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著去旅行
㈠ 騎著蝸牛去旅行為什麼不寫書了
文筆爛,構思差,根本就不會寫。看過兩本他的書,每次都勉強看個幾十章就實在看不下去了。
㈡ 求鮑文洋的騎著單車帶你去旅行的歌詞
騎著單車旅行
多想你一起開心
我多想要和你一起騎著單車陪你一起去旅行
這樣的生活
這樣的節奏
這樣真的很快樂
我多想騎單車去旅行
和你一起看著沙漠海棠還有那溫暖的懷抱
就這樣慢慢走過
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
不應該放棄一切
還有現在和未來
所以我們需要改變自己的一切
我想要騎著單車和你一起旅行
飛往更高更遠的城市
這樣才能夠懷抱
懷抱自己的未來
我多想騎著單車和你一起旅行
在那叢灌草林靜靜漫步沙灘
海風吹著我的臉龐
想要我喜歡這心跳完美感覺
多喜歡和你騎著單車和你一起走
走在這無人沙漠然後展懷抱
多想要和你一起享受這溫暖
期待你和我一起不分開
所以等到寂寞的時候我就才明白
如果自己的未來我都不明不白
所以我期待
這樣的未來不該
騎單車的未來
和你一起手肘牽手一起嗨談
一起吃個飯
就這樣浪漫
走到永遠
然後簡單
哦哦耶。。
吼吼。。
巴拉巴巴拉巴巴拉巴拉巴巴拉。。
多想手牽著你一起在沙灘上走走
哦喔
哦哦
巴拉巴巴拉巴巴
多想和你一起騎著單車在沙灘邊吹吹海風
然後陪你一起靜靜地看著日出日落
看著日出日落
在這邊沙灘走走
然後吃著燒烤
翻著跟頭
一起聊聊自由
㈢ 《騎著螞蟻去旅行》的讀後感怎麼寫
暑假,我看了一本書,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這本書的名字叫《書本里的螞蟻》,書中有隻螞蟻非常靈活而且也很可愛,小螞蟻走來走去非常有意思!
有一天,一位小姑娘摘了一朵花夾進了一本舊書中,而花蕊中的一隻螞蟻也被夾進了書里,被夾得扁扁的。書本中的那些字以為螞蟻也是一個字,它們也學著小螞蟻的樣,在書本中走來走去。於是,隨著這些字的不同組合,每天都變成了一個新的故事,小姑娘也就不用再繼續買別的書了。
我特意到蹲在地上觀看那些小螞蟻,一隻普普通通的小螞蟻,沒有什麼神奇的,也看不出是走路還是跑步,螞蟻多的時候就是黑壓壓的一堆。但是作者王一梅阿姨就把它們變得活靈活現了。這個故事以螞蟻為主人公,講了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這樣一寫,我覺得本來枯燥無味的文字,頓時充滿了活力,似乎它們都會像故事裡的文字一樣神奇地走動起來、跳動起來,引起了我讀書的慾望。書中的每一個小小的字,因為在夜間出來走動走動,不經意間就改變了排列的次序,句子的長短不一樣了,段落也不同了,一個一個新的故事也就誕生了。
這個故事中提到,每天小姑娘能從這本書中讀到不同的故事。每當回想起這一個情景,我就會想起我們讀書的情景,我覺得故事中小姑娘每天都能從同一本書中讀到不同的故事,就好比是我們在讀書時,剛開始你讀一遍,或許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但當你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時,你也許會有一點新的發現,新的理解,你也許會覺得同一篇文章,今天讀起來就彷彿是新的一個故事了。王一梅阿姨童話的魅力和獨特之處,我也很喜歡,也正是因此深深地喜歡上了王一梅阿姨的童話。
㈣ 一個男主騎著一頭豬去旅行的日本動漫叫啥名
某個旅人的日記,你看看書不是
㈤ 騎旅行自行車去旅行是什麼感覺
想有好的感覺前提是有好的體力和春秋季,大概就是伴著清風明月,呼吸新鮮空回氣看著祖國答大好河山,看這紅塵眾生喜笑歡顏,體會天之大,地之博,人之情。但是現在季節不太合適北方雪水打滑,南方雨量較多,也只有三亞現在適合騎行旅行。
㈥ 我想騎自行車去旅行。
自行車作為惟一的交通工具,性能的好壞至關重要。出發前應對各部位的機件做
全面徹底的檢查,並隨身攜帶常用的修理工具榔頭、螺絲刀、氣筒、扳手、鉗子
等,以及備用件滾珠、內胎、閘皮、車條、氣門芯等。每天結束後還要認真檢查
車,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一般而言,以車座較低並有5~10度的後傾為最佳角度。運動量的安排要合理,並
保持一定的速度,切忌忽快忽慢。每2~3小時休息一次,別想停就停。
在特殊道路條件下行車,車速的把握尤為重要。路遇淺河、水窪、碎石時,別習
慣性減速,快車速反而易順利通過;行車在泥濘的路面,不妨拆下前後擋泥板,
以免泥堵死擋泥板和車輪間的縫隙;下坡時,前後閘都要捏。
夏天遇到柏油融化的路面,千萬避開,如別無選擇,先上土路讓車輪沾些黃土,以防被粘住。
途中宿營時,營地要選擇乾燥背風的地方,附近應有水源。有村落處,借宿是好辦法。
騎車旅遊對服裝尤其是褲子要求比較嚴,以寬大為佳。夏天穿背心、褲衩,阻力小,通風性又好。太陽帽和墨鏡、雨具、卧具、常用葯、照明器材、交通、地形圖等都是必備之物。
