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讓孩子旅行

讓孩子旅行

發布時間: 2020-12-12 19:52:48

Ⅰ 植物媽媽還有哪些讓孩子旅行的方法

主要有 : 動物傳播、風傳播、水傳播、彈射傳播

1、靠水來傳播
椰子:靠水來傳播,椰子成熟以後,椰果落到海里便隨海水漂到遠方。
睡蓮:睡蓮的果實成熟後沉入水底。果皮腐爛後,包有海綿狀外種皮的種子就會浮起來,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鳥或其他動物來傳播
櫻桃、野葡萄、野山參:靠小鳥或其他動物把種子吃進肚子,由於消化不掉,便隨糞便排出來傳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儲存過冬糧食時帶走的。
3、靠風來傳播
紅皮柳:是靠柳絮的飛揚把種子傳播到遠處去的。
4、還有機械傳播種子的方法
鳳仙花:鳳仙花的果實會彈裂,把種子彈向四方,這是機械傳播種子的方法。
還有許多的豆類植物都是用機械傳播種子的。
如果孩子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其實答案就在種子身上。種子有著神奇的「旅行本領」,藉此,它們可以處處安家,開花結果,繁殖後代。當然這個是一個寓意
您知道春天柳絮飛揚的奧秘嗎?抓一團柳絮仔細觀察會發現裡面有些小顆粒,那是柳樹的種子,柳樹就是靠柳絮的飛揚把種子傳播到遠處去的。
加楊楊柳科中的楊樹也是靠楊絮傳播種子,看這一幅圖像中加楊的果序將要成熟,果開裂楊絮就四處飛揚,大街上楊絮到處散播會造成環境污染,因此,行道樹應種雄株楊樹,不能種雌株楊樹。
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時冠毛展開,像一把降落傘,隨風飄揚,把種子散播遠方。
酢漿草: 有的植物靠機械方式將種子散播出去,酢漿草便是其中一例,它是一種很普通的野生雜草,開小黃花,花後結具五棱的蒴果,成熟時,果沿室背開裂,果殼卷縮將種子彈出,拋射至遠處。
鳳仙花: 鳳仙花的果實會彈裂,把種子彈向四方,這是機械傳播種子的又一例。
蒼耳: 蒼耳這種植物你可能已經見過,每當秋天野外郊遊歸來,它的果實會掛在你衣褲上,仔細察看它的刺毛頂端帶有倒鉤,可以牢牢鉤住,不易脫落,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為它的種子傳播盡了義務。類似蒼耳這樣傳播種子的植物還很多,在草原牧區,這種植物對毛紡織業是一大害,羊毛中夾有這種植物的刺毛會大大降低成品質量,以至毛紡工業有檢毛刺的工序。
中華槭: 槭樹的果具雙翅,像長了翅膀的鳥,將其中的種子帶向遠方。
噴瓜: 這一株屬於葫蘆科的植物,已經結了一個帶毛刺的小「瓜」,你可知道此「瓜」的奧秘嗎?當瓜成熟時,稍有觸動此「瓜」便會脫落,並從頂端將「瓜」內的種子連同粘液一起噴射出去,射程可達5米以外,噴瓜也因此而得名。大自然中噴瓜傳播種子的本領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
小鳥可以幫助種子傳播,小鳥把種子吞到肚子里,後經鳥糞排出,種子就可以傳播到新的地方

Ⅱ 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帶孩子去旅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大部分家長都錯了

1不要帶兒童去旅行以「長見識」的名義綁架了家庭

經濟水平的提高,讓孩子全面發展的渴望,讓兒童旅行變成熱門,各種「去哪兒」火爆,各種驢啊、牛啊的層出不窮,從每個周末的公園游,到五一、十一的國內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游學、夏令營,旅行費用,已經繼擇校費用、興趣班費用之後,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錢殺手。

在「長見識」的背後暗流涌動的是消費層次的較量:你帶不帶孩子出去玩?你帶到哪裡去玩?你們住什麼酒店?孩子的玩伴都去過哪裡?你們買什麼禮物回來給老師同學?這一個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麼被描述?

