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手提袋
『壹』 我旅行提一個手提袋背一個書包,兩件可以拿上飛機嗎
可以!只要體積不是特別大就沒問題
『貳』 我旅行提一個手提袋背一個書包,兩件可以拿上飛機嗎我帶60g的洗面奶30g的臉霜可以過得了安檢嗎
手提袋不是那種超大的就可以,主要是考慮是否可以放到行李架上。你說的那兩件東西都可以,液體只要不超過100ml的就可以帶,牙膏建議你帶旅行裝的。
『叄』 前兩天看到街上有幾個外國人拿著novous的手提袋,那是旅行社還是什麼
Novous 品牌
國家:美國
創建年代: 1994
產品類別:女款運動鞋,運動服飾
創始人:
公司總部:紐約曼哈頓
『肆』 上飛機,一個小型旅行箱加一個隨身小包可以作為隨身攜帶嗎
根據規定,隨身攜帶物品的重量,每位旅客以5公斤為限。
持頭等艙客票的旅客,每人可隨身攜帶兩件物品;持公務艙或經濟艙客票的旅客,每人只能隨身攜帶一件物品。每件隨身攜帶物品的體積不得超過20×40×55厘米。
「行李」是指旅客在旅行中為穿著、使用、舒適或便利而攜帶的必要或適量的物品和其他個人財物。
「托運行李」是指旅客交由國航負責照管和運輸,並出具行李識別標簽的行李。
「國內運輸」是指根據運輸合同,運輸的出發地點、約定的經停地點和目的地點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的航空運輸。
「國際運輸」是指除公約另有規定外,根據運輸合同,無論運輸有無間斷或轉運,運輸的出發地點、目的地點或者約定的經停地點之一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運輸。
二、托運行李最大重量、尺寸及件數限制
1. 重量限制:每件行李重量須大於等於2千克(4磅),且小於等於32千克(70磅)。超過32千克(70磅)的托運行李,須分成兩件托運行李。
2. 尺寸限制:每件普通托運行李的長、寬、高三邊之和,須大於或等於60厘米(24英寸),小於或等於203厘米(80英寸包括滑輪和把手)。
『伍』 坐飛機旅行包的標准尺寸
坐飛機隨身旅行包的標准尺寸是×40×55厘米,托運旅行包的標准尺寸是40×60×100厘米。
乘坐國內航班時隨身攜帶的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5公斤,每件物品的體積不得超過20×40×55厘米,超過規定件數、重量或體積的限制,航空公司將要求行李進行托運。
乘坐國際航班時手提行李總重量不要超過7公斤,每件行李體積不超過20×40×55厘米(三邊之和不超過115厘米)。乘坐美加航線的旅客只能隨身攜帶一件手提行李。
托運行李的重量每件不能超過50公斤,體積為40×60×100厘米。每位旅客的免費行李額(包括托運和自理行李):持成人或兒童的頭等艙旅客為40公斤,公務艙旅客為30公斤,經濟艙旅客為20公斤。持嬰兒票的旅客,無免費行李額。
(5)旅行手提袋擴展閱讀
《民用航空安全檢查規則》中規定:
第三十三條 手工人身檢查一般由與旅客同性別的民航安全檢查員實施;對女性旅客的手工人身檢查,應當由女性民航安全檢查員實施。
第三十四條 殘疾旅客應當接受與其他旅客同樣標準的安全檢查。接受安全檢查前,殘疾旅客應當向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確認具備乘機條件。
殘疾旅客的助殘設備、服務犬等應當接受安全檢查。服務犬接受安全檢查前,殘疾旅客應當為其佩戴防咬人、防吠叫裝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中規定:
第十六條機場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攀(鑽)越、損毀機場防護圍欄及其他安全防護設施;
(二)在機場控制區內狩獵、放牧、晾曬穀物、教練駕駛車輛;
(三)無機場控制區通行證進入機場控制區;
(四)隨意穿越航空器跑道、滑行道;
(五)強行登、占航空器;
(六)謊報險情,製造混亂;
(七)擾亂機場秩序的其他行為。
『陸』 出國旅遊必須要辦簽證嗎
今天來吐嘈一下這些移民國家的各種奇葩簽證政策和行為。
移民國家主要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這四個主流移民國家,並不是說別的國家不接受移民,而是上述四國的國民主要都是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構成的國家。他們都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
第一、最初的移民都由WASP構成(W是white,AS是Anglo-saxon,P是清教徒),也即是白色皮膚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清教徒為主,大多在17、18世紀陸續移民到這幾片土地並進而建立了國家。這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到今天都還是英聯邦國家,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都還是英國老太太。
第二、十九、二十世紀以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為主,然後接下來就是世界各地的多民族移民。
第三、有了近兩百年的接受移民的經驗,這幾個國家都有完善的移民法律和移民申請流程,簽證處理也比較有章法。
