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陪爸媽旅行的美文

陪爸媽旅行的美文

發布時間: 2021-01-22 01:40:06

① 《父母陪伴我》1000字作文

前幾天,在我慢慢思慮該怎樣用我笨拙的文字描繪出母愛的深厚,或者用一個詞來形容母愛的真摯,再或者用簡潔的語言來向您傾訴我對母愛的理解時,不經意間,我看到一篇名叫《母愛無言》的文章。細細品讀後,我忽然明白,母愛像天空般無邊無際,如大海般廣闊無垠,沐浴著愛的陽光,洋溢著無言的親情,我們才是快樂的,才是幸福的。它是愛的最高境界。於是,我改動了一個字,成為今天的演講主題。
首先,我想先向大家講述這樣兩個有關母親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他的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兒子旅行包的帶子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您怎麼回家呢?母親微笑著說,不要緊,慢慢走。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都在想,他母親沒有腰帶是怎樣走回幾里地外的家中的。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一個犯人同他的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一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經過乘坐驢車、汽車和火車的輾轉,探望服刑的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籽。葵花籽已經炒熟,老母親全磕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小雀舌。
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籽,手開始顫抖。母親亦無言語,撩起衣襟拭淚。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家裡的雞蛋和豬崽兒,還要節省許多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忙碌後,晚上在煤油燈下嗑瓜子。磕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他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捨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磕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人當中,他母親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磕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這是兩個多麼令人刻骨銘心的心理歷程啊!這母愛深入骨髓,融入血脈,牽動著每一根神經,令風雲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真摯深切的母愛散播在空氣中,令人悴然心動。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時間、空間改變了許多,而唯一不變的,是那一刻永恆的愛心,這顆愛心中所蘊含的柔情似一根紅絲帶,飛過高山峻嶺,飄過江河湖海,牽系著顆顆熾熱的心,撒播著深切永恆的情。母愛的深,母愛的醇,母愛的濃,母愛的久,令其他任何一種情感都遜色三分。
也許,在座的一些朋友們會像我一樣,有一位很普通的母親。她沒有驕人的面孔,沒有華麗的外衣,沒有出色的工作和事業。她也許只是一個小職員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她應做的工作,拿著她應得的薪水;也許她一閑下來,就整日里嘮嘮叨叨讓你好不心煩;也許你會覺得,她只在乎你的成績而不在乎你學習以外的品行;也許你會覺得,她的卑微會讓你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
後面有許許多多的「也許」可以傾訴,但是也有許許多多的「假如」在等待你的傾聽。假如,她在十月懷胎時,並沒有選擇你,你還會在藍天下抒發你對世界的熱愛嗎?你還會在教室里誦讀你喜愛的文章嗎?你還會在游戲中體會生命的真諦嗎?或者,你還會在某個夜晚或白天與她因一點小事而爭論不休嗎?!
我記得有一次在我與母親爭吵過後,我對父親說起母親的種種錯誤以及對我的不理解。父親這時很嚴肅地說了一句話,至今讓我記憶猶新——即使你的母親有千錯萬錯,她終歸是你的母親。這句話終於讓我覺醒!是啊,她讓我有了生存的權利,讓我們享受了來到這世界上的幸福和美好,我們應該滿足了,應該對她感恩戴德並終身報答。何況,她並沒有將幼小的我棄置一旁,並且還教我說話,穿衣,讓我接受教育,讓我獲得歡樂。相比之下,那小小的嘮叨又算得了什麼呢?那善意的批評又算得了什麼呢?
血總濃於水,情莫過於親。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夠滋潤乾涸的心靈。它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著一份驚人的偉大!有時,母愛是一劑特效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靈魂;有時,母愛又是人生海洋上的一座指路明燈,引導我們走出迷途,追隨光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份沉甸甸的母愛,有誰能夠掂出它的分量,又有誰能夠真正償還呢?
母親,生命來自您,含辛茹苦,風霜雪雨的交織中有您不倦的身影;快樂來自您,始終如一,鍋碗瓢盆的交響里有您不斷的叮嚀;無私來自您,全心給予,歲月織就的白發里有您不變的期待;幸福來自您,笑對艱難,滄海桑田的變遷里有您溫暖的笑臉。
是否可以,為您扶起倒掉的醬油瓶子,做一次自己每天都會享用的早餐,讓您在清晨就聞到它的香甜;是否可以,為您按摩勞累的雙肩,將飯後的碗筷用清水洗刷,讓您在飯後可以清松地休閑;是否可以,為您摘掉鬢邊的白發,用名牌的護膚品將您裝扮,讓您在美麗的妝容中綻放笑顏;是否可以,放棄一些自己玩樂的時間,挽著您的手,快樂地享受一次美好的春天!
所以,珍惜吧,你還有父母在身邊,而我。。。。。。。。

