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旅行馮唐
『壹』 自己喜歡的句子
1.我過得很難過 忙碌里還有失落
2.朋友不是先來的人或者認識最久的人而是那個來了以後再也沒有走的人
3.如果我說我想一個人靜一靜,其實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你。
4.記住:口紅可以自己努力掙錢買,沒必要指望別人送。
5.晚上不要頻繁刷手機,手機越刷越寂寞。
6.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只在深夜找你。也不要在晚上找喜歡的人聊天,天一亮,你會後悔昨晚說的話。
7.一個人要抵過千軍萬馬,一個人也要活得有聲有色。
8.努力工作,越長大越發現:工作這東西,有時候比愛情靠譜。
9.沒有愛情的時候,就努力賺錢。賺夠了錢,就去想去的地方旅行,買一直想買的東西。
10.一定要讓自己變的優秀,不管是外表還是內在。同時告訴自己,我變更好,不是為了遇到那個對的人;而是讓別人知道:不是單身選擇了我,而是我選擇了單身。
11.一個人單身久了,容易把生活變得隨意,而隨意的生活又會讓人覺得人生無趣。
12.學會享受孤獨,而不是習慣孤獨。要發自內心地讓自己喜歡上一個人的日子。
13.看到新鮮的蔬菜,變成自己喜歡的味道,是一件特別能讓人開心的事情。
14.學會定期給自己的生活清零。扔掉不再穿的衣服,忘掉那個不愛你的人。
15.一個總是回頭看的人,走不了遠路。
16.不要因為曾經被傷害過,就去憎惡這個世界;也不要因為被人拋棄過,就放棄自己。你要記住:自己永遠值得被愛。
『貳』 城市微旅行的介紹
《城市微旅行》是由曹郁和程工聯合導演,馮唐、文林主演,是一部紀錄片。2013年3月內16日中國上映。1影片講容述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不讓假期牽絆自己的步調。就在居住的城市,選定若干絕佳去處,展開長則數天、短則半日的旅程。
『叄』 翻譯這個文言文
Question: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 from London to Amsterdam?
什麼是從倫敦到阿姆斯特丹的最佳旅行方式?
I am planning to travel from London to Amsterdam. How long does the journey take and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about the trains or ships to get there? The more information the better.Thanks!
我打算從倫敦旅行到阿姆斯特丹。該旅途需要多少時間?什麼是最好的旅遊方式?你能告訴我能抵達那兒的火車或輪船嗎?信息越多越好。感激不盡!
Best answer: There are four ways to travel.
最好的答案:有四種方式去旅行。
Journey by train is more relaxing by couch, but a lot more expensive. When you go by train, buy your ticket a long time before you travel. It is usually cheaper.
因為有沙發,所以在火車上的旅途比較舒服,但價格卻貴了不少。當你選擇坐火車時,在你旅行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就該買票了。這時候,票的價格通常比較便宜。
You can go by car or by ship across the North Sea.This is the most comfortable way to travel but also the most expensive.Book your ticket before you book your hotel. Remember that parking fee in Amsterdam is very expensive so stay outside the city centre and travel by bus or by train.
你可以乘汽車或船穿過北海。這是最舒適的出行方式,但也是最昂貴的.預訂你的票,然後再預訂你的酒店。請記住,停車費用在阿姆斯特丹是非常昂貴的,因此建議留在市中心外和乘巴士或火車旅行。
The third choice to travel is by coach. This is usually cheapest, but in summer the coaches sometimes get crowded! And it takes you about twelve hours to get there. However, it will not cost as much as going by train.
第三個選擇,乘搭長途汽車。這選擇通常是最便宜的,但在夏天,長途汽車有時會很擁擠!乘搭長途汽車約十二小時能到達目的地。無論如何,它的價格比搭火車的費用便宜。
Finally, you can fly. It is the fastest and the second cheapest, but you may have wait for hours at the airport because of bad weather.
最後,你可以搭飛機。這是最快的、第二便宜的方法,但你因為惡劣的氣候,可能需要在機場等待好幾個小時
Well, I hope this helps! Have a great trip!
好吧,我希望這能幫助到你!祝你有一個愉快的旅行!