針對中國簽證申請人,目前美國需要面談,而加拿大、紐西蘭和澳洲都可以通過郵寄進行申請,由於簽證官和入境官員具有很大的獨立決定權,這當中各種奇葩的拒簽和拒絕入境理由就由此而生了。
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的研究指出,加拿大的簽證要求可能是世界上最復雜和最不透明的。在去年的全球排名中,加拿大名列第120位,在136個國家中可憐到幾近墊底。
環球郵報的報道則指出,2017年,加拿大拒絕了60萬人因為旅遊、讀書、商務、學術會議、探親而申請短暫停留的個案,被拒簽個案比例高達26%,學生簽證的拒簽率更飆至去年的33%。至於拒簽原因,說起來真是有一言難盡的感覺。
2016年,一份被曝光的內部機密文件顯示,加拿大移民部畫了一個特殊的中國地圖,在這份地圖上,遼寧、河北、河南、湖南、福建和廣東六個省份及一個直轄市天津被單獨做了標記。
這也就意味著:加拿大簽證官對來自這六個省份的簽證申請人會"另眼看待",從嚴審核,換句話說,處於可批可不批邊緣的就一律拒絕。
隨隨便便舉幾個例子都能讓人覺得震驚和不可思議。
比如環球郵報曾經報道,今年5月底,溫哥華舉辦了第九屆世界廣東同鄉聯誼大會,但該會議的組織者表示,200名中國大陸的與會者原打算申請簽證來加拿大,結果199人集體被拒簽,包括幾十名政府官員,只有一個人拿到了簽證。會議主辦者心裏面一定一萬匹草泥馬在奔騰。要知道2018年可是中加旅遊年啊?加拿大帥哥總理特魯多多次為此站台,你們簽證官擺明了要拆他的台?說好的更多直飛航班呢?說好的旅遊收入呢?有網友說,現在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感覺很搞笑~
去年,江蘇省原計劃派出一個高級代表團出席在多倫多舉辦的中加經濟論壇,結果基本上只有江蘇省長能夠成行,其他包括省旅遊局以及南京旅遊局的高級官員,都因為拿不到簽證而不能出席。
來加拿大難,去其它國家也並非想像中那樣容易。
去年,一位吉林老爸打算去美國探望女兒。為了證明自己不打算移民,他說:"我在中國有車有房,要不是為了看女兒,去你們美國幹嘛!"。
結果,就因為這句"狂言",他被以"藐視簽證官"為由拒簽。
當然,拒簽的理由五花八門,有時也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感覺只能看簽證官的心情和拼人品了。一起來看看這些奇葩的拒簽理由吧:
1、"能給我個拒簽的理由嗎?""因為你無房無車無老婆。"(聽上去多麼耳熟,像上海的准丈母娘)
2、澳洲簽證體檢,面試官看了一眼我的胸部,說:"你這個罩杯,去了會把我們的奶粉全部買完吧"……拒了"
3、以前做留學,面簽官老頭兒看到戶籍福建的學生一律拒簽……什麼仇什麼怨……
4、朋友打算去美國玩,在大使館簽證官問他去美國幹嘛。他笑而不語地做出一個推籌碼的動作,大喊一聲"showhand",結果就被拒簽了,理由是怕他輸光回不來了,贏太多了不想回來。
5、記得第一次申請加拿大簽證,說我不具自由行資格,被拒!第二次繼續要簽,理由是我到了適婚年紀,被拒!第三次拿先生和我的護照繼續簽加拿大,理由是"已婚,夫妻出遊,有可能打黑工"。再次被拒!
當然,近幾年由於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簽證通過率相比之前已經高了許多。但別忘了,過了簽證這關,還有入境檢查等著。尤其是現在的美國,入境官員有生殺大權,有簽證嘛用木有,拒絕入境就拒絕入境,還沒處申冤。
有一個悲催的上海土豪,也在入境澳洲的時候被拒簽,直接遣返。理由說起來也是夠奇葩,就是因為這個土豪在澳洲海關人員面前赤裸裸地地"炫富"還貶低澳洲。
一起來看看當時的情況吧。入境的時候,邊檢大哥問他:"你來澳洲幹嘛的呀?"
土豪說:"消費。"
邊檢大哥又問:"你會在澳洲待多久?有非法滯留的傾向不?"土豪立刻擺出一副"老子有錢,怎麼會打黑工"的腔調。
"我在上海有套價值240萬澳元的房產,還有一套價值60萬澳元的房子,你知道現在上海房價多少嗎?你們澳洲在我眼中,就是窮國的代名詞!我為何要滯留?"
厲害了我的哥,本來只需要證明自己沒有移民傾向就行了,可這位哥不僅得瑟自己有多少多少錢,還要鄙視人家大土澳,說他們窮!
估計邊檢大哥也怒了:嫌澳洲窮,那你還來幹嘛啊?!怎麼坐飛機來的,就怎麼再坐回去吧!
入境檢查主要是由移民局的官員檢查護照,簽證和入境登記卡,並詢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很多情況都是不怎麼問就放行了一般來說不會刁難人,情景模擬可以看女神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的開場那段戲。
通常會問的問題包括:
"來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美國)的目的?"
"計劃停留多久?"
"上學還是度假?"
"打算什麼時候回國?"
"怎麼解決住宿問題?"
"有沒有攜帶違禁物品?"
"有沒有帶超過一萬美元(加元)現金?"這條猛,最近很多國內小夥伴都因為這條被帶進小黑屋進一步檢查了。
"准備去哪些景點玩?"
"在這邊是否有親戚?"
"有打工的計劃么?"
通常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用英語簡單回答就可以了。另外入境檢查一般還可以要求安排免費的翻譯服務,英語不好的可以申請。千萬不要猜謎似的回答問題,以免造成意外的誤會。要知道入境檢查官員是有一票否決的生殺大權的,在這個點上你連請律師的資格都是木有的。
溫馨提醒:投資有風險,移民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