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旅行禮儀

旅行禮儀

發布時間: 2021-01-12 08:11:45

1. 旅遊服務禮儀規范

旅遊服務禮儀.doc
159.5K, 13頁, 82次閱讀 [立即下載]
舉報分享於2011-10-10 19:44
《旅遊服務禮儀》課程說明

一、專旅屬游服務禮儀課程定位

1、旅遊服務禮儀是高等教育旅遊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

2、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旅遊服務業服務禮儀的基本理論和技能。 3、該課程主要以禮儀活動、禮儀規范、禮儀規律為研究對象。 4、該課程有以下三個特點: 太長 今天就到這

2. 什麼是旅遊社交禮儀

有"禮"走遍天下,禮儀抄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人們待人處事的准則。在旅遊中注重禮儀,注重美的言行、美的舉止,會讓人們既能帶走美,又能留下美。
《旅遊社交禮儀》是2006年6月1日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本書主要講述了旅遊社交與禮儀兩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以及旅遊社交的原則與藝術。
本書是一本高等職業院校旅遊類專業的專業課教材,它涉及旅遊社交與禮儀兩方面的知識與技能。作者從旅遊社交的作用、特點、原則到旅遊社交中的心理效應以及心理素質的培養,從旅遊社交中的行為藝術、語言藝術到形象藝術的塑造與培養,進行了較為詳盡的介紹,應該說對學生今後從事旅遊接待工作有較大的幫助。

3. 旅遊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禮節禮儀

一、最重要的是:宗教信仰——尊重對方的信仰。
1、不隨便說:不評論對方的信仰;
2、不隨便做:不做與對方信仰相沖突的事情。

二、禮儀:主要指在公共場所——公共場所包括:交通車上,游覽廣場,餐廳,酒店樓道等;
1、聲音——不要噪音。
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包括大聲接打電話,長時間接打電話;
在餐廳吃飯不要鬨笑、劃拳,大聲碰杯。

2、氣味——不要異味。
不噴過量香水;少吃大蒜;不吸煙、不喝酒。

3、視覺——不要奇裝異服。
寧願真國貨,不要假名牌。這個不是面子問題,這個是商品品牌的法律保護問題。

4、衛生——不要亂扔廢棄物。
不隨地吐痰、包括大人小孩都不能隨地大小便、不亂扔水瓶、手紙、果皮,在車上也不能。

5、秩序——不要擁擠插隊。

6、禮貌——您好,請問,謝謝!

4. 參觀旅遊有哪些禮儀要求

在游覽參觀活動中,時移境遷;時空變化大,接觸人員多。如果學會使用規范禮儀,便內會使活動增添容律動美,否則,會造成高興而來,掃興而歸的結局。

游覽參觀中發生摩擦、造成誤會,怎麼辦呢?那就要學會用禮儀這個粘合劑來彌補。這個法寶就是說「對不起」的道歉語。有一次,一位婦女抱著孩子,手中還拿著一隻大拎包。上車掏錢買票時,車子突然啟動,她往前一沖,不偏不斜,一腳踩在前面一位大嫂的腳面上。大嫂「噢唷!」一聲,痛得彎下了腰,待直起身時,淚水也快要掉下來了。抱小孩的婦女真誠地、負疚地說:「對不起,實在對不起。」嘿!此話真靈驗,那位大嫂連聲應道:「沒關系。」看!一個「對不起」、一個「沒關系」,就避免了即將爆發的「車廂大戰。」

5. 出國(境)旅遊需要注意的禮儀有哪些

在機場和車站等候的禮儀
候機廳的座位不是用來放大衣和行李的,而是留給其他旅客坐的。
對服務人員要有感激和欣賞的態度。
走廊等公共空間盡量保持順暢。不要對方行李或讓小孩在那裡亂跑。

