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戶外旅行
Ⅰ 冬季戶外運動戶外旅行都需要帶什麼必備品
防寒裝備
登山衣著必須配合環境的變化,而要考慮的環境因素有四個:高度、風速、濕度、溫度。
人體處在靜止的環境中,熱量散失較少。若有風,則這種流動的空氣能不斷地將熱量由體表移走,此時熱量的散失是相當可觀的。這種因風力所引起的風寒效應,使得體溫在有風的環境中較實際氣溫要來得低。在零度以下溫度,氣溫越低,風寒效應越顯著,而高度每上升幅度一千米,氣溫一般降低6℃。
能加速人體熱量散失的因素除了風之外還有水份,一般衣物在濕透之後,其絕緣保溫效果大約減少39%以上,而水的冷卻能力較之空氣的冷卻能力高23倍,因此假如衣褲濕了,體溫被水份快速冷卻下來,登山者很快便會感到寒冷難耐,此時再加上寒風,尤其是在高山上,便有可能因失溫而造成凍傷的可能性,因此登山者必須考慮到防寒裝備的防風、防水、透氣性的重要性。
1、 貼身衣褲
貼身衣褲的第一層內衣:登山者一般很少穿棉質內衣,因為棉質的內衣雖然透氣性強、舒適,但由於吸水性也強且不易干,所以寒濕的內衣會摩擦皮膚產生不適感。
2、 保溫衣物
保溫衣物一般選擇毛料的長衣長褲或抓毛衣褲。含毛量較高的毛衣毛褲能提供很好的保暖效果,即便濕了也仍能保暖。登山時所用的毛衣式樣以簡單保暖為主,所以一般選擇圓領套頭式或高領套頭式。
保溫填充料:羽絨衣褲保暖性強,壓縮性也強,但因**而失去保溫,所以外層的面料應該能防水、防風、透氣。羽絨外套具有不同的隔間方式,單層隔間是最簡易而價廉的縫制方式,不過由於在線縫處其絕緣厚度等於零,故防寒效果並不十分理想。而雙層隔間的方式則顧及衣服全面的絕緣厚度,保溫效果好。觀察羽絨衣褲的質量及隔間方式是選擇羽絨衣褲的要點,因為無法直接觀察羽毛,只能用手去感覺,如果感覺較硬,甚至極為粗硬,則表示羽毛多而羽絨少,質量不好。還可觀察起膨脹厚度,膨脹厚度越厚就表示防寒效果越好,用手掌將蓬鬆的羽絨衣壓扁,看它復原的快慢,也可判斷質量的好壞。選擇羽絨衣時袖口最好是粘貼式的,以便於脫戴手套,也可避免手腕受冷。而拉鏈為雙層的最佳,在寒冷的高山上便於操作。
3、 防風衣褲
防風衣褲的一般材料能防風但防水高的常常透氣性差,反之透氣性好的則防水性差。而大家熟知的GORE-TEX面料不但能防風防水而且透氣性也好,它能夠兼具防水性與透氣性的關鍵在於其每個微孔的直徑只有0.2微米,聚集在材料表面上的液態水會形成分子團,其大小大概是微孔直徑的兩萬倍,因此液態的水份不能通過微孔而使GORE-TEX具有防水性。另一方面,身體蒸發出來的汗液是以氣態的水分子存在,微孔孔徑是蒸汽分子的約700倍,故蒸汽可以輕易透過微孔而蒸發於衣服外,因而使GORE-TEX具有透氣性。而GORE-TEX在使用上大多製成薄膜貼附在各種不同的高透氣性纖維製品上或夾在這種材料當中,然後再作成睡袋、帳篷、風衣褲、外套等登山裝備。而GORE-TEX製品如果被油污等弄臟了,起防水性會減弱,因此定期清洗保持清潔,洗衣時不能**,更不能在洗衣機里清洗,一般直接用刷子(軟的)輕刷局部較臟的地方。
選擇這種面料的防風衣褲時應注意幾點:
(1) 防風衣褲必須夠大,能容納較多件保溫層衣服。
(2) 必須是連帽的且最好有帽檐,頸部有松緊帶。
(3) 兜帽也須夠大,可以在內部再戴帽子。
