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旅行網
『壹』 關於野外出遊的問題
1.用報紙引火,不易引燃木柴,應事先准備好浸過打火機油的木屑,就可以引燃火苗。用石頭起灶,灶口應朝風口,剩下的三面用石頭圍起來,空氣流通越好,火苗就越旺。必須注意的是絕對不要在禁止火種的地方用火。滅火時,也要十分小心。將燒旺的火用水澆熄,確定火已全滅後,再仔細清掃灰燼殘渣,然後覆上土,將它恢復原狀,這是野餐最基本的道理准則。 2.不論是進行真正的徒步健身,對鞋子的選擇都應講究。在不平的路面步行時,鞋子的舒適與否關繫到腳疲勞的程度。步行鞋既輕又軟,十分具有機械性。購買步行鞋時,該注意的要點如下:腳尖腳後跟的強度要適中,應有防滑條紋;試穿時,腳尖最好能自由活動。 3.在大自然中,受傷或生病的發生率較高,為了預防萬一,應隨時攜帶備有常用葯品及救護用品的急救箱。 4.被石頭攔倒或被樹枝刮傷是家常便飯,但撞擊到的若是要害部位,就有可能演變成緊急事態。若只是手腳輕微碰撞,可用水等冷敷,再將患部抬得比心臟高,這樣的緊急處置已經足夠。頭部受重撞後發生嘔吐現象便有危險,必須盡快送醫院。 5.做菜時或余火引燃衣服而燙傷時,先用水冷敷,不可將衣服撕下,待充分冷卻之後,再請醫生處置。 6.發生腹痛或腹瀉是常事,這時,最好不要再吃任何東西,先暫時保暖身體,躺下讓腹部好好休息一下。腹瀉時要多喝水以補充水分,應事前裝備好胃葯以應付此時所需。 野外宿營地的選擇 野外旅行中,免不了要在野外宿營,擁有一塊好的宿營地將會使人得到良好的休息和集結供應。野外宿營地的選擇要注意以下幾點: 近水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避險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雷雨天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 防獸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烘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葯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 日照營地要盡可能選在日照時間較長的地方,這樣會使營地比較溫暖、乾燥、清潔。便於晾曬衣服、物品和裝備。 營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樹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這樣會損壞裝備或刺傷人員,同時也會影響人員的休息質量。 注意:在野外要保護自然環境,撤營時必須將燃火徹底熄滅。垃圾廢物要盡可能帶出,丟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況無法帶走可將垃圾挖坑掩埋。 戶外生活豐富多彩,但卻有幾條共同的守則,諸如「 不亂扔拉圾」、「嚴格管理火種」等等。先不必准備各種特別用具,待習慣之後,再慢慢地買齊各各野外用品,進一步嘗試新的挑點。 1 野外行路有訣竅:野外走路,步子不宜過大、過急,以不感氣喘的"經濟速度"為宜。一般而言,走50-60分鍾,可休息10分鍾左右,卸下背包調整呼吸,躺下抬高雙腳。行走20公里後,應大休息一下,約2小時。各人也可按實際情況而定。行進進保持輕松姿勢,避免肩部用力;腳步要抬得太高;鞋要合腳,襪子應大小合適、平整;有砂石入鞋要及時取出。 2 野外行進過程中,沿途可留下記號,便於原路返回,或供同伴跟隨以及為救助者提供線索。記號可以是隨身攜帶的布條等物品,綁在樹上或壓在石頭下,也可就地取材做成。 (來源:中華旅遊網) 3 旅行寶典: 旅行七忌 1,忌走馬觀花。我們出來旅行,目的是愉悅身心,增長見識,如果我們每到一地而不去細心觀察鑒賞當地的風土,則失去了旅行的意義。 2,忌行李過多。旅行時帶過多的物品是沒意義的,它是我們旅行的累贅。帶在身邊,行動又不方便;放在旅館,又不安全。所以我提倡一包政策:所有行李只須一個大背囊。 3,忌惹事生非。旅行的地點始終不是自己「地頭」,蠻勁、霸氣還是收捻點好。 4,忌分散活動。如果是一夥人去旅遊,最好不要各有各的節目,至少保持兩、三人的人數才分散活動。切忌單獨外出!切記、切記! 5,忌錢人分離。多個心眼,小心為上的好。 6,忌帶小孩。小孩子時刻需要大人的關照,使大人不能全身心享受旅行所帶來的樂趣。小孩將來的日子還長,將來還有的是機會! 7,忌不明地理。每到一地請先買份當地地圖,一可作走失時應急之用;二可留為紀念