乘坐飛機的禮儀
出境旅遊一般會坐飛機,而飛機上也一定要表現出良好的修養和禮儀。上機時不得違規攜帶有礙飛行安全的物品。通常規定:任何乘客均不得攜帶槍支、彈葯、刀具以及其他武器,不得攜帶一切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質等危險物品。
登機時應當認真配合例行的安全檢查。在進行安全檢查時,每位乘客都要通過安全門,而其隨身攜帶的行李則需要通過監測器。如有必要,對乘客或行李使用探測儀進行檢查,或手工檢查。不應當拒絕合作,或無端進行指責。

准時登機,依次入座。上下飛機時,要注意依次而行。
飛機飛行時務必遵守有關安全乘機的各項規定。登機後主動關閉手機等無線電設備。
需要找乘務員時,可以按呼叫鈴,不宜大聲喊叫。接收乘務員服務應致謝。上下飛機時,對空中乘務員的迎送問候應有所回應。
在機上放置自己隨身攜帶的行李時,與其他乘客要互諒互讓。飛機未停穩時不搶先打開行李艙取行李,以免行李摔落傷人。
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時,要維護自尊。不要當眾脫衣、脫鞋、尤其是不要把腿、腳亂伸放。如果是長途飛行,脫下鞋後應在外貿再罩上護襪。
當自己休息時,不要使身體觸及他人,或是將座椅調得過低,從而有礙於人。
與他人交談時,不要影響他人休息,不要談論令人不安的話題。
保持艙內整潔衛生,因暈機嘔吐時,應使用機上專用嘔吐袋。
機上讀物閱後整齊放入面前插袋。
不亂動飛機上的安全用品及設施。飛機上的救生衣是飛機遇險,在海上迫降時供乘客逃生使用的,切勿隨意打開或帶下飛機。

入住酒店的禮儀
在國外旅行,住宿的安排是最重要的,和酒店服務人員的接觸也是最多的,入住酒店需要注意的禮儀包括:
除了前台之外,停車場的服務人員、提行李、收拾房間、送餐的服務生都需要給小費。
要尊重服務人員,常常口頭表述你的感激和稱贊。
旅館通常晚上10點後進入休息時間,要保持安靜。
遵守酒店裡的規定。

出境旅遊給小費的禮儀
在國外旅行,隨時隨地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支付小費的問題。因各國、各地區收小費的比例不一,差距較大。初到一地,應事先向有經驗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並與同行者研究一下付小費的合理辦法,應以「入鄉隨俗」的態度認真對待,以免帶來不好的影響。

一般情況來說小費禮儀需要注意「五要」:要尊重對方;要悄悄給對方;要掌握給小費時機;要按質付費;要注意區別不同地方的付費方式。

國外收小費的行業主要有:第一,酒店,門童、行李員、送餐員、客房服務員;第二,餐廳,領位員、侍者、樂手、衛生間保潔員;第三,美容美發,美容師、發型師、泊車者;第四,計程車司機;第五,影劇院,衣帽廳侍者、節目單發放者、劇場領位員;第六,旅遊觀光,導游員、駕駛員。除了以上六類行業,還有其他一些行業流行付小費。
除了以上這些常識性的出境旅遊個人禮儀,出國到某一國家,當地的民俗風情和生活習慣乃至各種禁忌,也是出國旅遊前必須了解的。文化差異形成禮儀習慣不同,往往會鬧笑話甚至引發矛盾。