(4) 長度要超過腰部,最好後面比前面的長一些,而雙重拉鏈可以從上下兩個方向拉開,這樣便於使用安全帶和便於操作,且拉鏈外部有可粘的保護層。
(5) 沖鋒褲的側面要有長拉鏈,且拉鏈外部有可粘的保護層。選擇吊帶褲,可以遮蓋身體的大部分,能防止冰雪粒在腰間熔化所以保暖性強,但換衣和解手時不太方便。
(6) 沖鋒褲的臀部及膝蓋處最好有附加層,因為在山上修路或休息時這兩部位與冰雪面接觸最多。
4、 帽子
根據研究,頭部的表面積占整個體表面積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15℃時,人體所產生的熱量有三分之一是從頭部散失。在零下15℃時,即有四分之三的熱量經由頭部散失。如果在零下40℃頭部未加保護,全部的熱量從頭部散失。所以頭部的保暖防寒,在越冷的環境越應該要注意。
登山行軍時一般帶有帽檐,還配有護耳及護頸的垂折帽子。在更高海拔及較寒冷的營地帳篷內,睡覺時戴套頭露臉的保暖帽,它可以包住頭、頸部,也可以捲起來,若用睡袋朦住頭部,呼吸困難,睡眠不好。
5、 手套
手指是最難保暖的部位,因為寒冷時身體會減少四肢末端的血液流量,血液流量減少,手指的靈活度就減弱,使一般的操作變得困難,所以手套的選擇安全性非常重要。很多登山者手指凍傷的原因與自身的保暖措施和手套的質量有直接關系。
手套分拼指手套和分指手套,登山行軍時在寒冷的情況下先戴一個較薄的分指手套,在戴一個拼指手套。行軍時所戴的分指手套一般是聚酯羊毛料,不僅具有隔離空氣的效果,而且易干。而拼指的防風、防水手套是外保護層,手背部分要防水防風透氣的材料,手掌部分另加有防滑的附加層,這樣使用登山裝備時抓得更牢固更結實,手套口應蓋過沖鋒衣的袖口。
6、 襪子
登山時一般穿兩雙襪子,因為高山鞋幾乎不透氣,腳上的汗水會逐漸聚集,直到有機會脫下高山鞋為止,所以內穿聚酯纖維料的襪子,可以將汗水傳到外層的襪子,使足部保持乾爽,外層可以再穿一雙毛襪。毛襪的功能除了腳部的保暖作用外,還能相對避免登山鞋的磨腳。但是襪子穿多了,導致鞋內過緊,若腳趾不能動會阻礙血液循環,這樣不但沒能保暖,腳趾更容易凍。
登山前把備用衣服一定要帶好,特別是襪子、帽子、手套、貼身衣服等,尤其是手套,有時手指的凍傷可能直接是因為手套的質量所造成。
7、 睡袋
睡袋的保暖原理:睡袋是靠其填充物的蓬鬆,而造成一層不流動的空氣層,利用這靜止的空氣層作成一道防線,來隔開外界的冷空氣與人體所產生的熱氣,減少體熱的散失,而睡袋的絕緣保暖效果,主要取決於其絕緣層的厚度。
睡袋的型式
睡袋的型式有好幾種,但從機能和保暖上考慮「人型」是最優良的睡袋設計方式。這種人型睡袋由上至下逐漸窄小,頭部大概呈半圓形,沿著整個開口邊緣穿有細繩及扣繩器,在寒冷的情況下能收緊而只露出臉部,暖和時也能打開使用。整個開口在睡袋的一側,有長至末端的雙鏈,當氣溫回升或感到悶熱時一般打開睡袋的下面,使腳部通風。為了避免拉鏈卡到布料中,拉練側應設計有止卡布,而且拉鏈後須有管狀隔離層,避免散熱。
絕緣填充的種類
睡袋的保暖度、重量和價格主要依填料的種類和品質而定。填料中羽絨最保暖,而羽絨睡袋厚、暖、易壓縮、不變形、經久耐用。羽絨的缺點是價高且吸水,羽絨**後不蓬鬆,失去絕緣效果,毫無保暖作用。
絕緣填料的縫法
羽絨睡袋有好幾種縫法來固定羽絨,其中斜管狀縫法直接把羽絨的兩層布縫在一起,此法簡單又便宜,但熱氣會從針腳散失,不宜使用於登山。而疊瓦法是將一塊塊合縫如瓦片般交疊縫,蓋住針孔,避免熱氣從針孔散失,須縫二至三層,錯開縫線。
