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

發布時間: 2021-01-22 11:13:08

1. 為什麼要帶孩子出去旅遊,親子游有什麼好處

有人說帶孩子出去旅行是累贅, 這么小孩子懂什麼去了後就忘了, 簡直浪費錢。可他們怎麼會知道孩子最深的記憶大部分都是在小時候。仔細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留下的記憶大多是去爬過萬里長城,去動物園看過老虎獅子之類的出門遊玩的場景,據我觀察來看,身邊的很多獨立自主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是從小跟著父母到處玩,見識過不一樣的世界,這樣的孩子會很自信、獨立,不依賴大人,遇到事情不會慌張,可以說帶孩子旅行好處多多。
這其中最主要的是讓孩子離開舒適區,不要一直待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形成依賴,在外找到孩子喜歡的東西,俗話說見多識廣,多出去看看或許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找到自己熱愛的東西,還有可能成為自己今後的職業。
航空可能是大部分孩子很少接觸到的一個領域,因為航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高大上的名詞,但航空離我們不是那麼遠,甚至搭個大巴就能去。不同於軍事與航天領域,這里說的航空是指民用航空。在廣西就有一家非常優秀的航空公司,成立於2013年的廣西展卓通航是廣西第一家獲得空中游覽資質的通航公司,也在桂林陽朔有擁有廣西首個空中游覽項目,在陽朔的三百米高空看山看水不是夢。同時,孩子也可以借這個機會了解航空,了解直升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展卓通航暑期正在進行親子活動,活動力度很大,有需要可以了解一下哦。

2. 為什麼要帶寶寶外出旅行呢

旅行對孩子有什麼好處?第一,孩子能在豐富環境下激發大腦發育

但是呢,我還是建議年輕家長們,帶小朋友去旅行,一定好根據自己的寶寶身體狀況和年紀來選擇行程和目的地。盡量不要太干太累。更多地考慮到小朋友們的感受。同時在旅途中應該要配備好小朋友需要的葯品和兒童用品。在預訂酒店和餐飲的同時也要考慮小朋友的需求。這樣才能在旅途中有所有收獲。

3. 為什麼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旅行

培養感情,安全考慮,孩子也有作文題材,開闊眼界

4. 為什麼說一定要帶小孩子出去旅行,有什麼好處

我常說,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要有見識,而旅行,就是讓人增長見識的最好方式!
沿途風景、各類人群、突發狀況、各地風土、人情世故都會讓孩子開眼界、漲知識!

5. 帶孩子旅行的好處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你去過的地方越多,對事情的偏見就會越少」。孩子五歲以後,應該多帶他去,他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或城市,讓孩子在旅途中,用自己的手去觸摸大自然,而不是看電視屏幕上的花草樹木,感受觸摸的感覺,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而不是聽說中的世界是怎樣的,讓孩子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在旅途中所有的遇見。

旅遊中跟孩子一起成長
一個炎熱的夏天,在北京的地鐵里見到過一個媽媽帶著她差不多3歲左右的兒子,我恰巧站在她們的邊上,孩子嚷著熱,孩子的媽媽就把孩子的小內褲脫掉了,孩子的屁股完全裸露在外面。這件事讓我想到,曾經看過一個關於媽媽和孩子的綜藝節目,節目里媽媽們帶著自己的孩子和孩子的小皮箱,小皮箱里都是一些孩子成長過程中值得留下的紀念品。其中一個媽媽從帶的小皮箱里拿出一條普通的小內褲,當大家都愕然質疑她為什麼會把一條普通的內褲留下來當紀念品的時候(別的媽媽拿出的大多都是玩具),她解釋道,她喜歡帶孩子世界各地的旅遊,有一次帶3歲的兒子去國外旅遊,天氣太熱,玩的又是水上項目,她就把孩子的內褲脫掉了,希望孩子可以涼快些,在國內天氣熱的時候,她也會把孩子的小內褲脫下來,這時候在她旁邊,一個帶著5歲左右女兒的外國媽媽,驚訝的大叫了起來,大概意思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這樣做傷害了我的女兒,邊說邊把自己女兒的眼睛用手遮住,這時候她才意識到,她這么做不僅傷害了別人家的孩子,同時也不尊重自己孩子的隱私,經過這件事之後,她在那個城市給孩子買了這條小內褲,回國以後帶孩子外出遊玩的時候,天氣再熱,她也從來沒有再把孩子的小內脫下來,她說特別感謝在國外遇到的那位媽媽,經過那件事以後,她才開始有意識保護孩子的隱私,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讓自己說話和做事的方式不能傷害到身邊的陌生人,那次旅遊讓她和她的孩子一起成長了。

