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旅行者
⑴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經典台詞
序
每個微小的時刻,如同玻璃沙漏里的細沙,緩慢而透明,每個微小的時刻,我都能看見,它們無窮無盡,匯聚成漫長的等待。但為何他的離去,我總無法相隨?
我不想呆在沒有她的時空里。但我總是不停地離去,而她卻不能相隨。
1973
突然,我看見,我明白:我的朋友,我的向導,我的兄弟——就是我自己。自己,只有我自己。孤獨的自己。
1973
而我自己,纖小猶如片葉,清瘦好似細流,想著想著,我哭了。我抱著他,抱著我,很久。
1984
也許你是我夢里的人,也許我是你夢里的人;也許我們只活在對方的夢里,第二天早晨醒來,再把彼此忘掉。
1984
她的回答那麼輕,我不得不讓她再說一遍:「我還以為你以後會娶我。」
1984
我害怕未來,那似乎是個等著裝我進去的大盒子。我躺下,希望滾滾翻騰而來的暴風雨不要注意到我的存在。
1984
此時的克萊爾正在青春期的入口,一隻手握著信仰,另一隻手裡卻是不斷生長的懷疑,她所能做到的,只是兩手輪流地玩耍;或者試圖把它們捏在一起,直到合二為一。
1984
對眼前這個既年輕又年長,與所有女孩全然不同的克萊爾、知道了與眾不同其實意味著艱辛的克萊爾,我無言以對。
1987
我睜大眼睛看著她,克萊爾的笑里有了某種世故和殘忍。這個時刻恰似一道分水嶺,是一段沒有男性入侵的音年和開始成為一個女人之間的臨界線。
1998
我想到我的母親曾在夏日的先後唱起抒情曲,對著我們在商店櫥窗玻璃中的倒影微笑,穿著藍色裙子在地板上旋轉。她愛我,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她的愛。露西亞卻像風一樣變幻無常。克萊爾捧在手中的詩是個證據,永恆不變,不容辯駁,它是一張感情定格的快照。我看著一地的紙,如釋重負。在這片混亂中,它終於浮出水面,成為克萊爾的救命之舟。
2000
我走出後門,站在黑莓灌木叢邊,陽光下,我們的孩子,沒了生命,被逐一包裹在絲般柔軟的日本雁皮紙里,小心地睡在一隻只木盒之中,在這傍晚前的午後。他們靜靜地安息在玫瑰的花影里。我雖然感受著太陽的熱度,卻為他們而顫抖,在花園的深處,在和煦的六月,他們卻是冰冷的。
2000
十五歲的克萊爾,和那個經年累月折磨我的、那個堅持拒絕放棄生育的、那個挑戰死亡和絕望的、那個把男女歡床變成陳屍遍野的戰場的女人,並不是同一個啊。
2000
在那個時刻,我愛她超過愛生命。
2001
屏幕上是一張世界氣象地圖,或者是銀河系,一個充滿了群星的漩渦。或者是個嬰兒。
2011
他做這些盒子是因為他很孤獨。他沒有可以去愛的人,他做這些盒子,這樣就可以去愛它們,它樣人們就知道他是存在的,因為小鳥是自由的,盒子是小鳥躲藏的地方,在裡面小鳥會感到安全,他也想要自由,相要安生。這些盒子是他留給自己的,這樣他也能變成一隻小鳥。
2011
這個神奇的孩子給我無窮愛意,令我深深陶醉,她緊緊地靠著我,彷彿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彷彿我們永遠不會分離,彷彿我們擁有一整個世界的時間,我緊緊地粘在這一刻上,與疲乏斗爭,與時間強大的引力抗衡。
2011
克萊爾離我只有幾步遠了,我用盡我全部的意志,看著咫尺天涯的克萊爾,奮力清晰地說出;「我愛你。」
2002
我用兩支粉紅色的蠟筆,一支是類似貝殼內壁的淺粉色,另一支則是生金槍魚的肉粉色。我迅速幾筆抹上愛爾芭的皮膚,彷彿愛爾芭的皮膚早就隱藏在紙里,我只是去掉一些透明的遮擋層而已。
2002
畫完成了,它是一個記載——我愛你,我生下你,我也為你畫了這幅畫——當我走了,亨利也走了,甚至愛爾芭也走了,它會繼續告訴人們,我們創造了你,你就在這里,此時此地。
愛爾芭睜開眼睛,笑了。
某年
如果沒有你,我也不知道該怎樣活。但我希望能看見你無拘無束地在陽光下漫步,不有你熠熠生光輝的長發。
2053
這次,我知道亨利會來的,最終會來的。我有時也懷疑,是否這樣的准備、這樣的期盼會妨礙奇跡的出現。可我別無選擇。他就要來了,我就在這里。
⑵ 我聽說美國在七十年代發射了一個太空梭向太陽系最遠的一個星體飛行。有誰知道的更多嗎
美國的「施行者1號」和「先驅者10號」。
目前在太空中走得最遠的人類文明「使者」——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正在向太陽系邊界逼近。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它一度可能已突破了太陽系與外部星際空間的第一道交界線。
