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旅行的目的
1. 作為一個國際商務的學生,為什麼需要學習關於商務旅行
如果學習國際商務,那麼很有可能要出差,並且出差的目的地有可能是國外,那麼學習商務旅行就很有必要了。
2. 商務旅行什麼意思和普通旅行有區別嗎
商務旅行又稱公幹、出差等,是旅遊行業中細分出來的一個概念。
商務旅行和普通旅行的區別如下:
1.兩者旅行費用支付的對象不同,商務是一般是公費旅遊,普通是自己出錢。
2.兩者的目的不同,商務旅行又稱公幹、出差等,是有工作在身;但是普通旅行是出去放鬆自己。
3.兩者的自由度不同,商務旅行的自由度受到限制,但是普通旅遊可以隨心所欲。
(2)商務旅行的目的擴展閱讀:
商務旅行作為一個接待城市很重要的一個指標,相對於平均一天165位遊客的話,它的預算是一天260位(歐洲數據)。食宿消費通常是由企業或者別的單位公費支付,那麼,個人遊客則可以在購物和消遣上花費更多的錢。
旅遊業通過提供遊客商品和服務,可以賺取大量收入,自2011年起佔到世界服務貿易的30%,總體商品和服務出口貿易的6%。同時也提供了與之相關的第三產業的就業機會。
旅遊交通到20世紀早期開始有汽車,後來又有了飛機。交通的發展縮短了人們在旅途中花費的時間。歐洲大陸,最早的海水浴場為1793年開發的海利根達姆,位於波羅的海。到了20世紀中葉,地中海沿岸成為了大眾旅遊的熱門目的地。
3. 旅遊的目的
看心情了。心情好做什麼都好,心不放鬆,旅遊也是受罪。
4. 目前我國的旅遊電子商務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呵呵,首先,這是個絕對的新興領域,人才特別少。我的親身經歷,懂電子商務的很少懂旅遊,而懂旅遊的更少懂電子商務。
我覺得,相比較國外一種旅遊電子商務模式一個代表網站而言,國內的旅遊電子商務就有點百花齊放的感覺。
同時,受制於旅行社這個半市場化的行業,旅遊電子商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當下的法規,沒有模式上出現爆發。
目前國內有5萬多家旅遊網站,按模式分類可以看出其特徵:
1、絕大多數是旅行社網站。
2、旅遊B2C網站多且雜。其中著名的有攜程、藝龍等。
3、旅遊垂直搜索網站,去哪兒、酷訊等。
4、旅遊B2B網站,同程、歡途等。
5、旅遊社區網站,游多多、綠人等。
6、還有很多綜合旅遊網站,比如搜狐旅遊。
當然,還有很多模式交叉的...
總之,這是一個看似飽和又充滿機遇的市場。
理清這個市場,再改善這個市場。這於己於人都是重大的使命。
5. 商務旅遊的意義
從消費特徵和檔次分析,商務旅遊無疑是旅遊的高端產品。與觀光旅遊者相比,商務旅遊者具有消費能力強、消費傾向明顯、重訪率高、對配套設施要求較高、不受季節影響、停留時間較長等特徵。
一是消費能力強,重質不重價。商務旅遊者的交通和住宿餐飲等費用由公司支付,加上他們一般都是收入較高的階層,因而商務旅遊者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據調查,商務客人與觀光客人的消費比約為2.5∶1)。較強的消費能力使得商務旅遊者不太關注消費服務的價格,而更注重消費所帶來的舒適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和服務質量,更注重服務的效率、品質、個性化及完善程度,更看重物有所值。
表1:2002年入境旅遊者人均天消費情況表
單位:美元/人天
觀光游覽 休閑度假 探親訪友 商務、會議 宗教朝拜 文體科技交流 其他
137.43 131.32 118.05 165.36 149.55126.06 108.37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統計年鑒(2004)
從上表可以看出,來華參加商務、會議活動的海外客人的人均天消費,比觀光客人的人均天消費高出20%以上。
另外,國內商務客人的消費水平也比其他遊客高,據北京市旅遊局2001年進行的國內旅遊調查,來京從事商務活動的國內旅遊者的人均花費為1327.4元,比觀光客人的人均消費高出42.2%。
二是消費傾向明顯。資料表明,商務旅遊者的消費項目中,住宿、餐飲、交通、會議、宴會、通訊等費用的支出比較穩定並佔有較大比例。觀光游覽、購物和娛樂等消費則依商務旅遊者的停留時間、商務旅遊目的地的旅遊配套設施完善程度和服務質量的不同而呈現較大的差異。
三是重訪率高。2003年,中國境外遊客中,商務遊客只佔9.8%,但4次以上來華的就高達72.1%,遠遠高出觀光客的33.9%;來北京的境內商務客人中,4次以上來京客人的所佔比例比境外商務客人更高。
