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駕旅行 » 大理旅行日記

大理旅行日記

發布時間: 2021-01-03 11:06:57

1. 《游大理日記》的譯文

《游大理日記》的譯文:

十二日覺宗備好馬匹帶上午飯,等候何君一同去游清碧溪。出寺後馬上向南行,走了三里,走過小紙房,又往南經過大紙房。村東就是府城的西門,村西的山下就是演武場。又向南一里半,經過石馬泉。

一池泉水在坡坳之間,水從此處溢出去,馮元成認為泉水的清冽不比慧山的泉水差。砌成方池,池上有廢棄的基址,都是馮元成的遺跡。志書說:「落日下泉水中照見有石馬,所以這樣起名。」又往南半里,是一塔寺,寺前有諸葛祠和書院。

又向南經過中和、玉局兩座山峰。行了六里,渡過一條溪水,水很大。又向南,有山峰向東方環繞而下。又走二里,繞過峰下山岡的南邊,於是向西尋找小徑走入峽谷。從峽中朝西望,重重山峰互相掩映,最高的一座山峰位於峽谷後方。

有積雪的痕跡,獨自高高下垂,如一匹白絹隔斷了青山,有溪水從峽谷中往東流注,這就是清碧溪的下游。從溪北踏著山岡向西上登,行了二里,有墳丘在左面山岡之上,是阮尚賓的墳墓。從墓地後向西行二里,踏著峻嶺登上山崖。

這座山崖高高隆起在溪流上,與對面的山崖並立前突如同門扇,上邊高聳下面陡削,溪流沖破其中流出去。從此處以內,溪流深嵌在下方,山崖夾立於頭頂上,全都狹窄傾斜,幽深杳渺。

路沿著山崖頂端,緊靠著北面的山峰向西進去,一里多路,馬不能再走,只得命令隨行的人在溪邊守馬,顧仆也停在這里。我與何巢阿父子連同兩個和尚逆溪深入。多次涉到溪水的南北兩岸,走了一里,有巨石蹲在山澗旁,兩側山崖上高險的山石,全都陡削地堆積著如同夾道。

往西眺望裡面的門扇,雙雙高聳,當中劈開,僅如一條線,後面山峰上下垂的積雪正當其中,互相掩映,層層疊疊,如掛在牆上的條幅垂在中央,特別幽雅奇異。覺宗總是解下竹筐斟酒,共勸飲了三次。

再向西走半里,溪水搗入峽中奔瀉在岩石間,石頭的顏色光潔細膩,花紋燦爛,頗富於煙雲的意態。從這里繞著山崖上走,一里多,北面的山峰略微敞開,找到一塊高高隆起的平地。又向西半里,從平地向西下走,再次與山澗相遇。

順著澗水向西半里,徑直逼近夾立的石門下,就見水從石門中突立的石崖上下瀉,石崖高一丈多,而下方是澄澈的深潭。水潭寬二丈多,波光晶瑩映照,不覺得水深,而突立石崖上的溝槽,被迅急的水流沖刷,高處雖然僅有一丈多,滑膩光溜得不能落腳。

當時我只顧玩水沒有察覺,見兩個和尚已翻越到上面的石崖上,而何家父子想從山澗北邊上登,我獨自一人在水潭上找路,找不到。於是踩著峰上的溝槽上走,與水流爭道,被石頭滑倒,與流水一起沖下來,傾注在深潭中,水沒及脖子,急忙跳出水,坐在岩石上絞去衣服上的水。

攀著北邊的山崖,登到它上邊,下瞰我失足跌倒的溝槽,雖然高僅一丈多,它上面的溝槽水道,曲曲折折,如像刀削出來一般,尤其滑膩光溜;即使上到它的第一層上,那中間上上下下之處,也沒有可以踩踏之處了。

再翻越西面的山崖,向下看去,山崖內有水潭,長寬各有二丈多,水色純綠,波光盪漾,碧玉浮動,照耀在山崖峽谷之中,中午的艷陽照射在水中,金碧交輝,流波激盪,光怪陸離得未曾有過。