「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升空,多年來,與比它早些時候發射的「旅行者2號」聯合對太陽系外圍行星及其衛星展開了大量有價值的觀測。兩個探測器上都帶有鍍金唱盤,記載著地球人用55種語言對可能遭遇的外星文明發出的問候。1998年,「旅行者1號」超越「先驅者10號」,成為在宇宙中飛行得最遠的人類探測器。2003年11月5日,「旅行者1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達到了90天文單位,或者說135億公里。
「旅行者」1號穿越激波邊界的最大收獲是更清楚地描述了激波邊界。早先科學家曾推測激波邊界可能距太陽幾十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1.5億公里),現在則認為它的位置會隨太陽風的強弱而不斷變化,可能距太陽90至100個天文單位。而「旅行者」穿越激波邊界時距太陽94個天文單位,證實了科學家們的後一推測。
早先科學家還預測,在激波邊界處因為太陽風和恆星間氣體的相互作用,低能量粒子的比例會大幅度增加,而高能量粒子會加速運動。「旅行者」1號發回的數據則表明,激波邊界的低能量粒子確實大量增加了,但高能量粒子卻沒有加速,這被科學家稱為「最讓人驚訝的發現」。
至2005年9月「旅行者1號」已距地球140億公里,是飛得最遠的人造航天器。在穿越激波邊界後,「旅行者」1號現在已進入太陽系最遙遠的外圍——太陽風鞘,然後就要飛入太陽系外的宇宙。
1972年3月2日,美國發射了木星和深遠空間探測器「先驅者10號」,用「德爾安」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發射升空。它攜帶有11台由放射性同位素鈈238作燃料的微型熱核發電機。它重260公斤,裝有直徑2.7米的面對地球的拋物面天線,發射機用8瓦的功率向地面深空跟蹤網傳送信號。
它攜有表明人類信息的鍍金鋁板。經過11年飛行,於1983年6月越過海王星軌道,而後成為飛離太陽系的第一個人造天體。這個探測器曾首次發回詳細的木星和土星照片,並且在太陽系邊緣的有利位置發回了重要的太陽風和宇宙輻射測量數據。
「先驅者10號」的最後一次信號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無任何遙測數據。2月7日,宇航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巨型天線「深空網路」與該探測器的聯絡都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專家們認為,由於放射性同位素動力源已衰變殆盡,探測器估計已無力再向地球發送信號。美宇航局於是決定放棄與探測器繼續聯系的努力。
「先驅者10號」現在將在寂靜中繼續進行著它的漫長太空旅程,可能前往金牛座。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大約200萬年後抵達那裡。如果其他的智慧生命截獲這個來自地球的使者,他們將會得到「先驅者10號」攜帶的一張金牌——上面描繪了人類的外貌特徵,並且標出了地球和太陽系在宇宙群星中的准確位置。
⑶ 旅遊者需要具備哪些審美能力
美學家葉朗認為「旅遊,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審美活動。離開了審美,還談什麼旅
游?旅遊,涉及審美的一切領域,又涉及審美的一切形態。旅遊活動就是審美活動。」這
里所說的旅遊,應當是指旅遊活動的主體部分——消遣觀光型的旅遊,至於差旅型和個人
事務型的旅遊,則應另當別論。葉朗先生的這一論點雖然不一定絕對正確,但至少可以肯
定,對消遣度假型的旅遊來說,審美是其最重要的活動內容和目的之一。因此,研究如何
提高旅遊觀光活動中的審美效果,對於提高旅遊(在此、及下文所提及的旅遊都是指消遣
型的旅遊)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王柯平先生在其專著《旅遊審美活動論》中認為「任何質量、能量、動量以及信息的
相互轉化、交流作用及釋放效應等等,均是在一定的『場』內實現的。電磁有電磁場,引
力有引力場……推而論之,審美,亦有審美場。」然而,什麼是審美場呢?該書中沒有作
答。
筆者認為,審美場應當是指由審美客體產生的、存在於審美客體(對象)周圍的,具
有審美價值的空間信息。這就是說,審美場因審美客體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沒有審美客體,
