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單反去旅行
1. 去旅遊一定要帶單反嗎
旅遊當然可以帶單反。但絕對不是好主意。
單反特別是大塊頭的。太過沉重,那種按公斤計重的鏡頭更是不小的負擔。
其次,單反除了那種大變焦鏡頭。在使用中並不方便,需要頻繁的更換鏡頭。
2. 出去旅遊想戴個單反,因為是爬山,又怕單反太沉,好糾結該不該帶!
旅遊也是單反大顯身抄手的好時機,但是單反的重量也確實是問題。
攝影愛好者一般的態度是:
1、既然買了,就不怕分量。
2、合理搭配鏡頭組合,減輕不必要的負擔。
3、合理背負,優秀的攝影包、組合背帶能幫助攝影愛好者減輕負擔。
4、附件少帶或替代,比如閃光燈就不帶了,三腳架可以用獨腳架或八爪魚等。
3. 帶單反相機出去旅遊相機怎麼裝
攜帶單反相機外出不是太難的事,只要注意不要摔碰就可以,最好背在自己身上,便於隨時取出拍照,並防止丟失,使用單肩雙肩背包全可以看自己喜好與習慣。這里提醒相機最好不要放在行李裡面遠離自己,那樣容易被摔壞等意外發生。
4. 可以帶單反出去旅遊嗎
當然可以。單反相機功能強大,畫質好。帶出去旅遊不但可以拍攝留念照片,還版能記錄或創作出很權多優秀的攝影作品來。但普通的旅遊和攝影采風外拍不一樣,玩是第一位,攝影留念是第二位。而後者正好相反,攝影才是頭號工作。所以一般的旅遊帶單反相機一機一鏡就可以了,鏡頭以大變焦比一鏡走天下的鏡頭為最好,還是那句話為了輕便和實用。
5. 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單反去旅行
旅生帶單反並不是好注意。除非是專業攝影。旅行帶單反太累,如果是登山,或天氣炎回熱,單反答就是累墜。有可能因為累而失去拍的興趣。
其次,旅行的場景變化多端,很多美景轉瞬即失,而單反可能機上的鏡頭不那麼合適。本人在神木壘景區,一支小熊貓出現在眼前,好在手裡是12倍光變的便攜機。輕松的追拍
6. 准備去旅遊幾天,如果要帶單反的話怎麼帶比較好
出去旅遊帶單反,應該把單反放在相機包里背出去,這樣才能起到最好的防護效果。
如果直接背出去,或者用普通背包裝單反,很容易弄壞它的。單反相機的機身和鏡頭都是很嬌貴的呀!
7. 旅行中究竟要不要帶單反
旅行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無論是自拍還是風景,都是很有紀念意義的,看到別人拍出大片的既視感,或者很美的人物照,都是很羨慕的,而那些刷爆朋友圈的照片除了需要拍照技術還有就是專業的設備!
那麼有個問題就來了,旅行中,究竟有沒有必要帶單反?
