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騎車去旅行

騎車去旅行

發布時間: 2020-12-11 19:58:08

㈠ 騎車去旅行應該注意些什麼

騎自行車旅行,首先得保證自己有一定的體能,在平時騎行時,一天要有騎一百內五六十公里的能力,容這樣在騎自行車旅行時,每天騎一百公里左右的路程,不會疲勞,騎車旅行時,要出汗,所以內衣褲都要速乾的,晚上洗完後,第二天會干。如果從來沒有騎車旅行過,可以嘗試一下環千島湖,沿途風景絕佳,有專門的自行車道,安全,路線成熟,而且不長,約140公里,分二天騎游,邊騎邊玩,相對輕松。或許通過這一次騎游,就會喜歡上這種旅行方式。

㈡ 如何准備才能騎自行車去旅遊

騎自行車外出旅遊,首先要准備一輛合適的自行車。選定自行車後,要對車輛仔細檢查一遍。車架子應牢固無裂紋;剎車要靈敏可靠;輪子的輻條松緊適度,車胎不變形,氣門芯完好;傳動部分輕快自如,並在出發前洗清污垢上好油。另外,對全車的螺絲檢查一遍,擰緊所有松動的螺絲。

第二,在身體上做些適應性的鍛煉准備工作。可在出發前一個月開始,隔天鍛煉,每次20分鍾左右,輪流做立定起跳、下蹲起跳、仰卧起坐、長跑等。

第三,要准備一套簡單的修車工具:扳手、打氣筒、螺絲刀、膠水、舊內胎(一小段,補胎用)等。

其它具體事項:
(1) 行前准備:
A. 路線:看地圖將沿途所經的大小城鎮都寫出來,並註明兩地之間的公里數,做成小小的路線牌,不要小看這小牌子,日後在路上將有大用途。合理地安排每天的里程,一般來說,應以最弱車友為標准來安排,因為你若有餘力,可以拍照,可以看風景,可以照顧別人,但若勉強做超強度騎行,不只是沒時間看風景,更是傷害身心的舉動。可以將全程分成趕路型和享受型,將時間分配一下。例:去年清遠之行,珠海――清遠:無風景可言,雖然超過200K,但只計劃了一天以狂奔形式過去;清遠――英德:中間會經過英西走廊,雖然不到100K,但卻安排了一天的時間游盪。當然這些安排要結合你們隊伍的實際情況。
B. 公共物資:行前應確定好分攤帶公共物資,將大塊頭的東西化整為零,例:你帶葯物,我帶工具。必備的公共物資:
1、 葯物:我帶的組合一般是外傷用的,因為以前出行一天肯定會穿過幾個城鎮,可以隨時補充。
→少佛牌破痛油:關節痛可用,若摔後有外傷也可止血,比較方便。
→萬秀雷敦磨擦膏:舒緩肌肉酸痛。
→雙氧水、棉花、紗布、葯用膠布:摔傷後可作簡單止血、清洗傷口處理
提醒注意:若自己有特殊需要,可自帶相應葯物,不列為公共葯物。
2、 工具:
→便攜工具組合:可應付一般的修理或微調需要,包括各種尺寸的六角匙等
→補胎工具:胎撬、補胎膠、補胎膠水
→鏈條油
C. 個人物資:有些東西是自己一定要帶的:
1、換洗衣物:看季節及你的目的地而定
2、食物:巧克力、糖、壓縮餅乾等體積小,熱量高的小食
3、通訊:對講機是節省話費又好用的通訊工具,最好能備上;在外請保持你的手機是充滿電並可以正常通話,請在行前將所有隊友的電話號碼記下來,不要只記其中一人的,可能就是多記一個電話就可解燃眉之急。
4、路線牌:請將那種「反正我跟著你們跑就行了,我不需要知道路線」的思想,我們都應該更自助,都應該將時間放在欣賞風景、體驗騎行上面,而不是在迷路、找路之間。路線牌應該像上面提到的將沿途所經城鎮都寫上,在註明兩地之間的距離,以小卡片的形式放在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這樣用處有幾:一是預防走錯路(自己隨時知道下一個小鎮是什麼地方,就算跑到比較偏僻的路牌並不清晰的地方,一般都會有下一個小鎮的指示牌,隨時可以確認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二是方便問路(要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如果你現在問從銘興到拱北怎麼走,會有N種回答,但如果你問從銘興到鳳凰北怎麼走,答案就會少得多了,到了鳳凰北再問珠海漁女怎麼走,這樣的問路方法會比較符合你的路線要求,所以要知道下個小鎮的名稱);三是距離心中有數(兩地之間的公里數可以讓你知道下個有水賣的地方還有多遠,甚至到你堅持不住時還可以用倒計時的方法知道還有幾公里就可以休息了,這作用不可勿視!!!)。對路線熟悉可以節省不少話費!:P
5、備胎:騎行上路,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爆胎,爆胎可以補,但從補胎比換胎耗時間,而且補胎技術不好還打擊自己,備胎體積小,多帶兩條路上出狀況可換,補胎這種事就留到晚上住下再慢慢補吧!
6、車頭燈、後閃燈:無論你有沒有夜騎計劃,這些小東西可以讓你更安心、安全。
7、銀倆:按預算再多帶N百或帶張卡以防不時之需。