放假前後,在媽媽們接孩子放學的聚點,在辦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飯的時候,在你跟鄰居家長碰面的寒暄里,聊得都是「放假你們去哪啊」,這一句話背後,體現的不是你的教育觀念,而是你有錢有閑嗎?你玩得起嗎?不管你是真心想帶孩子出去「長見識」,還是比較心做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不管你的經濟實力如何,你都被捲入這陣風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2不要帶兒童去旅行見到了,不等於長了見識

城市化生活帶來了玩伴匱乏、自然接觸匱乏,電子設備和大型游樂場泛濫,為彌補這一缺失,我們選擇帶孩子出行。

可是我們帶孩子去香港、去韓國,去馬爾地夫,去歐美,現在還推出了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從你家門口商場里的小游樂場,帶到了一個更大的游樂場,從一個城市的海洋公園,帶到另一個城市的動物園、海洋公園……

「見到沒見過的」和「長了見識」不能劃等號,昂貴的投入,帶來的並不是與之相等的見識增長,「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在「好環境」中得到熏陶,到現代卻逐步演變成對「物質繁榮」的噓唏感嘆。

在這些更豪華,更現代的環境中,得到的多是享樂與消費,如果我們一味強調旅行,而不去審視什麼樣的旅行,最後結果就是,大家拿錢給航空公司和旅遊公司做貢獻。

為享樂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也許你會說,我帶孩子去的都是戶外,不是高級場所,那麼下面一段是說給你聽的。

3不要帶兒童去旅行

把人生體驗還給孩子

「在旅途中,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思考別人為什麼活,自己應該怎麼去活,旅途所見與內心所遇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是有些人所謂旅行的意義,這其中更多是想當然的「我認為」和「我以為」。

小孩子,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不管她到哪,她最想去的還是游樂場玩,那麼多名勝古跡她不在乎,不感興趣,於是大人硬要她看,還硬要她看出點什麼,實在可恨可笑。

一個孩子,也許樂意對著馬路牙子發呆一上午,而不在意是中國的馬路牙子還是外國的,這是她發自內心的探索過程。

孩子到底能從中看到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樣,所以,所有大人以為的旅行目的,從頭到尾都是錯的。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當你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我為什麼存在」的時候,你才對自己和別人要「怎麼活著」感興趣,才有探索的慾望,甚至有人到了成年,不也是渾渾愕愕無明的活著。

為什麼把那些,孩子十幾歲要跟同齡人結伴而行的地方,在小時候就由你帶著他去呢?等到他大了,想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看到你們曾經在各個景點照的照片,你覺得他還有興趣再去一次嗎?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轉遍全世界的結果,不是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新的「認識」,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長的夙願。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這樣的旅行,是的,兒童不要這樣的旅行。這跟你讓他去學鋼琴,讓他考好成績有什麼不同的高級之處嗎?行萬里路長見識,長了見識以後呢,為了孩子的競爭力更強,然後找個好工作,有一個你認為意義上的好生活,這與孩子的幸福有一毛錢關系嗎?

當今的教育,就像這發瘋的兒童旅行一樣,以「為孩子好」的名義不及思索的用一件錯事去彌補另一件錯事。

沒有慾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4不要帶兒童去旅行旅行對孩子的意義取決旅行對父母的意義

我們希望孩子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至於他長大以後,是不是閉關狹隘,取決於你對旅行的興趣和行動。我們帶著孩子出去,全是圍著孩子轉,不停的告訴孩子看,你從中看到了嗎?

這就跟興趣班是一樣的,一個沒有業余愛好的家長,培養不出有藝術情趣的孩子,孩子學的是父母,你先去行萬里路,注意,不是為了帶孩子出去才行萬里路,而是因為你自己對旅行感興趣。你能做到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被裝到籠子,帶到野生動物園的經歷,籠子外那些悠閑的動物,是如何看我們呢?其實,很多旅行無處不在牢籠之中,我們經常自欺欺人的為旅行而旅行,你真的從中體會到了你講的那些意義嗎?