旅途中挖掘孩子的興趣,放大延伸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喜歡繪畫,有一天他想畫大象,你帶孩子去動物園觀察大象,孩子繪畫出來的大象可能很逼真,不管怎樣的逼真,畫的都是圈養起來的一隻大象。如果你帶孩子去泰國觸摸大象,跟大象近距離接觸,發現孩子對大象感興趣的時候,再帶孩子去博物館了解大象的歷史。孩子繪畫大象樣子時,可能是帶有斑點褶皺的皮膚,看到畫里的大象,就能聯想到觸摸大象皮膚時的感覺,畫里的大象可能是正在沙灘上給人做按摩,也可能是大象在人的驅趕下拉著木頭。畫里的大象是有故事,有歷史,有靈魂,有情感的。只有真正的見過,接觸過,才能真實的把深度呈現出來,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助於培養他的興趣愛好。

培養孩子學會分擔
出發前給孩子准備個小行李箱,讓孩子自己整理他個人旅遊時所需要用到的物品,鍛煉孩子的計劃性、條理性。出發時讓孩子自己托著他的小行李箱,讓他懂得他是家裡的一員,要知道分擔。旅途中讓孩子幫忙照顧媽媽,培養他關愛家人,有顆感恩的心。旅遊時不給孩子買任何禮物,只給他固定的旅遊基金,讓他自己合理去支配,養成孩子從小會理財的習慣。

每年計劃起來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別讓孩子的眼裡只有眼前,讓孩子知道世界很新奇,需要他帶著好奇的心去探索。

6. 為什麼我要帶孩子去旅行,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帶孩子去旅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大部分家長都錯了

1不要帶兒童去旅行以「長見識」的名義綁架了家庭

經濟水平的提高,讓孩子全面發展的渴望,讓兒童旅行變成熱門,各種「去哪兒」火爆,各種驢啊、牛啊的層出不窮,從每個周末的公園游,到五一、十一的國內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游學、夏令營,旅行費用,已經繼擇校費用、興趣班費用之後,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錢殺手。

在「長見識」的背後暗流涌動的是消費層次的較量:你帶不帶孩子出去玩?你帶到哪裡去玩?你們住什麼酒店?孩子的玩伴都去過哪裡?你們買什麼禮物回來給老師同學?這一個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麼被描述?

放假前後,在媽媽們接孩子放學的聚點,在辦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飯的時候,在你跟鄰居家長碰面的寒暄里,聊得都是「放假你們去哪啊」,這一句話背後,體現的不是你的教育觀念,而是你有錢有閑嗎?你玩得起嗎?不管你是真心想帶孩子出去「長見識」,還是比較心做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不管你的經濟實力如何,你都被捲入這陣風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為炫耀而去旅行,不如不要去!

2不要帶兒童去旅行見到了,不等於長了見識

城市化生活帶來了玩伴匱乏、自然接觸匱乏,電子設備和大型游樂場泛濫,為彌補這一缺失,我們選擇帶孩子出行。

可是我們帶孩子去香港、去韓國,去馬爾地夫,去歐美,現在還推出了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從你家門口商場里的小游樂場,帶到了一個更大的游樂場,從一個城市的海洋公園,帶到另一個城市的動物園、海洋公園……

「見到沒見過的」和「長了見識」不能劃等號,昂貴的投入,帶來的並不是與之相等的見識增長,「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在「好環境」中得到熏陶,到現代卻逐步演變成對「物質繁榮」的噓唏感嘆。

在這些更豪華,更現代的環境中,得到的多是享樂與消費,如果我們一味強調旅行,而不去審視什麼樣的旅行,最後結果就是,大家拿錢給航空公司和旅遊公司做貢獻。

為享樂而去的旅行,不如不要去!也許你會說,我帶孩子去的都是戶外,不是高級場所,那麼下面一段是說給你聽的。

3不要帶兒童去旅行

把人生體驗還給孩子

「在旅途中,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思考別人為什麼活,自己應該怎麼去活,旅途所見與內心所遇結合起來,明亮了眼眸,充盈了精神,體驗了生命,改變了人生」,這是有些人所謂旅行的意義,這其中更多是想當然的「我認為」和「我以為」。

小孩子,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不管她到哪,她最想去的還是游樂場玩,那麼多名勝古跡她不在乎,不感興趣,於是大人硬要她看,還硬要她看出點什麼,實在可恨可笑。

