為:自然,人文兩大方面。自然內景觀旅遊資源又下分:容地文景觀,水域風光,氣象天象,生物景觀。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又下分:遺址遺跡,建築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
二、可以從旅遊資源的市場特性和開發現狀進行分類。分為現實旅遊資源和潛在旅遊資源
三、可以根據旅遊資源的吸引級別分類:世界級、國家級、地市級、縣市級旅遊資源。
四、可以按照開發程度來分:已開發旅遊資源、未開發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