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景觀設計
⑴ 鄉村旅遊景觀要如何提升
鄉村景觀,作為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正在彰顯著鄉村的文化景觀藝術,「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是宋代大詩詞家王安石筆下的村居景象,同時也是人們對於傳統鄉村旅遊景觀記憶的模樣。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鄉村景觀是完全有別於城市景觀。首先對於鄉村景觀而言,建築體量相對較小,建築形式多以當地的建築形式為主,且建築材料多以當地的石材、木材為主,房屋稀疏;其次,對於鄉村的建築大多會設置房前屋後的庭院,這也就在根本上有別於城市建築。
同時,這也造就了鄉村建築密度低的主要原因。對於鄉村中的建築,我們更多的是要去傳承其地域中特色的建築形式,從而去打造更純粹的鄉村景觀。因此對於在後續鄉村景觀的設計中,我們應該注重反映鄉村景觀所體現出來的場所精神,延續地域的歷史文脈,從而區構造更具地方特色性的倖存景觀。
⑵ 我國鄉村旅遊景觀規劃存在哪些問題
鄉村景觀規劃是關注農村經濟發展,提升鄉村旅遊的重要內容。由於鄉村旅遊起步較晚,目前尚處於從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遠景設計研究院鄉村旅遊景觀規劃專家道:鄉村旅遊的發展速度較快,各種農業觀光園、農家樂、採摘節等鄉村旅遊形式也豐富多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總體來看,鄉村旅遊還是一個新事物,正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於很多設計院經驗不足,規劃設計時容易出現景觀功能欠完善、形象品質不高、生態環境破壞或同質性等影響鄉村旅遊發展的問題。
⑶ 鄉村旅遊開發中的景觀規劃,要注意那些事項
鄉村旅遊應是和諧發展的結果, 也是可持續科學發展的結果, 且因有利於鄉村自身綜合發展才更具生命力。在協調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 保護自然景觀與傳統文化遺跡, 發展當地適宜又具地方特色的產業, 建立科學進步的生活方式, 在這種背景下發展鄉村旅遊才具有吸引力。
一、加強鄉村景觀規劃, 科學設計本土景觀
規劃是鄉村旅遊發展的前提, 科學有序的規劃能解決鄉村旅遊開發中發展生產、擴大旅遊規模和景觀保護開發等的矛盾。鄉村景觀規劃是圍繞著人與景觀共生發展的原理展開的, 人類對自然改造的各種活動不能違背景觀生態特點, 二者互利共生、和諧統一是景觀規劃設計的最終目標。因此, 從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發, 在鄉村旅遊開發建設中應積極做好景觀規劃工作。同時,鄉土情結是鄉村旅遊需求的根本動機, 銘智旅遊策劃認為只有為遊客提供本土的、原生態的鄉村景觀,才能長久地吸引遊客。
二、完善旅遊接待服務場所
1、遊客接待中心
遊客接待中心是一定規模、等級的鄉村旅遊區應該具有的服務性建築, 它除了向初來乍到的遊客展示旅遊區概貌, 還為遊客提供休息、觀景、娛樂的場所,多位於景區入口附近。
2、遊客食宿服務場所
鄉村旅遊區發展初期, 很少設置獨立的遊客食宿服務建築和設施, 遊客的食宿大多在農家宅院中進行, 是為玩農家樂的遊客提供的附加服務。隨著鄉村旅遊的不斷發展, 增加獨立的食宿服務, 提升食宿服務的檔次和品味變得越來越有必要。此外, 在一些發展較好的鄉村旅遊區, 也正在出現餐飲一條街、茶館、酒肆、鄉村酒店這類建築。從運作的情況看, 設置這樣的服務場所和設施必須認真分析市場需求、開發的各方面條件, 避免盲目開發。
3、遊客購物服務場所
旅遊購物是旅遊活動的必然現象, 大多數鄉村旅遊區都存在不小的遊客購物需求: 鄉村農產品、手工藝品以及鄉村的農副土特產品等, 往往能激起遊客的購買慾望。這樣的買賣對遊客與村民雙方都是有益的,是雙贏的。購物場所的設置應當具有靈活、多樣的特點, 可以規劃適宜的場地, 採用趕集的方式, 為鄉村農產品買賣提供服務, 避免隨意擺攤設點, 影響景觀。也可以把購物與生產加工作坊結合起來, 形成前店後坊的購物街, 使遊客參觀生產性作坊之後, 能購買相關產品。