6. 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禮儀規范有哪些

一、出國前的准備工作(游海島,就趣旅)
1、調查目的國的歷史淵源、文化背景、宗教習俗。如果是商務旅行,還需要調查這個公司的歷史背景、公司結構,以及要會談的人在公司里的角色、地位。
2、學習簡單的語言交流。
3、准備行李清單,商務旅遊的話,最好帶一些本地的土特產,作為送給對方的禮物。
4、代號各種證件。
5、在機場和車站等候的禮儀
6、候機廳的座位不是用來放大衣和行李的,而是留給其他旅客坐的。
7、對服務人員要有感激和欣賞的態度。
8、走廊等公共空間盡量保持順暢。不要對方行李或讓小孩在那裡亂跑。
二、乘坐飛機的禮儀
1、出境旅遊一般會坐飛機,而飛機上也一定要表現出良好的修養和禮儀。上機時不得違規攜帶有礙飛行安全的物品。通常規定:任何乘客均不得攜帶槍支、彈葯、刀具以及其他武器,不得攜帶一切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質等危險物品。
2、登機時應當認真配合例行的安全檢查。在進行安全檢查時,每位乘客都要通過安全門,而其隨身攜帶的行李則需要通過監測器。如有必要,對乘客或行李使用探測儀進行檢查,或手工檢查。不應當拒絕合作,或無端進行指責。
3、准時登機,依次入座。上下飛機時,要注意依次而行。
4、飛機飛行時務必遵守有關安全乘機的各項規定。登機後主動關閉手機等無線電設備。
5、需要找乘務員時,可以按呼叫鈴,不宜大聲喊叫。接收乘務員服務應致謝。上下飛機時,對空中乘務員的迎送問候應有所回應。
6、在機上放置自己隨身攜帶的行李時,與其他乘客要互諒互讓。飛機未停穩時不搶先打開行李艙取行李,以免行李摔落傷人。
7、在自己的座位上就座時,要維護自尊。不要當眾脫衣、脫鞋、尤其是不要把腿、腳亂伸放。如果是長途飛行,脫下鞋後應在外貿再罩上護襪。
8、當自己休息時,不要使身體觸及他人,或是將座椅調得過低,從而有礙於人。
9、與他人交談時,不要影響他人休息,不要談論令人不安的話題。
10、保持艙內整潔衛生,因暈機嘔吐時,應使用機上專用嘔吐袋。
11、機上讀物閱後整齊放入面前插袋。
12、不亂動飛機上的安全用品及設施。飛機上的救生衣是飛機遇險,在海上迫降時供乘客逃生使用的,切勿隨意打開或帶下飛機。
三、入住酒店的禮儀
1、在國外旅行,住宿的安排是最重要的,和酒店服務人員的接觸也是最多的,入住酒店需要注意的禮儀包括:
2、除了前台之外,停車場的服務人員、提行李、收拾房間、送餐的服務生都需要給小費。
3、要尊重服務人員,常常口頭表述你的感激和稱贊。
4、旅館通常晚上10點後進入休息時間,要保持安靜。
5、遵守酒店裡的規定。
四、出境旅遊給小費的禮儀
在國外旅行,隨時隨地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支付小費的問題。因各國、各地區收小費的比例不一,差距較大。初到一地,應事先向有經驗的人了解有關情況,並與同行者研究一下付小費的合理辦法,應以入鄉隨俗的態度認真對待,以免帶來不好的影響。
一般情況來說小費禮儀需要注意五要:要尊重對方;要悄悄給對方;要掌握給小費時機;要按質付費;要注意區別不同地方的付費方式。
國外收小費的行業主要有:第一,酒店,門童、行李員、送餐員、客房服務員;第二,餐廳,領位員、侍者、樂手、衛生間保潔員;第三,美容美發,美容師、發型師、泊車者;第四,計程車司機;第五,影劇院,衣帽廳侍者、節目單發放者、劇場領位員;第六,旅遊觀光,導游員、駕駛員。除了以上六類行業,還有其他一些行業流行付小費。
【常見各國付小費禮儀】
1、在日本
當進人飯店大門時,顧客可向女招待員付一些小費,而對於其他人員可不必付。
2、在泰國
在泰國,顧客所付的小費,無論多少,都是需要的。
3、在新加坡
新加坡付小費是被禁止的,如若付小費,則會被認為服務質量差。而澳大利亞沒有給小費的習慣。
