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與旅行
『壹』 旅行的詩詞
人生很多時候就是在旅行中領悟到不同的事情,所以旅行的意義有很多。古人寄情於詩,將旅行的感悟寫進詩里。每一句都有著旅行的風景,更有旅行時的感悟。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白帝城》是一首行旅詩,是詩人在唐肅宗乾元二年春天所著。三峽兩岸,猿啼猴鳴,此落彼起,不絕於耳;江上輕舟,飛速行駛,重山疊嶺,瞬息穿過。
《秋浦歌》
唐·李白
邏人橫鳥道,江祖出魚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此寫順水泛舟時所見青山夾岸、花香拂面的景象,表現的是一種輕快愉悅的行旅感受。
《午憩僧房》
宋·嚴粲
黃塵吹不到禪房,窗紙風翻葉葉涼。
觸熱行來牽晝夢,孤蓬聽雨下瀟湘。
瀟湘,指今湖南省境內。此寫行旅途中的孤寂之情。「聽雨」一詞,既表現了旅途的孤寂無聊,又體現了一種文人生活的浪漫情趣,別有一種凄美的色彩。
《扶風歌》
晉·劉琨
朝發廣莫門。暮宿丹水山。
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
顧瞻望宮闕。俯仰御飛軒。
據鞍長嘆息。淚下如流泉。
系馬長松下。廢鞍高岳頭。
發鞍,御下馬鞍。此寫行旅之途的起歇情形,對偶工整,音律和諧。「長松」、「高岳」所營造的情境,也令人回味無窮。
『貳』 旅行和詩歌
風帶著雲向遠方飄盪時間帶著我走在命運路上有些風景會被人欣賞或遺忘人生不過版只是依次流浪一眨眼權世界變一點一瞬間咫尺變遙遠逝去的從前我們會懷念一輩子就是活著的每一天一起的當年說了再見就永遠沒有再看見人潮兩旁繁華在身邊不停地閃現人生就是依次旅行旅途有晴有雨有陰還有風景黑白世界交換不一樣的心情有過誰的曾經人生就是一出話劇舞台有你有我有他還有情義我們每個人都在神情地演繹一刻也不停從出發那天轉眼事隔多年多年前我們都想不到會是怎樣的明天瀏覽自己的那些改變
『叄』 關於旅行的詩詞
旅行
[ 唐 ] 孟郊
楚水結冰薄,楚雲為雨微。
野梅參差發,旅榜逍遙歸。
旅行
[ 唐 ] 崔道融
少壯經勤苦,衰年始浪遊。
誰憐不龜手,他處卻封侯。
『肆』 關於「旅行」的散文或詩有哪些
1.范仲淹的文,旅行在時光中的永恆
范仲淹憑借幾首詩歌,一張畫稿,便風生水起地給予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了辯證動感的畫卷。如今,畫棟雕梁還在,水光雲影盪漾依舊。可是,我們看見的風景卻不似從前。從前是濁浪排空,從前是浮光躍金,從前是氣象萬千,從前的朝暉夕陰。這洞庭沒變,一目瞭然的浩瀚;這文字沒變,音韻鏗鏘地悅神。可是,這辭藻之景,和心中之境本來就迥然不同,何況我們看見,或者沒有看見的風景。
是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說得灑脫,做卻萬難。
和誰,還是和你,一起看風景,我牽著你的手,用溫度的方式感受這不一樣的風景。
你說,世界真大,我們總是用盲人摸象的方式探索。有時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有時氣餒不堪,黯淡希望。」而我說,「有時,我就是世界,有時,世界就是你。看風景亦如是。」——帶上你去,看風景。和誰看風景,用什麼方式看更重要;經歷過,哪怕不能抵達終點或者彼岸,但是只要曾經經歷,便會是永遠。正是基於此,「帶上你」或者「你帶上我」去看真的風景。
——啊,這是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啊!——這里沒有時間,沒有地點,只有不盡的旅途,只有你與我……看曇花的花蕊,聽落葉的聲音,讀無字的天籟,思空寂的曠野……用畫面和心靈的方式記錄著這此時此刻。
2、行吟詩仙,太白用最倜儻的漢語謳歌大自然