4、商務會議辦公服務場所
隨著鄉村旅遊的發展, 鄉村旅遊區的接待服務需求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多層次化,比如某些有商務會議服務需求的鄉村旅遊區, 可附屬於鄉村酒店等設置一定檔次的會議場所。也可在某些鄉村旅遊區規劃設置獨立的小型辦公會議建築, 提供休息、會議、辦公的需要。
三、鄉村景觀意象規劃
鄉村景觀意象是人們對鄉村景觀的認知過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個具有個性化特徵的景觀意境圖式(Mentalmap )。鄉村景觀意象具有以下特徵:鄉村景觀意象的個性化、鄉村景觀意象的地方性、鄉村景觀意象的社會性。鄉村景觀意象是鄉村景觀建設的基礎上所滲透的景觀意象思想, 它的形成離不開歷史過程的積累、硬環境以及文化軟環境的建設。著力鄉村景觀意象的規劃有助於樹立鄉村整體目的的形象, 而一個能綜合反映鄉村地方特色、具有強大市場吸引力的整體目的地形象, 是提升鄉村旅遊質量的重要前提。
四、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統
鄉村旅遊區的道路交通系統主要包括線狀的車行道路、步行道路、馬道、自行車道等和點狀的停車場地。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統一方面能令功能場地空間合理組織聯系起來, 另一方面能為遊客帶來交通體驗的樂趣和舒適性。
⑷ 旅遊規劃的內容包括哪些
旅遊規劃是專業性較強的一項工作,如果是業內人士,對這些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如果不是業內人士,看不看意義也不大了。不過今天可以給大家科普一下旅遊規劃的內容,這也僅僅是抽象的、概括的內容,事實上,做出一整套旅遊規劃的成果,最少在百萬字左右,配圖不少於百張,廢話說多了,直接上干貨。
1·首先是做旅遊規劃的目的:一般的目的有四個,這些目的既重復又獨立:完成上級交辦的任務;申請旅遊專項資金;招商引資;指導旅遊開發。事實上,指導旅遊開發是核心目的,但是在市場運作中目的往往就不那麼單純了。
2·旅遊規劃解決的主要問題
根據規劃地的區位基礎條件分析(包括市場需求、消費結構、交通條件、資源本底等)和市場調研,明確提煉出規劃的主題和發展戰略,解決最基本的定位問題;
根據規劃地的空間現狀特徵聯系市場發展,確定旅遊區劃和空間布局,協調各空間發展,解決要素結構的定盤問題,實現旅遊系統的優化;
通過重點項目設計、產品開發、線路設計來解決旅遊具體發展的路子問題;
通過人力資源、機制制度、資金籌措、環境保護、開發運作模式等各方面來保障旅遊規劃的實施,解決旅遊規劃怎麼落地的問題;
通過風險分析和危機管理,解決當旅遊遭遇特殊情況爆發的問題,防患於未然。
3·旅遊規劃的編制步驟
旅遊規劃的可行性研究;編制旅遊規劃項目任務書;簽訂規劃合同書;組建規劃編制專家組;制定工作計劃;進行室內資料准備與分析;室外實地考察;編制旅遊規劃;組織專家評審和鑒定規劃;組織規劃的實行與修訂。
4·旅遊規劃的成果:旅遊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表及附件。規劃圖表一般包括區位分析圖、旅遊資源分析圖、旅遊市場分析圖、旅遊空間分布圖和重點項目示意圖以及旅遊經濟類的相關數據分析測算表格。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和一些關聯基礎資料。
參考資料:http://www.nmgguihua.com/Item/Show.asp?m=1&d=2926
⑸ 發展旅遊業人造旅遊資源比原生態旅遊資源更重要的辯詞
可以說開發旅遊資源最原始的目的就是服務人類,為人類提供享受,供人類欣賞。人更了解人,了解人的心理,人的想法,和他們所想要的;而原生態的東西雖然來源自然,但更多的是要人類去追求。所以人造旅遊資源比原生態的更能滿足人類的需要,因此也更重要。僅供參考!