『貳』 什麼地方旅遊可以野外生存
年青人是很喜歡野外活動的。在當下中國,有很多提供這類野外生存服務的機構。第一類最常見,就是各類私營俱樂部,如汽車俱樂部、登山俱樂部、遠足俱樂部,甚至一些買戶外用品店也會組織這類活動。這類機構的一個特點是收費低,線路經典,不存在強制購物消費等行為,但是由於沒有一個統一的監管部門,一般這類機構都不是正式的組織,沒有營業執照,保險要自己購買,出現了人身傷害都沒有保障。我就曾經有一次與朋友們去桂林,半路上把俱樂部領隊甩掉自行安排活動,我們都是老驢了,對新手不鼓勵這樣做。第二類,是一些旅行社也會組織活動,但是以親子游居多,野外生存基本就是走走過場,但收費絕對是高,對年青人不適合。第三類,是一些個人愛好者自發的行動,經常是提前幾天通知去哪裡玩,確定出發時間、地點、手台頻率後,一般大家就心知肚明,該帶什麼就帶什麼,到時就出發。有時還會定向發公布,讓某某人到時參加活動。寫到這,回頭看看你的問題,就知道你是一個新手菜驢了,建議你上網搜索一下「登山俱樂部」「戶外」等詞,馬上就可以找到一些網站,然後再電話或網路聯系組織者,就可以參加它們的初級活動了。參加多了就可以參加更高一些等級的活動。這里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值得去參加的。但注意安全。
『叄』 野外旅行要准備什麼
戶外探險裝備 參加各種探險旅遊及戶外活動的設備主要有:帳篷、背包、睡袋、防潮墊或氣墊、登山繩、岩石釘、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鐵鎖、繩套、冰鎬、岩石錘、小冰鎬、冰爪、雪杖、頭盔、踏雪板、高山眼鏡、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高山靴、襪子、防寒帽、冰錐、雪錐、炊具、爐具、多功能水壺、吸管或凈水杯、指北針、望遠鏡、等高線地圖或其它資料、防水燈具、各種刀具等。 帳篷:登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帶金屬架的登山背包。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防潮墊或氣墊:防潮睡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登山繩:主繩直徑9-11毫米,長度在45m以上,常用長度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輔助繩直徑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繩一般為尼龍制,外有尼龍衣,有一定的彈性在攀岩中兩端分別與保護者和攀岩者相連。攀冰、登雪山時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干繩。 岩石錐:打入岩石縫中,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岩石釘:先用手鑽在岩石上打洞,再將岩石釘放入,擰緊,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安全帶∶用於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和安全帶、主繩配合使用。 繩套、吊帶常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 冰錘:是固定冰錐、雪錐時的工具,近幾年已很少使用。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齒,可在冰面上扎牢,起到防滑和攀岩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雪鞋: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小冰鎬:指長度不超過55cm的冰鎬,多為鋼指,主要用於攀冰。 