② 要一篇美文,關於父母的。500字

歌頌母愛:
母愛是一種無私的力量,它像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的心中,雖然它悄無聲息,卻滋潤著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成長。
人的一生,在世界上一切的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於母愛,母愛就是神聖的,它有時在我們最困難時給予我們力量,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人們就在一腔誠意的血液溶進母親的每一根血管,幸福地投入了母愛的懷抱,一股當家作主的豪情在胸中回盪。當母愛騰飛,奉獻出一顆熱愛的赤子之心。
母愛,是一個搖籃,培養自己搖曳繁茂,母愛,是一支民歌,歌唱團結,傳播文明;母愛,是一座豐碑,鐫刻過去,啟迪未來……
啊!母愛,如果你是一座樓,我是你的一塊磚、一片瓦、一顆石頭,用我的渺小的身體,築起你的巍峨;如果你是一面旗幟,我便是屬於你的一根絲線,用我的青春為你綉出一顆閃閃的星星;如果你是一座花園,我便是屬於你的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片綠葉,我甘願默默耗盡心血,吐出縷縷芬芬。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對母親的恩情,我們惟有以愛和孝敬來回報。孝敬母親是做人的本分,最後就以人們常說的「十月里唱一支給母親的戀歌」,告別偉大的母愛,不過我最後大聲的說一聲:「我愛你,更愛你的博大胸懷。
母愛如水:
母愛如水,纏綿流過,鼓舞著我,開導著我,引我走向光明.
母愛如水,給我濃濃的柔情,使我常常陶醉在母愛的長河裡;母愛如水,有時平靜的流動,有時又急速前進。
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有多少名人偉人曾歌頌過它,雖然母愛在我們的心裡很平凡,但是如果,沒有它,我們就像一株野草,不懂得什麼是最偉大的愛。我愛我的媽媽,像水一般流動在我的心間。
當我失意,雙眼迷離的時候是那擁有萬丈柔情的媽媽開導了我,為我在人生路上找到一個指向標,指引我前進。又重新使我的眼神充滿自信。
然後媽媽又化成了一條河,靜靜的流動著。
母愛如水,用她的無休無止培養了我的耐性,使我像她一樣,用有自己的目標,像媽媽一樣,對事事都要求的成功,使我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有極高的耐性。
當我做錯事,母愛的長河因為生氣而速度加快,這時的我好傷心,真不應該那樣做,我後悔,我悔恨。我有回頭把那件事重新做一遍,直到我做對為止,這時我看到母親河變得澄澈透明,我也露出了愉快的笑臉。
在我寂寞的時候,一個人坐在母親河的岸邊,和她談心。而每次聊天以後,我除了舒心外,還有不一樣的收獲———做人的道理。所以我會很愉快的做我將要做的事,忘卻了剛才的寂寞。繼續笑對人生。
當我在學業上取得成功的時候,聽,媽媽在默默的為我在心裡為我鼓掌。在鼓勵著我繼續成功。
母愛如水,纏綿流過,鼓舞著我,開導著我,引我走向光明。
母愛無言:
聽說過兩個有關母親的故事。
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在車站里,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的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褲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麼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二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來探望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
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仁,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無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多少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再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捨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的人當中,他母親的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一次,同齡的朋友對我抱怨起母親,說她沒文化思想不開通,說她什麼也幹不了還愛嘮叨。於是,我就把這兩個故事講給他聽。聽畢,他淚眼朦朧,半晌無語。
母親的心:
朋友告訴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
外婆先是不認識外公,堅決不許這個「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廳去。然後外婆有一天出了門就不見蹤跡,最後在派出所的幫助下家人才終於將她找回,原來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時代的家,怎麼也不肯承認現在的家跟她有任何關系。
哄著騙著,好不容易說服外婆留下來,外婆卻又忘了她從小一手帶大的外甥外甥女們,以為他們是一群野孩子,來搶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們,一手護住自己的飯碗:「走開走開,不許吃我的飯。」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幸虧外婆還認得一個人——朋友的母親,記得她是自己的女兒。每次看到她,臉上都會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黃昏的時候搬個凳子坐在樓下,嘮叨著:「毛毛怎麼還不放學呢?」——連毛毛的女兒都大學畢業了。
家人吃准了外婆的這一點,以後她再要說回自己的家,就恫嚇她:「再鬧,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會立刻安靜下來。
有一年國慶節,來了遠客,朋友的母親親自下廚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飯桌上外婆又有了極為怪異的行動。每當一盤菜上桌,外婆都會警覺地向四面窺探,鬼鬼祟祟地,彷彿是一個准備偷糖的小孩。終於判斷沒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挾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裡。賓主皆大驚失色,卻又彼此都裝著沒看見,只有外婆自己,彷彿認定自己幹得非常巧妙隱秘,露出歡暢的笑容。那頓飯吃得……實在是有些艱難。
上完最後——道菜,一直忙得腳不沾地的朋友的母親,才從廚房裡出來,一邊問客人「吃好了沒有」,一邊隨手從盤子里揀些剩菜吃。這時,外婆一下子彈了起來,—把抓住女兒的手,用力拽她,女兒莫名其妙,只好跟著她起身。
外婆一路把女兒拉到門口,警惕地用身子擋住眾人的視線,然後就在口袋裡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剛才藏在裡面的菜捧了出來,往女兒手裡一塞:「毛毛,我特意給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女兒雙手捧著那一堆各種各樣、混成一團、被擠壓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頭,看見母親的笑臉,她突然哭了。
疾病切斷了外婆與世界的所有聯系,讓她遺忘了生命中的—一切關聯,一切親愛的人,而唯一不能割斷的,是母女的血緣,她的靈魂已經在疾病的侵蝕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遠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顆母親的心。
母親的工作: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母親的「工資」的文章,文章記述了著名的「埃德爾曼財經服務組織」經過縝密思索、計算與評估,得出的結論:若將母親所做的各項工作改為出錢聘人代勞,那麼,子女一年所付的工錢高達63。5萬美元。這就是說,母親的工資額足以與大公司的總裁相比。
其實,哪怕像美國作家克里騰登所說的六萬美金,也沒有多少子女可以支付得起。
母親是一項工作,一項任勞任怨而又不圖回報的工作。
母愛是一種細節,只要留心它無處不在:清早一杯香濃的牛奶是母愛,冬天一件溫暖的大衣是母愛,傷心時的一個微笑是母愛,出門前的一句叮嚀是母愛……
母親們用畢生的愛和熱情去做這些工作,樂此不疲。而我們,卻往往忽略了這些工作的艱辛,只是對辛苦勞作的母親報以漫不經心的一瞥。
對我來說,母親是溫柔的,也是嚴厲的。
當我生病時,總是媽媽照顧我,為我端來一杯溫熱的水,為我掖掖蹬亂的被。
當天氣變涼時,總是媽媽不住地提醒我多穿衣服,小心著涼生病。
當我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總是母媽媽細心安慰我:「沒關系,還有下一次。」
這時候的媽媽,是溫柔的。
當我犯了錯誤時,媽媽總是嚴厲地訓斥我,讓我低頭認錯,悔過自新。
當我因貪玩而誤了學習時,媽媽總是氣憤地將我拉到一旁,看著我寫完作業。
這時候的媽媽,是嚴厲的。
媽媽的溫柔,讓我一次次感受到溫暖;媽媽的嚴厲,讓我漸漸地明辨是非,養成良好的習慣。
媽媽是我人生的第一位導師,也是伴我快樂成長的貼心朋友。
所以我說:母愛是春夜的小雨,輕輕的來,悄悄地去,潤物細無聲;母愛是三月的陽光,靜靜地奉獻,默默地付出,雖輕如鴻毛,卻又重如泰山。
假若你是一隻航船,母親就是溫馨的港灣;假若你是一隻風箏,母親就是輕巧的線軸。
母親是一項最偉大的工作,永遠被人歌頌,永遠被人禮贊……

