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城鄉旅遊 » 旅遊客源豐富的城市

旅遊客源豐富的城市

發布時間: 2020-12-21 23:05:34

Ⅰ 什麼是國際商務旅遊城市

像上海,紐約都是國際商務旅遊城市。

Ⅱ 常州旅遊業的現狀

幫你查到了一篇論文

常州市旅遊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日期:2011-05-15] 來源:www.ltbka.com 作者:現代商業 [字體:大 中 小]
程春旺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十一五」期間常州旅遊業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相比長三角旅遊發達城市依然有著不小差距,因此,常州市應努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從產品開發、文化內涵挖掘及市場拓展方面採取相應措施。

關鍵詞:旅遊業;發展現狀;對策

常州市旅遊業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迅速發展,在長三角地區有著較高的城市知名度和旅遊吸引力。全市「十一五」接待境內外遊客上億人次,其中接待國內遊客10431.24萬人次,是「「十五」期間的2.41倍;實現旅遊總收入1219.73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96倍,年均增幅保持20%以上。經過「十一五」的快速發展,常州市旅遊已經實現了「窪地崛起」,實現了從旅遊輸出地向目的地的轉換,並開始進入從大到強的提升階段。但不論是接待人數、旅遊收入、城市知名度及旅遊吸引力等各方面,常州市與華東旅遊線其它旅遊發達城市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一、常州市旅遊業發展現狀

(一)城市知名度不高

常州古稱延陵、蘭陵,別稱「龍城」,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但是在長三角地區,與南京、蘇州、無錫、杭州等旅遊歷史文化名城相比,其城市知名度及旅遊吸引力明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常州市旅遊產品在長三角局部區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而對於遠距離旅遊客源市場及境外客源市場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城市知名度不高對於常州旅遊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是在長三角這樣一個旅遊發達地區。

(二)旅遊產品競爭力不強

常州的旅遊資源相對比較薄弱,缺乏全國知名的歷史古跡及自然山水,目前主要旅遊產品以山水風光、宗教寺廟、主題公園為主,這些旅遊產品在很大程度上與周邊旅遊城市有著很大的類似性,並且在產品的影響力方面卻不具有任何的比較優勢。如常州市知名度最高的以天目湖為代表的休閑度假旅遊產品,也在很大程度上與蘇州、無錫、上海、杭州等地的產品相似,近期開發的淹城春秋樂園,雖然體現的是春秋主題,但是無法超越蘇州樂園。由於缺乏旅遊吸引力足夠強的拳頭產品,常州市在長三角地區很難與其它旅遊發達城市相競爭。

(三)旅遊景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常州市人傑地靈,人文薈萃,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常州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如春秋淹城遺址,唐代天寧寺,南朝文筆塔,北宋蘇東坡艤舟亭等,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眾多的名人,為常州市的旅遊發展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在常州旅遊資源開發及旅遊產品設計方面卻很少考慮到對其傳統文化內涵的開發與挖掘。文化旅遊是較高層次的旅遊,也是未來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風標,通過文化吸引人,打動人,才能真正確立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境外客源市場開拓不力

世界旅遊組織(WTO)預計,2020年中國將列世界旅遊接待國首位,國際旅遊人數將達到1.371億,佔世界總數的8.6%,隨著國內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設施及服務水平的極大提高,境外客源呈現大幅度增長。2010年江蘇省國際旅遊收入47.8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9.11%,居全國第四位。常州在江蘇省入境遊客的接待中所佔的比例還較低,通過和長三角周邊城市的比較,尤其是同處於環太湖旅遊帶的蘇州、無錫相比,常州接待的入境遊客的數量差距非常明顯。這一方面與常州市旅遊吸引力不足有關,另一方面,在如何開拓境外客源市場方面投入的資金與人力是相當不足的。

二、常州市旅遊業發展對策

(一)培育旅遊大亮點,提高旅遊知名度

通過提高城市知名度,從而提高旅遊吸引力,這不僅需要旅遊業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更需要市政府從總體上運籌帷幄。目前常州市政府已經指出,全市上下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挖掘旅遊大資源,優化旅遊大環境,培育旅遊大亮點,造就旅遊大產業,擴展旅遊大市場,打造省內有地位、全國有影響的旅遊名城。通過培育旅遊大亮點,來提高旅遊知名度,從而造就旅遊大產業,這需要在分析常州旅遊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周邊旅遊發達城市旅遊產品的競爭與協作,並根據時代發展需要,把握旅遊者消費需求,打造一批旅遊精品。

(二)差異化發展戰略,打造特色旅遊產品

常州市旅遊資源與產品在長三角地區不具備比較優勢,旅遊形象也不夠鮮明。因此,在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避免同質化競爭,就必須走差異化發展戰略之蹯,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自身的特色,以特色旅遊產品來吸引遊客。如常州市政府目前大力推進創意產業及動漫產業的發展,在旅遊產品設計,尤其是旅遊紀念品設計方面,吸收創意產業及動漫產業發展要素,突顯產品特色。其次,在產品打造過程中,充分體現現代旅遊需求的要素,重視生態型、參與型和高文化含量的旅遊產品的開發。如環球恐龍城、春秋古淹城、環球動漫嬉戲谷的後續開發過程中,不僅要體現高參與、高科技、高生態的特點,還要讓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充分感受常州的文化內涵。通過這些特色旅遊產品的打亂,形成一定的集群優勢,提升旅遊吸引力。