和詩人們一起旅行,高昂著不羈的頭顱,胸懷著浩瀚的淵博,吟萬里江山,吞巫山雨雨,藏景秀河山,著一襲長袍,領一身白衫,羽扇綸巾而來,踏馬瀟灑而去——像風,入樂……欣喜時去馬如飛,悲戚時尋尋覓覓,郁悶時沉鬱頓挫,傷情時曉風殘月,暢懷時對酒當歌——音韻裊裊而吟、而泣,而悲、而嗆,慷慨蒼遼而歌、而嘯、而酒氣彌漫、而醇香醉人……
是的,懷揣著那劉禹錫珍藏的竹枝,佩帶著詩仙仗劍紅塵的寶劍,聽賈島敲門的踟躕般的陶醉,看香山醉翁亭里詩性的豪邁,登臨詩聖難以企及的三山五嶽,探秘王摩詰清泉石上流的幽謐,或酔一場的風流給汨羅江的苦艾糾結的明月,或夢一場江南六朝粉黛浪漫的煙雨,探秘金戈鐵馬的大漠拉直的孤煙,聆聽寒山寺鍾聲敲響的久遠,點染著春江花月夜的夜色,吟誦著琴棋書畫詩的詩情。因載歌載舞而來,為美酒佳餚而往,因為醉翁之意不在酒,哪怕醉卧沙場君莫笑,哪管醉不成歡慘將別……
醉在峨眉山下,任歲月的影子捏碎在平羌月細碎的銀光中,酔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浪漫回眸里;酔在難於上青天的巴山蜀水間,酔在以手撫膺的嘆息聲中,酔在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遨遊的仙影里。由此觀之,不是詩人也會吟。哪怕酔他九天九夜,哪怕摔碎三千酒盅,哪怕背負滿江酒意。太白啊,用最華彩的詩篇吟誦著他詩韻中酔美的風景。他帶給我們最有浪漫氣質的靈魂翱翔之游。所以,和李白一起旅行,和詩仙一起浪漫。具有詩人氣質,總是和迷幻、瑰麗,美好,單純聯系起來。所謂詩人的筆下,不如說是詩人期待著人類應該具有的鏡像。
這風景多美,多醉。酔得詩意盎然。
——啊,這是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啊!——這里沒有時間,沒有地點,只有不盡的旅途,只有你與我……看曇花的花蕊,聽落葉的聲音,讀無字的天籟,思空寂的曠野……用畫面和心靈的方式記錄著這此時此刻。
3、飽沾心血,和畫家一起徒步山水間
和畫家們一起旅行,背負整個江山,染黑所有白發,踏破三千鐵鞋,跨斷小橋趟過流水,清炊煙調墨,請月光弄筆,請巫山雲雨渲染,請朝夕紅日塗抹。
懷揣著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臨摹著趙孟頫《道德經》貼;以上天為畫板,所有的日月星辰都是風景;以大地為畫稿,所有的雲霧雪霽都是狼嚎;以實為虛,所有的幻象都是現世;以虛為實,所有的過往都是浮雲。請閻立本領銜八大學士而來,看吳道子瀟灑飄逸而去;請徐悲鴻騎上他飛逝而來又一往無前的駿馬,請齊白石派遣透明之蝦。梅、蘭、竹、菊,詩、酒、花、茶別樣楚楚,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自在遙遙——而畫在山水之外,情在山水之間——力透紙背的不是力道,不是墨痕,而是淚水、汗水、血水……
龍飛鳳舞也好,力透紙背也罷;宣紙漫卷化成漫天白雪,案幾凝固千年青絲,寫意的不是世界本身景象,抒發的才是畫家胸襟意氣。飛揚時,塵土漫卷,而他,早已不在紅塵中,落魄時,枯藤老樹,而他,早已隨流水遠去,紙張鈣化為雲霧,心思凝聚成永恆。畫家,卷萬般詩緒,蹣跚而遠。
即使幾行方塊字,橫、豎、撇、捺盡咫尺間;楷體、隸書、行草、柳體搖曳生姿——這風景,這山水,這自然為基調,並且回歸自然的黑白雙色渲染的永不磨滅的宣紙上,也許,時光的梳子定格小橋、流水、山峰、奇樹的煙雨間。在只留下筆墨紙硯的書齋,只留下一個楚楚動人的顏如玉們正中研磨的時光的背影中。
——啊,這是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啊!——這里沒有時間,沒有地點,只有不盡的旅途,只有你與我……看曇花的花蕊,聽落葉的聲音,讀無字的天籟,思空寂的曠野……用畫面和心靈的方式記錄著這此時此刻心情。
4、在棋坪的迷宮中,找回人生的鑰匙
和弈秋一起旅行,天圓地方以為坪,黑白晝夜以為棋,散漫天繁星,聚無數風雲。
