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處富斯特滑道自駕游
① 八大處有滑道嗎多少錢
昨天我去了,八大處有滑道。
索道票:50元/人
滑道票:50元/人
溜索票:30元/人
中華第一硯門票:3元/人
② 八大處悠久歷史
西山八大處
在石景山區的小西山,有三座秀麗的山峰---盧峰山、翠微山、平坡山,上面散落著隋唐至明清建築的8座古剎,藍瓦紅牆掩映在青山綠樹之中,蘊藏著濃郁的詩情畫意,此處即著名的「西山八大處」。
山下有一條清溪沿山腳潺潺流過,同柳溪,溪上橫跨著5座小橋,月夜沿溪一望,5橋貫如連珠,即所謂「五橋夜月」之景。這里的一溪、三山、五橋、八剎構成了天然風景區的12景。12景的名稱是:絕頂遠眺、春山杏林、翠峰雲斷、盧師夕照、煙雨鵑聲、雨後山洪、水谷流泉、高林曉日、五橋夜月、深秋紅葉、虎峰迭翠、層巒晴雪。
山中廟宇大部分是元、明、清時建築,如今都得到全面的維修。這八處廟宇是:第一處為長安寺,以保存有元代白皮龍爪松著稱;第二處靈光寺,建有高51米的佛牙塔;第三處三山庵,存有能顯現花木鳥獸流雲等奇異花紋的水雲石;第四處大悲寺;供奉姿態生動的佛像;第五處龍泉庵,以泉稱著;第六處香界寺,為八大處主寺;第七處寶珠洞,可憑眺山景;第八處證果寺,在八大處中歷史最為悠久。
目前八大處公園建有克萊明架空索道和富斯特滑道,其重陽游山會亦成為秋季旅遊的盛會。
八達嶺長城
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軍事工程,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和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徵。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12700多里,故以「萬里長城」聞名於世。中國首建長城於公元前七世紀,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後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以「修萬里城,築萬里人」的代價完成了這一偉大工程。從萬里長城巍峨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經歷了千百年的風霜雨雪。
八達嶺長城是北京地區的長城制高點,山頂海拔1015米,是居庸關范圍內的北口。因「出居庸關,北往延慶州,西往宣鎮,路從北分」,故名八達嶺。八達嶺關城建於1505年,城高7.5米,厚4米。東西兩門東曰:「北門鎖鑰」,西曰:「居庸外鎖」。關城入口處有明代大炮,長2.85米,周長1.05米,名叫「神威大將軍」。
八達嶺一段長城具有典型性。這段長城高7.8米,上寬5.8米,可容5匹馬並行。整座城牆用用花崗岩條石和特製城磚砌築而成,高大堅固。牆頂分段設置敵台、垛口和射洞,還特設有排水系統。城牆旁,視野開闊處附設古代傳遞軍情信號的烽火台。
八達嶺地區山勢險要,城關重迭,作為軍事防禦可謂固若金湯。但當年李自成即由宣府、懷來方向直闖八達嶺,奪關而入,摧毀了明王朝。如今登上城關,望長城蜿蜒於無盡群山之中,引發諸多懷古幽思,「出塞抱琵琶,騎駝還故鄉」,長城靜觀了多少的千古青史和情懷!