暖和的睡袋可烘乾手套、襪子和鞋墊等小物,但千萬不能穿著大件的濕衣物入睡,這樣在睡袋內沒有流動的熱氣,就不易暖身體。
睡袋的選擇及保養
睡袋一般標有睡袋的適用環境最低溫度指數,也就是以使用該睡袋在所標示的最低溫度環境里仍能感覺舒適為准。但影響睡袋使用溫度的因素很多,故僅供參考,這種指數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要考慮到帳篷的質量及環境的情況等。睡袋務必保持乾燥,平時應風干,不可暴曬,更不得烘乾。凡是羽絨製品,除非實在有必要,盡量避免清洗,所以睡袋的清洗要特別慎重。如果只是局部特別臟,盡量只洗局部就可以了,若平時有使用睡袋內套及睡袋外套的**慣,便只須清洗此二附件,而不必洗睡袋本身了。
8、 高山鞋
高山鞋是由內靴和外靴組成,內靴是由特殊保溫材料組成。各種品牌的高山鞋質量上選購時不太好作比較,這里主要介紹一下選購高山鞋時要注意的幾項問題:
買高山鞋的時候把登山常穿的厚襪子隨身帶好,試穿時把襪子穿上,再把鞋帶系好,可能的話背上背包行走幾分鍾,讓鞋子內部的線條符合你的腳型。
一雙和腳的鞋子應該緊緊地保護著腳跟,腳趾應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向前傾時,腳趾不會擠在一塊兒。站在一個向下傾斜的坡度上,最能測知腳趾是否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穿上厚襪子,再穿上內靴,試著腳趾往前頂,然後在腳跟後面能否**兩個手指頭,若能**大小較合適。
如果鞋太緊,會阻礙血液循環,使雙足變冷,增加凍傷的機會。太緊或太松的鞋都會把腳磨出水皰,所以高山鞋一開始就要試穿好,這種鞋不象皮鞋一樣,穿久了就合腳。高山鞋是否合腳不僅影響行軍的舒適感和速度,而且更影響雙腳的安全,尤其是在高山上。
在登山之前記得要修剪腳趾甲。
登山鞋的保養同樣重要。盡量避免在碎石坡上經常使用,下山後應解去鞋帶,用干布或刷子除去泥土等附著的雜物,使鞋的皮面保持干凈。若太臟應水洗,但不可暴曬,熱度會損傷皮質、縫線、粘膠等。而濕的登山鞋應塞以紙巾吸收水份,待乾燥後,放在陰涼乾燥處。要想使你的高山鞋耐穿而舒適,應該對鞋子要有感情,悉心保養,愛護使用。
9、 雪套
雪套的作用是在登山時防止雪粒等進入高山鞋內從而保持腳部及內靴的乾爽,從雪套與高山鞋的連接形式來分主要有三種,各種雪套的側面有拉鏈及粘布,雪套頂口有各種松緊帶。
掛式雪套:最常用、易穿戴,但是雪套與高山鞋的連接不十分牢固。
套式雪套:比較牢固,但不便於穿脫高山鞋。
聯體雪套:直接與高山鞋是聯體的,非常牢固,但不經濟,易報廢。
Ⅱ 准備戶外旅行了,FALKE鷹客有沒有適合冬季的運動裝推薦
FALKE鷹客具有柔軟舒適的斜紋軟呢和毛絨面料的創新型運動服裝推薦給你,這款運動服飾內部蓬鬆,外部緊密編織,兼具防風和防水功能,是冬季完美的運動服飾
Ⅲ 冬季戶外徒步旅行的中午的便餐吃什麼好
巧克力花生、牛奶、牛肉乾之類的,要食用高熱量高能量的食物提供給身體。
Ⅳ 冬天出去旅遊穿什麼衣服比較好呢
北方的人一般冬季喜歡待在屋裡,暖暖的不會感受冬天的寒冷,而生在華北的我卻喜歡運動,天生的喜歡戶外,那麼冬季室外旅遊到底應該穿什麼衣服呢?