4、在瑞士
瑞士的飯店餐館,不公開收取小費,而司機則可按明文規定收取車費10%的小費。
5、在法國
在法國付小費是公開的,服務性的行業可收不低於價款10%的小費,財政稅收也將小費計入。
6、在義大利
義大利收小費屬於「猶抱琵琶半掩面」的半公開現象。當遇到「拒收」的「示意」時,你最好是乘送賬單之機遞上小費。
一般在義大利飯店裡(餐館),客人最多給10%的小費。在咖啡館酒吧,一般酒台上放著專給你放小費的小盤子或儲錢豬。在旅館里,通常每周給打掃清潔的女工5個歐元。坐計程車則不一定要給小費,把車錢湊成整數就行了。
7、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在北非及中東地區收取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許多從事服務性活動的老人與孩子,小費是其全部收入。如遇顧客忘卻付小費,他們會追上去索取的。
8、在美國
小費現象是極普通而自然的禮節性行為。一般來說小費是消費的10%-15%,不過經常有人高興多給點。有些餐廳在結賬的時候專門列有一項是「小費」(gratuity),必須要交的。付小費的其他情況包括坐計程車和到旅館請人搬行李等。在這些情況下付一兩塊錢小費就行了,而不是15%。坐計程車付10%的小費。嚴格地說,服務員應該為小費報稅。但許多人少報,因為付的都是現金。
tips:
不少人出國前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到國外旅行到底帶多少現金合適?有豐富經驗的業內人士建議,遊客出境游只需要備好付服務小費、購買飲料、水果和路邊紀念品等零散消費的現金即可。
據了解,目前中國銀聯卡已經順利開通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受理業務,其中包括在中國港澳地區、東南亞的新馬泰、日韓以及歐洲一些國家,都是中國人去的比較多的國家和地區。攜帶銀聯卡出國正變得越來越方便。
使用銀聯卡支付的好處是可以直接用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而無需「轉道」美元進行雙向兌換,這樣可適當減少外匯兌換手續費,為持卡人省錢。另外,萬一你想在國外取現,也是用銀聯卡比較方便,因為手續費要比其他國際卡少不止50%。
五、西餐用餐禮儀
(一)、用餐時的基本禮儀
1. 喝湯、咀嚼絕不出聲。這是人和動物的分別。
2. 不在公開場合,大聲地發出打嗝聲。
3. 不碰撞杯、盤。不要移動餐盤,不許和同伴交換餐點。
4. 刀叉輕放,不發出刮盤聲。
5. 講話時不揮舞刀叉,或用刀叉指著人。
6. 不彎腰埋頭吃飯。這模樣實在很窮酸相、狼狽。
7. 切食物只切一口大小,並且一口放進嘴裡,不要只咬半口。
8. 不要翻看盤底的廠牌名。
9. 每上一道菜,從最外側的左、右一副刀叉開始使用。
10. 使用放在右前方的杯子,不要拿到別人的杯子。
(二)、西餐餐具的使用法則
中餐的餐具只有一雙筷子,而西餐餐具卻是琳琅滿目的一整排。請放輕松,餐具擺放雖然多,但其實只是為四道菜而准備。這四道菜是前菜、湯、魚、肉,只是餐具全都一並擺出來而已。
1、刀叉擺法:刀叉並攏、刀刃朝內
刀叉的擺法是個信號,藉此告訴侍者什麼時候收走盤子。若刀叉置於盤子兩側時,表示仍在進行飲食中,相反地,刀叉平行擺放時,表示用餐完畢。另外一種擺法,在大眾化的餐廳用餐時,從頭到尾只用一副刀叉,盤子收走了,用過的刀叉還會留在桌上繼續吃下一道菜。這時,不要把刀叉直接貼放在桌上,而是將刀口放在叉齒間,並且刀刃朝下。
休息時擺法
用畢時擺法
只有一副餐具的擺法
當你用餐完畢後,可順手將盤上的刀叉並攏,並且保持刀刃的方向是朝內狀態,不僅能使你的桌面變得更為整潔,也讓服務生可以方便收拾餐具。
2、公用餐具:雙手用,更優雅