知乎上有個人這么回答的:我覺得這和你旅遊的目的有關,如果是以遊玩為主,感受當地山水人文風情,那麼帶個手機或者小相機記錄一下足夠了,單反畢竟很重,並且不後期的話發朋友圈也不一定就比手機拍的好看。
相反,如果你旅遊的主要目的是去拍風景照片,或者拍人文大片,打算創作,又或者想寫很高大上的游記,那麼單反的高像素,極大的後期空間和變焦鏡頭的大范圍焦距還是很有必要的。
其實我覺得,如果細分的話,帶不帶單反這一條就可以長篇大論很久了,不過從最基礎的來看,並不一定好照片都是用單反拍出來的,首先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其次才是對構圖、光線、人物、場景的把握,也就是攝影的基礎原理,學好這些,用手機拍效果也不會差。
其次,那些很好的照片也並不是有了一個好設備就可以拍出來的,一個好的攝影師是可以為了一個想要的場景原地駐守好久甚至幾個月,除了復雜多樣的設備外,耐心和熱愛也是一個好的攝影師的標配。
對於平時喜愛攝影,以度假為主的人來說,有一台單反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後期的空間有很大,也可以發一些游記平台記錄分享給大家。
對於一些學生,背包客來說,旅行的意義不單單是為了看風景,而是感受風土人情和一些小眾景點,特別是對於一些戶外運動,例如徒步、翻雪山等等,單反就有點多餘了。
還有一些人,特別是女生,喜歡攝影卻又覺得單反太重,這種時候完全就可以入手一個微單,小巧輕便,而且作為平時記錄生活也足夠了,還留有足夠的後期空間。
所以,單反、微單、手機,按自己的需求來。
或者最簡單的,出去玩個幾次,自然就知道自己適合帶什麼了......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涉及侵權請聯系,立即刪除)
8. 帶什麼相機去旅行 詳細
當場暈倒,幾個小時白費了。 買手錶這問題看似簡單,要准確回答卻讓人抓狂。首先是你買表幹啥?純粹看時間?運動記步?時裝的裝飾?收藏與保值?顯闊?然後要看你預算多少,因為一塊表的售價可以從一美元到十萬美元。最後手錶這東西還牽涉到個人的審美觀和顏色喜好,而這些東西根本無道理可講。 我 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以幫助別人為樂。但當我被問"買什麼相機"我一般都很難回答。因為這問題和買手錶一樣不是半個小時能講清楚的。尤其如果這位朋友對攝影 常識一無所知,不知道什麼是光圈和速度,那情形簡直就是雞同鴨講。我很原意幫助別人,但如果每幫助一個需要幾個小時,每天我也不用干別的事了。如果您不了 解這些基本的攝影名詞,可以先看一下我先前的《幾個必要的攝影名詞解釋》。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能做出自己的選擇。 旅遊攝影相機的選擇 關 於攝影器材的價格有一點要強調,付出與收獲是不成正比的,而且你付出得越多收獲越少。打個比方,一個六千元的鏡頭其綜合性能(解像度,抗炫光能力等)可能 只比一個三千元的鏡頭好10%,而一萬兩千元的鏡頭比那個六千元的提高可能還不到5%。是否值得花大價錢因人而異,這個世界上富有的完美主義者總是有的。 個人的收入和體力不同,所以旅遊攝影器材的選擇沒有標准答案,個人必須先掂量一下口袋裡的鈔票,然後到攝影器材店掂掂相機和鏡頭的份量,看看自己長途旅行是否背得起。 經常有人說:這照片拍得真好,用很貴的相機拍的吧?單反吧?佳能還是尼康呢? 你能區別出下面哪張照片是用單反拍攝,哪張照片是用普通相機拍攝的嗎? 很難回答吧? 沒有人可以單憑一張沖印好的照片判定是用單反還是用小相機,是用什麼牌子的相機拍攝的。換句話說,小相機大單反都可以拍出好照片,各種牌子的相機都可以拍出好照片。 