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三個旅行者

三個旅行者

發布時間: 2021-01-14 03:48:11

⑴ 作文:三個旅行者的故事

故事講了復有三個旅者,早上出門的時制候,一個只帶了一把傘,一個只帶了一把拐杖(手杖?),一個什麼都沒帶。晚上他們匯合的時候,第一個人一身是水,第二個全身是傷,最後一個基本上沒事。其他兩個人很奇怪,於是就問他為什麼他沒有事。他卻反問第一個人:「你為什被淋濕了卻沒有被摔傷了呢?」那個人答道:「因為有雨的時候,我有傘,所以我大膽地走在雨中,卻被淋濕了,而在泥濘崎嶇的路上,我走的很仔細,所以沒有摔傷。」最後一個人再問第二個人:「你為什麼沒有被淋濕卻被摔傷了呢?」第二個人回答:「因為在難走的路上,我有拐杖,所以很隨意的走,但被摔傷了,在下雨的時候,因為我沒有傘,所以專挑能躲雨的地方走,而沒有被淋濕。」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優勢的存在不是讓你得意忘形,而是讓你走的更加平穩。不要為又是忘乎所以,溺死的經常是善於游泳的人,而盲人很少發生交通事故。俗話說:「物極必反。」過於相信自己的優勢,最後優勢卻會變成失敗的原因。當今社會,有些人不正是有著優勢所以無所畏懼嗎?富人靠著財富欺負人,有權者靠權勢欺壓普通人。只是那些人最後的結局,可能也無法逃脫「摔傷」,「淋濕」的遭遇吧。

⑵ 三個旅行者早上一同外出,一個人拿了根拐杖,一個人拿了把雨傘,第三個人什麼也沒有拿。晚上回來時,拿傘

三個人什麼也沒有拿。晚上回來時,拿傘的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渾身是傷,而什麼也沒有拿的卻安然無恙。於是前兩個旅行者問第三個旅行者為什麼會這樣,第三個旅行者回答說:「當大雨來臨時,我躲著走,

⑶ 根據三個旅行者的故事寫一篇作文範文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個旅行社。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帶了傘,另一個旅行者帶了一個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有拿。
晚上,回來的時候,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渾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路上的時候,我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坦的地方走,所以就沒有摔傷。」

拿拐杖的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雨傘,便揀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路上的時候,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什麼常常跌倒。」

第三個旅行者聽後,笑:「當大雨來臨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小心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倒;你們的失誤在於你們有憑借的優勢,認為有優勢便少憂患。」
以上的故事,揭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類現象: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為什麼呢?因為,人是具有「意識」行為的個體,人的思維是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系統過程,能相互的促進和補充。雖然客觀上,人的能力不隨著「意識」而變大和變小,但「意識」能創造人能力發揮的最佳的生理條件,能從自我的條件促使最佳能力的發揮,所以「意識」也決定了你的能力。當你的意識上重視時,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發揮較強,你意識上輕視的時候,你處理問題的能力就可能會疏漏某些條件,而發揮不佳。因此,也便出現了上面三個旅行者,在下雨天,不同的遭遇結果.

意識的重視,就是要重視事情的各個方面,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細節;不要因為它影響小,就輕視它,不要因為它簡單,就輕視它,不要因為它從來沒發生過問題,就輕視它;意識上不能有一點疏漏;那裡有疏漏,那裡就有可能被「病毒」侵入。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工作,都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意識重視每一個細節。可以做不到,但不能意識不到

⑷ 閱讀題《三個旅行者》答案

1.④、⑤
2.安然無恙:很平安,沒有受到過傷害 憂患:困苦;困難
3.不但.........而且。回 無論..........都
4.拿傘的旅行者答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他因為有了傘,就大膽的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
5.很多時候人們會依仗自己的優勢而忘記小心,優勢使人得意忘形,劣勢給人以提醒。
祝你
天天向上!
學習進步!
且無抄襲!!!!!!!!!!!!!!!!!!!!!!!!!