水潭三面的石壁環成一個窩,南北兩面石門的石壁,高聳入天空中,後面就是峽底的岩石,高處也有兩三丈;可石腳下嵌上面前突,下邊與兩旁聯結為一塊岩石,像剖開的半個瓦瓮,並無絲毫縫隙漏水到潭中,前突的崖石之上。

如屋檐覆蓋在水潭上的地方,也沒有水滴從石崖上拋灑下落:然而水從潭中總是向東面溢出去,轟鳴著倒入溝槽水道之中,如天龍沖破峽谷。我從山崖頂端俯身見到此景,急忙攀著山崖墜落下來,坐在潭邊的岩石上。

不僅山影使人心盪去一切雜念,覺得每一根汗毛每一個毛孔,無不晶瑩透徹。連忙脫下濕衣服曬在石上,就著流水洗腳,就著陽光曬脊背,冷得足以洗去煩惱,暖得好似懷抱著絲棉被。何君父子也千方百計攀援險途來到,互相高叫奇絕。

很久之後,山崖上陽光西射,衣服也漸漸幹了,於是披上衣服再登上山崖頂端,從那上面再向西逼近峽中的石門,就在水潭左邊環繞的山崖之上。它北邊有下覆的石崖平架在空中,可以當做亭台樓榭來休息。

前方有塊如手掌樣的地方,平平地砌得好像高台,可以下瞰澄碧的水潭,但險要狹窄的地勢不能見到全貌。不久向前走,我想從石門內再去游石門內的兩個水潭,並上登積雪高懸的山峰。

何君這幫人不能跟隨,也不能阻擋我,只是說:「我們將出去在馬匹休息的地方等候。」我於是轉過北面山崖中垂之處,向西徑直上走。走了一里,遇上東邊來的路,從高高隆起的平地而來,沿著這條路向西曲折上登,非常陡峻。

一里多,越過峽中石門北邊的頂上,再往西平行半里,這以內兩側山崖的石壁,又並排相夾高高聳起,石門內山澗上游之間,底部仍然深深下嵌。路旁北面的山崖,陡削的石壁上沒有裂痕,不能越到前方。

就用石條沿著山崖架空,橫架為棧道,有四五丈長,這里名叫陽橋,也稱為仙橋。橋下邊,正是石門內第二個水潭積水的地方,被岩石遮蔽著,來不及見到。過到橋北,有疊壘的石階貼在石壁上。

稍向北走,疊壘的石階在北邊又斷了,就趁著岩石疊成的台階向南下墜到澗底。澗底有小溪,蛇一樣流淌在石塊間,是從西邊第一個水潭流注到第二個水潭中的水流。此時第二個水潭已經錯過但不知道。

只是望著澗中向西走去,兩面的山崖並排相對如同門扇,門下又有兩塊巨石夾立對峙,上邊有塊岩石平平地覆蓋著如同屋子,但堵住了後面,覆蓋的石屋下邊,又有水積在其中,也是澄碧的深水潭,只是大處不到外邊水潭的一半。

它後邊堵塞的石壁之上,水流從上邊的山澗中垂下來,水聲潺潺不絕,然後在前方石塊間向東注入第二個深潭去了。我急於向西上登,就從山澗中經過石塊上走。澗中從這里起沒有纖細的水流,然而石塊經過沖刷洗滌之後,不但沒有污泥沾染。

而且更加滑膩光溜,小些的踩著它走,大些的攀過它走,更大的就轉過相夾之處攀登。從上邊遠望兩側的山崖,危崖矗立,筆直相夾,更加雄偉壯麗。慢慢上登二里,澗中的岩石高大穹隆,光滑得不能上去,只好從北邊的山崖上轉而登到山箐中。

山崖腳下有條小路,被濃密的竹叢遮住了,分開竹叢前行。又走二里,聽見有人聲在絕壁下,是打柴的人在此地拾枯枝,捆好後即將返回去,見到我,說起前邊已經無路,不再能翻越過去。我不信,再撥開成叢的竹林從陡坡往西上爬。