說 到旅遊,輕裝前進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你需要便攜性好(能塞進衣服口袋裡),那就不可能買數碼單反只能買小數碼DC,而小DC 的圖片在細節保持上不如單反, 如果你要沖印大尺寸的照片或者經常裁剪照片重新構圖,那麼小 DC 的畫質可能無法滿足你的需求,並且小DC 在高ISO 下的畫質是慘不忍睹的;數碼單反能保持 細節,並能解決ISO400 以上圖片質量問題,但你必須承受數碼單反比DC 貴得多的價格,大得多的體積和重量。 人生就是選擇,選擇就是妥 協。如果我堅持找一位美麗,體貼,勤勞,有錢,智慧型的太太,精通英文,床上技巧高超,下床又做得一手好菜同時又是鋼琴高手,我恐怕一輩子要打光棍。同理,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台完美的旅遊數碼相機。就風光攝影來說,如果完美的圖片質量是唯一的追求目標,那今天我們在這里討論數碼相機純屬浪費時間,我們應 該每個人扛一台巨大的座機去旅遊,這種座機的底片有8x10 英寸或者更大,照片質量巨好無比,解像度超過最貴的數碼單反十倍以上。但這種巨型座機每拍一張 需要至少三分鍾的准備時間,沒有自動對焦,沒有自動測光。圖片質量舉世無雙了,但這種座機明顯不適合大眾旅遊。所以有人想追求完美畫質的相機,那麼首先抱 歉的告訴你,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完美,只有相對的完美,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在我們想要的所有的東西之間平衡、選擇。 我們想要盡量好的畫質,但又想盡量輕便,還最好便宜,以及操作簡單等等。 所以妥協的結果就是,我選擇一台中低端的單反尼康D80 以及具備全手動功能的佳能A650IS。 我選擇單反的原因是它可以讓我在拍攝風景的時候有廣角以及更好的細節,可以讓我方便的裁剪重新構圖而基本不影響畫質。當然還有一些不是關鍵的理由就是可以幫助我拍人像(拍人像需要中長焦大光圈),高ISO 畫質比較好,讓我在光線不好的時候拍攝餘地更大。 當然小DC 的優勢也很明顯,最大的優勢就是輕便,可以放進衣服口袋,其次還有一個很大的有點就是拍攝的時候可以無聲,對於很多不能出聲的場合,只能使用小DC,比如音樂會,或者抓拍偷拍不想引起注意。 在 需要便捷並且光線尚可的場合,我就攜帶小DC A650IS,在專程做旅遊攝影的時候,我會攜帶單反D80,在一些重要場合,比如長途旅行或者出國旅遊,我會兩個都帶上,嫌單反麻煩的時候就把單反扔在 酒店帶上小DC,而且小DC 也可以作為單反的備機,萬一單反掛了也不用捶胸頓足了。 單反機身的選擇 至 2008 年,全世界有8 家數碼單反廠家,它們是Nikon, Canon, Sony, Pentax, Olympus, Panasonic, Sigma, Fujifilm。就旅遊攝影來說我一般推薦 Canon 或者Nikon,不是因為它們機身特別好,而是因為這兩家公司擁有最全面的鏡頭系列,其他鏡頭廠商 推出新鏡頭的話首先都會推出Nikon 和Canon 卡口的。 每個單反廠商都會推出低中高不同檔次的單反產品,對於單反機身,我目前採取的 原則是,在預算一定的條件下,盡量選擇低端的產品,將錢投資在鏡頭上。因為鏡頭主要是光學產品,更新換代沒有作為電子產品的機身快。假設你投入5000 塊 買了一個鏡頭,5 年後因為這個鏡頭還可以在二手市場上值3000 塊錢,而你花了10000 塊買個機身,那麼5 年後可能連2000 塊都不值了。 單反鏡頭的選擇 1.關於焦段: 旅 游攝影常用焦距最廣很少廣過20mm,長焦很少超過300mm。