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很普通,不屬高知分子,也沒有令人艷羨的面容,但她卻給了我悉心的教導,真摯的關愛,使我健康地成長。
我從小就是個精靈古怪的孩子,調皮、不喜受約束。
當我一歲多,剛學會說話時,就會給媽媽告狀了。爸爸一回到家,我就跑上前去說:「爸爸,媽媽又打娃娃了!」爸爸聽後連忙問:「真的嗎?」奶奶插話道:「瞎說!」我也鸚鵡學舌:「瞎說!」
媽媽並不是沒打過我,但每次都不下重手,只是裝模作樣罷了。
不過,我卻經常傷痕累累,那是因為我太皮,盡管還不會走路,卻經常從搖籃里翻出來。每當這時,媽媽便會心疼地自責。
漸漸地,我長大了,媽媽也似乎越來越凶了。記得小朋友們都不願來我家玩,因為如果我犯了錯,即使在夥伴面前,媽媽也不給我留面子,這讓我很丟臉,也讓小朋友們難堪。事實上,這一著似乎很奏效,一個錯誤在我身上幾乎不犯第二次。
從此,媽媽便在小朋友中落得了「暴君」的稱號。
但媽媽很能忍,也很節儉,她吃飯絕不剩飯,連湯都會喝光。她身體很好,這也許是味口好的緣故。
媽媽感冒了不愛吃葯,以前是因為家裡窮沒有葯,現在是因為厭惡,怕葯有副作用。爸爸也不喜歡吃葯,所以我從小就沒輸過液。
我身體好離不開媽媽那高超的廚藝。媽媽的廚藝堪與廚師媲美。做絲,她一定親手切,絕不用模子擦,她說擦出來的菜口感不好。
媽媽洗衣服從不用洗衣機,即使在大冬天,她也照樣用手洗。我很小的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熱水要節約用,她就用冷水洗,所以她的手總是又紅又腫。即便是現在,她也不信洗衣機洗出的衣服能比上手洗的干凈。我和爸常笑她的固執,她卻視而不見,依然如故。
我的媽媽教給了我很多:她教我要堅強,遇事不能哭,要動腦筋想辦法;她糾正我的毛病,使我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她還教我待人要平和,不要把別人的過錯記在心上,那樣會傷害自己,更會傷害他人……
我沒記得媽媽跟我說「我愛你」,但是,她的行動無一不在告訴我她很愛家,她很愛我。在她眼中,我是惟一的,永遠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既普通又偉大的母親。
牽著母親過馬路
周末下午偕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母親說:「你們回來,媽給你們煮飯,不是受累,是高興呀!」我便說:「我陪你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
到菜場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齡大了,母親的雙腿顯得很不靈便。她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長里短,我寬容地耐心地聽她訴說。兒女們還能不聽?
穿過馬路,就是菜場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她把菜籃挎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
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動作呀!
上小學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包裝廠上班。學校在城東,廠在城西,母親擔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過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牽著走到公路對面。然後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有車來就別過馬路」,「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
2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進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輕的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掠頭發一樣一一掠散,但永遠也抹不去愛子的情腸。
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隻手從她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裡閃過驚喜,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魚網……
母親的手:
在異鄉做夢,幾乎夢夢是真。去秋匆匆返台,回來後,景物在夢中便依稀了,故交,新友、親戚們也相繼漸隱,獨留下母親一人,硬大盤固,偉為泰山,將夢境充沛了。
那夜,我夢見母親。母親立於原野。背了落日、古道、竹里人家、炊煙、遠山和大江,仰望與原野同樣遼闊的天極。碧海青空中,有一隻風箏如鯨,載浮載沉。母親手中緊握住那線繞於,線繞子纏繞的是她白發絲絲啊。頃刻,大風起兮,炊煙散逝,落日沒地,古道隱跡,遠山墜入蒼茫,而江聲也淹過了母親的話語……母親的形象漸退了;我的視線焦定在她那——雙手,那一雙巨手,竟蓋住了我淚眼所能見的一切。那手,是我走入這世界之門;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頂處的燭火,使我的世界無需太陽的光與熱。
母親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強烈印象中,是對我施以懲罰的手。孩童挨大人罵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任何挨母親打的片段來;連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沒有了雖如此,母親的懲戒更甚於打,她有揪擰的獨門絕招。我說絕招,是她揪擰同時進行——揪起而痛擰之。揪或擰,許是中國母親對男孩子們慣用的戒法,除了後娘對「嫡出」的「小賤人」尚有「無可奉告」的狠毒家法外,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龍的心理壓力驅使下,總會情急而出此的。
我的母親也正如天底下數億個母親一樣,對我是「愛之深,責之切」的。特別是小時候,國有難,民遭劫,背井離鄉,使得母親對她孩子們律之更嚴,愛之益切,責之越苛。母親之對我,雖未若岳母之對武穆,但是,在大敵當前的大動亂時代,大勇大義之前,使母親與任何一位大後方逃難的中國母親一樣,對子女們的情與愛,可向上彰鑒千秋日月。在貴州安順,有一年,家中來了遠客,母親多備了數樣菜,這對孩子們來說,可是千載難逢「打牙祭」的大好機會了。我因貪嘴,較往常多盛了半碗飯,可是,扒了兩口,卻說什麼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縮地睇著母親。她的臉色平靜而肅然,朝我說:「吃完,不許剩下。」我搖頭示意,母親的臉色轉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說:「那麼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擺好。」在大人終席前,我不時偷望著母親,她的臉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裡,客人辭去,母親控制不了久壓的情緒,一把拽我過去,沒頭臉地按我在床上,反丁兩臂,上下全身揪擰,而且不住說:「為什麼明明吃不下了還盛?有得飽吃多麼不易,你知道街上還有要飯的孩子嗎?」揪擰止後,我看見母親別過頭去,坐在床沿氣結飲泣。從此以後,我的飯碗內沒有再剩過飯。
當然,母親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貼細膩的一面。那時,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褲襪都由母親來洗。一個大木盆,倒進一壺熱水後,再放人大約三洗臉盆的冷水,一塊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塊重鹼黃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F翻搓起來了。安順當時尚無自來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來用,無井的便需買水。終日市上沿街都有擔了兩木桶水(水面覆以荷葉)的賣水的人。我們就屬於要買水的異鄉客。寒凍日子,母親在檐下廊前洗衣,她總是漲紅了臉,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紙窗內窺望,每洗之前,母親總將無名指上那枚結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掛妥在廊下時,她的手指已泡凍得紅腫了。待我們長大後,才知道母親在婚後數年裡,曾過著頗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大哥、我、三弟,每人都有奶娘帶領。可是,母親那雙纖纖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禮,歷經風霜,竟脫胎換骨,變得厚實而剛強,足以應付任何苦難了。
也同樣是那雙結滿厚硬的繭手,在微弱昏黃的油盞燈下,毫不放鬆地,督導著我們兄弟的課業。粗糙易破的草紙書,一本本,一頁頁,在她指間如日歷般翻過去。我在小學三年級那年,終因功課太差而留級了。我記得把成績單交給母親時,沒有勇氣看她的臉,低下頭看見母親拿著那張「歷史實錄」的手,顫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厲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雙手,卻輕輕覆壓在我頭上,我聽見母親平和地說:「沒關系,明年多用點功就好了。」我記不得究竟站著多久,但我永遠記得那雙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冬夜,爐火漸盡,屋內的空氣更其蕭寒,待我們上床入睡後,母親坐在火旁,借著昏燈,開始為我們衣襪縫補。有時她用錐子錐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將麻繩穿過針孔,一針一針的勒緊,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制好,穿在我們腳上時,所換得的欣快的透支罷!:Vvop^
然則,就在那樣的歲月中,母親仍不乏經常興致高漲的時候。每到此際,她會主動地取出自北平帶出來的那管玉屏蕭和一枝笛子,吹奏一曲,母親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沖夜奔」、「游園驚夢」和「春江花月夜」。那雙手,如此輕盈跳躍在每個音階上,卻又是那般秀美而富才情的了。
去夏返台時,注意到母親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紋,也微有顫抖,那枚結婚戒指竟顯得稍許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親和我,我去廚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給她。當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時,第一次那樣貼近看清了那雙手,我卻不敢輕易去觸撫。霎時間那雙手變得碩大無比,大得使我為將於三日後離台遠航八千里路雲月找到了恆定的力量。母親的手,從未塗過蔻丹,也未加過任何化妝晶的潤飾。唯其如此,那是一雙至大完美的手。
母愛:
「僅次於人的聰明的動物,是狼,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麼樣,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咱不瞎說,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一位老獵人,在大興安嶺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對我說。獵人是個漸趨消亡的職業,他不再打獵,成了護林員。
我說:「不對。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會使用簡單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聯網上用特殊的詞彙與人交流。」
「我沒見過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聯網是什麼東西。我只見過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聰明。那是我年輕的時候啦……」老獵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復了當年的神勇。
「狼帶著小狼過河,怎麼辦呢?要是只有一隻小狼,它會把它叼在嘴裡。若有好幾只,它不放心一隻只帶過去,怕它在河裡游的時候,留在岸邊的子女會出什麼事。於是狼就咬死一隻動物,把那動物的胃吹足了氣,再用牙齒牢牢緊住蒂處,讓它脹鼓鼓的好似一隻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負在身上,借著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過河。」
有一次,我追捕一隻帶有兩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為小狼腳力不健。我和狼的距離漸漸縮短,狼媽媽轉頭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驚。通常狼在危急時,會在草木茂盛處兜圈子,借復雜地形,伺機脫逃。如果爬向沙坡,狼雖然爬得快,好像比人佔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頂,就一覽無余,狼就再也跑不了了。
這是一隻奇怪的狼,也許它昏了頭。我這樣想著,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飛快逃向遠方。我下坡去追,突然發現小狼不見了。當時顧不得多想,拚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見過的跑得最快的一隻狼,不知它從哪兒來的那麼大的力氣,像貼著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陽下山,才將它擊斃,累得我幾乎吐了血。
我把狼皮剝下來,挑在槍尖往回走。一邊走一邊想,真是一隻不可思議的狼,它為什麼如此犯忌呢?那兩只小狼到哪裡去了呢?
已經快走回家了,我決定再回到那個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氣冷極了,慘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銀子築成的墳,毫無動靜。
我想真是多此一舉,那不過是一隻傻狼罷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個隱蔽的凹陷處,像白色的燭光一樣,悠悠地升起兩道青煙。
我跑過去,看到一大堆於駱駝糞。白氣正從其中冒出來。我輕輕扒開,看到白天失蹤了的兩只小狼,正在溫暖的駝糞下均勻地喘著氣,做著離開媽媽後的第一個好夢。地上有狼尾巴輕輕掃過的痕跡,活兒幹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瞞過了我這個老獵人的眼睛。
那隻母狼,為了保護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遲了我的速度,贏得了掩藏兒女的時間。又從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跡,並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挽回孩子的生存。
熟睡的狼崽鼻子噴出的熱氣,在夜空中凝成彎曲的白線,漸漸升高……
「狼多麼聰明!人把狼訓練得蠢起來,就變成了狗。單個兒的狗絕對斗不過單個兒的狼,這就是我想告訴你的。」老獵人望著篝火的灰燼說。
後來,我果然在資料上看到,狗的腦容量小於狼。通過訓練,讓某一動物變蠢,以供人役使,真是一大發明啊

