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旅行家
⑴ 伊本白圖泰的旅行經歷有哪些
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負盛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1354年間3次出遊,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案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伊本·白圖泰於1304年2月24日出生於面臨大西洋的北非海岸城市丹吉爾。他的家族是當地的一個望族,他的先輩中有不少人從事文化、教義、法律等工作,其中有人還擔任過安達盧西亞的法官。由於受到家庭的熏陶,伊本·白圖泰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就能背誦全部《古蘭經》,成年後諳熟教義學和教律學。他的父母也殷切地期望他長大後能光耀門眉、繼承家業,成為家族中另一個有所作為的法官。但伊本·白圖泰卻並沒有按照雙親的意願去行事,而是選擇了一條完全出乎家庭意料的生活方式——漫遊世界。
1325年6月,伊本·白圖泰當時21歲,他決意離家出遊。這是他第一次出遊(1325~1349年),他選擇的目的地是去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天房和膜拜先知陵墓。中世紀時代,從北非最西端的大西洋海岸長途跋涉前往沙海茫茫的阿拉伯半島腹地是一段充滿風險、令人望而生畏的艱難路程,不僅旅途遙遠,道路險阻,而且沿途盜匪猖厥、瘟病肆虐,隨時都有喪失生命的危險。盡管困難重重,但阻擋不住伊本·白圖泰出遊的決心。伊本·白圖泰最初的旅遊路線是沿地中海南岸由西向東往埃及進發。行至阿爾及利亞,伊本·白圖泰結識了前往突尼西亞的商旅,就與他們結伴登程。在途中,伊本·白圖泰歷盡艱險,有時還身患重症,真是九死一生。
伊本·白圖泰在進入阿拉伯半島之前,先後游歷了利比亞、埃及、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地區的的黎波里、亞歷山大、開羅、耶路撒冷、蘇爾、賽達、貝魯特、阿列頗、拉塔基亞等歷史名城。後來,他在《游記》中記述了上述城市的歷史風貌、名勝古跡、城市建築、社會設施和發生的重大事件等重要資料,從而給我們生動地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的生活畫卷。伊本·白圖泰非常注意觀察當地具有特色的事物,這為以後的《游記》增添了靚麗的一筆,同時也為後人的考證工作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伊本·白圖泰是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對麥加的宗教遺跡非常嚮往,他在將近24年的第一次出遊中,曾四次前往麥加朝聖。1326年,伊本·白圖泰到達了麥地那和麥加。他首先瞻仰了麥地那的聖寺和聖陵(即穆罕默德建造的清真寺和他的陵墓),然後,赴麥加朝覲。伊本·白圖泰在《游記》中,對麥加的風物人情,禁寺的克爾白、黑石、滲滲泉等伊斯蘭聖跡都作了十分細致的記述,給後人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料。
伊本·白圖泰在麥加完成朝覲後,並沒有返回家鄉,而是繼續他的游歷,登程前往伊拉克和波斯,此時他先後游歷了巴格達、庫法、巴士拉、摩蘇爾、設拉子等歷史名城。隨後,再次來到麥加朝聖。這一次,他在麥加留駐達兩年之久。然後,西行至吉達港,沿紅海南行,抵薩那、亞丁。由此,西渡紅海至東非的摩加迪沙、達累斯薩拉姆等地,然後又東渡紅海返回阿拉伯半島,至阿曼最南端的佐法爾,並游歷了霍爾木茲、馬斯喀特、巴林和波斯灣等地,最後又返回聖城麥加作第三次朝覲。
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在麥加朝覲完畢後,決定去羅姆人地區看看。「羅姆人地區」,是當時阿拉伯人對歷史上著名的拜占廷帝國的所在地——土耳其一帶的稱呼。伊本·白圖泰由麥加西行至吉達港,由吉達北上至埃及,再由埃及沿地中海北上至敘利亞拉塔基亞港,然後由拉塔基亞港繼續北上,行程十日來到了土耳其境內。伊本·白圖泰在土耳其境內由北向南遊歷,訪問了安塔基亞、君士坦丁堡等10多個著名城市,一直到達黑海南岸,並北渡熙海抵達克里米亞半島。
