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城市旅遊形象標識
❶ 湛江最有特色的十大旅遊民間藝術是什麼
一、人龍舞
人龍舞是一種大型廣場舞蹈。該舞盛行於東海島的東山鎮。東山鎮位於該島的中部,歷來是軍事要地。每年農歷八月十五,全鎮東、西兩街的「人龍舞」就會傾情連續演出三個晚上,吸引著島內、島外的群眾前來觀賞。人龍舞起源於明末清初。當時,福王朱由嵩帶領他的余部南撤,准備到海南建立反清復明基地。相傳八月十五走到該地。當地鄉紳為了讓士兵能夠過好中秋,就把流傳於孩子中間的一種雜耍組織起來進行表演。從這個時候開始,人龍舞開始逐步定型,一直發展到今天這個樣子。人龍舞盛行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清雍正十年,雷州守備師移駐東山圩,改名為東山水師營,有官兵253人,並在東山圩設有武秀才考場。自此,東山圩得以迅速發展。當時,東山圩東、西街各有一支人龍舞隊伍。武秀才的考試一般設在八月十五。於是,人們白天看武試,晚上看「人龍舞」,兩支人龍舞的隊伍相互也展開了技藝的比賽。一時間,東山圩熱鬧非凡。就這樣,年復一年,約定俗成,人龍舞一直舞到現在,歷久不衰。
它傳統的演出場地是海邊、圩鎮小街,傳統的演出時間是農歷八月十五。只是近年來,才走出海島,逐漸走進「廣場」和舞台,演出時間也不再限定於八月十五,只要有節日或重大慶典,它都會舞動起來。
人龍舞之所以被稱為「人龍」,是由於演出的「龍」全部由人組成,而不是用物構成。龍身巨長,一般由五六十人組成,有的達數百人,氣勢雄偉壯觀。「人龍」分「龍頭」、「龍身」、「龍尾」3個部分,「龍頭」包括龍舌、龍眼、龍角三部分內容。這三部分是由三個小孩子分別扮演的。扮演龍頭的人要同時身負這三個小孩子,雙手還要同時握兩個盾牌。因此,要求扮演者必須身高力大,基本功好,表演技巧熟練。「龍身」是龍的主體部分,每個大人的肩上支撐著相繼做俯仰動作的小孩。小孩身穿龍服,頭戴龍纓、龍冠,分節架接而成。「龍尾」的大人也肩負一小孩。「人龍」起舞時,由鑼、鼓等敲擊樂器有節奏地配合,扮演龍頭的小孩子高舉燈籠或手電筒,以示龍眼閃光。而龍身左盤右旋,上下起伏,隨著龍頭緩緩前進,龍尾亦隨隊形左擺右搖。整條人龍表演起來威武雄壯,氣勢宏大,場面熱烈,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近年來,本地的一些曲藝家對人龍舞的結構、舞步、舞姿態、樂風、節奏進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龍」、「龍點頭」、「龍穿雲」、「龍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致完善,被譽為「東海一絕」。
二、舞鷹雄
舞鷹雄是湛江人民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以武術和舞蹈為基礎,模仿鷹、雄相鬥相處的動作神態而創編的一套傳統民間藝術,流傳於廉江市的新華、河堤、安鋪等地。
《舞鷹雄》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情節性。大意是:大肚佛從天上來到雷州半島北部叢林之中。林中小猴帶領他在林中觀光。當他們走到某處,看到鷹和雄正在酣睡。這時,小猴玩心大起,他示意大肚佛隱於樹後,自己則在鷹和雄的頭上分別敲擊一下,鷹、雄醒來之後,誤以為是對方在戲弄自己。於是,發生了爭斗。爭頭中,雙方各不相讓,分別用自己的絕招向對方進擊。後來,群鷹參戰。眼見戰火越燒越旺,大肚佛急忙出來實情相告,小猴向雙方道歉,於是,化干戈為玉帛,交戰雙方握手言和,森林裡出現了和睦相處的局面。這個故事包含著人民群眾對於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的嚮往、憧憬和良好祝願。
鷹的造型特徵是:尖嘴、寬翅、利爪,形象機靈而勇猛。雄做成龍頭鳳尾,金錢豹身,麒麟角,顯得強悍威武。表演套路為:醒鷹雄、格鬥四門(春、夏、秋、冬或東、南、西、北)、洗臉漱口、過橋、采地青、采天青等。其中,采天青動作驚險,扮演鷹的演員要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伏在一根高桿上,然後,眾人推起豎直,表現「鷹擊長空」的壯觀場面。難度最大,是整個舞蹈的高潮。
據村民陳兆明說,大約在清朝咸豐年間,兩家灘圩一帶就有舞鷹雄活動了。但一直只是在地面上舞蹈。傳至20世紀四十年代,梁榮章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出用一支4米高的木桿,把鷹的表演者頂上空中,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運用腹力,肚頂木桿,做高空平衡旋轉和采青的高難度技巧,大大提高了舞鷹雄的表演水平。
