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適合去麗水旅遊景點
A. 浙江麗水過年前幾個月會掃黃么 這邊好像管的很松啊
不是吧,這年頭還有人問這問題(O_O)?
B. 我在麗水市岳母家過年。現在能回餘姚自己家嗎
水市岳母家過年。現在能回餘姚自己家嗎?可以
C. 麗水人怎麼過年
麗水在浙西南山區,與全國各地一樣,春節是全年中最隆重的一個節日,幾千年的歷史,也使麗水形成了與全國各地大致相同卻又獨具自己特色的過年習俗。
做黃粿:黃粿,是浙西南山區特有的一種食品,其做法是到山上選用特有的幾種小灌木,將其燒成灰,然後用開水沖泡,將灰中鹼分泡出來。然後將泡好的鹼水瀝清,用來浸泡做黃粿的大米(大米也是特選的,不是一般的大米就可以做黃粿),等大米吃透鹼水後,將浸泡好的米放入蒸籠或蒸飯用的木桶內蒸熟,放入石臼中打細,然後用手工做成各種各樣形狀的黃粿。這種米粿不但韌性好,而且有一股特殊的香味,是人們特別喜愛的一種食物,到了臘月十十三、四,家家戶戶都要相互幫工做很多的黃粿。由於用了鹼水,黃粿可以放較長時間不會變質。曾記得小時候過年時家家要做一個大大的粿碇,叫 「粿王」,要一直放到農歷二月二才吃,叫「二月二吃粿王」。現在,黃粿已大多用機器生產,已經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地大城市裡銷售。
祭祖敬神:每逢大節,祭祖敬神都是少不了的事情,這與全國各地一樣。但家鄉的祭祖敬神是在大年三十下午開始的,一般在下午三點鍾左右,各家各戶就罷上香案,開始迎接祖先和平時敬奉的神氏到自個家過年,要敬好祖先和神氏之後,才一家子聚到一起高高興興吃年夜飯。到了正月初五,再進行一次祭祖敬神活動,告訴祖先和神氏過年過完了,發送祖先和神氏回到他們自己的世界裡去。
正月初一白天不睡覺:雖然除夕之夜守了一晚的夜,人們都很累了,但大年初一人們在白天是不能睡覺的,據說是誰睡了,誰家的田就會塌方(山區里都是一級一級的梯田)。
正月初一晚上睡早覺:到了正月初一晚上,家家戶戶早早吃了晚飯,就放起關門炮來,早早關門睡覺。這種習俗有兩種說法:一種據說大年初一晚上是老鼠嫁女兒的時候,我們人類不能去打攪它們,不然老鼠就會進行報復,誰打攪了它們,它們就在農作物成熟時將誰家的果實吃光。另一種說法是,有後輩的祖先和各路神氏都在大年三十被人們請去過年了,而那些孤魂野鬼和入不了正道的妖魔沒有地方去過年,於是在正月初一晚上就出來到處亂闖,人們如果不早早睡覺,就會遇上它們。於是各家各戶早早就放起關門炮來趕走孤魂野鬼和入不了正道的妖魔,然後關門睡覺。
正月初一早上的洗臉水不能往外沷:這個習俗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大年初一的洗臉水往外沷,會把一年的財運沷掉,所以,大年初一洗好臉後,要將洗臉盆的水輕輕往自身方向倒,倒掉盆中的水,示意一年財氣往裡來;另一種說法是說洗臉水往裡倒,一年上山不怕馬蜂,這種說法的由來已無從了解,這是老一輩人依然有此一說而已。
正月初一不掃地:大年初一是絕對不能掃地的,人們相信,因為大年初一掃地不但會把財氣掃掉,還有可能引來掃帚星,給家人帶來災禍,所以,每到除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要把掃把藏起來,初一那天不管地上有多臟,沒有人會說你不講衛生的。
除夕封稱:在農村,一般家庭者有自用的稱。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會將自家的稱在稱頭上貼上紅紙,進行封存,直到初五過後才會拿出來用。傳說稱是蛇妖的化身,稱上的星子就是蛇妖身上的花紋。大年初一到初五用稱,會引來群蛇,而農民平常上山幹活,最怕的事莫過於遇上毒蛇,所以,過年是一定要封好稱不用的,以免引來毒蛇。