母愛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
有一則「尋人啟事」,標題為:《誠征母親———春天的化身》。正文是:尋求一位女性,能煮、能縫紉、會護理、會補習功課、早起晚睡、永遠忍耐、忘掉自己,每日工作至少十八小時,必要時要二十四小時不眠不休。每周工作七日、無娛樂、終身不得辭職……必要時犧牲自己的生命。啟事下端畫龍點睛:除了母親,誰能榮膺?讓我們齊呼:母親,我愛你!
其實,這是有人用另一種姿勢深情地定義母親。 為女者,弱;為母者,強。
想起母親,我們熱淚滾滾…… 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生日,是母親做媽媽的日子,也是母親最痛苦的日子。從那天起,母親少女時代最美好的夢想,都變成忙忙碌碌的現實。她照看我們長成她少年時代的模樣,而她卻變成年輕時自己也最為不屑的「家庭主婦」。
這一切,很殘酷。母親,心甘情願。
母親在臍帶的另一端澆灌幼小生命;包裹著那濃淡適宜的「糖衣」,我們掬起過去,攤開未來,捧起歲月,擁抱高深莫測的永遠。
注視子女的青澀、魯莽和自以為是,多少次,母親心疼得無言以對。而如今,母親與我們相擁的過去在蛻變,幻化成她與我們共同的未來。
牽著母親的衣襟,穿過流轉的歲月,時空的變幻抹去季節的繽紛,卻風化不了母愛的,色彩。
想起母親,我們熱淚滾滾……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首《遊子吟》淋漓盡致了母愛的偉大、無私。 得志的時候,母親教誨你不要迷失自己。
失意的時候,母親的鼓勵及安慰,總能讓你在逆境中找到自我。都曾踩著樹梢去夠雲的衣裳,都想孑然一身去浪跡天涯……全然未曾顧及,母親的青絲已被我們的腳步牽絆成白發。
兒行千里母守望。母親說她並不孤獨———與她做伴的有人世間所有孤獨的母親。「做父母的不圖兒女什麼,只要你們能幸福、快樂,不再讓父母擔心,就足夠了。」———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所圖的報答!
多給母親一點愛吧,哪怕是酷暑中的一把扇子、寒冬中的一件毛衣、靜夜裡電話中的一聲深情的,問候。
想起母親,我們熱淚滾滾……
人生在世什麼最寶貴?母愛。每一個偉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感謝上蒼,我們不是偉人,卻同樣擁有偉大的母愛。
遠方歸來,母親總是迎到門口漾開一臉感激,她把子女的歸來看成上蒼難得的恩賜。母親一生的謙虛超越一切恩怨,她們塑造著人世間絕對的良心。
撫摸掌紋,細數昨日,想像枯竭———這是良知的第一次驚醒。母親與我們的過去漸行漸遠。歲月給了我們未來,卻踐踏了我們和母親如此絕對的緊緊相依。
母親不經意間流露的落寞和她漸殘的身影與我們豐盈的青春不成比例地不斷增加;她們匆匆的過去只能駐留在一張又一張泛黃的照片;而我們絢爛的年輕依然被母親的青春固執地滋養。
肯定有某種東西,總能讓我們面對母親時感到心裡空虛,像狂士佇立佛前喪失自信。此刻,功名利祿就如前世殘葉掠空而去———面對母親,恍然看見根本的根本。
母親身上有太多的東西,讓我們無法抑制的淚水,泉涌。
想起母親,我們熱淚滾滾……
讓心靈變成萬道霞光,穿越時空遂道,尋覓不經意間遺失的歲月;卻無法重拾母親給予我們的斑斑駁駁撒落一地而被你我忽略的珠串。那是愛的點滴,讓你我,無法釋懷,愧疚而失落。
母愛,一泓深不可測的,潭水。
想起母親,我們熱淚滾滾……
拿一把細齒的梳子,梳理紛繁的思緒。
想起母親,我們的熱淚滾滾而下。