一個孩子,也許樂意對著馬路牙子發呆一上午,而不在意是中國的馬路牙子還是外國的,這是她發自內心的探索過程。

孩子到底能從中看到什麼,我們無從得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她看到的,肯定跟大人看到的不一樣,所以,所有大人以為的旅行目的,從頭到尾都是錯的。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當你真正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我為什麼存在」的時候,你才對自己和別人要「怎麼活著」感興趣,才有探索的慾望,甚至有人到了成年,不也是渾渾愕愕無明的活著。

為什麼把那些,孩子十幾歲要跟同齡人結伴而行的地方,在小時候就由你帶著他去呢?等到他大了,想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看到你們曾經在各個景點照的照片,你覺得他還有興趣再去一次嗎?很多時候,我們帶孩子轉遍全世界的結果,不是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新的「認識」,只是他被迫在你的安排下,完成了家長的夙願。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這樣的旅行,是的,兒童不要這樣的旅行。這跟你讓他去學鋼琴,讓他考好成績有什麼不同的高級之處嗎?行萬里路長見識,長了見識以後呢,為了孩子的競爭力更強,然後找個好工作,有一個你認為意義上的好生活,這與孩子的幸福有一毛錢關系嗎?

當今的教育,就像這發瘋的兒童旅行一樣,以「為孩子好」的名義不及思索的用一件錯事去彌補另一件錯事。

沒有慾望去探索的旅行,不如不要去!

4不要帶兒童去旅行旅行對孩子的意義取決旅行對父母的意義

我們希望孩子讀萬卷書,也能行萬里路。至於他長大以後,是不是閉關狹隘,取決於你對旅行的興趣和行動。我們帶著孩子出去,全是圍著孩子轉,不停的告訴孩子看,你從中看到了嗎?

這就跟興趣班是一樣的,一個沒有業余愛好的家長,培養不出有藝術情趣的孩子,孩子學的是父母,你先去行萬里路,注意,不是為了帶孩子出去才行萬里路,而是因為你自己對旅行感興趣。你能做到嗎?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被裝到籠子,帶到野生動物園的經歷,籠子外那些悠閑的動物,是如何看我們呢?其實,很多旅行無處不在牢籠之中,我們經常自欺欺人的為旅行而旅行,你真的從中體會到了你講的那些意義嗎?

對旅行沒有熱愛的父母,不如不要帶孩子去!

5不要帶兒童去旅行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不在酒店和景點里

不管走到哪,我們住的是標准化的酒店,看得是大門票套著小門票的景點,甚至吃喝,都是在各地都有的連鎖快餐店裡解決。難道在名勝古跡照了相,就算是旅行嗎?等我們離開的那一刻,我們於這個新的城市,這個城市的生活,還是一片陌生,或者說是根本沒有過融入和接觸。

簡單的參觀游覽,拿回來的一堆照片,那不是真正的旅行。你一定要在某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才能體會當地人的生活和風土人情。走馬觀花式的旅遊,除了身體的疲憊和人雲亦雲的感受,哪裡會有對生活、對生命的觀察和思考?

如果你能在假期跟某個家庭互換,讓孩子坐上當地的公交車,去當地的集市,你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去村裡那條小河湯水,讓她坐在門口的老樹下打盹,讓她交到幾個當地的小朋友……這段經歷給她帶來什麼,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的是,她經歷的,都不是人為製造的,都是不賣票的真實生活……

走馬觀花的旅行,要它何用?

6不要帶兒童去旅行那怎麼辦?

以上旅行,我堅決提倡兒童不要去,那是不是就不要帶孩子出去了?天天在家觀察馬路牙子?

當你明白旅行與否可以不畏壓力,不為炫耀……

當你明白享樂主義盛行之下的變味旅行……

當你不去給孩子安排不適合他的旅行,剝奪他的體驗……

當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對旅行的熱愛……

當你真正找到觀察生活之源頭……

你就知道怎麼去做了……

  • 當她很小,渴望在草地上打滾,抓蟲子,渴望跟小朋友玩過家家的時候,我不會只為滿足自己,痴迷於帶著她長途勞頓……

  • 當他長到足夠大一點,允許他自由安排自己和小夥伴的假期,一起去經歷這個世界……

  • 當她在一篇《望天門山》讀過之後,對我說:我也想去天門山看看的時候,我會帶她去……

  • 當我在堅持戶外活動,她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我會讓她跟著去……

  • 當我有機緣,真的在給她設計生活經歷的時候……

  • 是的,這才是起點。

    不是只有做飛機出門才叫旅行;

