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項目扶持
Ⅰ 政府,國家分別對鄉村旅遊扶持政策的支持有哪些
根據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大力發展國內旅遊,積極發展入境旅遊,有序發展出境旅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科學利用資源,堅持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觀光旅遊質量,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遊和生態、文化、紅色、鄉村、森林、濕地、草原、海洋等專項旅遊,提升旅遊業發展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旅遊目的地和精品旅遊線路,推進全國特色名鎮(村)建設,規范發展主題公園。加快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旅遊公共服務主體多元化。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大型旅遊企業集團,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加快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實施人才興旅工程,推進實施國民旅遊休閑綱要。加快旅遊立法和標准化體系建設,加強旅遊誠信體系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十二五」時期,旅遊業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初步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1.鄉村旅遊發展。
推進實施《全國鄉村旅遊業發展綱要》,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及休閑農業示範村和示範縣,加大對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扶持。
2.旅遊精品建設。
推進實施《「十二五」全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升打造一批國家級城市旅遊目的地、國家級精品景區,推出一批文化旅遊演藝精品和精品旅遊線路及文物、森林、海洋、溫泉、草原、工業、科技、會展、修學等專項精品旅遊景區。
3.紅色旅遊發展。
推進實施《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繼續加大紅色旅遊基礎設施投入,深化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精品線路、重點旅遊區建設,加強紅色旅遊與其他旅遊產品的結合,完善配套服務,提高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Ⅱ 我想做個農業生態園旅遊項目,怎麼能拿到政府方面的扶持資金呢
每個省市的申請手續都不同,以杭州市為例,根據《關於印發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發展扶持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
第九條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建設項目,以區、縣(市)為單位組織申報,原則上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項目每單位每年限報1個、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項目每單位每年限報1—2個。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建設項目培育一般由其所在區、縣(市)農辦(農業局)、財政局確定後先進行農業項目網上申報,並將紙質材料同時報市農辦。
申報材料包括縣級申請報告、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項目策劃書或規劃書、項目培育申報表、項目預算表等書面材料。
(2)鄉村旅遊項目扶持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印發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發展扶持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杭州市的資金管理如下:
第十四條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建設項目發展扶持資金根據各級對項目的認定情況、投資情況和考核結果,由杭州市農辦與杭州市財政局共同審核,確定獎勵資金額度。
第十五條 杭州市農家樂休閑旅遊集聚體和杭州市農家樂旅遊精品示範項目必須在規定的用途和范圍內使用發展扶持資金,做到獨立核算、專款專用。
Ⅲ ,精準扶貧具備,那五項條件
扶貧工作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方案,緊扣對象、目標、內容、方式、考評、保障「六個精準」,凝心聚力、聚焦發力、准確用力,最大限度挖掘、整合、運用好各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的攻堅戰,做到一分部署,九分落實。
一要抓好結合點,融入工作全局。
二要抓好牽引點,激發改革活力。
三要抓好支撐點,突破關鍵領域。
四要抓好立足點,優化資源配置。
五要抓好共振點,形成強大合力。
精確扶貧對象:
(1,要精準扶貧對象。通過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告公示、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完成建檔立卡工作;同時建立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動態管理,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扶貧信息真實可靠。
(2,是要精準扶貧措施。應打破縣、鄉、村行政界限,把基礎相同、條件相近、地緣相接的貧困村組成小片區,統一扶持政策,統一布局項目,統一安排資金,統一規劃建設,最大限度實現整體脫貧,分類施策。
(3,要精準資源配置。創新建設地市一級的「扶貧投融資平台」,政府出資與企業合作,力爭形成一定授信規模,用於扶貧開發;實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計劃,把貧困鄉村的教育基礎設置完善好;推進資源整合,在用好扶貧專項資金的基礎上,整合住建、交通、民政、教育、衛生等部門項目資金重點向貧困村傾斜。
Ⅳ 如何獲得政府扶持,促進鄉村旅遊事業發展
政府介入發揮主導推動作用是促進鄉村旅遊發展的基本道路。(一)政府主動謀劃,政策鼓勵促進。發達國家大都把鄉村旅遊作為政治任務或公益事業來發展,主動謀劃,不同程度地採取了一些促進措施,積極發揮政府旅遊和農業等職能部門的組織、規劃、協調、宣傳、推動的作用。比喻西班牙,每個地區政府都有相關鄉村旅遊的立法,從立法上確定鄉村旅遊的地位。美國從縣、州一直到聯邦的各級政府對鄉村旅遊都制定了一些列扶持政府。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芬蘭相繼成立了農村旅遊發展協會和農村政策委員會,協調農村發展尺度,推進農村資源的有效配置。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區政府主持制定了發展規劃並提供了規劃編制的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並給予嚴格管理。(二)積極搭建平台,強力推動發展。為推動鄉村旅遊發展,各國政府積極搭建企業投融資平台、跨區域合作平台、網路商務服務平台、市場營銷平台等等。比喻1992年,美國土地管理局、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國家森林公園中心、森林委員會、國防部、美國旅行與旅遊管理局的「理解備忘錄」(MOU),形成了地方、區域、州政府在推進聯邦土地發展旅遊業中共同合作的框架。法國於1953 年成立法國農會常設委員會,1998 年專門設立了「農業及旅遊接待服務處」作為推廣農業旅遊的中央機構;建立「歡迎蒞臨農場」網路,完善農場客棧、農產品市場、點心農場、騎馬農場、教學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暫住農場和露營農場等九大系列,推銷農業旅遊,大大促進了鄉村旅遊的發展。(三)堅持農業主體,規范行業運作。西方發達國家在堅持宏觀管理的同時,大都走出了一條行業管理、市場規范、行業自律的發展道路。