到此。翻譯結束。我也希望能夠幫到您。
『肆』 如何購買馮唐的新書《不二》
上拍拍,申號碼,申網銀,訂貨,在家等
或者去書店,沒有的話和書店的人說一聲,讓他幫你捎一本
『伍』 泡書吧怎麼還進不去啊知道的請說明情況。
這里有四個角度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用
1.隨著門口的盜版書攤也賣起了蓮花,我猜想這本書已經開始紅的鋪天蓋地。於是乎我用一根冰糕的代價從我旁邊的女同學那兒搶了過來。
書的封面設計的實在不錯。白白的,多純潔。如果上面弄一蓮花的話我就以為是佛經,如果放N多蓮花我會以為是植物介紹。
在此之前我並沒有怎麼看過安妮寶貝的書。但是那個時候就給我留下了一個小資的印象。我的腦海中,那些人寫的都是那麼個樣子。以至於我看了郭敬明的東西之後惡心的要死。
有人說安妮沒有郭寫的好。
這話實實在在的說錯了。
這種人寫書,販賣的不是文字而是那種萎靡的思想。
所以我從來不說他們是作家,頂多叫他們寫手。更多的時候叫他們商人。
我所謂的一本好書,那必定要擁有值得品味的文字。那麼一本可以看兩遍而不覺得厭煩的話,或許可以算的上一本好書。而安妮的書不會。
這種書,註定了的,我只會讀一次。
安妮不是一個賣弄文字的好手,但是,她絕對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不溫不火,恰到好處。
人總是要成長的。好像蓮花是她沉寂了三年的一本書吧。
她開始把喜歡穿白棉襯衣的男子和女子寂寞的遊走在都市裡相遇做愛分別受傷自殺換了,換成了喜歡穿白棉襯衣的男子和女子行走在生命的邊緣了。
依舊是白棉的衣服,依舊是從美好的青春到絕望的中年,依舊是時下最流行的前沿。
這樣的東西,焉能不紅?
這樣的東西,太具有誘惑力了。
蓮花的故事很簡單。
安妮寶貝說她不喜歡寫那些復雜的故事。
這句話可以反映兩個意思。
要命就是她真的不喜歡寫負責的故事要命就是她把握不了那些負責的故事宏大的場面。
如果仔細思考一下的話,象安妮這種人內心是要充滿重重的矛盾的。
所以。
用陰暗的文字和簡單的故事足以表達她想說明的東西。
她想說明的:
人很孤獨。很孤獨很孤獨。
人很需要愛,而得不到。
西藏是很多人魂牽夢縈的地方。
安妮在賦予了西藏更多了嗎?
沒有。
她用西藏來表達她。
這很正常。
除了那些虔誠的藏民,誰都沒有資格改變西藏。
但是現代化的進程,已經讓西藏漸漸迷失。
這是令人委實難過的東西。
令人委實難過的還有。
看蓮花的時候可以想到我深愛的女子。那是擁有一個與安妮一樣靈魂的女子。
人的靈魂總是在黑夜裡才會自由。
無論是漫天的繁星還是陰霾的烏雲。
只有黑夜才會讓我們的靈魂自由的飛翔。
2.一口氣看完了蓮花,感覺靈魂被雨水沖洗了一遍,謝謝那個送書給我的人。
故事仍然簡單平淡,但卻直抵人心,一直喜歡安妮寶貝是因為她從未放棄對生活本質的執著追探,真正讀懂她的人是不會認為安妮是矯揉的,她的確是在用心寫作。
每本書都是類似的故事,甚至類似的情節,但從不覺得乏味,只覺得喜歡,因為那些句子,那些段落都是有靈魂的,,就象你愛著的人,你從來不會因為他反復出現你面前而厭煩,反而每一次都驚喜。
這次說的是善生和內河,他們從來未以情侶的身分出現,卻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得人。
界限一開始就存在。從少年時代起他們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善生冷漠、理性、剋制,人生有明確的目標,只想為了守寡的母親出人投地,除此以外心無旁騖。讀書、考大學、進入大企業、娶老闆女兒、成為商界精英,每一步都平穩、堅決、充滿野心。
內河古怪、感性、不羈,從來不計劃自己的人生,只追尋自己的內心,師生戀,未婚先孕,退學,流浪,辭職,,她的人生彷彿在跳一曲癲狂的倫巴,永遠不知道她下一秒步點會踩在哪裡。
然而,他們卻是彼此一生唯一的知己。只有內河能看到善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痛楚,也只有善生能觸及內河敏感和脆弱的內在。內河是善生的一部分,是他自由、狂野、爛漫、天真卻不得見天日的另一半靈魂。