    沒有思考與慾望在先,不會有所謂的新發現;

    沒有榜樣,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勞;

    「兒童要旅行」已經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強調之後,更是浩浩盪大勢所趨。不明所以,不得始終,兒童不要去旅行,只是期望父母們不要「人雲亦雲」的帶孩子去,給孩子留些體驗,做她這個年齡該做的、想做的事情。

7. 家庭教育:為什麼要帶孩子去旅行

旅行,就是這么一個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程。幾乎所有的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旅行之後,都會發現在短短的時間之內,孩子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旅行的魅力和魔力所在。

最後,嫌麻煩的家長,我想說,旅行是加強家庭凝聚力的最好時機。平時,工作忙,心情差,沒有時間陪家人和孩子。而現在有了一段完整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沒有工作的牽絆,是多麼甜蜜和愜意的事情啊。

當然,如果在旅途之中,還不斷查郵箱回郵件,開著電話會議發著微信,那的確會嫌孩子鬧,嫌孩子煩。正說明家庭旅行的問題在於大人,而非孩子。要改變的,正是家長的心態和做法。

三個不願帶孩子旅行的原因,分析到這里。下面,我們聊聊帶孩子旅行的好處,到底在哪裡,到底有多大。我覺得,大概可以分成三節課。

第一課,多元價值觀課。

我知道,談到旅行的好處,很多人會提到,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多種文化的知識等等。的確,這些都是帶孩子旅行的好處。但是,我想說的,是另外一種。那就是孩子多元價值觀的建立。

我覺得,人的一生之中,有一個特別特別大的敵人,需要我們去消滅。它的名字,叫做「狹隘」。狹隘,對於一個國家,會造成閉關鎖國;對於一個民族,會造成夜郎自大;對於一個人,則會造成自以為是。而這三個層面的結果呢,則是落後,則是狂妄,則是愚昧。

還記得魯迅在為國人畫像的《阿Q正傳》里,是這樣生動地描述狹隘的:「用三尺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裡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庄都加上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見世面的可笑的鄉下人呵,他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

我覺得,大到宗教的矛盾,國家的紛爭,民族的仇恨,小到鄰里的糾紛,婆媳的爭斗,很多都和各自的狹隘價值觀有關。如果我們解決了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煎魚,切蔥絲,坐凳子,也就天下太平,國富民安了。

那麼,怎麼讓孩子擁有多元價值觀呢?一是閱讀,二就是旅行。讀萬卷書,不能死讀,那是獃子;行萬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販夫。讀書,要學會思考,旅行,也要深度旅行。兩者結合,才會真正發生作用。

第二課,多樣世界觀課

旅行,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生活。很多時候,我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天然就該如此的。

8. 為什麼要帶孩子旅行

當在熱帶雨林被蚊蟲叮咬痛癢難忍,老極想要帶他回到城市時,辛巴會因為沒釣到食人魚難過的哭泣。因為他想成為一名釣魚家。

老極說:「這一路走來,他有很多很多夢想,我希望他帶著這些夢想,回到現實生活中,再去一點一點實現。」

4

別叫他寶貝,他是行者辛巴

小小的辛巴,經過這兩段長途跋涉,他不僅是一個五歲的孩子,還是一個「走過南闖過北」的有著豐富閱歷的行者。他看過人生百態,走過萬水千山,成長為一名小小的男子漢。

在一段紀錄片結尾,老極說:「我講述我們的故事,是想要告訴父母,孩子長大是很快的,他就要越來越遠了,我們應該放下很多東西用心去陪伴他們。並不是說每一家都要去環球旅行,在能力范圍內,去趟新疆、西藏,再近一點,逛逛各個城市也是很好的。家人陪伴就是最好的親子教育。」

這就是老極一家的故事,他不過分炫耀旅行的廣泛和深度,也不彰顯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只是用孩子最天真的笑臉,展現出了一段無憂無慮快樂的童年,以及旅行帶給他們的最大的改變。

藍橙講生活

用樂觀態度,寫溫暖文字

人生艱難,我們攜手同行

歡迎右方掃碼

9. 帶小孩旅遊有什麼意義需要注意什麼

孩子讀小學的時候,一到放假的時候,我就帶著他到處去走走,孩子在旅遊的過程中長了回見識,也答看到了各式各樣的人,通過交流,學會了不少在家裡遇不到的事和道理。知道了謙讓,知道了熱心助人,旅行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
在旅行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安全,尤其是帶著小孩子遵守交通法規,遵守景點的規定,按順序排隊,按順序取票。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