竹園村現在的鷹雄隊班主是梁榮章的兒子梁寶琛,現年63歲。1988年,他率隊首創雙鷹上桿采青,並且把桿的高度從父輩的4米增加到6米,使舞鷹雄更驚險、刺激,具有極強的觀賞性。他帶領的這個支隊伍曾參加首屆和第二屆廣東省民間藝術歡樂節,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中,廣東省文化廳[1997]52號《關於命名第一批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決定》,湛江市、廉江市先後命名新華鎮為舞鷹雄之鄉,該節目曾在中央電視台「東西南北中」節目中播出過。
(資料參考2002年2月10日《湛江晚報》)
❷ 湛江有什麼特色文化
湛 江 市 市 情 簡 介
湛江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廣東省西南部,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全市面積1.3萬平方公里,人口710多萬人。現轄四區、五縣(市),擁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5個省級經濟開發試驗區,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城市,國家一類大市,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1999年以來,先後獲得「廣東省衛生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綠化達標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
湛江投資環境的五大優勢
一、潛力巨大的港口城市,深水港口條件得天獨厚。
港口與岸線是湛江最重要的優勢資源。湛江港灣眾多,建港條件優越。全市已形成以湛江港為中心、環雷州半島中小港口相互配套的港口群。湛江港是粵西、環北部灣地區唯一的國家級主樞紐港,也是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有萬噸級泊位以至5萬噸級泊位20多個,擁有全國第一座30萬噸級岸上油碼頭。中國第三、華南第一的2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新近投產。特別是30萬噸級航道今年底竣工後,將成為華南沿海最深的航道。
深水航道和特大型原油、礦石等專業化碼頭,加上與國際重要能源、鐵礦石產區海運距離最短,是湛江港相對於其它港口所獨有的、最具競爭力的優勢。這些優勢必然使湛江成為重化工業布點的最佳選擇。近年來,每年經湛江港進口的石油、鐵礦石及糧食、化肥均佔全國同類商品進口總量的1/10。湛江港已成為中國南方重要的石油進口大通道及油品儲備、交易中心,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鐵礦石中轉基地和南方大型糧食、化肥中轉基地,已經具備構建內聯泛珠三角、外連東盟十國的國際性物流平台的條件。
二、區域性中心城市,擁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交通優勢。
湛江位居中國南大門,東接珠三角,西臨北部灣,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內聯「三南」,外通「五洲」,處於承東啟西、溝通南北、連接海內外的重要戰略位置。從廣東看,湛江是粵西區域性中心城市;從全國看,湛江是大西南的主要進出海大通道和華南地區重要的門戶城市;從中國南疆周邊地區看,湛江是環北部灣地區中國段唯一的大城市,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最佳的海上「橋頭堡」;從全球看,湛江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
目前,湛江擁有海港、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綜合運輸體系,是全國海上運輸主樞紐港、全國45個公路樞紐城市之一和廣東4大鐵路樞紐之一。廣湛高速公路全線通車,湛江與大珠三角4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渝湛高速公路開通在即,黎湛鐵路復線湛江段、洛湛鐵路廣東段即將動工,大西南進出海大通道將更加順暢。憑借發達的立體交通優勢,湛江的經濟腹地在鞏固西南、擴大中部的同時,將延伸到黃河流域、拓展到中原、西北地區。
三、美麗富饒的熱帶濱海城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