現在有種專業的自行車包,用起來順手方便。普通背包一定要設法扎牢。宿營時,要將東西放到一個可用身體遮擋的死角中,以防丟失。
~~~~~~~~~~~~~~~~~~~~~~~~~
在進行自行車長途騎行前應該作好必要的准備工作。在硬體方面要作到以下幾點:選一輛好車;作好必要的調試;准備好常用工具;帶足合適的服裝和必需品。其次就是騎行技術方面的事了。
一、選車。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車,這是專為長途自行車旅行設計的。該車前後均有車架,21速,可載重150公斤(含騎行者體重),且車帶可根據路面、載重情況自選,從1.25—1.50(指粗細)都有。這類車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很難買到,只是私人手裡有從國外帶回來的。可替代全地貌車的是山地車型中的一種(它在設計時也考慮到了長途旅行的問題):26英寸,21速,可載重120—150公斤,車帶從1.50—1.75之間任選,有後架,可加裝前架,水壺架有3個(當然還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彎把27英寸細紋旅行車,車帶寬度為1.25,有後架,騎上它很輕快,適合載物不多的長途旅行。
二、調車。一般自行車旅行是邊騎邊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適。按這個要求調車。車座:以騎行者的腋部放在車座中間,用手去摸輪盤軸心部,以摸到為准,這就是騎行者正確的車座高度。車把與車座在同一水平面上為好,高低在半寸之間。檢查一下傳動是否連慣,前後制動是否靈敏。可在前後帶內胎里放一些補漏液,如有漏氣,要檢查並拔除刺入物,將破孔朝地,充足氣就可以自動補帶。還有一個辦法,是在內帶與外帶之間放一條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現在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這些工作做好了,這輛車就不會在路上給你添麻煩了。
三、工具。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備得充分,車也調整正確,那麼在路上基本上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為防萬一,還應帶一些與你選用的自行車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銼、多用搬手、旅行氣筒(可架車上)、膠水、剪銼好的小塊膠皮,內帶、外帶各一條,以備應急。
四、服裝。一般長途自行車旅行多選擇夏天,那最好選用短裝騎行服,它的優點是緊身,不額外增加阻力。騎行褲內有真皮墊,或模擬皮墊,防磨、透氣。如果是雨季,當然少不了防雨設備。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騎行服是既保溫又擋風還防雨,最適合去氣候多變的地區,當然價格較昂貴。如果沒有騎行服,特別是騎行褲,也可穿高彈力的平滑短褲。直接與身體接觸,裡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裝。最好在常磨的部位,塗一些凡士林之類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內襯一兩張報紙,保溫效果極佳。為了防風和小飛蟲,還要戴上騎行眼鏡。無色的,適用於陰天;有色的,可防陽光直射;還有淺黃色的,是為夜間設計的。頭盔,有些外國人喜歡在旅行時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實自行車小帽更實用,更舒服,經濟實惠。騎行手套是為了防滑防磨,這要根據個人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腳套除了能幫助你有一個正確的放腳姿式外,它還可以幫你節省體力。當然不會用或者用不習慣者不如不用,不然會造成緊張,反而不安全了。
五、騎行。上述可稱為硬體,騎行是軟體,所以掌握正確的騎行技術很重要。掌握騎行速度,以鼻吸鼻呼為准備。在乾燥地區旅行,可在鼻腔內適量塗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乾燥,保障呼吸順暢。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麼就是強度大了,或是累了。這時應當減速,調整變速器。上坡下坡時,使用變速器不要一下變好幾個檔位(常見不太會用變速器者常這么用),這樣會一下不適應,更累。下坡可放鬆一下身體,溜下來。如果太陡,速度過快,用後閘制動減速。不是緊急情況,不要一下把閘抱死,不然外帶損失很大。最後,在做長途自行車旅行之前,最好利用節假日做些一兩日之內的短途自行車旅行,以便逐步適應。