⑹ 生態旅遊規劃程序主要包括哪些
根據生態旅遊中相關步驟設置的原因以及農家生態旅遊的內涵、目的和要求,確定農家生態旅遊規劃的程序,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農村生態旅遊區現狀調查。主要包括對鄉村生態旅遊區所處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現狀、社會經濟條件、上級相關規劃要求、村民意願等方面的調查。其中,地理位置包括地理區位和旅遊發展區位,自然條件包括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等,社會經濟條件包括村莊人口規模、三產收入情況、村民的素質、城建基礎設施與環境基礎設施現狀、旅遊發展現狀等。
(2)旅遊開發潛力和目標確定。旅遊開發潛力分析包括對所開發對象的區位條件、景觀特色、生態環境、與周邊旅遊開發點的關系、旅遊開發的軟硬體設施等進行分析評價,提出其開發優勢與劣勢。目標確定即確定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總體方向,在對區域內自然景觀、生態環境和開發潛力研究的基礎上,從突出生態保護與地方特色,提高競爭力的目的出發,對農家生態旅遊開發指明方向。
(3)旅遊功能分區。旅遊功能分區是在生態安全原則下,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土地利用現狀及景觀生態分布特色,對旅遊活動進行空間環境上的分配,從而實現在保護生態系統的前提下適度地開發旅遊活動。旅遊功能分區主要包括功能區劃,各功能區的范圍、基本特徵、發展方向與要求。
(4)旅遊環境容量預測。主要包括對旅遊活動開發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以及氣氛容量等的估算。
(5)農家旅遊景觀生態設計。農家生態旅遊景觀的生態設計是基於景觀生態學原理,根據農村景觀資源量與特色進行科學合理規劃設計,從而展現旅遊區所在的農家生態旅遊區和諧、生態的景觀特徵,通過對景觀的合理配置與設計給遊客創造回歸自然、體驗自然的景觀環境。它的「生態」主要體現在景觀的設計是在尊重原有景觀特徵上的合理修整與修飾,並強調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所用物種與相關材料的本土化。
(6)旅遊服務設施生態設計。主要包括對旅遊接待、交通、解說以及遊客的食宿等設施的生態設計。生態化主要指在旅遊接待、區內交通、農家服務設施的設計上充分考慮節能、物質循環、生態與環境保護,使得其對周邊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小化。
(7)社區參與。社區參與貫穿於規劃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當地居民參與農家生態旅遊現狀調查,提供相關資料;參與旅遊發展潛力的挖掘與目標確定等,使規劃能夠符合當地情況與居民意志;參與功能分區劃分,使分區能夠得到當地居民的支持,並為合理分配資源利潤奠定基礎;參與旅遊環境容量的確定,使旅遊活動的開展與遊客的接待量在當地居民所承受的范圍之內;參與景觀生態與旅遊服務設施的設計,發揮鄉村居民的智慧,提高其對生態的認識;參與生態知識與技能培訓,從而促進當地社會文化的發展。
(8)規劃落實的保障措施。規劃落實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促進規劃目標實現的組織、政策、技術、資金、管理、培訓等方面的措施。
(9)規劃實施與監督、反饋。規劃的實施是對生態旅遊區的建設過程,但不是整個規劃的終結。通過對規劃及旅遊活動開展的監督管理,對規劃中不足的地方、旅遊發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進行反饋,可以不斷豐富與完善規劃內容,從而形成一個能持續改進的動態規劃體系。監督與反饋內容包括生態環境狀況、村莊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旅遊發展狀況等。
⑺ 鄉村旅遊規劃中的鄉土景觀怎樣應用
鄉土景觀是指以大地景觀為背景,以鄉村聚落 景觀為核心,由聚落景觀、經濟景觀、文化景觀和自然環境景觀構成的景觀環境綜合體。鄉土景觀在現今加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銘智旅遊策劃認為理想的鄉土景觀規劃設計,應體現出鄉村景觀資源提供農產品的第一性生產、保護及維持生態環境平衡,以及作為一種特殊的旅遊觀光資源3個層次的功能。
鄉土景觀的構成要素
從空間層次上劃分鄉土景觀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1.微觀層次