四是時間觀念強,對商務配套設施需求大。商務遊客旅行日程安排緊湊,強調效率,因此,他們希望旅行公司提供的商旅服務能統籌安排,提高效率、節約時間。近些年來,商務遊客越來越追求快捷便利的現代化辦公設施,據有關方面調查,10個國際商務客人中就有6人攜帶筆記本電腦,他們在酒店中使用傳真比例高達97%,有超過50%的國際商務客人在差旅過程中使用互聯網,因此,他們往往對辦公地和住宿房間是否有寬頻網比較計較。另外,商務客人對電子信箱、電傳、國際直播電話等使用頻率也較高。
五是散客為主,受季節影響小。統計表明,商務客人中散客居多,他們的主體是公司或機構的中高層管理者。商務客人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從事商務活動,完成商業目標。因此,旅行時間、旅行方式和目的地等在出行之前基本上已經確定。對商務客人來說,旅行意味著工作。觀光旅遊者所追求的旅遊吸引物在他們選擇目的地的決策過程中處於非常次要的地位。商務客人的目的地、交通工具以及從離開到返回工作地的時間等都是公司和機構的安排。對大多數商務旅遊者來說,進行商務旅行是一種公務,不受季節和氣溫影響。這些就意味著商務客人在旅行過程中和在目的地期間,需要較多的「管家式服務」,以減少旅行過程中非工作本身所帶來的麻煩,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六是商務客人停留的時間較長。據國家旅遊局2002年調查,來華海外商務客人在華停留超過15天者達15%,而觀光客人停留15天以上的僅有5.8%,文體交流客人停留15天以上者達21.4%,遠遠高於觀光客人的停留時間。國內遊客中的商務客人的停留時間也明顯多於觀光客人和其他類型的遊客。在北京的國內遊客中,停留時間最長的是文體交流客人(15.1天),從事商務活動的客人停留時間為7.4天,均比休閑游覽(4.8天)停留的時間長。 從趨勢來看,全球商務旅遊活動正日益增加,商務旅遊市場前景看好。發展商務旅遊,既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趨勢,也順應地區旅遊產業升級的現實要求。區域發展商務旅遊的經濟和社會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帶動地區綜合收入的大幅提高
現代商務旅遊者所具有的消費層次高、往返次數多、購物慾望強等特徵,必然給商務旅遊目的地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帶動地區綜合收入包括旅遊收入的大幅提高。
2、可以提升區域旅遊產品由低端向高端發展
一般來說,一個地區旅遊產品都有一個由觀光旅遊等低端產品向休閑、度假、商務旅遊等高端產品過渡和發展的過程,這也是產品結構優化的過程,是一種必然的增長和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商務旅遊的發展能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加速作用。另外,對於那些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比較稀缺的地區,可以通過建設和完善商務旅遊設施來吸引商務客人,靠舉辦各種會議、展覽等來發展商務旅遊的辦法來振興地區經濟,拓展旅遊業的內容和范圍。
3、有利於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理論研究和實際表明,旅遊產業對其他行業和產業具有強大帶動性,據測算,旅遊產業對相關產業的拉動比為1:4。作為旅遊產業一部分的商務旅遊產業對本地區各行業和各產業的帶動性就更大,商務旅遊中的會議會展活動等具有非常強的聯動效應,拉動比一般為1:6。如會議展覽對汽車、鐵路和航空客貨運輸的依賴,必然拉動運輸業經濟,會議展覽業還對會議電子系統、同聲傳譯系統的廣泛應用起了很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廣告印製業、攝影攝像業、電子信息業等的拉動都是非常明顯的。
4、有利於塑造區域形象和提高區域知名度
商務旅遊的發展對區容區貌、基礎設施、市民素質、區域功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有利於促進各相關因素的改善和大幅度的提高,樹立良好的區域形象,進而形成良性循環。商務旅遊者通常為企業中高級管理人員、政府官員、文化藝術人士、科學家、醫生、商品推銷人員等專業人士,他們是提高區域知名度的很好傳播者。
5、有利於旅遊的削峰填谷
商務旅遊受氣候和季節的影響比較小。發展商務旅遊,能有效的平衡旅遊市場的淡旺季,提高旅遊產品、旅遊設施的利用率,這將提高旅遊設施及景點的綜合經濟效益。
6. 商業旅遊的定義
商務旅行 〔business travel)又稱 公幹、出差 等。 是旅遊行業中細分出來的一個概念。 主要涉及到交通,遷移,住宿,體育賽事,文化或者飲食活動和飯店行業的宴會。工作期間的程序是很明確的和會議室、商務中心的安排聯系在一起的,比如一些必備設施:紙張,投影儀,屏幕,互聯網介面等。