~~~~~~~~~~~~~~~~~~~~~~~~~
騎自行車遠行是個比較復雜的游戲,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做前期的准備工作。就是在確定了具體的出發日期,大概也還需要一周的具體准備時間。
想要騎車遠行最少一年以上的堅持不懈地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的體能還好的話,鍛煉耐力和對氣候的適應力比較實用。我喜歡慢跑、爬山和洗冷水澡。我覺得這對騎車遠行很有幫助。如果是自己單獨騎車旅行,那要准備的事項是很多的。首先要學習旅行知識,然後是制定騎行計劃。計劃的可操作性完全靠對未知旅途資料的收集,對信息收集的越多,計劃就制定的越具體。地圖是最重要的資料之一。我跑遍了北京幾家有地圖專櫃的書店和地圖出版社的門市部,買了十幾本所謂最新版本的全國或省市地圖冊。(最好選擇走國道或省道。)而各種版本的地圖冊只要你仔細看就會發現差異往往很大,尤其是在公里數上,所以要多買幾個版本的地圖冊相互比對。計算公里數和道路是否通行一定要多查資料搞清楚才行,尤其是道路在入城和出城時的叉路和死路最多,最易走錯。拿不準的一定要嘴勤,多問路,指路牌有時也是靠不住的。道路上指示牌都是為機動車輛設計的,很容易誤導像我們這種外地的非機動車駕駛者,不小心就會騎上機動車輛專用道或者高速公路。很多和老路平行的新路在地圖上是沒有標出的,如果找不到人問路,新路上又沒人車來往,那麼就像"聰明的一休"說過的,還是走老路保險些。出行時最好只攜帶有用部分的地圖,要是捨不得拆書就復印的清楚些。很沉的地圖冊在你騎上坡路時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好情緒的,另外地圖等資料要注意防水。我用的是一種能密封的透明文件袋,每天把要看的地圖放在文件袋的最外兩面,就不用老翻來翻去了。注意要按行程給地圖編號,這也是制定騎行計劃的一部分。再有就是要多計劃幾條備用線路,這會讓你在實際情況中更能隨機應變。
自行車也許是在你遠行中真正的主角。好車的標准很多,如果是長距離、長時間載重騎行國產公路的話,那像普通的自行車,山地車,賽車不是不能騎,只是騎行的樂趣可能就少了很多。800元以下的普通自行車的質量就別提了。便宜的山地車車架都較重,而且車胎都太粗,一般的山地花紋也不適合公路的要求,摩擦系數較大,長時間的騎行再加上用騎山路的姿勢騎公路一定會很累的。700c的賽車雖好騎,卻不能載較重的行包,也沒有長的擋泥板。如果你有後援支持的話除外。而且有中國特色的國道、省道是不會放過賽車太薄的車胎和車身的,如果你喜歡不厭其煩的修車和帶上n套備件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有一種叫郊遊車的車型比較合適,但只有專業的自行車店才有的賣,一般都是用來出口的,很適合長距離公路騎行。郊遊車實際上是山地車和賽車的混血兒,車輪直徑有700c,比山地車大些,這樣你的膝關節在每千公里內的磨損會少許多。車胎一般在35c-42c之間粗細,比普通車胎要粗些,但要比山地車細。在載重、防扎和輕快之間達到相對平衡。外胎花紋最好選擇平滑的公路胎,載重後在公路上要是緊急剎車的話,山地胎可能會因前輪剎得太緊而跑偏滑倒。自行車前後輪都要裝擋泥板,不然僅路面的積水也會弄臟你的騎行水杯和車後包。何況沒有擋泥板的自行車也不好看。後行李架要盡量的結實牢固,最好用防震鏍絲。
買專用的自行車前包,車後包一般都能防水和帶反光條,貴重錢物還是放在隨身攜帶的包內。有種能放地圖的車把包比較實用,把當天的里程、地圖等資料放入,查起來很是方便,甚至騎在車上手不用離車把,就能看地圖。還有就是一種德國產的自行車雙肩背包,特點是後背處有支架,包和後背分離,不悶熱。雖然包本身就能防水,但它還是單有一個熒光防水罩,就是價格太貴。但如果不去山區和很乾旱地區,騎長途就很少背帶水袋的雙肩背包騎。一般的車架上只有一個水杯架鏍孔,我很幸運地買到過能裝兩個水杯架的郊遊車,因為一個水杯總是不夠用。我把一個水杯裝白開水,另一個可以裝買來的飲料或自配的葡萄糖加鹽水。騎行水杯買吸嘴外帶防塵罩的比較衛生。郊遊車也分男女款,以男車居多。有的還帶前後減震,但會增加車身重量,前後減震對騎國道公路用處不大。如果騎起來輕鬆些,也可以換裝西瑪諾的橢圓輪盤,不是很貴。車閘、閘皮、閘線最好用進口質量好的,國產貨的是哪個方面也沒法比,這些涉及生命安全的零件最好不要用靠不住的和沒有用過和聽說的品牌。車把立最好換成鋁合金可調式的,並反復調試到自己手掌,雙肩和腰認為最不易疲勞的高度。重量對長距離騎行影響較大,所以車上的部件盡量用鋁合金,比如車把、車圈、把立、曲柄、車支子等。鋁的後行李架很少能買到,有的郊遊車就配,據說是外商訂做的。質量好的塑料腳蹬,擋泥板也比金屬的輕便些。