不著一子,所有的棋局都充滿血性,不說一字,所有的言語盡在手談間。不是人生故事,偏偏演繹世事如棋的喟嘆;不是人生如棋,反過來,不如做一個透明的棋子來得乾乾凈凈、充滿了生命的永恆。誰都說世上無同局,為何偏偏是相同的蹉跎?在一樣的故事,在同樣的結局,卻有不同的內涵:嗟嘆和欣喜,苦澀和甜美,成敗和得失,套中人和解套者;我是棋手,還是棋手是我——錯一著,恚恨千古,退一步,海闊天空。我們在棋坪之上演繹著似曾相識的紅塵,可是我們分明在紅塵之外看我們自己。看別人的幸福,成就自己的苦難,聽別人的故事,講自己的心事。我們與其坐山觀虎的麻木,不如身臨其境的煉獄;我們與其重新定義自己,不如自己定義重新。
也許,所有的選擇,不是因為成就了別人的風景,而是因為刻意的是自悟的景緻。成王敗寇也好,翻雲覆雨也吧;煮一杯茶,溫一盅酒,約一個棋友,便是永恆的風景。風景在眼前,清清楚楚,風景在結果,歷歷在目,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人生一局,本來就千秋。
舉手之間,時間凝固,不著一言,盡得真諦。
——啊,這是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啊!——這里沒有時間,沒有地點,只有不盡的旅途,只有你與我……看曇花的花蕊,聽落葉的聲音,讀無字的天籟,思空寂的曠野……用畫面和心靈的方式記錄著這此時此刻。
5.人文地理,是最精緻的名片
徐霞客的《水經注》,注釋的不是山水之奇;而是世界之大。寫的不是九州方圓,而是物博地廣,山與山相連,水與水相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地理人文,這山水之境,不是用來按圖索驥,不是用來緣木求魚,不因為刻舟求劍,不因為妙筆生花。
走過,不如來過,來過,不如歸隱。陶謙花一世的時光尋覓夢中桃園,卻描繪出乾乾凈凈的伊甸園,馬丁、波羅用一冊最迷幻的「導游冊」,讓世界從此了解國中之國,並且從此虎視眈眈;野心和貪婪,掠奪和毀滅是雙生的並蒂蓮。你了解世界很難,但是讓世界了解你卻很容易。而釋玄奘的浩瀚的《大唐西域記》,讓我們看見了求「道」之路,和對「道」截然不同的解讀。關注「道」的彼岸文化思想之花?還是關注道路之上沿途的景物?關注,是一種前提;關切,才是一種因果。我們在東西文化的道路上黑暗般的迷失,並且從此誤入歧途。
也許,最美的詩歌都是從旅行開始到做夢中游的一次輪回,一個最簡單的提示語,一個最精緻的名片或者商標。
所以啊,對旅遊不要有好奇心,每一次遠足,滿足的不是曾經的願望,而是下一次的期待,而最美好的不是因為看見了什麼,而是因為遇見了什麼,不是因為抵達了目的地的短暫欣喜,而是抵達這個過程中所有曾經編織的夢幻。更多的人在好奇和失望中失落,崩潰,
柔弱的心和羸弱的身,都不適合旅行,哪怕的最簡單的散步,更別談遠足。
最是欣賞李白無拘無束的旅途,他看見了我們渴望看見的一切的美,而且帶著濃厚香醇的太白的味。最不欣賞的是杜甫的逃難,每一個景點都不是為了款待這個最憂傷頓挫的詩人,
——啊,這是怎樣的一段心路歷程啊!——這里沒有時間,沒有地點,只有不盡的旅途,只有你與我……看曇花的花蕊,聽落葉的聲音,讀無字的天籟,思空寂的曠野……用畫面和心靈的方式記錄著這此時此刻。
『伍』 關於「說走就走的旅行」的詩詞有哪些
1、《望廬山瀑布》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登鸛雀樓》
年代:唐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江雪》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4、《望天門山》
年代:唐作者: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5、《竹里館》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陸』 有關「旅遊」的古詩詞有哪些
1、《思帝鄉·春日游》
唐韋庄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譯文:春日游,杏花吹滿頭。田問小路上,誰家少年,如此風流?