對旅行沒有熱愛的父母,不如不要帶孩子去!

5不要帶兒童去旅行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不在酒店和景點里

不管走到哪,我們住的是標准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門票套著小門票的景點,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連鎖快餐店裡解決。難道在名勝古跡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嗎?等我們離開的那一刻,我們於這個新的城市,這個城市的生活,還是一片陌生,或者說是根本沒有過融入和接觸。

簡單的參觀游覽,拿回來的一堆照片,那不是真正的旅行。你一定要在某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才能體會當地人的生活和風土人情。走馬觀花式的旅遊,除了身體的疲憊和人雲亦雲的感受,哪裡會有對生活、對生命的觀察和思考?

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個家庭互換,讓孩子坐上當地的公交車,去當地的集市,你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去村裡那條小河湯水,讓她坐在門口的老樹下打盹,讓她交到幾個當地的小朋友……這段經歷給她帶來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她經歷的,都不是人為製造的,都是不賣票的真實生活……

走馬觀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6不要帶兒童去旅行那怎麼辦?

以上旅行,我堅決提倡兒童不要去,那是不是就不要帶孩子出去了?天天在家觀察馬路牙子?

當你明白旅行與否可以不畏壓力,不為炫耀……

當你明白享樂主義盛行之下的變味旅行……

當你不去給孩子安排不適合他的旅行,剝奪他的體驗……

當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對旅行的熱愛……

當你真正找到觀察生活之源頭……

你就知道怎麼去做了……

  • 當她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滾,抓蟲子,渴望跟小朋友玩過家家的時候,我不會只為滿足自己,痴迷於帶著她長途勞頓……

  • 當他長到足夠大一點,允許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夥伴的假期,一起去經歷這個世界……

  • 當她在一篇《望天門山》讀過之後,對我說:我也想去天門山看看的時候,我會帶她去……

  • 當我在堅持戶外活動,她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我會讓她跟著去……

  • 當我有機緣,真的在給她設計生活經歷的時候……

  • 是的,這才是起點。

    不是只有做飛機出門才叫旅行;

    沒有思考與慾望在先,不會有所謂的新發現;

    沒有榜樣,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勞;

    「兒童要旅行」已經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強調之後,更是浩浩盪大勢所趨。不明所以,不得始終,兒童不要去旅行,只是期望父母們不要「人雲亦雲」的帶孩子去,給孩子留些體驗,做她這個年齡該做的、想做的事情。

Ⅲ 旅行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

家庭出外旅行帶來給孩子的好處

★旅行是自一種教育

對孩子而言,旅行可以學到要比課本知識更廣博的第一手經驗。即使不具教育性質的旅行,也能帶給孩子一些有益於課堂學習的經驗。例如:孩子剛從海邊撿完貝殼回來,可能對自然課有關海洋的單元特別投入。

★旅行能激勵個人成長

經歷新的人、事、物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好奇、更好學,有更開放的心胸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像是拓展視野以適應成人的世界一樣,親自體驗不同民族或各種環境的差異,有助於孩子了解自己居住的地區與整個大世界的關系。

★增加自信

旅行中會不斷遇到新的考驗。孩子每遇到一次挑戰,就能學習如何應付周遭環境,同時得到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能力感和自信心。

★旅行能讓孩子學到實用的技能

旅行能激勵孩子開始學習許多的技能。第一次開口說的幾個英文字,可能開啟孩子學習外文的興趣;而早已學過外語的孩子,則可以利用旅行加強口語的流暢性;孩子對外幣和本國幣值轉換的高度興趣,能幫助他們家庭出行對孩子的要求。

Ⅳ 和孩子一起旅行有什麼意義

這些年,我看著我的兩個孩子在旅行中成長,我們一起看過的風景,一起品嘗過的美食,一起結識的各種人,都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記憶!盡管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孩子可能就會忘記這樣的一段經歷,但是,在整個旅行過程中,身體和思想感受到的體驗記憶會永遠留下。

