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的目的
㈠ 什麼是研學旅行以及它的意義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014年4月19日,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在第十二屆全國基礎教育學校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我國基礎教育新形勢與蒲公英行動計劃》的主題演講。在會上,他首先提出了研學旅行的定義: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研學要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確定主題,以課程為目標,以動手做、做中學的形式,共同體驗,分組活動,相互研討,書寫研學日誌,形成研學總結報告。
王司長還針對研學旅行的特點提出了「兩不算,兩才算」:第一個特點,校外排列課後的一些興趣小組、俱樂部的活動,棋藝比賽、校園文化,不符合研學旅行的范疇。第二個特點,有意組織。就是有目的、有意識的,作用於學生身心變化的教育活動,如果周末三三兩兩出去轉一圈,那不叫研學旅行。第三個特點,集體活動。以年級為單位,以班為單位,乃至以學校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同學們在老師或者輔導員的帶領下一起活動,一起動手,共同體驗相互研討,這才是研學旅行。如果孩子跟著家長到異地轉一圈,那也只是旅遊。第四個特點,親身體驗。動手做做中學,學生必須要有體驗,而不僅是看一看、轉一轉,要有動手的機會、動腦的機會,動口的機會,表達的機會,在一定情況下,應該有對抗演練,逃生的演練,應該有出點力,流點汗,乃至經風雨、見世面。
㈡ 研學旅行的好處
研學旅行對孩子有很多的好處,比如:
1、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
參加研學旅行走向自然,走進社會,走進博物館正好是對孩子們平日里學習到的課本知識的印證。
2、在快樂中學習
經過一個漫長學期的學習,是該讓孩子放鬆一下心情,走出校園,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3、獨立自主的鍛煉
有句話是這樣的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往往給孩子提供了除學習以外的所有服務,許多孩子都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觀念和習慣,參加研學旅行正好是鍛煉孩子一個好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動手。
4、增強孩子自信心
平日里千篇一律的學習生活,磨滅了孩子接觸未知事物的勇氣,通過研學旅行為孩子專門設計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有信心去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認識新團隊成員,並從中得到收獲。
5、樹立堅定目標
研學旅行中會安排無數孩子前往嚮往的名校,有機會與名校學子面對面接觸,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樹立學習的榜樣。
6、學會感恩
現在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寶貝,生活中都是被呵護的對象,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平時付出的辛苦,意識到這個世界也需要通過自己努力去創造美好生活。
7、磨煉意志
孩子們平時習慣遇到問題就讓父母幫忙完成,更沒有吃苦的意識,參加研學旅行可以鍛煉孩子意識,學會吃苦,強大自己。
8、增進友誼
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結交新的朋友,學會如何與新的朋友們相處。
9、持續進步
孩子放假是放鬆不是解放,讓孩子意識到學無止境,參加研學旅行讓孩子用一個全新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新知識,開拓更加廣泛的視野。
10、團隊意識
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學習到團隊配合的技巧,感受到團隊榮譽感。
研學旅行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看到真實的世界,體驗真實的生活途徑。研學旅行不是遊山玩水,而是課堂的延伸,更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方式。通過言傳身教、活動設計浸潤孩子,讓他們變得更有愛心,更能夠和別人分享,更有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要提醒家長,酸甜苦辣都是營養。在行程中,不要排斥多給孩子一些獨立自主的機會,讓研學旅行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歷程。
機構我推薦你選擇專業的研學旅行機構,比如研學旅行教育教學研修中心。他們是專業的研學旅行機構,相對於旅行社,專業的研學旅行機構要好太多了,旅行社具有旅遊相關的服務資源優勢,帶學生完成一趟旅行很容易實現,卻出現了大量只「游」不「學」的旅行,作為學生,參與這種新鮮的和同學們一起玩的集體活動,當然一定會很開心,而作為老師和家長,就要考慮更多了,學生在這趟旅行中到底學到了什麼,收獲了什麼,安全是否有保障等。
所以我推薦你們選擇專業的機構——研學旅行教育教學研修中心,不要去選擇旅行社。
㈢ 研究「關於研學旅行的研究」這個課題,有什麼目的和意義
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江西省、廣東省、重慶市、陝西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試點工作要求:(一)試點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遴選本省開展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地區及學校,及時了解情況,加強指導檢查,定期進行評估。要與我司委託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學旅行課題組密切配合,做好課題研究的相關工作。(二)試點地區和學校要把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納入學校課程計劃,要從運行模式、內容設計、活動流程、條件保障、責任主體、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活動總結及評價等方面認真規劃,制定工作計劃,精心組織實施,及時總結經驗。(三)要加強宣傳引導,廣泛宣傳研學旅行活動意義,逐步引導大眾轉變教育觀念,動員各方面力量支持研學旅行活動,要及時收集研學旅行活動開展情況,宣傳介紹試點過程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做好示範引導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㈣ 研學旅行的意義在哪裡
開闊孩子的視野,玩中學學中玩
㈤ 研學活動的目的是什麼
研學旅行是什麼?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為什麼要開展?
1、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
2、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
3、有利於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
研學旅行的好處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幫助指導下,從自然科學、社會和生活實踐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動手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集體學習活動。
研學旅行的特點
培養創新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現「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
雖然現今社會大大提倡全民創新,但創新難卻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研學旅行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土壤,潛移默化地在學生思維中植入創新的種子,激發人人求新的慾望,從多層面上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研學旅行超越了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向自然、學生的生活和社會領域延伸與擴大。
當今教育面臨的極大問題是沒有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導致大多數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低、實踐能力差。
㈥ 什麼是研學旅行
您好抄.研學旅行是由學襲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研學旅行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增加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培養自理能力、創新精神
希望對您有一點幫助!
㈦ 研學旅行是什麼研學旅行有意義嗎
廣府文化最為濃厚的無外乎是廣府廟會,廣府廟會作為越秀的主要文化活動,深受喜版愛,有著濃權厚的廣州味,同時為傳承廣府文化,越秀研學服務隊研學朱軍隊長主導創辦了,越秀研學基地,融合「越秀紅色史跡」、「海上絲綢之路」、「廣府文化」、「非遺文化」等多項極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於研學活動中,加強放大廣府文化的積極作用,讓現階段的中小學生更加了解廣府文化,傳承並弘揚廣府文化。
㈧ 研學旅行從何而來
當下的研學旅行發源於古時的游學。春秋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14 年,杏林設壇,修訂六經;唐代李白年少時即走出蜀地,26歲「仗劍出國,辭親遠游」,用3 年時間「南穹蒼梧,東涉溟海」。古人通過學習與游歷的融合,增加見識、鍛造堅韌意志、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正如嚴復所說:「大抵少年能以旅遊觀覽山水名勝為樂,乃極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進許多閱歷學問,激發多少志氣,更無論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
研學旅行即是指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目前,我國研學旅行尚處於起步階段,關注度已逐年升溫。
㈨ 什麼是研學旅行營
研學旅行不是簡單的旅遊,它是一種課程,是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體驗的有機結合。旅行是載體,研學是目的,通過旅行的形式實現教育的價值,讓孩子的天性得到最好的釋放和保護,也為孩子們的終身發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