當你在餐廳用餐時,會碰到有些菜不做一人份或是食物可相互Share的情況下,如:西班牙海鮮飯或大盤色拉等,這種供多人食用的菜,會附上公叉和母匙。若在取菜時只用一隻手操作匙與叉,其實不雅。那是職業服務生的技巧,一般人不需要會。用雙手反而較雅:右手匙在下,左手叉在上。食物盛在匙上,用叉背按壓著,再放到自己的盤子里。
右匙左叉相互輔助
食用時:匙和叉的面向下蓋,匙蓋在叉上
用畢後:匙和叉的面朝上,匙在下面
每拿完一次,切記將盤里的食物聚集在中間,把叉和匙的握柄朝向同伴,這樣不僅保持盤相美觀,同時也方便別人拿取。
(三)、不使用餐具的食物吃法
咸點心可用手直接取用,有些食物是不用餐具而用手拿著吃的,稱為Finger Food,通常餐前酒與正餐之前都會先送上這類食物。Finger Food的功用是,喝餐前酒之前,先填一下肚子可以保護胃膜。另外,人在空腹的時候,血糖會降低,吃一點東西會使心情沉穩許多。比較常見的咸點心是 Canapé,這是小小片的薄麵包或是餅幹上面放火腿、熏魚等。一般都是三塊,直接用手拿著吃就行了。要一口吃完,不要只咬一半,這樣反而不雅哦。
用單手兩指掌握點心邊緣,麵包須用刀塗抹奶油,麵包基本上是用手剝下一口就抹一口奶油。但是葡萄麵包和德國的黑麵包用手剝的話很容易碎,這時就用刀把一片麵包切成兩半,全部抹上奶油後,直接用手拿著分幾口吃。
用雙手剝開麵包
刀上沾抹奶油
(四)、吃披薩該用刀叉嗎?
披薩就像我們吃包子、饅頭一樣,沒有明定的規矩,可自由發揮。但是披薩是黏搭搭、軟趴趴,很難纏的,如何吃才不會邋遢?拿坡里式(Napoli)披薩是邊緣皮厚、中間皮薄,所以直接用手拿著吃是不太方便,可用刀子先切下前半的三角尖,軟趴趴的地方用叉子盛著吃;剩下較硬的地方比較好拿,可直接用手拿著吃。美式披薩就是在台灣最常見的那種厚底皮,便於用手直接拿著吃。披薩大都是用馬自拉起司(Mozzarella),這種起司黏連著餅,很難扯斷,也是用刀叉來幫忙理清「糾纏」。
用刀柄或叉子盛著吃
(五)、餐巾禮儀——表現個人文化素養
1、正確的餐巾用法
餐巾是進餐時重要的用品,不但是你坐下來之後第一個會接觸到的用品,也是離席時最後的用品。因此從餐巾用法可以看出你的餐桌文化造詣。
●餐巾本來就是拭臟的用品,別捨不得用臟它。
●餐巾正確的用法為,攤開在腿上,往前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用餐巾擦拭嘴巴時,只要單手拿起餐巾的一角,輕輕的按壓嘴角就行。
●喝酒前,用餐巾按一下嘴唇,免得油污和口紅在酒杯上留下印子。
●不小心吃到小骨頭時,也用餐巾掩著再取出來。
●忍不住咳嗽、打噴嚏時,將臉側一邊,用餐巾遮掩一下。
除了擦臉、擦汗之外,餐廳一切都要用餐巾。餐巾不可以像圍兜兜似的掛在胸前。
2、離席時餐巾的擺法
餐畢離開時要等主人或是女士將餐巾放在桌上後,才將自己的餐巾放到桌上。此外,餐巾是拭臟的用具,所以當其他人仍在享受食物時,不應該將沾污的餐巾放在桌上。
最後要離席時的餐巾不必摺整齊,正確擺法是放在咖啡杯的左邊。若只是暫時離席,可將餐巾放置座椅上,不用摺整齊,表示你只是暫時離開,之後會回座位。
3、用過的餐巾切勿摺整齊
有一點是很多人犯的錯誤,餐畢離開時,用過的餐巾請不要摺疊整齊。只要把餐巾略疊成四分之一大小放在桌上左邊即可,或是將膝上的餐巾從中間挑起來,就這么放在桌上。將用過的餐巾摺疊整齊是具有諷刺的意思,表示你對這個餐廳不滿意,而且不會再來,所以用完餐點後一定要格外注意喔!
【常見各國就餐禁忌】
1、在日本,不要把筷子豎直插在米飯碗里
不用筷子時,把筷子平行橫放在桌子一角。把筷子豎直插在米飯碗里在日本是一種禁忌。
2、在墨西哥,吃炸玉米餅的時候不要用餐具
吃炸玉米餅的時候使用餐具被認為是愚蠢而勢利的,不要做一個勢利小人哦。
3、在中國:不要翻魚
在中國南部和香港,吃飯的時候翻魚會帶來厄運。要麼不吃另一邊的魚,要麼把魚骨拿開來吃另一邊魚。