③ 旅遊親情感悟叫什麼名寫一篇親情感情的小文章不知寫什麼標題

1、處在社交圈中是一種煩惱,而超脫出來簡直是一場悲劇。
2、厭倦,就是一個人吃完回盤子里的食物後對答盤子的感情。
3、參加追悼會的程序常常是,先受一次深刻的人生教育,然後大家一起抽煙喝酒打牌。
4、知識是一種使求知者吃得越多越覺得餓的糧食。
5、愛情是會沉底的,在平淡的日子裡,最重要的是經常輕輕晃一晃盛裝愛情的「水杯」。
6、戰爭:用舌頭解不開就用牙齒咬吧!
7、憎恨別人就像為了逮住一隻耗子而不惜燒毀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不一定逮到了
8、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多夢想,但如果其中一個不斷攪擾著你,剩下的就僅僅是行動了。
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10、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
11、失敗發生在徹底的放棄之後。

④ 請以我們全家去旅遊為題,寫一篇文章.

明天就要開始旅行了,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帶全家出外旅行。說起來真是慚愧......
以前,曾經出外很多次,但都是因為工作的關系順便逛逛,因為是工作所以也沒多好的心情。總的來說,我是比較不太喜歡動的人,「生命在於靜止」是我的最愛。
最近朋友約我一起帶家屬去外過年,開始真不想去,加上單位臨過年一攤子事要自己處理,實在是脫不開身。老婆問我意見時看的出她是想去的,只不過問到需要花萬數塊錢時真是心疼了,所以也就同意不去。
第二天,在上博客再次看自己寫的《假如死亡來臨》時,我心裡難受極了。當自己在經歷死亡時,遺憾沒多陪親人,而當生活趨於正軌時卻又將親人置於腦後。晚上回家,我對妻子說了對不起,工作可以放放、錢可以少掙,這次不管怎麼樣我都要帶全家出去轉轉。老婆、孩子聽了都高興得不得了,我自己也感到了一絲安慰......
期望全家能旅行愉快!

⑤ 陪著母親去旅遊作者謝新華這篇散文詩,語言有什麼特點

陪著母親去旅遊
到過的地方
就是最美的風景
陪著母親去旅遊
聊過的故事
就是最美的記憶
陪著母親去旅遊
談過的遠景
就是最美的未來
能夠陪伴在母親身邊呀
哪怕是不去旅遊
也是 最美的幸福

⑥ 我媽媽是做旅遊的文章

寫出好文章的方法:
1、想像使情感豐滿,並使你進入到一個真正的情感世界;
2、所謂創作的沖專動,屬是指你的情感醞釀已久,到了不得不發和出口成章的地步;
3、好文章,是情感的產物。字里行間,應該有淚在飛;
4、閱讀圖書和觀看戲劇,可使你的情感世界得以豐實;
5、寫作時,想像人物在眼前微笑,想像小鳥在書房歌唱,想像樹林在窗外靜默,你的筆下一定會有幸福和美麗;
6、想像老人的童年,想像兒童的老年,想像女人的哺育,想像男子的耕作,你會慨嘆人生的艱辛和無常,時間會改變一切,文字會流出淚水;
7、真摯的情感使人感動,誇張的情感令人不適;
8、讓語言浸濡情感的泉水,叫詞句表達你內心的涌動;
9、情感的程度通過形容詞表現出來,惟一的情感,只有惟一的詞語。

⑦ 「帶媽媽旅行」的名句有哪些

  1. 小時候爸媽帶我去旅遊,今天我帶爸媽去旅遊。

  2. 養兒女一生辛苦沒機會出遊,現在應該多到外面看看自然風光。

  3. 開心有益健康,只要爸媽開心,我們每年都去旅遊。

  4. 親近大自然,身心健康,天天快樂,永葆青春。

  5. 江山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6. 在這百花盛開的季節,在這風和日麗的時節,願你的生活吉祥如意,願你的心情馥郁芬芳!祝你分分秒秒平平安安;朝朝暮暮開開心心;日日夜夜健健康康;歲歲年年瀟精彩美文瀟灑灑;永永遠遠快快樂樂;時時刻刻風風光光;生生世世順順當當!

  7. 閑遐的時候我們生活在網路,是否也像那美麗的春天,每個人都在展示心中那一抹美好的艷麗,網路虛擬與現實同在,真情與緘默並存。各住不同的區域,似乎並沒有阻擋彼此走近的距離,我感嘆網路是那麼的神奇!茫茫網海,不經意地點擊,成就了你和我濃濃的真情與友誼!祝你開心快樂!!

  8. 風起,是明天綿綿的牽掛;雲涌,是明天飛舞的思念;雨來,是明天細細的傾訴;陽光,是明天暖暖的祝福;盼你伸出雙手,接受明天真誠的祝福空間經典祝福語大全:在你未來的日子裡,讓幸福之花開放得更加燦爛;在這美好的日子裡,明天祝願我親愛的朋友擁有無盡的快樂與喜悅!

  9. 明天送你千萬縷春光,春光暖暖照身邊。送你千萬袖春風,春風習習拂你面。送你千萬朵春花,春花燦爛笑開顏。送你千萬場春雨,春雨淅淅潤心田。送你千萬幅春景,春景艷艷美心間。送你美麗的春天,春天灑滿友誼篇!友情的世界因無私而純潔!人生的路因有你而不孤單!我的有你的光臨而變的!是網路讓我們相聚,是讓我們交流,是你的真誠讓我感動!明天祝朋友開心快樂每一天!