千古帝王第一陵----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在臨淄潼懸東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在第5次出巡途中的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懸),卒時50歲,同年9月葬於驪山陵墓。
秦始皇自13歲 (前247)即位起,便開始在驪山修築陵墓,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時止尚未全部峻工,秦二世胡亥又接著修了兩年,前後歷時39年。他稱自己的墳為「驪山園」。被徵召修築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70多萬人。陵墓的主要材料都運自四川、湖北等地。
秦始皇將陵墓選在驪山腳下,圖的是背靠驪山,腳蹬渭河,山南出藍田美玉,北邊出黃金,左有戲水,右有灞河,風水好,子孫萬代可永享福壽。
始皇陵墓圖呈東西走向,陵園外圍牆的大門開在東面,同一般的陵墓坐北朝南的格局完全不同,顯示著始皇帝雄居西方,橫掃六合,稱霸天下的威勢。
據普查,陵園和從葬的范圍,東西南北均為15里,總面積達56平方公里。陵園面積近8平方公里,有內城和外城兩重。墓冢位於內城南半部,呈覆斗形,現高76米,底基為方形。據考古人員推測,秦始皇的「陵墓」應當在陵墓的後面,即西側。
兩千多年來,始皇陵對中國和整個世界都具有一種奇異迷離的神話色彩。
據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墓室一直挖到很深的泉水以後,然後用銅澆鑄加固,放上棺槨。墓內修建有宮殿樓閣,裡面放滿了珍奇異寶。墓室內還安裝有帶有弓矢的弩機,如果有人開掘盜墓,觸及機關,將會成為後來的殉葬者。墓頂有夜明珠鑲成的天文星象,墓室有象徵江河大海的水銀湖,具有山水九州島的地堊形勢。還用人魚膏做成燈燭,欲求長久不息。安葬完畢後,秦二世下令將宮內無子女的宮女和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埋入墓中殉葬。後人對司馬遷充滿神奇色彩的記載與描繪一些半信半疑,但從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證明司馬遷的記載基本上是可信的。秦始皇墓已與兵馬俑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去秦始皇爰可搭乘從火車站開出的「綠色公車」。
③ 八大處索道的作文500字
作文來了,見下面:
北京西山八大處索道富斯特滑道位於美麗的紅葉觀賞區內,專為單線屬雙人吊廂式循環索道,是人們上下山代步的優質交通工具。索道單程長度1050米,運營時間17分20秒。乘坐纜車能直達山頂「寶珠洞」,居高臨下,四時山間美景盡收眼底,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讓您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從而真正體驗到「纜車空中走,人在畫中游」的喜悅心情。富斯特滑道又名「旱地雪橇」,全長1700米,依山勢而建,共設50多個彎道,高低落差240米,限速每小時35公里。該設施完全採用國外先進的技術與設備,集新奇、驚險、安全、舒適於一體,它是一項看似刺激其實有驚無險的健身項目,適合各年齡段和消費層的人們娛樂。滑車在u型鋼槽中滑行,乘客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藉助自動器自己掌握滑行速度,沿途可欣賞八大處的秀美山色,可謂是老少皆宜的一項娛樂、休閑運動項目。
④ 去八大處玩,現在門票多少錢漲錢了嗎裡面有什麼玩得
我上周剛去。10快門抄票就可以游遍了,但是只能游七處,就是第二到第八處,因為第一處長安寺在公園外,沒有修繕和開放。
去八大處有幾個玩兒的,一是爬山。八大處二到七處逐漸變高,最高的地方是七處寶珠洞(也是寺廟),海拔400多米,比香山低,容易爬一些,山上的風光挺好的,而且沒有香山那麼多人。