伊本·白圖泰在中亞黑海沿岸游歷時,曾計劃前往「黑暗地區」,即現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里亞地區。但後來由於缺乏必要的如雪橇等交通工具,伊本·白圖泰放棄了這個旅行計劃,改道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烏茲別克的首府賽拉等城市。接著又繼續東行,訪問了花剌子模、布哈拉、撒馬爾罕;然後又越過阿姆河一直到達奈撒布爾和阿富汗的喀布爾。之後,伊本·伊圖泰又決意前往印度。1333年9月(伊歷734年1月),伊本·白圖泰抵達印度河流域。
伊本·白圖泰在印度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對印度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作了細致的考察。他在《游記》中對印度的記述始終是研究中世紀印度社會的重要參考資料。伊本·白圖泰在印度期間,受到了蘇丹的熱情接待,蘇丹給予了他很高的禮遇,他得到了極為豐厚的賞賜:蘇丹給了他幾個村子的封地,他每年的收益可摺合五千多第納爾。此外,蘇丹還專門為他修建了類似於清真寺的禮拜道堂。不僅如此,由於伊本·白圖泰學識淵博,品行端正,深受蘇丹的推崇,蘇丹曾一度任命他為德里的宗教法官,而且,後來又作為印度國王的友好使者護送大批珍貴禮品出使中國。
伊本·白圖泰由印度出使中國走的是海路。他們一行先到達加爾各答,然後搭乘中國海船駛往中國。伊本·白圖泰在前往中國的途中歷盡了千辛萬苦。他的乘船不幸遇險,又遇到搶劫;他雖倖免於難,但隨船攜帶的印度蘇丹的禮品卻悉數丟失,無一存留,伊本·白圖泰不敢就此返回印度,於是獨身前往中國,在航行中國的海路上,經過了錫蘭島、爪哇島和蘇門答臘等地。1346年,伊本·白圖泰最終抵達中國的海港——刺桐(今泉州),然後又先後游歷了廣州、杭州和元朝的首府——大都(今北京)。伊本·白圖泰在中國逗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他依然保持他素有的習慣,對中國某些方面的觀察十分用心細致。
在伊本·白圖泰眼裡的中國地大物博,它的水果、農作物、金銀製品極為豐富,是世界其它地方無法與之相比的。在《游記》中伊本·白圖泰還說,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內都設有專門供穆斯林居住的區域,裡面設有清真寺,穆斯林在中國備受大家的尊重和照顧。
伊本·白圖泰對當時世界各地仍普遍使用金屬硬幣交易,而中國已廣泛使用紙幣一事饒有興趣,他詳細地描述了紙幣的大小、模樣和舊幣兌換新幣的手續等等。他說,每張紙幣的大小猶如手掌,上面蓋有蘇丹(即皇帝)的印記。他還細心地注意到如果紙幣用爛了,則可到制幣局去換取一張面值相等的新幣。
伊本·白圖泰對中國境內治安措施的嚴密性也極為感慨。他說,中國是過往旅客最為理想的安全國家。一個單身客商即使攜帶大量錢財,進行長時期的旅行也不必擔驚受怕,因為旅客每到一處都有客店下榻,那裡住著一位長官,統領一小隊騎兵。天黑之後,這位長官帶領一名文書來到客店查夜,他們逐個記錄下在店中過夜的旅客姓名,並在上面加蓋戳記,隨後就把客店的大門上鎖緊閉;第二天清晨,這位長官和文書再次來到客店查點人數,當核對無誤時,就指派專人護送旅客一直至下一旅站。到站後,由這一站的長官簽收,並由護送者帶回註明全體行旅安全到站的簽條銷差。
伊本·白圖泰還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對中國的諸如瓷器、煤炭、魔術、繪畫、手工藝品、船舶管理等都作了極其細致生動的描述,這些記載,無疑是研究中國元朝的社會生活、典章制度的極有價值的歷史資料。
伊本·白圖泰結束對中國的游歷後,返回印度。不久,又辭別印度回國。他取道蘇門答臘,搭船至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佐法爾,然後北行,重遊了設拉子、伊斯法罕、巴士拉、巴格達、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吉薩、開羅等城市。之後,從開羅至麥加,作回國前的第四次朝聖。1349年,伊本·白圖泰結束了長達24年的第一次旅遊,終於踏上了自己的故土——非斯。當他回到非斯時,已是物是人非,他親愛的母親已離開了人世。
由於旅途勞頓,伊本·白圖泰回到非斯後卧病三個月不起。在他病好後不久,又決定進行第二次旅遊。他這次的目的地是經直布羅陀海峽前往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這次旅行行程較短。從西班牙回到非斯稍作休整後,伊本·白圖泰接著進行了第三次出遊,此次出遊的目的地是黑非洲大陸。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伊本·白圖泰對於黑非洲的地名記載不夠清楚,但是從他記述的風物人情分析,很可能到達了中、西非的剛果、迦納和奈及利亞。因此,伊本·白圖泰被視作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在著作中描述中世紀中、西非社會生活的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是中世紀傑出的旅行家,他是溝通阿拉伯人民與中亞、西亞、印度、中國各族人民友好往來的先驅者,為中世紀歐、亞、非三洲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至現在,他還是阿拉伯民族,尤其是摩洛哥人民的驕傲。
