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鄉村旅遊現狀
⑴ 陝西將如何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據報道,近日,陝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意見》: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等工作促旅遊消費升級。
未來將打造陝西鄉村旅遊「十百千」品牌,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並開展鄉村旅遊後備廂專項行動,推出陝西「熱購旅遊商品」名單,支持有條件的重點村利用已有資源建設旅遊電商平台,啟動建設沿黃工程,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遊新坐標。
此外陝西還將支持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培育低空和水上旅遊消費市場,打造以秦嶺、黃河、渭河、漢江、沙漠為主題的精品航線;鼓勵社會資本開發以秦嶺北麓為主的溫泉休閑旅遊精品線路和產品,重點打造以西安、咸陽為核心的溫泉旅遊圈。
⑵ 跪求畢業論文《陝西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拜託各位了
1論文: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該目錄是主要的論點段匯總表。 (短篇論文不必列出目錄)
3,小結:這篇文章是摘錄內容需要短,細,完整。言語可以是幾十小詞,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字或關鍵字:關鍵字是從標題選擇的,抽象的紙張和身體,是論文演講有意義的詞彙的核心要素。關鍵字是用於造紙機系統的內容索引功能的話,便於以供讀者查詢館藏信息系統。每篇論文一般選擇為關鍵詞3-8話,另起一行,在左下方的「摘要」排名。
主題詞期限是標准化的結果,在確定關鍵字應該是論文的主題,按照規則設置索引和轉換成規范的字詞庫。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在紙的開頭使用。引進的作者寫的總結,目的和選題意義,和一般意向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介紹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文本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和結論。主要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加薪 - 參數;
B中的問題分析 - 論據和論證;
解決問題 - 示範和步驟;
> D的結論。 ..
6,一紙參考是參考了原始文獻或文件所列引用的文件和寫入結束。參考文獻應是一個單獨的頁面,標注方式「參照GB7714-87文本書目規矩」。
中國:標題 - 作者 - 出版物信息(版本,一個版本的那些,的版本):作者 - 標題 - 在信息需求的出版物中列出的參考資料包括:
(1)參考文獻應列在官方文學刊物,供讀者研究。
(2)引用來表示數字,書籍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信息參考。
⑶ 我國鄉村旅遊發展的現狀怎麼樣
目前,我國的鄉村旅遊點已發展成為全國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遊客接待人數接近全國旅遊業接待人數的1/10。農村的產業結構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田地里的產品變成了旅遊商品銷售,綠色蔬菜、水果成為市場的寵兒。
近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得到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鄉村旅遊遊客接待人次和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分別為32.0%、26.2%。其中,2016年,中國鄉村旅遊接待遊客24億人次,占國內遊客接待人次的54.4%;營業總收入已達4800億元,占國內旅遊總收入的12.2%,可見,鄉村旅遊市場後勁十足。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旅遊尤其是鄉村旅遊正成為發生頻次極高的旅遊行為,特別是圍繞城市周邊開展的周邊游、農家樂等形式正普遍存在於全國各地。
⑷ 目前國內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如何
隨著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的增多和升級,以及城鄉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休閑旅遊經濟呈現巨大的市場潛力,出現以農民為主體,社會資本熱情參與的局面,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各地積極探索與農民互惠共贏的產業發展和利益分享機制,農民不僅僅是流轉土地或做打工仔,有的已通過土地、庭院、設施等資產入股的形式,以股東身份從產業發展中分享收益。不少地方還催生了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協會、專業合作社、休閑農業聯盟等新型經營主體,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明顯提高。
許多地方結合當地的特色,不斷創新發展方式,探索形成了高淳國際慢城、陝西袁家村、北京農業嘉年華、陝西涇渭茯茶特色小鎮等形式多樣、特色各異的新類型,開辟了產業發展的新途徑。讓市民享受青山綠水帶來的視覺愉悅,感受田園和農耕生活,充分享受返璞歸真的喜悅。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內涵更加豐富了。
唯美鄉村&返鄉互助平台上,各地的實踐證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使一些地方農區變成了景區、田園變成了公園、民房變成了客房、勞動變成了運動、產品變成了商品,農村閑置的土地利用起來了,農民閑暇的時間充實起來了,傳統的農耕文化也活躍起來了。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日益成為富裕農民、提升農業、美化農村的朝陽產業。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返鄉互助」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返鄉創業看起來美做起來難。怎麼辦? 關注"返鄉互助「微信公眾平台!
⑸ 鄉村旅遊的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第一,繼續與生態相結合,表現出綠色發展態勢
鄉村旅遊是生態與旅遊相結合的新型內旅遊方式,體現了游容客對原生態自然的嚮往,鄉村的生態化是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二,豐富文化內涵,使得鄉村旅遊具有「靈魂」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日益豐富化,單一的觀光旅遊對遊客的吸引力逐漸下降,增強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式吸引遊客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保持本色,原汁原味
鄉村的城市化一方面導致鄉村生態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也使鄉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鄉村不再是原始的鄉村,一味的拆建讓鄉村面貌面目全非。
第四,融合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
鄉村旅遊不僅僅是純粹的對農業資源的開發,融合發展是中國鄉村旅遊的一大趨勢。
⑹ 陝西的鄉村旅遊從哪可以查到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鄉村,鄉村旅遊也逐漸成為城市居民日常休閑的一個好去處,陝西的鄉村旅遊景點有很多,生態景觀,田園住宿等都有,題主查詢陝西鄉村旅遊可以去陝西農綜平台進行查詢,裡麵包含很多關於鄉村旅遊的景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⑺ 急求:改革開放30年陝西家鄉變化的論文
變化一: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29.9%、達到2579億元。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糧食連年豐收,水果產量全國第一。新型工業化邁出堅實步伐,能源化工、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迅猛增長,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紡織、食品等傳統產業加速升級,金融、旅遊、物流等服務業快速成長。基礎保障條件明顯改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西部第一,鄭西客運專線、西安地鐵2號線、西安咸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等項目投入運營,渭河整治、引漢濟渭等工程取得重大進展。節能減排任務如期完成,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成效明顯。
變化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城鄉免費義務教育積極實施,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質量普遍提高。城鄉衛生服務網路更加健全,基本葯物制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立醫院等改革日益深化,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有效緩解。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利益共建共享機制逐步推廣,流動人口、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得到更多關愛,社會管理服務和創新進一步加強,平安陝西建設深入開展,人民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
變化三:文化建設成效明顯,文化發展活力大大增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愛國守信、勤勞質朴、寬厚包容、尚德重禮、務實進取的陝西精神不斷弘揚,公民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陝西人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公益性文化單位管理機制更加完善,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產業快速壯大,精品力作不斷涌現,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變化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9268元增加到1824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260元增加到5028元,年均分別實際增長10%和11.2%。居民家庭財產普遍增多、銀行儲蓄大幅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衣食住行用水平進一步提高。
變化五:改革開放不斷深化,體制機制創新亮點頻現。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混合所有制經濟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佔到半壁江山。13家企業上市,融資478億元。政府職能加快轉變,財稅金融、科教文化等領域改革力度加大,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走在全國前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前完成。投資環境不斷優化,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均翻了一番多,新增29家世界500強企業來陝投資。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西安世園會成功舉辦,西洽會、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影響擴大。
參考:http://www.sxdaily.com.cn/n/2012/1101/c191-500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