此處竹子的形體漸漸大起來,也漸漸濃密起來,路斷了,毫無蹤跡。我不著邊際地撥開竹叢,去掉頭巾脫下衣服,抓住竹子當做繩索,又穿越了一里多。腳下壑谷底的山澗,又環繞著轉向北,與後面積雪下垂的山峰,又隔為兩層,無法徑直上登。

聽說過清碧澗有路,可以翻越後嶺通到漾濞,莫非還是應當從山澗中經由石塊走么?此時已是下午,飢腸轆轆,於是急忙下山;就見背負柴草的樵夫,仍爬行在山箐中。於是從原路返回五里,經過第一個深潭,順水向前走,觀看了第二個水潭。

這個水潭正當夾立的石門里邊,左邊石崖上就是陽橋高高橫在上方,於是從水潭左邊攀著石縫中的石磴,登上陽橋,越過東嶺下走。走了四里後來到高高隆起的平地,望見西澗中的水潭旁,已沒有人的蹤跡,連忙往東下走沿著溪流出來。

走了三里路來到馬匹休息的地方。何君一幫人已經離開,單獨留下顧仆在此守著飯,於是吃了飯向東出山。走了三里半,經過阮尚賓的墓,從墓右側下渡過澗水,由澗南向東上嶺。路應該向南翻越高大的山嶺,是去感通寺的捷徑。

我往東越過它的余脈,走了三里,下到東麓的半中腰。牧人指點,去感通寺的路,必須向西南越過高大的山脊才能到達,就又折向西南上走,望著山崖上登,居然無路可走了。走了二里,登上嶺頭,就沿著山嶺南側向西行。

走了三里,才稍稍下走,越過一條峽谷,轉向南,松柏密蔽依稀,佛寺高低錯落,這就是宕山,而感通寺就在山中了。三塔寺、感通寺,各有僧舍三十六房,而三塔寺的是排列在兩旁,全部以寺前的山門作為出入口。

感通寺順著山勢依著樹林,各自辟為一院,沒有山門統攝,而且正殿所在的地方,與各處僧房一樣高,正殿的方丈有處大雲堂,僧眾全以「大雲堂」來稱呼他而已。此時不知何君一幫人住在什麼地方,就挨房打聽。

其中一房名叫斑山,是楊升庵寫韻樓的故址,起初聽說何君打算住在此處,經過門口,正在門前設壇念經做法事,心知必定不在,便不問就離開了。後邊有人追上來,挽留返回他們房中。

我告訴他想要去找同行的人,那人說:「我知道他們住的地方,一定要招待齋飯後再走。」我看他的容貌,似乎曾見過一面,但忘了是在什麼地方,仔細審視他,知道是王賡虞,是衛侯的兒子,大理府學的生員,從前曾在大覺寺遍周禪師處會過面。

今天因為是他祖母去世的祭日,跟隨他父親來此施齋做法事,見我路過,父子倆都認出了我,便挽留我吃飯。吃飯時,何君也命令僧人來招喚。飯後天便黑了,於是同來招喚的僧人經過大雲堂前邊向北往上走,找到何君居住的靜室,再與他席地坐下飲酒。

夜裡月光不如前一天那樣皎潔。十三日與何君一同去別的僧房赴齋宴,因而探遍了諸處寺院。這個季節山上杜鵑花盛開,各寺院無處不鮮艷燦爛。中庭院外邊,高大的蒼松修長的翠竹中,間雜著茶樹。茶樹都有三四丈高,與桂樹非常相似。

此時正在採摘,無處不是架梯子爬在樹上的人。茶的味道很美,炒後再曬,色澤不免黝黑。不久走入正殿,山門也十分宏偉寬敞。殿前有座石亭子,亭中立著我朝太祖高皇帝賜給僧人無極的十八首歸雲南詩,前後都有高皇帝寫的跋。