湛江四季植物青翠、水果飄香,是中國大陸唯一的熱帶城市。湛江的海洋優勢資源主要有:一是海產資源。湛江三面臨海,海岸線長達1556公里,占廣東省海岸線的46%,佔全國的1/10。水產品產量連續多年居廣東省之首,海養珍珠產量佔全國的2/3, 對蝦產量占廣東省的40%。二是礦產及海洋油氣資源。湛江的高嶺土、硅藻土、 膨潤土和泥炭土等非金屬礦產,儲量和質量均居全省前列。瀕臨湛江的南海北部大陸架盆地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氣聚集中心之一,2004年產油氣當量910萬立方米,未來幾年將達到1500萬噸。 三是濱海旅遊資源。除了碧海、銀沙,我市還擁有全國唯一而且規模最大的火山湖和火山群,擁有我國大陸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我國大陸近海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珊瑚自然繁殖區。
四、粵西和環北部灣地區的大城市,具有一定的產業比較優勢。
2005年上半年,湛江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已達45%。海洋產業總產值僅次於廣州、深圳,居廣東省第三位。已初步形成臨港石化、近海油氣開發、電力、造紙、農海產品加工、飼料、紡織、電器機械八大支柱產業和南方石化、農海產品加工出口、高級紙業、小家電製造業四大基地。隨著一批大型、特大型工業項目的陸續興建和啟動籌建,臨港石化、電力、造紙、鋼鐵產業正在成為湛江工業化的領航產業,湛江正成為全省重要的重化工業基地。農業方面,湛江是全國四大糖蔗基地之一,去年糖產量達76.84萬噸,今年可望達到100萬噸;湛江也是全國最大的桉樹、劍麻、紅樹林基地,是我國著名的菠蘿、芒果 、紅橙之鄉和南菜北運基地,全市建成 5大類21個農業商品基地。同時,第三產業已有相當規模,是粵西和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物流中心。
五、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城市,具備良好的創業和人居環境。
2003年,湛江已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今年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成功,明年一次性申報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湛江是全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國家級生態示範城市, 2004年度城市環境質量評比,湛江列廣東第一全國第二。近幾年,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力度不斷加大,每年增加的綠化面積達50萬平方米,每年有兩個公園落成。目前,椹川大道等城市主幹道改造完成,一批大型公園和社區園林綠地相繼建成,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南國熱帶園林城市的風貌已經凸現。
❸ 湛江旅遊㬌點
1.湖光岩
2.特呈島
3.霞山觀海長廊
4.湛江海濱公園
5.吉兆灣
❹ 城市的標識有哪些
1 北京 月季、菊花 國槐、側柏
2 天津(沿海) 月季 美國白蠟
3 上海(沿海) 玉蘭 白玉蘭
4 重慶 山茶花 黃葛樹或者黃桷樹
5 香港 洋紫荊
6 澳門 荷花
7 黑龍江 哈爾濱 丁香 榆樹
8 吉林 長春 君子蘭
9 遼寧 沈陽 玫瑰 油松
10 大連(沿海) 月季、槐花 槐樹
11 內蒙古 呼和浩特 丁香 油松
12 新疆 烏魯木齊 玫瑰 大葉榆
13 寧夏 銀川 玫瑰
14 甘肅 蘭州 玫瑰 國槐
15 青海 西寧 丁香 柳樹
16 陝西 西安 石榴、月季 國槐
17 山西 太原 菊花 國槐
18 河北 石家莊 月季 國槐
19 秦皇島(沿海) 月季 棗槐
20 山東 濟南 荷花(蓮花) 柳樹
21 青島(沿海) 月季、「耐東」山茶 雪松
22 威海(沿海) 桂花 合歡
23 煙台(沿海) 紫薇 國槐
24 河南 鄭州 月季 法國梧桐
25 湖北 武漢 梅花 水杉
26 湖南 長沙 杜鵑花 香樟
27 江西 南昌 金邊瑞香、月季 香樟
28 安徽 合肥 石榴、桂花 廣玉蘭
29 江蘇 南京 梅花?玉蘭花 雪松
30 連雲港(沿海) 玉蘭 銀杏
31 南通(沿海) 菊花 廣玉蘭
32 浙江 杭州 桂花 香樟
33 溫州(沿海) 山茶花 小葉榕
34 寧波(沿海) 山茶花 樟樹
35 福建 福州(沿海) 茉莉花 榕樹
36 廈門(經濟特區) 三角花 鳳凰木
37 廣東 廣州 木棉(紅棉、攀枝花) 木棉
38 深圳(經濟特區) 三角花 杜鵑 荔枝
39 珠海(經濟特區) 三角花 杜鵑 紫荊
40 湛江(沿海) 紫荊花(紅花羊蹄甲)
41 汕頭(經濟特區) 鳳凰木(金鳳花)、蘭花 鳳凰樹
42 四川 成都 木芙蓉 銀杏
43 貴州 貴陽 蘭花、紫薇 竹子、樟樹
44 雲南 昆明 雲南山茶(大茶花) 玉蘭樹
45 西藏 拉薩 玫瑰?格桑花?