下降器:利用主繩下降時使用,鋁合金、鋼制。常用的有8字型、桶型,日字型。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性的強紫外線照射,防風避免雪盲。 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雨衣褲:在風雪天氣里用來抵擋風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准備。.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應付各種環境,便於捆紮冰爪。 襪子:毛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襪子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最好無帽檐。 雪錐:雪地上固定保護點的器械,根據積雪的深淺和硬度使用不同長短形狀的雪錐,多為鋁制炊具:攜帶型套鍋、套碗等,高山、高寒地區最好用吊式的。 爐具:攜帶型的汽油爐、煤氣爐。在高山、高寒區用gas爐為首選,丁烷氣爐也不錯。 多功能水壺:組合式,可以當作簡單炊餐具使用。 吸管或凈水杯:在野外生存中的重要工具,用於凈化水。 指北針:辨別方向及輔助使用地圖。 手鑽:在岩石上打洞,以便放置漲岩釘。 滑輪:在長時間,長距離的攀登中,用主繩通過滑輪將過多過重的裝備拉上去。在過懸空處,利用主繩橋,將滑輪放置在主繩上,利用鐵鎖與自身的安全帶結合滑向目的地。 軟梯:在協助攀岩中常用,為達到一定高度安放保護。 金屬梯:在協助攀冰、登雪中常用,為達到一定高度安放保護或利用它上攀。 確保帶:在攀登中需要休息或做其他事時,將其放在保護點上,起自我保護作用。 夜壺:夜間方便器皿,攀登高海拔雪山時非常實用。 攀岩鞋:一種緊裹腳面的鞋,鞋底及鞋幫下半部分由防滑性極好的橡膠製成。 雪鏟:有鋁合金、塑料兩種,主要用於雪山營地整理和挖雪洞用。 掛環:鋼制,用鏍母將其與岩釘擰在一起,用來掛繩、鎖,起保護作用。 雪鋸:用於鋸雪塊,做雪牆用。 望遠鏡,防水燈具,各種刀具,岩石錘
『肆』 野外旅行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野外旅行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章內 野外旅行-包
1.不同類容型的包 6
2.旅行包的選擇
3.背包一族
4.裝填背包
5.登山包
6.背包的調節
第二章 野外旅行—著裝
1.著裝的原則
2."步行者"服裝所採用的面料特點
3.秋季出遊備衣方案
4.防水防風衣物
5.極地穿著的衣物
6.登山衣著
第三章 野外旅行—鞋襪
1.關於戶外鞋選擇
2.登山鞋的種類
3.戶外鞋的選擇
4.正確的穿鞋系帶
5.登山鞋的保養與維修
6.戶外裝備-襪子
7.沙灘鞋除臭大法
第四章 野外旅行—帳篷
1.帳篷的種類
2.帳篷用途功能
3.帳篷的選購
4.帳篷的使用
5.帳篷的另類玩法和裝備改進
6.怎樣避免帳篷被雷擊
7.帳篷的保養與零件
第五章 野外旅行—飲食
1.野外食物
2.必帶食物秘笈
3.外旅遊食品的選購
4.出旅行食品的保鮮
5.登山食品
6.野外做飯
第六章 野外施行—刀具
1.野外刀具的種類
2.選擇刀具
3.幾種名刀
4.戶外刀的使用
5.刀具的保養及維護
第七章 野外旅行—睡袋睡墊
1.野外睡眠選擇
2.關於睡袋
3……
『伍』 野外旅行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野外旅行基本裝備一覽表
個人穿著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陸』 野外旅行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戶外探險裝備 參加各種探險旅遊及戶外活動的設備主要有:帳篷、背包、睡袋、防潮墊或氣墊、登山繩、岩石釘、安全帶、上升器、下降器、大小鐵鎖、繩套、冰鎬、岩石錘、小冰鎬、冰爪、雪杖、頭盔、踏雪板、高山眼鏡、羽絨衣褲、防風衣褲、毛衣褲、手套、高山靴、襪子、防寒帽、冰錐、雪錐、炊具、爐具、多功能水壺、吸管或凈水杯、指北針、望遠鏡、等高線地圖或其它資料、防水燈具、各種刀具等。
