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從紹興出發清明去哪旅遊好

從紹興出發清明去哪旅遊好

發布時間: 2021-01-14 06:45:23

1. 清明節4月3日到4月7日,總共五天。從上海松江南站出發分別游覽浙江桐鄉烏鎮、紹興魯迅故居、奉化溪口。

桐鄉烏鎮、紹興魯迅故居、奉化溪口。

那你就直接先到 奉化溪口 -- 紹興魯迅故居--- 杭州 -- 桐鄉烏鎮

2. 紹興新昌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

做清明餃

清明餃是中國南方部分地區清明節時的食品之一,因為其色澤為青綠是用筍內粒、肉丁等作容餡捏成月牙形的餃子。。清明餃是用「青」做的。

「青」是一種野菜,小圓葉子,帶白色絨毛,有香氣。青有艾青、綿青、花青等不同品種,台州人多用綿青。「青」采來後洗凈,焯水去苦澀味,搗爛成糊狀後,揉進糯米粉中。青餣有咸甜兩種,做成後墊上一小片新鮮的樹葉或竹箬,然後再蒸熟。「青」作為野菜的名稱,單字讀升調。青餣的青字還可理解成顏色。

對於清明節,浙江省非遺研究基地主任、浙江師范大學非遺研究所所長陳華文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對於清明節來說,一直是中華民族長久以來的一個重大節日,「中華民族對於祭祀祖先,主要就是兩個節日,春祭就是清明為主,冬祭就是立冬、冬至為主。而春祭一般是到祖先的墳頭祭祀,而冬祭則更多是在家或者宗祠祭祀。」

在紹興、浙南等地區,春祭的場面通常很大。「家境比較好的家族,會有全豬、全羊等,還不止一頭。一般人家會有清明餃、糍粑這樣的祭品。」陳華文教授說,在祭祀結束後,大家會把祭祀過的豬牛羊分給族人,為的是讓大家都能享受到祖先的保佑。

3. 打算清明去紹興玩,想買聯票,問一下價格,是140么,和哪裡購買,還有大學生證有優惠么

我是紹興人,家就在魯迅故里附近,也帶同學來紹興玩過。紹興的景點其實分布的有點散,你第一次來紹興,魯迅故里必去,從客運中心坐106、32都可以到魯迅路口站,走到馬路對面就是魯迅故里了,這個路口有很多三輪車,個人建議你別坐,沒必要,而且車夫都不是紹興人。往裡走一點,看到孔乙己的雕像,你就可以看見小咸亨了。魯迅故里基本已經免費,但景區門口(有魯迅浮雕像的一頭)的售票處有70元的三日聯票賣,紹興的大小型景點票上都有,旁邊的河裡就有烏篷船碼頭,來回沈園要90元每人,個人覺得很貴。臭豆腐可以嘗一嘗,不過咸亨酒店的臭豆腐挺貴,一般是遊客在買的,現在應該在10-20元一份,像我們紹興本地人都是吃三輪車上大媽炸的那種。在魯迅故居附近,有個塔山,是一座小山,不是很高,開放的,就山上的塔好像要10元門票,如果LZ行程很趕,不去也罷。還有就是一個城市廣場,是紹興市中心的一個廣場,有年頭了,全開放的,當然去城市廣場里的紹興大劇院看戲是要錢的。城市廣場斜對面有個同心樓,開了至少有10年了。再往回走就是東街夜市,一般晚上5.6點攤主才開始擺攤,賣衣服 鞋子 書 什麼都賣。
在市區的一個很重要的景點就是沈園了,聯票上有的,晚上也可以進去,叫沈園之夜,會唱戲的。如果是看沈園的景緻,建議還是白天去。
在市區其實還有很多景點,像秋瑾故居,大通學堂,青藤書屋什麼的,自己找是很困難的,如果跟團或有熟人帶倒還好。
聯票有三天的有效期,其中蘭亭,東湖,大禹陵是重中之重。其他小的趕不進也就算了。第一天,游完魯迅故里,晚上看沈園之夜,回賓館路上可以順道逛逛夜市,早上起來可以買同心樓的早點,第二天,去蘭亭,去年清明節後蘭亭有開書法節,如果你幸運的話還可以看見傳說中的流觴曲水,怎麼坐車,你在買聯票的時候會有一張到景點的公交車的紙條,如果回來早的話可以再去看看白天的沈園,第三天,去東湖,大禹陵,宛委山櫻花節,不可能都去,只能去其中一兩個吧,如果堅持去看櫻花,可以在市婦保院的站做130到宛委山,時間就差不多了。然後可以坐130、136去客運中心。
如果跟團LZ看好價格跟旅行團的價格對比下,魯迅故里是免費的,沈園白天是40還是70忘了,沈園之夜70,其他小景點2元,5元不等 反正一個小景區門票在10以內。黃金周什麼的天氣還可以的話人是爆滿的,建議平時周末來吧。
如果LZ想好買聯票玩三天的話,建議你找城市廣場附近的住宿,價格應該不是很便宜,殺價是要的。兩人一個房間,兩晚價格控制在200元以內,150左右。最好是預定好的,這樣你們第一天到可以輕松一點。
住宿200,兩張聯票140,公交車費50(准備一點硬幣,有些公交車是投幣的),三天的吃喝300,紀念品100(魯迅故里的紀念品店最好別買,特別是衣服,又貴又不好,如果要買點送給朋友買點小東西就好了,扇子啥的注意殺價,狠一點也沒事,中的10幾20塊,大的30幾塊,名人墨寶也別買,看看就算了),計劃外支出200,這樣兩個人1000左右,足夠了,我都是往多了算的,當然,不包括你們到紹興的來回車費。
望採納!謝謝

