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像攝影
① 新手攝影主要旅遊人像什麼鏡頭合適
旅遊人像推薦拍攝"人在景中"的題材
如果只是拍攝人的肖像的話, 根本不需要回旅遊, 出門隨便找個公園即答可
適合拍攝"人在景中"的鏡頭, 焦距一定不要太長
等效焦距比較推薦的是在等效35-50mm之間
既然你用的是18-55
說明你的是APS-C畫幅的相機(假設你是佳能)
這樣推薦你使用以下兩種類型的鏡頭
其一是大光圈變焦鏡頭, 比如17-55mmF2.8, 價格很貴
其二是大光圈定焦鏡頭, 比如35mmF2, 24mmF1.8都可以, 很適合旅遊拍攝
② 出門旅遊拍照必不可少,人像拍照最佳構圖比例是多少
我們出門旅遊時,拍照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拍攝人像。人像攝影構圖與其他種類攝影的構圖區別不大。攝影構圖完全用於引導視線。對於人像照片,我們的目標就是將觀眾的目光引導到拍攝對象的眼睛上。圖像很少只採用一個構圖方法,很多情況下是通過綜合運用多種技巧來達到想要的效果的。
③ 旅遊拍攝人像攝影,要攜帶哪些攝影器材和附
輕便便攜為主
20L的背包必須有。
相機推薦索尼A7M3/A6300/5D4/70D
鏡頭推薦:
適馬35/1.4(廣角定焦)
24-70/2.8(中長焦大光圈變焦)
殘幅
11-20/2.8(圖麗大光圈廣角抗炫光)
50定焦/1.8(廉價拍攝利器)
18-200(一鏡走天下,畫質後期調)
穩定器:資金充足如影S/雲鶴lab3(資金不足靈眸osmo+4K視頻手機)
手機:支持4k視頻錄制(P系列/mate系列)
無人機:大疆御air口袋無人機+四電+備用手機(華為榮耀系列即可)
運動相機:大疆運動Osmo/gopro7(特殊視角,水下拍攝及極限運動)
三腳架:八爪魚+球台三腳架(阻尼三腳架占空間不適合)
存儲卡:閃迪高速卡64G必備
閃光燈:神牛V1圓頭閃光燈(打光漫散射自然,單燈配合自然光即可)
延時滑軌:有錢上小鯊魚,沒錢用洋蔥工廠(便攜為主)
電腦配置:有錢MacBookPro2017-2019款。沒錢i7 8代以上剪輯4k短視頻的筆記本不一一列舉。
軟體方面:
攝影:PS/LR/LRT
剪輯:PR/AE/達芬奇
攝影備機:富士旁軸/殘幅微單輕便為主掛機頭焦段28-35mm定焦。
專業旅拍索尼A7M3,專業風光尼康D850,人像攝影佳能5D4。
熱愛旅拍索尼A6300,愛好風光尼康D7*00,愛好人像佳能*0D。
專業航拍大疆悟2禪思X5,熱愛航拍大疆御2(專業/變焦),便攜航拍大疆御air。
窮人攝影攝像(入門單反+50定焦+三腳架+osmo2+大疆特洛)
平民攝影攝像(中低檔單反+大光圈變焦/定焦+神牛一盞燈+御air+如影S)
專業攝影攝像(高檔單反/索尼攝像機+大光圈定焦+神牛系列燈具+悟2/御2+雲鶴lab3)
富人攝影攝像(哈蘇/徠卡/阿萊/搖臂/八軸經緯/保富圖/賓士G皮卡拉器材)
④ 旅遊人像攝影有什麼攝影技巧
旅遊人復像推薦拍攝"人在景中"的題材制
如果只是拍攝人的肖像的話, 根本不需要旅遊, 出門隨便找個公園即可
適合拍攝"人在景中"的鏡頭, 焦距一定不要太長
等效焦距比較推薦的是在等效35-50mm之間
既然你用的是18-55
說明你的是APS-C畫幅的相機
這樣攝影類的中鵬推薦你使用以下兩種類型的鏡頭呢
其一是大光圈變焦鏡頭, 比如17-55mmF2.8, 價格很貴
其二是大光圈定焦鏡頭, 比如35mmF2, 24mmF1.8都可以, 很適合旅遊拍攝
⑤ 旅途中怎樣拍出好看的人像照片
不同國家人民的習俗,行為和道德原則差異很大。如果對不同民族的文化感興趣,那麼將必須學習與他們找到共同的語言,這是在旅行中創建高質量肖像的關鍵之處。
如果拍攝街道動態,則有人如何在商店裡購買食物,騎自行車或進行交流,打招呼揮動的手勢,以連拍模式拍照。這將以最激動人心的面部表情和姿勢捕捉最佳時刻,低角度將以不同的角度拍攝城市。
⑥ 旅遊攝影中的人像攝影注意事項
1,風景為主的,人要靠邊點.
