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簡述鄉村旅遊的特徵

簡述鄉村旅遊的特徵

發布時間: 2020-12-22 14:08:38

① 舉例簡述世界各國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和現狀

(1)義大利。義大利是世界上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在義大利的旅遊業中,農業旅遊屬於新興的生力軍,是近幾年發展勢頭迅猛的旅遊產業。義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農業與旅遊全國協會」,形成了早期的農業旅遊。經過了20世紀80年代的發展期和90年代的成熟期,到1996年為止,義大利全國20個行政區,已全部開展農業旅遊活動,其中尤以托斯卡那大區最為突出,每年接待國內外農業旅遊者高達20萬人次。

(2)法國。法國既是歐洲第一農業大國,也是世界旅遊業大國,這為法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20世紀70年代,法國國內掀起了建造「第二住宅」的風潮,並開辟人工菜園活動。各地農民積極響應,紛紛推出了農庄旅遊,並組建了全國性質的聯合經營組織。近年,法國人又推出了全新的「農庄旅遊」業,將農業旅遊徹底產業化,全國有1.6萬戶農家建立了家庭旅館以供遊客體驗農家生活樂趣。1988年,法國設立了農業及旅遊接待服務處,並結合此後法國農業經營者工會聯盟、國家青年農民中心和法國農會與互助聯盟等專門農業組織,聯合成立了「歡迎您到農庄來」的聯合經營組織,吸引眾多的遊客前來旅遊。現在,這種農業旅遊能夠為法國農民帶來每年700億法郎的收益,相當於全國旅遊收入的1/4。

(3)西班牙。西班牙是歐洲除瑞士之外山地最多的國家,發展鄉村旅遊有著良好的自然條件。西班牙的鄉村旅遊在1986年前後開始起步,1992年以後快速發展,目前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海濱旅遊,成為西班牙旅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西班牙人非常重視鄉村旅遊,有36%的西班牙人的假期是在1000多個鄉村旅遊點度過的。鄉村旅遊使西班牙的農村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也使農村的設施和環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西班牙農民只佔全國總人口的4%,但農業產值卻很高。過去5年裡,西班牙的鄉村旅遊增長了93%,其中89%的遊客是西班牙本地人。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年有超過200萬的西班牙人遠離城市到內地的農村旅遊。

(4)美國。在美國,農業旅遊業被稱為是「鄉村旅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之後,旅遊業逐漸成為了世界上發展勢頭最強勁並且持久不衰的產業。而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鄉村旅遊就開始在美國長盛不衰。

這是由於一方面,美國政府發現鄉村旅遊與傳統的工業相比,投入更少,收益卻更大;不需要大量的破壞環境,甚至有助於環境的保護;對於員工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低。美國農村一直地多人少,開展鄉村旅遊不僅彌補了農業勞動力的短缺,還能幫助農場主就近推銷農副產品。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了對於鄉村生活的獵奇、回歸大自然的心理,越來越多的遊客不滿足於對美國幾個窗口城市的走馬觀花式的游覽,他們更加想要深入了解美國內部地區的文化、歷史、風光。再加上人口普遍老齡化,使得鄉村旅遊在美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美國的農業旅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聯邦政府和地方各級政府把發展旅遊業作為振興農業地區經濟的重要手段。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農場主在鄉村旅遊的內容和項目上不斷推陳出新,以吸引更多的遊客。除了採摘果品、飼養小動物、垂釣比賽、露營野炊等傳統活動,還新增了綠色食品展、珍稀動物展覽、農場博物館、鄉村音樂會等活動,引來了源源不斷的遊客。

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美農業地區經濟普遍下滑,但農業旅遊成了唯一有所增長的領域。根據美國旅遊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46%的美國成年人在2005—2007年間曾參加過鄉村旅遊。在美國夏威夷,2005年全州有4800多座農場從事鄉村旅遊,其產值達到3500多萬美元,其中38%左右來自農產品的直接銷售。