帳篷:登山應用高山帳篷,通風、保暖、透氣且非常結實,能防12級大風,一般旅遊帳篷不適合高山地區。 背包:登山最好使用帶金屬架的登山背包。 睡袋: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防潮墊或氣墊:防潮睡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登山繩:主繩直徑9-11毫米,長度在45m以上,常用長度為:45m、50m、60m.承受力在1500kg以上。輔助繩直徑6-8mm,承受力在800千克左右。登山繩一般為尼龍制,外有尼龍衣,有一定的彈性在攀岩中兩端分別與保護者和攀岩者相連。攀冰、登雪山時最好使用不吸水的干繩。 岩石錐:打入岩石縫中,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岩石釘:先用手鑽在岩石上打洞,再將岩石釘放入,擰緊,用於懸掛繩索,起保護作用。 安全帶∶用於攀岩、下降、攀冰、登山、探洞(縱)、爬繩、過草繩橋。是由尼龍吊帶制,由雙腿帶和腰帶組合而成。 上升器:陡峭地形上升或保護時和安全帶、主繩配合使用。 繩套、吊帶常作為設保護點時使用。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冰鎬:是登冰雪坡地的重要工具之一,也可用於自我保護。 冰錘:是固定冰錐、雪錐時的工具,近幾年已很少使用。冰爪:通過堅硬冰雪地形,捆紮在高山靴上的防滑器械,底面和前面有突出的尖齒,可在冰面上扎牢,起到防滑和攀岩作用。 雪套:目的是防止風雪灌入高山靴內。 雪杖:在較緩的地形中代替長冰鎬,並兼探裂縫之用。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鐵鎖:現代登山用鐵鎖多為鋁合金製成,承受沖擊力在2000kg以上。在攀岩、攀冰、登山及其它冒險中用途廣泛。 頭盔:防止雪塊、冰塊、石塊等飛落而造成意外。 雪鞋:積雪特別厚時,具有防止深陷的作用。 小冰鎬:指長度不超過55cm的冰鎬,多為鋼指,主要用於攀冰。 下降器:利用主繩下降時使用,鋁合金、鋼制。常用的有8字型、桶型,日字型。 高山眼鏡:防止冰雪地區性的強紫外線照射,防風避免雪盲。 羽絨衣物:高山高寒地區登山最有效的防寒衣物。 防風雨衣褲:在風雪天氣里用來抵擋風雨雪的襲擊。
毛衣褲:行進中有時無需羽絨服時,實用的防寒服裝。 手套:羽絨手套、毛手套、手套在冰雪作業時都應准備。.高山靴:為內外兩層的雙層靴,內靴為保溫防寒、外靴質硬、防水、防風、應付各種環境,便於捆紮冰爪。 襪子:毛襪也是必備的防寒物品,手、腳是在高寒地區最易凍傷的部位,因此手套和襪子必須多攜帶一些備用。 防寒帽:頭部保暖之用,最好無帽檐。 雪錐:雪地上固定保護點的器械,根據積雪的深淺和硬度使用不同長短形狀的雪錐,多為鋁制炊具:攜帶型套鍋、套碗等,高山、高寒地區最好用吊式的。 爐具:攜帶型的汽油爐、煤氣爐。在高山、高寒區用gas爐為首選,丁烷氣爐也不錯。 多功能水壺:組合式,可以當作簡單炊餐具使用。 吸管或凈水杯:在野外生存中的重要工具,用於凈化水。
指北針:辨別方向及輔助使用地圖。 手鑽:在岩石上打洞,以便放置漲岩釘。 滑輪:在長時間,長距離的攀登中,用主繩通過滑輪將過多過重的裝備拉上去。在過懸空處,利用主繩橋,將滑輪放置在主繩上,利用鐵鎖與自身的安全帶結合滑向目的地。 軟梯:在協助攀岩中常用,為達到一定高度安放保護。 金屬梯:在協助攀冰、登雪中常用,為達到一定高度安放保護或利用它上攀。 確保帶:在攀登中需要休息或做其他事時,將其放在保護點上,起自我保護作用。 夜壺:夜間方便器皿,攀登高海拔雪山時非常實用。
攀岩鞋:一種緊裹腳面的鞋,鞋底及鞋幫下半部分由防滑性極好的橡膠製成。 雪鏟:有鋁合金、塑料兩種,主要用於雪山營地整理和挖雪洞用。 掛環:鋼制,用鏍母將其與岩釘擰在一起,用來掛繩、鎖,起保護作用。 雪鋸:用於鋸雪塊,做雪牆用。 望遠鏡,防水燈具,各種刀具,岩石錘
『柒』 野外旅行需要准備什麼
野外旅行基本裝備一覽表