⑵ 哪位人物是14世紀成為阿拉伯的著名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為朝覲而雲游天下的摩洛哥探險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版(JcoCbuuvubi,),是中世紀最權偉大的阿拉伯探險旅行家,也是最傑出的世界探險旅行家。他先後三度出遊,歷經千辛萬苦,崎嶇波折,跋山涉水,九死一生,足跡遍及亞非歐三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在尚處於「陸路世界」的中古時代,伊本·白圖泰完全憑藉勇氣和毅力,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未知的前方,把真誠和學識奉獻給沿途各國和各地區的人民,把友好和風情帶回阿拉伯世界。他的探險旅行,融貫和傳播了伊斯蘭文明,加強了伊斯蘭各地內部以及伊斯蘭與非伊斯蘭地區的交流,譜寫了一曲人類探險旅行和友好交往的不朽頌歌。(一)遍游半島碧波浩淼的大西洋和直布羅陀海峽沿岸,阿拉伯世界的西部盡頭,有一個小小的北非小城———摩洛哥的丹吉爾。"%#&年的一天,中世紀最偉大的探險旅行家之一的伊本·白圖泰,就誕生在丹吉爾的一個伊斯蘭教教法學家家庭。
⑶ 中世紀有哪些名人注意:中世紀
1.亞里士多德——古希臘最博學的人
2.亞歷山大大帝——橫跨三洲的帝國統治者
3.阿基米德——在沙灘上演算的學者
4.馬可·波羅——游遍中國的旅行家
5.但丁——中世紀的偉大詩人
6.哥倫布——新大陸的發現者
⑷ 中世紀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是
阿布.哈桑·伊斯哈克·胡撒恩·本·馬斯烏迪
⑸ 哪個人被視作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在著作中描述中世紀中、西非社會生活的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結束了第一次旅遊,由於旅途勞頓,伊本·白圖泰回到非斯後卧病三個月不起版。權在他病好後不久,又決定進行第二次旅遊。他這次的目的地是經直布羅陀海峽前往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這次旅行行程較短。從西班牙回到非斯稍作休整後,伊本·白圖泰接著進行了第三次出遊,此次出遊的目的地是黑非洲大陸。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伊本·白圖泰對於黑非洲的地名記載不夠清楚,但是從他記述的風物人情分析,很可能到達了中、西非的剛果、迦納和奈及利亞。因此,伊本·白圖泰被視作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在著作中描述中世紀中、西非社會生活的旅行家。
⑹ 14世紀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是誰
伊本·白圖泰———為朝覲而雲游天下的摩洛哥探險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JcoCbuuvubi,),是中世紀最偉大的阿拉伯探險旅行家,也是最傑出的世界探險旅行家。他先後三度出遊,歷經千辛萬苦,崎嶇波折,跋山涉水,九死一生,足跡遍及亞非歐三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在尚處於「陸路世界」的中古時代,伊本·白圖泰完全憑藉勇氣和毅力,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未知的前方,把真誠和學識奉獻給沿途各國和各地區的人民,把友好和風情帶回阿拉伯世界。他的探險旅行,融貫和傳播了伊斯蘭文明,加強了伊斯蘭各地內部以及伊斯蘭與非伊斯蘭地區的交流,譜寫了一曲人類探險旅行和友好交往的不朽頌歌。(一)遍游半島碧波浩淼的大西洋和直布羅陀海峽沿岸,阿拉伯世界的西部盡頭,有一個小小的北非小城———摩洛哥的丹吉爾。"%#&年的一天,中世紀最偉大的探險旅行家之一的伊本·白圖泰,就誕生在丹吉爾的一個伊斯蘭教教法學家家庭。