(5)馬來西亞。1985年,馬來西亞根據農業部的計劃,建立了一處農林旅遊區,作為農林示範、農林生態保護,開展農業旅遊參觀。從1992年起,將7月2~9日定為一年一度的「花卉節」,以花卉為主題,發展農業旅遊。隨著花卉生產的興起,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實現了花卉的基地化、產業化,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從而吸引了更多的遊客,使馬來西亞旅遊業連年創下佳績。1994年旅遊業外匯收入達到90億馬幣,成為排名第三的產業。1995年,馬來西亞成功舉辦了國際花卉展銷會,成為東南亞地區權威性的國際花卉展。

(6)日本。相對於歐洲,亞洲的農家生態旅遊起步較晚。其中,日本的農業旅遊發展相對較早。其特點在於各地的農場結合當地的農業生產特點,營造富有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設立貼心的富有特色的服務設施,以此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遊客。日本的農家旅遊活動豐富多彩,旅行社組織遊客參與春天下農田插秧、秋天收割、捕魚撈蝦、草原放牧、牛棚擠奶等一系列體驗性極強的務農活動。參加的人員有研究人員、學生、職員、公司白領等。

在日本的岩手縣有一座具有百餘年悠久歷史的民間綜合性大農場,名為小井農場。自1962年以來,農場先後開辟觀光農田40公頃。農場中分立了多個主題的區域,動物農場專門用來飼養各種家禽家畜以供人們觀賞逗玩,同時也可以學習到一定的飼養知識;遊客在欣賞完牧場館擠牛奶的表演以及奶油的加工過程後,還能購買到新鮮出爐的奶製品;別具特色的農具館,展示了各種各樣新奇古怪的農業用具,從日本古代的耕作工具到現代化的機器工具都一一陳列於其中,遊客們能夠在這里了解到日本農業發展的歷史。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展,在日本也興起了很多的觀光型農庄。人們只需要購買一張門票便能夠在農庄內自由的觀賞各種瓜果蔬菜、花草樹木,同時也有一些農庄提供了採摘樂趣的體驗活動,欣賞之餘還能夠帶走自己採到的新鮮蔬果。

1979年,日本大分縣前知事平松守彥先生提出的以「立足本地,放眼全球,自立自主,銳意創新,培養人才」為基本理念的一村一品運動,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振興了大分縣的農村經濟,取得了顯著成效。在這項運動中,很多村莊都將自己的傳統風俗文化作為特色品牌大力宣傳和弘揚,吸引了大批的遊客慕名而來。

近年來,務農旅遊在日本也逐漸升溫。東京一家旅行社每年以春天的插秧和秋天的收割為中心,組織遊客去農村體驗農民生活,直接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去沿海地區的旅遊團還可以參加捕撈虹鱒魚和採集、加工海帶等活動。

(7)韓國。韓國的鄉村旅遊起步比較晚。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周邊的漁村出現了很多「觀光農園」和「度假鄉村」。這些農園提供城市居民可以休閑、體驗、收獲的活動,滿足了城市人放鬆身心的需求,農民也從中獲得了可觀的收入。有特色的是,在一些漁村中有規定20人以上的團體遊客在村內的食堂用餐,而零散的遊客則會被分配到經過專業培訓的農戶家中去享受農村式的聚餐,讓遊客吃得開心、吃得健康。這些觀光農園最初多是農民自發組建的。隨著韓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年輕人都進入城市尋找工作,農村勞動人口下降,僅依靠種植糧食獲得的收入也不斷減少,而很多農戶的一些房屋被閑置。於是,在這樣的契機下,一些農村居民搞起了農家樂一類的鄉村旅遊,讓城裡人來農村吃吃飯、參與勞動,之後收取客人一定的費用。沒想到,這樣的農家旅遊一下受到了城市居民的熱烈歡迎,周末或節假日來農村進行這樣休閑旅遊的人越來越多。由於生意的紅火,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效仿這種形式的農家旅遊,經營著自己的農庄。不久之後,韓國的農業部門也發現了這種旅遊模式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道路,於是大力提倡和推動鄉村旅遊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政策。韓國農村經濟研究院提供的資料表明,韓國農村觀光和民俗市場的規模,2001年約為28400億韓元,到2005年達到了51100億韓元。