准備物品時請以簡潔為標准,只要不是一天都在山裡跑不出來,很多東西路上都可以補充,而且價錢並不比你現在准備貴多少,若現在把可能用到的都帶上,一來行李重了會影響騎行,二來若一路都用不上,回來還會後悔帶上了。

有自行車旅遊特別是長途旅遊,掌握好自行車技術是很重要的,目的是為了節省體力,保證安全。自行車車座的調整,是自行車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自行車車座應調整到什麼高度為最佳呢?一般說來,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後傾最便於長途旅遊。因為低車座好處很多:一是低車座蹬車靈活,可用腳的不同部位輪流用力,這樣可使腳的各種肌肉輪流休息,延長耐久長;二是車座低,人的位置相對降低,可減少空氣阻力,也便於伏在車把上,改進空氣流張;三是車座低,微後傾,可使身體挺直,臀部受力均勻,減少疲勞感,同時又可減輕雙臂的負擔,保護手腕;四是車座低於有利於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雙腿伸直便可著地,這樣可避免造成危險。因此,旅遊時對車座的調整,應以低車座為最佳,這對保持體力、速度、耐力都有很大的好處。此外,自行車旅遊選擇好適當的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講,普通自行車,在體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條件下的長途旅遊,速度應何持在每小時15公里左右,體力好的可加快到每小時20公里。自行車旅遊貴在保持速度,選擇適當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勁拚命騎,沒勁步步停的現象。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二至三個小時一次,不要想停就停,應堅持到時間或預定地點再休息。在特殊的道路條件下行行車,適當地掌握行車速度更為重要。無論是山間小路,還是又長又陡的下坡道,車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應因地制宜選擇速度。

(2)途中:
途中宿營時,營地要選擇乾燥背風的地面,附近應有水源;有村落處,借宿是好辦法。

騎車旅遊對服裝尤其是褲子要求比較嚴,以寬大為佳。夏天空背心、褲衩,阻力小,通風性又好。太陽帽和墨鏡、雨具、卧具、常用葯、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圖等都是必備之物。現在有種專業的自行車包,用起來順手方便。普通背包一定設法扎牢。宿營時,要將東西放到一個可用身體遮擋的死角中,以防丟失。

㈢ 我想騎自行車去旅行。

自行車作為惟一的交通工具,性能的好壞至關重要。出發前應對各部位的機件做

全面徹底的檢查,並隨身攜帶常用的修理工具榔頭、螺絲刀、氣筒、扳手、鉗子

等,以及備用件滾珠、內胎、閘皮、車條、氣門芯等。每天結束後還要認真檢查

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一般而言,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後傾為最佳角度。運動量的安排要合理,並