這個僧人從雲南進朝廷,用白馬、茶樹進貢,高皇帝到軒廊中接見他,當即白馬嘶鳴茶花開放,於是受到厚愛。後來從長江返回故鄉,皇帝親自拋灑鮮花,據沿江要走過的地方,各賦了一首詩送給他,又命令翰林院的諸位大臣都作詩送他回歸。

今天皇帝手寫的文章已不存在,但詩碑還是當時所刻的。李中溪的《大理郡志》認為帝王的詩不能與文獻一同輯錄,竟然不收錄它。不過他的文獻類中也有皇帝寫的文章,為何唯獨詩就不能一同輯錄呢?正殿面向東方,大雲堂在它的北邊。

僧人為我沏來茶擺上齋飯。過後,就由寺後向西登嶺,去找波羅岩。寺後有兩條登山的大道:一條一直向西北延伸,由清碧溪的南峰上去,十五里後到達小佛光寨,懷疑與昨天在清碧溪中望見的雪跡懸在中央的地方接近,就是後山中所謂的筆架山的東峰了。

一條分開岔向西南,溯寺南第十九條山澗的峽谷,往北行六里後到波羅岩。波羅岩這地方,從前有個趙波羅居住在此,朝夕拜佛,印下兩個腳印在方形岩石上,所以後人就用「波羅」來起名。波羅一詞,是這地方對有家室的僧人的稱呼。

那塊岩石如今移到大殿中作為跪拜用的石台。此時我與何喬梓先生騎馬前行。離開寺就沒有樹,這里的山光禿禿的。走了一里,由岔路向西南登山。又走了四里,越嶺往西走,這里的山嶺也是向南與對面的山夾住山澗形成門的樣子。

澗底的水流很細,趕不上清碧溪,而裡面的峽谷稍微開闊些,也是沿著北山向西延伸進去。又行一里,北山上有岩石橫著壘成岩洞,南邊面臨深深的壑谷。壑谷的西南方,大山向前環抱,如屏風樣高插天空,而且有一齒齒的尖峰排列在山上,遠遠數了數。

也是有十九座山峰,這又是蒼山具體而微之處了。岩洞的西邊,有僧人建了三間房子,庭前疊壘的岩石明麗潔凈,引了一坑水貯存在岩石下,也讓人產生幽思的情趣。僧人煮了茶用面做成餅來給客人吃。很久之後才道別。

從原路返回六里,經過大雲堂,此時覺宗等候在斑山,就再次進門觀覽寫韻樓。樓已不是原有的建築物,今天山門上有一座樓,略微可以保存一點遺跡。打聽楊升庵遺下的墨跡,還有兩塊匾,寺中的僧人害怕損傷剝落,收藏起來不肯揭開。

僧人又准備了齋飯,勉強吞下一缽盂後告別。樓前有棵龍女樹。樹從根部分枝生出三四棵大枝,各自高三四丈,樹葉長二寸半。寬處是長處的一半,而碧綠潤澤有光,花是白色,比玉蘭花小,也是木蓮一類的植物但名字不同。

此時花也已凋謝,只留下幾朵在樹梢上,但高不可折,我僅折下樹上的空枝就走了。從這里向東下坡,走五里,向東走上大道,有兩座小塔夾住道路聳峙;所走上的大道,就是從龍尾關到府城的路。

塔南邊有個小村子叫上睦,離府城還有十里。於是順著大道往北行,經過七里橋、五里橋兩座橋,而後走入大理府城的南門。經過大街往北走,路過鼓樓,遇上呂夢熊的使者,了解到呂夢熊不來了,但他的兒子已來到。

因為天晚來不及前去。於是走出北門,過到吊橋北邊,轉向西北行二里,進入大空山房住下。十四日在寺南的石匠家觀賞石頭。何君與我各用一百文錢買了一小方塊。何君選中的,有峰巒點綴在上邊的美妙之處;我選了其中黑白分明容易分辨的而已。