若能將身嫁與,誓死到白頭,縱被無情棄,也不羞。
2、《送人游嶺南》
唐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近南風景不曾秋。
紅芳綠筍是行路,縱有啼猿聽卻幽。
譯文:少時離開家鄉去做萬里旅遊,嶺南的風景到了深秋還是鬱郁蔥蔥、生機勃勃。路兩旁有綠竹紅花,就是猿猴長嘯,聽起來也會感到幽靜。
3、《樂游原》
唐李商隱
萬樹鳴蟬隔岸虹,樂游原上有西風。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
譯文:萬樹上都有蟬在鳴叫,驚嚇了河對面的虹彩,在樂游原里有陣陣的西風。
羲和駕著太陽車,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停下來休息,不肯讓這夕陽結束,不肯讓太陽掉頭向東。
4、《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唐孟浩然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譯文:山色昏暗聽到猿聲使人生愁,桐江蒼茫夜以繼日向東奔流。
兩岸風吹樹動枝葉沙沙作響,月光如水映照江畔一葉孤舟。
建德風光雖好卻非我的故土,我仍然懷念揚州的故交老友。
相憶相思我抑不住涕淚兩行,遙望海西頭把愁思寄去揚州。
5、《採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譯文
清明節與上巳節的時候,西湖風光很好。滿眼都是一片繁華景象。誰家的車馬在搶道爭先?一輛有著紅色輪子和金色花朵的車子,為了超前,繞從道旁的柳樹行中賓士而過。
遊人在日暮時分相隨歸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嘩不已。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沿途都是開放的鮮花。
『柒』 關於旅行的詩詞
關於旅行的詩詞,摘錄如下:
旅行 作者:孟郊
楚水結冰薄,楚雲為雨微。野梅參差發,旅榜逍遙歸。 ▼
旅行 作者:崔道融
少壯經勤苦,衰年始浪遊。誰憐不龜手,他處卻封侯。 ▼
旅行聞寇 作者:裴說
動步憂多事,將行問四鄰。深山不畏虎,當路卻防人。豪富田園廢,疲羸屋舍新。自慚為旅客,無計避煙塵。 ▼
旅行聞寇 作者:裴說
動步憂多事,將行問四鄰。深山不畏虎,當路卻防人。豪富田園廢,疲羸屋舍新。自慚為旅客,無計避煙塵。 ▼
水龍吟 作者:劉辰翁
征衫春雨縱橫,何曾濕得飛花透。知君念我,溪南徙倚,誰家紅袖。藉草成眠,簪花倚醉,狂歌扶手。嘆故人何處,聞鵑墮淚,春去也、到家否。說與東風情事,怕東風、似人眉皺。亂山華屋,殘鄰廢里,不堪回首。寒食江村,牛羊丘隴,茅檐酤酒。 ▼
夜泊宣城界 作者:孟浩然
西塞沿江島,南陵問驛樓。湖平津濟闊,風止客帆收。去去懷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羅剎礙,山泊敬亭幽。火識梅根冶,煙迷楊葉洲。離家復水宿,相伴賴沙鷗。 ▼
夜泊宣城界 作者:孟浩然
西塞沿江島,南陵問驛樓。湖平津濟闊,風止客帆收。去去懷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羅剎礙,山泊敬亭幽。火識梅根冶,煙迷楊葉洲。離家復水宿,相伴賴沙鷗。 ▼
羈旅行 作者:張籍
遠客出門行路難,停車斂策在門端。荒城無人霜滿路,野火燒橋不得度。寒蟲入窟鳥歸巢,僮僕問我誰家去。行尋田頭暝未息,雙轂長轅礙荊棘。緣岡入澗投田家,主人舂米為夜食。晨雞喔喔茅屋傍,行人起掃車上霜。舊山已別行已遠,身計未成難復 ▼
長安羈旅行 作者:孟郊
十日一理發,每梳飛旅塵。三旬九過飲,每食唯舊貧。萬物皆及時,獨余不覺春。失名誰肯訪,得意爭相親。直木有恬翼,靜流無躁鱗。始知喧競場,莫處君子身。野策藤竹輕,山蔬薇蕨新。潛歌歸去來,事外風景真。 ▼
『捌』 形容旅行的詩詞
《天凈來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玖』 形容「旅行」的詩句有哪些
1、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譯文:旅客們只好牽挽過橋,顧不得危險。
2、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唐]白居易《客中月》
譯文:漫漫旅途中,三次碰到了月圓(時間長的意思)。
3、《京都元夕》金朝: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遊人笑語中。
譯文:元宵節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麼呢?也在遊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9)詩詞與旅行擴展閱讀:
1、《京都元夕》的創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二年,即公元1225年,當時詩人家住登封縣,他自己在汴京任國史院編修官,來往於汴京與登封之間。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時京都的繁華,寫下了這首詩。
2、《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創作背景
這首詩題下原註:「天寶十四載十月初作。」杜甫在長安十年後始被授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是一個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擔此任不久,即在天寶十四載(755年)的十月、十一月之間,他由長安往奉先縣(今陝西蒲城)探望妻兒,寫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