首先應掌握冬季穿衣的三層原則,從內到外依序是:排汗層—保暖層—防風層。一般來說,排汗層是排汗內衣或者速干T恤,保暖層是抓絨衣,防風層是沖鋒衣或羽絨服。三層的合理搭配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戶外出行活動。近年出現了一些採用新型棉的夾克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同時具備保暖和防風的特點,可以一衣多穿。
根據時間路途選擇服裝
三層穿衣原則是冬季戶外運動穿衣最基本的原則,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添加衣物。如果是長時間的徒步穿越,要備一件羽絨服。在穿越行進中,由於出汗,身體運動體熱的原因,可能不會覺得很寒冷,這時候,羽絨服就先不要穿,等到途中休息或者宿營的時候,就把羽絨服套上,可以保持體溫不被散失。
根據不同年齡選擇服裝
不同的年齡的人去戶外,在服裝選擇上略有不同。老年人進行戶外運動時,著裝一定要以保暖為主,盡可能多穿幾層,多層衣服比單層衣服有更強的保溫能力,而且在運動中感到熱時,可以脫下幾層衣服。如果不想穿多層的話,可以選擇抓絨+沖鋒衣兩件套或防風棉衣。盡量不要穿毛衣和羽絨服進行戶外運動,因為毛衣遇水不容易干且重量非常重,羽絨服保暖卻不透氣。
兒童去戶外內層沒必要穿厚厚的保暖內衣,穿普通全棉內衣即可,保暖層可穿抓絨衣+抓絨馬甲或小棉襖,外套穿防風沖鋒衣。
俗話「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葯一碗」。冬天是鍛煉身體的好時節,如果總窩在家裡會讓身體懈怠,准備好了合適的戶外服裝,快點帶上親朋好友盡享戶外精彩生活吧!千萬不要因為冷而不鍛煉身體奧~尤其是咱們生活在南方的人們,幸福的冬天等著我們奧~
Ⅳ 戶外旅行時帶什麼裝備最輕便實用
有潔癖或者愛干凈的人建議一次性床單,一次性毛巾,一次性浴缸套等等。一些直接接觸人體的東西盡量不要用酒店的,用一次性的或者別用。
Ⅵ 寶雞附近有哪些地方適合冬季戶外旅遊
太白山抄滑雪場位於國家aaaa級旅遊襲景區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洞天福地景區,東距古城西安110公里,咸陽90 公里,西距寶雞90公里,四面環山,依山傍水,風景優美,交通便捷,項目繁多,太白山滑雪場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專業造雪機、雪地摩托等滑雪設備。還有500米的練習、初級和中級等滑雪道3條,雪圈道8條,拖牽道2條。能滿足不同遊客對旅遊產品多樣化的需要,滑雪場還設有有安全刺激的雪地摩托車、雪地自行車、雪爬犁,老少皆宜的雪上飛碟,兒童游樂天地戲冰園,戲雪園以及雪地足球、雪地排球、雪陀螺等。太白山滑雪場是陝西目前雪道最寬、面積最大、自然雪季最長的滑雪場。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是安全可靠的冰雪運動佳地 。
太白山滑雪場娛樂項目:雪地摩托車、雪地自行車、雪爬犁、雪上飛碟、雪地足球、雪地排球、雪陀螺等。
太白山滑雪提示:景區門口的溫泉是絕對要泡的!
太白山滑雪場交通提示:1、西安市乘車到眉縣,再轉乘到太白山的車。2、自駕車:從西安、咸陽、寶雞出發,走西寶高速,到蘭家南收費站下高速,走湯法二級公路直達.
Ⅶ 冬季戶外徒步旅遊的都該注意哪些
冬季寒冷,進行戶外運動有一定的風險性,如何保證安全,20條注意事項一定要看:
一、不要獨自行動,要選擇有資質的戶外運動俱樂部和戶外領隊,並購買意外險;
二、要對目的地進行全方位資料收集(氣象、地形地貌等),規劃合理科學的徒步線路,避免惡劣天氣出行;
三、要做周詳的行動計劃,並將出行信息告知家人或密友;
四、要根據前期收集氣象等資料等,攜帶充足的保暖衣物、食物、葯品以及常用徒步裝備、雪地技術裝備等;
五、要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活動,不能隨意更改;
六、到達徒步目的地要先觀察實地地形地貌,做到心中有數,在不露營時要選擇天黑前2小時能出山的路線;
七、徒步行動前要注意檢查鞋帶等,適量減少身上衣服著裝,最好著與白色或實地顏色色差對比明顯的服裝;
八、實地白雪覆蓋面積大最好戴上雪鏡再前進;
九、雪地行走要「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並作明顯的行進標記,標記時需注意落雪掩埋;
