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旅行地
1. 求一首關於旅遊方面的古詩
旅遊的古詩從古至今有很多
可以分為各個景點
黃河: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些是寫黃河的
長江: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這些是寫長江的
西湖: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潘閬)
這些是寫西湖的
大多數寫旅遊的事都是山水詩
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輔助內容,但 是呈現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的主要目的。由謝靈運開創,脫胎於玄言詩。
起源於先秦兩漢,產生於魏晉時期,並在南朝至晚唐隨著中國詩歌發展與文學環境變遷而不斷演變
山水詩鼻祖是東晉的謝靈運。
謝靈運所開創的山水詩,把自然界的美景引進詩中,使山水詩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他的創作,不僅把詩歌從「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來,而且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力,並影響了一代詩風。
山水詩的出現,不僅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為中國詩歌增加了一種題材,而且開啟了南朝一代新的詩歌風貌。繼陶淵明的田園詩之後,山水詩標志著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標志著一種新的自然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產生
2. 有關西安旅遊景區的唐詩
早春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內滿皇都。
寒食容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渭城曲
王維
渭城朝雨挹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終南山
王維
太乙近天都, 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 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 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 隔水問樵夫。
長安秋望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天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長安回望綉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燕雀始欲銜花來,君家種桃花未開。
長安二月眼看盡,寄報春風早為催。
3. 帶著孩子,跟著宋詞去旅行和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哪個好
帶著孩子,跟著宋詞去旅行。
4. (打一句唐詩)旅遊春植樹------
你寫錯字了!應該是旅館
旅館春植樹——客舍青青柳色新
下面還有一些類似的咚咚:
潛水衣——遊子身上衣
葯丸——粒粒皆辛苦
春回大地——欣欣此生意
張翼德查戶口——飛入尋常百姓家
5. 有關旅行和風景的唐詩宋詞或古語
蜀道難
李白
噫吁嚱 ,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 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從雌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最後這個不是唐宋的 是南唐後主的 個人非常喜歡 向你推薦
6. 讀《跟著唐詩宋詞去旅行》讀書筆記
跟著唐詩去旅行
每一首唐詩,都是鮮活的游歷圖,
訴說著大唐的故事;
每一位內詩人,都容是資深的旅行家,
記錄著盛世的情景。
在舉國上下均奢於宴遊的唐代,
詩人們尤其喜歡漫遊。
李白曾「南穹蒼梧,東涉溟海」,
杜甫也曾「放盪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名山大川的壯麗景象和闊大氣魄,
激發著詩人們無窮無盡的想像和聯想,
使他們的詩作充滿了瑰麗的藝術魅力,
為後世留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
7. 為什麼跟著唐詩去旅行登不上去
大唐盛世,曾經的輝煌留給了我們許多,其中之一唐詩。《帶著孩子,跟著唐詩去旅行》專作者任樂樂老屬師在書中序言中說,「大唐的每一位詩人,都是最資深的旅行家、最優秀的旅行記者。」的確,品讀唐讀,我們的思緒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千年前,煙波浩渺的東海、白雪皚皚的天山、繁華喧囂的長安城、頂天立地的三山五嶽。
書的內容著實多啊,共十輯,362頁,厚厚的。我從目錄中選擇自己曾經去過的地兒,想再次感受一下華山。
8. 唐詩帶我去旅行作文
攤開唐詩,你會驚訝地發現我們生平所有的情感幾乎都找到了歸宿。
握_本《唐詩》就彷佛握著沉甸甸的人生百態。
走進唐詩,碰觸那不堪的別離。他在默默翻著書頁,淺淺的雙眸盛愁思;她輕輕地把衣物收好,靜靜地系好行李,淚珠卻狠狠滴在手背上。放下書,他從背後抱住她,「傻瓜,只不過出去幾天而已……」拭去淚水,她端起酒杯為他送行,酒入口中,寒涼化為一片苦澀。「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如郎去時」,那天晚上,淚水和酒水化為濃墨,在唐詩泛黃的紙上留下心痛的一頁。
走進唐詩,聆聽雄渾浪漫的天工異曲。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把千山之外的瀑布一下子拉到了你的眼前,那瀑布的怒嚎猶如地動山搖,攝人心魂。「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李白杯中酒的香味醉了自己,醉了月亮,醉了他的詩,更醉了一本《唐詩》千幾年。「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詩仙李白的名字不就是用那酒寫出來的嗎?當他不願看到朝廷的混雜時,他可以大手一揮留下不可一世的豪言壯語: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走進唐詩,感受超塵物外的寧靜淡泊。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行逢落花長嘆息」,我想洛陽一定很美很美。或許是春天,或許是秋天,洛陽一定是一個落英繽紛的世外桃源。如果可以穿越,我願用我生命的三分之一去兌換一張門票,到洛陽去尋找一片花瓣,尋找一段獨特的故事。劉希夷在洛陽上演一出「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而張若虛帶給我們的則是一曲《春江花月夜》,一抹遺留在江畔千幾年的情思與美麗。「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水脈脈流淌,詩人駐立江畔,「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張若虛的思念是靈動的水,清澈明亮;又像曠古幽蘭,清新典雅。
走進唐詩,走進杜甫的憂愁,與他共飲一杯濁酒,「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走進韋庄的無奈,折下柳枝,吟一句「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範文網 )走進韓愈的曠達自持「孤舟衰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詩,就像寧靜的江面上的一片枯葉,缺少了它便失去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情趣。唐詩以一種「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的姿態輕輕地詮釋著世間的一草一木,譜成悠揚清澈的曲子在我們的天空纏綿。簡評
這個題目很大,而唐詩又好似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巍然聳立於千古的風煙中。走進它,不易;書寫它,更是艱難。從本文看,作者是用心靈去品讀唐詩的,並嘗試著用自己的心靈去詮釋唐詩。如是讀詩,庶幾可矣!唐詩的無限華彩、萬千氣象,該如何描摹?縱是學富五車、皓首窮經的學者,我想也須頗費周章。
而聰明的作者卻能夠由點切入,以點帶面,令人窺一斑而知全豹。全文信手拈來皆是詩行,行文典雅流麗,堪稱佳作。
9. 旅遊愉快不思歸(打一句五言唐詩)
出自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奇怪的是,這首詩沒有詩名!
原文是:
雁南翔,葉紛飛專屬,去雀空留枝,莫道心恨誰.翹首獨望終不悔,把酒淺酌,對月枉凝眉.人海茫茫,曾經滄海難為水.匆匆過客,秋色醉人不思歸,問君意何為?花開花落徒蕭瑟,茫然無所對,笑看冷風摧.天地悠悠,幾多寒暑,慣看秋水圓秋月,浪跡天涯,不知何時回.
出自唐朝大詩人---李白的詩.奇怪的是,這首詩沒有詩名!
原文是:
雁南翔,葉紛飛,去雀空留枝,莫道心恨誰.翹首獨望終不悔,把酒淺酌,對月枉凝眉.人海茫茫,曾經滄海難為水.匆匆過客,秋色醉人不思歸,問君意何為?花開花落徒蕭瑟,茫然無所對,笑看冷風摧.天地悠悠,幾多寒暑,慣看秋水圓秋月,浪跡天涯,不知何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