總結近幾年兩萬多張旅遊照片,其中大約93%是用28-128mm 這個焦段拍的,有4%是 用128- 300mm 焦段拍的,剩下3%用廣角拍。總結了這個規律之後,我現在一般就帶 16-85vr 一個鏡頭(在D80 上摺合的焦距為24-128)。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不想負重行軍,那就只帶一個標准變焦鏡頭;如果你錢只夠買一個鏡頭,也先買標准變焦,它可以滿足你90%以上的旅遊攝影需要。 2.關於定焦和變焦鏡頭 單反鏡頭可分為兩類,一是定焦鏡頭,二是變焦鏡頭。定焦鏡頭光圈大,成像好,變焦鏡頭光圈小,成像稍差。 旅 游第一要考慮的還是方便和輕裝。所以一般不考慮定焦鏡頭。以我常用的 Nikon 16-85vr 來說,需要6 支定焦鏡頭才能覆蓋同樣焦段,它們是:28mm, 35mm,50mm,85mm,105mm 和135mm。 定焦頭的光學素質最好,但一堆定焦鏡頭丁丁當當的實在不便攜帶,換鏡頭也麻煩,而且相機CCD 換鏡頭時容易進灰塵。而且定焦頭不利於街頭抓拍,換鏡頭最快 也得幾秒鍾吧,等你換好鏡頭,那決定性瞬間和人物早沒影了。 3.關於標准變焦鏡頭(標變)和套頭 135 膠卷相機的標准鏡頭(標頭)是50mm(視角45 度),所以任何包含45 度視角的變焦頭都可稱為標准變焦鏡頭。我常用的標變是Nikon AF-S DX 16-85 ED VR。 對 初次購買DSLR 去旅行,我推薦購買套機捆綁銷售的標變,也就是機身加套裝鏡頭(簡稱套頭)。扣除機身這些套頭只售幾百元, 等於半買半送了。套頭又小又輕,重量不超過300 克,背包旅遊輕裝第一,如果只打算帶一個鏡頭出門,最合適的就是套頭。 以後升級了這套頭賣二手也虧不了幾個錢。 目前尼康和佳能的入門機型套裝都是18-55mm 焦段的鏡頭,大致相當於傳統 135 相機的 28-85mm,這個焦距段是最常用的,涵蓋28 和35mm 小廣角、50mm 標頭以及85mm 小長焦。不少品牌的DSLR 還推出雙鏡頭套裝,除了 18-55mm 標准變焦鏡頭,另外奉送一個55-200mm 的遠攝鏡頭,價格只比單鏡頭套機貴一千元,相當劃算。 對於資金仍有餘力的朋友來說,選擇18-200 這個焦段的鏡頭(佳能和尼康都有)作為旅遊鏡頭是更佳的選擇,因為這一個鏡頭就覆蓋了兩個鏡頭的焦段,而且成像也尚能接受。 對 於資金充裕又比較更追求畫質的用戶來說,可以選擇更小變焦的旅遊頭,佳能是17-85IS,尼康是16-85VR,這個焦段雖然長焦不如18-200 覆蓋 大,但是實際使用中,85 到200(折算後是128 到300)焦段實用的頻度並不高,相反,前者在廣角端多出的1 到2mm,因為在旅遊攝影中往往要拍攝大 量的風光,廣角往往比長焦更重要,所以這部分是非常實用的,並且由於這兩只鏡頭變焦都比18-200 小一倍,畫質也要更好,當然價錢也稍微貴一點。 4.關於光圈的大小 毫 無疑問大光圈鏡頭優勢明顯,進光量大利於防抖,而且拍人像時虛化背景好(大光圈小景深)。但大光圈鏡頭很貴("三大元"14-24/2.8、24-70 /2.8、 70-200/2.8 每個都是一萬以上),而且很重很大,非常不便於旅遊攜帶,就風光攝影來說,幾百元和上萬元的鏡頭畫質區別不大,反正都以 F8/F11 等最佳光圈拍。大光圈鏡頭的優勢在弱光手持拍攝。當然,如果沒有大光圈鏡頭,就靠鐵手+提高ISO 來補償。關於如何練就"鐵手功",請參見前 面發過的《美女教你如何拍照片》。 關於防抖 前面的文章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安全速度原則: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數。