(三)提煉文化內涵,打造文化旅遊精品

常州市名勝古跡眾多,但是知名度不夠,影響力有限。目前當務之急是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提煉其中對旅遊者有吸引力的文化內涵,並據此來打造一批文化旅遊精品。如目前重點推進春秋淹城遺址旅遊區、天寧風景名勝區兩大文化旅遊區、青果巷和前後北岸兩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開發,在這些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務必要體現文化的內涵,要營造文化的氛圍。常州做為古運河城市,還應充分利用運河優勢,盡早啟動古運河旅遊開發,完善沿河旅遊功能,提升常州市文化旅遊形象。

(四)積極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

常州市目前的客源市場主要局限於長三角地區,要想做大做強常州市旅遊業,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是當務之急,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旅遊產品的推廣活動,應逐步從近距離的長三角地區,向遠距離的渤海灣及珠三角地區延伸。同時在江蘇境外客源迅速增長的同時,積極加強與周邊發達旅遊城市的協作,努力把境外客人吸引到常州,提高境外客人對常州的認知。

本文連接:現代商業 http://www.ltbka.com

Ⅲ 中國入境旅遊客源都流入了那些省份和城市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在過去幾年中,接待入境遊人數最多的省份分別是:廣東回、北京和上海。我國接待答入境遊客人數最多的城市是廣州,遊客主要來自港、澳、台三地。

以入境游遊客的國別來分,亞洲以韓國遊客最多,日本次之。再次是蒙古和新加坡。美洲以美國遊客最多,加拿大次之。歐洲以俄羅斯遊客最多,其次是德國和法國。大洋洲以澳大利亞最多,紐西蘭次之。

Ⅳ 中國主要旅遊城市國際航線、國內航線及航班數調查及旅遊客源變化比較研究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韓國首爾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加州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都機場
首都機場--法國巴黎

Ⅳ 呼倫貝爾市旅遊客源有多少

2009年,綠色呼倫貝爾之旅帶動呼倫貝爾市旅遊業逆勢攀升,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版全年旅遊接待預計突破權8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10億元,全市旅遊行業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1.1萬個,呼倫貝爾民航客流量突破50萬人次,繼2008年後,海拉爾機場2009年上半年再次成為全國支線增速最快的機場。 2009年,呼倫貝爾市旅遊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崗位3154個,新建景區及景區擴建提級後新增崗位1283個,旅行社新增崗位233個,新增導游員崗位391個,旅遊飯店擴大規模及新開旅遊飯店新增崗位1802個,新增家庭旅遊戶提供就業崗位1177個

Ⅵ 上海市每年入境旅遊人數(1978年-2009年)