也就失去了審美場。審美場是審美客體的審美價值在空間中的具體體現和存在形式。同時
,不同的審美容體具有不同性質、不同質量、不同強度的審美場。例如,北京頤和園中的
萬壽山與上海外灘邊的黃浦江,兩者具有的審美場不僅具有不同的性質,而且,還具有不
同的質量和不同的強度。即便是同一個審美客體,其四周的審美場值,也因時間、空間等
條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例如,對於某尊雕塑這一審美客體,就空間方向而言,其正前方
的審美效果最佳,即其審美場值最大;而其兩側方則次之,背後方則最小。就空間距離而
言,如果這尊雕塑的高度為h,則在距該雕塑2h-3h的區域內的審美效果最佳,也即其審
美場值最大;當空間距離大於3h或小於2h時,其觀賞效果漸次,即其審美場值漸小。而從
時間來說,主要影響因素是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光照亮度和光照角度。一般來說,當陽光從
雕塑的前方以45°的高度角投射,即當太陽處於雕塑的前側方時,其觀賞效果最佳,即此
時的審美場值最大;而當太陽逐漸上升為頂光、或下降或背光時,其觀賞效果漸次,即其
審美場值漸小;倘若處於黑夜無光照的情況,此時幾乎沒有任何觀賞效果,也即此時的審
美場值趨近於零。以上分析當然不僅只是限於雕塑,其實對於任何一個審美客體,不論是
山林花木、江河湖海,還是亭台樓閣……在不同的空間、時間等情況下,都有不同的觀賞
效果。換言之,任何一個審美客體,其周圍的審美場值之大小是隨著空間位置、光照時間
等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的。由此,就給我們的旅遊發展引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任何一
個旅遊景區內,雖然具有同樣的旅遊景物審美客體不變,或說硬體設施條件不變,但是,
如果讓遊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方位(採用不同的軟體方案)來游賞,由於景區在不同
時空條件下,其審美場值大小有差異,則其觀景游覽活動所獲得的審美效果將會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對於任何一個旅遊景區,不需要增加任何景觀建設(不需要增加資金投入)
,只要調整游覽的時間、路線,以及讓遊人駐足停留的觀景(位置)點,就可以有效地提
高人們在該景區游覽的審美效果。因此,研究和把握各種各類的旅遊景物——審美客體的
審美場值在不同時空情況下所呈現的變化規律,弄清各類審美客體在什麼時空條件下呈現
出的審美場最大值(即各類景物在什麼時空情況下具有最佳的觀賞效果),就能以此來規
劃和安排旅遊者對各類景物的游覽程序,改善景區的旅遊效果,因而,就是一項頗有運用
價值的工作。
在引入「審美場」的概念之後,為了研究旅遊審美效應的規律,王柯平先生採用建立
數學模型的方法,推出了一個反映審美效應與其他相關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公式:
E=O×E×Sa…………(1)
式中:E=Effect〔審美效應(筆者認為:審美效應容易使人覺得這是一個審美客
體外在的審美影響或作用。實際上,這里所探討的是審美主體在相關條件下獲得的審美收
益和效果。因此,本文將E改稱為審美效果)〕O=Object(審美客體)F=Field(
審美場)S=Subject(審美主體)a=ability(審美能力)
藉助於自然科學中的某些概念、研究方法、數學表達形式來探討社會科學中的某些問
題,這是一種很好的思路,它能拓展我們的思維。以數學表達式反映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比之用語言文字來敘述,具有簡要、明晰,以至能將事物之間的定性關系推進到定量關
系,從而可以對事物作出定量計算等優點。然而,這個關於審美效果的表達公式卻有以下
一些欠妥之處:
第一,該公式所表達的基本涵義,是審美效果(E)的大小與審美客體(O)、審美場
(F)以及審美主體S)的審美能力(a)有成正比例的關系,即EocO·F·Sa。由於E、O、
F.S「代表著不同的事物,屬於不同性質的事物量,因此,上述正比例關系要用等號相連
接,其間必須要乘上一個當量轉化的系數(k)。即要劃等號,則應當是:E= k·O·F·Sa。
第二,當我們引入了審美場的概念之後,審美客體所具有的影響審美效果的作用和因