——鄉土事物。一個或一組事物形成的景觀,例如鄉村小路旁的一棵大樹、遺留在田邊的一架水車等。一般是由具象的「物」所構成的,其具有具體的景觀形態,給人較為直觀的鄉土感受、是生活藝術的體現。借鑒這樣的元素,將原有的鄉土景觀藝術化、符號化,從而保留鄉土的精神,可以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
2.中觀層次
——鄉土片段。鄉土環境中的一些景觀片段,例如鄉土聚落景觀、農業景觀、民俗景觀等。這一層次的景觀最富有地域特點和鄉土原生特色,也是鄉土環境中最具感染力和代表性的風景。對於這一層次的鄉土景觀,應重在保留維護和更新,在規劃和進一步設計中,保持其風貌,順應其特色,營造出和諧美感。
3.宏觀層次
——鄉土意象。宏觀層次的鄉土景觀即鄉土意象,是鄉土環境中所有自然與人工形態給人們的感受。它是以自然純朴的田園風光為主題,由鄉土環境中的各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所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鄉土景觀意象是人們對鄉土景觀的認知過程中。在信仰、思想和感受等多方面形成的一個具有個性化特徵的景觀意境。在鄉土景觀意象明確和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鄉土景觀規劃中。繼承和保持傳統景觀和景觀意象是最高原則。
鄉土景觀設計手法
1.鄉土「 物」 的表達
鄉土「 物」 的運用在鄉村旅遊設計中最為常見, 因此有時也會成為設計的原則之一,鄉土「 物」 的類型不一般可以分為2 類:
(1 )鄉土要素的直接運用
主要指在規劃造景中運用鄉土的器物,如:水車、石磨、古井、古樹等,並適當經過簡單的藝術加工,比如擺放形式、擺放次序等,而不需要過多的裝飾處理。這種鄉土要素的直接運用常常出現在2 種環境之中,一種是在原生環境中利用這些原本具有生產功能的材料造景,帶有強烈的地域標識性; 另外一種是在旅遊產品設計匯總直接運用鄉土素材,形成強烈的景觀對比,藉以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
(2 )鄉土材料的加工利用
指旅遊開發建設中直接運用鄉土的自然材料, 如:植物、石材、木、磚、陶等,並通過造景手法處理使普通的材料變得不普通,這種方法在設計中最為普遍,使之成為新的景觀觀賞對象。鄉土材料是最生活化、最方便可取的資源, 各地由於地質特點,氣候特徵不同,進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資源特點。
2.鄉土「 事」 的表達
鄉土「 事」 在旅遊規劃中的運用常以情景雕塑、景觀小品等形式出現, 因其多為非物質形態,所以需要進行藝術加工處理。通過對鄉土「 事」 的歸納, 現實生活中場景的展現流傳與民間的風俗活動、健身運動等通過自發或有組織的安排,在特定的環境中能表現出濃濃的鄉情。
(1)現實生活中鄉風民俗的藝術化加工
取材於當今的鄉風鄉情, 通過對現代的材料進行藝術加工後形成地域的典型景觀小品,一般多以雕塑的形式出現。這種方式的表達建立在創作者和觀賞者對地域生活或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共性認識才能形成共鳴,從而達到藝術創作的目的。
(2 )對過去值得記憶的歷史事件、生活往事的紀念一般是通過小品復原場景或將遺跡就地保護, 對非物質形態的文化, 如歷史人物故事、區域內的歷史事件等也需要通過二次藝術加工變為物質形態的景觀,形成對歷史事件的記憶。
3.鄉土「 意」 的表達
鄉土景觀中「 意」 的表達通常需要藉助「 物」 和「 事」 來表現,通常對鄉土「 意」 的表達多表現在鄉土自然風景片段的展示和鄉土氛圍的創造上。
(1 )鄉土自然風景片段的展示
這種片段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場所, 因此, 此類「 意」 的表達常出現在度假村、風景區等地域相對廣闊的園林中,某些區域需要恢復鄉土氣息,可以通過「 物」 的運用營造場景,進而可以讓遊客到此品味鄉土的意境。
(2 )鄉土氛圍的創造
多指「 物」 和「 事」 的聯合運用,在一定區域內通過量的積累和升華達到氛圍的營造。通過淺層次即抄襲或模仿行為、中層次—符號象徵、高層次——精神來體現原真性、地域性的鄉土文化。
⑻ 地理信息系統在風景區規劃中的應用