商務旅行是一個接待城市很重要的一個指標。相對於平均165個遊客一天的話,它的預算是260個一天〔歐洲數據〕。
食宿消費通常是由企業或者別的單位公費支付,那麼,個人遊客則可以在購物和消遣上花費更多的錢。
近年來,商務旅遊是發展最快的旅遊項目之一,從其規模和發展看,已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據統計,全球每年旅遊業收入的35000億美元中,有4200億美元屬於企業的商旅支出,佔全部旅遊收入的12%,並且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推進,這一比例仍會提高。目前全球商務旅遊人數約占旅遊者總數的1/3,國際上許多著名的連鎖飯店通過調查發現,商務客人已佔全球住房遊客的53%,占連鎖飯店的60%。近年來由於許多新興的旅遊項目也推動了商務旅遊的發展,例如增長最快的獎勵旅遊,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1億人~18億人次進行獎勵旅遊。同樣發展很快的還有國際會議市場。國際會議自70年代中期以來就以其廣泛的影響、高額的利潤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的注意。據專家估計,隨著世界經濟的復甦,全世界每年的會議收入將達到2200億美元之上,且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長。
全世界商務旅遊的發展都呈現出良好態勢。在歐洲,由於統一大市場已經形成,企業國際化加快,商務旅遊市場的發展前景良好。在亞太地區,商務旅遊發展也非常迅速並具有持續發展之勢,尤其是日本、新加坡、韓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此外,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中國大陸均已崛起,使亞太地區商務旅遊市場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可以用「東西方共發展」來形容世界商務旅遊的格局。
(二)、中國商務旅遊的發展概況
中國宏觀經濟和政局的穩定發展為商務活動的活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當中國的旅遊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時,商務旅遊作為旅遊高端市場的主力軍日趨顯現出優勢和潛力,商務旅遊正成為一塊利潤豐厚的蛋糕,且極具成長性。美國運通公司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商務旅遊市場的發展潛力驚人,規模已經達到法國、德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水平,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長幅度,將在今後5年內翻一番,成為世界第三大商務旅遊市場。總的來看中國商務旅遊市場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1、 市場規模逐年增大
專家預測,如果全國4000萬商務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計算,全年商務旅遊總量可達1.2億人次左右。國家旅遊局2003年的一份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國際商務旅遊支出超過357億元,占亞洲商務旅遊市場的17%,目前我國因公出境包括公務和商務考察的人數已佔出國人數的53.3%;中國國內商務旅遊支出則高達1700億美元,約占國內整個旅遊市場的30.5%,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消息,從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的結構中分析,商務及會議旅遊共佔39.9%,已接近或超過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近年來,中國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績顯著,與中國通航的國家越來越多,航線越來越長。中國相對齊備的涉外旅遊服務系統也為商務旅遊提供了便利。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在中國境內的各項展覽、會議等都成為吸引商務旅遊人士的重要磁石。據國際會議協會預測:「中國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會獎旅遊(會展旅遊和獎勵旅遊的合稱)首要目的地」,而中國加入 WTO、2008 年奧運會及 2010 年世博會的申辦成功更為中國商務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收入穩定