第八章 浙江旅遊業
第二節 浙江海外客源市場
一、浙江旅遊業概述 (一)產業水平不斷提高,奠定了浙江作為中國重要旅遊省份和重要旅遊創匯基地的地位。 (二)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產業體系逐步健全。 (三)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產品結構不斷完善。 (四)行業管理日趨規范,企業實力明顯增強。 (五)綜合功能全面發揮,拉動效應日益明顯。
2003年,由於受突如其來的「非典」的影響,浙江省旅遊業受到了重創,但浙江省旅遊業變危機為機遇,變困難為動力,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抓要素整合,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通過抓區域聯合,積極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通過抓宣傳促銷,重建旅遊者消費信心;通過抓管理整頓,促進旅遊產業整體素質的提高,通過抓隊伍建設,展現了良好的行業風采。
二、旅遊區域開發布局 浙江各旅遊區的發展和建設將以交通發展和資源配置為導向,以旅遊城市為軸心,沿杭甬、上三、杭金衢、甬台溫、金麗溫等高速公路交通線發展,實現梯度推進,沿線開發,最終形成全省旅遊大網路。
(一)杭紹旅遊區(含杭州、紹興地區) 杭州 三大重點是: 一是加快城市現代化、國際化建設; 二是做好西湖文章,深挖內涵,推陳出新; 三是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紹興 要抓住機場通航、公路交通改善的有利時機,將旅遊體系納入杭州大旅遊圈,以創建經濟強市、文化名市、旅遊大市為目標,挖掘江南水鄉、越地風情內涵,做好越文化文章,深層次開發名人書法、水鄉、橋鄉、酒鄉、佛教等專項旅遊,搞好以「祭禹」、「國際書法節」、「黃酒節」和「水鄉風情」等龍頭項目的配套建設,加緊會稽山旅遊度假區和水鄉文化旅遊設施建設,挖掘江南水鄉、越地風情的內涵,
(二)寧舟台旅遊區(含寧波、舟山和台州地區) 寧波 作為全省的旅遊第二中心,率先完成旅遊強市的發展布局,利用海港、空港、鐵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樞紐的優勢,以歷史文化名城和濱海港口城市為依託,發揮浙東旅遊的組織中心和集散中心作用,以東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里、儒商搖籃、佛教勝地為基本特色,形成全市一圈四帶的旅遊業發展戰略布局,建設以現代化城市形象為核心的,輻射浙東各市地旅遊區的多層次旅遊網路,盡快使寧波發展成為全國重要濱海旅遊中心城市和海內外聞名的國際性港口旅遊強市。
舟山 充分發揮海島、海洋的旅遊資源優勢,積極加入上海及長江流域旅遊網路,利用機場將客源市場拓寬至全國,突出海天佛國和海洋休閑度假旅遊兩大主題,以中國沙雕節為基礎,開發以海洋文化為內涵的系列旅遊產品,開拓朝拜尋根旅遊、玩海休閑旅遊、國際海員旅遊等,使舟山盡快成為中國重要的國際旅遊勝地。
台州 以建設「中國東海岸神往的台州」市場形象為中心,創建「看儒、道、佛三教合一的中國到台州」和「山神、海韻、山海經」等旅遊特色,完善天台山佛教、濟公故里游、茶道、名品果園觀光等四大旅遊專項產品,開發大陳島、千年陽光名鎮、大鹿島岩雕、蛇蟠島等海洋黃金旅遊線,形成以臨海古城、長嶼硐天、仙居漂流、皤灘古鎮為主體等旅遊名品,把台州建設成具有鮮明山海風光特色、在全國和國際有影響的綜合性人文山水旅遊區
(三)溫麗旅遊區(含溫州、麗水地區) 溫州 要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抓住鐵路、航空、高速公路等交通的改善,突出「甌越風情」的地方特色,合理布局,優化結構,繼續旅遊產業的「溫州模式」,以雁盪山和楠溪江為重點,加速以溫州為全省旅遊副中心的輻射型旅遊網路建設。在發展國內旅遊的同時,發展國際旅遊;在推出名山大川游的同時,積極開發商務投資、社會經濟等專項旅遊,使溫州的國際和國內旅遊同步提高,別具山海特色和經濟格局的海內外著名旅遊地。
麗水 要以浙江高原、秀山麗水、全國生態示範區、畲鄉和名品(寶劍、青瓷、石雕)之鄉、中國攝影之鄉、黃帝文化為重點,抓住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等交通發展契機,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加快甌江旅遊經濟帶的開發建設,形成以甌江為紐帶,以麗縉青、龍泉為重點、以中國休閑養生基地為長期賣點。抓好縉雲仙都、龍泉山(又稱風陽山)、百山祖、東西岩——南明山、石門洞、畲鄉旅遊和青田石雕城、雲和仙宮湖的規劃建設,通過十年的建設發展,把麗水建設成為「中國一流的休閑養生基地」。
(四)金衢旅遊區(含金華、衢州地區) 金華 要發揮浙江中部旅遊副中心的地位,搞好浙中南與浙西旅遊線的吸引與集散。充分挖掘四省九地市的客源市場。重點抓好北山雙龍風景旅遊區建設,加強「黃大仙」旅遊線和金華國際黃大仙文化旅遊節的市場開拓與促銷,爭取金華成為港澳台、東南亞黃大仙信徒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做好橫店影視文化的建設與包裝,使中國農民旅遊節成為我省高規格的旅遊節慶活動之一。搞好蘭溪諸葛文化、義烏小商品之旅等特色旅遊線路建設。加快六洞山、仙華山、方岩、武義俞源、郭洞等景區建設。啟動蘭溪旅遊度假區建設,加快武義溫泉度假區開發,使金華成為我省旅遊在中西部的有力支撐點。