二是游覽寺廟。因為八大處就是八個寺廟。現在只有二處靈光寺還有僧侶,其餘的各個寺廟都是景點,裡面已經沒有僧侶了。二處靈光寺是佛教比較重要的一個寺廟,裡面有一個塔里供著佛牙舍利,每逢初一十五還舉行佛教活動發放齋飯,去的人可多了。其餘幾個寺裡面都沒有僧人,裡面管燒香、求簽等等的全是公園管理人員甚至附近村民,讓你燒香、求簽、捐錢。所以當風景看看就可以了,風景最清幽的是人最少的八處證果寺。和靈光寺的幾位出家的師傅可以談禪、講佛,有幾個謙恭有修養的。
三是可以坐纜車和玩富斯特滑道。我沒有坐,好像纜車50快,滑道60快。
四是可以去看「印谷」,裡面刻著各個朝代的印,很有文化。
坐車呢,你可以從你們家坐300或者特九到紫竹橋,在紫竹橋倒347,就能到了,很方便。
⑤ 石景山的好玩地方
石景山游樂園~溜達著就到了~~最棒的過山車50塊~風神過山車20塊~那個什麼塔就是那根回棍兒好象也50塊~挺貴答的但是好玩兒~還有通票~100塊能玩36個項目~不光是旋轉木馬小火車什麼的了~也挺值的~
嘉年華~389倒337~門票50~換成50塊錢的崩兒~~基本上還沒怎麼玩呢50塊就沒了~當然你可以不玩那些掙娃娃的游戲~那裡的外國人還會說中文呢~坐著跟義大利飛毯似的東西的時候~沒准能聽見某個外國人拿著麥克風大喊一聲"再來一遍!"~當時就慌~
香山~坐318~除了門票路費水費和飯費~就沒什麼可花錢的了~還可以鍛煉鍛煉身體~都好久沒運動了吧~
八大處~有個富斯特滑道~挺好玩的~不過讓我花錢坐我就覺得不值~沒怎麼著呢到山腳下了~
雕塑公園~389倒337~安靜的很~適合談個戀愛什麼的~
地震~由於年紀還小沒去過~不過你們應該知道吧~據說挺不錯的~~
⑥ 北京石景山有什麼旅遊景點
北京石景山旅遊景點有:北京八大處公園、石景山希望公園、北京八大處富斯特滑道、慈善寺、法海寺。
北京八大處公園簡介:八大處公園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宜人的佛教寺廟園林,位於北京西山風景區南麓,方園三百三十二公頃,最高處海拔四百六十四米,是建國後北京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大處公園是由西山余脈翠微山、平坡山、盧師山所環抱,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剎而得名,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 聞名遐爾,古人即贊曰"三山如華屋,八剎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則如屋外花園"又有雲"香山之美在於人工,八大處之美在於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過於西山諸勝"。
石景山希望公園簡介: 希望公園位於石景山區西黃村,佔地近10萬平米,建築面積10000平米,水面1.7萬平米,載種各種花木40000餘株。公園建築為歐式格調,新穎別致。起伏的地形,佯有一弘連兩湖的水面,拱橋倒映,楊柳垂吊,風景宜人。園內「蓮心湖」、「遊船」、「動物世界」、「水上世界」、「水上美食城」、「露天舞場」、「北京市全民健身工程」等各種飲食、游嬉娛樂項目一應俱全。
北京八大處富斯特滑道簡介:建在山下的載客纜車長1050米,可在12分鍾內將遊客送達山上。由奧地利引進的沖天太空艙――蹦極項目,是一項非常刺激的娛樂項目,其技術性能、安全系數及彈射高度均居亞洲第一。乘坐者在裝有雙重安全設施的圓形艙內可在極短的時間體會到5倍的加速度和奇妙的失重感,艙體前的攝像鏡頭可拍攝您瞬間的留影,興濤樂園內十餘項健身器材免費向遊客開放。
慈善寺簡介:慈善寺是京西一座集佛教、道教和民間諸神為一體的廟宇,也是民國歷史的一個見證,民國初年張恨水先生審編的北京旅遊指南中說「進山門後有七座小廟,號廟七,是乾隆游寺時敕建,是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解放前夕,慈善寺失火燒毀了部分建築。「文革」期間,多數建築被人為損毀。上世紀80年代之後,這座隱藏在深山中的古寺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法海寺簡介:明正統四年至八年(公元1439年),由明英宗寵宦御用太監李童集資在原龍泉寺址上修建。明英宗皇帝欽額曰:法海禪寺。法海即佛法廣大難題,譬之以海。法海寺的重大價值和精華乃是保存下來的明代大型壁畫,位於大雄寶殿內,完成於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由宮廷書畫官宛福清、王恕等15人所繪。