GI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是集計算機科學、地理學、測繪遙感學、環境科學、城市科學、空間科學、地球科學、信息科學和管理科學為一體的多學科新興邊緣學科。是以採集、存儲、管理、分析、描述和應用整個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氣層)與空間和地理分布有關的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它針對特定的應用任務,存儲事物的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記錄事物之間的關系和演變過程,可根據事物的地理坐標對其進行管理、檢索、評價、分析、結果輸出等處理,提供決策支持、動態模擬、統計分析、預測預報等服務。其結果可以通過可視化的地圖、影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加以直觀表達。通過一系列空間操作和分析,為地球科學、環境科學和工程設計,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及企業經營提供對規劃管理和決策有用的信息。目前,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已深入到科研和教學的諸多領域,地理信息系統作為一種技術將給很多學科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其對生態學的發展就更具深遠意義。
GIS在生態旅遊中的應用
(1)在生態旅遊資源調查評價中的應用 在生態旅遊資源調查評價中,不可避免地要面臨龐大的空間和屬性數據以及復雜的數據分析,如果採用傳統的手工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旅遊資源的調查評價工作很難盡如人意。若依託GIS技術,建立生態旅遊資源的調查評價空間資料庫和屬性資料庫,不僅可以方便地查詢、管理、更新、修改這些信息,實現各類地圖的電子化,而且借用GIS強大的空間分析能力,還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研究區旅遊資源調查評價的各項工作。
(2)在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規劃中的應用 在生態旅遊資源開發規劃中,GIS技術主要用於各種開發規劃圖件的編制。如金麗芳、劉雪萍等採用GIS在浙江仙居風景區以地形圖為底圖編制完成了風景區總體規劃圖、綜合現狀圖、風景資源分布圖、保護規劃圖、服務設施規劃圖、基礎設施規劃圖、交通道路規劃圖、近期建設規劃圖、景觀風貌圖、綠化規劃圖、土地利用規劃圖以及風景區區點陣圖等12張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圖件。
(3)在生態旅遊區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生態旅遊的發展促進了生態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因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生態旅遊資源遭受破壞、生態旅遊區環境質量不斷下降。如由於過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山西太原晉祠泉流量逐年減少,甚至斷流。因此,很有必要利用GIS技術,分析影響生態旅遊環境質量的因素,尋求相應的保護措施和最佳治理方案。
GIS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究景觀生態系統及其空間格局 一方面,由於地理信息系統中貯存的有關底圖文件數據,其加工功能強大,形成完善的人機對話系統,能快速、准確地對遙感圖像進行有關處理;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統中的專題信息和專家智慧能對遙感圖像進行專題監督分類,其結果以計算機地圖形式輸出。
(2)究景觀生態系統的功能和動態 由於地理信息系統中貯存大量專題數據和豐富的程序、模型和方法,利有計算機、遙感等現代技術手段的支持,因而能採用多層次、多因子的區域綜合和系統分析,既可以從時間與空間、質量與數量、內部與外部、靜態與動態、自然人為等角度綜合認識景觀的結構和功能,從而進行景觀功能模擬和動態預測。
(3)進行景觀生態設計和景觀生態規劃 在綜合、系統地對景觀結構、功能和動態研究之後,依靠地理信息系統中的專題研究模型,加上專家系統,首先對景觀生態特徵進行評價、然後根據具體的目的要求,產生其設計和規劃模型。
(4)研究全球性問題 景觀生態學經過發展和完善、已經成為—門涉及生物圈,地理圈和智慧圈等領域、把人類和環境統一起來進行綜合研究的新興交叉學科。它力圖為協調人類與景觀的關系提供理論基礎,對於這樣一門全球性科學的研究,單一學科、傳統手段與方法已無能為力,而GIS對此則大有可為:首先,有全球性的資源與環境大容量資料庫;其次是綜合了各有關學科專家的智慧;第三,有先進的信息網路支持,可將在物理上離散的各地資料庫、模型庫聯系起來共享;第四,處理數據的速度相當快,能在自然過程的形成時間之內模擬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並提出對策。