素就體現為審美場了。這正如物理學中的磁體與磁場一樣。引入了磁場的概念之後,磁體
所具有的磁力作用,已經轉為由其磁場來反映和體現了。所以,在進行有關磁力效應的計
算時,就只需運用磁場強度這一物理量,而無須再將磁體也納入公式計算了。同理,將審
美客體(O)與審美場(F)同時歸入審美效應的計算公式中就是多餘和錯誤的。
第三,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在原公式(1)中體現為Sa也是不妥的。對此,可以舉個比
較極端的例子來反證說明。譬如,假若研究的審美主體設定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S1),
我們知道嬰兒是沒有任何審美能力的,故其審美能力a1=0。如若將該嬰兒置身於某一旅
游景區內的某一審美客體(O1)的審美場(F1)中去進行審美,則其所獲的審美效果(E1
)也應當為零。但若把該嬰兒的審美能力a1=0等項代入原公式(1):E=O·F·Sa來進行
計算,則有: E1=O1×F1×S1 °。根據冪指數的運演算法則——任何底數的零次冪都為一
,則應有:E1=O1×F1×1,即 E1=O1×F1。根據上面「第二條」的分析,公式中的O1
應當不要,那麼,最後就得到了:E1=F1。而審美客體(O1)不論是什麼景區的什麼景物,
其總有一定量的審美場(F1),即F1≠0,因此,E1也就不等於零了,這便與上面一開始就
得出的分析結論——嬰兒放入審美場(F1)中所獲的審美效果(E1)應當為零相悖了。通
過這一番反證即可得知,以Sa 這種冪指數的形式來表達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是不妥的。
那麼,應當建立什麼樣的公式來作為計算或表達審美效果的數學模型呢?為了得到正
確的結論,我們必須弄清楚人們的審美效果到底與哪些因素有關。現對影響審美效果的有
關因素分析如下:
1、審美場(F)——人們的審美活動獲得的審美效果,直接受(審美客體「散布」於
人們當時進行審美實踐的那一觀賞點的)審美場之強弱的影響。對於同一個審美主體來說
,不論是由於審美客體自身的美感信息豐富、美學價值大、美質品味高,或是由於主體審
美時所處的時空條件好等等原因導致,只要他進行審美當時當地的審美場值越大,則他進
行審美觀照後所獲的審美效果也就越大。由於審美場(F)是由審美客體(O)產生的,所
以,我們可以把這層關系表述為:EocF(O)。
2、審美能力(A)——倘若對於某一個確定的審美場,例如,於某一確定的時刻,在
某旅遊景區內的某一具體的空間位置上賞景,那麼旅遊者(即審美主體)的審美能力越強
,則其游覽賞景後所獲得的審美效果就越大。由於審美能力(A)是審美主體(S)所具有
的,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第二方面的關系表達為:EacA(S)。
3、審美觀照時的專注和投入程度(P= Pay attention to)——人類的審美活動是
一個復雜微妙的、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心理過程。審美效果的充分獲得,需要審美者全
身心的投入、專注地進行審美凝神觀照,通過視聽等五官的感知、思維的聯想、情感的交
流、深入的領悟和理解等多種審美心理活動的交相引動機制,逐步地獲得美感——由第一
層次在生理基礎上感官「悅心說意」的中級美感,最後達到在精神、情感和理性上的「悅
志悅神」的至高審美境界。因此,既使是同一個旅遊審美者(其審美能力A(s)是某一個
恆定值),在某一確定的時空條件下,面對某個具體的審美對象(此時的審美場F(O)也
是一個確定值),但是,如果該審美主體進行審美觀照時的專注和投入程度不同,則其所
獲的審美效果就會不同。如果審美者在審美的當時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心態積極、審美
時間充裕、審美對象的美感特性和品味正好符合自己的審美情趣……各種相關因素處於良
控狀態,則其審美能力就能充分發揮作用,從而獲得較理想的審美效應;倘若當時他精神
疲倦、情緒不佳、心態消沉、審美時間倉促、審美客體的美感特質和品味與其他的審美情
趣相去甚遠……各種相關因素處於惡性狀態,走馬觀花式地「到此一游」,則其審美能力
就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因而,所獲得的審美效果就會較差。由於審美觀照的專注和投入