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2~3小時休息一次,別想停就停。

在特殊道路條件下行車,車速的把握尤為重要。路遇淺河、水窪、碎石時,別習

慣性減速,快車速反而易順利通過;行車在泥濘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後擋泥板,

以免泥堵死擋泥板和車輪間的縫隙;下坡時,前後閘都要捏。

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萬避開,如別無選擇,先上土路讓車輪沾些黃土,以防被粘住。
途中宿營時,營地要選擇乾燥背風的地方,附近應有水源。有村落處,借宿是好辦法。
騎車旅遊對服裝尤其是褲子要求比較嚴,以寬大為佳。夏天穿背心、褲衩,阻力小,通風性又好。太陽帽和墨鏡、雨具、卧具、常用葯、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圖等都是必備之物。
現在有種專業的自行車包,用起來順手方便。普通背包一定要設法扎牢。宿營時,要將東西放到一個可用身體遮擋的死角中,以防丟失。
~~~~~~~~~~~~~~~~~~~~~~~~~
在進行自行車長途騎行前應該作好必要的准備工作。在硬體方面要作到以下幾點:選一輛好車;作好必要的調試;准備好常用工具;帶足合適的服裝和必需品。其次就是騎行技術方面的事了。
一、選車。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車,這是專為長途自行車旅行設計的。該車前後均有車架,21速,可載重150公斤(含騎行者體重),且車帶可根據路面、載重情況自選,從1.25—1.50(指粗細)都有。這類車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很難買到,只是私人手裡有從國外帶回來的。可替代全地貌車的是山地車型中的一種(它在設計時也考慮到了長途旅行的問題):26英寸,21速,可載重120—150公斤,車帶從1.50—1.75之間任選,有後架,可加裝前架,水壺架有3個(當然還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彎把27英寸細紋旅行車,車帶寬度為1.25,有後架,騎上它很輕快,適合載物不多的長途旅行。
二、調車。一般自行車旅行是邊騎邊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適。按這個要求調車。車座:以騎行者的腋部放在車座中間,用手去摸輪盤軸心部,以摸到為准,這就是騎行者正確的車座高度。車把與車座在同一水平面上為好,高低在半寸之間。檢查一下傳動是否連慣,前後制動是否靈敏。可在前後帶內胎里放一些補漏液,如有漏氣,要檢查並拔除刺入物,將破孔朝地,充足氣就可以自動補帶。還有一個辦法,是在內帶與外帶之間放一條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現在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這些工作做好了,這輛車就不會在路上給你添麻煩了。
三、工具。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備得充分,車也調整正確,那麼在路上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為防萬一,還應帶一些與你選用的自行車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銼、多用搬手、旅行氣筒(可架車上)、膠水、剪銼好的小塊膠皮,內帶、外帶各一條,以備應急。
四、服裝。一般長途自行車旅行多選擇夏天,那最好選用短裝騎行服,它的優點是緊身,不額外增加阻力。騎行褲內有真皮墊,或模擬皮墊,防磨、透氣。如果是雨季,當然少不了防雨設備。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騎行服是既保溫又擋風還防雨,最適合去氣候多變的地區,當然價格較昂貴。如果沒有騎行服,特別是騎行褲,也可穿高彈力的平滑短褲。直接與身體接觸,裡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裝。最好在常磨的部位,塗一些凡士林之類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內襯一兩張報紙,保溫效果極佳。為了防風和小飛蟲,還要戴上騎行眼鏡。無色的,適用於陰天;有色的,可防陽光直射;還有淺黃色的,是為夜間設計的。頭盔,有些外國人喜歡在旅行時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實自行車小帽更實用,更舒服,經濟實惠。騎行手套是為了防滑防磨,這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腳套除了能幫助你有一個正確的放腳姿式外,它還可以幫你節省體力。當然不會用或者用不習慣者不如不用,不然會造成緊張,反而不安全了。
五、騎行。上述可稱為硬體,騎行是軟體,所以掌握正確的騎行技術很重要。掌握騎行速度,以鼻吸鼻呼為准備。在乾燥地區旅行,可在鼻腔內適量塗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乾燥,保障呼吸順暢。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麼就是強度大了,或是累了。這時應當減速,調整變速器。上坡下坡時,使用變速器不要一下變好幾個檔位(常見不太會用變速器者常這么用),這樣會一下不適應,更累。下坡可放鬆一下身體,溜下來。如果太陡,速度過快,用後閘制動減速。不是緊急情況,不要一下把閘抱死,不然外帶損失很大。最後,在做長途自行車旅行之前,最好利用節假日做些一兩日之內的短途自行車旅行,以便逐步適應。