伊本·白圖泰全名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白圖泰,號稱阿布·阿布杜拉,又稱舍木遜丁。他是馬格裡布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的後裔。馬格裡布是阿拉伯文音譯,意思是西方,是阿拉伯人對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的稱謂,指位於地中海和撒哈拉「旱海」間的一片狹長大陸,包括今天的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柏柏爾人是阿拉伯人對馬格裡布土著居民的稱呼,早在新石器時代,柏柏爾人就是馬格裡布的主人。馬格裡布命運多舛,歷史上先後受到迦太基人、羅馬人、拜占廷人和阿拉伯人等的統治。從'年開始,阿拉伯人大舉西征馬格裡布,遇到柏柏爾人的抵抗,最後於*"#年到達大西洋沿岸的丹吉爾,將馬格裡布諸國置於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之下。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阿拉伯化過程。到伊本·白圖泰生活的年代,馬格裡布不僅在政治制度方面,而且在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等方面,早已阿拉伯化。人人篤信統一的一神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僅規定了宗教和政治模式,而且以「月印萬川」之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聖戰」的旗幟下,四齣征伐,南征北戰,東伐西討,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西班牙、北非和西亞,都成了伊斯蘭的世界。帝國疆城異常遼闊,民族構成十分龐雜,地貌地形多種多樣。扼三洲交界門戶的地理優勢,開闊了阿拉伯人的視野,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中世紀文化的傳播中介,世界在此融合。伊本·白圖泰從小生活在富裕安逸的家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正規教育。他的聰明好學和執著,在兒時夥伴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家人對他寄以厚望,希望他能繼承衣缽,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學家,去獲取高官厚祿,光耀門庭。然而,特殊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傳統,使伊本·白圖泰在年幼的心靈中,早就立下了出遊朝覲的決心。眾所周知,由於政治、經濟和宗教的原因,阿拉伯地區一直盛行出遊旅行的熱潮。阿拉伯帝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群雄割據,政權分主。為了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共抵外侮,平息內亂,各地區的哈里發便派出旅行者,以滿足這種政治上的需要。由此而產生了許多旅行家:("!年的伊本·海爾達宰白、(!!年的耶爾古布和古達邁、($"年的伊本·赫蓋爾等等。他們順應時勢,常去雲游各地,研究民情,了解當地的山川河流、平原沃野、海陸通道以及農副產品,以便徵收田賦,建立驛站和測定各地之間的距離。出於商業謀利的經濟需求,穆斯林的商人們,遠涉重洋,跨出穆斯林地區的邊界,到達國外,選購商品,謀取生計。他們北至中亞地區,南至努比亞,西抵直布羅陀,東到印度、蘇門答臘、中國等,足跡遍布世界各地。雖然政治上的需求和商業上的謀利,為阿拉伯地區的旅行熱潮開了風氣,然而真正將其推之於普及的,則是宗教因素。伊斯蘭教為每個信徒規定了「五功」,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將之稱為伊斯蘭教的五大「柱石」,即念功、拜功、課功、齋功和朝功。其中朝功規定,每個穆斯林,不分性別,只要身體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備旅費,且家屬生活有著落,一生中至少應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在交通條件極不發達的年代裡,這條教義無疑考驗了穆斯林對安拉的虔誠,更彷彿在啟示教徒們,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畏艱難困苦,才能達到最終目的。