衢州 充分利用交通要道、浙閩贛皖四省旅遊線結合點的有利區位,逐步建成以衢州為旅遊集散中心,以城區孔廟與爛柯山相組合的名城文化旅遊區,並以東部的龍游石窟為龍頭,西部江郎山為代表的兩翼進行建設布局。以及構建衢南紫微山、九龍湖組成的山水文化旅遊區,衢北太真洞、白塔洞、兩頭洞等組成的溶洞景觀旅遊區和常山、開化錢江源森林公園、三衢石林旅遊區所組成的旅遊發展區域布局。並延伸拓展開發至千島湖、杭州、溫州、金華等省內旅遊線及福建武夷山,安徽黃山、歙縣、江西三清山、龍虎山、廬山等國際旅遊線。
(五)嘉湖旅遊區(含嘉興、湖州地區) 嘉興 發揮區位優勢,突出潮、湖、河、海、古鎮等地方特色,發展歷史文化和水鄉度假等專項旅遊。抓好「錢江觀潮」、「南湖第一船」、「東海西湖」、「水鄉古鎮」等精品開發。完成九龍山旅遊度假區海水變藍工程、西塘古鎮和烏鎮的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程;完善鹽官、南北湖等景區的配套建設;利用區位優勢、交通優勢、客源市場優勢,開發休閑度假娛樂產品,使嘉興成為蘇浙滬旅遊網路中的重要旅遊目的地和休閑度假會議基地。
湖州 以太湖和吳越歷史文化為依託,充分發揮區域和資源優勢推出「南潯古鎮」、「中國竹鄉」、「莫干名勝」「太湖風光」四大品牌,突出蠶絲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和湖筆文化特色,加快旅遊景區建設,重點抓緊太湖水上運動中心、南潯古鎮區、安吉黃浦江源景區、德清吳越風情景區和長興古生態景區等項目建設。開通太湖水上通道,連接蘇州、無錫構築環太湖風情旅遊圈;開通莫干山至安吉綠色通道,連接臨安、餘杭構築浙西北生態旅遊圈。使湖州成為太湖南端重要旅遊樞紐陽華東旅遊線上新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三、旅遊線路開發 旅遊產品開發的重點是旅遊線路的組織,「十五」期間,全省將重點進社五條旅遊干線,以干線為基礎,形成多條環形旅遊線,從而帶動全省旅遊的整體開發。
(一)浙東風情旅遊線 杭州——紹興——(餘姚)新昌——天台——臨海——奉化——寧波——普陀——嵊泗——上海。 (二)浙西山水旅遊線 A、杭州——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黃山 B、杭州——建德——蘭溪——衢州——武夷山(三清山) (三)浙北運河古鎮旅遊線 A、杭州——嘉興——或上海或蘇州 B、杭州——湖州——蘇南(蘇州、無錫、南京) C、上海——湖州——皖南
(四)浙中南生態文化旅遊線 浙中南主線為杭州(衢州)——浦江——東陽——金華——武義——永康——縉雲——麗水——青田——溫州;溫州——楠溪江——雁盪山——玉環——溫嶺——台州;溫州——瑞安——文成——平陽——蒼南——泰順——南麂。 (五)濱海海洋旅遊線 上海市——嘉興或寧波——台州——溫州——福建
四、浙江旅遊業的發展目標 (一)旅遊總收入相當國內產總值比重 2005年10.2%,2010年11.5%,2020年13%。 (二)接待海外旅遊者總人次 2005年,接待201萬人次,年均增12.3%,2010年,接待300萬人次,年均增8.4%,2020年,接待480萬人次,年均增5%。
(三)旅遊創匯 2005年,創10.3億美元,平均年增15%,2010年,創21億美元,平均年增15%,2020年,創43億美元,平均年增7.5%. (四)國內旅遊接待人次 2005年,9100萬人次,平均年增9%,2010年,14000萬人次,平均年增9%,2020年,27500萬人次,平均年增7% (五)國內旅遊收入 2005年,855億元,平均年增14.8%,2010年,1720億元,平均年增15%,2020年,3500億元,平均年增7.5%。
第三節 浙江旅遊客源市場 一、入境旅遊 (一)入境旅遊人數
1、旅遊者構成
2、區域分布
3、國別 2002、2003年,浙江入境旅遊主要客源國(按接待量排序),位居前十名的是: 2002年: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泰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加拿大 2003年: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泰國、德國、義大利、印尼、法國
4、城市接待量 在浙江的11地市中,接待入境旅遊者最多的杭州市,基本上要佔到47-50%的比重,寧波市次之,嘉興市近幾年發展較快,超過了溫州市、紹興市,金華市也後來居上,2003年已位列全省第四。
1995—2003年,浙江省各市入境旅遊者接待量情況
(二)入境旅遊者特徵 1、性別 2003年,來浙江的人境旅遊者中,男性佔66.7%,比上年增加了3個百分點,女性佔33.3%。
2、年齡
3、職業
4、旅遊目的
(三)旅遊外匯收入 1、總量 列全國第六位。
2、各城市旅遊外匯收入 1995—2003年,我省各市旅遊外匯收人情況如下表:
(四)入境旅遊者花費 1、人均天花費 2003年,入境旅遊者在我省人均天花費188.3美元。
2、主要市場過夜旅遊者人均天花費 2003年,浙江省入境旅遊者主要市場在浙江的人均天花費見下圖:
3、人均天花費 2003年,入境旅遊者在浙江的人均天花費構成見下圖:
(五)停留時間 2002年,入境旅遊者在浙江的平均停留時間為2.48天,與上年基本持平。2003年,入境旅遊者在浙江的平均停留時間為2.6天,與上年延長0.12天。
二、國內旅遊 (一)國內旅遊者人數 2003年,全省共接待國內旅遊者8429萬人次,同比增長5.1%,列全國第六位。 1、按是否過夜劃分 2003年,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中過夜旅遊者佔64.6%,外地一日游佔23.7%,本地一日游佔11.7%。 2、按居民類型 2003年,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中城鎮居民佔87.6%,非城鎮居民佔12.4%。 3、按旅遊方式分 2003年,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中通過單位組織佔21.5%,旅行社組織佔11.3%.個人或與親朋結伴佔67.2%。