~~~~~~~~~~~~~~~~~~~~~~~~~
騎自行車遠行是個比較復雜的游戲,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做前期的准備工作。就是在確定了具體的出發日期,大概也還需要一周的具體准備時間。
想要騎車遠行最少一年以上的堅持不懈地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體能還好的話,鍛煉耐力和對氣候的適應力比較實用。我喜歡慢跑、爬山和洗冷水澡。我覺得這對騎車遠行很有幫助。如果是自己單獨騎車旅行,那要准備的事項是很多的。首先要學習旅行知識,然後是制定騎行計劃。計劃的可操作性完全靠對未知旅途資料的收集,對信息收集的越多,計劃就制定的越具體。地圖是最重要的資料之一。我跑遍了北京幾家有地圖專櫃的書店和地圖出版社的門市部,買了十幾本所謂最新版本的全國或省市地圖冊。(最好選擇走國道或省道。)而各種版本的地圖冊只要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差異往往很大,尤其是在公里數上,所以要多買幾個版本的地圖冊相互比對。計算公里數和道路是否通行一定要多查資料搞清楚才行,尤其是道路在入城和出城時的叉路和死路最多,最易走錯。拿不準的一定要嘴勤,多問路,指路牌有時也是靠不住的。道路上指示牌都是為機動車輛設計的,很容易誤導像我們這種外地的非機動車駕駛者,不小心就會騎上機動車輛專用道或者高速公路。很多和老路平行的新路在地圖上是沒有標出的,如果找不到人問路,新路上又沒人車來往,那麼就像"聰明的一休"說過的,還是走老路保險些。出行時最好只攜帶有用部分的地圖,要是捨不得拆書就復印的清楚些。很沉的地圖冊在你騎上坡路時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好情緒的,另外地圖等資料要注意防水。我用的是一種能密封的透明文件袋,每天把要看的地圖放在文件袋的最外兩面,就不用老翻來翻去了。注意要按行程給地圖編號,這也是制定騎行計劃的一部分。再有就是要多計劃幾條備用線路,這會讓你在實際情況中更能隨機應變。
自行車也許是在你遠行中真正的主角。好車的標准很多,如果是長距離、長時間載重騎行國產公路的話,那像普通的自行車,山地車,賽車不是不能騎,只是騎行的樂趣可能就少了很多。800元以下的普通自行車的質量就別提了。便宜的山地車車架都較重,而且車胎都太粗,一般的山地花紋也不適合公路的要求,摩擦系數較大,長時間的騎行再加上用騎山路的姿勢騎公路一定會很累的。700c的賽車雖好騎,卻不能載較重的行包,也沒有長的擋泥板。如果你有後援支持的話除外。而且有中國特色的國道、省道是不會放過賽車太薄的車胎和車身的,如果你喜歡不厭其煩的修車和帶上n套備件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有一種叫郊遊車的車型比較合適,但只有專業的自行車店才有的賣,一般都是用來出口的,很適合長距離公路騎行。郊遊車實際上是山地車和賽車的混血兒,車輪直徑有700c,比山地車大些,這樣你的膝關節在每千公里內的磨損會少許多。車胎一般在35c-42c之間粗細,比普通車胎要粗些,但要比山地車細。在載重、防扎和輕快之間達到相對平衡。外胎花紋最好選擇平滑的公路胎,載重後在公路上要是緊急剎車的話,山地胎可能會因前輪剎得太緊而跑偏滑倒。自行車前後輪都要裝擋泥板,不然僅路面的積水也會弄臟你的騎行水杯和車後包。何況沒有擋泥板的自行車也不好看。後行李架要盡量的結實牢固,最好用防震鏍絲。
買專用的自行車前包,車後包一般都能防水和帶反光條,貴重錢物還是放在隨身攜帶的包內。有種能放地圖的車把包比較實用,把當天的里程、地圖等資料放入,查起來很是方便,甚至騎在車上手不用離車把,就能看地圖。還有就是一種德國產的自行車雙肩背包,特點是後背處有支架,包和後背分離,不悶熱。雖然包本身就能防水,但它還是單有一個熒光防水罩,就是價格太貴。但如果不去山區和很乾旱地區,騎長途就很少背帶水袋的雙肩背包騎。一般的車架上只有一個水杯架鏍孔,我很幸運地買到過能裝兩個水杯架的郊遊車,因為一個水杯總是不夠用。我把一個水杯裝白開水,另一個可以裝買來的飲料或自配的葡萄糖加鹽水。騎行水杯買吸嘴外帶防塵罩的比較衛生。郊遊車也分男女款,以男車居多。有的還帶前後減震,但會增加車身重量,前後減震對騎國道公路用處不大。如果騎起來輕鬆些,也可以換裝西瑪諾的橢圓輪盤,不是很貴。車閘、閘皮、閘線最好用進口質量好的,國產貨的是哪個方面也沒法比,這些涉及生命安全的零件最好不要用靠不住的和沒有用過和聽說的品牌。車把立最好換成鋁合金可調式的,並反復調試到自己手掌,雙肩和腰認為最不易疲勞的高度。重量對長距離騎行影響較大,所以車上的部件盡量用鋁合金,比如車把、車圈、把立、曲柄、車支子等。鋁的後行李架很少能買到,有的郊遊車就配,據說是外商訂做的。質量好的塑料腳蹬,擋泥板也比金屬的輕便些。
音量大的電喇叭更容易引起在馬路****散步,百無聊賴者們的注意。那些突然會從你身旁拐彎的司機也需要多按幾下喇叭。騎行碼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你知道自己的體能,也能把你的進度調節地較為合理些,最重要的心理作用就是在你精疲力竭並對前途感到渺茫的時候,還能給你安慰,讓你知道還有多少距離和時間才能到達預定目標。不切實際的計劃也是不精確計算的結果,不要用這種計劃來測試你的心理和生理極限。一般的碼表自帶磁鐵的磁力都很小,很容易漏計。世界上磁力最強的磁鐵還就是我們國產的稀土磁鐵,換上以後絕對不會出現感應器測不到磁力的現象。一般大一點的城市的電子配件市場都有的賣。我還是比較喜歡用西瑪諾的變速器,根據路況要經常換擋,對車對人都有好處,太陡峭的上坡是要下車推過去的。前後軸要用進口質量好的快拆,不銹鋼車條更能適合南方潮濕的氣候,好的鏈條是不會讓你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