2,人物為主的用長焦站遠點拍,配合風光的大場景,應該很好專.
3,旅遊屬紀念類的注意公園或者景區的標志要完整,把當地的信息記錄的越多越好.越有當地的特色越好.構圖到不必太怎麼講究.
⑦ 淺談怎樣拍好旅遊風景人像
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帶個數碼相機出門旅遊的遊客已經相當普遍,所以旅遊攝影就變成最普遍的攝影主題,不少朋友也希望在旅遊中,用手中的相機來留下旅程中的美好場景。許多人想在美麗的風景之中留下自己的回憶。下面,我們就來淺談一下如何在旅遊中拍攝好風景人像。 首先,我們根據拍攝目的的不同,先大概把旅遊人像攝影分為兩類,一類是旅遊紀念性質的「到此一游」式的拍攝;另外一類是利用景物來襯托主題人物的藝術人像拍攝。先來看看我們手中的相機,一般來說,大部分遊客使用的都是卡片機,使用卡片機要注意兩點:一是電池的電量是否充足,最好有塊充足了電的備用電池;二是看看儲存卡的容量夠不夠,有些朋友,喜歡拍攝的照片都放保存在相機的儲存卡里,這次再拍攝,儲存卡的空間不夠了,刪吧,有些照片是有用的,不刪吧,沒有辦法繼續拍攝了,所以,出門前還得檢查一下相機的儲存卡,當然,有張備用儲存卡也不錯。如果還有個攜帶型的三腳架,在你體力允許的前提下,帶上三腳架也許會給你的拍攝帶來很大的方便。 器材准備好了,那我們就開始下面的拍攝工作了,在風景人像照的拍攝時,要考慮的問題是首先是選景的問題。一般來說,所選的景色都是某個旅遊景點最有代表性或最有特色的景物,在每個旅遊景區,都會有一個或幾個標志性的風景點,這就是這些景區的招牌。比如在我們蘇州古城區,有虎丘、拙政園、盤門三景等;而在北京,就有長城、天安門、天壇等;杭州有西湖的三潭印月和六和塔等;上海有外灘和東方明珠塔等……即使是一些小地方的小旅遊景點,也有它自己獨特的風景。這樣,就就要求在拍攝的時候,把被攝對象安排在這種具有代表性的風景點中,來拍攝出具有紀念意義的「到此一游」的照片。當然,除了名勝古跡值得留影外,各地的車站、碼頭、機場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築,也是比較值得留影紀念的地方。 在拍攝人物和景色結合的照片中,被者所站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有些照片對風景的完整性過於強調,結果在照片中人處於的位置不但很邊緣,而且很渺小,小得連照片上的人到底是誰都看不清楚。而另一種相反的情況是,一些照片為了突出人物,安排的人物所在的位置把風景中最有特色的東西給遮擋住了,使大家欣賞不到照片里具有特色的風景。所以,拍攝風景人物照片時,人物所處的位置一定要安排得恰倒好處。 當被拍攝的物體(或人)離鏡頭距離的距離越近,那就成像越大,風景則成像就小。而風景人物照的主體是人,景點只能作為背景,但這背景不僅僅只其襯托作用,因為這些背景都有一定的含義或紀念意義,所以我們盡量要保持它的完整性。根據這個道理,我們一般是在這樣安排人與景的比例的:景點占畫面約三分之二,而人物占回面約三分之一。也可安排在左側的三分之一處,或右側的三分之一處,一般不把人物安排的畫面的正中間,但拍攝集體照的時候是個例外。當然,這也不是一個死的教條,具體情況還要根據現場的特點來進行適當地調整構圖,以保證畫面的紀念性和觀賞性都達到比較完美的均衡狀態 另外,在拍攝過程中,被攝人物的表情也不要千篇一律的都是正面微笑的形象,每拍一張照片的時候,都對著被拍攝者說「笑一笑,笑一笑」,時間長了那表情會僵硬的。這時拍攝者就要讓被拍攝者充分放鬆,這時候講一個笑話,或者做一個好笑的動作誘導一下,都可以讓對方的表情得到充分的放鬆。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根據風景特點,讓置身畫面中的人物只管認真地欣賞眼前的景色,拍攝者事先選擇好適當的角度,待畫面中人物的表情一旦到位,就抓住時機按下快門,把人物自然的表情充分地表現出來,這樣的照片紀念的意義就很大了。