孩子會忘記自己到底見到了什麼,會忘記住在什麼樣的房間,會忘記自己在什麼樣的海水中游泳嬉戲,但他們會在旅行過程中,用自己獨特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一切新鮮的事物對孩子來說都能引起足夠的好奇心,他們會各種東張西望,或是有著問不完的問題。這些經歷,就像一支神奇的畫筆,給孩子勾勒出世界的樣子。

對於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來說,旅行中,他們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跟隨者,而應該是參與行程計劃安排的參與者。這樣的旅行,對孩子來說,可以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和決策能力。

每一次出行前,我們可以給孩子准備一個小的行李箱或者行李包,讓孩子自己收拾旅行需要的各類物品。等孩子收拾完畢,我們可以檢查一遍並給出自己的意見,詢問「你是否還需要帶點XXX?」父母的尊重和放手,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Ⅳ 孩子旅行的意義 在成長

一、鍛煉孩子的勇氣。

在准備旅遊之前,總要頂著一些壓力:去面對新的事物和挑戰,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家人和孩子有更大的勇氣去探索即將到來的未知,不論最終得到什麼結果,面對了參與了,勇氣就得到了鍛煉!

二、讓孩子換個角度審視世界。

周圍三點一線的生活,熟悉的環境讓人太過安逸,孩子的眼界也受到限制。去觀察不同的環境,去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去享受大自然帶來的視覺和感覺的沖擊。

三、鍛煉孩子的獨立、自主性,建立多元的價值觀。

獨立自主很好理解,而多元的價值觀正是因為孩子從不同的環境中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再多字面上的意義也比不上一次真正的感受。

四、讓孩子建立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旅行是看到真實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的風俗讓孩子看到不一樣的生活,這些將對孩子今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深遠的影響。

五、讓孩子認識到家的美好。

為眼睛經歷了不同的饕餮盛宴才會更加理解家的珍貴,會更珍惜。在遠處旅遊時會時不時想起自己美麗的家鄉,在看待的風土人情時總會與自己的家鄉比較。當回到家的那一刻,才知道最溫馨的是自己的家。孩子會更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

六、孩子建立新的人生觀。

旅行,讓人生命充滿了各種可能性,人擁有不一樣的活法。必定有好的、壞的、神奇的,也有平庸的。它可能是美麗,也可能是醜陋。就像人一樣,有很多優點,也會有缺點。

(5)讓孩子旅行擴展閱讀:

帶孩子旅行的注意事項:

1、提前和孩子做好溝通。首先,計劃出遊前要和孩子進行溝通,和孩子討論出遊的目的地,交通方式,當地風俗習慣。讓孩子對旅遊充滿期待的同時也做好心理准備,不會因各種不適應而哭鬧。

2、帶齊各類衣物。整理行李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小孩子不比大人,他們需要的衣物可能更多,大家在出發前一定要列一張明細單,明確自己要帶的衣物,防止東西遺漏產生遺憾。

3、了解天氣,防曬防寒。出發前還應該查好當地的天氣情況,以及途中的天氣,去寒冷地帶要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時還要帶上暖寶寶,凍瘡膏等東西,而去熱帶的話防曬工作更要注意,小孩子經不起曬,要准備孩子專用的防曬霜,帽子等。

4、帶齊醫葯包。出門在外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還有暈車中暑等意外情況,所有自己准備一個醫葯包是非常重要的,常備葯物譬如暈車葯,止瀉葯,防中暑葯物,創口貼,紗布等。

5、做好旅遊攻略。無論是自由旅遊還是報團游,建議大家都要做好旅遊攻略,知道當地遊玩特色,風俗人情,在旅遊過程中可以告訴孩子一些知識,才能有舍有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遊玩的樂趣。

Ⅵ 旅行歸來,如何用有趣的方法,讓孩子留住旅行記憶

寓教於樂

1.在旅途中就可以給孩子說些 旅行目的地 相關的歷史故事,神話故事。

2.帶孩子做相關的拼圖游戲。

3.把旅行中拍的風景照配樂歌曲做成視頻。或者直接把拍的短視頻 剪輯合成精良的視頻,每過一段時間就帶孩子重溫視頻回憶。

望採納!