㈣ 騎車去旅遊,一天能走多少公里

騎車旅遊要看自己的體能和騎游的方式,例如:

  1. 體力沒問題,且不想花時間在景點的旅遊上,一天一百公里算強度很高

  2. 體力沒問題,但是想一邊玩,一邊騎,一天五十公里大概可以

  3. 沒有經過強度訓練,一天最多五十公里應該算極限

㈤ 《格言》上的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男孩騎車去旅行

別忘了,你是Ariel榛生(親愛的2輕時代)原文只能找到這么多了。。。跟老太太套瓷三月還沒到,還在下雪呢,找工作的時間就不知不覺提前了。一夜之間全班同學都神神鬼鬼地跟復印部的老太太混得爛熟。不熟不行啊那麼多資料表格榮譽證書要復印幾千張紙不給優惠,算下來也是要破一筆小財的。竇淺安也去跟老太太套瓷。幾屆畢業生下來,老太太已經頗有經驗了osw她告訴竇淺安,你這些東西,先印它二十份,不夠再印二十份,回去拿訂書機給訂成一冊一冊的,往外投!竇淺安當然知道這就是推薦表,不過,她可沒想到老太太在她臨走時還好心地拉住她,買一贈一地叮囑:記?2派夏愕囊帳跽眨∩系鄣男∧甘ㄗ印∫帳跽詹灰帳跽盞乖諂浯危夤久媸緣淖詈笠還靨鼐眨河⒂錕謨鍀惶浮R喚胖患嬡齷鷓勱鵓Φ睦賢猓嗝媼礁魷煞緄攔塹鬧鞴埽記嘲菜紉歡叮招┢ü瞿蛄鰲!』購茫骺祭賢饈歉雎宰櫻禱壩鎪僖蔡羋實牡諞桓鑫侍怦記嘲蔡宄耍澳閬不兜幣晃環肼穡俊?

㈥ 我想騎車去旅行~

做夢去吧~~~

㈦ 騎自行車去旅遊

哈哈,我是一個騎行愛好者^_^。
1、幾百公里太泛了,三四百公里跟七八百公里是差很遠的。不過你問的問題倒跟這些沒太大關系。
2、睡覺:一般有三種。露營,辛苦不利於體力恢復而其有一定危險性,不提倡,特別是人數不多時或者騎行新手;旅店,提倡,可以洗澡(基本上都有熱水),能很好休息,約每人10——30元不等(要看在哪,在經濟發達地區較貴);最後就是找農民借宿或者找學校借宿,自己想像^_^。
3、吃飯:當然是飯館啦,除非是騎相當偏僻的地方(如入藏線或者西北的線路等)一般人口密度都比較大,小鎮一般都有小飯館。偏僻的地方就要自己帶干糧了。
4、手機沒電?暈,感覺去西藏也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吧!除非你的電池太舊了,那就換吧^_^!