音量大的電喇叭更容易引起在馬路****散步,百無聊賴者們的注意。那些突然會從你身旁拐彎的司機也需要多按幾下喇叭。騎行碼表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你知道自己的體能,也能把你的進度調節地較為合理些,最重要的心理作用就是在你精疲力竭並對前途感到渺茫的時候,還能給你安慰,讓你知道還有多少距離和時間才能到達預定目標。不切實際的計劃也是不精確計算的結果,不要用這種計劃來測試你的心理和生理極限。一般的碼表自帶磁鐵的磁力都很小,很容易漏計。世界上磁力最強的磁鐵還就是我們國產的稀土磁鐵,換上以後絕對不會出現感應器測不到磁力的現象。一般大一點的城市的電子配件市場都有的賣。我還是比較喜歡用西瑪諾的變速器,根據路況要經常換擋,對車對人都有好處,太陡峭的上坡是要下車推過去的。前後軸要用進口質量好的快拆,不銹鋼車條更能適合南方潮濕的氣候,好的鏈條是不會讓你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
㈦ 騎著毛驢去旅遊的詞語
三下五除二
成語發音:
sān xià wǔ chú èr
成語解釋:
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及回動作乾脆利索。
成語出處:
清·答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6回:「偶然在家閑一刻,便見他姊妹兩個『三下五除二』的不離手,『五畝七分半』的不離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
作狀語、分句;指人做事
成語結構:
復句式成語
產生年代:
近代成語
近義詞:
三下兩下
㈧ 騎著單車去旅行寫的小說有哪些
小說沒有找到,素材幫你找到了一些!你看看吧!有沒有用?
書籍《中國自助旅行叢書—中國自行車之旅》
作者:聶浩智等編著
出版社: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4-3-1
《騎車去西藏》
作者:騎車游中國編委會(作者)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1日)
《騎車去西藏》,本書是分為基礎篇、攻略篇、共享篇三大部分。其中,基礎篇中撰寫的騎自行車進藏的裝備、要注意些什麼,以及到了拉薩後自行車如何處理等問題;攻略篇選取5條經典騎行線路,詳細提供周到細致騎行攻略;共享篇敘述了車友們推薦的車店、俱樂部、裝備店等;全書極其人性化,堪稱國內最實用的騎行進藏寶典。
電影《單車環島日誌》《單車上路》《轉山》《十七歲單車》《銀色快手》《致命急件》
紀錄片《車輪不息》2012,
推薦給你一部非常值得看的電影《127小時 127 Hours》 2010
視頻LifeCycles《山地自行車之旅》
歌曲《單車帶我去西藏》
㈨ 作者:騎著蝸牛去旅行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無法走得太快,因為蝸牛走得太慢,盡管它已版經權盡力爬,但是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的眼光可憐兮兮的靜靜地看著我,彷佛在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不甘心,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喘著氣,卻仍舊吃力的往前爬。
我不明白,我惱火,為什麼上帝非要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長久以來堆積的壓力,不滿,無奈在一瞬間爆發啦。我像泄了氣的皮球一下癱軟在那裡。
『唉!也許上帝去抓蝸牛了!』好吧!鬆手吧!放棄了!反正上帝都不管了,我還管什麼?我扔掉手中的繩子,頹廢的跟在蝸牛後面,看著它一步一步的緩慢執著的向前挪動。
慢慢的,我聞到了花香,原來我從來沒注意到自己的身邊有個花園!我又感到了微風的氣息,原來夜裡的風這么溫柔!我聽到鳥聲!我聽到蟲鳴!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這些一直在我身邊我卻從來沒有看到的東西.....
然後,我從夢中醒來,夢里的花香和微風的氣息仍在,我忽然明白起來,原來是我弄錯了!原來上帝是叫蝸牛牽我去散步。
㈩ 關於騎著自行車去旅行的一段話
在路上.
自行車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前方,去尋求最平常的旅行
人在車在版(這句話權是有故事的,騎行吃飯時,進飯館老闆不讓自行車搬進店,堅決不進飯店吃飯,騎行時車一定是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
前路,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
騎行旅行,是追求平常心,對大自然的尊敬與自身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