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旅行
㈠ 去白俄羅斯旅遊要花多少錢
主要看你去白俄羅斯旅遊,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去樂上什麼地方玩兒去,這樣才能算出要花多少錢?
㈡ 去白俄羅斯旅遊要花多少錢
建議遊玩:10天
人均花費:25000
簽證難度:難
最佳季節:白俄羅斯氣候屬溫帶大陸性,較濕潤回,年降水答量為550-700毫米,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冬季下雪,適合觀看雪景,但避免10月底初冬和4月初春前往。早夏和秋季是大部分遊客前往白俄羅斯旅行的時間。5月的氣候最舒適,9月到10月初處處都是金黃色。7-8月是最熱的月份,而且多雨,幾乎每3天就下一次雨。這時候也是學校的暑假。
㈢ 白俄羅斯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明斯克市
白俄羅斯共和國首都,座落在斯維斯洛奇河畔(第聶伯河支流),人口170萬。面積229平方公里。℃。明斯克迄今已有935年的歷史。史籍中有關明斯克的最早記載是1067年。14世紀初,明斯克被並入立陶宛大公國,1793年並入俄羅斯,為明斯克省中心。1919年1月1日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明斯克為共和國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明斯克於1941年6月28日淪陷。德國法西斯在明斯克及附近地區殺害了40餘萬人。明斯克80%的住房和幾乎所有的工廠、發電站、科研機構和劇院被毀。1944年7月3日蘇聯紅軍解放了明斯克。1946年開始重建工作。1972年1月明斯克成為蘇聯第11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明斯克曾兩次榮獲列寧勛章,1974年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
斯科里納大街
原名列寧大街,白獨立後改用白著名作家和詩人弗蘭齊斯克·斯科里納名字命名,總長11公里,寬48-70米,自東北至西南穿過明斯克,是明斯克市的中軸線和主要交通要道。該街橫跨流經明斯克市的斯維斯洛奇河,與連接市內各區的主要交通要道相交叉。街道旁建築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新修建。大街途經數個廣場,其中著名的有勝利廣場、獨立廣場(原列寧廣場)、十月廣場和雅庫博·科洛斯廣場。
勝利廣場
座落於明斯克市中心,1947年建成,長225米,寬175米。廣場上矗立著偉大衛國戰爭陣亡烈士紀念碑,高40米,碑身底部四面鑲嵌大型金屬浮雕群,表現白俄羅斯軍民英勇抗敵的戰斗歷程。碑頂為象徵英雄城市的五星勛章。紀念碑前是體現烈士不朽精神的長明聖火。廣場兩側整齊排列的石碑上刻著前蘇聯12個英雄城市的名稱。廣場地下是寬敞的人行信道,信道的中央大廳內建有一個直徑達2米的琥珀花環,花環內設有照明裝置。當燈光亮起的時候,整個花環就象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提醒著過往行人不要忘記為勝利而光榮犧牲的死難烈士。目前,勝利廣場已成為白俄羅斯舉行隆重紀念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每逢「」勝利日、獨立日等重大節日,白俄羅斯都要在該廣場舉行隆重的獻花儀式。外國領導人來訪時,通常都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偉大衛國戰爭歷史國家博物館
位於明斯克市共和國宮左側,是白俄羅斯最大、收藏品最多的一座衛國戰爭紀念館。博物館於1944年10月22日首次對外開放,主要展品來自1942年10月在莫斯科舉辦的「白俄羅斯的生活和戰斗歷程」展。這些展品集中反映了白俄羅斯軍民在1941年-1945年間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悲壯歷史。1966年博物館正式遷入現在的三層建築內,共有25個展廳,總面積3600平米,、文物及藝術作品。博物館內院是專門的展示坪,陳列著蘇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武器裝備實物。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博物館
位於明斯克市中心斯科里納大街31a。1898年3月1-3日,在位於當時明斯克市扎哈里耶夫街133號的一座房子里,來自俄國各地馬克思主義小組的9名代表秘密舉行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蘇聯共產黨前身)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成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決議,選出了3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這次會議標志著俄國無產階級斗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1923年該會址被定為國家級歷史文物。1941年德軍入侵後,會址被焚毀。1948年在舊址重建俄社會民主工黨一大博物館。後又遷到現在的地址。1992年2月該館轉歸白文化部管理,成為白國家歷史文化博物館分館。
淚島