還有,不少天然風景區往往場景寬大,眼前所有的景點的每個細節也並不一定都需要進入畫面,畫面撐得太滿了,觀賞的效果並不怎麼好,這就象畫畫一樣,該留白的地方,還得留點空白。在拍攝中有時選拍一些典型局部或細節,產生的畫面往往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還有一種情況在風景人像拍攝中會經常出現,那就是照片上的景色明亮清晰,而人物的臉部卻是暗的。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因為在逆光的條件下拍攝而造成的。我們外出旅遊,大多數的是時間一般都在白天,旅遊攝影的光線一般都是自然光,而而自然光的來源就是太陽的照射。但陽光的光照也會歲著季節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如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自西邊落下。我們根據太陽光照的方向,把陽光分成六種光線:順光、逆光、側逆光、前側光、頂光、散射光等。拍攝風景人物照時,在逆光和後側光的照射下,人物的正面會出現較大的陰影,這時,就需要打開閃光燈進行補光。不少朋友都想不明白,為什麼陽光這么亮,照相機的自動測光也顯示不需要打閃光燈,你還要我們用閃光燈進行補光呢?這是因為一般的卡片機,相機設置的都是平均測光,當背景很明亮的時候,相機的測光系統把人的臉部的陰影平均計算到整個畫面中了,所以相機會作出它「認為」不需要打閃光燈的決定。但實際上臉部由於亮度不夠,就容易產生陰影變形,但卡片機在這個時候又不會自動打開閃光燈,那麼,這就需要我們手動是設置打開閃光燈的的功能——「強制閃光」功能。這個功能,也有的相機叫「強迫閃光」功能,在大多數卡片機里都是有一個閃電的標志來代表,但也可能有不一樣的標記,所以建議大家都好好看一看自己使用的相機的說明書,掌握一下這個「強制閃光」的功能,這個功能在旅遊外拍人像時,因為風景點的光線不可能根據你的拍攝需要變化的,那麼,這個「強制閃光」的補光功能,在逆光和側逆光拍攝時,對消除人臉的陰影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近幾年來,不少才城市都在搞亮化工程,城市的夜景燈光璀璨。但在使用卡片機的自動檔拍攝的時候,相機一般會自動打開閃光燈,結果使離相機較近的人物得到了正確的曝光,但是由於相機閃光燈范圍有限加上曝光時間短,使得本來我們眼中絢麗無比的夜景在照片中顯得黑糊糊的一片。這是因為,遠處的夜景在拍攝的時候需要長時間的曝光才能在相片上留下良好的效果,而近處的人物因為閃光燈的照射只需要很短的曝光時間就可以了。所以在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相機的手動檔,將快門調慢,同時強制打開閃光燈拍攝。在閃光燈閃過後建議人物維持原來的姿勢直到曝光結束,這樣就會拍出人物和背景夜景曝光都很正常的照片了。有些高級一點的數碼相機擁有夜景人像這個拍攝模式,也是使用慢快門、強制閃光這個原理來設置的 風景人像的基本拍攝方法就簡單的介紹到這里,相對卡片機來說,長焦機個單反機的各項手動功能更加豐富。拍攝風景人物照,不能死守理論的教條,還得在實際拍攝中,理論結合實際,多拍攝、多比較,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拍攝水平。願這段簡單的文字對大家在旅遊中能拍出比較滿意的照片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⑧ 不會擺姿勢的人旅行時候怎麼才能拍出好看的旅行照
如果自己不會擺姿勢的話,那麼最好找一個會擺姿勢的同伴,讓他手把手教著你,這樣兩個人才能夠拍出比較好看的旅行照。
⑨ 旅行途中怎樣拍好風光人像照
那怎麼才能把眼前的美景拍出震撼的大片效果呢?今天咱們就來分幾個方面給大家傳授點小技巧!