對於善生,內河既是天堂也是地獄。
於是他們壓抑了感情,各自走各自的人生路,然而終於他們在墨脫交會。盡管此時內河已經死去。
拋棄了人世一切浮華的內河在西藏墨脫做了小學老師,在這個不通公路與世隔絕的地方一呆就是幾年,不化妝、不保養、沒有任何奢侈品,只是和孩子一起,直到一次泥石流後失去蹤跡。
內河失蹤兩年以後,善生終於去了墨脫。
之前,他便已厭倦一切,與妻子離婚,退出商界,回故鄉隱居。昔日的繁華彷彿黃粱一夢。在他體內屬於內河的那一半終於佔了上風
但內河已不見。
究竟誰的人生更為正確?究竟誰活得更貼近生命的本質?內河活得真實,她勇敢的撕去一切偽裝,卸去一切安穩與保護,在人世間顛沛流離,追求著生命的真相,寧願被真實的火焰灼傷,焚毀也一往無前。善生活得虛假,地位、身份、權利、金錢、家庭,他用層層的殼把自己保護起來,卻因負重無法前行,因重重包裹而看不見沿途得風景,直到一天他清醒。善生活得精緻、富足、安穩卻迷失了自己,內河似乎永遠處於粗礪、艱辛、未知的環境。眼神卻從不猶疑。
我們都是善生。
但願有一天我能如內河,不化任何妝,山茶花插於發辮,穿粗布衣服,眼神閃亮,笑容自在,游盪於廣闊天地。
3.為了公平起見,我用了一個小時讀完了《收獲》雜志2006年春夏卷上安妮寶貝的新作《蓮花》。畢竟,在沒有了解一個東西之前去做評價顯得太過傲慢。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省時間,比如說《無極》和《霍元甲》我都沒去看。《霍元甲》我連宣傳資料都沒看,搜集了一下關於製作周期、導演、編劇的資料以後,就悍然放棄了。現在看起來,這個判斷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安妮寶貝是大陸最早的一批網路作家,李尋歡去當CEO了,寧財神和俞白眉去寫電視劇了,邢育森不知所蹤,聽說失陷在了北京。而安妮寶貝還在寫,由一年一本變成了兩年一本。對於網人,我還有起碼的尊重,所以我讀了一遍。
《蓮花》的故事並不復雜,主要人物如下:
紀善生:男,成功中年金領,離異兩次。出生在江南小鎮,幼時喪父,多年忍受貧困和單親生活。有輕微自閉症狀,不善於和人溝通交流,知識面狹窄,優秀的學生。從13歲起,唯一的朋友就是蘇內河,但是彼此性格完全相反。
慶昭:作者分裂體之一。女,自由職業者。由於身體狀況不佳,獨自外出旅行,在拉薩徘徊。旅店裡偶遇紀善生,遂結伴步行前往西藏墨脫。旅程完成後,定居雲南大理。
蘇內河:作者分裂體之二。女,出生在海邊,和舅舅長大,不知道父親是誰,母親去了英國。性格叛逆強悍,熱愛變動不安的生活,紀善生是她最好的朋友。少年時由於情變引發嚴重精神疾病,治癒後出國,最終選擇墨脫支教,死於泥石流爆發。
人物確定以後,情節也就明晰了起來。主線是紀善生和慶昭拉薩邂逅,結伴前往異常艱險的墨脫。對於慶昭而言,這是一次用行走替代思考的精神之旅。對於紀善生而言,這是去赴一個死約會,要見的人早在兩年前死去。一路上他在回憶和蘇內河過去的種種,墨脫之行是他的心靈之旅。之後,他在世間再無任何留戀,作者暗示了他的自殺。
副線是蘇內河,她對紀善生的影響至為深重。在兩人的整個少年和青年時代,她以極為強悍的姿態出現在紀善生的面前,代表了後者內心世界深處最狂野的夢想,並且真的付諸實際。她的存在,是紀善生和這個世界唯一的紐帶。蘇內河也是紀善生唯一的愛情,除她而外,紀善生不愛任何人,甚至包括他自己。
這真是件累人的活,如果這本書已經上市,那麼這些無關緊要的內容簡介就不用麻煩我的指頭了。現在,談談作品本身。
首先要說的是結構,主線進行的過程中,不斷閃回復線的內容。這樣的結構本來很好,因為復線不斷在豐富主線,把回憶和現實不斷交織起來。《英國病人》就是這么做的,在強大的副線基礎上,女護士和英國病人的關系,女護士和錫克教拆彈兵的愛情,就那麼奇異而自然地盛開了。但是在《蓮花》里,這個結構由於副線過於強大,幾乎導致整個故事的崩潰。大量篇幅都在寫蘇內河,就造成了慶昭的面目模糊。我不知道《收獲》省略掉了5萬字是什麼,希望全是關於慶昭的內容。否則,這個人完全可以去掉。她的存在對於這本小說沒有本質的影響,一個可有可無的旅伴而已,唯一的存在目的就是見證整個事件。