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了
㈠ 旅行的意義
開闊視野、放鬆心情、體驗生活、認識世界。
㈡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最美好的旅行是在單身時代完成的,那會兒還在學校,沒錢,但是有大把的時間。一個學期省吃儉用,再加上自己打工掙的零用錢,剛好夠一趟旅遊的費用。火車選最慢最破的,不怕苦不怕累,只為沿途看風景;旅店不用住得太奢華,只要安全和干凈。身上最貴重的是一個裝樂凱膠卷的傻瓜相機,走哪兒拍哪兒。
那個時候,「背包族」的概念還沒普及,但是已經有這樣的人。某次我在去大理的火車上遇到三個男孩子,每個人背一個半人多高的大背囊,說說笑笑,灑脫不羈。這是多麼健康朝氣的一種生活狀態,當時我想,我要一輩子做這樣的人該多好。
後來,我參加了工作,幾乎沒有出去旅行的時間。或是工作或是辦事,跑到其他的城市,總是匆匆忙忙趕火車趕飛機,再沒有欣賞美景的性質。手機可以拍照,相機也換成了數碼的,但是裡面越來越多的是自己自戀而誇張的自拍照,好像其他東西都入不了自己的法眼似的。警覺自己淪為一個不懂風情的人之後,我很恐慌,於是跟著朋友參加了一個「九寨溝」之旅,好像僅僅是為證明自己是個愛旅行的人。
那是一個讓人抱憾終身的糟糕旅行。我的印象里沒別的,只有一個字,人。到處是人,人山人海。所有的景色全看不見,只看見人,彷彿那些山那些樹都是人做成的,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拎著或大或小的包,左右手齊開弓拎著各色塑料袋裝滿吃的喝的。走在青山綠水之間,他們嘴裡聊的是「這邊有什麼東西可買」;坐在觀光車上,他們玩的是「殺人游戲」。我攥著拳頭勸自己不要發作不要跟同行的人爭吵,但是最後我選擇的還是半路當逃兵,提前結束這個混亂無序毫無美感可言的旅行。
與我相反的是同行的朋友。她吃了一路,玩了一路「殺人游戲」,沉重的單反相機在碩大的旅行背囊里一直沒拿出來,卻高興得不得了。聽說我要提前回家,她驚詫極了,說,不是你要出來旅行的么?我說,這樣的旅行毫無意義,看不到山水,到處是人,比在城市裡待著還累。她想了想說,那你就不應該出來旅行,應該在家看風光紀錄片。我語塞。
一個人等火車,我想了很多。想到陳綺貞唱《旅行的意義》。她的旅行意義是忘記一個人,我旅行的意義呢?天啊,我的旅行原本沒意義,這多可怕。我只是為了旅行而旅行,我只是頭腦一熱對自己說「我很久沒旅行了」,然後就選了一條線路出發。
想像中的旅行,應該是鳥語花香,浪漫詩意的;應該是驛路梨花,超凡脫俗的。這樣的旅行應該滌盪靈魂,洗清心中的塵垢,應該解放束縛的手腳,丟掉一切壓力和負擔,應該為所欲為,橫空出世,玩它個天翻地覆不在乎。然而,這些僅僅是一廂情願的想像而已。
現實中的旅行像趕場,一個景點接著一個景點,一次購物挨著一次購物。沒等你相機的三腳架支好,導游已經催促你上路。由不得你認認真真為一棵樹、一塊石頭拍特寫,因為旁邊總有無數的人要「到此一游」合影留念。你感受不到民風淳樸,你會不斷被街邊小販哄騙著喝兩塊錢一碗的粥、五塊錢一瓶的水。你心累,腿也累,想歇一歇,這時候手機又響了,遠方的老闆追過來問題:「你哪天回來,有稿子要修改呢!」興致全無。
這一次,徹底斷絕了我對旅行的期待。至少,絕對不再跟團到熱門景點觀光游覽了。朋友說得對,在家看風光紀錄片更好,只要買個大一點的電視配上舒緩的音樂,再來杯紅酒就更完美了。大好河山盡收眼底,不比跋山涉水地到人堆里擠著強?