屬於審美主體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第三方面的關系表達為:EocP(s)。
把以上分析到的、影響審美效果的三個方面加以綜合,於是,便可以得出下面這個新
的反映審美效果與其他相關因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數學表達式:
EocF(o)·P(s)或:E=K·F(O)·A(S)·P(S)
該公式體現出人們審美所能獲的效果之大小,與其當時所在的審美場值的大小、審美
者本人具有的審美能力的大小、及其審美當時專注和投入的程度成正比例的關系。該公式
的創立難免還有欠妥之處,但比之原先的公式(1),應當說已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
該公式的提出,對促進各地旅遊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例如,為了提
高旅遊觀光的審美效果,根據這個新創的公式,就應當從研究以下三大方面著手:1.在
旅遊景區內如何為旅遊者提供最佳(大)審美場;2.如何提高旅遊者的審美能力;3.如
何促進旅遊者在旅遊審美賞景時更加專注和投入。就第3方面來說,我們應當注意:(1)
旅遊活動安排不要太緊張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保證遊客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這樣,遊客
才能精力充沛、精神飽滿地投入旅遊觀光活動;(2)避免頂撞遊人使之生氣,提供周到
優質的旅遊服務,這樣,可以促成旅遊者在游覽過程中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3)導游
人員既要把握旅遊景物的美感特性及其品味,又應當盡量了解自己所帶遊客的審美情趣,
進而研究兩者之間有哪些相近相同之處。然後,便可以此作為自己導游內容展開的重點,
從而,促成遊客對所觀賞的旅遊景點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心態;(4)根據各個具體游
覽觀景點美感信息量的多寡(即審美場值群星的大小),相應地為游覽活動安排合理而充
裕的觀賞時間。通過做好以上多方面的工作,就能促成人們在旅遊觀賞時,充分發揮出自
己審美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其全身心更加專注、更加投入地進入審美境界,從而獲得更加
理想的旅遊審美效果。
作者簡介:管寧生( 1947-),湖北人,雲南大學工商與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碩
士生導師,從事旅遊美學、旅遊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
On Aesthetie Field ana Effect and Their Utilization for Tourism
GUAN Ning- sheng
(College of Commercid and Tourism Management, Yun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Key words: aesthetic field; aesthetic effect; utilization for tourism
Abstract: The essay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aesthetic field and aesthetic
effect and the factors that have in fluences upon them. At the same time, it
expounded their utilizing values in todrism.
參考文獻:
[1]王柯平.旅遊審美活動論[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90.
[2]喬修業.旅遊美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
[3]錢今昔.中國旅遊景觀欣賞[M].合肥:黃山書社,1993.
[4]仇學琴.現代旅遊美學[M].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7.