Ⅶ 怎樣帶孩子去旅行(15條建議,讓孩子的旅行更加有意義.)

1.你要先做好攻略,把旅行各個方面安排好
2.給孩子准備個照相機,這樣可以讓孩子幫你們照相。並且拍下他喜歡的美景
3.可以讓孩子看到美景之後,回去休息的時候畫出他心目中的風景
4.旅行中的生活方面,讓孩子自理
5.通過旅行讓孩子看見別家孩子的行為來告知他正確的行為
6.建議與孩子一起准備旅行的事情

Ⅷ 帶孩子旅行的好處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你去過的地方越多,對事情的偏見就會越少」。孩子五歲以後,應該多帶他去,他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或城市,讓孩子在旅途中,用自己的手去觸摸大自然,而不是看電視屏幕上的花草樹木,感受觸摸的感覺,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而不是聽說中的世界是怎樣的,讓孩子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在旅途中所有的遇見。

旅遊中跟孩子一起成長
一個炎熱的夏天,在北京的地鐵里見到過一個媽媽帶著她差不多3歲左右的兒子,我恰巧站在她們的邊上,孩子嚷著熱,孩子的媽媽就把孩子的小內褲脫掉了,孩子的屁股完全裸露在外面。這件事讓我想到,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媽媽和孩子的綜藝節目,節目里媽媽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小皮箱,小皮箱里都是一些孩子成長過程中值得留下的紀念品。其中一個媽媽從帶的小皮箱里拿出一條普通的小內褲,當大家都愕然質疑她為什麼會把一條普通的內褲留下來當紀念品的時候(別的媽媽拿出的大多都是玩具),她解釋道,她喜歡帶孩子世界各地的旅遊,有一次帶3歲的兒子去國外旅遊,天氣太熱,玩的又是水上項目,她就把孩子的內褲脫掉了,希望孩子可以涼快些,在國內天氣熱的時候,她也會把孩子的小內褲脫下來,這時候在她旁邊,一個帶著5歲左右女兒的外國媽媽,驚訝的大叫了起來,大概意思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這樣做傷害了我的女兒,邊說邊把自己女兒的眼睛用手遮住,這時候她才意識到,她這么做不僅傷害了別人家的孩子,同時也不尊重自己孩子的隱私,經過這件事之後,她在那個城市給孩子買了這條小內褲,回國以後帶孩子外出遊玩的時候,天氣再熱,她也從來沒有再把孩子的小內脫下來,她說特別感謝在國外遇到的那位媽媽,經過那件事以後,她才開始有意識保護孩子的隱私,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自己說話和做事的方式不能傷害到身邊的陌生人,那次旅遊讓她和她的孩子一起成長了。

旅途中挖掘孩子的興趣,放大延伸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繪畫,有一天他想畫大象,你帶孩子去動物園觀察大象,孩子繪畫出來的大象可能很逼真,不管怎樣的逼真,畫的都是圈養起來的一隻大象。如果你帶孩子去泰國觸摸大象,跟大象近距離接觸,發現孩子對大象感興趣的時候,再帶孩子去博物館了解大象的歷史。孩子繪畫大象樣子時,可能是帶有斑點褶皺的皮膚,看到畫里的大象,就能聯想到觸摸大象皮膚時的感覺,畫里的大象可能是正在沙灘上給人做按摩,也可能是大象在人的驅趕下拉著木頭。畫里的大象是有故事,有歷史,有靈魂,有情感的。只有真正的見過,接觸過,才能真實的把深度呈現出來,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助於培養他的興趣愛好。