4、按來源地分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本省遊客佔42.5%,上海14.8%,江蘇11.3%,安徽2.9%,廣東4.3%,北京4.2%,山東3.9%,福建2.5%,江西2.0%,四川2.0%,其他9.6%。 5、按停留時間分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在我省停留1夜的佔39.3%;停留2—3夜的佔35.4%,停留4-7夜的佔23.1%,停留8在以上的佔2.2%。 6、按旅遊次數分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平均旅遊一次的佔45.9%,2-3次的佔36.8%,4次以上的佔17.3%。
7、按城市接待量分 1995—2003年我省各市接待國內旅遊者情況
(二)國內旅遊者特徵 1、性別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男性佔62.4%,女性佔37.6%。 2、年齡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65歲以上的佔4.2%,45—64歲佔17.5%,25—44歲佔62.6%,15-24歲佔14.3%,14歲以下佔1.4%。
3、職業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 公務員佔10.3%,專業文教科技人員佔10.9%,工人佔9.3%,企事業管理人員佔28.7%,服務銷售人員佔14.2%,離退休人員佔3.4%,農民佔3.6%,軍人佔1.2%,學生佔5.1%,其他人員佔14.3%. 4、旅遊目的 2003年,來浙江的國內旅遊者中,觀光游覽佔38.3%,休閑度假19.8%,探親訪友佔8.9%,商務活動佔16.7%,會議佔5.3%,健康、療養佔1.1%,宗教朝拜佔0.9%,文化體育科技交流佔3.2%,其他目的佔5.8%。
(三)國內旅遊者花費 2003年,全省國內旅遊者人均花費為824.9元,同比增長4.4%。主要用於住宿、購物、餐飲、長途交通。停留時間,國內過夜旅遊者在浙江平均停留時間為2.5天。
三、入境旅遊市場 (一)亞洲市場 1、日本
2、韓國
3、東南亞 (1) 馬來西亞 2002年,馬來西亞來浙遊客9.9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3.6%,是增幅最大的客源國。 2003年,由於受「非典」的影響,馬來西亞來浙遊客8.1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7.8%。
(2) 新加坡 2002年,新加坡來浙遊客6.9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5.3%,增幅僅次於馬來西亞,在所有客源國中名列第二。 2003年,新加坡來浙遊客5.73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8.0%。
(3) 泰國 2002年,泰國來浙遊客4.8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1.9%,增幅創歷史新高。 2003年,泰國來浙遊客3.2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2.5%,跌幅創歷史新高。 單位:人次
(4) 菲律賓、印尼 2002年,菲律賓、印尼來浙遊客達到1.98萬和2.23萬人次,分別比上年增長26.4%、23.8%。 2003年,菲律賓來浙遊客達1.43萬,比上年下降27.6%;印尼來浙遊客達2.40萬人次,是東南亞唯一增長的國家。
(二)歐洲市場 1、德國 近些年歐洲市場在浙江發展比較平穩,波動不大。德國是西歐市場中來浙旅遊人數最多的國家。2002年來浙德國旅遊者達到3.00萬人次,增長8.5%。2003年來浙德國旅遊者達2.76萬人次,下降8.2%。
2、法國 法國近年來浙旅遊人數增長較快,2002年2.85萬人次 ,增幅高達28.9%。2003年來浙人數2.24萬人次,下降21.5%,在歐洲國家中跌幅最大。
3、英國 近幾年來浙旅遊人數呈穩步增長態勢。2001年來浙人數1.63萬人次,增長15.5%,2002年來浙人數2.09萬人次,增長27.7%。2003年來浙人數1.99萬人次,下降4.5%。
4、義大利 義大利市場基本與英國相似,來浙的義大利旅遊者以商務散客為主,2002來浙人數2.58萬人次,增長18.6%。2003來浙人數2.69萬人次,增長4.4%。
5、西班牙、俄羅斯 西班牙、俄羅斯是浙江省歐洲市場中新興的市場。2002年,西班牙來浙旅遊1.54人次,比上一年增長12.2%;俄羅斯9767人次,下降13.4%。2003年,西班牙來浙旅遊1.18人次,比上一年下降23.3%;俄羅斯9686人次,下降0.9%。
6、瑞士、瑞典、荷蘭 2002年,瑞士、瑞典、荷蘭來浙旅遊人數分別達到3750人次、5862人次、11618人次,其中瑞士、瑞典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10%、1.7%,荷蘭增長17.1%。 2003年,瑞士、瑞典、荷蘭來浙旅遊人數分別達到4378人次、5785人次、11371人次,其中瑞士增長16.8%,瑞典、荷蘭分別比上一年下降了1.3%、2.1% 。