⑼ 西安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規劃做的好的公司有哪些
西安生生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簡稱"生生景觀") 中國高端園林景觀設計公司-生生景觀有著十多年設計經驗的國際化專業設計公司.生生景觀自成立以來,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方面設計完成百餘項大型工程項目,在設計理念和技術創新上引領市場方向,生生景觀首先在業內倡導以景觀規劃為先的規劃理念.主張通過人性的尺度,尋求有著人文內涵,人文價值的空間場所精神.從而也奠定了「生生景觀」品牌.十年磨礪,生生景觀在用地規劃、城市更新、城市公共空間、住居區景觀、商業景觀、公園及風景區景觀規劃等領域創作了數百例高品質的設計作品,尤其是在地產景觀領域,生生景觀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大量經典案例,生生景觀致力於打造中國地產設計行業第一品牌。
⑽ 鄉村旅遊景觀文化的表現內容主要有哪些
旅遊景觀的要素是指景觀內涵中各要素的構成。在鄉村旅遊景觀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構成要素:建築環境景觀要素;農耕文化生存景觀要素;非物質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輔相成,豐富地演繹著鄉村旅遊景觀的廣闊內涵。
要素一:建築環境景觀要素
鄉村的建築環境與城市建築環境截然不同,城市的喧嘩、污染與村落的幽靜、自然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村落在居住環境上具有明顯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一是鄉村范圍及周邊自然環境上,基本上保持著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體現出人們常說的「大尺度的生態環境」。二是住宅周邊環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進行了綠化,一般有古樹、小溪等,同時與樹木、菜地混為一體,也是我國山水畫的傳統主題,居住環境十分優美宜人。三是住宅和室內環境。傳統村落保留著傳統的建築風格,而建築風格也因地而異。不同民族之間,在山區和平原之間都有極其明顯的差異。這些傳統的建築,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歷史。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風格的建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成為重要的鄉村旅遊景觀。
要素二:農耕文化生存景觀要素
農耕文化生存景觀實際上更多還是以人類生存環境為中心的。為了謀求更好的生存環境,人類改造了大自然,並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印記。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農耕文化在這里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片黃土地上,景觀各異的生存痕跡記錄著人類前行的腳步,彰顯著人類無窮的智慧。自然、歷史、人文諸方面因素推動著社會前進的車輪,景觀的發展自始至終都貫穿了人類對生存的需求,從而形成了農耕文明不同發展階段人類在謀求生存過程中的多種多樣的農耕文化景觀。比如有碾子、石磨、風車,以及鋤、鐮、杴、撅、犁、樓、耙具、筐簍、扁擔、轆護、木製獨輪車等農具。幾千年來,土地在人們的觀念中就是生產作物,生產糧食、蔬菜、水果及其他農產品等。而現代旅遊景觀學認為,農田和土地都屬於景觀,屬於一種只有在村落才具有的景觀。
要素三:非物質文化要素
除了物質要素外,非物質要素在村落旅遊景觀的要素構成中也十分重要。村落旅遊景觀非物質文化要素是指村落居民生活的行為和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大體上,構成村落旅遊景觀的非物質要素主要體現在精神文化生活層面,如:宗教、藝術、語言、文字、風俗、民間技藝等。這些因素是村落旅遊景觀的無形之氣,其作用不容忽視;對它們進行研究,就可以透過景觀的物質形態表象,深入到旅遊景觀內部,使村落旅遊景觀設計研究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