⑸ 三個旅行者 閱讀題

人們不僅要做到未來雨綢繆,源同時也要居安思危。客觀的有利條件固然能夠減少我們受害的機率,但是,因此而掉以輕心只會適得其反。古人有雲,善游者溺,善騎者墜,也是同樣的道理。正如第三位旅行者所說,你們自恃有憑借的優勢,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我們應當同時秉持優勢與憂患,做好十足准備的同時保持警戒心,這樣才更能確保萬無一失。不會因毫無准備和優勢而慌亂,也不會因大意而失誤。於學習,於工作,於生活,都應該如此。

⑹ 三個旅行者為什麼獲得的結果不同呢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家旅店。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一個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則兩手空空。

晚上歸來時,拿雨傘的人淋濕了衣服,拿拐杖的人跌得身上不少泥,而空手者卻什麼事都沒有。前兩人都很奇怪,問第三人這是為什麼。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人:「你為什麼淋濕而沒有摔跤呢?」「下雨的時候,我很高興有先見之明,撐開傘大膽地在雨中走,衣服還是濕了不少。泥濘難行的地方,因為沒有拐杖,走起來小心翼翼,就沒有摔跤。」他再問拿拐杖者,得到的回答是:「下雨時,沒有傘我就揀有躲雨的地方走或停下來休息。泥濘難行的地方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反而摔了跤。」空手的旅行者哈哈大笑,說:「下雨時我揀能躲雨的地方走,路不好時我細心走,所以我沒有淋著也沒有摔著。你們有憑借的優勢,就不夠仔細小心,以為有優勢就沒問題,所以反而有傘的淋濕了,有拐杖的摔了跤。」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不懂之處,而是在自以為有優勢沒問題的地方出了差錯。因為缺陷常給我們以提醒謹慎,而優勢則讓人忘乎所以。

⑺ 什麼是三個旅行者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家旅店。早上出門的時候,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有拿。

晚上歸來的時候,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渾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於是前兩個旅行者很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麼會沒事呢?」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會淋濕而沒有摔傷昵?」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穩的地方走,所以就沒摔傷。」

然後,他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沒有淋濕而是摔傷了呢?」

拿拐杖的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有帶雨傘,便揀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麼常常跌跤。」

第三個旅行者聽後笑笑,說:「這就是為什麼你們拿傘的淋濕了,拿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細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於你們有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常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

⑻ 三個旅行者這篇短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啟示看看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你會怎麼做

三個旅行抄者這篇課文留襲下的啟示:揭示了我們生活中的現象: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因為,人是具有「意識」行為的個體,人的思維是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系統過程,能相互的促進和補充。雖然客觀上,人的能力不隨著「意識」而變大和變小,但「意識」能創造人能力發揮的最佳的生理條件,能從自我的條件促使最佳能力的發揮,所以「意識」也決定了你的能力。當你的意識上重視時,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發揮較強,你意識上輕視的時候,你處理問題的能力就可能會疏漏某些條件,而發揮不佳。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工作,都需要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意識重視每一個細節。可以作不到,但不能意識不到。

⑼ 三個旅行者閱讀答案是什麼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了一個旅店。早上出門的時候,一個旅行者帶了一把傘,另一個拿了一根拐杖,第三個旅行者什麼也沒有拿。
晚上歸來的時候,拿傘的旅行者淋得滿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滿身是傷,而第三個旅行者卻安然無恙。於是前兩個旅行者很______(A.郁悶 B.憋悶 C.煩悶 D.納悶),問第三個旅行者:「你怎麼會沒事呢?」
第三個旅行者沒有回答,而是問拿傘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會淋濕而沒有被摔傷呢?」
拿傘的旅行者說:「當大雨來到的時候,我因為有了傘,就大膽地在雨中走,卻不知怎麼淋濕了;我走在泥濘的路上,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專揀平穩的地方走,所以就沒摔傷。」
然後,他又問拿拐杖的旅行者:「你為什麼沒有被淋濕而是摔傷了呢?」
拿拐杖的說:「當大雨來臨的時候,我因為沒帶雨傘,便揀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沒有淋濕;當我走在泥濘坎坷的路上時,我便用拐杖拄著走,卻不知為什麼常常跌跤。」
第三個旅行者聽後笑笑,說:「這就是為什麼你們拿傘的淋濕了,拿拐杖的跌傷了,而我卻安然無恙的原因。當大雨來時我躲著走,當路不好時我細心地走,所以我沒有淋濕也沒有跌傷。你們的失誤就在於你們有憑借的優勢,認為有了優勢便少了憂患。」
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因為缺陷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
(王曄/文 原載《中國青年報》)
【練習】
1、給第2段的空處選填一個合適的詞。
2、解釋「所以」在各句中的用法。
①「因為沒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為缺陷能給我們以提醒,而優勢卻常常使我們忘乎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是一篇_______(文體),也許沒有給我們太多的形象藝術的美感,但給予我們的思想啟迪是深刻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旨句)。
4、三位旅行者,前兩位都有所恃,因其有所恃,就放鬆了戒備,故而在其優勢的地方出了岔子;第三個人全無所恃,故而能處處小心謹慎,安然歸來。這情形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彭端淑《為學》中論述「聰與敏」的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納悶 2、①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用在下半句表示結果。②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 3、寓言 我們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4、可恃而不可恃也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