於是與何君遍游寺中的殿宇。這座寺院在第十座山峰之下,唐代開元年間建造,名叫崇聖寺。寺前的三塔像鼎足一樣矗立,中間的塔最高,方形,重疊十二層,所以今天稱為三塔。塔的四旁全是高大的松樹聳入空中。

寺西由山門進去,有鍾樓與三塔相對,氣勢極其雄偉壯麗;但四面的牆壁已經坍塌,屋檐上的瓦片有一半脫落,已岌岌可危了。樓中有口銅鍾非常大,直徑大約有一丈多,而壁厚達一尺,是蒙氏時期鑄造的,鍾聲可在八十里外聽到。

鍾樓後是正殿,殿後羅列著許多碑,而李中溪所刻的黃華老人書寫的四塊碑都在其中。碑後是雨珠觀音殿,是用銅鑄成的立像,高三丈。鑄造時分為三段製成模子,肩以下先鑄成而銅就已用完,忽然間天上落下如珠子一樣的銅雨。

眾人一道用手把銅珠捧來熔化,恰好完成了銅像的頭部,所以有了這個名字。殿左右迴廊中的眾神像也十分整齊,但迴廊倒塌得不能蔽風雨了。從後邊沿石階上去,是凈土庵,就是方丈的住處了。

前殿有三開間,佛座後邊有兩塊巨石,嵌在中間兩根柱子之間的牆上,各七尺見方,厚一寸左右。靠北一塊有遠山闊水的氣勢,其中流水波濤瀠洄曲折,極盡變化的妙趣,有些如小船隻停靠在煙靄綠洲之間。

南邊的一塊是高峰重巒疊嶂的景觀,它那彌漫的雲煙深淺有別,各自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這兩塊石板與清真寺中枯梅紋的碑座,是大理石中最古老的東西。清真寺在南門內,二門內有一座屏風樣的石碑,碑座朝北的一面上有一棵梅花,倒垂飄拂在石座上。

石質顏色黯淡,但樹枝的痕跡卻露出絲絲白色,雖然無花卻有繪畫的意境。新採石頭中美妙的,沒有比得上順寧張知府寄放在大空山樓中的諸石的了,其中有極其神妙更超過舊石的。

因此了解到造物主的創造是越來越奇妙,從此以後,畫家的繪畫全是俗筆,而畫壇可以廢除了。姓張的石頭大的直徑有二尺,約有五十塊,塊塊都很奇特,全是絕妙的著色山水畫,高峻的山峰下臨絕壑,飛瀑追逐著雲霧。

積雪的山崖映入水中,層層疊疊,遠近疏朗有致,筆筆畫得靈妙奇異,雲氣都能活,流水如有聲,不僅僅是五彩燦爛而已。前殿後邊又有正殿,庭院中有一棵白山茶,花的大小如紅山茶,而且花辦成簇也像紅山茶,花還沒有開完。

凈土庵的北邊,又有一座寺庵,佛殿內外的庭院石階,全是用大理石鋪地,方形的石塊大小如方磚,這也是舊時製成的;但清真寺則是新製成的,用大理石來做欄桿牆壁。

此庵前邊是玉皇閣道院,而路要由前殿東邊的拱門進去,有殿宇三層,後邊就是樓閣,但是居然沒有一個道士留守,廟中空空,門戶倒塌,令人悵悵不快。

(1)大理旅行日記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徐霞客游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徐霞客的游歷,並不是單純為了尋奇訪勝,更重要的是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尋找大自然的規律。他在山脈、水道、地質和地貌等方面的調查和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徐霞客還是世界上對石灰岩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徐霞客在湖南、廣西、貴州和雲南作了詳細的考察,對各地不同的石灰岩地貌作了詳細的描述、記載和研究。他還考察了一百多個石灰岩洞。

徐霞客不僅對地理學有重大貢獻,而且在文學領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詣。他寫的游記,既是地理學上珍貴的文獻,又是筆法精湛的游記文學。他的游記,與他描繪的大自然一樣質朴而綺麗,有人稱贊它是「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2. 游廬山日記中寫了尖峰的什麼特點