十、徒步過程中,要做到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時刻留意道路變化,要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進行攝影活動;
十一、徒步過程中要注意定時補充能量和水;
十二、當心落石,必要時戴上頭盔。如遇受傷等要冷靜處理,並及時通知隊友及想辦法與留守人員聯系,做好保溫工作;
十三、在上雪坡時不要橫切雪面、下雪坡時不要玩兒滑雪,以免引起雪崩或導致滑墜傷害;
十四、要實時感知身體體溫變化,注意增減衣物;
十五、做好對講機、手機等電子設備的保暖工作,低溫電池使用時間短;
十六、注意森林防火;
十七、注意環境保護;
十八、徒步中要注意量力而行;
十九、徒步中不要單獨行動,方便等要有人陪護;
二十、出山後立即向親友密友通知所在位置及餘下行動計劃。
Ⅷ 冬季戶外旅行為什麼必須穿專業戶外裝備
冬季到北方進行戶外徒步及探險也越發成為時尚。不過,因自然條件惡劣、活動難度加大等因素,冬季戶外旅行的難度指數也相對增加,更存在一定的危險系數,對於戶外旅行經驗相對缺乏的遊客來說,從衣著、裝備到心理層面,都需在出發前做好相應的准備工作。1 天氣多變 三層衣服要穿好服裝固然是旅行中應該加以著重考慮的因素,尤其是在冬季戶外旅行中,穿什麼直接關繫到旅行的健康指數和舒適度。由於冬季天氣情況復雜多變,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所選擇的服裝應尤其注重功能性。選購前,應先想好個人的具體需求及服裝的使用范圍,並結合自身的耐寒程度,爭取以最經濟的價格選到最適合的衣服。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根據「三層衣服」的戶外著裝概念來應付各種天氣的變化以及冬季各項戶外活動的實際需求。「三層衣服」是國外的戶外活動者發展出的一套著裝理念,具體分為排汗層、保暖層、阻絕防護層。排汗層為處於最內層的內衣,要求排汗性能好,可保持和維護皮膚表層的乾爽。由於北方大部分地區室內有暖氣供應,長途跋涉或運動後進入室內遇到暖氣,容易產生汗水,如果能迅速地將濕氣排到內衣的表面,汗水就不會直接在皮膚表面蒸發而引起體溫的驟然降低。中間層為保暖層,要求衣物具有不吸水、輕而寬松的特性。這是因為,輕而寬松的衣服能聚積較多的空氣,保暖效果也越好,比單件厚重的衣服更保暖。從顏色方面來說,由於這層衣物也常會穿在外面,應盡量選用鮮艷色彩,以方便別人能在遠處發現自己,避免意外脫隊。最外層為阻絕防護層,防水、防風、保暖與透氣是其主要功能。這里要說的是,不同材質的衣服,其防水、透氣的功能也不一樣,冰天雪地的環境下,衣服容易被冰雪弄濕,故應優先選擇防水性較強的外衣。服裝配件方面,最好准備兩副手套替換,保暖之餘,還可起到防水的作用。此外,冬季氣溫低,鼻子若裸露在外容易受冷空氣刺激而引起流鼻水,為避免這種情況,可用圍巾把脖子連同口、鼻圍起來,讓冷空氣不至刺激到人體呼吸器官。而帽子也是防寒的必需品,除了厚的滑雪帽,亦可選擇配有連帽的羽絨冬裝,雙管齊下,保護頭和面部。2 雪地徒步 雙腳雙腿需保暖戶外旅行活動中,「行」是主要的內容,鞋和襪的基本功能更加強調如何保護雙腳,而褲子也要足夠暖和,寧可衣服穿少,褲子也要足夠暖,否則腿冷人更易感覺到徹骨寒冷。冰雪覆蓋的路面比較滑,最好穿防滑雪地鞋,鞋內墊鞋墊。切記不要穿單皮鞋,否則人一到戶外,雙腳很快就會被凍傷。不習慣穿棉鞋的也可用高幫登山鞋代替棉鞋,尤其是戶外登山時很實用。襪子的選擇和鞋同樣重要,要注意襪子的保暖效果以及是否合腳。對於襪子的材質,不少遊客過分迷信高科技纖維COOLMAX,實際上,這種材質側重於排汗效果和速乾性能,更適於夏季旅遊,對保暖並無作用,冬季旅行尤其是在北方高寒地區旅行時,推薦選擇在纖維中適當加入一定比例的羊毛的襪子,既保暖又舒適。褲子方面,滑雪褲是最佳選擇,也可從里到外依次穿純棉秋褲+厚毛褲+具擋風效果的厚休閑褲,並可根據個人需要適當增加羊毛腿套、護膝等,提高保暖指數。要提醒的是,女性遊客切不可貪圖一時靚麗而不穿毛褲,否則在戶外呆不了半小時就會凍僵、感冒,影響整個旅程。3 徒步覓景 先做功課好防範冬日大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美得仿似童話一般,遠道而來的遊客當然忍不住要頻頻到戶外尋覓美景。