建議多看看網上車友的游記,你會發現有很多很多方法解決你上面的問題和你沒有提出或者不知道的問題!!!

㈧ 騎自行車去旅遊要注意什麼

騎自行車旅遊的注意事項
自行車的選擇
由於自行車是旅遊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旅遊的成敗與自行車的好壞,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
自行車旅遊屬於一種體育運動項目,往往需要考核運動速度,普通自行車旅遊選用一般的加重型或標定型自行車;特殊自行車旅遊可選用特製的賽車、山地車等。
對自行車各部的機件做全面徹底的檢查,觀其是否靈活可靠,性能良好。出發時,要攜帶最常用的修理工具,如板手、鉗子、氣筒和各種備用零件,如滾珠、車條、內胎、氣門芯、閘皮等。在裝配上,如有不合適的地方,應重新調整裝配,使其保持最靈活的狀態。
道路的選擇
旅遊時應選擇平坦、易於通行的道路,除迫不得已,應盡量避免去坡道、土道,這對人對車都有損害。當然,若走土路很明顯是抄近,或非去不可的情況下,才能走土路。一般情況下,寧可多走幾里,也要避開。俗話說:「寧走十里坦,不走一里坎。」
騎車技術
掌握好自行車技術是為了節省體力,保證安全。自行車車座的調整,是自行車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車座應調整到什麼高度為最佳呢?一般說來,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右傾最利於長途旅遊。因為一是低車座蹬車靈活,可用腳的不同部位輪流用力,使腳的各種肌肉輪流休息;二是車座低,人的位置相對降低,可減少空氣阻力;三是車座低,微後傾,使身體挺直,臀部受力均勻,減少疲勞感,同時又可減輕雙臂的負擔,保護手腕;四是車座低有利於安全,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雙腿伸直便可著地。
此外,自行車旅遊選擇好適當的速度也非常重要。一般來講,普通自行車在體力正常、道路平坦等條件下的長途旅遊,速度應保持在每小時15公里左右。自行車旅遊貴在保持速度,選擇適當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有勁拚命騎,沒勁步步停。途中休息也可保持每二至三個小時一次,不要想停就停,應堅持到時間或預定地點再休息。在特殊的道路條件下,適當掌握行車速度更為重要。無論是山間小路,還是又長又陡的下坡道,車速度既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應因地制宜選擇速度。
(呂月及)