培養孩子學會分擔
出發前給孩子准備個小行李箱,讓孩子自己整理他個人旅遊時所需要用到的物品,鍛煉孩子的計劃性、條理性。出發時讓孩子自己托著他的小行李箱,讓他懂得他是家裡的一員,要知道分擔。旅途中讓孩子幫忙照顧媽媽,培養他關愛家人,有顆感恩的心。旅遊時不給孩子買任何禮物,只給他固定的旅遊基金,讓他自己合理去支配,養成孩子從小會理財的習慣。

每年計劃起來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別讓孩子的眼裡只有眼前,讓孩子知道世界很新奇,需要他帶著好奇的心去探索。

Ⅸ 怎麼樣讓孩子在旅行中成長

的確旅行可以鍛煉孩子,開闊眼界,俗話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旅行的確是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書裡面圖片文字,加上作者的小插圖,非常漂亮,作者是韓國人,兩個人都是高薪白領,假期帶著三歲的小女兒到美國去租車自駕游,真的很有錢,這一趟也沒少花,雖然作者沒說,但是我估計換成人民幣少說也得十萬以上。 不過從對孩子的教育角度上看,我卻不是很贊同作者的這次旅行,我是小學老師,教五年級的科任課,因為我喜歡旅行,所以在我的課堂上我有專門開設了關於旅行的課程。在每年的幾百個學生中,我發現很有一些學生去過好些地方,有的竟然走遍了多半個中國,出門的次數比我還多,有的去過歐洲,有的去過日本美國,有的去過台灣香港新馬泰,除了非洲南美洲,常見的旅行目的地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可是一到分享的環節,他們卻很難說出來什麼,甚至連去過的地方名字都說不出來,記得有個學生說自己才去過安西,我想了半天也沒想明白安西在哪裡,這是個古地名啊,只知道上學的時候學過一個安西都護府,問他安西有什麼景點,他告訴我有兵馬俑,哈哈,這才知道他去的是西安。還有很多在上學以前就去過巴黎,結果一點印象都沒有了。所以我認為在小學以前,不適合帶孩子出遠門,很難達到通過出遠門來擴展孩子的視野的目的,而且孩子太小,需要照顧他,自己也很難玩得好,那麼大的孩子不如帶著在城市周邊玩一玩,沒必要走太遠,去公園走一圈告訴他去了一趟巴黎,和真的去了趟巴黎一樣最後都留不下什麼印象。 小學低年級可以走遠點,但最好結伴而行,帶著幾個同學或者好朋友,讓他們自己玩,父母就可以節約很多時間,自己也可以輕松一下。如果能夠設計一些親自活動,那就更好了。可以在農村或者是景區住一晚,兩日游到四五天的旅程就不錯。這時候最好讓孩子接觸大自然,大沙漠,大草原,駱駝牛羊兔子更讓他們喜歡,這時候他們還很難認識到人文歷史的美麗,所以不太適合帶他們去世界遺產和名勝古跡。 等到小學高年級了就可以帶著他們走得遠一點,了解一下人文景觀歷史遺跡,他們也能夠消化吸收了。等到上了中學,就可以帶他們獨自旅行,這時候他們沒有夥伴也可以不感覺那麼孤單寂寞,不會纏著大人了。一個大人帶著一個孩子的旅行,會讓孩子的視角由同伴轉移到外界,學習如何旅行,學習如何和人打交道,也學習如何尋找和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景色。

Ⅹ 是否可以允許孩子獨自旅遊

高中畢業,我覺得應該滿18歲了,自己出遊。還是可以的,不要想著世界上有多危險。其實這個世界還是挺溫暖,很多好人,作為一個高中生,他應該擁有獨自面對這個世界好壞的權利和,能力,所以盡量不要阻止她一個人外出,多給他一些鼓勵,如果真的不放心,可以時時刻刻聯系他,這樣子就不會失聯,或者是有意外事情發生,他自己一個人出去旅遊,對他來說也是一種鍛煉。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多支援他好多鼓勵他。如果有不放心的,你再以另外一種形式去保護她,而不是當場反對,反對只會更加的打擊他們,讓他們退縮,這樣子進來,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他也會以這種心態去面對。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