如果是這樣,這個故事可以寫成一個孤獨的男人的死約會,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在結尾部分,作者不得不再增加一個記敘者。這個「我」去大理見慶昭,通過「我」補充了很多關於慶昭的細節。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艱難的補救,在手法上顯得相當笨拙。關於慶昭的塑造,其實在主線部分就應該全部完成的。若是一定要加進來個第四者,那麼這個結尾還應該遠遠未完。慶昭和這個來訪者應該發生點什麼,或者乾脆就是這兩個人的見面是主線,墨脫之旅是副線,再把蘇內河的故事埋得更深一層。這樣在結構上可能更為精妙一些,作者在三個層面之間來往,滿足了現代小說「輕盈」的要求。我不知道他們都是怎麼想的,好像在小說結尾安排一個局外人,一個忠實的記錄者,是一種流行病?馮唐的《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也是如此,不過好在首尾呼應。
然後是人物的塑造問題。慶昭這種游離到連臉都看不清楚已經讓人非常困惑了,而主要人物紀善生則是完全按照言情小說創造的人物,沒有任何可信度。我個人覺得,言情小說和嚴肅小說在人物塑造上最大區別在於:
言情小說的人物是平面的,嚴肅小說的人物是立體的。
言情小說的人物是靜止的,嚴肅小說的人物是變動的。
言情小說的人物一出來,就已經名校畢業,性格一流,開寶馬用古龍。而且從頭到尾,都保持這種造型,然後通篇忙於戀愛。而嚴肅小說里的人物是會隨著情節進展而變化的,感覺是個活人,性格會發展,會有缺陷。《蓮花》里紀善生這種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他非常平板,而且個人發展歷程根本不合乎情理。
在作者筆下,紀善生對俗世的一切不感興趣,簡直是個空降道士或者和尚轉世。他孤傲、離群、聰明,對財富名位沒一點興趣。作者的解釋是:紀善生很小就沒有了父親,和母親過著貧窮的生活。這種單親貧家的孩子會沿什麼一條道路發展呢?為什麼他會沒有多少物慾?我只見過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有這種淡定,因為打小他見得多了。家裡從來不缺物質財富,往來的人非富即貴,所以成年以後他把鵝肝和腐乳一樣地吃,名人和民工一樣地對待。
然後在職業設定上,紀善生居然是一個商業機構的上海公司總經理???一個小鎮上出來的男孩,念的是名校,孤傲而不合群,那怎麼去做一個商業機構的管理層?他怎麼達成的人際關系?他怎麼和人做生意?靠他的氣質?靠他在商業酒會上的孤傲?作者的解釋是一個富家女愛上了他,老丈人讓他做了直升飛機幹部。這是完全可能的,他可以去任職,但是他怎麼獲得的成功?我不否則現實生活里的確有這種人,但是這種人必然是兩張臉過活。只有一張臉,這個人就立不住,就是言情小說里的人物。所有爆發、疏離、悲傷都無法成立,因為它們之是為了愛來愛去而存在。
最後,是語言和意象。昨天的BLOG里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不再贅述。慶幸的是,她沒有把這本書寫成衛慧《我的禪》那種故弄虛玄但是又狗屁不通的東西,沒有在宗教救贖上過多花時間。《蓮花》應該比較受小資和文學女青年歡迎,就是這樣。
4.「蓮花代表一種誕生,清除塵垢,在黑暗中趨向光。一個超脫幻象的新世界的誕生」這是《蓮花》書中所寫。
幾天前朋友送我一本《蓮花》是一個叫安妮寶貝的女作家所寫,安妮寶貝,作家,已出版長篇小說、短篇小說集、攝影圖片集,作品有《告別薇安》《八也未央》、《彼岸花》、《薔薇島嶼》、《二三事》、《清醒記》、《蓮花》七部作品。其作品均持續進入全國暢銷書排行榜,在眾多讀者中深具影響力,現居北京,從事寫作,旅行,編劇等------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這段《聖經-啟示錄》上的話正好詮釋我對《蓮花》這本書讀後的欣喜。以前我讀的書多半都很沉悶,都是古代的文言文,不看現代的小說已經有很長時間了,有時候是無法理解作者的意圖,有時候是因為語言的生澀難以解讀,總之,在近代作家面前我的認知能力顯得是那麼的淺薄、那麼蠢笨。
《蓮花》的故事情節是這樣展開的:
在拉薩的一個小旅館里,一個常年病懨懨的叫慶昭的女子遇到一個叫紀善生的儒雅堅毅的男子,善生正欲尋找一同前往墨脫的旅伴,可告示貼出了幾天都沒有找到,這時,慶昭說願意陪他前往,他們經歷了千辛萬苦最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期間作者以倒敘的寫作手法道出了二人的身世,原來,慶昭是個業余作家,因患有疾病做完手術後,是去拉薩療養的,已經住在那裡很長時間了,善生年幼喪父,是在教師母親的嚴厲督導下從小學到高中再考上清華這樣的歷程走過來的,是個循規蹈矩成績優異的同時也是個性十足令眾多女生迷醉的好學生,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為了獲得更大的體現自己價值的地位,與自己不愛但愛自己的董市長的女兒荷年結婚,菏年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商業管理專業畢業的優等生,畢業後回國內父親的公司任職,逐愛上了同公司的善生並與之結婚並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子,生活似乎是美滿的,但善生一直難忘的還是從初中直到高中時的同學蘇內河,內河是個單親家庭,母親生下她後在她上初中的時候即離她而去遠嫁異國他鄉,內河就在舅舅家生活,從小失去父母之愛的內河,任性,叛逆,但和性格內向的善生感情甚篤,內河的大膽總是讓善生感到害怕但同時又深深的吸引著他,他們在善生母親強烈反對的情況下經常偷偷的在一起玩耍,有時候內河困了累了就在善生的床上睡到快天亮的時候再回去,兩個少年就這樣駐守在純潔的友誼一直到上高中,內河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去了離善生讀書的重點中學相反方向的城市的另一端,然而,兩個少年還是會找機會經常在一起做些出格的事情,如一起去森林而徹夜不歸讓老師和家長焦急萬分,而兩人卻跟沒事人一樣,這樣的事情很多,就這樣他們在平淡的學習生活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天地,而這些都是在內河的帶動下,善生一直都是在內河的鼓動甚或說鼓惑下做些讓他嚴厲的媽媽和老師不能容忍的事,善生的朋友只有內河,內河的朋友也只有善生。後來的一件事情改變了內河的一生,她所在的學校的一個繪畫老師是個不得志的有點才華的中年男老師,在輔導內河繪畫的時候愛上了這個活潑本不該愛的自己的學生,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及一雙兒女,後雙雙隱居在廣西某地,內河愛上男老師完全是因為自小缺失的父愛情節,因男老師也受不住良心的煎熬社會的壓力道德的譴責,在同居三個月後還是離內河而去,不辭而別。此後內河精神受到極大的打擊,住過精神病院,康復後過了長久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來在墨脫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屬地,在那裡教書,把自己的知識帶進了閉塞的山村,讓那裡的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可在一次護送孩子回家的途中突遇泥石流而亡,當善生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次結婚了,在和荷年離婚後,善生感到無比的疲累,帶著剩下的資產回到了老家,並在老家開了家木器店,專做仿古傢具銷往海外,期間和現任妻子結婚,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又離婚,這次婚姻的失敗使善生終於明白了自己內心的孤單是用婚姻所無法彌補的,當收到內河失蹤的噩耗後毅然決定履行曾答應內河去看望她的諾言,在和慶昭從墨脫走出 雅魯藏布江峽谷後善生回到了家鄉,自此杳無音信,慶昭病癒結婚生子過平淡閑適的生活。。。。。
掩卷沉思,恍如隔世,從小說的故事情節中抽身出來也並非易事------