有了防抖裝置,則安全速度可以降低兩檔到四檔,也就是說200mm 鏡頭拍攝時原本需要1/200 快門速度,現在可以低至1/50 秒甚至1/25 秒依然能夠得到清晰的圖片。 在 光線不好的時候,相機有沒有防抖有時成為一張圖片清晰還是模糊的關鍵。所以防抖技術是相機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1995 年,佳能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帶 防抖的135 單反鏡頭EF75-300mm F4-5.6 IS,這"IS"就是圖像穩定器(Image Stabilizer)。到目前為止,防抖技術已經演變成了三個類別:光學防抖、電子防抖和感光器CCD 防抖技術。 所謂光學防抖就是鏡頭 防抖,這種鏡頭里有一個探測器和一個浮動光學組件,探測器能夠感知你手抖動的情況(方向和抖動力度),鏡頭里的浮動組件隨之進行反向補償,保證了圖片的清 晰。佳能把鏡頭防抖簡稱為IS(Image Stabilizer),尼康把它簡稱為VR(Vibration Rection),適馬Sigma 把它簡稱為OS,松下簡稱為Mega O.I.S.,這些都只是名字不同,光學鏡片防抖原理是一樣的。 奧林巴斯和SONY(包括以前美能達)的數碼相機則採用了另外一種叫CCD 防抖的技術,手抖探測器不在鏡頭里而在機身里,而感光晶元CCD 被安裝在一個浮動支架上,同樣能根據手抖的情況進行反向補償。 2006 年之前鏡頭防抖要技高一籌,可以降低安全速度三至四檔(有廠家號稱五檔),CCD 防抖只能降低兩檔。2007 年隨著Olympus E3 和SONY α 700 新產品的推出,CCD 防抖也達到(或者接近)了鏡頭光學防抖的水平。 我 認為CCD 防抖比較厚道,是正確的發展方向。CCD 防抖意味著所有的 老鏡頭都自動獲得防抖功能,而不管是佳能的IS 還是尼康的VR,你必須購買新的 IS 或者VR 防抖鏡頭。比如佳能EF70-200mm F2.8,此頭售價人民幣8,500 元,而它的防抖版EF70-200 F2.8 IS 則售價高達13,000 元,實在是太宰人了。 最後介紹電子防抖。電子防抖只出現在小數碼相機裡面,我還沒聽說哪台DSLR 有電子防抖的。對電子防抖我也只有三個字:騙人的。 第 二章的名詞解釋我們說過,光圈,快門和ISO 三者聯合決定曝光是否正確。光圈只有那麼大,如果快門低於安全速度兩檔,電子防抖就是把ISO 從100 提 高到 400。 這樣一來快門速度上去了,圖片清晰了,但付出的代價是圖片質量的嚴重下降。其實我們根本用不著這個電子防抖,在菜單裡面人人都會調 ISO。 結論:第一購買CCD 防抖的相機,第二購買光學防抖的鏡頭,不買電子防抖的玩具。 攝影附件 除了相機本身,以下三種攝影附件非常重要: 1. 三腳架。好腳架勝過好鏡頭。 2. 圓形偏振光濾色鏡,簡稱偏振鏡,英文簡稱CPL (circular polarizing filter). 3. 充電器,備用電池和充足的存儲卡。 以上三種附件除了三腳架外都不存在重量的問題,無論如何是要和手機錢包一起攜帶的。 三腳架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帶上,克服困難也要帶上,除非你從不拍風光和夜景,也從不和家人一起合影。 三腳架和雲台一般也就是兩公斤,坐火車上飛機作為行李托運,或駕車遠游時放在行李箱,並不麻煩。 如果你實在嫌麻煩,可以在到達景點後把三腳架留在酒店裡,但自駕車或者搭乘旅遊大巴時一定要隨車攜帶。為什麼: 1. 三腳架可作防身武器,特別是在治安欠佳的景點。優質三腳架配優質鋁鎂合金雲台,在歹人的頭上砸個大窟窿是沒問題的; 2. 三腳架還可作拐杖或者扁擔使; 3. 方便自拍以及家人合影,使你不再咬牙切齒。