為了保障鄉村旅遊的農業屬性,英國從法律上規定了農業的地位,全面推行農村事務管理方案;德國農業協會於1972 年制定了鄉村旅遊品質認證制度,凡經檢驗合格者,頒發度假農場認證標章,並由經濟部、財政部等負責後續認證工作的推行,該制度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德國鄉村旅遊服務的總體質量。法國於1974 年頒發了《質量憲章》,根據「農家樂」的周邊環境、軟硬體設施、房間舒適度及各項服務,以麥穗為標志,將它們分為5 個等級,最低等級1個麥穗,最高級別5 個麥穗,要想獲得5個麥穗的「農家樂」要求十分嚴格,要有私家花園、停車庫,還要有包括網球場、游泳池、桑拿及音樂設備在內的休閑設施,引導企業規范運作、加強行業自律。(四)優化農村環境,注重品牌特色。發達國家普遍認為,鄉村旅遊是多事業系統推進的結果,是鄉村傳統產業的替代產業,是發展區域基礎設施、優化農村發展環境的一條重要措施,因此要針對不同地區的特色和優勢進行開發利用。芬蘭鄉村旅遊的發展目標和功能定位在:經濟增長與調整、創造就業、增加投資、人口穩定、基礎設施和設備供給及保障等。義大利將鄉村旅遊與現代化的農業和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新型生態環境及其他社會資源融合在一起,成為一個綜合性項目,對農村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改善城鄉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紐帶作用。
Ⅳ 農業合作社生產經營許可證
請問你是不是咨詢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辦理情況?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相關規定:
第二章設立和登記第十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有五名以上符合本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規定的成員;(二)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章程;(三)有符合本法規定的組織機構;(四)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名稱和章程確定的住所;(五)有符合章程規定的成員出資。第十一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召開由全體設立人參加的設立大會。設立時自願成為該社成員的人為設立人。設立大會行使下列職權:(一)通過本社章程,章程應當由全體設立人一致通過;(二)選舉產生理事長、理事、執行監事或者監事會成員;(三)審議其他重大事項。第十二條農民專業合作社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一)名稱和住所;(二)業務范圍;(三)成員資格及入社、退社和除名;(四)成員的權利和義務;(五)組織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任期、議事規則;(六)成員的出資方式、出資額;(七)財務管理和盈餘分配、虧損處理;(八)章程修改程序;(九)解散事由和清算辦法;(十)公告事項及發布方式;(十一)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第十三條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文件,申請設立登記:(一)登記申請書;(二)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設立大會紀要;(三)全體設立人簽名、蓋章的章程;(四)法定代表人、理事的任職文件及身份證明;(五)出資成員簽名、蓋章的出資清單;(六)住所使用證明;(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文件。登記機關應當自受理登記申請之日起二十日內辦理完畢,向符合登記條件的申請者頒發營業執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定登記事項變更的,應當申請變更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辦法由國務院規定。辦理登記不得收取費用。
Ⅵ 南陵縣美好鄉村旅遊景點政府有什麼扶持政策
把農業生態旅遊景區視作農業企業,其按規定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減征、免徵企業所得稅;其直接用於採摘、觀光、養殖、飼養的土地,免徵土地所得稅。
金融部門對農業生態旅遊景點建設予以重點支持,發放扶貧貸款、小額貸款時,對參與農業生態旅遊產業開發的農戶傾斜支持。
整合農業、扶貧、旅遊、建設、民政等部門對農業農村的扶持項目,把農業生態旅遊景區景點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特色農業示範工程、鄉村風貌改造工程、科技扶貧工程、名村名鎮建設工程、農業旅遊景點創建等項目結合起來,多方聯動,協同推進。
農業生態旅遊景區將被視作農業企業,可以享受稅收、用地優惠:景區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減征、免徵企業所得稅;而景區直接用於採摘、觀光的種植、養殖、飼養的土地,則可以免徵土地使用稅。
Ⅶ 政府對鄉村旅遊有那些服扶持
有很多種,主要看是針對什麼的,拿旅遊開發為主,可以走,國家的扶貧政策,還有新農村建設政策,還有農業扶持政策,等等·
Ⅷ 為什麼要進行扶貧攻堅,怎麼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地扶貧開發以來,中國的扶貧開發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扶貧開發為促進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邊疆鞏固和社會和諧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全球的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是貧困地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國貧困問題依然十分突出。一是貧困人口多,按照國家的標准,到2013年底還有8200多萬貧困人口,如果參考國際標准,還有兩億多人。
二是貧困程度還比較深,貧困人口不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還面臨著吃水、行路、用電、上學、就醫、貸款等諸多困難。三是扶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大部分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產生活條件比較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後的連片特困地區,這些地方的貧困問題是難啃的硬骨頭,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短板,所以必須進一步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的力量,齊心協力打一場新的扶貧攻堅戰。
1、不斷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全面取消農業稅,實行多種農業補貼,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加對貧困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扶貧資金。中國減貧戰略的核心是對貧困人口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提高發展能力、擴大發展機會。
2、創新中國特色的反貧困機制:自力更生、地方為主、國家支持、社會捐贈、對口支援、市場驅動、國際援助,7個機制組成了政府主導、多元投資、相互補充、激勵相容、廣泛參與的具有中國特色的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8)鄉村旅遊項目扶持擴展閱讀
1986年起,中國開始實施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扶貧開發,設立了扶貧開發專門機構,評定國定貧困縣和省定貧困縣,制定與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扶貧開發方針,並於1994年、2001年、2011年分別制定了扶貧規劃綱要,明確了階段性扶貧開發目標。
把扶貧開發作為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把社會保障作為解決溫飽問題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