位於明斯克市特洛伊茨老城城外的斯維斯洛奇河中,是為紀念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中陣亡和失蹤的800多名白俄羅斯官兵建造的建築群。島中心矗立著陣亡將士的紀念塔碑。在建築時,陣亡官兵的母親們給該島起名為「悲痛和眼淚的島」,後來簡稱為「淚島」。
聖靈主教大教堂
明斯克東正教重要的活動中心,始建於1633年,1642年完工,屬巴洛克建築風格。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1860年,該教堂轉為東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開設聖靈修士修道院。1918年,修道院被關閉,聖靈大教堂的禮拜活動也被禁止。教堂變為消防隊訓練場地,隨後被改為檔案館。1943年,教堂開始恢復東正教禮拜活動,所屬修道院也予以恢復。1947年,教堂頂部安放東正教大十字架。20世紀50年代上半葉,對教堂內部進行過一次維修。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對教堂進行最後一次修葺並保持至今。教堂中供奉著一些宗教珍品,如,明斯克聖母聖像等。
「哈丁」德國法西斯大屠殺紀念館
「哈丁」系偉大衛國戰爭前白一普通村落,共29戶人家。1943年3月2日德國法西斯以搜查白游擊隊員為名闖進該村,將149人(其中包括75個兒童)全部殺害。為紀念「哈丁村」及被法西斯毀掉的其它白俄羅斯村莊,1969年5月7日在原哈丁村建成紀念建築雕塑群。該建築雕塑群佔地50公頃,恢復了舊哈丁村的的原貌。名為《不屈的人》的銅像位於建築群的中心,旁邊是排列整齊的花崗石板。在該建築群內還建有死難者公墓。公墓白色大理石上銘刻著死者留給生者的話:「請善良的人們記住,我們熱愛生命、祖國和親愛的你們。我們被活活燒死了。我們請求所有人:將悲痛化作勇敢和力量,為了這個世界永久和平與安寧,為了無論何時、何地再也不會有人被燒死」。在石碑另一面上刻有生者對死者的回答:「你們是我們的親人。在你們面前人們悲傷地低下頭。在黑色的災難日子裡,你們接受了死亡,沒有向法西斯殺人犯屈服。但你們對祖國強烈的愛永存。人民對你們的思念將如大地和太陽一樣永恆」。
白俄羅斯國立大學
創立於1921年10月,是白俄羅斯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學校之一。下設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和電子系、機械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信息系、生物系、化學系、地理系、語言系、法學系、歷史系、哲學經濟系、新聞系、國際關系系、預科系、對外預科系、高校教師進修系、經營與信息技術系、電腦和編程進修系、技術管理系、附屬中學、應用物理問題研究所、物理化學問題研究所、核問題研究所、共和國高校研究所、科學工程中心、基礎圖書館、信息出版和計算中心等27家單位。學校共有83個專業,125個教研組,學生人,教師1441人,其中包括211位博士或教授,935位副教授或副博士。
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
建於1939年,前身是白俄羅斯國家畫廊,1957年改名為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該館是白造型藝術品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館,其藏品規模在獨聯體國家中名列前茅。衛國戰爭前的藏品主要是在白俄羅斯明斯克、維捷布斯克、莫吉廖夫等州博物館收集的白俄羅斯聖像、十六至十八世紀的木雕、十月革命前的畫作及部分蘇聯藝術家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入侵時,美術館被炸毀,大部分館藏藝術品被德國法西斯分子搶劫,至今下落不明。日後經白藝術家和收藏家阿拉多瓦婭的不懈努力,該館得以重建。目前展出和庫存藝術品共多件,包括白俄羅斯、俄羅斯及其它國家藝術家在繪畫、雕塑、實用裝飾等方面的作品。
國家歌劇芭蕾舞大劇院
1933年奠基,1939年落成,共能容納1500人,其中池座1200人,包廂(三層)300人。偉大衛國戰爭時期劇院受到較大程度的破壞,1948年進行了修復。1978年重新進行了內部裝修。該劇院主要上演經典芭蕾舞和歌劇。
布列斯特市
白俄羅斯西南邊境城市,距明斯克350公里,位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交匯處,是布列斯特州的首府,人口29萬。該市建於1019年。歷史上,該地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集散之處。15-16世紀布列斯特成為立陶宛大公國政治和經濟重鎮之一,19世紀起,成為俄國格羅德諾省的縣城。該市與波蘭接界,扼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通往中東歐和西歐鐵路、公路交通要沖,是歐亞大陸橋上的重要樞紐。由於該市 擁有銜接東西的優越地理位置,發達的交通運輸設施以及高素質的勞動力,因而,前蘇聯政府就曾考慮在此開辟經濟特區。1996年,白在此開辟了國內第一個自由經濟特區。該區由兩部分組成,分別位於該市的西北部和東部,面積共70平方公里。
布列斯特要塞