大理地處低緯高原,境內有中外聞名的點蒼山和高原明珠洱海,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地方性氣候,冬暖如夏,四季如春。這里年平均氣溫15.1℃,最冷月(1月)8.7℃,最熱月(7月)20.1℃,素有「東方瑞士」之稱,國際最佳療養溫度18.7-20.6℃,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溫度如此,大理霜期極短,全年無霜期長達229天,為各類花草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環境,四季鮮花常開,芳香迷人。下關素有「風城」之稱,年平均風速4.1米/秒,良好的通風條件,凈化了環境,掙化了空氣,因此人們把大理的風視為一寶。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稱,溫和的氣候使各種花卉四季常開,在這里各地引種的奇花異草匯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玉洱銀滄之間,自然風光綺麗多姿,蒼山如屏,洱海如鏡,蝴蝶泉深幽,兼有「風、花、雪、月」四大奇景(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這里保存著古樸而濃郁的白族風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習俗,可以品嘗別具一格的白族風味食品,可以選購到稱心如意的白族民間工藝品,還可以參加傳統的大理白族三月街節日慶典活動。古城大理吸引了來自國外的自助旅遊者,在城內護國路內形成了一條有名的「洋人街」。陶醉於白族古樸的民風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他們甚至會在大理長期居留。 ——雲南大理蒼山洱海旅遊風景區 蒼山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遊者所嚮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楊升庵描繪它「山則蒼蘢壘翠,海則半月掩藍」,「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 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還有一處遐邇聞名的游覽勝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與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的描述有關。他寫道:「泉上大樹,當4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還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顛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確也有這樣的時候,來此聚會的彩蝶多得難以數計,色澤絢麗,如霞如錦。前些年,蝴蝶數目減少,據有關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當地氣候轉向乾燥,導致蝴蝶遷徙,二是農村大量使用殺蟲葯物,誤傷不少蝴蝶幼蟲。不過,最近兩三年來,隨著生態平衡的逐漸恢復,加之人們有意識地對蝴蝶採取保護措施,每年聚會的蝴蝶已與日俱增。 ——雲南大理洋人街旅遊風景區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復興等主要街道。之後,為了適應開放旅遊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為開放旅遊的主要景點,紅山茶賓館定為涉外賓館,紅山茶賓館在古城護國路西段,由此,護國路便成為外國遊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風味店,珠寶店,古董店,扎染店,畫廊各行各業隨之興起,鋪面林立兩側,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成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如今大理古城護國路的名字在外國有些圖紙上,早已真稱為「洋人街」了。可見大理洋人街已馳名世界,成為外國友人嚮往的地方和他們旅居大理的溫馨家園。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旅遊風景區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徵,是雲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入之一。 ——雲南大理古城旅遊風景區古城大理(現大理城)簡稱榆城,是1982年2月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 如果說,州府大理市給人以繁盛喧鬧的感覺,那麼大理城則是古樸而幽靜,城內流淌著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戶戶養花植樹,花果並茂。那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遊人憩息佳所,改革開放後私人開設的法國等風味小吃餐館也是外賓喜愛光臨之處。傳統的大理石工藝品,擺滿街道兩側,任其觀賞選購。 ——雲南大理蝴蝶泉旅遊風景區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蒼山雲弄峰下。由於長期的山水沖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樹木稀少。但當你緩步上坡,行約半里,卻見一片綠蔭耀眼。走過古樸的石坊,迎面有一塊高約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左例刻郭老詠蝴蝶泉詩的手跡;碑的背面,書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米,只見古樹林立,濃蔭蔽天,一方清泉嵌於其間,底鋪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擲金屬錢幣於池中,觀其緩緩旋落,陽光從樹頂篩下,池底銀光閃爍,倍感泉水清例。泉池周圍有大理石欄板,泉邊一株高大古樹橫跨泉上,此樹因花形似蝶,因此人們稱為「蝴蝶樹」。每當夏季來臨,「蝴蝶樹」開花,蒼洱之間的蝴蝶成群來此聚匯,翻飛起舞,熱鬧非常。最奇的是萬千彩蝶交尾相銜,倒掛橫於泉止的蝴蝶樹上,形成無數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繽紛,蔚為壯觀。最盛之期在農歷四月十五日前後,所以農歷四月十五日被定為「蝴蝶會」。 ——雲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遊風景區喜洲位於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帶的著名鄉鎮,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風格。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為典型格局,有獨成一院,有一進數院,平面呈方形,造型為表瓦人字大層頂,二層、重檐;主房東向或向南向,三間或五間,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接成一個整體,外牆面多為上白(石灰),下灰(細泥)粉刷。