4. 清明節紹興人的習俗是怎麼樣的

來歷: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一日。 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由於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之後106天,寒食節的後一天。掃墓活動在節前後可延續十天左右。
習俗: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如果按農歷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歷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這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萬木凋零的寒冬已經過去,草木茂盛,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兩字,根據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所說:「清明者,謂物生清凈明潔」。清明時節,風和日麗,鶯飛草長,柳綠桃紅,改變冬季寒冷枯黃景象,大地一片清凈明潔。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中寫到:「春分後……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這里說的「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所以有「三月節」之稱。《歲時百問》一書也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可見,清明節是由它所處的時令,在氣溫、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志,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所以,國家通過立法,將清明節納入法定的節假日。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多彩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掛紙

「掛紙」在台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迭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宋代清明時節,京都人民踏青郊遊,市集買賣的熱鬧情景。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拔河

拔河發明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叫做「牽鉤」。主要使用的設備是一條粗麻繩,兩頭還分有許多小麻繩,在古代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視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過中線(代表河流)就算是勝利。拔河的目的是為了增強體質,最初是在軍隊中盛行,後來才流行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此以後,清明拔河遂成習俗。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
最簡短的回答就是行動。

5. 今年清明前,紹興市陶家山公墓能掃墓嗎

己有通知,在今年清明期間,在 紹興市的所有公墓,是不能去掃墓的的。

6. 清明節!紹興人去柯岩風景區要錢嗎

要的。節假日要錢的,柯岩就在我家小區後面,現在暫住上虞

7. 清明節當天游覽紹興要門票第二天要不要了

肯定是要的,不會免票的。

8. 我有隨申碼清明假期我想回老家紹興去掃墓回滬後是否還要隔離二周嗎

上海和紹興呢,現在都有監控碼,密碼是通用的了,所以說只要你的體溫正常,而且是有密碼的情況下就不會給對方隔離的,應該是不要緊可以回家的。

9. 浙江紹興去橫店(影視城)的最佳遊玩路線

橫店影視城二日游,那就買聯票加夢幻谷那個套餐吧,這樣比較省錢。明清宮苑景區、廣州街香專港街景區同屬一天玩,秦皇宮景區、清明上河圖景區同一天玩,因為四個景區兩兩靠近(具體參見橫店鎮區地圖),省的瞎周轉;然後第一天的晚上可以安排去夢幻谷玩,那是橫店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夜遊景區,不可不去

10. 2020年清明節浙江紹興有什麼規定

2020年的清明節在浙江紹興應該沒什麼特別的規定吧,跟往年的年份應該是一樣的,有三天假期,然後您得空總是要上墳的。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