46 廣西 南寧 扶桑(朱槿)、紫荊花 扁桃樹
47 北海(沿海) 葉子花(三角花) 小葉榕
48 桂林 桂花 桂樹
49 海南 海口 三葉梅 椰樹
50 三亞 三角花 酸豆樹
51 台灣 台北 杜鵑花 榕樹
❺ 中國旅遊標志
中國旅遊標志是馬踏飛燕。
之所以它能成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志,有三個原內因。
第一容,它象徵著中國旅遊天馬行空,前程似錦。
第二,馬在我國從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奮進的象徵,旅遊者可在中國盡興旅遊。
第三,它在青銅器中的絕世地位,也象徵著中國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史。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志。
(5)湛江城市旅遊形象標識擴展閱讀:
中國旅遊標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麼馬,主要有四種說法。一說是「天馬」。中國考古中發現的早期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馬形象:頭大,頸粗,軀長,四肢短壯,但騎行速度相對不快。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則不同,它體型高大,騰空飛馳,與漢武帝時從西北引進的「天馬」很像。
二說是「神馬」。神馬又叫「天駟」,騎行神速。唐代詩人杜甫《魏將軍歌》稱:「星纏寶校金盤陀,夜騎天駟超天河。」「天駟」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稱「馬祖神」。
❻ 那些旅遊城市有較好的旅遊形象標識阿
國外的旅遊城市對旅遊形象標識比較注重,國內的旅遊城市不算將就,也就北京上海大連廈門青島等主要幾個城市有自己的旅遊形象標識,可以上國家旅遊局網站上看看,曾經有旅遊城市的評比,有很詳細的材料以及各城市的旅遊形象標識:中國旅遊網www.cnta.com
❼ 南京市的旅遊形象標志是什麼
「龍蟠虎踞」最終奪魁
記者看到,這個「龍蟠虎踞」圖案設計十分簡單,整個圖案取材於中國傳統金石,紅底白質,似一方印章,畫面上下分別有篆刻的龍、虎之形,龍四爪攫伸,似乎要破框而出;虎則舒展身姿,正仰天長嘯;整個畫面合圍成寫意的「寧」字。
看到這個設計方案後,所有工作人員一致認定,雖然該圖案變實為虛,似乎一點南京特有的標志物都沒有顯露,但正符合了南京的旅遊文化特徵:含而不露、古樸典雅;另外,取材於「龍蟠虎踞」典故的該設計,又點出了南京淵源的歷史文化。
南京市旅遊局市場處人士告訴記者,印章、龍等形象是在國際上具有說服力的「東方元素」,比較起本地化的一些東西,更容易讓歐美市場的老外們接受。另外,龍蟠虎踞表明了南京城市的活力。因此評委們最終決定使用龍蟠虎踞這個方案。
❽ 湛江旅遊景點廣告詞
瑪珥湖——來自遠古火山的呼喚
湖畔山色
美食天堂
寧靜海灣
聽濤輕語漁人居
南越之地的溫情
好吧,我承認我是個沒什麼文化的湛江人,樓下會給你正確答案的
❾ 十一個城市的旅遊標識和旅遊口號
1,「中國上海發現更多·體驗更多」。 由中國古典紋飾「海水」回、中國書法草體答「上海」、世博會舉辦年代「2010」的阿拉伯數字、世博會舉辦地英文字母「Shanghai」組合的圖案,2,石家莊城市旅遊形象標識主體是「石家莊」三個象形文字,輔以英文單詞「TOUR」,其中,TO兩個字母巧妙地組成了「石」,圖案上方的祥雲是一個舞動、休閑的標識,下方是石家莊的漢語拼音,最下方是「燕趙古韻、魅力之城」的主題口號。與會人士認為,這個設計方案風格輕松活潑、色彩鮮艷,充滿活力及張力,同時把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漢字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很好的融合
❿ 旅遊城市標志
中國優秀旅來游城市的標志是源 馬踏飛燕。
駿馬體型的每一部分都異常完美而勻稱,姿態動感強烈,同時也保持著精確的平衡。雕塑的重心顯然經過了極其周密的計算,穩穩地落在踏鳥的一隻足上。作為具有三維空間的圓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藝術效果,作者想像力之卓越、構思之新穎以及銅鑄工藝運用之巧妙,都令人驚嘆不已。《馬踏飛燕》是漢代藝術家高度智慧、豐富想像,浪漫主義精神和高超藝術技巧的結晶,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 中國古代匠師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以豐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構思,嫻熟的匠藝,把奔馬和飛鳥絕妙地結合在一起,以飛鳥的迅疾襯托奔馬的神速,造型生動,構思巧妙,將奔馬的奔騰不羈之勢與平實穩定的力學結構凝為一體,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因為他特殊的寓意,1983年銅奔馬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圖形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