盡管伊本·白圖泰摯愛雙親,極盡孝道,多麼不願讓父母失望,然而,對真主安拉的虔誠,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他,走出家園、雲游天下的念頭,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先輩們留下的異彩紛呈的地理游記,更激起他濃厚的興趣:雅古特·魯姆的《地方誌》、詩人旅行家穆赫洛西洛的《各地奇異》、麥斯歐迭的《黃金草原》、阿比·比魯尼的《印度史》等,文字雋雅,內容豐贍,令他愛不釋手。對伊本·白圖泰影響尤為深遠的是《伊本·朱貝爾游記》和摩洛哥文學家伊本·賽爾德的《奇觀》,這兩位早於伊本·白圖泰的阿拉伯旅行家,一生中多次游歷東方,並死於探險途中。他們筆下的東方世界的旖旎風采牽動了這位阿拉伯青年的心,他們的敬業獻身精神更使伊本·白圖泰深受感動和鼓舞。所有這些,促使伊本·白圖泰走上了探險旅行之路,而且比他的所有前輩們走得更遠、更多,在人類探險史上留下了阿拉伯人的足跡。"%!)年*月的一個風和日麗、晴朗寧靜的清晨,!!歲的伊本·白圖泰,懷著對安拉的虔誠,對聖地的崇敬,對廣闊世界的嚮往,揮淚拜別了風燭殘年的雙親,辭別了親友和故鄉,滿懷信心和熱情地朝著心中至聖的光芒、伊斯蘭民族的聖地———麥加走去,去朝覲天房,拜謁聖墓。
就這樣,白衣飄飄、豪氣萬丈的伊本·白圖泰,走出了馬格裡布,走出了摩洛哥,踏上了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的朝覲探險旅途。伊本·白圖泰從丹吉爾出發,沿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西的黎波里和埃及北線行進,首先遇到的困難是漫漫飛沙與酷熱天氣。剛出阿爾及爾城,行抵貝賈亞,伊本·白圖泰一行就患上了當地十分流行的沙漠酷熱病。熱病無情地奪取了與伊本·白圖泰同行的一位法官和另一位使者的生命。好心的底祖貝人阿布杜拉勸伊本·白圖泰稍作停留,以待病癒後再行上路。伊本·白圖泰執意不從,他的回答是:「如果註定死亡,那就死在赴聖地的途中吧。」底祖貝人被他的決心所感動,不再勉強,勸告他賣掉笨重的雜物和牲口,輕裝出發,兼程前進,免被劫掠。在通往突尼西亞城的路途中,可怕的熱病一直侵擾著伊本·白圖泰;一路上也很不安全,沿途常有當地土人出沒偷襲。為避免體弱落馬,伊本·白圖泰用阿拉伯人的纏頭巾把身子綁在馬鞍上,晝夜兼程,艱難地穿過了突尼西亞和的黎波里。從伊德富鎮開始,伊本·白圖泰跨入了埃及地區更加漫無人煙的沙漠之中。他在尼羅河岸的阿圖瓦尼城,雇好駱駝,同一批杜額目人結伴而行,開始其沙漠苦旅。時值盛夏,沙漠之中的白晝,燥熱難當,太陽高懸在朗朗晴空,無情地燒烤著大地。夜晚降臨,更加恐怖,天地上下只有黑夜和孤星,狂吠的鬣狗,攪得人無法入眠,疲於應付,有時甚至面臨整夜同鬣狗搏鬥的危險。有一次,一隻鬣狗把伊本·白圖泰的行李袋咬破,拖走一袋椰棗,吃掉行李袋中的大部分東西。伊本·白圖泰沿尼羅河順流而下,經過米索爾,進入巴勒斯坦地區。他盡情地游覽了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的白洛貝斯、加沙、哈利勒、阿勒頗等城,之後到達著名的大馬士革城。坐落在綠色平原上的大馬士革是阿拉伯帝國倭瑪亞王朝的首都,阿拉伯人稱它為人間天堂,「整個東方的眼睛」。大馬士革的美麗景色給伊本·白圖泰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大肆渲染地引用了伊本·朱貝爾對大馬士革的描寫:大馬士革是東方樂園,是東方光輝的源泉,是伊斯蘭地區最好的款待處,是我所經歷的城市中的新娘,它披著馨香的百花,出現在蔥郁如綠綢的花園間,立足於無限美好的位置上,極盡裝扮之美。離開大馬士革,伊本·白圖泰與一個赴希賈茲的朝聖團結伴而行,繼續南下,進入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也是世界上最乾燥、最炎熱的地區之一。半島沙漠廣布,一望無際,在浩瀚的沙漠里,只有中部和西部點綴著幾片綠洲。伊本·白圖泰經馬安、亞喀巴,進入「入者死,出者生」的沙漠。經過兩天的行程,抵達只有潛沉在沙漠中的積水而沒有人煙的扎特·哈只,又經過同樣沒有人煙又沒有水源的貝洛代赫山谷,終於抵達塔布克的泉水邊。伊本·白圖泰和同行的信徒們,暢飲一頓,飽飲駱駝,備足飲水,稍事休整,向歐倆和塔布克之間的沙漠進發。為盡快穿過沙漠,伊本·白圖泰隨同朝聖團星夜兼程。途中的吳赫祖爾山谷和歐塔斯川穀,熱得像火獄,常因刮熱燥毒風,而致淡水斷絕,人畜死亡。