3. 和家人一起遊玩的心情說說

1、旅行是一種病。一旦感染了,你就再也無法擺脫。它還是一種傳染病,最後你可能把這種病傳染給其他人而你自己根本就不想從中解脫出來!

2、我們首先去了象鼻山,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好像有頭大象在吸水。然後再去了蘆笛岩,那裡面非常漂亮,個個觀景區都能看到奇形怪狀的岩石。接著我們去了遇龍河,那裡的水清澈見底,我把腳伸進水裡,真涼爽啊!青山綠水映入我的眼中,景色怡人啊!

3、再怎麼風光明媚的自家山川,總有看膩的時候,不論何等榮華的身份,也會有想更換的念頭。旅行,正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從自身的禁錮中放心地飛出去,重新審視自己,找回自我,歇夠了,再飛回來,繼續面對自己的人生。我想,這就是旅行的真義吧。

4、人生就是要感受美麗的善良的,丑惡的病態的。而只有在充滿了艱辛的人生旅途中,始終調整好自己觀風景的心態,才能做到人在旅途,感悟人生,享受人生。

5、我躺下來,以一張報紙當枕頭。高高在我上方的,是會眨眼的星星,而當火車彎曲而行,這些星群便上上下下的畫著弧線,望著它們,我睡著了。今天已經過去——我生命中所有天中的一天,明天又會是新的一天,而我依然年輕。

6、生活是一段奇妙的旅行,就在那一去無返的火車上。與那些新人和舊人們共同經歷吧!也許這就是一個人無法抗拒的命運,有你有我也有他。

7、我想一個人旅行,背上簡單的行囊,踏上行程,走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城市,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風光,絢麗的民族風情,悠久的歷史文化。拋開塵世的紛擾,遠離城市的喧囂,尋找一份寧靜,奢侈地享受旅不問人,行隨己意的瀟灑。

4. 電影中有哪些經典的秋遊聖地值得去打卡

奧地利抄 維也納 《愛在日落黃昏後》
在維也納,彷彿每一個騎車的人都會背著一把吉他,街邊的藝人各類樂器手到擒來,也許這個地方註定了人們的音樂靈魂DNA。從神聖羅馬帝國,到奧地利帝國,再到奧匈帝國,幾個世紀歷史的沉積和凝聚,使得維也納承載著歐洲大地的榮耀篇章。
英格蘭 貝克維爾鎮 《傲慢與偏見》
貝克維爾是英格蘭中部和北部高地「峰區」的一塊瑰寶,也是德比郡的財富。光是那些美麗古老的建築和個性鮮明的鄉村小屋,就值得細細觀賞。在這個遍地草坪的小村莊里,你會看見各種野生的鳥禽在自由漫步。
義大利 里維埃拉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里維埃拉位於地中海沿岸區域,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區內植物種類很多,花卉四季均可栽種,岸邊景象嵯峨壯麗,海上風光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來此度假避寒。你可以去波托菲諾和時尚的拉帕洛感受濃厚的貴族氣息,也可以從熱那亞以北到法國邊境里維埃拉之間觀賞夕陽。
九份——《悲情城市》
九份是台北邊上的一個觀光景點,原本只是一片逐漸被遺忘的金礦區,卻因為《悲情城市》,而成為了現在台北周邊最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