個人穿著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捌』 如何在野外旅行也可以看衛星電視
目前抄市場上最方便的移動衛星天線,最小的也是車載的。
如果你是自駕出行,可以考慮使用車載衛星電視天線。
如果是其他方式的,還是算了吧,目前暫無手持接收設備。而衛星互聯網資費又極其昂貴,完全不適合用來看電視。
『玖』 野外徒步旅行需要帶什麼
1.背包
在這里最需要決定的是你需要一個內向型背包還是一個外向型背包。所謂內向型是指一切自備,不假外求。內向型背包當然是大背包,適用於登山、探險和科學考察等活動。外向型是指自己攜帶必要裝備,其他東西盡量利用當地提供的服務。外向型背包適應於人煙稠密的地區和較成熟的旅遊線路。
2.旅遊鞋
選擇旅遊鞋基於你計劃要去的地區,和你打算要背多少東西。鞋要足夠結實,才能保護你的雙腳。對於任何長於一天的徒步旅行,都應該選用高幫鞋,因為低幫鞋主要是為輕量負重和在平坦道路上行走准備的。買鞋時最重要的是要選擇大小合適的,腳後跟處應該感覺舒適,腳趾也應該有必要的活動空間。兩只腳都要試過。
3.睡袋
假如想露營就應該帶上。睡袋有多種,基本是按照禦寒能力來分類。可根據出行的季節來作出選擇。睡袋也有大小之別,不要光注意外面的盡碼,可能的話,買睡袋的時候應該自己鑽進去感覺一下是否合用。
4.帳篷
雖然有些地方提供住宿或露營設備(而且有時候睡在星光下感覺相當不錯,)帶一個帳篷也是值得的。如果你要把自己的東西都放在帳篷里過夜,那麼你攜帶的帳篷還要稍大一點:一個人用雙人帳篷,兩個人用三個帳逢。
5.干糧
除了計劃要帶的正餐之外,還應該帶上一些額外的干糧,以防萬一。巧克力、罐頭、乾果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飲水
最好帶兩個一公斤塑料瓶,一瓶專供飲用,一瓶用作煮食和清洗。也可以另外再帶一個旅行杯。
6.凈水器
直接飲用山泉的確浪溫,但你仍然冒著健康方面的風險。作為一般的原則,自然界里的水都應該經過處理並煮沸後才能飲用。小型濾水器有多種,你可以自行選用。
7.急救包
有時候用得上。這個包最好能防水。帶上一些緊急情況下要用的東西:綳帶,雲南白葯,抗生素軟膏,紗布,創可貼,止痛葯等。
8.小刀
多用途小刀,瑞士軍刀是公認的最佳選擇。
9.地圖和指南針
你不一定要砍路前進,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對這樣兩點心中有數:你的位置和怎樣沿原路返回。
(9)野外旅行網擴展閱讀:
戶外徒步注意事項
1、伸手不打笑臉人,尊重當地的風俗人情,別沒事找抽,跟人打招呼盡量多笑吧,因為除了微笑你實在沒啥值得拿出來的了。
2、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很多人都問為什麼不走公路,覺得彎來彎去的不如走直線來的快一些。其實在走山路或其他特別的路程中跟野生動物打交道比跟人打交道容易許多。
3、單兵作戰能力要強,身體素質決定你的行程快慢、長遠、安全,所以出發以前盡量多鍛煉吧。
4、帳篷選取需要注意質量問題,別到時候途中出岔子,鑒別帳篷質量的辦法就是各種折磨它。同時帳篷的一些地方加固也需要注意一下,把所有塑料件換掉,折磨後感覺不牢固的地方都拿去布鞋的師傅給你加固下。
還需要注意帳篷底部,一般帳篷底部都很薄,要麼在搭建帳篷的時候鋪個墊子,要麼加固底層,別到時候刺破、刮破了進水就麻煩了。
5、睡袋選擇時要注意你所去的地方溫差和氣候,要多看天氣預報,同時要注意季節變化。一般睡袋都標有適用於多少度至多少度,並且你還有注意睡袋的大小,避免睡袋過大和過小不保暖,建議你出發以前在家裡先睡幾天試試。
6、高壓鍋煮熟東西能更快一些,同時也適用於高原地區,它是一種省火材、省時間最理想的鍋。但你要注意高壓鍋里的密封圈(塑膠),建議可以多備幾個。
7、酒精爐的用法是在找不到燃燒物的情況用的,所以一開始一定得多找燃燒物,少用酒精爐。同時酒精爐也是引火的時候最理想的東西,有的人也許會帶汽油、煤油之類的,要是晚上太冷在帳篷里點個酒精爐比汽油什麼升溫好多了。
8、買電子打火機的都是沒用的,只有帶打火石的打火機才能在進水、潮濕、高原缺氧的情況下適用,同時萬次火柴等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