② 簡述對生態旅遊者常用的管理措施

一、對旅遊者的生態管理
旅遊者旅遊活動對環境影響頗大,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不受破壞,有必要對旅遊者的行為進行規范性管理。這種管理的基本目標是科學區劃分流和疏導遊人,合理確定與控制生態環境容量和經濟總量,避免生態旅遊區超負荷接待遊人。
(一)生態旅遊景區對旅遊者管理的目標
1.促進旅遊者滿意度的提升
滿意度是旅遊者在生態旅遊景區停留游覽之後對整個游覽經歷的個人感知評判,該評判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景區的資源、景區的環境、遊玩的心情、行程的安全度等。對遊客的管理可以促進上述四個方面的優化,從而提升旅遊者對生態旅遊景區的滿意度。
2.強化對旅遊過程的控制
對旅遊者的生態管理,就是通過對旅遊主體實施全程式控制制和管理,將旅遊過程置於管理者的掌握和控制中,保證旅遊全過程的流暢性、安全性以及滿意性。對旅遊過程的控制主要分為兩個層面,其一是對旅遊者個人行為的控制,其二是對旅遊者的流動規模和流動方向的控制。這兩個層面的控制都必須以整個生態旅遊景區統籌管理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對生態旅遊景區內的旅遊者實現合理的組織,避免因旅遊者擁擠而出現遊程中斷或暫停,保障旅遊者獲得最佳的空間感受和旅遊經歷,同時也確保管理者對旅遊全過程的安全性實施監控。
3.優化生態旅遊景區的經營效益
對旅遊者的生態管理,從本質上看,是為實現生態旅遊景區效益的最大化。生態旅遊景區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旅遊者行為規范化來說,生態旅遊景區對旅遊者的管理能夠減少因旅遊者不文明行為造成的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降低旅遊者對生態旅遊景區的巨大生態壓力,使生態旅遊景區中的生態環境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對旅遊者進行事先的行為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旅遊者因不遵守規則而造成的意外傷亡事故,因此生態旅遊景區的管理有助於增加生態旅遊景區的社會效益。同時生態旅遊景區中旅遊者的安全也成為生態旅遊景區樹立品牌形象、提升社會地位的重要途徑。在生態旅遊景區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保障的條件下,景區形象和品牌較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其經濟效益的實現也就順理成章了。
(二)生態旅遊景區對旅遊者管理的內容
1.規范旅遊者行為
規范旅遊者行為是指從道德標准出發對旅遊者的不文明行為加以糾正。生態旅遊景區中常見的不文明旅遊行為包括:亂扔亂刻,破壞公共設施,損害樹木,踐踏草坪,隨意給動物餵食,隨處吸煙和點火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被視為不文明和不道德的行為,但是在生態旅遊景區中由於旅遊者在新環境中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的淡薄而時有發生。為此,生態旅遊景區應採取措施,對旅遊者進行行為規范。
2.對旅遊者實行環境意識教育
環境意識又稱生態意識,其核心是具有生態意識成分和特徵的環境倫理。生態意識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態知識、生態規律、生態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及環境倫理、生態文化理論及審美知識等。通過這些知識的普及,要使遊客真正懂得作為一個生態旅遊者,必須履行生態義務,奉行生態道德,提倡生態文明。
3.保障旅遊者安全
在自然型生態旅遊景區中,旅遊者的不當行為如不加以制止或限制有可能演變成為事故或災難,因此生態旅遊景區對旅遊者管理應該根據不同的生態景區環境為旅遊者提供安全行為的指引,避免因旅遊者行為不當而引發各種悲劇。
4.保護生態旅遊景區資源
保護生態旅遊景區資源主要可以分解為兩個方面的內容,即一方面對旅遊者流量、容量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另一方面是針對資源保護的措施,防止人為破壞。

③ 試簡述郫都區在發展鄉村旅遊中民宿的優勢。

為人們的生活和價值觀念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一些鄉村資源的有效利用,不僅可以給農民們帶來很大的經濟來源,同時,也能夠推動農村與現代化社會的共同發展。鄉村旅遊的展開,為人們的旅遊方向打開了新的渠道,鄉村旅遊主要以農家樂為根本,延伸到更加豐富的內容。現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民宿在鄉村旅遊中,發揮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