可以說這本書的故事情節並不十分的離奇,但這本書中所揭示的現代人的內心感受、心路歷程卻值得仔細玩味,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人們似乎正缺失一種原本樸素純潔的內心情感,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環境下,人作為有思維有追求的個體該如何去走過自己平凡但又不可悲、在自己支配下良善的一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去生活,生活的本質又是什麼?這些問題是值得深思的-------
「死亡是真相,突破虛假繁榮。它終究會讓你明白,別人怎麼看你,或者你自己如何探測生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須要用一種真實的方式,度過在手指縫之間如雨水一樣無法停止下落的時間。你要知道自己將會如何生活--------」
5.拉薩、西藏、雅魯藏布江及其大峽谷,這幾個單詞用來敘述的是關於中國最隱秘地區的地域語境。一片地球上最後的秘境。「深藏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地之中。這個地名,藏語的意思是『花朵』。至今與世隔絕,不通音訊。在古時候它被稱為『白瑪崗』,意思是隱秘的蓮花聖地。大藏經《甘珠爾》稱為『佛之凈土白瑪崗,殊勝之中最殊勝』,它是被嚮往地神秘聖潔之地。」----《蓮花》安妮寶貝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很久以前地事了,自己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是在一個寒假裡路過一家圖書館時看到地它地封皮很吸引人,因為在之前曾在網上看到過關於墨脫的報道,一個中國唯一沒有通公路的地方。在我看來那裡是潔凈的地方沒有受到現代文化地沖擊,一切的一切都是原始地摸樣。亦如我所嚮往地真是與純粹。「如果不經歷艱辛的路途,如何能夠抵達美好的地方。神秘的象徵。它所發生的意義,是一種指引」。有人說眾生如同池塘中的蓮花:有的蓮花在超脫中盛開,其他蓮花則被水深深淹沒沉淪於黑暗淤泥。有些蓮花已接近於開放,它們需要更多的光明。在這本小說里,寫到不同種類生命的形態。就如同寫到不同種類的死亡,苦痛,和溫暖。他們的所向和所求,以及獲得的道路。如果任何路途必須獲得終局,那麼它應該被認作是一種順乎其道的安排。大片的花草,各種變幻植被,仰望的蒼穹,腐腥的青苔,潔凈的梔子花,霓虹般的芍葯,嫣紅的杜鵑,清新的薔薇,雪淋淋的瀑布,巍峨的高山,罪惡的天氣,神化身的天地間,無休止的嚎哭,婚姻的離異,陰森的森林,童年的垢結,坦然的心胸,割捨不了的宿命,充斥著這本書的每一個角落,那是一種精神的超脫,寥寥數字,無法概括過多的修飾,只好作罷,意境,寓意,歷程這些東西虛無縹緲,恐怕也追趕不及,還是過往的平常生活,才會同等真實。
女主人公,年輕的慶昭身患疾病,滯留在西藏,靜靜地等待死亡。她消瘦略顯駝背,肌肉僵硬,面部表情僵硬,看上去精神不振,有些衰老。但唯有一雙手有力而靈活。男主人公善生剛剛結束了在現代城市之中地追名逐利的生活,身在上流社會但思想長期被現實生活所壓抑,忙碌工作,希望能在西藏找到新的生活。他們在拉薩的一家毫不起眼地小旅館相遇了,女主人公慶昭知道了男主人公善生打算去墨脫尋訪他幼年的同學也是他至今為止唯一的朋友蘇內河。一生不斷索求愛,用以填補內心巨大的空洞,卻又不斷被愛傷害,被愛踐踏的女子。卻從不說自己痛,只是將所有的災難默默地收藏起來。一個轉身,繼續飛行。當她振動任性的翅膀撲閃經過我的面前,沒心沒肺地咧嘴大笑,彷彿一隻幼獸的笑臉,深深地刺痛著我的心。她就是蘇內河。她有著一頭烏黑亮麗的發絲,紮成長長的麻花辮子,閃電中飄盪過白色的裙子,光著腳丫,踩著破碎的浪花……
她突然轉過伸,清澈的眼睛,黝黑的皮膚,微笑著,說:善生。來。跟著我來。