1.如何利用廣角鏡頭的透視特點
17mm焦段拍攝
廣角鏡頭有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所以在拍攝這種有前景的風光場景時,盡量可以利用好這種透視關系,讓鏡頭盡量貼近前景的物體,通過這種畸變的控制讓畫面顯得更有張力,同時廣角鏡頭還有更寬廣的視野,可以拍攝到盡量多的天空細節。
50mm焦段拍攝
完全相同的場景下,我用50mm焦段拍攝的畫面跟上面17mm的視角相比,完全敗下陣來,畫面沒有沖擊力,過於平庸,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廣角鏡頭或者超廣角鏡頭會帶來畸變,只要學會利用這些鏡頭的特質,就可以拍出更好的畫面來。
70mm焦段拍攝
有時候我們為了保證畫面的工整性,想讓橫平豎直的線條保持平穩就必須用中長焦段拍攝,比如上圖就是70mm的焦段拍攝的,我們看到雖然畫面比較工整,但同樣也缺失了一些沖擊力和震撼的效果,如果在相同的機位,我們換成17mm的超廣角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呢?
17mm焦段拍攝
在超廣角的視角之下,整個畫面馬上就顯得更寬廣了,拍攝到更多的車軌以及天空的部分,大家都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畫面的視覺效果對比,這就是超廣角的魅力。
17mm焦段拍攝
佳能EF 17-40mm F4L USM鏡頭性價比極高,讓你用最少的資金感受到佳能紅圈鏡頭的素質表現,這顆鏡頭我也是用了很多年,上面的樣片基本都是這支鏡頭拍攝的。
如果是EOS R或者RP的微單用戶也可以選擇全新的RF超廣角鏡頭:
佳能RF 15-35mm F2.8 L IS USM有著更高的鏡頭素質表現,同時F2.8的大光圈,讓你在拍攝風光以外,還可以用它拍攝人文人像等題材,也算是RF卡口的必備鏡頭之一啦。
2.艷陽高照怎麼才能讓光線更柔和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著眼前明明是藍天白雲晴空萬里,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但是相機拍出來以後卻是上面這幅德行,要不然就是天空曝光正常,地面成了剪影,要不就是下圖這樣:
地面曝光正常,天空卻幾乎成了白背景,那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兩種方法,如果後期精通的同學可以用包圍曝光的時期合成方法去做,如果不會後期合成,那就在前期拍攝的時候解決這個問題,一個簡單的GND中灰漸變濾鏡就可以搞定:
這種GND濾鏡的特點就是一半透明,一半減光,中間部分有硬過渡和軟過渡兩種,我們只需要把這個濾鏡搭在鏡頭前面,讓天空過曝的部分享受到減光的服務,就可以呈現出正常的天地光比了。
稍微對天空減少一些曝光,我們就能看到清晰的地面以及藍天白雲的效果了,下面還有一組對比圖大家可以看一下。
從左到右依次是正常拍攝的畫面、使用GND濾鏡拍攝的畫面、後期簡單調色之後的畫面
3.學會慢門拍攝真正變身風光高手
慢門有什麼用?看了上面這張對比圖你就明白了,慢速快門可以讓畫面呈現出特殊的效果,這種效果是肉眼看不到的,正是這種肉眼看不到的效果會吸引觀眾,讓看圖的人深深的被吸引住。
慢速快門最常見的效果就是讓水面顯得想鏡面一樣平靜,讓天空當中的雲層可以流動起來,當然前提是你拍攝的天空有雲,而且風越大雲層流動的效果就越明顯。
光圈F8、快門速度1/125秒、感光度100
比如這張圖片就是普通的參數拍攝的,水面有波紋,一朵朵的白雲都靜止在天空當中,但是如果我們學會了使用慢門拍攝的方式,就可以拍到下面這樣的效果:
這種慢門作品的參數我們應該怎麼設置呢?首先我們要先把快門速度設置為30秒,因為M檔拍攝快門最慢就是30秒啦(B門先不講),然後再確定感光度我們就使用ISO100,最後根據你的畫面亮度去確定光圈就可以啦,光圈建議至少在F16這個檔位,如果逼不得已也可以使用F22這樣的最小光圈,雖然畫質有損失,但是能讓你的畫面盡量不過曝。
不過說到不過曝,拍慢門必不可少的兩個配件,首當其中的就是這種ND減光濾鏡,因為如果你不給鏡頭帶上這個小墨鏡的話,別說用30秒拍慢門了,就算是用5秒,估計也會過曝成一張純白的“極簡作品”,所以帶上這個ND減光鏡才可以使用30秒慢門拍攝,如果是大白天的話,建議使用ND1000或者ND2000這樣的濾鏡,另外慢門還有一個必備的配件就是三腳架,畢竟30秒嘛,手持肯定不可能了,把相機放在腳架上才能保證畫面的清晰度。
30秒慢門拍攝的平靜湖面
4.一舉兩得的堆棧大法
如果你還想玩的更極致,那你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堆棧大法,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不用ND濾鏡就能拍出慢門效果,而且比30秒的慢門還要更為震撼,因為上圖這樣的片子基本可以理解為10分鍾-20分鍾左右曝光時間的超級大慢門,而我們並不需要一張照片的快門速度達到10分鍾那麼久。
堆棧大法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拍攝多張正常曝光的作品,然後在後期過程中合成為一張單幅作品,那堆棧的方法除了可以做單張的超級慢門效果,還可以一舉兩得的獲得一段延時攝影的視頻素材,想通過實戰教學的方式學會堆棧嗎?去課程里,我們給大家准備了完整的實戰教學視頻,比咱們用文字講解更直觀哦!
一、旅行中會出現的場景
在旅行中有很多場景是我們會經歷的,例如圓明園、公園一類的景點,或者各地的大學校園,或者藝術區,甚至是賓館室內,而我最推薦的出片地點是倆個一個是景點或者公園,一個就是各地的大學。
二、利用場景進行拍攝
在很多景點可能都會遇到蘆葦盪的場景,這個場景就很出片,但是記得要在靠岸邊的側面拍攝不然你會進到水裡的。
當然也可以貼近蘆葦盪用蘆葦做前景。
也可以把對焦點對在蘆葦上,這樣雖然看不清被攝者的臉,但是會變得有點意境。
除了蘆葦盪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場景,例如可以利用景點的船,可以租或者是就找不能下水的壞船也可以。
讓被攝者在船上以船作為道具進行拍攝。
因為背景的環境元素離得比較遠,所以可以依靠F1.8的大光圈拍出很好的,虛化背景效果。
除了以上的景點場景之外,還有很多常見的場景,例如說公園常見的木橋就很合適拍照。
但是要注意光線的方向,光線從側後方過來會形成很好看的發絲光,很容易出片。
當然很多公園也有很好看的樹,例如櫻花樹或者桃花樹。
可以用樹枝作為前景,來拍攝,當然如果是綠葉的樹也不要緊,後期是可以改變樹葉的顏色的。
三、利用鏡頭焦段進行拍攝
旅遊中拍照可以拍攝人物與風光結合的照片,這種照片比較適合用長焦拍攝,這邊來舉個例子,如果用廣角拍攝就會得到下面的結果,人物過小畫面不好看。
但是如果使用長焦拍攝,長焦的空間壓縮感會讓人物與背景變得協調很多,很適合這種風光人像。
所以在這種有背景元素的場景中就很適合用長焦來拍攝。
這次的拍攝使用的就是著名的佳能小白兔。
除了利用長焦的壓縮來拍照,我們還可以利用廣角的透視效果來拍照。
例如這個場景就可以用廣角把人物的腳放在畫面邊緣位置造成大長腿的感覺。
也可以利用廣角鏡頭的透視關系造成大頭照的創意照片。
也可以拍攝一些形式為主的照片,例如人跑步,跑過兩棵樹之間形成框架構圖,形式就大於內容。
⑩ 在旅遊的人像攝影中,對焦點應該在哪裡,為什麼
在旅遊的人像攝影中,對焦點應該在人的臉部,因為這是照片中最引人關注的內容,要想景物也清晰,應該是設置盡量大的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