⑧ 父愛母愛的美文(300——500字左右)

題目:世界上最偉大而無聲的愛
畫畫對他來說,其實是一個意外。小學二年級那年暑假,他在村外山坡上遇見一位來寫生的姑娘。姑娘穿著寬大的汗衫,一邊快活地哼著小曲,一邊往面前的畫紙上優雅地塗抹著絢麗的色彩。綠樹紅花於是栩栩如生地醫治到紙上。他竟看得痴了,回了家,他對父親說,我想畫畫。

父親說,你能保證好好畫嗎?他趕緊點頭。父親不再說話,走進羊圈,牽走家裡的奶羊。當時,那幾乎是家裡收入的惟一來源。

母親在他三歲的時候撒手而去,他只有父親。

很快他就發現畫畫並不像想像中那樣好玩。當他上到高中,每天對一堆冰冷的石膏像時,那種厭惡感便與日俱增,可是他仍然考上了大學,讀美術系。盡管不喜歡,但他認為美術將毫無疑問地成為他一生所要從事的職業。因為一隻奶羊,因為一個畫夾,因為一句不負責任的話,以及父親的殷切期望。

上大學後他第一次看到了鋼琴。那時很多同學在校外租了房子,他也和一位同學合租了一間簡陋的宿舍。他要強迫自己練畫,而他的同學,正在瘋狂地練琴。他們需要一個無人打擾的住所。

他給那位同學畫了很多張練琴時的速寫,每畫一張,他心中的那根神經就會被撥動一下。終於忍不住了,有一天,他坐到了那架鋼琴前。當他的手碰到黑白分明的光滑琴鍵,心就開始狂跳不止,就像面對一位暗戀多年的姑娘。他想,他的人生,或許會因為面前的這架鋼琴而發生徹底地改變。

他瘋狂地喜歡上了鋼琴,只要同學不用琴,他准會端坐在那兒,一曲接一曲地彈。的確,他是天才。僅用了半年時間,他彈奏的水平便趕上了他的同學。他的同學請來一位老師,老師僅聽他彈了一支曲子,便肯定地說,將來必成大器!老師收他當了學生,他卻沒有自己的鋼琴。他的專業是美術,他沒有走進學校琴房的權力。只有在他的同學不練琴的時候他才能彈幾下。

後來他發現這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那架鋼琴很少有休息的時間。而當鋼琴要休息時,他的那位同學,同樣需要休息。並且那位同學高他兩級,馬上面臨畢業。這意味著,他能夠摸到鋼琴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

父親從老家來看他,給他帶來零用錢和一堆雜七雜八的東西。晚上父親住在那裡,他給父親彈琴。父親說,你不是學畫畫嗎,怎麼又彈琴了?他說,彈著玩。他想告訴父親負責現在幾乎成了他的生命,想告訴父親他那麼想要一架屬於自己的鋼琴。他張了張嘴,終於沒說出來。
他和父親擠在同一張床上睡覺。那晚,他翻來覆去,一夜未眠。第二天,父親要走的時候,突然問他,買那樣一架鋼琴得多少錢?剎那間他無地自容。其實從昨天一直到現在,他的眼神、他的動作、他的嘆息,都在向父親傳達著一個同樣的訊息:他太想擁有一架鋼琴了!這些細節中的任何一個,都會輕易將他出賣,讓敏感的父親洞察。

他發誓不再摸琴,可是他辦不到。他每時每刻都想撲上同學的鋼琴,他說服和欺騙不了自己。

三個月後父親來了。父親的第一句話是,畫畫得還好嗎?他說還好。父親笑了,說你騙誰?

父親說,這次來是給你買鋼琴的。說完,父親掏出一個布包,裡麵包著一萬兩千塊錢。父親很抱歉地說,只有這些錢,我去問了,這些只能買個最便宜的。他沒敢問父親哪來的錢。他想,就算父親把家裡所有的東西都賣了,也湊不出這么大一筆錢。他和父親一直沒有說話,他們把鋼琴搬回來,請人調好,然後坐在那裡發呆。父親說,你不彈一首曲子給我聽?他就彈,彈得婉轉流暢。父親聽完,拍拍他的肩說,你已經長大了,從此後,自己的事,自己做方。好好彈,當大師,將開演奏會的時候,我要坐在前排。父親走了,走得很慢,似一位蹣跚的老人。其實,父親真的老了。

本來他已經跟父親說好了,那個寒假,不打算回家了,因為他要抓緊時間練琴。多年來他發現自己是那樣想念父親,就回了村子,卻找不到家,找不到父親。他的家裡,住著另外一戶人家。村裡人告訴他,你的父親上山了。

村後的山窩里,有一個很大的石子場。幾個月前,父親賣了房子,住到了山上。石子場老闆也是村裡的,經過父親的再三懇求,他預付了父親一年的工錢。然後,父親把這一年的工錢、賣房子的錢和多年的積蓄加在一起,給他買了一架鋼琴。

父親住在四面透風的窩棚里,他比幾個月前更顯蒼老。他每天在山上放炮採石,那工作不僅勞累,而且危險。那天他站在父親面前,突然想給父親跪下。最終,他緊緊擁抱了父親。那是他第一次擁抱父親,他的淚打濕了父親的肩頭。倒是父親慌了,他說,你怎麼找到山上來了?好像兒子知道了他的生活窘迫,讓他深為不安和自責。

回去後他瘋狂地練琴,他想早些成名。他對父親說,等有了錢,他會在城裡給父親買一個大宅院。他相信他能。可是他再一次遇到了麻煩。和大多數人一樣,當他的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就開始停滯不前,每前進一步,都異常困難。

有一段時間他想放棄,可是他想到了父親,想到了父親那個四面透風的窩棚,想到了父親蒼老的面容。他努力讓自己堅持一天,再堅持一天。

終於,在大學畢業後的第六年,他有能力並且有資格開個人演奏會了。可是父親已經聽不見了。父親在一次放炮採石時,跑得慢了,出了意外。他的耳朵被震聾了,聽不到任何聲音了。

他給父親跪下。他抱著父親的腿,號啕大哭。父親說,你現在成功了,能開個人演奏會了,成大師了,我們該高興才對,你哭什麼呢?他不說話,卻哭得更凶。父親說,雖然我的耳朵聽不見了,眼睛不是還好著嗎?能看到你坐在台上,能看到你彈琴,就跟聽到你的琴聲一樣幸福。

他信,他相信自己的父親,能用眼睛,聽到他的琴聲。

他在城市裡開了十場個人演奏會,連續的十場,每一天場。他給父親留了劇場中最好的座位,父親能夠清楚地看到他彈琴時的每一個表情和每一個動作。每天,父親都坐在那裡,安靜地看著身穿燕尾服的他,看他的手指在黑與白的琴鍵上熟練地行走和跳躍。父親眯起眼睛,彷彿真的聽到了美妙的琴聲。滿足和幸福的表情,在父親臉上靜靜地流淌。

其實那架鋼琴已經發不出任何聲音,幾個月前它就壞了。他曾試圖修好它,可是沒有成功。其實有沒有聲音,對他的父親來說都是一樣的。父親在意的,只是他彈琴時的樣子。可是他仍然會鄭重地對所有的聽眾說,這首曲子,獻給我的父親。我要用父親送給我的鋼琴,為他彈一首感恩曲。