生命是殘缺不全的。心靈千蒼百孔。她是母親的私生女,母親產下她後又遠走他鄉。她渴望愛,卻又不知道如何去索求愛,如何去奉獻愛。奮不顧身,如飛蛾撲火,不在乎是否會焚燒了自己。她對唯一的朋友紀善生說:以後會怎樣,我不想有計劃。我只知道,我需要行動。所有的幻覺像美麗的肥皂泡一樣破滅之後,你發現自己坐在一個黑暗的牢籠里。但是一切就是如此。人生是痛苦的。我們不需要言語。行動起來。
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絆倒一個追求理想的腳步。只用不斷的行走摸索,才能找到自己的天堂。
蘇內河是被這個世界遺忘的女子,她一直讓思想聽命於個性,命途多舛,母親在她出生時就消失了蹤影,了無音訊。五年之後來消息,她去了國外和一個英國男子結婚組建了家庭,同樣也結束了他顛沛流離的生活生活富足,她寄來撫養她地外匯,讓舅舅帶她去接受教育。在學校經常遭遇責備和驅逐,於是蘇內河開始了她旅遊顛簸的生活,從東亞到南亞到歐洲,又回到中國的西藏,一路的風塵僕僕,開闊了她的眼界,也豁朗了她的心膛。雖然她仍舊是動盪的,但是她始終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最終找了一個讓自己停留的地方——墨脫,一處蓮花盛開的隱秘地方,一處脫離於塵世的蓮花之地。在那裡,她為山裡的孩子奉獻了自己的愛,也得到了村民的愛。奉獻與獲取,回歸到最自然最朴實的方式。也就是因為受到這樣行動理念的影響,慶昭不再是一個等待死亡的病人,她與紀善生一起進入墨脫,長途的跋涉,雖然艱辛卻也點燃了命運的生機。這趟旅程後,慶昭變成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找到了幸福的天堂。但是蘇內河在一次坍塌中消失了,可是她已經從苦難中超脫,從當初的毛毛蟲超脫成一隻蝴蝶,撲閃著美麗的翅膀飛翔在一處聖土的上空。生命,是一個過程。
亦是一場蝶變。
「 如果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條主動選擇或被動帶領的道路,那麼它應該還承擔著其他的寓意。是時間流轉的路途。是生命起伏的路途。是穿越人間俗世的路途。也是一條堅韌靜默而隱忍的精神實踐的路途」。 這是一條常人無法駕馭地道路,穿越它需要一種沉默堅韌,需要能夠忍受長時間在茫茫山川中行走地孤獨。
這讓我想到了獨立,想到了自己,一個從未離開過父母溫暖懷抱地孩子。在這里舉目無親,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隱忍。沒錯我是一個孩子,一個還沒有學會游泳,就被父母推向遙遠而沒有邊界的大海。我無法游動海水一次又一次地漫過我地腦袋,咸苦地海水從鼻腔灌入讓我痛苦不已。這是我又看到了《蓮花》,我想到了主人公們地堅強。「拉薩,八一鎮,派鄉,多雄拉,拉格,汗密,背崩,雅讓,墨脫,108K,80K,波密。從波密回到拉薩。總共行程兩百多公里。每天大概平均走35-40公里。……持續的大雨造成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將使峽谷中那些唯一的徒步小路因這些變動而消失。」難以行走就連唯一地小徑也有可能被泥石流吞沒,還有螞蝗區、能堵住喉嚨的劇烈的大風、寒風刺骨,陣陣狂風夾帶著雨雪,以及迷路,等等意想不到的困難。但為了那個約定他們毅然前行。
冰山雪水,陰濕綿雨,羊齒形狀的植物,一時的四季顛簸,佛畫的銘刻,夢和寓意的洗禮之後,有種莫明宿命的味道,加上聖經,知道手上的這種書,無可非議會讓自己鬱郁許久。文字始終逃脫不了精神的束縛,安妮寶貝做到的一點就是將文字和精神拉遠,但中間仍連一絲,像她書中的鋼索,在懸崖兩邊盪漾,搖搖欲墜,人走在上面,不敢下望,萬丈深淵,假如走過,便覺得沒什麼,文字就是如此,只是依託,過程重於結果。 三個人的滄桑,灰暗的經歷,都圍繞蓮花這個極少出現的詞伸展開來,安妮寶貝筆下的這些人物性格,獨特鮮明,有著大自然的純真,就像墨脫里的孩子,爍亮的眼睛空無一物,他們都淪落於社會俗氣之外,獨善其身,僻靜,百無聊賴,像是安妮寶貝寫的,一個巨大的傷口,誰都接近不了。病,生,路途,跋涉,追逐,毫無意義,除了文字就是文字,剩下點卑微。
給了你幾篇,看你喜歡哪篇啊,自己選啦。希望可以幫到你啊。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