由於商務旅遊是以商務或者其他特定的活動目的為導向,因此通常商務旅遊的時間隨意性低,事前計劃性強,而且活動具有重復性(尤其是年會、大型活動都有固定的時間或者預先設定的時間,經過一定固定的時間間隔就會再次舉行)。這就形成了商務旅遊的穩定性的特點:一方面由於時間固定,一般來講它不會受到氣候條件或者一些不利條件(如交通不暢等因素)的影響,是旅遊市場中最穩定的一個細分市場。另一方面,商務活動的重復性使商務旅遊能夠產生穩定的旅遊客流和收入,而沒有其他旅遊項目的明顯的季節性和淡旺季的差異。
3、 利潤豐厚
商務旅遊的消費者構成的特點決定了其中自費的比重不大,並且通常商務旅遊者所產生的費用是依照所在組織的內部規定或者商務活動的級別標准而確定,價格因素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因此相對於休閑旅遊而言,商務旅遊者的消費能力更高。從兩種類型旅遊的目的上來看,商務旅行者更看中的是服務質量、效率和便利性。據統計,商務客人的人均日消費額比觀光客人要高出23%。此外,商務旅遊者在目的地的停留時間也相對較長。所以,一般來說商務旅遊的利潤率高達20%~30%,遠遠高於一般休閑旅遊的利潤。
3、 市場形成期,專業性匱乏
從市場周期角度對於國內商務旅遊市場分析,可以發現這一市場正處於市場發育期。①、首先這一市場被分割成為無數個小的區域市場,已進入者和潛在的進入者數量很多,並且沒有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企業,該市場暫時處於完全競爭的狀態。②、其次,作為旅遊市場中的獨立細分市場,商務旅遊市場發展速度很快,還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狀態的市場規模。③、最後,這一市場的相應規則還沒有成型,還遠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
(三)、中國商務旅遊市場細分及特點
與世界其他國家商務旅遊的消費者結構相類似,中國國內商務旅遊市場主要是由以下四個子細分市場構成:
1、一般商務旅遊市場
在這一細分市場中主要是由從事商業活動的消費者所構成。一般商務旅遊活動包括會展(如世博會、服裝節、糖酒會等)、商業談判、營銷、管理(如培訓、獎勵旅遊)等商務旅遊活動。其中會展旅遊是商務旅遊中最有特點的一個重要內容。
2、政務旅遊市場
政府公務人員是商務旅遊中的另外一個市場。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公務員,達五百多萬人。每年中各種會議、視察、調研活動所產生的商務旅行形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
3、學術旅遊市場
學術旅遊市場是近幾年來發展十分迅速的一個市場。在中國政府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的背景下,地區性和全國性的學術交流活動與日俱增。據中國萬方數據公司統計,每年全國性學術會議在一千個以上。區域性學術會議更是不計其數,隨著中國加入WTO還有大量的國際性學術會議轉移到中國來舉行,這一系列會議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並且其穩定的周期性特點的確讓人浮想聯翩。
4、其它商務旅遊市場
這個市場主要包括各種大型體育活動如世界盃、奧運會等以及其他類型的慶典、紀念活動。
7. 什麼是 商業旅遊
旅遊(Tour)來源於拉丁語的「tornare」和希臘語的「tornos」,其含義是「車床或圓圈;圍繞專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屬。」這個含義在現代英語中演變為「順序」。後綴-ism被定義為「一個行動或過程;以及特定行為或特性」,而後綴-ist則意指「從事特定活動的人」。詞根tour與後綴-ism和-ist連在一起,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所以旅遊指一種往復的行程,即指離開後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遊者(Tourist)。
「旅遊」從字義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游」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做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的含義。因此,旅遊的定義可如下表述:旅遊是人們為尋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