燒洋豬:舊時的農村,家家戶戶都要備一些樹根等不容易燒的柴火,除夕晚上在灶前的小火塘里燒一堆火,叫「燒洋豬」。麗水的人以前都到大山裡做香菇,相傳山上有一種妖怪叫「山肖」,菇民們每年上菇山後都要供奉它,它就幫助菇農看菇不被野獸毀掉。有一年,一個菇民回家過年,山裡的「山肖」跟了回來,看到那個菇民的媳婦非常漂亮,就想把這個媳婦占為己有。這個媳婦非常聰明,就想法子相把「山肖」趕走。大年三十那天,正好天下大雨,這個媳婦就叫「山肖」幫她上山去找點菜,山肖應允了,回來時給雨淋得濕透,媳婦就叫它到灶前的火塘烤一下,而事先這個媳婦早就在火塘邊上的灰里埋了一些鞭炮,「山肖」去烤火嫌火不夠旺,拿根棍子搗火,引發了鞭炮,「山肖」被鞭炮的爆炸聲嚇得逃回了深山。年過後,菇民回到菇山遇見「山肖」,就問它為什麼不辭而別,「山肖」說麗水地里有地雷,不敢去了。從此,山裡人家就在除夕晚上燒起一堆火,山裡的「山肖」等鬼怪看了,就不敢再下山來了。人們管這堆火叫「燒洋豬」,也有老人說,以前山裡很封閉,有的農戶家裡連火柴都沒有,過年的時候沒了火種,是不能到別人家去借火的,所以就都在自家火塘里燒起一堆火以保留火種。從現實角度分析,還是這種說法比較有道理。
正月不剃頭:麗水的人正月是不剃頭的,說是正月剃頭會死娘舅。相傳,有一個外甥很頑皮,有一年過了年的時候去舅舅家拜年,舅舅看到他頭發很長,就拉著外甥去剃頭,外甥不願意,說哄舅舅說:「舅舅,正月正頭是不能理發的,理了頭發損(死)娘舅的」,於娘舅再也不敢拉外甥去理發了。此俗不知從何時而起,但直到今天,很多人者會在年前理了發,正月是一般不理發的。
麗水過年還有很多習俗,但隨著社會的進步,一些習俗已漸漸被人們淡忘,被許多新的文化生活所取代了。
D. 麗水春節的習俗
麗抄水春節習俗
1、除夕:
十二月最後一天叫除夕,俗叫三十夜。遂昌縣山村有小孩上山搖毛竹的習俗,搖毛竹時,口念"毛竹哥,毛竹娘,你和我一樣粗,我和你一樣長",以祝小孩長得快,長得高。
除夕夜全家團聚,共進晚餐,叫做"吃分歲"。媳婦必在除夕前趕回夫家,不能留在娘家。除夕夜餐的菜餚特別豐盛,必有魚、芋艿,豆腐圓三樣菜,以「魚」、「芋」和「余」諧音,含有吃之有餘之意;豆腐圓是象徵全家團圓。若有人外出,不能返家吃分歲,亦放一付碗筷,以示團圓。若養有貓或狗的,也要給貓狗吃分歲。
夜晚,合家圍爐暢敘家常,達旦不眠,謂之"守歲"。居室各處都要點燈,稱為「全堂紅」。
2、春節:
正月初一,擇吉辰開門,開門後放一串鞭炮和三個雙響炮,忌啞炮,此稱開門大吉。家中長者在開門後,立即洗手洗臉,然後點燃中堂神位前的香燭、中堂檐口處的三官燈及土地神位前的香燭,在先祖神主牌前祭祀。然後晚輩向長輩拜年,長輩坐在中堂正中,前鋪紅氈條,小輩跪拜。是日,不動刀斧,忌掃地,婦女不上灶等。
初二開始,至親好友走家串戶,登門拜年。拜年禮品有用紙衫(厚草紙)包就的白糖、冰糖、桂圓、荔枝等,俗叫做包,也有送賀年片以示祝願的。
E. 過年有沒有浙江麗水回湖南冷水灘丶東安的
你好,我可以去找你車找人你在哪裡具體位置?
F. 寫麗水2017年過年的作文
年夜飯後,我們全家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就在新年的鍾聲敲響時,我問爸爸:「今天是大年初幾?」「大年三十唄!」爸爸心不在焉地說。突然,他反應過來了,說:「不對,現在是大年初一了!」我高興地笑了。過時,樓下響起了一陣陣鞭炮聲,震得地板都有點顫動。「放鞭炮的時間到啦」,我急吼吼的拿上准備好的一袋鞭炮拉著姐姐來到樓下。打開袋子,只見裡面有會飛的小蜜蜂、小蝴蝶,會轉的荷花,會亮的陀螺,能噴出降落傘的瓶子……各類品種應有盡有。我先拿出會飛的蜜蜂、蝴蝶,拿起打火機對准翅膀上的導火線一點,「嗖」一聲,裡面就躍出了一串串火花,接著騰空而起,飛到天上,好像想和月亮、星星姐姐打招呼呢!我又拿出了小糖果煙花,你們可別小看這身長不足二厘米的小煙花哦,它竟然可以噴出有自己十倍多長的火花,映的四周一片絢爛。這時,鄰居哥哥走了過來,他拿出一支大擦炮,點燃了火,還在手裡晃了晃才扔掉,「嘣」,聲音驚天動地,嚇得我和姐姐趕緊捂上耳朵。哥哥得意地看看我們,繼續點炮。前面幾次還好,可在燃第四支的時候,手剛松擦炮就炸了,好險啊,幸好沒炸到手,我驚嘆道。哥哥看了看有點發黑的手,甩了甩,故作鎮定地朝我們做了個鬼臉。然後,我們又一起玩了陀螺、金字塔等煙花,一直放到了凌晨兩點。
新年的第一天我們玩的多麼愉快呀!過年真好!不過,小朋友們在玩鞭炮時可要注意安全哦,不要像哥哥那樣把點燃的鞭炮放在手裡玩,那樣很危險的。讓我們過一個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的年吧。
G. 2013年過年上海到麗水的客車票和火車票的價格是多少
這個我坐我過,老鄉啊。坐大巴168元,6個半小時,坐火車只有k8401,晚上23點左右開,第二天8點前到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