1830年在布列斯特老城基礎上構築,始為臨時工事,1833-1842年間改建為永久工事。該要塞座落於穆哈維茨河和布格河兩河支流及渠道分割成的4個小島上,由中央工事和3個橋頭堡組成。中央工事為環形封閉式,,磚牆厚2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要塞外圍又增築了兩道堡壘地帶,變得更加堅固。該要塞現只保存部分遺跡。1918年3月3日蘇維埃俄國與德國及其盟國在要塞內簽訂了著名的布列斯特和約,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到寶貴的「喘息時機」。1941年6月22日,德國法西斯軍隊開始進攻蘇聯,駐守在布列斯特要塞的蘇軍浴血抵抗月余,在偉大衛國戰爭史上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1965年,要塞被授予「英雄要塞」稱號。目前,在要塞遺址上建有歷史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別洛韋日國家森林公園
。系歐洲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80項人類遺產之一。林區景觀優美,植物、動物種類繁多,許多為世界珍稀品種。夏季為旅遊、度假勝地。林中野牛為歐洲最大動物,世上稀品,,高2米,重1000公斤,壽命25-30年。1914年曾多達700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獵絕。1946年從波蘭運進5頭繁殖,現達300多頭。20世紀50年代,在森林公園中心的村莊維斯庫利建成前蘇國家領導人的官邸。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加盟共和國領導人葉利欽、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維奇在這里簽署了宣告蘇聯不復存在的《成立獨聯體協議》。
㈣ 白俄羅斯對中國免簽入境了
據25日報道,白俄羅斯體育與旅遊部副部長米哈伊爾 波爾特諾伊星期一(25日)在明內斯克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容表示,白俄羅斯將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入境,最長可停留30天的政策。
到目前,已有65個國家對中國免簽或實行落地簽。
免簽對雙方都有好處啊。
㈤ 五月份去白俄羅斯旅遊要注意什麼
白俄羅斯五月平均溫度是8℃~18℃。白天平均18℃,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裝、T恤衫、薄牛仔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夜間平均8℃,建議穿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等保暖衣服。白俄羅斯最佳旅遊時間:白俄羅斯氣候屬溫帶大陸性,較濕潤,年降水量為550-700毫米,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冬季下雪,適合觀看雪景,但避免10月底初冬和4月初春前往。早夏和秋季是大部分遊客前往白俄羅斯旅行的時間。5月的氣候最舒適,9月到10月初處處都是金黃色。7-8月是最熱的月份,而且多雨,幾乎每3天就下一次雨。這時候也是學校的暑假。
㈥ 去白俄羅斯旅遊有哪些注意事項
1.白俄羅斯近年經濟情況不佳,故社會情況亦不甚穩定,雖目前政府採行前蘇聯式之控制手段,僅能維持表象之安定。我國人若前來白俄羅斯,無論觀光、經商、考察,務須謹言慎行,同時注意財不露白原則,以免為宵小覬覦。
2.白俄羅斯治安狀況並非完善,入夜後避免在外逗留。除非必要,不要與軍警治安人員打交道,免生無謂困擾。注意恐怖分子活動的信息。
3.所有相關手續、證明文件務須求其完備,避免為不肖官員趁機訛詐。
4.若自莫斯科轉機前來或經莫斯科轉機回國,都必須有俄國簽證或過境簽證,因飛航明斯克與莫斯科間班機與俄國一般國際航班並非同一機場,若無前述簽證將進退維谷。類似案例,已有數起,請國人務加註意。
5.因風向緣故,白俄羅斯系前蘇聯車諾比核災變最大受害地區,影響至今仍極嚴重,尤以東南部為最。國人前來白俄羅斯於飲食、生活等各方面,均需特別留意防範。
6.若系搭乘火車自莫斯科前來,因入境時不檢查(有時自莫斯科抵達之班機海關亦不查驗),則出境時「可能」構成困擾(如所攜之外幣超過 3000 美元),這方面尚不見該國有明確規定。
7.白俄羅斯海關規定攜帶藝術品出境需事先取得文化部之同意,但手續繁復一般旅客大都無暇辦理,故建議不要購買大件之藝術品如油畫等,以免出境時產生困擾。
8.白俄羅斯至今仍保有鎖國心態,一般商店、餐廳等尚無所謂「服務業」之概念,態度不甚良好亦欠缺敬業精神,購物時需有心理准備。
9.白俄羅斯為外匯嚴格管制國家,購物、消費均須以白俄盧布支付,惟部分個體戶常要求直接以美金付款,需特別留意,若為警方查獲,手續十分麻煩。
㈦ 什麼時候去白俄羅斯旅遊做好
白俄羅斯氣候屬溫帶大陸性,較濕潤,年降水量為550-700毫米,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冬季下雪,適合觀看雪景,但避免10月底初冬和4月初春前往。早夏和秋季是大部分遊客前往白俄羅斯旅行的時間。5月的氣候最舒適,9月到10月初處處都是金黃色。7-8月是最熱的月份,而且多雨,幾乎每3天就下一次雨。這時候也是學校的暑假。
㈧ 夏季去白俄羅斯旅遊要注意什麼
白俄羅斯夏季平均溫度是21℃~10℃。白天平均21℃,建議穿單層棉麻面料的短套內裝、T恤衫、薄牛仔容衫褲、休閑服、職業套裝等舒適的衣服。夜間平均10℃,建議穿套裝、夾衣、風衣、休閑裝、夾克衫、西裝、薄毛衣等保暖衣服。白俄羅斯最佳旅遊時間:白俄羅斯氣候屬溫帶大陸性,較濕潤,年降水量為550-700毫米,1月平均氣溫-6℃,7月平均氣溫18℃。冬季下雪,適合觀看雪景,但避免10月底初冬和4月初春前往。早夏和秋季是大部分遊客前往白俄羅斯旅行的時間。5月的氣候最舒適,9月到10月初處處都是金黃色。7-8月是最熱的月份,而且多雨,幾乎每3天就下一次雨。這時候也是學校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