4、在中東:當你與貝都因人喝咖啡的時候,在最後要搖一搖杯子
如果不搖杯子,你一喝完,服務員就會給你繼續加滿咖啡。如果你不想喝了,記得把杯子傾斜兩到三次。
5、在智利:不要用手取任何事物
在南美洲,就餐禮儀都很正式。
6、在韓國:如果長輩給你倒酒,要雙手接過杯子
接過杯子後,要輕輕地抿一口以示尊重。在長輩未開始用餐前不要用餐。
7、在俄羅斯:不要把伏特加和別的酒或飲料混合,也不要拒絕別人遞給你的伏特加
在酒中混合其它的酒或飲料被看做是破壞酒的純度,而拒絕別人的伏特加,則被認為是你不信任對方不想和他做朋友。
8、在義大利:除非提供,否則不要和服務員要配料
在義大利,在披薩上加上乾酪被認為是罪惡的。實際上,很多義大利菜都是不需要額外再加配料的。
9、在泰國:不要用叉子把食物送進嘴裡
叉子是用來把食物放在勺子里的。只有單獨的非米飯類的食物時才可以這樣使用叉子。
10、在中東、印度和非洲部分地區:不要用左手用餐
由於某些特別的原因,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
11、在義大利:只有在正午前才喝卡布奇諾
如果你在下午喝卡布奇諾,你肯定會被貼上遊客的標簽。如果想喝,喝一杯濃縮咖啡吧。
12、在法國:不要把麵包當做開胃品
在法國,澱粉混合物尤其是加上奶油的澱粉混合物是在餐後才吃的。
13、在喬治亞:如果參加傳統宴會,不要輕抿酒
在喬治亞的傳統宴會,人們喝酒一般都是一干而凈的。
游海島,就趣旅

7. 旅遊禮儀的介紹

旅遊抄禮儀:是指旅遊行業中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旅遊工作者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和社會生活實踐中形成的,是旅遊行業內人們交流、交往時所共同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准則。旅遊禮儀是衡量一個旅遊工作者的素質、教養、道德水準高低的尺子,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旅遊者精神文明素質的重要標志。旅遊禮儀是在我國禮儀的基礎上,通過旅遊工作和生活中的實踐,結合我國行、游、住、食、購、娛旅遊六大要素的實際,經過認真總結而成,是我國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禮儀》,丁再獻、丁蕾著,中國旅遊出版社,2008年版)

8. 旅遊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禮節禮儀

旅遊過程中要注意的禮節禮儀細說起來 還是挺多的 主要呢還是要入鄉隨俗內
在香港旅遊是要容給導游司機小費的 這個是一種禮貌行為 也是香港的一種政策 當你入住酒店時 如果有行李員給你拿行李 這些都是要給小費的
名寺名廟,分布較廣,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游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游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稱呼。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三忌談吐不當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四忌行為舉止失當游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俏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