⑷ 求《時間旅行者的妻子》的經典語錄
1973
突然,我看見,我明白:我的朋友,我的向導,我的兄弟——就是我自己。自己,只有我自己。孤獨的自己。
1973
而我自己,纖小猶如片葉,清瘦好似細流,想著想著,我哭了。我抱著他,抱著我,很久。
1984
也許你是我夢里的人,也許我是你夢里的人;也許我們只活在對方的夢里,第二天早晨醒來,再把彼此忘掉。
1984
她的回答那麼輕,我不得不讓她再說一遍:「我還以為你以後會娶我。」
1984
我害怕未來,那似乎是個等著裝我進去的大盒子。我躺下,希望滾滾翻騰而來的暴風雨不要注意到我的存在。
1984
此時的克萊爾正在青春期的入口,一隻手握著信仰,另一隻手裡卻是不斷生長的懷疑,她所能做到的,只是兩手輪流地玩耍;或者試圖把它們捏在一起,直到合二為一。
1984
對眼前這個既年輕又年長,與所有女孩全然不同的克萊爾、知道了與眾不同其實意味著艱辛的克萊爾,我無言以對。
1987
我睜大眼睛看著她,克萊爾的笑里有了某種世故和殘忍。這個時刻恰似一道分水嶺,是一段沒有男性入侵的音年和開始成為一個女人之間的臨界線。
1998
我想到我的母親曾在夏日的先後唱起抒情曲,對著我們在商店櫥窗玻璃中的倒影微笑,穿著藍色裙子在地板上旋轉。她愛我,我從來沒有懷疑過她的愛。露西亞卻像風一樣變幻無常。克萊爾捧在手中的詩是個證據,永恆不變,不容辯駁,它是一張感情定格的快照。我看著一地的紙,如釋重負。在這片混亂中,它終於浮出水面,成為克萊爾的救命之舟。
2000
我走出後門,站在黑莓灌木叢邊,陽光下,我們的孩子,沒了生命,被逐一包裹在絲般柔軟的日本雁皮紙里,小心地睡在一隻只木盒之中,在這傍晚前的午後。他們靜靜地安息在玫瑰的花影里。我雖然感受著太陽的熱度,卻為他們而顫抖,在花園的深處,在和煦的六月,他們卻是冰冷的。
2000
十五歲的克萊爾,和那個經年累月折磨我的、那個堅持拒絕放棄生育的、那個挑戰死亡和絕望的、那個把男女歡床變成陳屍遍野的戰場的女人,並不是同一個啊。
2000
在那個時刻,我愛她超過愛生命。
2001
屏幕上是一張世界氣象地圖,或者是銀河系,一個充滿了群星的漩渦。或者是個嬰兒。
2011
他做這些盒子是因為他很孤獨。他沒有可以去愛的人,他做這些盒子,這樣就可以去愛它們,它樣人們就知道他是存在的,因為小鳥是自由的,盒子是小鳥躲藏的地方,在裡面小鳥會感到安全,他也想要自由,相要安生。這些盒子是他留給自己的,這樣他也能變成一隻小鳥。
2011
這個神奇的孩子給我無窮愛意,令我深深陶醉,她緊緊地靠著我,彷彿是我身體的一部分,彷彿我們永遠不會分離,彷彿我們擁有一整個世界的時間,我緊緊地粘在這一刻上,與疲乏斗爭,與時間強大的引力抗衡。
2011
克萊爾離我只有幾步遠了,我用盡我全部的意志,看著咫尺天涯的克萊爾,奮力清晰地說出;「我愛你。」
2002
我用兩支粉紅色的蠟筆,一支是類似貝殼內壁的淺粉色,另一支則是生金槍魚的肉粉色。我迅速幾筆抹上愛爾芭的皮膚,彷彿愛爾芭的皮膚早就隱藏在紙里,我只是去掉一些透明的遮擋層而已。
2002
畫完成了,它是一個記載——我愛你,我生下你,我也為你畫了這幅畫——當我走了,亨利也走了,甚至愛爾芭也走了,它會繼續告訴人們,我們創造了你,你就在這里,此時此地。
愛爾芭睜開眼睛,笑了。
某年
如果沒有你,我也不知道該怎樣活。但我希望能看見你無拘無束地在陽光下漫步,不有你熠熠生光輝的長發。
2053
這次,我知道亨利會來的,最終會來的。我有時也懷疑,是否這樣的准備、這樣的期盼會妨礙奇跡的出現。可我別無選擇。他就要來了,我就在這里。
⑸ 世界上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航天器是哪一個
美國的「施行者1號」和「先驅者10號」.
目前在太空中走得最遠的人類文明「使者」——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正在向太陽系邊界逼近.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它一度可能已突破了太陽系與外部星際空間的第一道交界線.