要提醒的是,到積雪較厚的地方徒步旅行,出行前務必做足功課。冬季不可獨自到不了解的冰川或原始森林區域進行探索、拍照或徒步,以免發生意外。以前段時間發生的四姑娘山驢友失蹤事件為例指出,該事件相當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驢友擅自闖進已封閉地帶,更改路線後又闖入卧龍自然保護區核心地帶,才會陷入與外界失去聯系的困境。為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驢友在制定線路時應首先對景區的旅遊規范加以了解。此外,到人跡罕至的區域旅行應留個心眼,在雪地或冰川上行走時,自備彩色標識牌做出標識,並隨身攜帶壓縮餅干、熱水瓶、葯物應急包、指南針、防潮墊、打火機、手電筒、輕便保暖睡袋等簡易戶外求生物品及裝備,以防出現突發狀況時束手無策。在戶外裝備方面,也應考慮到住宿條件,由於西部和東北一些偏遠徒步線路的住宿條件有限,如床單未經及時換洗、不能保證一客一間房等,最好的辦法是自備厚睡袋,並隨身攜帶專業的戶外洗漱臉盆、防潮墊等易折疊裝備,以便在無法抵達既定目的地時可隨時到民居借宿,遇到緊急情況時亦可臨時搭建可擋風避雨的場所,最大限度地保證生命安全。
Ⅸ 冬天適合什麼樣的戶外,旅遊活動
適合冬季的4大戶外運動
1、 溜冰:溜冰是一項老少咸宜的健身運動,既有趣又易學。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開始,即使是剛懂走路的小孩,也可能是天才運動員。溜冰涉及全身的肌肉活動,它是一項具節奏感的運動,若有規律地練習,可以讓你得到以下的益處:
適合冬季的4大戶外運動 溜冰
加強血液循環,幫助肌肉發展。
消除壓力和緊張,身體得到鬆弛,易於入睡。
透過溜冰的樂趣,可以促使身心健康愉快
幫助減去過量的脂肪,防止體重驟增。
只要有規律地練習,可以改善身體對脂肪及糖份(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通過學習,增強自信心,培養合群精神。
發泄心中的不快,更能夠有效地調節情緒。
溜冰最好選擇排汗保暖內衣,讓你運動的時候更加舒適。並且准備好護肘、護膝、等專業護具。
2、 滑雪:是一項動感強烈、很富於刺激的體育運動,也有一定技術難度和危險性,如沒有基礎一定要請專業人士指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方可進行;國內在北京、東北地區有很多成熟的滑雪場;國外在北美(加拿大、美國北部)、歐洲等地有很多著名的滑雪場。
適合冬季的4大戶外運動--滑雪
滑雪一定要准備一副滑雪鏡,因為雪反光能力很強,會刺傷眼睛,因此一副滑雪鏡的必須的,另外,滑雪服等專業裝備也應具備。
3、 攀冰:由攀岩運動發展而來,是攀登高山、雪山的必修科目,更是登山運動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一項藉助於裝備、器械而進行的運動,要求裝備質量高且經久耐用。目前攀的冰主要分自然冰,分為冰瀑和冰掛兩種。以它獨特的新酷裝備、童話世界般的活動環境、刺激的身心感受,成為冰瀑上的芭蕾。目前,北京、甘肅、四川境內均有不少攀冰愛好者。
適合冬季的4大戶外運動--攀冰
攀冰是一項危險的運動,所以一定要准備好一套專業裝備,例如:攀冰鞋、冰爪等。
4、徒步穿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主要依靠徒步行走,完成由起點到終點的里程,其間可能會經歷山嶺、叢林、沙漠、雪原、溪流、峽谷等地貌的一種戶外活動。徒步穿越對參與者的野外綜合技能要求較高,它集登山、攀岩、漂流、溯溪、野外生存於一體,一般要求穿越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體能,穩定的心理素質和道德水準,以及樂於助人的團隊精神。雪山徒步穿越、沙漠穿越、冰道滑翔都非常適合冬季戶外運動。
適合冬季的4大戶外運動--徒步穿越
徒步穿越最重要的就是鞋,一雙好的戶外徒步鞋會讓你更加舒適與安全,冬天戶外徒步最好選用一雙保暖、防水中幫徒步靴。
總結:無論進行什麼運動,安全都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進行類似極限戶外運動時一定要准備好一套戶外裝備,防患於未然總是沒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