(三)美洲市場 1、美國 美國是浙江省最重要的外國人市場之一。2002年,來浙遊客達到9.07萬人次,在所有客源國中排名第四位, 增長24.3%。2003年,來浙遊客達7.51萬人次,下降17.3%。 2、加拿大 加拿大近幾年來浙人數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2002年,來浙遊客達到2.29萬人次,增長11.2%。2003年,來浙遊客達1.97萬人次,下降13.9%。
(四)大洋州市場 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作為浙江省新興的客源市場,近年來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02年來浙遊客1.96萬人次,增長17.3%。2003年來浙遊客2.02萬人次,增長2.9%。
(五)港澳台市場 港澳台市場是浙江省入境旅遊重要組成部分,2002年來浙的港澳同胞30.29萬人次,比去年增長20.6%,台灣同胞52.42萬人次,增長31.3%。2003年來浙的港澳同胞31.18萬人次,比去年增長2.9%,台灣同胞42.71萬人次,下降18.5%。 1、港澳市場 2、台灣市場
四、國內市場 浙江省國內旅遊的最大客源市場是本省居民,省外市場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華東六省一市每年為我省輸送79%左右的國內旅遊客源。
(一)一級市場 1、浙江市場 浙江本省居民是我省國內旅遊最大客源市場,2003年,本省遊客達到3582萬人次,佔全部國內旅遊者的42.5%。 2、上海市場 上海市是我省省外首位國內旅遊客源市場,每年的市場份額在13—17%之間,2003年來我省的上海遊客達到1247萬人次,佔全部國內旅遊者的14.8%。 3、江蘇市場 江蘇為我省第三大國內旅遊客源市場。近年來,江蘇來浙旅遊人數一直占我省接待全部國內旅遊者的10%左右,是一個潛力比較大的市場。2003年來我省江蘇遊客達到952萬人次,佔全部國內旅遊者的11.3%。
(二)二級市場 廣東、北京、山東是我省發展較快的幾個市場,近幾年來我省的國內遊客基本呈穩步增長態勢,市場份額在4—5%之間,是值得繼續大力開拓的市場。2003年三地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分別達到了362萬、354萬和329萬。
(三)三級市場 福建、安徽、江西、四川來我省的國內遊客所佔份額在2%-3%之間,這幾個省是近幾年穩居我省國內旅遊前十位的客源市場。2003年四省來我省的國內旅遊者分別達到了211萬、244萬、169萬和169萬。
五、浙江海外旅遊客源市場拓展 拓寬客源市場是旅遊產業一切要素運行的核心。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加強市場研究,制定市場開發策略,研製適銷產品,加大市場促銷力度,是實現「十五」目標,加快旅遊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旅遊市場總體形象策劃 浙江旅遊資源豐富,旅遊產品眾多,然而我省缺乏鮮明主題的旅遊形象。通過全國范圍內徵集旅遊整體形象口號,根據浙江省旅遊資源特色 浙江旅遊整體形象口號:詩畫江南、山水浙江。 構成浙江旅遊總體形象的理念基礎是:江南水鄉、文化之邦、名山名湖、休閑勝地、錢潮奇觀、海天佛國。浙江旅遊資源的豐富性和突出性,展示出「憶江南,最憶是浙江」的風采。
(二)旅遊市場分析 1、入境旅遊市場 基本特點:發展平穩,分布集中,以洲內市場為主體,有競爭緊迫感。 時空分布: 浙江入境旅遊時段主要集中於春秋二季。 在區域分布上主要集中於杭州
客源構成:「十五」期間,入境旅遊市場方面,通過產品結構調整,推出「新華東線」、「新江南遊」等產品後,浙江入境客源有了較大幅度增長。全省推行了入境倍增計劃,加大了對台灣市場、東南亞市場促銷,台灣市場和東南亞市場入境旅遊水平有了較大增長。
國內市場基本特點:快速增長、網路化發展、江浙滬市場為主、觀光休閑兼容。 時空分布:浙江國內旅遊主要分布於春夏秋三季,春節前後出現一個小黃金周。從1999年以後,除了12月、2月出現旅遊人次稍有下降外,全年基本無淡季。
市場客源結構:浙江國內旅遊市場客源構成以江浙滬為主流。市場競爭力:浙江國內旅遊產品以觀光為主,九十年代後期以來,休閑旅遊與生態旅遊產品大量涌現。 「十五」期間,國內旅遊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消費結構中商務和會展旅遊比重將繼續上升。 隨著浙江人居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改善,生態旅遊和休閑旅遊將與文化觀光旅遊成為浙江國內旅遊產品的三大主流。
2、出境旅遊市場 基本特點:增長快、幅度大、效益顯著、時段集中、洲內市場為主。 發展速度:按照「加強管理、適當控制、搞好服務、穩步發展」的總方針,形成浙江第三大出境旅遊熱潮。此外,浙江為著名僑鄉,以探親訪友形式的出境旅遊在浙江也很活躍。 時空分布:浙江出境游多集中於杭、紹、溫、台、甬等地區。出遊時段多集中於春節、暑假和五一、十一等黃金周時節。
3、國際旅遊市場開拓 浙江省海外旅遊市場特點:東南亞市場是浙江重點市場。日本、韓國是浙江省主要海外客源國,位居浙江外國旅遊者第一、第二位。新、馬、泰、菲是浙江重要客源市場。歐美市場平穩增長。海外旅遊市場競爭加劇。
「十五」期間海外旅遊市場的開發總方針是:重點吸引,推陳出新,以洲內市場為主,全面拓展。加強民族歷史、佛教、道教、書法、茶文化等專項產品研究,擴大日、韓市場,主攻新、馬、澳市場,拓寬歐美市場。推出投資商務等專項旅遊,鞏固台灣、香港、澳門市場,延長逗留時間。