惡劣的自然條件,艱難的朝聖旅途,並沒有動搖伊本·白圖泰虔誠的宗教信念和堅定的朝拜決心,相反,沿途阿拉伯世界的宗教文化,激起了伊本·白圖泰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他更加渴望觀瞻和感悟先知留下的聖跡,接觸和溝通賢達聖哲。"%!)年底,伊本·白圖泰歷經艱辛和磨難,終於到達神往已久的伊斯蘭聖地麥加。麥加位於阿拉伯半島西部紅海沿岸的希賈茲(一譯漢志)地區,是穆罕默德先知的誕生地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境內有著名的「天房」克爾白神廟和清澈的「滲滲泉」,自古以來就是阿拉伯人的精神崇拜中心。天房又稱克爾白,意思是立方體,是麥加「禁寺」內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稱。相傳為人類始祖阿丹順天意而建,後被洪水沖毀,真主又命易卜拉欣重建。天房牆上嵌有一塊黑色隕石,被視為聖石,凡來朝拜天房的人,必親吻或撫摩黑石。天房南邊有一眼古井,即「滲滲泉」,是麥加惟一的一處水源,被奉為「聖泉」。伊本·白圖泰親眼目睹庄嚴的麥加城、雄偉的清真寺「禁寺」、珍奇的黑隕石「玄石」,不禁心花怒放,如沐春風。一路風塵,滌盪而盡,「暢快的心情,恰似從未因此受苦受難一般。」伊本·白圖泰本想赤著腳巡禮克爾白,但由於麥加氣溫很高,石頭上反射過來的灼光使他寸步難行,便穿鞋朝拜,游歷聖城。伊本·白圖泰在他的游記里,詳盡地描述了朝拜麥加的盛況:克爾白位於聖寺中央,正方形。在克爾白裡面,地面和四壁都用大理石貼面,紋理鮮明,十分美觀。克爾白的幔帳用黑綢製成,上書白字,銀光閃爍,字字生輝,從頂端到地面把克爾白整個罩住。光榮的克爾白有許多奇跡。第一宗就是只要一開克爾白的大門,聖寺就立刻沉浸在穆斯林的海洋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恐怕只有人類的創造者真主才能數得過來。但是即使一古腦兒全部都進入克爾白裡面,克爾白也不會顯得窄小。克爾白的另一奇跡是環游者晝夜不斷,從來沒有人只見克爾白而看不到環游的人。然而,最奇特的是:麥加的鴿子和其他鳥兒從不在克爾白頂上停留,也不在其頂上飛旋。你能見到鴿子在聖寺的高空飛越,但是,一到克爾白上空,鴿子就會向一邊拐去,而不穿越克爾白的上空。玄石放置在高出地面'
⑺ 一位旅行家跟詩人海涅談起他到一個小島去的經歷
一位旅行家跟詩人海涅談起他到一個小島去的經歷:「你猜我在這島上見到的最奇怪的現象是什麼?」海涅搖搖頭,表示不知道。旅行家神秘一笑:「這個島上居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身為猶太人的海涅平靜的說:「如果果真是那樣,我和你去小島走一趟。」
海涅這個回答真是太妙了!又把那個旅行家罵自己的話巧妙地回擊過去了。
(7)中世紀旅行家擴展閱讀:
作為最重要的德語散文家和記者,海涅的文化評論開辟了一種全新的批評風格:不以系統客觀的介紹和評判為主,而以完全主觀的個人印象和感受見長。海涅移居巴黎後,撰寫了大量文章,向德國讀者介紹法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
同時,他也應法國雜志之邀,撰文向法國讀者介紹德國的文化、文學、哲學和宗教,其中針對法國女作家德·斯太爾夫人的《德意志論》而寫的《論浪漫派》,尤其能代表海涅的風格。
在《論浪漫派》中,海涅對德國浪漫主義文學進行了徹底批判。他眼中的浪漫派文學「就是中世紀文藝的復活」,「是一朵從基督的鮮血里萌生出來的苦難之花。這是一朵稀奇古怪,色彩刺目的花兒……」
他用諷刺漫畫的筆法,對浪漫派文學代表人物的特點進行了生動誇張卻一語中的的描寫:「諾瓦利斯的作品所呈現的玫瑰色澤,是癆疾的紅暈;霍夫曼《幻想小品》中燃燒的紫焰,是發高燒上火。」所以,「判斷他們的作品不是批評家的事,而是醫生的事。」
⑻ 中世紀 世界七大奇跡 是什麼
世界七大奇跡
1>世界古代七大奇跡http://www.bone.idv.tw/Non_Travel/Spectacle/index.html
通常是指:埃及的金字塔、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土耳其的月亮神阿泰密斯女神廟、位於地中海的羅得島太陽神銅像、亞歷山大燈塔、希臘奧林匹克的宙斯神像、土耳其國王摩索拉斯陵墓。但是,由於地震、人為破壞等原因,這七大奇跡,除金字塔依然屹立外,其餘均已毀壞。因此在此基礎上,隨後又產生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跡之說。
2>世界中古七大奇跡
通常是指:義大利的羅馬大斗獸場、利比亞沙漠邊緣的亞歷山大地下陵墓、中國的萬里長城、英國的石圍圈、中國南京的大報恩寺琉璃寶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土耳其的索菲亞大教堂或聖索菲亞聖殿。