或許,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次次心靈之旅,空間旅行也是為了放鬆身心,清洗心靈。不管去多好的地方,心得不到休息,思維不能跳轉,無法徹底鬆弛下來,這個旅程就沒有意義。相反,如果你的心徹底「放下」了,寧靜了,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那麼,即便身在鋼筋水泥的都市石頭森林之中,也能體會「旅行的意義」。
就這樣吧,不再為了旅行而旅行,不再處心積慮計算假期,不再瀏覽旅行社的打折彩頁目錄,不再關注最近出了什麼著名的景點。與其去扎堆看人,不如安安靜靜養心。心安下來,斗室既是乾坤,方寸亦為宇宙。
㈢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有很多人都在問我,你對旅行這么了解,是不是有特別多空閑的時間與金錢啊?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有人說旅行是有錢人的消遣,沒錢的人就只能坐三尺見方的格子間里埋頭苦幹。其實很多人去旅行並不是因為有錢,他們不過是把你用來買包、買衣服、買化妝品的錢拿去旅行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世界上總有一些你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里永遠見不到的人。
當看過的美景多了,心中便常會被那些美好充斥,每天都是滿滿正能量,簡單又快樂,在追尋遠方的路上會讓你的事業也無限擴大,眼睛欺騙不了內心,難過的時候它容不下一滴眼淚,卻可以跟隨你的腳步裝下整個世界。
每一次從遠方歸來,你都會驚喜地發現,你的世界和別人有了那麼一點不一樣,因為看過的書和走過的路會讓一個人的內心變得豐盈,氣質也會慢慢地發生改變,先走出去,然後再把自己找回來,這大概就是我們常常想要去追尋遠方的最大意義。
㈣ 人為什麼要旅行,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因為旅行,可以給我們平凡的生活加點樂趣,挽救我們日漸枯萎的心,在一個城市待久了,難免會對兩點一線的生活乏味,對現有的圈子產生厭煩的情緒。
因為旅行,是看清世界的一個最直接的途徑,小時候我們通過課本知道了西湖、大雁塔、泰山等景點,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照片、視頻看世界,但這些都不如自己親自去看它。
因為旅行,是一種熱愛,不是說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了的地方去別人活膩了的地方嗎」,但我們願意為其買單,只要想,時間、金錢都不再重要,窮游也好,無論何種方式,目的就在前方。
因為有些事要趁早,現在不做,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做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就輸在一個「等」字上,等有錢了,等有時間了,可不曾想,其實我們什麼時候都很忙,也許真到了你覺得有時間的時候,身邊的他(她)已不在,或者是到了樓下走走都困難的年紀。
因為旅行,是一種沖動,我們每個人都夢想自己不平凡,而這種沖動是一顆不肯被平凡生活困住的心,即使是顛沛流離,飽受孤獨,經歷困苦,只為去看你一眼。
因為旅行的腳步,永遠是向前的,「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很贊的一句網路語,世界那麼大,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完,就只能步步向前,確定計劃出發,將會讓你心靈和身體都在向前的路上。
因為旅行,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旅行是人生最佳的充電方式,尤其是當人陷入生活、工作的困囧時,帶著這份處境去旅行,或許當你看著車窗外穿梭的風景,當地的人文奇觀,你就明白了什麼是生活,什麼是工作。
因為旅行,是社交的資本,也許你已經發現,當一個人看得多,經歷比別人更多的時候,到哪都有話題跟別人聊,而不再是單調乏味的上下班和平凡的點滴生活。
因為旅行,是年老時回憶的資本,不想年老時回顧一生,想到的都是和昨天一樣的生活,年輕時多出去旅行,即使到老了還會是樂觀的老太太,回憶更是精彩非凡,也能愉快的跟兒孫輩講述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而我們的旅行,不止是為了簡單的曬幾張照片,更重要的是,帶著那份心去旅行,讓漫漫的人生長河因此變得豐富精彩,充實這難得的一生。
㈤ 旅行的意義 是什麼
旅行的意義
早前的一些時候,偶爾會看到這樣一句話——「要麼讀書
,
要麼旅
行
,
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第一次讀到這句話,覺得說的很對,
心中不免泛起層層感觸。想著,再忙也要擠出時間看書,等有個較長的
假期,就去旅行。在腦海里嚮往著,像電影中的那樣,一個一個鏡頭閃
過——一個人,或者兩個人,背著雙肩包,坐著呼嘯而過的火車里,車
廂外面的陽光溫暖而耀眼,背景是蔚藍的天空。還有干凈新鮮的空氣。
把全部身心都交付大自然,融入自然,放鬆享受旅程。每到一個地方,
會用相機記錄下來,僅僅是作為一個紀念。用心體驗此刻所有的輕松的
感受——啊,多麼美好而又詩意的情境。
這是我最初的旅行的意義。
甚至,我可以繼續往下憧憬——
於山。拖著疲憊的身體和沉重的腳步,沿著崎嶇的山路,緩慢爬行
只為看山澗的奔流而瀉的瀑布和潺潺而流的溪水,
或者在山間發現某種
沒見過的植物而驚喜,然後盡力爬到山頂,在峰巔領略壯觀的日出、俯
瞰綿延群山,感受自然的壯麗,感受逐漸變得寬廣博大的心胸。
於海。海在我心中一直是以一種美好的形象存在的。湛藍的海水,
潔白的浪花,
溫順卻又勇敢的海鳥,
柔軟的沙灘,
點點的海貝殼。
以致,
我從來不把那些黃泥水般的海稱為海。我想像著,自己捲起褲管,光著
雙腳,踩著松軟的沙灘,然後一步步的踏進海浪里。對著面前無邊的深
藍的大海,閉上雙眼,伸出雙手,去擁抱她,感受她——溫柔的海風輕
拂,呼吸著帶有淡淡咸腥味的海邊的空氣。
㈥ 旅行的意義的完整歌詞..