沒有三腳架你可以請別人拍,但很多時候那人拍得非常爛,不是人被腰斬就是關鍵景物沒拍進去,你一邊恨得咬牙切齒一邊還得陪笑臉謝謝人家; 4. 風光片經常需要用到大景深,光圈一般在F8 到F16 甚至F22,而且拍攝風光片必須使用ISO100 最低感光度,此時即便是在白天,很多時候快門速度將在 1/10 秒甚至更慢,沒有三腳架是萬萬不可的; 5. 對於日出,傍晚以及夜景的拍攝,沒有三腳架還不如在家睡覺,省得浪費時間。 很 多促銷活動都買相機送三腳架。這些三角架又小又輕,小數碼DC 自拍用還馬馬虎虎,數碼單反裝在那些免費送的三腳架上,風一吹就晃,還不如不用。三腳架當然 是越大越重越穩,但旅遊攝影不是影樓人像,太重的三腳架顯然不現實。我們需要又輕又結實的三腳架,最佳選擇是碳素(碳纖維)材質的三角架,其次是鋁合金三 腳架。碳素三腳架價格昂貴,最便宜都要近人民幣一千元,但三腳架多花點錢絕對值得。數碼相機和電腦一樣,過兩年就不值錢了,但一個優質三腳架可以用二三十 年,依然結實,也不會過時 。 我認為好三腳架比好鏡頭還重要得多。風光攝影特別是夜景,一個幾百元的套機鏡頭(所謂的狗頭doggy lens)架在穩定的三腳架上用中等光圈來拍,比一個上萬元的鏡頭用最大光圈手持拍攝的效果還要好得多。最好的三腳架也不過四千多元,對比那些動則上萬的 鏡頭,誰更值得? 三腳架一般都和雲台分開賣。雲台是連接三腳架和照相機的裝置,非常重要,三腳架再結實,如果雲台很差,一樣不穩。所以在買三腳架的時候就要一並考慮雲台,架子加雲台才是一套完整的三腳架系統。 下 面解釋一下偏振濾色鏡。在膠卷時代,風光攝影師都要隨身攜帶大量的濾色鏡,如中黃,淺紅,灰漸變,星光鏡等等,所以攝影背心都有很多口袋。在數碼時代,除 了偏振鏡以外其他所有的濾色鏡都可以用電腦後期製作來替代。偏振鏡從古至今都是拍攝風光片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以消滅玻璃和樹葉的反光,使色彩更加濃郁, 藍天更加藍,白雲更加白,拍瀑布的時候還可以當中灰減光鏡用,把流水拍得絲般順滑。 關於偏振鏡還有一點很重要, 如果幾個鏡頭的口徑不一樣,就要帶幾個不同口徑的偏振鏡。當然也可以只帶一個偏振鏡外加幾個轉接環,但轉接環扭來扭去的麻煩,而且轉接環往往會讓原裝鏡頭 遮光罩無法使用。所以在購買DSLR 鏡頭的時候就要 想到濾色鏡口徑的統一。 對於佳能Canon 數碼單反來說,EF17- 40,EF24-105 和EF70-200f2.8 三支鏡頭覆蓋了從17 毫米超廣角到200 毫米長焦,它們的 濾色鏡口徑都是77 毫米。 關於備用電池和存儲卡這就不必解釋了,當然是多多益善。現在是2008 年, 國產數碼相機電池是白菜價,4G 的SD 卡還不到人民幣一百元,多買幾個吧。 結束語 我 本人並不是技術狂也不是攝影器材收藏家,我對照片本身更有興趣,攝影器材只是我的工具。每次看到那些震撼的照片我都在想那作者本人是怎樣用心靈去感受,然 後再用鏡頭語言將這感受表現出來的,我並不關心他用的是什麼相機和鏡頭,也不關心光圈和快門等技術數據,就如我看《三國演義》時並不關心羅貫中用的是什麼 毛筆,中楷還是小楷。 07 年我在稻城和斯德哥爾摩用的是佳能A610,一款500 萬像素的小DC,一樣給我留下了很多難忘的照片。2008 已是數碼相機的成熟期,現在任何一款入門級DSLR 用5 年前的標准來看都屬於石破天驚之作。對於器材,我們不該再抱怨。 不管牛頭狗頭,最重要的還是鏡頭後面那個人頭。如果一定要說器材,就風光攝影來說一個攝影者是否盡心主要看他是否總帶著大中型三腳架,就人文紀實來說主要看他在上廁所的時候是否也帶著小傻瓜機。只要自己用心,什麼相機都能拍出好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