8. 什麼是商務旅遊
旅遊(Tour)來源於拉丁語的「tornare」和希臘語的「tornos」,其含義是「車床或圓圈;圍繞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這個含義在現代英語中演變為「順序」。後綴-ism被定義為「一個行動或過程;以及特定行為或特性」,而後綴-ist則意指「從事特定活動的人」。詞根tour與後綴-ism和-ist連在一起,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所以旅遊指一種往復的行程,即指離開後再回到起點的活動;完成這個行程的人也就被稱為旅遊者(Tourist)。
「旅遊」從字義上很好理解。「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游」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做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的含義。因此,旅遊的定義可如下表述:旅遊是人們為尋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
9. 什麼是商務旅行
又稱公幹、出差,是商務人士以商務或者其他相關商務活動目的為導向的一系列活動的統稱。商務旅行活動一般包括差旅、會展、商務考察、獎勵旅遊以及培訓研修等內容。
10. 為什麼商務旅遊也屬於旅遊
商務旅遊又稱公幹、出差等,是旅遊行業中細分出來的一個概念。旅行期間食宿消費通常是由企業或者別的單位公費支付,所以個人遊客可以在購物和消遣上花費更多的錢。 商務旅遊已經成為發展最快的旅遊項目之一,從其規模和發展看,已經是旅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有巨大的發展潛力。[1]
中文名
商務旅遊
涉及
交通、遷移、住宿、體育賽事
又稱
公幹、出差
類型
一個概念
中國宏觀經濟和政局的穩定發展為商務活動的活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當中國的旅遊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時,商務旅遊作為旅遊高端市場的主力軍日趨顯現出優勢和潛力,商務旅遊正成為一塊利潤豐厚的蛋糕,且極具成長性。美國運通公司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商務旅遊市場的發展潛力驚人,規模已經達到法國、德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水平,如果保持目前的增長幅度,將在今後5年內翻一番,成為世界第三大商務旅遊市場。總的來看中國商務旅遊市場呈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1、 市場規模逐年增大
商務旅遊
專家預測,如果全國4000萬商務人士按每人每年平均出行三次計算,全年商務旅遊總量可達1.2億人次左右。國家旅遊局2003年的一份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國際商務旅遊支出超過357億元,占亞洲商務旅遊市場的17%,目前我國因公出境包括公務和商務考察的人數已佔出國人數的53.3%;中國國內商務旅遊支出則高達1700億美元,約占國內整個旅遊市場的30.5%,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國家旅遊局發布的消息,從我國入境旅遊市場的結構中分析,商務及會議旅遊共佔39.9%,已接近或超過一些發達國家的水平。近年來,中國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成績顯著,與中國通航的國家越來越多,航線越來越長。中國相對齊備的涉外旅遊服務系統也為商務旅遊提供了便利。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在中國境內的各項展覽、會議等都成為吸引商務旅遊人士的重要磁石。據國際會議協會預測:「中國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會獎旅遊(會展旅遊和獎勵旅遊的合稱)首要目的地」,而中國加入 WTO、2008 年奧運會及 2010 年世博會的申辦成功更為中國商務旅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