歌曲歌詞
填詞:陳綺貞
譜曲:陳綺貞
演 唱:陳綺貞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你看過了許多美女
你迷失在地圖上每一道短暫的光陰
你品嘗了夜的巴黎,你踏過下雪的北京
你熟記書本里每一句你最愛的真理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
說不出離開的原因,你累積了許多飛行
你用心挑選紀念品,你收集了地圖上每一次的風和日麗
你擁抱熱情的島嶼,埋葬記憶的土耳其
你留戀電影里美麗的不真實的場景
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你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分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你勉強說出你愛我的原因
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
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動心
說不出旅行的意義,勉強說出你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
都是你離開的原因,你離開我,就是旅行的意義
(6)旅行的意義了擴展閱讀:
《旅行的意義》是由陳綺貞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民謠歌曲,於2004年3月24日以單曲專輯形式發布木吉他版,後改編為弦樂版收錄於陳綺貞2005年9月25日發行的專輯《華麗的冒險》中。該曲被選為電影《渺渺》的插曲。
2006年5月,李雨寰憑借該曲提名第17屆台灣金曲獎最佳編曲人獎 。
陳綺貞出生於台灣省台北市,她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 她的母親是一位會計師,工作之餘教小朋友彈鋼琴,以補貼家用。帶著母親的期望,陳綺貞從小開始學古典音樂,但之後她便放棄了古典音樂,跟同學一起練起了吉他。
陳綺貞在長春國小念到了二年級,隨後轉學到敦化國小就讀。陳綺貞在士林國中、景美女中度過了中學生涯,她大學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文學院哲學系,輔修新聞。
陳綺貞是中國台灣少有的創作型民謠歌手,因為歌曲獨特的風格和個人特色,陳綺貞的音樂一直不被主流音樂市場所接受。但是充滿靈性和創作才華的她一直堅持著自己的音樂風格,保持著精良的創作態度,最終獲得了大眾和音樂市場的認可。
㈦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7天長假,肯定會有很多人選擇陪家人,出門旅行。
曾經有位讀者朋友詢問我,旅行的意義是什麼?讓我給工作忙碌的他推薦目的地。
說到旅行,我認為旅行最大的意義是,每次旅行務必要帶上洞察之眼,懷著反觀之心。
什麼意思?
帶著洞察之眼是看外界,反觀之心就是看自己的內心,然後沐浴在世界的不同當中,回來之後會得到一個成長和更好的自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
那我到底給這個工作忙碌的讀者,推薦了哪裡呢?
如果你非常忙,只能去一個地方,那應該去哪裡擴容自己的眼界、智慧和格局呢?
我建議你去義大利,去羅馬的梵蒂岡。
猶太教的經典是《舊約》,基督教的經典是《新約》及《舊約》。
為什麼會有《新約》?
基督徒認為猶太人背叛了和上帝的約定,所以要和上帝重新立約,於是就有了“新約”。
猶太教不承認耶酥是神的兒子,他們心中的救世主尚未降臨;
基督教認為耶酥是神的兒子,是救世主,以自己的血替人們贖罪,當然這是信仰基督人的視角。
去到以色列,你會驚訝地發現,愚昧到殺害基督教耶穌的猶太人,也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猶太人,這個被一些人認為是最聰明的民族,同時被另一些人認為是最劣等的民族。
在二戰期間,希特勒對猶太人的仇視,已經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針對一個種族,有計劃的,大規模的屠殺。
㈧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愈發優質,旅行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日常的一個休閑和放鬆的方式。而其實旅行除了能夠放鬆我們的心情之外還有很多的好處和意義,就像是它可以幫助我們開拓眼界,讓我們認識到更多的朋友,讓我們了解自己內心究竟想要的是什麼等等。
旅行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內心究竟想要的是什麼如今很多人的生活都是非常忙碌的,每一天都被各種任務給壓得喘不過氣,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迷茫,忘記自己的初心。而旅行的過程可以讓我們擁有一個讓自己徹底靜下心來的環境,在這期間我們就能夠好好的和自己對話,搞清楚自己內心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㈨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
1、歌德說過:「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有的人去旅行是為了讓自己暫時的拋掉生活的瑣事,讓自己投入旅行的樂趣中。尋找內心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