3>世界上還有七大自然界奇觀。
美國人洛厄爾·托馬斯漫遊世界時,發現了許多令人興奮和神往的奇景,他經反復挑選,提出了「世界七大自然界奇觀」: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非洲維多利亞大瀑布、阿拉斯加冰河灣、美國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瑪洞、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最深的湖貝加爾湖(現俄羅斯境內)、美國黃石公園。
4>神秘的世界七大奇跡
古代七大奇跡是古代的建築物和塑像,它們以其規模、美麗或獨特的建造方式令人驚奇不已。
古代七大奇跡的名冊編制於公元前三世紀。按今天的標准,我們或許會認為,這七大奇跡就規模而言並非特別引入注目 。但是,它們非凡的美麗和久遠的年代仍然受到人們由衷的贊美。
實際上「世界七大奇跡」只包含了西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的古跡,那隻是古代西方人眼中的全部世界,而中國的長城距離他們太遠了。這一地區在古代有過光輝燦爛的文明,公元前,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總結這一地區的人造景觀時,把他認為最偉大的七處稱為「世界七大奇跡」,這個提法一直流傳到現在。但除了埃及金字塔依舊巍然屹立在沙漠中以外,其它六處都已經湮沒進歷史的塵埃之中。它們是:埃及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耳忒彌斯神廟、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
5>現代世界七大奇跡
1.帝國大廈(美國):樓高102層,可以容納八萬人,電梯通道總長七英里。
2.喬作班克天文望遠鏡(英國):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無線電望遠鏡,彎曲的反射表面寬250英尺,可接收外星的訊號。
3.金門大橋(美國):連接舊金山和馬林郡,橋身全長4200英尺,兩支主要的電纜承載了八萬英里長的電線。
4.巴拿馬運河(巴拿馬):它等分巴拿馬地峽,長50英里。為了挖掘運河,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鑿出的泥土和沙石不下兩億噸。
5.史潑尼克一號太空船(原蘇聯):這是第一顆射進太空的人造衛星。重23磅,每96分鍾環繞地球一周,直到在大氣中消耗殆盡為止。
6.胡佛水壩(美國):它位於內華達和亞利桑那之間,長379公尺,高221公尺,它那面積247平方英里的貯水池可容納10兆加化的水。
7.鸚鵡螺號原子潛艇(美國):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原子動力潛水艇,1958年在北極大冰塊下,完成越極航行。
6>航空母艦一天的消耗
航空母艦的建造費用十分昂貴。如美國在1989年服役的「林肯」號核動力航母的造價竟達34億美元,加上艦載飛機高達60多億美元。航母的造價高,其物質消耗也十分驚人。僅一艘航母的維持費用,平均一天也達100多萬美元。在消耗的物質中,耗量最大的是艦艇用的燃料(核動力航母除外),其次是航母搭載飛機的航天燃料;還有在作戰中大量消耗的航空武器和彈葯。福萊斯特級常規動力航母,每天平均要消耗400噸艦用和航空燃油,艦載燃料和彈葯能保障戰機出擊1000架次,若連續執行任務,僅可在海上活動一個月左右。此外,另一項重要的物質消耗是保障艦上人員生活的食品,一天消耗的食品清單為:麵包13000多個、蔬菜6.07噸、肉類3.2噸、馬鈴薯1.9噸。
⑼ 中世紀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故鄉在哪裡
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義大利東北部著名的旅遊與工業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區的首府。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被稱作「亞得里亞海明珠」,堪稱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⑽ 中世紀有名的外國人名字
馬可·波羅——游遍中國的旅行家
但丁——中世紀的偉大詩人
哥倫布——新大陸的發現者,中世紀的終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