他的個人演奏會,場場爆滿。劇場內的每一位聽眾都在靜靜地聆聽那首無聲的感恩曲,然後,輕輕鼓掌。

母愛無言

聽說過兩個有關母親的故事。
一個發生在一位遊子與母親之間。遊子探親期滿離開故鄉,母親送他去車站。在車站里,兒子旅行包的拎帶突然被擠斷。眼看就要到發車的時間,母親急忙從身上解下褲腰帶,把兒子的旅行包紮好。解褲腰帶時,由於心急又用力,她把臉都漲紅了。兒子問母親怎麼回家呢,母親說,不要緊,慢慢走。
多少年來,兒子一直把母親這根褲腰帶珍藏在身邊。多少年來,兒子一直在想,他母親沒有褲腰帶是怎樣走回幾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一個犯人同母親之間。探監的日子,二位來自貧困山區的老母親來探望兒子。在探監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親給兒子掏出用白布包著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經炒熟,老母親全嗑好了。沒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頭。
服刑的兒子接過這堆葵花子仁,手開始抖。母親亦無言無語,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兒子,賣掉了雞蛋和小豬崽,還要節省多少開支才湊足路費。來前,在白天的勞碌後,晚上再在煤油燈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們像小山一點點增多,沒有一粒捨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許多夜晚。
服刑的兒子垂著頭。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正是奉養母親的時候,他卻不能。在所有探監的人當中,他母親的衣著是最襤褸的。母親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萬語。兒子"撲通"給母親跪下,他懺悔了。
一次,同齡的朋友對我抱怨起母親,說她沒文化思想不開通,說她什麼也幹不了還愛嘮叨。於是,我就把這兩個故事講給他聽。聽畢,他淚眼朦朧,半晌無語。

母親的手

在異鄉做夢,幾乎夢夢是真。去秋匆匆返台,回來後,景物在夢中便依稀了,故交,新友、親戚們也相繼漸隱,獨留下母親一人,硬大盤固,偉為泰山,將夢境充沛了。
那夜,我夢見母親。母親立於原野。背了落日、古道、竹里人家、炊煙、遠山和大江,仰望與原野同樣遼闊的天極。碧海青空中,有一隻風箏如鯨,載浮載沉。母親手中緊握住那線繞於,線繞子纏繞的是她白發絲絲啊。頃刻,大風起兮,炊煙散逝,落日沒地,古道隱跡,遠山墜入蒼茫,而江聲也淹過了母親的話語……母親的形象漸退了;我的視線焦定在她那--雙手,那一雙巨手,竟蓋住了我淚眼所能見的一切。那手,是我走入這世界之門;那十指,是不周之山頂處的燭火,使我的世界無需太陽的光與熱。
母親的手,在我有生第一次的強烈印象中,是對我施以懲罰的手。孩童挨大人罵挨大人揍是不免的,但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任何挨母親打的片段來;連最通常的打手心打屁股都沒有了雖如此,母親的懲戒更甚於打,她有揪擰的獨門絕招。我說絕招,是她揪擰同時進行--揪起而痛擰之。揪或擰,許是中國母親對男孩子們慣用的戒法,除了後娘對"嫡出"的"小賤人"尚有"無可奉告"的狠毒家法外,大概一般慈母在望子成龍的心理壓力驅使下,總會情急而出此的。
我的母親也正如天底下數億個母親一樣,對我是"愛之深,責之切"的。特別是小時候,國有難,民遭劫,背井離鄉,使得母親對她孩子們律之更嚴,愛之益切,責之越苛。母親之對我,雖未若岳母之對武穆,但是,在大敵當前的大動亂時代,大勇大義之前,使母親與任何一位大後方逃難的中國母親一樣,對子女們的情與愛,可向上彰鑒千秋日月。在貴州安順,有一年,家中來了遠客,母親多備了數樣菜,這對孩子們來說,可是千載難逢"打牙祭"的大好機會了。我因貪嘴,較往常多盛了半碗飯,可是,扒了兩口,卻說什麼也吃不下了。隔了桌子,我瑟縮地睇著母親。她的臉色平靜而肅然,朝我說:"吃完,不許剩下。"我搖頭示意,母親的臉色轉成失望懊忿,但仍只淡淡地說:"那麼就下去吧,把筷子和碗擺好。"在大人終席前,我不時偷望著母親,她的臉色一直不展。也不言笑。到了夜裡,客人辭去,母親控制不了久壓的情緒,一把拽我過去,沒頭臉地按我在床上,反丁兩臂,上下全身揪擰,而且不住說:"為什麼明明吃不下了還盛?有得飽吃多麼不易,你知道街上還有要飯的孩子嗎?"揪擰止後,我看見母親別過頭去,坐在床沿氣結飲泣。從此以後,我的飯碗內沒有再剩過飯。
當然,母親的手,在我的感情上自也有其熨貼細膩的一面。那時,一家大小六口的衣衫褲襪都由母親來洗。一個大木盆,倒進一壺熱水後,再放人大約三洗臉盆的冷水,一塊洗衣板,一把皂角或一塊重鹼黃皂,衣衫便在她熟巧之十指-F翻搓起來了。安順當時尚無自來水,住家在院中有井的自可汲取來用,無井的便需買水。終日市上沿街都有擔了兩木桶水(水面覆以荷葉)的賣水的人。我們就屬於要買水的異鄉客。寒凍日子,母親在檐下廊前洗衣,她總是漲紅了臉,吃力而默默地一件件的洗。我常在有破洞的紙窗內窺望,每洗之前,母親總將無名指上那枚結婚戒指小心取下。待把洗好的衣衫等穿上竹竿掛妥在廊下時,她的手指已泡凍得紅腫了。待我們長大後,才知道母親在婚後數年裡,曾過著頗富裕的"少奶奶"生活的,大哥、我、三弟,每人都有奶娘帶領。可是,母親那雙纖纖玉手,在七七炮火下接受了洗禮,歷經風霜,竟脫胎換骨,變得厚實而剛強,足以應付任何苦難了。也同樣是那雙結滿厚硬的繭手,在微弱昏黃的油盞燈下,毫不放鬆地,督導著我們兄弟的課業。粗糙易破的草紙書,一本本,一頁頁,在她指間如日歷般翻過去。我在小學三年級那年,終因功課太差而留級了。我記得把成績單交給母親時,沒有勇氣看她的臉,低下頭看見母親拿著那張"歷史實錄"的手,顫抖得比我自己的更其厲害。可是,出乎意外地,那雙手,卻輕輕覆壓在我頭上,我聽見母親平和地說:"沒關系,明年多用點功就好了。"我記不得究竟站著多久,但我永遠記得那雙手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冬夜,爐火漸盡,屋內的空氣更其蕭寒,待我們上床入睡後,母親坐在火旁,借著昏燈,開始為我們衣襪縫補。有時她用錐子錐穿厚厚的布鞋底,再將麻繩穿過針孔,一針一針的勒緊,那痛苦的承受,大概就是待新鞋制好,穿在我們腳上時,所換得的欣快的透支罷!
然則,就在那樣的歲月中,母親仍不乏經常興致高漲的時候。每到此際,她會主動地取出自北平帶出來的那管玉屏蕭和一枝笛子,吹奏一曲,母親常吹的曲子有"刺虎"、"林沖夜奔"、"游園驚夢"和"春江花月夜"。那雙手,如此輕盈跳躍在每個音階上,卻又是那般秀美而富才情的了。
去夏返台時,注意到母親的手上添了更多斑紋,也微有顫抖,那枚結婚戒指竟顯得稍許松大了。有一天上午,家中只留下母親和我,我去廚房沏了茶,倒一杯奉給她。當我把杯子放在她手中時,第一次那樣貼近看清了那雙手,我卻不敢輕易去觸撫。霎時間那雙手變得碩大無比,大得使我為將於三日後離台遠航八千里路雲月找到了恆定的力量。母親的手,從未塗過蔻丹,也未加過任何化妝晶的潤飾。唯其如此,那是一雙至大完美的手。