Ⅶ 中國人去哪個國家旅遊最多 2015中國主要客源國排名

2015中國主要客源國排名榜:
第一名:韓國
韓國位於中國大陸的東北部,古代中國人叫它「
東夷
」,今天,世人稱之為「神秘的東方之光」。它新舊並存、古今融合;它舉辦過1988年夏季奧運會、有著現代文明的風采;它具有5000年文化傳統,至今仍保留著古代東方文明的精髓。 這里風景引人入勝,人民誠摯坦率,是個理想的度假勝地,它擁有獨特的文化和歷史遺產,包括山嶽、湖泊、溫泉、海濱、皇宮、寺廟、寶塔、古跡、
民俗村
及博物館等,共有2300餘處。 韓國現有人口約4685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韓國社會自古以來,以家族血統為中心,雖然這種傾向在現代社會逐漸淡化,但對親屬的基本禮儀與忠誠、恪守不移。歷史上受
中國文化
的影響,文字中採用不少漢字,如語言不通,筆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交流。

最佳季節:9-10月。每年的
春秋
時節,是韓國最美麗的時候;不過要說旅遊旺季,還當數9-10月秋高氣爽的時節。春季的韓國晴朗爽利,但比起秋天來說少了一份含蓄的美麗。在金秋時節前往韓國,踏著滿地落葉行走在精緻的小巷中,自有一種安閑的悠然。
第二名:日本
日本位於亞洲大陸東邊的
太平洋
上。整個國土由四個主要島嶼組成,在這四個島嶼的周圍還有約4,000多個小島,日本的國土面積大致相當於德國和瑞士這兩個國家面積的總和,與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相比要稍微小一點。
日本海
岸線復雜多變、火山眾多,峽谷深邃。境內山地崎嶇、河谷交錯,山地面積佔80%,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6%。地熱和漁業資源豐富。日本礦藏資源極為匱乏,絕大部分工業原料和燃料都依賴進口,但它卻是世界經濟大國,其工業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均居世界前列,農業單位面積產量很高。日本是一個地勢多變、水力資源豐富的國家,由此構成了優美壯麗的景色,那裡有山中積雪的湖泊、怪石
嶙峋
的峽谷、湍急的河流、峻峭的山峰、雄偉的瀑布以及大大小小的溫泉,這些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常年吸引著大量遊客來到日本觀光。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
北海
道、東北地區夏季與冬季; 關東地區、中國地區、四國、九州地區春季與秋季; 中部地區、關西地區全年皆宜。
第三名: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
(簡稱俄羅斯)位於亞歐大陸北部,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西瀕波羅地海,面積17080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4億多,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羅斯有100多個民族,其中
俄羅斯
佔83%。地形以平原為主,為溫帶亞寒帶動氣候,國民經濟基礎雄厚。俄羅斯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莫斯科的紅場、雄偉的克里姆林宮等景點早已是舉世聞名。 俄羅斯人是熱情而豪放的,這片廣袤的土地造就了
俄羅斯人
坦盪寬闊的胸懷,漫長的冬天讓俄羅斯人對大自然充滿了熱愛,他們用音樂與舞蹈來表達內心對生活的熱情;俄羅斯人同樣是細膩與多愁善感的,否則俄羅斯人不會創造出如此璀璨的藝術珍品,如此震撼心靈的文學佳作。

最佳季節:5月-10月是俄羅斯旅遊的最佳時間,此時的俄羅斯涼爽宜人,最適合前往避暑度假。當然,冬季的俄羅斯也有它的獨特魅力,試想走在零下20℃的
聖彼得堡
街頭,四周銀妝素裹、白雪皚皚,這樣的雪景,怎能不叫人嚮往?而且此時也是去俄羅斯滑雪狩獵的大好時機。
第四名:美國
美國全稱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屬於
北美洲
,是一個由五十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
共和制
國家。美國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其人口總量也超過三億人,少於中國和印度。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
獨立宣言
》,宣告美國誕生。自1870年代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今天的美國則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其在全球的政治、經濟、軍事、娛樂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更是其他國家所無法匹敵的。 美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部
大西洋
沿岸多為平原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湖泊眾多,重要的城市有首都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費城、邁阿密;中部的大平原是重要的農牧區,6400公里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重要的城市有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敦以及新奧爾良等。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里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以及西海岸的重要城市西雅圖。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

最佳季節:5-10月。去美國全景游的話最好是選在5-10月份之間,各個城市間的氣候變化不是特別大,一定要避開寒冷的冬季,除非僅僅是去夏威夷享受陽光。 美國的東西和南北跨度都非常大,因而全國的氣候差別也相當大。同樣在冬季,有些地區氣溫降至了零下幾度,而有些地方卻可以泡海水浴。美國的夏天非常炎熱,遊客要有「戰高溫」的准備;但如果是去美國北部旅遊,最好要帶上一件厚毛衣或防寒夾克,即使是在夏天,美國北部卻是比較涼爽的,夜裡甚至會有一些寒意。
第五名: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棕櫚油及錫的出產國,也是優質熱帶硬木、石及天然氣的重要出產國;此外,還盛產可可、胡椒、椰子等熱帶經濟作物;漁業資源也豐常豐富,除各種魚類外,馬來西亞海岸還產龍蝦。馬來西亞的國花為扶桑花,此外還有種類繁多的蘭花,除了人工栽培的以外,生長在深林幽谷與高原上的野蘭則更為珍貴。原始森林中,棲息著瀕於絕跡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鱷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例如蝴蝶,在馬來西亞就有2000種以上,色彩艷麗,其中不少是珍品。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來西亞的三大珍寶。馬來西亞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陽光充足,氣候宜人,擁有很多高質量的海灘、奇特的海島、原始熱帶叢林、珍貴的動植物、千姿百態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風、悠久的歷史文化遺跡以及現代化的都市。