「旅行者1號」於1977年9月5日升空,多年來,與比它早些時候發射的「旅行者2號」聯合對太陽系外圍行星及其衛星展開了大量有價值的觀測.兩個探測器上都帶有鍍金唱盤,記載著地球人用55種語言對可能遭遇的外星文明發出的問候.1998年,「旅行者1號」超越「先驅者10號」,成為在宇宙中飛行得最遠的人類探測器.2003年11月5日,「旅行者1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達到了90天文單位,或者說135億公里.
「旅行者」1號穿越激波邊界的最大收獲是更清楚地描述了激波邊界.早先科學家曾推測激波邊界可能距太陽幾十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1.5億公里),現在則認為它的位置會隨太陽風的強弱而不斷變化,可能距太陽90至100個天文單位.而「旅行者」穿越激波邊界時距太陽94個天文單位,證實了科學家們的後一推測.
早先科學家還預測,在激波邊界處因為太陽風和恆星間氣體的相互作用,低能量粒子的比例會大幅度增加,而高能量粒子會加速運動.「旅行者」1號發回的數據則表明,激波邊界的低能量粒子確實大量增加了,但高能量粒子卻沒有加速,這被科學家稱為「最讓人驚訝的發現」.
至2005年9月「旅行者1號」已距地球140億公里,是飛得最遠的人造航天器.在穿越激波邊界後,「旅行者」1號現在已進入太陽系最遙遠的外圍——太陽風鞘,然後就要飛入太陽系外的宇宙.
1972年3月2日,美國發射了木星和深遠空間探測器「先驅者10號」,用「德爾安」運載火箭從卡納維拉爾發射升空.它攜帶有11台由放射性同位素鈈238作燃料的微型熱核發電機.它重260公斤,裝有直徑2.7米的面對地球的拋物面天線,發射機用8瓦的功率向地面深空跟蹤網傳送信號.
它攜有表明人類信息的鍍金鋁板.經過11年飛行,於1983年6月越過海王星軌道,而後成為飛離太陽系的第一個人造天體.這個探測器曾首次發回詳細的木星和土星照片,並且在太陽系邊緣的有利位置發回了重要的太陽風和宇宙輻射測量數據.
「先驅者10號」的最後一次信號是2003年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無任何遙測數據.2月7日,宇航局位於加利福尼亞州、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巨型天線「深空網路」與該探測器的聯絡都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專家們認為,由於放射性同位素動力源已衰變殆盡,探測器估計已無力再向地球發送信號.美宇航局於是決定放棄與探測器繼續聯系的努力.
「先驅者10號」現在將在寂靜中繼續進行著它的漫長太空旅程,可能前往金牛座.如果一切順利,它將在大約200萬年後抵達那裡.如果其他的智慧生命截獲這個來自地球的使者,他們將會得到「先驅者10號」攜帶的一張金牌——上面描繪了人類的外貌特徵,並且標出了地球和太陽系在宇宙群星中的准確位置.
寧心醬丶10485 2014-12-08
網路知道
作業幫
寶寶知道
網路衛士
女生秘密
海馬助手
秀美甲
今日頭條
快用
愛奇藝
蘋果助手
美拍
⑹ 卡特的《地球人的聲明》以及「旅行者」號的相關詳情!
這艘「旅行者號」宇宙飛船是美利堅合眾國建造的。我們是一個具有2億4千萬人類生回命的答集體,我們與居住在地球上40億人類共同生存著。我們人類仍以國家劃分,但是這些國家正在迅速成為一個單一而又綜合的文明世界。
我們向外星致文。此文可能在未來的十億年中長存,屆時我們的文明世界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地球的面貌也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在銀河系中的2億顆星球中,一些(也許是很多的)星球是有生命居住的天體,也是具有星際公正的文明世界。如果一個這樣的文明世界截獲了「旅行者號」,而且能夠理解這些內容,我僅為此撰寫如下的致文:
這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型世界的禮物,它是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科學、我們的意念、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思考和我們的情感的象徵。我們正努力延緩時光,以期能與你們的時光共融。我們希望有朝一日在解決了所面臨的困難之後,能置身銀河文明世界的共同體之中。這份信息能把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決心、我們的親善傳遍廣袤而又令人敬畏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