母愛無言
母親,多麼偉大的字眼!一個人呱呱墜地剛開始學會的第一個詞語:「媽媽」。多麼熟悉多麼親切的稱呼,一個人心裡永遠感激的是她的母親。因為母親用甜美的乳汁養育了她哺育了她。
高爾基曾經這樣說過:「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母親是什麼?是生命之本,是萬物之源,母親就是創造我們生命給予我們成長的最親最親的人。
有一天,當我路過草坪,看到一個年輕的母親牽引著跌跌撞撞學走路的小寶貝時,這樣的畫面也是如此震憾人的心靈。你的眼前不由浮現母親教你學走路的身影;眼睛頓時濕潤了,心裡也有幾分莫名其妙的欣喜。假如她現在在你面前,你會深情地呼喚一聲:「媽媽!」
的確,母親為了我們可以付出一切代價,包括她的生命,但從來無怨言,不計較報酬,你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怎麼能忘懷?」
當我背上書包上學時,母親會在昏暗的燈光下默默地替我准備,有包好的新書、有次日上學的新衣服。第二天早上睜開眼,母親早已把做好的飯菜端上飯桌,單等著我開飯。回想起往日的點點滴滴,一股股暖流湧上心頭。心被母親的關愛包圍著,感到無比幸福快樂!
當我開始參加工作時,母親的叮嚀,母親的嘮叨,都成了我的財富。
當我聽到一位八九歲的小男孩用稚嫩的聲音吟誦《遊子吟》時,我心靈那最深處的感情觸動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世界上唯一施恩於我而不求回報的就是母親!母親的愛是無私,是真誠的愛。母親給我們生命,她給予我們太多太多,無窮無盡的愛,而我們呢?
我們唯一能記住的就是母親那一張慈祥的臉,一雙為我們操勞的手,一個生日。
我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為母親減輕點負擔,和母親聊聊天,說說話,陪陪她。
我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為母親營造一個安謐的環境,讓她快樂安享幸福的晚年!
母愛無言!讓我們用心去品味,用心去體會!

遊子吟
群山不願送走夕陽
多情的水手不願遠航。
希望在召喚。
外面的世界是我的天堂,
自由的心在飛翔。
母親你牽掛我嗎?
母親不安的望著我。
母親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嗎?
母親欣慰的看著我。
聽火車氣聲,笛聲……
隔著窗戶緊緊握著一雙手。

刻骨銘心的母愛

把我的話當作愛的箴言,
因為我只想你最好。
把我的愛裝進你的路途,
無論你走到世界何處,
它們始終屬於你,
並且永遠屬於你。
——題記

母愛,是人類一個亘古不變的主題。
我們賦予它太多的詮釋,也賦予它太多的內涵。
沒有歷史史詩的撼人心魄,沒有風卷大海的驚波逆轉,母愛就象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悠遠。
當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而他們的終點則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媽媽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回歸也道盡了漂泊」。
「我在母親的懷里,母親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淡淡中滲透著嚴厲的氣息,這就是母親給我的愛。
迷惘的雙眼無辜時,母親的關懷是最多的回憶。知識的擔子是如此的沉重,而在深夜中,挑燈的是媽媽伴我學習的影子。
母親的愛是深紅色的,是一片深紅色的大海。雖然偶然澎湃,但卻是愛得太深。平靜時,總是緩和的,等你觸摸到海水,你會深深地感覺到一股滾燙的漿液,無時無刻都是溫暖的。
有了母愛,人類才從洪荒蒼涼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愛,社會才從冷漠嚴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愛,我們才從愁緒走向高歌,從頑愚走向睿智;有了母愛,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歷史的延續,理性的萌動,人性的回歸。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涓涓的母愛如瀝瀝的細雨滋潤著我們的一生,當我們走進學堂,拿起筆,記述愛的音符時,母愛是最真切的愛。
母愛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它伴隨兒女的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於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母愛的纏綿。
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凈,和雅清淡;
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母愛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語,母愛就是漂泊天涯的縷縷思念,母愛就是兒女病榻前的關切焦灼,母愛就是兒女成長的殷殷期盼。
想起了母親,志向消沉就會化為意氣風發;想起了母親,虛度年華就會化為豪情萬丈;想起了母親,羈旅漂泊的遊子就會萌發起回家的心願;想起了母親,彷徨無依的心靈就找到了棲息的家園。
時光如水,年華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們多少回憶,卻始終不改我們對母親的綿綿思念。鶯歸燕去,春去秋來,容顏漸老,白發似雪。兒女在一天天長大,母親卻在一天天衰老。當兒女望見高堂之上的白發親娘,他們都會投入母親懷抱,熱淚漣漣!
母愛也是文學和音樂的永恆主題。文人以母愛為題,寫出的文章便滋潤蘊籍;樂師以母愛為題,彈奏的曲調便清柔幽美,余韻綿綿。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歷經坎坷,窮困愁苦,而母親的笑容卻時刻令他夢縈魂牽。在他得知母親將來的時候,掩不住臉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悅,抖落衣冠上層累的風霜,拂去心頭積淀的風塵,攜妻將雛,到溧陽城外迎接母親。芳草萋萋,花香陣陣,白雲舒捲,碧野晴川,處處洋溢著兒子不盡的思念。母子相依,熱淚盈眶,握著媽媽溫暖的雙手,望著母親蒼老的容顏,不禁愴然飲泣,感慨萬千,提筆賦詩,情思涌動,在孟郊筆下,就熔鑄了這首飽含母愛的《遊子吟》,誠摯深切,傳誦千年。
唐代詩人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棲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亂後回到家鄉時,已田園寥落,物是人非。凄苦憂愁,睹物傷懷,他將憂國憂民之心與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發,寫成感人肺腑的《無家別》。「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言詞悲切,凄苦哀絕,足以令人慷慨動容,下千秋之淚。
東漢末年,蔡文姬被亂兵擄至匈奴,作別家國,萬里投荒。在被漢使贖回時,母子訣別,含悲引淚,親朋相送,凄涼感傷。她在所作《悲憤詩》中寫道:「已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凄怨哀傷,聲節悲涼,讀之使人落淚。唐人曾以此為題,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訴,欲歌欲哭,一種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於曲調之間。
父母所欲為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還有冰心的<紙船> 泰戈爾的<金色花>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母親,人間第一親;母愛,人間第一情。——字嚴
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是媽媽的呼喚! ---但丁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