最佳季節:5月-9月最佳。馬來西亞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炎熱多雨。6-7月為旱季,10-12月是雨季。在馬來西亞旅遊,基本上全年都適宜。白天雖然炎熱,但是午後有陣雨,晚上會有季風吹拂,十分涼爽。東岸每年11月到次年1月是雨季,最好避開這段時間。而5到9月則是東岸最好的" 賞龜"季節。但如果有商務活動的話,最好是每年的3月至11月,因為大多數馬來西亞商人於12月到次年2月休假。聖誕節及復活節前後一周不宜前往,同時也應避開穆斯林的齋月和華裔人的新年。因此,總體來說,5月-9月是最佳旅遊季節。
第六名: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這個面積小的國家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來說,卻有著莫大的吸引力。新加坡全年氣候溫暖,特別適合旅遊。新加坡市是著名的花園城市,干凈整潔又充滿都市氣息。聖淘沙島等就是本著度假聖地的宗旨發展起來的。 新加坡的自然生態保護得如此之好,很難相信在一個現代都市中能環抱中一個天然保護區,並擁有著世界上首個夜間動物園。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著將近12000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前來旅遊觀光。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新加坡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23-33℃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下雨的時間都很短暫,雨後清涼舒爽,而且沒有台風,日夜溫差不大。雖然沒有明顯四季,但是6、7、8月也會相對較熱,11月到次年2月是雨季,怕曬怕淋雨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避開這些月份。
第七名:泰國
泰國位於亞洲中南半島中部,東南臨泰國灣,西南瀕安達曼海。西北與緬甸為鄰,西南與馬來西亞交接,東北毗連寮國,東南與柬埔寨接壤,總面積513,115平方公里, 人口60,400,000人,是以泰族人為主,生活著華人、緬甸人、馬來人、印度人、寮國人等的多民族國家。 泰國以「千佛之國」聞名於世,素有「黃袍佛國 」美譽,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佛教史的文明古國,在美麗富饒的國土上,有30,OOO多座充滿神話色彩的古老寺院和金碧輝煌的宮殿。泰國佛寺外觀造型宏偉壯觀,建築裝飾精巧卓絕,享有「泰國藝術博物館」美稱,是泰國的國寶、泰國文化的精萃。泰國90%的居民信奉佛教,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旅遊大國。 泰國山區森林密布,奇花異木遍布,棲息著眾多珍禽異獸。泰國政府把一些天然森林區劃為自然保護區,並辟為森林公園。森林中空氣清新,是森林浴的佳地。這里氣候四季皆春,又有瀑布、湖泊和各種飛禽走獸,吸引了一批批旅遊者慕名而來。 首都曼谷被譽為「天使之城」,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既有高聳矗立的大型建築,強調著城市奇情與超越時空的景緻,又有古老的廟宇香火鼎盛,青煙繚繞,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既有家一樣的溫馨暖意,同時又充滿異域情調,神秘與探險俯拾即是。 與首都曼谷不同,作為蘭納王國的故都,清邁則無不散發著迷人的古典氣質。這里氣候涼爽,四季百花爭艷,被稱為「泰北玫瑰」。

Ⅷ 中國國內十大旅遊客源地城市

這個好象目前沒有很精確的數字來排名
最受歡迎的國外目的地應該是東歐一帶的國家 比如義大利以及法國
最受歡迎的國內目的地旅遊城市應該是西南以及華南一帶的城市 比如廣西廣東海南以及上海江蘇的一些城市

Ⅸ 我國旅遊業在國際客源市場競爭中存在哪些問題為什麼

(一)城市旅遊業競爭力研究的系統觀
城市旅遊業競爭力的提升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旅遊企業、社區居民等要素的積極參與。如果僅是政府參與的城市旅遊業競爭力戰略實施,即使其在觀念、政策、管理上佔主導作用,那麼實施的效果是不可能會好的;而沒有旅遊企業的積極參與,城市旅遊競爭力是脆弱的;同樣,一個沒有文明市民配合的城市旅遊業是不可能取得可持續發展的。政府通過良好的城市旅遊競爭力的提升可以提高城市形象,相關旅遊企業則可以獲得切實利益,社區居民能通過城市旅遊的發展獲得實惠。因此,以政府為主導的城市旅遊競爭力實施主體應充分考慮各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採取措施調動相關利益主體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會更有益於城市旅遊業競爭力的建立,更好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加強對城市旅遊形象的研究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旅遊功能的增強,城市已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旅遊目的地。目前,城市之間旅遊業的競爭相當激烈,只有那些在旅遊市場上具有鮮明旅遊形象的城市,才會在眾多目的地競爭中脫穎而出。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城市旅遊形象對旅遊者的旅遊決策行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極大地促進城市旅遊業的發展。因此,城市旅遊形象的研究也就備受關注。良好的城市旅遊形象不僅有利於搞好城市旅遊宣傳,促進城市旅遊市場的開拓,而且還能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城市文明建設,提高城市整體素質。形象就是生產力,形象就是競爭力,只有樹立良好的城市旅遊形象,才會提升城市的整體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城市旅遊競爭力,才能更好地吸引遊客的到來。
(三)加強城市旅遊業發展環境研究
城市旅遊業競爭力的強弱表現在旅遊產業發展環境的優劣上。旅遊產業的發展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其中,自然環境可成為自然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基礎之一。而社會環境一方面可以形成人文旅遊資源,另一方面則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經濟、法律、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城市旅遊競爭力這一概念表明城市旅遊產業不再嚴重地依賴和局限於城市旅遊資源稟賦,而是通過創造高效的旅遊產業運行環境來提高其競爭力,獲得可持續發展。
(四)加強對客源市場的研究
旅遊客源市場是旅遊活動的主體,是旅遊區內某一特定旅遊產品的現實購買者與潛在購買者。城市旅遊業開發主要目的在於吸引旅遊者的到來,如果沒有旅遊者的到來,沒有客源市場,那麼城市旅遊開發無疑是失敗的,只能造成一種浪費。因此,在對城市旅遊業競爭力的研究中加強對客源市場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城市旅遊業競爭力研究涉及到政府、城市旅遊企業競爭力、城市旅遊資源稟賦、客源需求狀況、相關行業和支持產業等要素,是一個全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對相關要素的研究。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