㈨ 為什麼喜歡騎單車去旅行

騎單車是一項公平的運動,它將快樂帶給所有的人,包括任何年齡和任何能力的人。 每年在中國漫長的公路沿線經常都可以見到很多騎車旅行的旅行者,他們來自不同地方,說著不同的語言,懷著不同的信念,從旅途的一端騎行另一端,追尋著自己的方向。並記錄下動人的文字和圖片。現代社會交通發達,飛機火車,汽車。交通四通八達。為什麼要騎車旅行呢?為什麼去受那麼多苦,風吹日曬的何必呢?鍛煉身體?是毅力的考驗嗎?是增加飯桌的談資嗎?看風景嗎?品嘗各地美食嗎? 如果說乘坐飛機,火車汽車旅行,旅行的目標是點,那麼自行車旅行就是線,自行車旅行將會感受到更多的旅行樂趣,更為真切的欣賞到壯美的風景。更細致的體驗到各地的人文風情。有人認為這是體驗一種經歷。一種心情,一種生活的態度或是一種人生的追求。喜歡在路上的感覺,這是每一個騎車旅行人的最質朴表達。在空曠望不到頭的路上騎行。自由自在的騎行,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向著目標前進。不在乎旅行的終點,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欣賞風景的心情。這是一種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旅行方式,最真實的自由感覺。 雖有苦累,但卻無比快樂和自由。愜意的自由天地馳騁,熱愛被放逐在大自然的感覺。感受自由無束的騎行。記錄下人生最難忘的一段經歷。學會珍惜身邊的朋友,學會集體的通力合作。感悟人生真諦,我們充滿對生活的無限嚮往和動力。珍惜旅途中的點點滴滴。國道的盡頭、雪山之間,天為被地為床,浩瀚星空,隔壁沙漠,南海之邊到處是自行車驢友的身影。 自行車旅行是實現自我的最好方法。你可以在自行車旅行中找到速度,活力,激情,獨立,合作,和美麗。 還是因為用這種方式在回頭看看身後走過的 望望前面遙遙不知盡頭的道路。 我不知怎樣自圓其說,也許能從下面的字里行間找到正確的滿意的合乎情理的答案!spartacus 那些每天在藍天白雲間騎車的日子呀,只懂得累得大口喘息野外新鮮的空氣,停下來便四肢癱軟的擁抱大地,多麼單純快樂呀,全然忘卻了人是多麼的復雜與勞累,就好像只是嬉戲的魚兒一樣。。我們就是如此的簡單,天地間的一個簡單生靈而已.. 騎行自己的旅途,感受屬於自己的凌厲痛快吧. 忘記生活中的一切,只懂得腳下的車蹬必須要踩下去,再踩下去,彷彿戈壁的孤狼,捕食,再捕食.. 享受屬於生命最原始最真摯的沖動吧. 享受生命最簡單最安詳的純潔吧. enjoy your life.just so so.hshyzx 騎行是磨練意志的磨盤; 騎行是觀景的號望角; 騎行是休閑的港灣; 騎行是人體的健身房; 騎行是流動的學校; 騎行是交友的通道;騎行是。。。omiga 那是自己的一個夢吧,就像登山運動員經常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登山?因為山在那裡我覺得騎車可以讓自己的心,永遠年輕,在路上什麼都不想,洗滌自己的心靈回來之後很舒服,很平靜LX 很簡單,為了了解這世界。獨自背起包,走過地理書上的各種名詞 去體驗生命的本質。 我們路過高山 路過湖泊 路過森林 我們路過沙漠路過人們的城堡和花園 我們路過幸福 路過痛苦 路過一個女人的溫暖和眼淚 路過生命中漫無止盡的寒冷和孤獨 Silent all these years.kkk_txt 因為我們年輕,所以我們執著;因為我們有夢想,所以我們要不斷地去超越;我們是一群熱愛生活的人,一群勇於探索的人,一群執著追求夢想的人,一群有著孩子般天真可愛的人。這就是我們:單車上的騎士!都市游神 騎行是孤獨的,在孤獨旅行中,我學會了思考與審視,找到了感覺與感悟,欣賞到了孤獨與寧靜之美,更重要的是,在孤寂獨行中感悟了人生,認識了自我,學會了把握自我,同時發現了生命的內核和人間的真諦,產生了一種俯瞰人生與塵世的信心與力量。 我愛孤獨之美,我享獨行之樂。 飛熊雙至 騎行的美,只有真正能夠投入,能夠融入的行者,才能真正地體會到.那是一種真情的美,也是一種野性的美,回歸的美. 自行車旅行是一種更為質朴和自然的戶外運動時尚,它輕巧,無污染;方便,想停就停,不會與美景擦肩而過;在旅行的同時還能挑戰困難,增加野外生存的技能.而那種融入大地的感覺,沐風而行的美好享受------風指過臉頰,美景在眼前一一展開,也話面前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但更是充滿神奇與美麗的路,讓每個走過的人,都將在腦海中留下一段難以磨滅的回憶.桃木 愛上騎行就象愛上一個和你心靈相通的人。 她能給你安定給你平和讓你開心讓你愉悅。 能讓你以赤子之心去面對去感受。 愛上了騎行愛上了這種在路上的感覺。 僅此而已dq墨雨 騎行,是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尋找快樂的方法;自行車,旅行,單車,西 騎行,是放飛自己的心靈,尋找夢想的一種方式; 自行 同樣,每一次的騎行也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挑戰!!自尋找阿波羅 因為一個人,愛上一輛車! 騎行,是為了走走他走過的路。騎行,是為了看看那嚮往已久的藍天、白雲、高山、河流、路邊的野花和那些淳樸的人們。 騎行,是為了遠離鋼筋水泥的城市,回歸到大自然。騎行,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看看他們的生活,體會一下他們的人生。 騎行,是為了給枯燥的生活加一點色彩,多一種經歷,多一種回憶,就多一份喜悅。自行車,旅行,單車,西騎行,是為了給脆弱的自己尋找一份堅強。 騎行,是為了——尋找阿波羅!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